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7 16:03: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将相和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将相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将相和教学设计15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1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个故事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

  2、交流。

  完壁归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渑池之会(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负荆请罪(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个地方描写了将相的不和?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服气、不满、妒忌……)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颇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划出重点语句,写出感受。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到了举行点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自读这段话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3)“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维护赵国的尊严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4)综上所述,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学生总结靠着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3、廉颇开始很不服气,后来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是什么原因让他改变了呢?

  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廉颇听了这话心里在想什么?

  4、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时候两人相见会说些什么呢?

  5、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人坦率)

  6、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7、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又是第三个故事的原因)

  五、课后延伸

  1、同学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2、阅读根据《史记》改编的其他小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

  2.指导认清字形。

  3.理解词意。

  (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四)三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

  (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5)教师小结:过渡。

  (五)自学第三大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四)编排课本剧: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

  2.检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

  3.表演课文内容。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还有时间,可以再请一些同学朗读表演。

将相和教学设计4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将相和教学设计方案 ,欢迎阅读。

  设计理念

  《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我把丰满人物形象作为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摒弃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繁琐分析,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悟、演,去丰满人物形象,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的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4、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连系。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将相不和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这一课,虽然只有三个字,却包含了两个人物,三个小故事。你们能从标题中看出是哪两个人物吗?(学生自由发言)那么将相各指谁?和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读文去看看吧!

  二、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阅读提示: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给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想想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3、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或不懂得问题准备组内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作标注。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检查读文,纠词正音。

  (2)交流三个小故事所加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3)学生现在小组内交流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初步解决一部分问题,留出有价值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班内交流。

  (4)教师同学生共同分类归纳重点问题:

  1、完璧归赵

  蔺相如为什匆?怠罢饪楸壬嫌械愣?∶?。俊?br>蔺相如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让蔺相如回国?

  2、渑池之会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3、负荆请罪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

  廉颇至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为什么要脱下战袍,背上荆条?

  四、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勾画重点问题答案,为下一节课的汇报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廉颇和蔺相如,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机智和风度。

  二、再一次出示重点问题提示:

  引导: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小故事?练习多读读,自由结组,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三、围绕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为什么?这一话题,交流讨论并指导朗读。

  (1)蔺相如:机智勇敢;热爱祖国;胸怀宽广;顾全大局;

  (2)廉颇:英勇善战;热爱祖国;知错就改;

  (3)要求学生想全理由,组织好语言。

  (4)指导学生朗读蔺相如和廉颇的相关语句。

  重点语句:

  1、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的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四、总结

  《将相和》中,蔺相如和廉颇使两个同样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流芳千古,传为佳话,让他们身上的这种优秀品质在我们的身上发扬光大吧!

  第三课时

  一、出示挂图负荆请罪,观察想想:廉颇到蔺府负荆请罪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蔺相如又会如何做和说呢?

  1、学生自己练习说一说。

  2、把负荆请罪的结尾补充丰满,写一个片断。

  3、读习作,师生评议。

  二、编排课本剧:

  1、选择一个小故事,试演。

  2、师生品评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选做)有条件的学生看看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的录像、录音。

将相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最能反映蔺相如品质的句子划出来。(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5分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2、用“之所以是因为”联系第二个故事,进行说话训练

  四、布置作业。6分

  1《作业本》1、2、4。

  2、预习另外两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晓背景。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聊聊一本书《史记》,把书翻到95页的“资料袋”。史记是由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其中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而秦国又数七雄之中最强悍,常常侵犯别的国家,被其他诸国称为“虎狼之国”。我们来看看春秋战国的形势图。大家可以看到,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当时秦国全力进攻楚国,不能集中兵力对付赵国,主要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始于较强势的秦国和较弱势的赵国之间。(课件:战国形势图)

  2、出示课题:(课件:课题)将相和(板书),齐读课题,解释课题:“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老师这有几个词语,在我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觉得有几个字比较容易读错,你们能正确地读出来吗?(课件:生字新词)允诺胆怯拒绝乘机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

  3、词语会读了,课文你们读懂了吗?课文有几个故事组成?找出每个小故事的起止,并用适当的小标题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指名说一说)

  4、其实这篇课文有个特点,每个故事结束之后,都有个小结段,快速地浏览课文,这出这几个小结段。(指名说,出示课件)

  5、同学们把这几个小结段齐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能不能从中找出关键词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这几个故事吗?(齐读句子)好,谁能来说一说?(指名说)

  (渑池之会:这是一次在渑池的会见,文言文中“之”有“的”的意思,你可以把“之”加进去再说一说吗?)

