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11 18:23:5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1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文中的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出示词语:生机勃勃葱绿枯黄活泼饥饿疾病

  贪婪凶残哀嚎

  2.聪明的小朋友肯定有所发现了,这三行词分别描写什么?(板书:森林、鹿、狼)

  3.你能选择其中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字词,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脉络层次进行了梳理,为进一步阅读文本做了适当的铺垫。

  二、品读感悟

  1.自然切入,拎出主线

  (1)课文是怎么评价狼和鹿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关键的词句。

  (2)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板书:“功臣”“祸首”)鹿是怎么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1)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的发生地凯巴伯森林,默读第1和第3自然段,把描写森林变化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虫鸣鸟叫,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又是怎样的?(指名读)这句中有组意思相对的词——消退、“消退蔓延。能不能换成“消失”,能不能换成?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蔓延”“扩散”这里的绿色具体指什么?(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仅仅就这些吗?省略号告诉我们——森林中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群给吃光了。(引读)一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

  (3)看来鹿群对于凯巴伯森林的毁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文中许多数字直观地告诉了我们鹿群的变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轻声朗读课文的.第1和第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4)此时你置身于凯巴伯森林里,你眼前的这八千只病鹿又是什么样的呢?(奄奄一息、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哀鸣)

  (5)看着眼前枯黄的森林,八千只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病鹿,我们和当地居民一样有着深深的疑惑:狼怎么就成了“功臣”,而鹿又成了“祸首”呢?请学生们认真阅读第4自然段,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称狼为“功臣”,而鹿为“祸首”。

  (6)狼要吃鹿鹿要吃森林,当鹿发展得太快时,就会糟蹋森林,而狼吃掉一些鹿,等于保护了森林;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等于保护了鹿,三者构成了生态平衡。当人类凭着自己的主观意愿杀掉了狼,打破了凯巴伯森林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林枯、鹿死的后果,于是,贪婪而凶残的狼成了“功臣”,美丽善良的鹿却成了“祸首”,这是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所以在“功臣”和“祸首”上加了双引号。

  【设计意图】紧扣三组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对比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领悟文章要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三、课堂延伸,迁移明理

  1.为了让人类记住这段惨痛的教训,凯巴伯森林决定召开现场大会,分别邀请了狼先生、鹿小姐、猎人大哥讲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如果请你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你会如何讲述凯巴伯森林毁灭的一幕呢?

  2.鹿群被称为“祸首”,觉得很委屈,它们说这一切都不是它们自己想要造成的,背后还有一个真正的祸首是——(人类)。那人类与自然的失衡还造成了哪些祸患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森林的消失,导致地球变热;水污染严重,生存条件面临挑战;空气污染,脆弱的大气层无法承担保护地球的重任。水资源缺乏,久旱的农民仰天长叹。

  3.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也有许多话要说,拿出笔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将听、说、读、思、写,课外与课内融为一体,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知识和情感的迁移。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重点段落,知道“陋习”是什么,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让学生认识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伤害,体会孙中山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缠足陋习曾对中国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从中了解到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出示填空:孙中山的姐姐原先是( )。

  (又勤劳又活泼,既爱劳动又爱唱歌,又活泼又能干)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第七自然段)

  过渡:是啊,就这么一个活泼能干的女孩子,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她还那么快乐吗?读读这段文字(出示第七小节)

  1、自由轻读第七自然段。交流,强调两个“再也没有”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老师筛选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出示:

  ⑴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⑵这件事指什么事?

  (3)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学贵有疑,要想解开你心中迷团,细读课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就可以知道了。

  四、整体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一)、默读课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1、思考问题:孙中山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2、学生交流。(妈妈要给姐姐缠足。)

  (二)、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妈妈是怎样给姐姐缠足的,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此时孙中山的姐姐怎么样?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3、你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姐姐的痛苦?

  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练读句子,体会姐姐的痛苦。指名读,体会

  4、同学们具体了解缠足是怎么回事儿吗?谁来说说?(指名说)

  (出示第一张缠足图片)师动情介绍:

  同学们看,这是一只女孩子的脚,这是一只妈妈的手,这是一根长达两米左右的布条。缠足时,先要把足背和4根脚趾使劲地往下压,然后再用布条紧紧地把脚捆绑起来,使它不再长大。缠的时候,这脚上的细皮嫩肉往往会被挤压得撕裂开来,鲜血淋漓,甚至能听到骨关节被掰压得咯咯作响的似乎要断裂的声音。同学们想想,那是一种怎样撕心裂肺的疼痛啊!

