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遇到具体问题时,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引入:
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细胞分裂模型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由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发现等比数列的特点
进而让学生通过用递推公式描述等比数列。
让学生回忆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过程然后类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
1、公比q是任意一个常数,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当首项等于0时,数列都是0。当公比为0时,数列也都是0。
所以首项和公比都不可以是0。
3、当公比q=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当公比q大于1,公比q小于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
4、以及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
5、是后一项比前一项。
列:1,2,(略)
小结: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9练习1,2,3,题
2、作业:P60习题1,4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2
【高考要求】:
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B)。
【教学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初步了解有向线段的概念,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重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和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知识复习与自学质疑】
一、问题。
1、角的概念是什么?角按旋转方向分为哪几类?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角分为哪几类?与终边相同的角怎么表示?
3、什么是弧度和弧度制?弧度和角度怎么换算?弧度和实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4、弧度制下圆的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在各象限的符号怎么确定?
6、你能在单位圆中画出正弦、余弦和正切线吗?
7、同角三角函数有哪些基本关系式?
二、练习。
1、给出下列命题:
(1)小于的角是锐角;
(2)若是第一象限的角,则必为第一象限的角;
(3)第三象限的角必大于第二象限的角;
(4)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5)相等的角必是终边相同的角;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
(6)角2与角的终边不可能相同;
(7)若角与角有相同的终边,则角(的终边必在轴的非负半轴上。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2、设P点是角终边上一点,且满足则的值是
3、一个扇形弧AOB的面积是1,它的周长为4,则该扇形的中心角=弦AB长=
4、若则角的终边在象限。
5、在直角坐标系中,若角与角的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则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是
6、若是第三象限的角,则—,的终边落在何处?
【交流展示、互动探究与精讲点拨】
例1、如图,分别是角的终边。
(1)求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含边界)的所有角的集合;
(2)求终边落在阴影部分、且在上所有角的集合;
(3)求始边在OM位置,终边在ON位置的所有角的集合。
例2。(1)已知角的终边在直线上,求的值;
(2)已知角的终边上有一点A,求的值。
例3、若,则在第象限。
例4、若一扇形的周长为20,则当扇形的圆心角等于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矫正反馈】
1、若锐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则角的.弧度数为。
2、若,又是第二,第三象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
3、一个半径为的扇形,如果它的周长等于弧所在半圆的弧长,那么该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弧度或角度,该扇形的面积是。
4、已知点P在第三象限,则角终边在第象限。
5、设角的终边过点P,则的值为。
6、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P且,求和的值。
【迁移应用】
1、经过3小时35分钟,分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是。时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数是。
2、若点P在第一象限,则在内的取值范围是。
3、若点P从(1,0)出发,沿单位圆逆时针方向运动弧长到达Q点,则Q点坐标为。
4、如果为小于360的正角,且角的7倍数的角的终边与这个角的终边重合,求角的值。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3
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3、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
4、了解从自然数系到复数系的关系及扩充的基本思想,体会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本章重点:1。复数的有关概念;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本章难点:运用复数的有关概念解题。近几年高考对复数的考查无论是试题的难度,还是试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都是呈下降趋势,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多为容易题。在复习过程中,应将复数的概念及运算放在首位。
知识网络
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典例精析
题型一复数的'概念
【例1】(1)如果复数(m2+i)(1+mi)是实数,则实数m=;
(2)在复平面内,复数1+ii对应的点位于第象限;
(3)复数z=3i+1的共轭复数为z= 。
【解析】(1)(m2+i)(1+mi)=m2—m+(1+m3)i是实数1+m3=0m=—1。
(2)因为1+ii=i(1+i)i2=1—i,所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1,—1),位于第四象限。
(3)因为z=1+3i,所以z=1—3i。
【点拨】运算此类题目需注意复数的代数形式z=a+bi(a,bR),并注意复数分为实数、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几何意义,共轭复数等概念。
【变式训练1】(1)如果z=1—ai1+ai为纯虚数,则实数a等于()
A、0 B、—1 C、1 D、—1或1
(2)在复平面内,复数z=1—ii(i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解析】(1)设z=xi,x0,则
xi=1—ai1+ai1+ax—(a+x)i=0或故选D。
(2)z=1—ii=(1—i)(—i)=—1—i,该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
题型二复数的相等
【例2】(1)已知复数z0=3+2i,复数z满足zz0=3z+z0,则复数z=;
(2)已知m1+i=1—ni,其中m,n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则m+ni=;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2i)x+2+ki=0有实根,则这个实根为,实数k的值为。
【解析】(1)设z=x+yi(x,yR),又z0=3+2i,
代入zz0=3z+z0得(x+yi)(3+2i)=3(x+yi)+3+2i,
整理得(2y+3)+(2—2x)i=0,
则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
解得所以z=1— 。
(2)由已知得m=(1—ni)(1+i)=(1+n)+(1—n)i。
则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
所以m+ni=2+i。
(3)设x=x0是方程的实根,代入方程并整理得
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
解得或
所以方程的实根为x=2或x= —2,
相应的k值为k=—22或k=22。
【点拨】复数相等须先化为z=a+bi(a,bR)的形式,再由相等得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
【变式训练2】(1)设i是虚数单位,若1+2i1+i=a+bi(a,bR),则a+b的值是()
A、—12 B、—2 C、2 D、12
(2)若(a—2i)i=b+i,其中a,bR,i为虚数单位,则a+b=。
【解析】(1)C。1+2i1+i=(1+2i)(1—i)(1+i)(1—i)= 3+i2,于是a+b=32+12=2。
(2)3、2+ai=b+ia=1,b= 2。
题型三复数的运算
【例3】(1)若复数z=—12+32i,则1+z+z2+z3++z2 008=;
(2)设复数z满足z+|z|=2+i,那么z= 。
【解析】(1)由已知得z2=—12—32i,z3=1,z4=—12+32i =z。
所以zn具有周期性,在一个周期内的和为0,且周期为3。
所以1+z+z2+z3++z2 008
=1+z+(z2+z3+z4)++(z2 006+z2 007+z2 008)
=1+z=12+32i。
(2)设z=x+yi(x,yR),则x+yi+x2+y2=2+i,
所以解得所以z= +i。
【点拨】解(1)时要注意x3=1(x—1)(x2+x+1)=0的三个根为1,,—,
其中=—12+32i,—=—12—32i,则
1++2=0,1+—+—2=0,3=1,—3=1,—=1,2=—,—2=。
解(2)时要注意|z|R,所以须令z=x +yi。
【变式训练3】(1)复数11+i+i2等于()
A、1+i2 B、1—i2 C、—12 D、12
(2)(20_江西鹰潭)已知复数z=23—i1+23i+(21—i)2 010,则复数z等于()
A、0 B、2 C、—2i D、2i
【解析】(1)D。计算容易有11+i+i2=12。
(2)A。
总结提高
复数的代数运算是重点,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①加减法按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②乘法展开、除法须分母实数化。因此,一些复数问题只需设z=a+bi(a,bR)代入原式后,就可以将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来解决。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范文5篇04-14
数学课程教学设计09-28
数学课程教学设计03-25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计划10-18
高三数学课程教学计划03-27
数学课程教学设计10篇03-25
《周长的认识》的数学课程教学设计06-16
《长度比较》的数学课程教学设计06-16
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两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