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0 15:23:1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操作试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方法。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

  圆片、铁圈、绳子、直尺。

  教学方法:

  观察、演示、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问题从情境中引入:花花和亮亮进行赛跑比赛,花花绕着长方形地跑,亮亮绕着圆形跑。花花跑的路程是长方形的什么?亮亮呢?同桌互相指一指学具中圆片的周长,说说圆的周长与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有什么不同?谁能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如果两人用相同速度,都跑一周,你认为花花和亮亮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些?(引导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2、化曲为直,测量周长。

  (1)(出示铁环)直尺是直的,而圆是由曲线组成的,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讨论:把铁环拉直后测量——“剪开拉直”。

  (2)出示易拉罐(指底面),这是一个什么圆形?你能将它“剪开拉直”测量出它的周长吗?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将它化曲为直,测量出周长呢?

  讨论:

  方法1:可以用带子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周长;

  方法2:将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出周长。(板书:“先绕后量”和“滚动测量”)

  (3)教师拿一根绳子拴着一个物体,将它旋转几周,指出物体旋转的轨迹是一个圆,你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不能)教师再指出黑板上所画的圆,你还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不能)指出:化曲为直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须要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2、验证: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短?

  3、总结:圆的直径的长短,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

  二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对照这幅图,猜一猜,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2倍。)小结: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2、验证:(小组合作)用先绕后量或滚动测量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周长C(毫米)直径(毫米)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讨论从表中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3点几,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三、感受数学文化,激发情感教育。

  1、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像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附:祖冲之在一个直径3、3333米的大圆里割到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是0、852毫米。虽然如此,祖冲之并没有停步,继续分割得到正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每条边已经和圆周紧密贴在一起了。祖冲之经过不懈地努力和严谨的计算,终于得到了比较精确的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在3、1415926和3、1418927之间。这个结论在当时的世界上独一无二,比欧洲人发现这一结果至少要早一千多年。)

  2、介绍计算机计算圆周率的情况。

  3、教学圆周率:π≈3、14。

  四、归纳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生讨论:(1)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求圆周长的字母公式有几个?各是什么?

  生回答,教师板书:C=πd或C=2πr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9-91页《圆的周长》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它们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一周的长度,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孕状——新知探究——新知运用”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教学目的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实践,自计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4、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直尺、纸剪的圆、系有小球的绳子两具啤酒瓶、绳子。

  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机器人轿车和跑车在两个赛道上比赛,轿车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跑车沿着圆形路线跑。

  2、想一想

  (1)要求轿车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了它的什么就可以?能说出你的依据吗?

  (2)要求跑车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3、从图上可以看出,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谁来说说什么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圆的周长,归纳圆的周长的意义,突出正方形周长与它的边长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圆的周长的理解,为后继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作学习策略上的铺垫。】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1、感知、测量:用手摸圆的一周<纸剪的圆>

  (1)师演示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怎样?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圆的的周长呢?

  (2)利用学具操作,用不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3)想一想:用这些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2、合作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1)猜一猜:(老师拿出一个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并不停地转动形成一个“圆”),你们还能利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可能与它们有关?

  (2)比一比:同桌合作,用绕圆一周的彩带跟学具的圆的直径比一比,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3)算一算:小组合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学情预设:由于测量有些误差,其结果有所不同,可让学生通过争辩来统一认识】

  (4)、议一议:计算结果有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5)、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本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量一量、想一想、猜一猜、比一比、算一算、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关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3、认识圆周率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个固定不变的数,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表示。

  指导读写

  (2)指导阅读第90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介绍近代大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

  4、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方式

  (1)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d,学生任意挑选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2)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r

  (3)问:转动木条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

  (4)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

  【设计意图:本设计通过学习自主的“探究—发现”,进一步理解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圆的周长公式就推导而出。】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辨析、判断<课件>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2)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3)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

  2、教学例1<课件>

  (1)在生读题后,问:求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反馈评价。

  3、完成第91页中间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的判断,加深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直径间关系深刻认识,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桌面周长的计算,培养了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了解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业务,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四、全课总结、

  1、请学生说说收获。

  2、回放两车比赛的课件;算一算,哪辆车跑的路程长?