  (出示第二张图片)长大后双脚因肌肉挤压,指甲软化,嵌入肌肉,骨头变形成了弓状,就成了这个样子。

  (出示第三张图片)同学们看,与正常的脚比较,这还像脚吗?所以,古时有句谚语叫“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就真切地反映了女孩子缠足的痛苦。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时,妈妈正在给姐姐缠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5、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齐读这段话

  6、引导想象说话:看着此情此景,看着姐姐因为缠足承受着这么大的痛苦,同学们,此时如果你是孙中山,心里会怎么想?(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过渡: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怎样的表现?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孙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气什么?

  3、同学们看,这就是当时缠足的女子穿的小鞋,看着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4、你能用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来读读孙中山的话吗?指名读,师生评议

  6、齐读这一小节,读出孙中山当时既生气又心疼的语气。

  (四)、学习第四-—六小节

  过渡:对于孙中山的质问,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4-6小节。用笔画出相关词句,并思考一下,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1、学生读文,汇报交流:

  2、妈妈为什么要给姐姐缠足呢?

  出示资料:(缠足之风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从宫廷传入民间,后来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脚女子成为当时男人择偶的标准,说什么“娶妻要娶小脚妻”。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个好婆家,做母亲的往往在女儿七、八岁的时候给她缠足。在小脚盛行时期,大脚女子往往被视为没有教养,会被人家耻笑,甚至难以出嫁。)

  4、难怪妈妈在说的时候先——叹了口气,你从这声叹气声中读懂了什么?看出了什么?(孙中山的妈妈也很无奈,也很心疼)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妈妈也很无奈,也很心疼?

  (叹了口气、含着眼泪)

  5、谁能读好第四小节,指名读,齐读

  6、孙中山能接受这种理由吗?(不能)所以他反驳道,既然(引读)……别人……但妈妈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太深了,她只是说:(引读)你年纪……

  7、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你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从“含着眼泪”、可以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体会到妈妈是无可奈何。妈妈知道孙中山说得有道理。妈妈知道姐姐缠足是痛苦的,但妈妈没有豪无办法。)

  8、你能读一读妈妈的话吗?把妈妈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9、就这样,妈妈还是给姐姐缠了足,那么同学们看看图中站在门外的'孙中山,此时他听到些什么?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10、学到这里,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那天发生的妈妈为姐姐缠足的事吧。分角色朗读。

  11、从那以后,(引读)孙中山再也看不到……听不到……

  师:看来缠足的陋习不仅伤害了姐姐的身体,更伤害了姐姐的心灵。孙中山幼小的心也给刺痛了。

  (1)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再次出示第七自然段)齐读

  (2)比较句子: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指名读,想想哪一句话最能反映孙中山的内心。为什么?抓住“深深地”、“幼小的”进行感悟交流。(说明孙中山幼年时受到这件事的打击的程度很深,将永远不会忘记。)

  (4)引导想象说话:读到这里,同学们猜猜看,孙中山此时此刻最想做的一件事会是什么呢?

  五、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过渡:孙中山的愿望实现了吗?指名读第八小节

  1、那时候,要废除的陋习有许多,孙中山却把废除缠足这件放在了第一,这是为什么?(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缠足给中国妇女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相机理解“残害”。他从小立下了志愿。) 板书:首先废除

  “废除”就是题目中哪个字的意思?(破)

  2、指导朗读:残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终于被废除了,你们的心情怎样?(感觉大快人心)让我们来欣喜地齐读这一段。齐读。

  3、如果没孙中山,你们的奶奶、妈妈也许早已缠足而无法工作;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老师包括陆老师也许早已缠足而无法给你们上课。如果没孙中山,我们在座的女同学也许正在缠足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无法上学读书、开心地游戏;出示铜像图此时此刻,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些什么呢?

  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的句式来说话练习。交流

  4、是呀,中国妇女能走出“三寸金莲”的千年痛苦,这都得感谢——,让我们记住这位伟人的名字——

  5、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不和谐的陋习存在,你能说说你看到过那些陋习吗?