  6、板书小标题,强调“璧”的写法。

  7、我们再来看前两个小结段,前一句话总结了上文的故事,后一句话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我们把这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叫做——过渡段。对,过渡段能更便于我们了解课文内容。

  8、再读故事,明晰每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1、弄清将相和的前因后果。通过课题我们就能知道蔺相如和廉颇最后和好了,这也说明他们之前不和。不和的原因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和的原因又是什么?(也可以用小故事的标题来回答)

  2、你觉得赵王应该升蔺相如为上卿吗?蔺相如是靠什么升为上卿的?再读三个小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会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A抓住”骗”完成完璧归赵。

  1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讨论,演一演。

  总结: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

  B抓住”逼”完成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下,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蔺相如何反应的?为什么逼?如何逼?结果怎样?,(抓住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C抓住”避”完成负荆请罪。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的态度又怎样?

  (1)如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2)手下如何看待?(3)怎样说明原因的?

  你这一事件中,你又读出了蔺相如身上怎样的品质?

  总结: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以后在描写人物时,必须体会人物的个性。

  三、总结

  (一)、这三个小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二)理清文章条理: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是怎样的?最后咱们想一想:蔺相如为什么能机智勇敢,胸怀开阔?廉颇为什么勇于改过?因为爱国。

  四、结尾。

  最终,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如此说来,赵国本应更加强大,可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六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史记》中写的清清楚楚,同学们可以详细地读一读《龙门灵秀》中《廉颇》。而且《史记》中写人的艺术课远不止“品其言,知其人”而已,(出示课件)希望同学们能在历史长河中尽情遨游,在《史记》中认识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

  拓展:读《硬脖子的洛阳令》,思考《硬脖子的洛阳令》:硬脖子指的是什么性格特点?本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他的这个性格特征?这几件事是什么关系?

  教学反思1

  《将相和》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由名著选段组成。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我前后用两个课时进行了本篇课文的学习。第一课时重在阅读,兼以扫除字词障碍、介绍课文出处、作者生平、故事背景,梳理三个小故事,并了解三个小故事的因果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会读、读中学,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阅读的.力量为第二课时的人物分析,语言分析打下了基础。第二课时对人物进行逐步分析,通过三个小故事,逐步丰满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时,在导入时,我选择以名著为媒介,介绍《史记》。向学生交代《将相和》的时代背景:两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叫做战国时期。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有七个,分别是——秦、楚、齐、赵、燕、魏、韩,也称战国七雄。七个国家都想一统天下,因此战火连年。然而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也称虎狼之国,位于赵国的西面。而赵国的东面则是富强的齐国。赵国处于两个大国之间,行事处处小心。更何况,当时的秦王是一个凶狠残暴、阴险狡诈、不守信用又贪得无厌的人。赵王也就更加小心翼翼了。通过"战国形势图",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情况,激发学生对当时历史的好奇,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因为学生年龄段,对于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成功地把他们带进课堂,带进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故事。

  通过请同学读课文,疏通生字词;齐读课文,说明"将"是谁?"相"是谁?通过自读课文,学生给每个小故事加上标题,主要是训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进行板书。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予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再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后,我在学生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在多媒体PPT上进行呈现。最后,留下课后问题"你认为蔺相如、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反思2

  第二课时时,我决定采用以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分析人物形象。其实,要读懂这个故事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廉颇还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因此,我设计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朗读,希望能通过读,让学生找到感觉,身临当时历史环境中。通过学生的读来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蔺相如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廉颇的骁勇善战、知错就改,以及二人的共同的爱国心。在读有关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时,我用不同的激励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读出了胆识过人的蔺相如,我会称赞"好一个胆识过人的蔺相如";当学生读出理直气壮的蔺相如时,我会肯定"多么理直气壮的蔺相如啊!"这种激励手法,实是想让学生真正的投入课文中,潜移默化,从各方面去深入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渐渐地人物形象在学生的朗读中鲜明了,精神品质也逐渐在学生们头脑中清晰了,那么以读为本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多层次读的训练中顺利完成了,并随机板书。