  3、生活中的数学

  师演示;把两个啤酒瓶捆扎在一起。啤酒瓶的直径是T厘米,如果只扎一圈,至少要多少厘米绳子?(接头处不算)

  设计思路

  着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本设计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升华。

  一、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二、在探究中发现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量一量、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操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并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三、在经历圆周率的研究历史中,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介绍祖冲之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看守代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圆周率的研究史,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3

  认识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建立周长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优选活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学具,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2)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广泛发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

  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学具:

  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出示:喜羊羊),你们喜欢它吗?喜羊羊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想看吗?

  深秋到了,天气凉了,树叶花花往下落。多可惜呀!于是,小蚂蚁想到了把树叶画下来。看一看它是怎么画的`?(课件)学生回答后伺机板书:边线,对!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画出了树叶的边线。

  你们看,树叶画好了,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蚂蚁简单吗?

  (二)认识周长

  1.手指描边线

  你们想不想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也来画一画身边的其他事物呢?不过我想先问大家:怎么画?(沿着边线画)

  好!那就请大家伸出食指,把食指当做小画笔,选择身边你想画的画一画好吗?

  (学生活动。)

  汇报:你画了什么?能画给大家看一看吗?(2至3名学生,要动手操作)

  练习:在这些图形中选一个,把它的边线描给同桌看。

  过渡:留一题长方形没画完,提问:所以在描边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总结:从一点开始,最后到这里结束,这么这条边线叫一周的边线。

  想一想,这是谁一周的边线啊?(树叶一周的边线)

  2.小手找周长

  你能指出课桌面一周的边线吗?你的小手指桌面,我指电脑,最后看看我们是不是指的一样,好吗?

  这是大家经常玩的操场,你能指出篮球场一周的边线吗?我们和电脑一起指好吗?(课件演示)

  3.小嘴说周长

  你看,那个画树叶的小蚂蚁想告诉大家什么?(一周的边线,展开,拉成直线)

  (出示蚂蚁的话: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提问:小蚂蚁说了什么?

  小蚂蚁是想告诉我们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什么?(板书:长度 周长)

  请人再说一遍。反问:什么叫树叶的周长?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认识周长。

  操场一周边线的长度,就叫做——操场的周长。谁来再说一遍?(2名)

  那运动员绕跑道跑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

  生活中的周长还有很多,比如:这是一个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是哪条线的长度呢?还有硬币、课本等等这些物体的周长都能指出来吗?

  这是一个相框,我想给它蓝色的底子贴上粉色花边?我要用多长花边呢?我得先求什么?

  你能说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你还能说出谁的周长?(学生自由说)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量一量。看来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我们人体上也有周长,我们的头一周的长度就是头围,腰一周的长度就是腰围。(可请一名学生跟老师一起示范怎样量头围)

  你们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小组合作,动动你的手。(师讲明测量要求)

  (1)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

  (2)汇报交流。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师:我们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喜羊羊要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表示的周长。

  练习: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表示图形的周长?是打√ 不是打×

  师:恭喜小朋友们,都答对了。喜羊羊能放心把任务交给大家

  了,想知道喜羊羊到底遇到什么问题吗?(生:想)其实喜羊羊这

  次来还带有重要任务呢!懒羊羊村长寄给他一封信,要求他及时完

  成信里交代的任务,不能让灰太狼抢先一步完成。我们帮帮他吧!

  算:完成课本第45页第二题中的练习。(师提示三角形的计算方法)

  练: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都很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要同学们来个智力大闯关,有兴趣吗?(课件出示课本第45页第三题的图形),(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在比较它们周长大小时,一般会用移动边线的方法,再进行比较。)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孩子们,你们能用一句话说出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吗?(师小结:认识了周长,会描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98-102页,例4,例5和例6及练一练和练习十八。圆的周长,周长计算公式。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借助观察、比较进行猜想,再具体描述圆的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认识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对测量圆周长活动过程的理解,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然后让学生应用刚刚掌握的公式计算圆的周长,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对公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圆、绳子、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生成问题

  1、出示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

  问: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

  预设一:看哪个跑得步子多。

  预设二:计算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更为简便。

  2、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C=(a+b)×2

  预设二:C=2a+2b

  3、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预设一: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预设二: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那么用一条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中旋转。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借助观察、比较进行猜想:到底怎样测圆的周长。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是如何求出来的兴趣。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预设:都是3倍多,不到4倍。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102,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1415926535……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得出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 = ∏d或 C = 2∏r

  设计意图:教材通过示意图对这两种方法做了清楚的说明,这有利于学生学会具体的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又能使学生从中体验“化曲为直”的策略。

  (二)、解决新问题。

  1、解决情境题中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教学例1 :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多少周?