  作为一名跨时代的少先队员你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像孙中山那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破除陋习,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附板书:

  24、孙中山破陋习

  姐姐缠足 刺痛了心

  革命成功 首先废除

  大快人心

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选择是单的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质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克和1千克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测物体的质量。

  课前准备:

  1、两袋食盐,一些红豆

  2、一台盘称、一个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苹果和乒乓球),请你告诉老师,谁重谁轻?请同学们一手举起数学书,一手举起一支笔,掂一掂有什么感觉?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在生活中,称物体质量的时候都用哪些单位、?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二、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1克和1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估测物体的质量。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标杆题:课本86页内容学习要求:

  1、掂一掂:两粒红豆的重量,猜一猜它有多种?

  2、用秤称一称两粒红豆的实际质量。

  3、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

  4、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他的质量,在掂一掂。

  5、掂一掂:一袋500克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算一算如果两袋这样的食盐有多重?

  6、称一称,两袋这样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

  7、说一说:通过计算和称你发现了什么?

  8、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重1千克的。反思

  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类比训练课本89页第4题反思说说你是怎样估测出物体质量的?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1个鸡蛋重约50

  (2)妈妈的体重约50

  (3)一个乒乓球约重3

  (4)一袋方便面重110

  2、下面是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请你找一找信中存在的问题。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五、反思小结

  说一说在本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六、本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1000克=1千克

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走进作品,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基础理论,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审美情趣,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语文素质。

  教学重点: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语文教学的传统习惯仅仅用阶级关系看待人物的观念,学习用人文的观点,多角度理解作品,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阅读,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一期节目是:曹禺名剧的误解、曲解与理解。主讲人是辽宁师大文学院王卫平教授。那一期节目给与我一名语文老师太多的思考。和一切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拥有许多的导演、演员、读者、观众、批评家,人们喜爱《雷雨》,但又误解曲解着《雷雨》。今天让我们用生命视觉来理解《雷雨》。

  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二、提问:那么什么叫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指剧本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人物内心的各种动机之间的抵触、磨擦和撞击。人物与人物的冲突是构成戏剧冲突最基本的内容。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都是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展开。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在本质上是性格冲突,是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遭遇由于相互的差距而产生的抵触、摩擦和撞击。

  三、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1、我们研究探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戏剧冲突。

  咱们分组探讨。每个人研究你感兴趣的一道题(注意在课文中寻找依据)。

  (1)探讨: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周朴园对埋藏在记忆中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他要抛弃侍萍?他深情的怀念侍萍,他爱着侍萍。他的心目中侍萍是一个很美好的人,他的爱是一种很原始、很单纯的、不理智的爱。这种爱超越了地位身份。他抛弃侍萍正是由于这份原始的美好的爱情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是对抗的,他的性格是妥协。所以三十年前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在于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2)探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之后,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什么?为什么他不想提旧事?他深爱着记忆中的侍萍,但饱经沧桑的鲁侍萍出现在现实中,他所处的环境不能够再提旧事,不提爱情。他变得很冷静,很理智。所以他不想提旧事。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这依旧是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3)探讨:鲁侍萍为什么向周朴园说出真相?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情感是什么?

  鲁侍萍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沧桑,但她依旧爱着周朴园,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说出了真相。我总是觉得这份美好的爱情也是她坚韧地活着的理由。但是这份爱情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她的内心还有对周朴园的恨。

  我们来看看曹禺是怎么谈《雷雨》。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可以用四凤与周萍的遭遇和他们的死亡来解释,因为他们自己并无过咎。)如若读者肯细心体会这番心意,这篇戏虽然有时为几段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点隐秘,——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这主宰,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字宙这一方面的憧憬。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么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够自己主宰。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机遇或者环境的捉弄。

  2、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自然环境:郁热。暗示着人物的.心理、个性、生命状态等。播放大屏幕。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这样说:文章多次出现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致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中,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一种情感的郁热中——欲望与追求中。但所有人物所有的情热(欲望与追求)都被人的残酷命运压抑着。

  曹禺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就是我性情中的郁热的氛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高高升起,人们会时常身不由己的回归原始野蛮的路,不是爱便是恨,不是恨便是爱,一切走向极端,要如雷雨一样轰轰烈烈,中间不容许有一条折衷的路

  3、下面让我们激情表演朗读一下文章的两个片断:

  (1)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她叫侍萍。

  (2)你来干什么——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4、屏幕显示:曹禺自讲述写作《雷雨》的过程: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我才明白我正沉浮在无比惨痛的人海中,我要攀上高山之巅,仔细地望穿这些叫做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么样复杂的个性和灵魂。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性是复杂丰富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在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是愚蠢。

  分组讨论:(1)周朴园是怎么一个人呢?不幸者

  (2)鲁侍萍是怎么样一个人?不幸者

  5、学生讨论:你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了什么感情?