  最后,我对本文的语言进行的总结,希望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有所进益。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矛盾的发生、发展与结果依次展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都是对人物刻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用词力求简洁、精准。

  本次教学中,我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对故事的分析,对人物的分析,对语言的分析。课堂节奏较为紧凑,对于重点的把握较为准确。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投入兴趣较大。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更注意让学生成为主体,更多地让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另外,在以后的备课中,应当更加仔细,对小细节进行雕琢。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较为成功。一个完美的课堂需要反复的雕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将相和教学设计7

  本课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经过,写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也赞扬了廉颇的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课文人文思想丰富,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学习写法的好范例。

  关于教学目标

  本课篇幅较长,内容丰富。本着简简单单教学的原则,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于如下考虑:

  1、理解词语:理屈词穷、绝口不提、理直气壮、允诺、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的意思。在学习中积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必须,为了有效地达成积累的目标,这节课选择这些词语来作为重点理解的对象是由于它们是常用词,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一、二个故事。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的内容体会主人公机智勇敢和爱国思想。

  3、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最有较手段和途径。对于本文的人物表现,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真正体会其机智勇敢、爱国思想。

  4、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这样课文就显得长,要在一个课内完成对三个故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也由于这三个故事中,前两个是第三个故事的因,这两个故事有一定的统一性,所以这节课安排学习《完璧归赵》《渑池会》。

  5、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方法。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中学习中学读学写。本文是写人文章,展现人物的品质突出,是学生学习写人的好例子,所以学习目标中设置了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方法。以完成阅读教学的使命。

  关于教学重难点

  1、重点:阅读教学从读入手,以读解文,学习本文也不能例外。文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利内容,所以本课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的内容,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思想为教学重点。

  2、难点:秦王叫赵王鼓瑟并记录下来,这是对赵王本人的也是对整个赵国的侮辱,关于这一点,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学生一下子可能不能明白。

  关于教学策略

  1、本课文长容量大,为避免繁琐教学,面面具到,这节课围绕主人公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对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的描写内容进行读、思,去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2、读在语文教学中是目地,是手段,是途径。本节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体会。在这里有学生的默读、个人朗读、集体齐读;有理解性的悟读,有表达性的展读。

  3、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提问可以帮学生更好读书,学会提问也是学习课文的`方法之一。在这节课里,分别在两个故事的学习中让学生提问,再引导学生讨论,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人物思想。

  4、学习写法。语文教学的最终目地是让学生会读会写,从文中学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节课的写法学习是潜化在从动作、语言这两方面体会人物思想的过程中的。

  关于板书设计

  1、为体现简约,本课的板书设计以词语面貌出现,内容包括课题、事件、人物、思想,文章的写法及相关的符号。

  2、板书的内容展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要领悟的人物思想,要学习的写作方法,这些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3、板书中的符号提示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直观明了。

  总之,板面设计简洁、直观、内容丰富。

将相和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 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附:《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将相和》根据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课文《将相和》 出示幻灯片。文中“将”、“相”、“和”分别指什么呢?准确地书写将、相的名字。要求写正确、端正。“和”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

  二、走进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出示:初读课文要求。1、仔细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2、读完后想想: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3、说说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和”)

  1、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写了哪三个故事?(填空)作者是怎样将这三个故事衔接起来的呢?

  (2)、生字词的读与理解。.

  人物:蔺相如 廉颇

  完璧归赵

  和氏璧 无价之宝 推荐

  理直气壮 宾馆

  渑池会见

  胆怯 示弱 抵御 拒绝

  负荆请罪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同心协力

  导: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两件事后,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最先的平民——上大夫——上卿,步步高升,真不简单啊!(【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可这样一来,他的职位比廉颇高了,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找出廉颇不服气的话读一读。朗读指导(愤愤不平的'语气)如果你就是廉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三、.学习“完璧归赵” 感受人物形象

  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爬到他的头上去了,他说的对吗?