  小组内想出解决的办法,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一: 已知 d = 20米 求:C = ?

  根据 C =πd 20×3.14=62.8(m)

  预设二: 已知: 小自行车d = 50cm

  先求小自行车C = ? c=πd

  50cm=0.5m 0.5×3.14=1.57(m)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多少周?

  62.8 ÷1.57=40(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约转动40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列式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对公式的理解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求下列各题的周长。

  书本102页练习十八的第1、2题

  2、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2)在同圆,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3)C =2πr =πd 。 (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小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呢?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利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的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软尺、直尺、绳子、圆形。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请同学们唱一首歌。

  (设计意图:为了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养成一种良好的课前准备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国王要与阿凡提比赛谁的小毛驴跑得快,通过观看比赛图,国王的小花驴跑的是圆形轨迹,阿凡提的小灰驴则跑的是方形的轨迹,结果国王的小花驴先到达终点,阿凡提觉得比赛不公平,引导学生说出比赛不公平的原因是比赛的路程不同,它们比赛的路程刚好就是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要相比较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宰出示圆形纸片,边比划边启发学生说出圆的周长的含义。那么这个圆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呢?今天就来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性概念,因此应已学知识为基础。即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个一般性概念之后,再去理解圆的周长这个特殊概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圆拿出来,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师:同桌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

  师: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师:老师发现很多小组已经找到方法了,哪个小组愿意到前边来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操作,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

  生: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这种方法还真不错!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这种方法重新演示一遍。

  师演示(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们小组是直接用米尺绕圆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

  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是呀,这个方法太简单了,我们为他们鼓掌。

  生:我们小组把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师:这个办法也很妙!其他同学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应该在圆上先做个记号,滚动时记号要和尺子的零刻度对齐。

  师:你的想法可真不简单!

  师演示(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求圆的周长的好的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体育场的一周有多长,或者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个球,绕赤道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呢?因此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那咱们能一起想办法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能!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生: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圆的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就越长。

  师:那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周长是边长的4倍,接着提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这样设计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圆的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再接下来猜想、探索、验证就显得自然顺畅,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测量出了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再请同学们动手计算一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多少?点名汇报结果。

  师:现在大家通过填写表格发现了什么?

  生:在测量中发现,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是不同的。

  师:既然不同的圆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么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是由半径(或直径)唯一决定的。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每组算的结果不大一样,但都是3点多。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绳子和一个圆,用来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是老师忘记带直尺了,于是老师就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都和圆的直径相等,然后绕圆一周,发现圆的周长刚好是三个半径多一点,老师探究的结果和你们计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早就有人研究出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这个圆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我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古代的数学家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谁来讲给同学们听?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数学家,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设计意图: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师: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师: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板书:圆的周长=π×直径)。

  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么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πd(板书),再根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得到c=2πr(板书)。

  生读:c=πdc=2πr

  师: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圆的周长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圆的直径或半径。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观察表格,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动手操作及计算得出结果的成功体验。而且把不同的圆的有关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初步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引出圆周率的概念,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探索、验证得出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你们精彩的表现让老师收获了很多快乐。你有什么收获呢?

  (1)今天我学习了圆的周长的知识。我知道圆周率是()和()的比值,它用字母()表示。

  (2)我还知道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已知圆的直径就可以用公式()求周长;已知圆的半径就可以用公式()求周长。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准备

  一元硬币、圆形纸片等实物以及直尺,测量结果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发兴趣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化曲为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如果不能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五)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一)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测量对象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3、集体反馈数据(选取3~4组实验结果,黑板板书展示)

  (二)发现规律,初步认识圆周率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4、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5、解答开始的问题

  现在你能准确的判断出小黄狗和小灰狗谁跑的路程长了吗

  (四)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

  2、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追问:那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半径的多少倍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3、14()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四>、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

  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3、了解借助生活媒体测量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4、感受周长与生活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从各种具体物体中正确找出物体表面的周长。

  教学准备

  课件、带图形的练习纸40份、教具图形4个、水彩笔(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从字面上理解,你觉得什么是周长?(指名回答)

  过渡:物体外围的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那么树叶的周长是指它的哪部分?