  《雷雨.序》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意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睛不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屏幕:尹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曹禺研究专家)这样说:《雷雨》中充满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无可柰何的悲哀,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对热情与激情的憧憬。当我阅读《雷雨》的时候,往往被互相对抗互相搏斗的力量所打动,一种是人的热情与追求,一种是人与命运不可放弃的对抗。生命的热情之力与命运的冷酷之网就构成了曹禺悲剧的核心,沉重浑厚但又光彩照人。可惜的是,曹禺戏剧的生命质感在那个阶级斗争的社会语境中慢慢被淹没、被扭曲了,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要匡正什么、讽刺什么、攻击什么。然而在起初,逗起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写作《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后来当曹禺在朦胧地追认自己的《雷雨》的主题是表现封建专制大家庭的罪恶的时候,他就开始自觉用社会的共同视觉来代替自己的生命视觉,逐渐他的剧作开始与当时的多数作家的创作趋同了,以致于他后来的作品都没有达到《雷雨》。曹禺晚年也叹息:明白了,你却也残废了,这也是悲剧,很不是滋味的悲剧。

  四:小结:《雷雨》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生命,触动了我们最敏感的感情。让我们每个人用一名话总结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爱情是一朵美丽的脆弱的花,青春是一个美丽的伤感的记忆。

  五:自己欣作业赏阅读四幕剧,写一篇评论文章,分析能够让你感撼的一个人物。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你的观点会更趋于正确。

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 补 调 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充得更加具体——

  生:(补)我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师:那该站在怎样的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的全貌呢?

  生答:应该跳出庐山,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览整个庐山

  师:所以诗人说:(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从这首诗中,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说:我明白了要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客观、全面。

  师:是的。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谁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正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

  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吗?(下棋、同学之间吵架)

  师:诗人游庐山,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下来了,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庐山的美景,还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道理。(板书:道理)

  像这样的诗,我们可以叫它哲理诗。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庐山,欣赏庐山的美景,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次。

  (指名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齐读)

教学设计6

  【习作要求】

  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

  2、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3、导学生修改习作,并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用具体的人、事、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家乡对于一名游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来写二十年后的故乡。二十年后,我们和周围的一切会怎么样,家乡会发生变化?我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再聚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2、提出习作要求,明确想象重点和习作重点。

  二、推想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建构文源

  1、师例举一方面指导学生想象,比如侧重变化想象,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

  2、提示思路,让学生自主想象,建构文源:

  ⑴ 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

  街道──商场──广场──公园──河流──家及家人。

  ⑵ 十年后与亲人团聚的场面:

  家的变化(环境)──爷爷奶奶外貌、言行的变化──爸爸妈妈外貌、言行的变化──诉说家乡的变化、离别情。

  ⑶ 十年后与同学聚会的场面:

  我回到家乡──与同学联络、聚会地点──与同学、老师见面、交流(外貌、言行、工作情况、生活情况)──主题活动──依依惜别。

  三、师生合作,探索表达方法

  1、交流网上、作文书上、教科书中同类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头、结尾、怎样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2、说说自己文章的精彩片段、写作思路、开头结尾。

  3、指导学生编写作文提纲:

  (老师举例──学生编写──集体示导──个别辅导。)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教师巡视,提示用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修改步骤:

  思路──重点(家乡人事景物的变化)──开头、结尾──字词句(是否通顺)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启发。

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

  (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和平鸽”有什么关系?

  (3)鸽子画得怎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四、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五、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对画家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借物抒情的非凡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教学设计8

  一、课时教学目标界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设计板块:

  1.激情导入,走近郑和。

  2.分类理解新词,脉络一目了然。

  3.探究学习“扬帆远航”。

  4.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图片、文字)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目的:

(一)、激情导入,走近郑和。

  1.教师导语引入:由现在出国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国出海之艰难,从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的故事,随即出示郑和像。

  2、出示课件:走近郑和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读了这段材料以后,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要说说?