  1、.默读第一段:让我们走进由秦王设计的这个骗局——“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事情因什么而起?蔺相如是怎样面对这个骗局的?找出文中的话说说。随机简介:“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时期,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出示链接2——和氏璧。

  2.识破“骗局”。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着急?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读读。引导对“秦王”个性的了解。指导读出“为难”的语气。

  (2)蔺相如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的?找出文中的内容读读。出示幻灯片自由读读。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那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b、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c、引导学生研读蔺相如所说的“如果……就……”和“如果……一定……”两句话。还会有第三种可能吗? 听了蔺相如的这句话,你了解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d、胸有成竹地读读这段话。

  3.以“骗”对“骗”。

  当蔺相如把和氏璧敬献给秦王后,他又是如何识破秦王的第二次骗局的?找出文中的话体会体会。

  此时蔺相如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出示幻灯片。(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点给你看。”)

  这时我又发现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智慧超群,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的能力很强。)。

  拿回和氏璧后,蔺相如的第二策略是什么呢?往下读读你就会发现了。

  出示投影(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读完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a、蔺相如理直气壮地面对秦王,他的理在哪里?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b、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c、读这句话,读出蔺相如的“理直气壮”。

  d、蔺相如说着,举起和氏璧说是要往柱子上撞。在他要撞却没撞的瞬间,他可能想些什么?

  此时此刻,一个怎样的蔺相如呈现在了你的眼前?此时的你还认为他是仅靠着嘴皮子轻易成功的吗?

  出示幻灯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a、将这句话改写成直接叙述的方式。(换一种说法)

  b、 借口!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出示幻灯片4(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个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和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这是蔺相如所使用的第四策略。《将相和》

  a、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b、为什么一直跟秦王谈“信用”

  c、在蔺相如采用四步应对措施后,结果?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指导理解“只得、客客气气”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说说你现在对蔺相如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

  后果是( )。

  四、 课堂小练笔 内化人物形象

  读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从蔺相如在故事中说的话,以及他的一些行为,我了解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如果我是蔺相如我一定会在心中暗暗地想——————,并且我还会找机会跟他说——————。

  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将相和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制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推让的好品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从三个小故事中任选一个演一演。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历史故事吗?为什么喜欢?你知道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板书:将相和

  2.请同学们读课题。看到课题时,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

  3.(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学生板书文中出现的三个小故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呢?

  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

  1.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故事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你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板书自己喜欢的理由,就是人物具备的品质)

  4.他们两个人使我们喜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爱国之心)

  三、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自由结合,练习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忆

  1.说自己弄明白的问题。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深入探究

  1.继续读书,讨论这些问题。继续讨论。

  2.交流。

  三、表演

  小组表演自己喜欢的小故事。大家认真看,看后做评论: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为什么?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启发?

  2.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如何修改?

  3.还有哪些问题?我们课下讨论,查找资料解决好吗?

  五、作业

  小组合作,编写课本剧。

将相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和)你会给“和”字组什么词?人与人之间讲究“和为贵”,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处事智慧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和”的故事-—题目是《将相和》。(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1)检查读四字词语

  (2)聊课文内容

  课文中“将、相”分别指的是谁?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二、学习新课板块一:

  1、题目是《将相和》,那肯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

  2、生读文,找到第十六自然段廉颇说的话,指名读。

  3、你知道廉颇为什么这么说吗?

  指导朗读:是啊,廉颇是上卿,而蔺相如出身低微,他只是赵国宦官缪贤家的一个门客,而这样的人最后职位却比廉颇还要高,你是不是也会为廉颇抱不平呢?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送到句中。

  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4、小结:在廉颇的心目中,自己是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功臣。而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那么蔺相如的嘴到底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官到底该不该升?板块二: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到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话做上记号。(生自由读文,找出: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2、你觉得璧有毛病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证据吗?

  (体会“无价之宝”成语的含义。)

  (1)、既然璧这么珍贵,那就是蔺相如在说谎了?到底是不是这样?来让我们找到当时的背景来谈一谈。(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2)、小结: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蔺相如说璧有毛病,这是在说谎吗?你能体会出什么?

  (蔺相如机智、聪明)

  (3)、指导朗读:让我们机智聪明地读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3、让我们接着交流你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

  (1)课件出示第二句蔺相如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理“直”在哪里?

  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师生交流)

  (2)导读: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有气势。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生齐读“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3)小组讨论交流:蔺相如真的撞吗?(引导:秦王对和氏璧是爱不释手,蔺相如已看在眼里。这是蔺相如使的“金蝉脱壳”之计。)

  (4)、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

  (生读书后交流,师相机引导:“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

  (5)过渡: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怎样说?