  (示课件)

  二、感受周长

  1、感受实物的周长

  学生看四只甲虫爬过树叶的动画,并说说三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有什么不同,指出树叶的周长是指哪部分。

  (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

  结语:小甲虫从树叶的某一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这一周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

  板书:边线周长

  过渡:树叶有周长,那么天天陪伴我们学习的课桌,数学书,(偏板书:课桌、数学书)它们的周长又是指哪部分呢?

  摸一摸课本、课桌的边线,摸时用指尖去摸,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是指哪部分。(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经过的边线就是书的封面的周长。)(几名学生重复说)

  2、感受图形的周长

  (1)刚才我们摸到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么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师示教具图形)

  (2)你能描出它们的边线吗?试试看。

  学生自己描,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学生情况,寻找提高的对象)

  描好后,师先取两名同学的作业展示,并对全班的作业作出简单评价。

  师相机问: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一个?为什么?

  根据生说的图形特点,师板书:曲直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

  图形内部边线是否也为周长(书P45第一题,说一说它们的周长是指哪部分?)

  三、感知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那么,刚才所描的四个图形当中,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三条边的长度之和)正方形呢?圆形呢?花形呢?

  请你从四个图形中选择两个图形,量一量各边的长度,再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各自的`周长。

  学生独立测量、试算,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学生把计算过程板演在黑板上对应图形的下方)

  问:你是怎么计算三角形周长的?(根据学生所说,师板书:量算)

  剩下的两个图形,大家怎么没有选择呢?(学生自由说)

  追问: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师整理学生发言并形成板书:圆滚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结:由直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各边的边长,再将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边长加起来,就能知道图形的周长。(板书:各边长之和)

  而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们的周长。(板书:化曲为直)

  四、练习

  1、判断:课件

  2、口算周长。课件。

  3、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出示:

  (师现场演示:第二个正方形剪去四分之一)

  课件演示。

  小结:都看清楚了吗?移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观察与判断图形的周长。

  这里还有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经过裁剪,变成书P45第三题的图(1)的样子,它们的周长一样吗?

  看一看,议一议。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长,你现在觉得周长就是什么?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用到周长吗?(腰围、鞋底等)

  六、生活中的数学(课件演示)

  根据头围的大小,选择大小合适的帽子。

  根据胸围的尺寸,选择合身的衣服

  板书:

  周长

  曲化曲为直

  圆滚

  边线周长

  直各边长之和

  直量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结合具体的图形或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初步学会测量并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对具体图形进行观察、度量、计算,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求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参与到认识“周长”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已的感性体验,获得对“周长”的理解与掌握;感知图形或事物感知、认识、理解击长的意义,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掌握测量周长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

  米尺、细绳、树叶、平面图形、软卷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一)剪一剪

  师:请你把最喜欢的卡通头像图片沿着边剪出来。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圆形。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是正方形。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是长方形。

  师:请你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夹住图像的边线中的一点处,再用右手的食指沿着图像边线画一圈。

  (二)说一说:

  师:同学们刚才说画一圈之外还可以用别的词语吗?

  生:画一周。

  师:同学们从这一点处形始画,再画一周回到这一点,这个过程封闭吗?

  生:封闭了。

  二、认识周长:

  (一)画一画。

  师:用刚才的方法,请同学们画一画你喜欢的图形或物品。

  生:我画了一本数学书的'面

  生:我画了一张桌子的面。

  生:我画了一个笔盒的面。

  师:请同学们留意这位同学画的过程(没画完的长方形)

  生:老师这个同学还有一部分没画出来,不完整。

  师:总结:从一点开始,最后回到这里结束,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

  (二)指一指

  师:桌面、篮球场、书面等等是什么形状。

  生:都是长方形。

  师:在长方形的图片上指一指周长。

  生:我从这一点开始画,沿着长方形的边车一击回到这一点的长度。

  (三)摸一摸。

  师:示范摸书本一周的边线(强调一周)

  生:摸桌面、数学书面、笔盒面、黑板面。

  (四)量一量。

  师:指导用皮尺任选你喜欢的物品、图片量一量周长。

  生:量腰围、量树叶、量桌面。

  (五)算一算

  师:说出你的计算周长的方法。

  生: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①5+5+6②3+3+3③4+3+4+3

  师为沿边画一画周长

  生:①1+1+1+1②2+1+2+1③2+2+2+2

  三、课学时总结

  师: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周长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07-02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及评析07-03

认识周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4-18

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3-29

周长教学设计03-14

周长教学设计06-29

《周长》教学设计08-30

周长的教学设计06-29

周长教学设计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