  [导入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通过“读材料,谈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二)新词分类理解,脉络一目了然。

  1.提出初读要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

  2.在学生充分初读之后映示文中新词:

  派遣(qiǎn)

  魁(kuí)梧(wú)

  健步

  浩浩荡荡

  赠送

  丝绸

  瓷(cí)器

  名扬海外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A、指名读,相机正音。

  B、这些语词,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

  3.投影映示,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

  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

  4.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

  (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5.映示课文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

  〔本板块教学,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不回避起始课时的字词教学,又尽量高效省时,一举两得。〕

  (三)学习“扬帆远航”。

  1.教师以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映示。自由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

  2.指名朗读或扮演郑和进行表演再现。(选哪一种方式汇报,由学生自主选择。)

  3.假如时间能倒流,你就站在岸上为船队送行的人群中,当时你们会对郑和、对船队怎样欢呼,如何祝福?

  引导学生读一读第1、2自然段后再展开想象。

  4、此时,假如你能和郑和相见,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问他?

  【这一置疑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直接向文章中的人物质疑,与文本进行近距离对话,至于学生所提出的

  问题,教者根据问题类型和内容,或扮演郑和角色直接回答,或存疑留待下一节课探究解决。】

  (四)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抄抄词语,读读课文会让大家太枯燥乏味,今天老师想让大家自己来设计作业,然后自己完成。

  投影映示:“自主自设作业乐园”

  发放“自主自设作业乐园”卡。

  【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走出接受性作业的圈子,唤醒自主意识,自主设计作业内容,自主设计作业类型和形式。】

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乘方运算。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3、教学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区分-an与(-a)n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以及思维活动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设疑思考法,逐步渗透法和师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计算,其实有理数的计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种游戏叫“算24点”,它是一种常见的扑克牌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那我们现在约定扑克牌中黑色数字为正,红色数字为负,每次抽取4张,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结果为24。

  师:假如我现在抽取的是黑3红3黑4红5 (幻灯片放映图片)如何算24?

  师:如果四张都是3呢?

  生答:-3 - 3×3×(-3)=333324

  师:现在老师把扑克牌拿掉一张红3,变成2个黑3,1个红3,大家有办法凑成24吗?

  生:思考几分钟后,有同学会想出33(3)的答案

  师:观察这个式子,有我们以前学过的3次方运算,那它是不是乘法运算?可以告诉大家,它是一种乘方运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方运算都是乘法运算,它与乘法运算又有怎样的关系?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方”,相信学过之后,对你解决心中的疑问会有很大的帮助。(自然引入新课)

  2、动手实践,共同探索乘方的定义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 2

  (2)对折二次有几层? 224

  (3)对折三次有几层? 2228

  (4)对折四次有几层? 222216

  师:一直对折下去,你会发现什么?

  生:每一次都是前面的2倍。

  师: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怎样去列式?

  生:20个2相乘

  师:写起来很麻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空间,有没有简单记法?

  简记:22 23 24

  师:请同学们总结对折n次有几层?可以简记为什么?

  2×2×2×2×2

  n个2

  生:可简记为:2n

  aaa?师:猜想:a生:an

  n个a

  师:怎样读呢?生:读作a的n次方

  老师总结: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教师解说乘方的特殊性),在an中,a

  的因数),n叫做指数(相同因数的个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小试牛刀:

  练习一: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6×6×6= (-3) (-3) (-3) (-3)=

  2.1×2.1×2.1×2.1×2.1= 1

  21

  21

  21

  21

  21

  2=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一定要加上括弧,这也是辩认底数的方法.练习二、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其意义

  543431126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乘方运算的性质

  师:我们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计算的时候,要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再把绝对值相乘。我们知道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对于乘方运算的结果如何来确定积的符号呢?用幻灯片出示表格,计算后,请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从底数和指数两方面进行考虑)

  教师再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

  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在七年级数学晚会上,有6个同学藏在盾牌后面,男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正数,女同学的盾牌上写的是一个负数,这6个盾牌如下图所示,请算一算,盾牌后面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15 ;(-5)8;(-7)6;(-10)25;123;(-16)9

  乘方的运算是本节内容的第二个难点,符号确定后,学生往往容易犯直接拿底数和指数相乘的错误,所以准备了下面的例题,且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过程,加深对乘方运算的理解

  例1:计算(教师板演一题后请学生板演)

  (1) 26 (5) 62

  (2) 73

  44(3) (3) (6) 3

  33(4)(4) (7) 4

  比一比:(1)与(5)一样吗?(3)与(6)一样吗?(4)与(7)一样吗?

  小结:一定要先找出底数和指数,确定符号后再去计算。

  例12:计算:(1) 2522,(2)()3,(3),(4),(5)4 53533334

  比一比:(2)与(3)一样吗?(4)与(5)一样吗?