  (6)引读课件⑦: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

  (7)讨论交流: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相机指导:蔺相如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

  (8)导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说——

  (生齐读“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9)、你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请大家读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

  “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指名读后自由读。B、你们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交流:“自信、胸有成竹”,相机指导朗读)

  4、提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板书,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这个“完”是什么意思?那你说还有什么也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是啊!是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是耍嘴皮子吗?

  (擦去黑板上“嘴”后的“?”,改为“!”)

  板块三:深入人物角色,提升人物精神

  接着,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和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

  1、总结学习“完璧归赵”的学习方法,课件⑧出示:抓住蔺相如的嘴说的什么话来学习。

  2、生自由读书,找出相关语句来体会。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3、结合《史记》的原文,小组讨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表现。

  (教师读《史记》原文):课件⑨出示蔺相如前曰:“赵王窃文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4、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蔺相如呢?他再一次维护了什么?(不畏强暴)

  5、而这样的蔺相如却被廉颇误解,如果你是蔺相如会怎么做呢?来让我们看看蔺相如究竟是怎么做的?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6、同学们,如果你是廉颇,现在面对这样一个“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爱国的人才,你还会不服气吗?那会怎么做?怎么说呢?他们两人最后的结果样?结合插图表演“负荆请罪”这一部分。

  7、通过同学们的表演,你体会到了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知错就改)

  8、小结:同学们,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官职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两人不和,最后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二人和好,塑造了大智大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二人和好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二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多么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这就是《史记》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人物,课后,你可以走进《史记》,来认识更多这样的人

  (课件⑩出示:《史记》封面和作者司马迁)

  课堂小结

  中国文学浩如烟海,它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品味,正如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让我们再回到奥运会的开幕式课件⑾出示,“和”字是不是带给我们更深的体会,它表达了我们国家共建和谐社会的的愿望,寄托着中国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为贵”的崇高理想,让我们一起努力,记住这个并不复杂的字:“和”。

  《将相和》教学反思

  济南育才中学小学部张乐秀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究竟蔺相如的职位应该不应该比廉颇的职位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我欣喜地看到,学生都在积极地为辩论赛做准备,他们翻阅图书杂志,上网查找资料,合作拟定发言提纲,分组讨论交流,推荐参赛选手,乐此不疲。辩论赛进行得很激烈,通过辩论,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将相和,国则安;将相不和,国则危。大敌当前,将相以国家利益为重,共同抗秦,实乃千古流传的佳话。更有学生能联系班级实际、社会现实谈齐心协力、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在准备与研讨过程中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学会了互相合作锻炼实践能力,这种开放式作业通过合作完成,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无奈感、让更多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将相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对敌人要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对自己人要以国家、大局为重,团结一致。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自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在故事中品析人物的思想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词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和历史背景。

  2、《将相和》中的“将”指谁?“相”又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和氏璧”、“推荐”、“渑池之会”、“胆怯”、“侮辱”、“击缶”。

  2、朗读课文并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 同桌互相讲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

  2、自学本文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整体入手,直奔难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2、指出廉颇是怎么说的?并读一读这些句子。

  3、蔺相如是不是靠一张嘴爬到了廉颇的头上。

  三、读议第一段

  1、默读一段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2、从这些句子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

  3、蔺相如立下了什么大功?

  (维护赵国利益、是有功之臣。)

  4、指出名复述这个故事。

  四、读议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理出故事情节。

  2、渑池会上秦王怎么侮辱赵王?蔺相如怎么对付?用的是什么办法?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多么勇敢啊!请同学们齐读。

  4、渑池会上的斗争赵国占了上风,功劳应属于谁?为什么?

  (提示:这份功劳也有廉颇的`一份,不是他在边境上做好准备,秦王也不会这样轻易放回他。)

  5、这个与第一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6、复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为上,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就是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二、默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蔺相如立了功,廉颇为什么要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说的对不对?

  2、蔺相如怎样对待?

  3、将相怎样和好?说一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三、总结全文

  1、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将”“相”经历了由和到不和的过程,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

  2、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表现在哪?廉颇的英勇善战,知错就改表现哪?

  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堂练习

  复述三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我有这样的体会,无论是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还是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语言文字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新课程明确指出:要把读书变成一种自主的行为。因此,我在学习前设计了一个小情境,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走进文本之中,培养学生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由课文的旁观者变为当事者,让学生自主、有目的的读书,教师适时的点拨,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读书的自觉性,从而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能够在阅读中产生真实的情感流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研究”的方法读懂课文,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他们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重点理解蔺相如的胸怀宽广。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走进蔺相如和廉颇的内心世界,体会“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一、激情导入:

  《将相和》是一段流传千古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这个故事之中,共同体味这个故事的精彩感人之处。

  1、复习:这篇文章共讲了那几个小故事?