  总结:负数和分数的乘方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和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5、课外探究

  一张纸厚度为0.05mm,把它连续对折30次后厚度将是珠峰的30倍。试着去计算一下,这句话对不对。

  6、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1、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所谓特殊就是所乘的因数是相同的;

  特别提醒: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负数和分数括起来

  2

  3、进行乘方运算应先定符号后计算,要确定符号要先确定底数和指数。

  7、作业布置:习题2.6第1、2题;

教学设计10

  一、引言

  教学论,我国学者一般是根据其所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进行定义的(顾明远,1998;施良方等,1999;邵瑞珍等,1994)。从教学论所包含的研究范围看,可以区分为广义的教学论和狭义的教学论。前者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作为研究的对象;后者则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教师的“教”的研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

  如果需要把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或者说,教学论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果离开教学设计是不可能对教学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反之,如果缺乏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实际问题,教学论的研究也会失去最直接、最鲜活的材料反馈。可见,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

  教学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我国的中小学等普教体系中非常普遍,属于基础性的常规工作。但在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却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当前职业教育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对传统课程和课堂进行广泛和深入地改造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二、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是指把学习与教学原理转化成为对于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过程。

  仔细分析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把握教学设计的某些重要特征:

  首先,教学设计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要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有效地融合进入施教的全过程,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标,或者根据不同的反馈修改教学,进行学习补救。可见,教学设计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与既定情境中的材料进行反思性对话的过程”(Shon,1987,1991)。

  其次,“设计(design)”并不等同于“规划(planning)”。比较而言,“设计”要求更高的精确性,更高的关注水平和在计划、开发、评价过程中更强的专门化知识。比如,教师希望利用今天的90分钟课时,能够教授完成“外购材料成本的计算和会计分录编制”这一教学任务。这属于“规划”或者“计划”的范畴。而“设计”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高水平的关注和深思熟虑,它需要确定的是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怎样知道达到了目标等一系列详细、具体的信息。因此,“设计”具有天生的复杂性。或者说,“设计”是源于“规划”却高于“规划”。

  第三,教学设计不同于课程教授。“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教学(instructional)”,而不仅仅是“教授(teaching)”。教学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既包括影响教学方案实施的因素,也包括受到教学方案实施影响的因素,“教授”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自然属于教学设计的重点对象,但这并不能影响教学设计对其他教学环节的关注。

  三、教学设计的程序

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

  二、请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

  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

  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

  2、鸟鸣——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

  3、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四、、进入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和FLASH中的图景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五、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七、背诵诗歌

  八、判断正误

  1、独怜表现了诗人对滁州西涧春景的喜爱。()

  2、幽字表现力诗人心情闲静。()

  3、潮急导致舟自横,有着必然联系。()

  4、舟自横表现力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萧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基本上可以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字词,掌握词的读音、意义。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及赏析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动人底蕴,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把握文章结构。

  2、体会语言方面的特点。

  3、体验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诵读品味法。

  3、创造性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视频导入

  二、掌握字词

  招徕(lá?)钳形(q?án)铁铉(xuàn)囿于(yòu)隔阂(hé)馄饨(hún)(tún)佐料(zu?)饽饽(bō)小钹(bó)雪花酪(lào)蘸(zhàn)马趴(pā)兜里(dōu)秫秸杆(shú)(jiē)卤煮(l?)山楂(zhā)荸荠(bí)(qí)荞麦(qiáo)嘞(lei)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跳读全文,圈点勾画,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吆喝?吆喝是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声,是当时小商贩用于招来顾客而做出的各种音响,其实吆喝是那时媒体不发达的年代里的一种口头广告,起宣传作用。也是一种如管弦乐器的艺术,耐人寻味。

  2、文中的吆喝一共介绍了多少个?都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2 18种。吃的、玩的、用的。

  3、叫卖者吆喝时有哪些本领?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4、作者是用什么顺序、什么办法把杂乱的吆喝声整理的井然有序?

  器乐时间顺序早上(5-7)从早到晚(5-9)(引入)晚上(8-9)声乐吆喝春天,到夏天(介绍)一年四季(10)秋天,到冬天(评价)吆喝的内容吆喝的声调吆喝的音韵节奏方法指导:当我们要把一些丰富多彩的资料整理成一篇文章时,我们就要想办法用特定的顺序,可以按时间的顺序、分类的办法整理,最主要是写文章时,要用过渡句、总起句。这样我们的文章内容就会介绍的很清楚,内容也很集中,让读者一看就明白。

  四、精读美文,探究美点。

  1、在调查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吆喝?