  2、创设情境:老师还有个业余爱好,那就是考古。最近,老师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文物。他是一张赵王给蔺相如颁发的嘉奖令。同学们请看:出示

  嘉奖令

  蔺相如:

  你在我国与秦国的交往中立下了大功,并且还能与廉将军和睦相处,可见你是一个( )的人。特发此令,以表鼓励。望你以后,更好地为我国出力,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公元前279年

  可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同学们能帮老师填上吗?

  二、品读感悟

  1、进行读书前的指导。

  要想把这个内容填好,你有什么建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要补充的准确、恰当。应从课文的具体语句中去寻找,找出最有说服力的.语句,进行深入地研究,因此,要先仔细的读读课文,再一起讨论。画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当然,还可以用其他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研究。在此基础上,再把内容补充完整。

  2、学生自读课文。

  三、回报交流

  1、学生汇报所填的内容(各种填法),教师总结(机智勇敢、胸怀宽广)。板书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研讨会。我们请一个同学说明他这样填的理由,其他同学如果与发言的同学意思相同,也可以对他的发言进行补充。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重点点拨:

  1)、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主要表现在假摔璧、从小路送回、逼秦王击缶等方面。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蔺相如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进行体会,并重点指导“逼秦王击缶”这段的朗读,进而理解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在学生汇报到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时,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之后,为了加深对蔺相如这个人物的认识,教师适时向学生叙述《史记》当中对这一段的描写。并用一句名言“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来总结这一部分。

  在学生汇报蔺相如支持赵王去渑池赴约时,教师创设情境:教师就是赵王,正在犹豫不决时。同学们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赵王说。

  2)、蔺相如的胸怀宽广主要体现在不与廉颇计较,躲避廉颇。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读廉颇和蔺相如的话语,指导学生表演,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文章的结尾写到:他俩“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时,教师适时讲解他俩是怎样辅佐赵王,使赵国强大起来的,以此向学生渗透团结的重要性。

  四、升华情感

  1、解题。学到此处,你能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吗?

  2、总结:《将相和》向我们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集体,只有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学习写法。

  1、学生通读整篇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三个故事巧妙地连接起来,是文章脉络清楚。

  2、走进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展示人物的个性品质。

  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记得一句话说得好,文学使人全面,历史使人明智。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多读读关于历史的名著,使自己成为一个多能的人。

将相和教学设计13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爱国思想。

  2、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描写,通过朗读感悟,初步体会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重点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性格特征;初步感受廉颇居功自傲、知错就改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整体感知

  1、揭题:这节课咱们继续我们的历史文化之旅,请大家齐读课题。

  2、交流: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在这次历史之旅中,你“遇”到过哪些人,“碰”到了哪些事,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了解。(板书:蔺相如 廉颇)

  3、小结:课文围绕“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人物,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记叙了将相由“不和”到“和”的经历。

  二、切入,直击冲突处

  1、文中有个句子让我们感觉到了将相的不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2、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3、自由读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4、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廉颇的气量狭小、居功自傲、耿直爽快、英勇无敌的多维形象)

  5、在老将廉颇看来,蔺相如的官职做的比他大,就靠着一张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板书:嘴 ?)

  6、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 看看这张“嘴”有何特别之处?

  三、品读,感受蔺相如

  (一)研读“完璧归赵”,感受“无我”

  1、默读文章第一部分,画出“完璧归赵”中这张“嘴”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读了之后想想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2、交流,找出蔺相如说的话。(其中有个转述句,要学生试着改为蔺相如直接说的话。)

  3、比读一、三句:

  出示句子: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⑴对比着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这两句话,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吗?(蔺相如先对赵王信誓旦旦地承诺“一定把璧送回来”,现在却对秦王说“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怎么回事?)

  ⑵“理直气壮”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敢“理直气壮”地威胁秦王?(引导学生感知蔺相如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看出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和十分喜爱和氏璧,体会蔺相如的机智,持璧在手,底气充足。)他不理直气壮行吗?

  ⑶你觉得蔺相如这个人怎么样?

  ⑷指导朗读。你来“威胁”秦王试试看。

  4、比读二、四句:出示句子: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⑴我们再来对比着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这两句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⑵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蔺相如都是在骗秦王。)

  ⑶蔺相如为什么要骗秦王呢?你读出了什么?

  ⑷指导朗读。现在,我就是秦王,和氏璧在我手中,谁能从我这骗去?

  5、品读第五句:

  出示句子: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⑴读一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⑵“大大方方”怎样理解?

  ⑶当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完这番话,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什么?为什么?

  ⑷面对强大而不讲理的秦王,面对很可能到来的死亡,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大大方方”呢?(引导学生体会,已经完成了赵王交给的任务,不辱使命的蔺相如此刻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⑸来咱们一起放声读一读,读着读着,立在你心中,站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6、讨论:蔺相如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他为的是什么?

  7、小结:为了保住国家的利益,蔺相如能够忘却个人的生死,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板书:无我)

  (二)研读“渑池会见”,感受“无畏”

  1、接下来,我们品读“渑池会见”中的那张“嘴”, 请大家自由读文章第二部分,看看这时站在你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2、交流:这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你是从哪读出来的?

  3、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4、你从哪里感受到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5、指导朗读。现在你就是机智勇敢的蔺相如,你来逼逼不可一世的秦王。

  6、思考:蔺相如为什么再次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命去逼秦王击缶?

  7、师述: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蔺相如能够不顾个人的安危,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而“无畏”的人(板书:无畏)

  8、齐读。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逼逼秦王。

  (三)研读“负荆请罪”,感受“无私”

  1、仔细读读“负荆请罪”中的这张“嘴”,从蔺相如的话语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出示句子: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

  4、敢骗秦王、敢逼秦王的蔺相如为什么要避着不如秦王厉害的廉颇呢?他到底怕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5、他时刻想到的是什么?

  6、指导朗读。

  7、师述: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定,蔺相如时刻想到的是赵国、赵国,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定而“无私”的人吧。

  8、我们再来看看廉颇的话,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从这张嘴的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

  9、师述:蔺相如靠的那仅仅是一张嘴啊,他是以他的生命做代价去骗秦王,去逼秦王。尽管他没有出入刀光剑影的战场。但他用他的唇枪舌剑,他靠他的“无我”“无畏”“无私”为赵国保住了利益,维护了尊严,保持了安定!

  四、回归,感受廉颇

  1、读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你对廉颇有了新的认识吗?(板书:知错就改)

  2、“负荆请罪”什么意思?这里有个细节“脱下战袍”,“战袍”对将军意味着什么?廉颇为什么要脱下这身象征着荣誉、身份和地位的战袍?

  3、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引导学生感受廉颇的爱国)

  五、总结,体会和为贵

  1、因为爱国,战功赫赫的廉颇将军能负荆请罪,也因为爱国,勇敢机智的蔺相如虽不怕秦王,却处处避着廉将军。因为他们知道,和则万事兴,和则国家强,和为贵啊!(板书:爱国)

  2、齐读最后一句话。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结合学文学会十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积累词语。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故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4、体会文章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激发爱国情感。

  5、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物的精神。

  2、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学案设计: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仔细阅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

  3、把三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4、读文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连堂

  一、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的三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质疑。

  三、学生质疑总汇??师生合作解疑:

  完璧归赵

  1、和氏璧真的是有毛病吗?蔺相如这么说的目的何在?

  2、蔺相如真的要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吗?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3、秦王明明已经答应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蔺相如为什么还叫人抄小路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

  4、秦王得不到和氏璧,为什么没有杀掉蔺相如?

  渑池之会

  5、渑池会上,秦王为什么要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

  6、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7、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负荆请罪

  8、蔺相如立功后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为什么很不服气?你是否同意廉颇的看法?为什么?

  9、蔺相如是否很怕廉颇?他一再躲避廉颇是为了什么?