  用我以为最有趣,因为句式来回答。(提示从修辞、音调、押韵等角度评析)

  2、欣赏课外吆喝声。说说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五、体味情感

  1、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喜爱)

  2、对这些渐渐失去的吆喝声又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从哪句话、哪个词可以看出?(遗憾、惋惜)

  3、文中最后一句包含着作者怎样情感?(期望)

  六、创作吆喝

  1、选取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商品创作一则吆喝广告。(创作包括内容、喊腔、若能京腔最好,也可以用自己的方言。)

  七、小结

  八、课后作业

  观察在街头做生意的人吆喝时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作一个片段描写。200—300字。

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学习课文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也……”造句。

  4、朗读课文,默写最后一小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太阳》。

  板书:太阳

  谈话: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这个落下去,那个升上来,人们热得受不了,就请来一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太阳。还留下一个。你们说这可能吗?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太阳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板书:特点

  关系

  三、讲读第一大段。

  默读思考。

  这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

  (一)讲读第一小段。

  1、指名读。

  2、这小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板书:远)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3、“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什么用“其实”呢?

  4、指名读第一小段。

  (二)讲读二、三小段。

  按同样的阅读方法,看二、三小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二小段。

  2、“抵”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3、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大

  4、为什么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呢?

  5、指名读第二小段。

  6、指名读第三小段。

  7、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光热

  (三)默读、思考:

  文章这三小段都介绍的是太阳的特点,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老师小结:作者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写得生动、真切。

  四、讲读第二大段。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章是怎样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看课文第二大段。

  (一)指名读第四小段。

  提问:1、文章的第一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从哪里看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植物动物人

  3、煤炭的形成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二)指名读五、六小段。

  1、这两小段说明了什么?

  板书:云雨雪风。

  2、前面讲到太阳和植物、动物、人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云、雨、雪、风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三)指名读第七小段。

  这小段介绍了什么?板书:杀菌

  老师: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四)(看板书)提问: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有关系的?

  老师小结:太阳与植物、动物、气候、杀菌的关系,这些都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五)讲读最后一小段。

  我们看文章的最后一小段,得出总的认识是什么?

  1、齐读。

  2、指名读第一、二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与以上小段的关系?

  3、第二大段是什么样的段式呢?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五、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既然这是重点,前面为什么用那么一大段文字介绍太阳的特点呢?

  老师小结: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和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有密切关系。太阳是个能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太阳虽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给地球上的万物生长、人类生存送来适当的阳光温度、气候环境。正因为太阳有这些特点,才和我们人类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孙中山破陋习》一文以鲜活的文字叙述了孙中山亲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缠足的痛苦和母亲的疼爱而又无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他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故事中的孙中山、姐姐、妈妈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和位置。

  设计理念:

  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心情,感受姐姐缠足前和缠足后的巨大变化。在课外资料的链接中激发学生对缠足的痛恨之情,对姐姐的同情之情,对孙中山的敬佩之情。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2. 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从多种渠道了解缠足陋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同学们还记得这里的“破”是什么意思?“陋习”呢?孙中山破除的是什么陋习?你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

  二、:学习第8小节

  (1)指名读第8小节,问:“首先”就是——?

  (2)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要废除的陋习有很多,为什么他首先废除的`是缠足这一陋习呢?这跟他幼年时,亲眼目睹姐姐缠足是分不开的。

  三、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缠足前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时姐姐的句子;用“”画出写缠足后姐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的变化。

  2.组织交流:

  A.缠足前,姐姐是什么样儿?

  (1)指名读

  (2)我们也来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缠足前的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你从哪儿读到的?(指导把话说完整。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

  (3)师:缠足前的姐姐是那么……喜欢这样的姐姐吗?就请大家带着这份喜爱之情读一读缠足前的姐姐吧!(自读、指名读)

  B.缠足时的姐姐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师:缠足时姐姐很---- 板书:痛苦

  C.缠足后的姐姐又是什么样儿呢?

  (1)指名读

  (2)板书:没有歌声,没有笑脸

  D.看板书提出疑问:缠足为什么能让那-------的姐姐那么痛苦,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笑脸?

  (1)师: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缠足。

  (2)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缠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

  (观看课件,学生感受缠足之残忍)

  (3)师:看到这么小的变了形的脚,同学们心灵深处一定感慨万千,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师:受到这样痛苦的折磨,我们再也看不到------,再也-----。让我们来看一看姐姐遭受这一痛苦的过程吧!