  10、廉颇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1、你认为“将”“相”和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附重点题答案:

  11、“将相和”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开阔胸襟,廉颇的知错能改。从实质上是“将”和“相”共同的爱国思想。

  5、秦王叫赵王鼓瑟,是为了表示秦王可以指挥赵王。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这对赵国来说是奇耻大辱;

  6、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说明两国之间是平等的,他冒着生命危险,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荣誉。

  8、不同意。每个人的工作和贡献是不一样的。蔺相如虽然不能像廉颇一样持刀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但他的唇枪舌战,也同样是惊心动魄,同样也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为赵国保住尊严。一样值得敬佩。

  二、体会人物品质:

  1、文章中,突出体现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请你用红笔划出文章描写这两个人物最精彩、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反复读读,品品,用你自己认为准确的词语归纳: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2、谈谈你对“秦王”和“赵王”的看法,要说明理由。

  三、把握文章的主体结构:

  《将相和》中有三个独立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你能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吗?

将相和教学设计15

  一、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3)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二、重难点:

  (1)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

  (2)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三、教学方法:

  自渎感悟,讨论交流。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发预习内容)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搜集的故事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

  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1)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2)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清脉络,概括段意。

  (1)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4、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导入新课

  1、书课题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谁来读一读?

  2、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你从这句话中都读明白了些什么?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会闹僵,为了能使将相和,你现在的任务是劝劝正在气头上的廉颇。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二、解析“完璧归赵”

  (一)自读故事,感悟人物特点。

  1、大家先读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了使你的劝说词更具说服力,老师建议你把蔺相如与文中其他人物作作比较,看看在秦赵两国围绕和氏璧发生的这一外交事件中,其他人都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而蔺相如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把有关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通过比较你或许很快就能发现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2、自己就近找有相同体会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和这些人物的比较,你发现了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依据是什么?

  (二)集体交流,深化认识。

  1、蔺相如与赵王及文武大臣对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点拨要点:

  (1)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

  a、为什么非常着急?

  b、生体会秦赵双方实力差距。

  c、想象一下赵王能急成什么样,谁能用自己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

  (2)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

  b、加思索便成竹在胸,读一读这句话,想想强调哪些词,才能读出这种胸有成竹的从容。己先练一练。指名读。

  3、教师小结。

  4、蔺相如与秦王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生阐述结论,师追问:课文中哪些描写表现出了这一点,要言之有据呀!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点拨。要点:

  A、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a、理直气壮”什么意思?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b、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c、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B、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这句话中有一处细节充分体现了蔺相如不仅胆大而且心细,发现了吗?

  (3)体会蔺相如洞察人心,秦王的映衬作用。

  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a、王老师有个疑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蔺相如,大家来看这个重点段,一共三百来字,其中近一百五十字用来写秦王,作者这样写秦王,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呀?

  b、认为这样安排不合适的请举手,认为这样安排挺好的请举手。好,真理愈辩愈明,我们开一个小型辩论会,请大家各抒己见。

  c、学生讨论。

  d、这样的描写故事中还有吗?读一读,你有什么感悟?

  5、读完这个故事,了解了蔺相如,你会怎么劝廉颇呢?谁来说说?

  三、解析“渑池会见”

  1、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大夫,不久,他在渑池会上又立新功。那么这一次是不是如廉颇所言:“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呢?”

  2、见时廉颇并不在现场,你能不能给他讲一讲当时都发生了什么?为了让大家更能入戏,请你从“赵王、赵王侍从、赵国大臣”这三个角色中选择一个,以这个角色的口吻给廉颇讲讲故事中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帮他分析分析蔺相如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了哪些过人之处。

  学生根据发言提纲准备发言,师巡视。集体交流。

  3、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为什么?

  4、自己学过的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四、小结全课

  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感悟,探究,我们深刻体会到蔺相如两次为赵国立下大功,绝不仅仅只耍些嘴皮子功夫,那张嘴后面是拳拳的爱国忠心,是超过常人的智慧和胆识。聪明的廉颇在冷静下来以后定然会明白这一点,接着还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下课。

  第三课时(展示课)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到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负荆请罪”

  1、个故事,勾画语句,体会蔺相如的过人之处——顾全大局。

  2、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3、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4、作,交流。

  (二)理清课文条理。

  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其中一则小故事。

  三、总结提升,课后延伸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为什么最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板书设计:

  将(廉颇) 相(蔺相如)

  百战百胜 完壁归赵 机智勇敢

  勇于改过 渑池之会 不怕牺牲

  不和

  负荆请罪

  和

  以国家利益为重

【将相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相和》教学设计03-25

《将相和》教学设计09-23

《将相和》教学设计06-29

将相和教学设计10-24

最新《将相和》教学设计03-08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0-16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05-23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06-09

《将相和》教学设计(精选16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