  五、学习第2小节

  1.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妈妈是如何给姐姐缠足的?

  2.指名读,(圈出“长长的”,师:有多长呢?----就这样“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着,缠得姐姐-------)

  3.师:老师想请一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这让你感受到什么?

  4.交流:(播放音乐:凄凉地),

  (1)(出示内容):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感到。

  指导朗读:可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读出你深刻的感受吧!)

  (2)师:缠足是那么可怕、那么残忍、那么让人痛苦、那么让人憎恨,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一起读第二自然段吧。

  六、学习3—6小节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呀!看到姐姐被缠足,孙中山是怎样?妈妈又是怎样呢?

  1.请同学们读读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

  (1)师:孙中山-------出示第三自然段

  (圈出“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生气”的是?“心疼”的是?(缠足时的痛就如同在受罪、受刑一样啊!孙中山能不生气、能不心疼吗?)谁来读好这句话?

  指多名读

  (2)你还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孙中山?(出示第五自然段)大家仔细品味。

  指导朗读:好一个-----,请你读读这句话。

  (3)妈妈又是怎样呢?---从哪儿可以看出?(妈妈真的残吗?)

  你能读出妈妈那既心疼又无奈的复杂心情吗?

  你还从哪儿读到了妈妈的无可奈何与心疼?

  (4)比较句子: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从“含着眼泪”读懂了什么?

  师:“娶妻要娶小脚妻”。这是在中华民族流传了上千年的一种习俗。女儿缠足,妈妈也很心疼,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婆家,她一点办法都没有。这真是无可奈何啊!

  师: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这句话。

  3.同桌分角色读3—6小节: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4.指名分角色表演

  七、比较读:

  1.师: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

  2.师:这件事------

  出示: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此时的孙中山可能会想到什么呢?

  师:缠足这件事不仅给姐姐带来了痛苦和打击,也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这就坚定了他破除缠足陋习的信心和决心。他当了临时大总统,首先废除的就是——缠足陋习。

  八、再读第八自然段:

  师: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全体起立:让我们齐读第8自然段。

  九、升华情感:

  师:课文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缠足前姐姐的活泼能干;缠足时、缠足后姐姐的痛苦和遭受的伤害,让我们感受到缠足的残忍,更让我们感受到孙中山从小就有一种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地方。让我们带着对孙爷爷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课题,24齐

  十、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孙中山的故事,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以前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回去以后问问周围的老人或者查资料,把你了解到的写下来。

教学设计15

  一、课程性质

  秘书实务是我院文秘和法律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均有突出的意义,是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行政管理工作能力之人的.重要一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职业岗位必需和够用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具备文书处理与写作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会议组织与服务能力和商务活动能力。

  该课程与应用写作、档案管理、公共关系等课程相辅相成,构成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群。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办文、办会、办事的业务处理能力。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现场仿真教学模式。

  三、课程任务

  1、使学生掌握秘书素质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使学生掌握文书处理与写作技能;

  3、使学生掌握办公室事务处理技能;

  4、使学生掌握会议组织与服务技能;

  5、使学生掌握商务活动技能。

  四、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通过对秘书人员岗位的调查和详细分析,以秘书职业能力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理论知识 秘书基本要求

  1.秘书职业认识

  2. 秘书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实训 秘书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分配表

  秘书职业岗位能力及教学模块

  职业基本能力

  秘书职业核心能力能力模块教学模块实训项目

  接待能力接待工作日常接待

  宴请接待

  信访工作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信息工作信息工作

  调研能力调研工作

  沟通与协调能力沟通与协调客户沟通与协调

  客户服务

  办公设备使用能力办公设备使用办公设备使用

  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办公室事务管理活动安排

  商务旅行计划

  接打电话

  值班工作

  文书处理与写作能力办文工作文书的处理

  会务组织与服务能力会务工作会议方案制订

  会场布置

  会务服务

  会见与会谈安排

  商务活动安排能力商务活动工作签字仪式

  庆典活动

  新闻发布会

  五、教学模块实施方案

  秘书实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秘书基础教学案例

  2.秘书实务案例分析

  3.秘书实务案例小报告

  4.秘书学简短的案例分析题

  5.秘书实务案例与答案

  6.秘书的知识结构秘书必备6篇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天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对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宝莲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在桥边》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雪》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春酒》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

《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