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1 16:45: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篇)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教材第31页例7、第32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2、猜老师的体重。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一猜数学老师的体重吗?

  (1)请几名学生猜一猜;

  (2)让猜的学生说说老师的体重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3、课件出示鲨鱼、大象、恐龙、成年鲸的质量,让学生读一读。

  师:感觉怎样?(太重了)这些都是动物中的庞然大物,在我们生活中还要许多大宗物体。(课件展示场景: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等。)

  4、揭示课题:

  师: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单位来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计量这些较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吨”作单位,可以用符号“t”表示。

  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老师的体重,唤起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回忆,接着通过观看场景图,初步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单位,从而引出吨这个单位。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感知10千克、2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10千克

  出示一袋10千克重的大米,请几位同学来搬一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搬。谈谈感受

  (2)感知20千克

  两袋10千克大米叠起来,还请上面几位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就请多位同学抬一抬。谈谈感受。

  (3)师:10袋大米放在一起也就是100千克大米,让一个同学搬,搬得动吗?(搬不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搬米袋,由轻到重,逐步强化学生对100千克重的感知,为下一步建立1吨重的表象铺设合适的台阶。

  2.直观感知1吨的实际重量

  (1)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搬10千克米袋时,感觉很重,那么2袋这样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0袋呢?(课件展示100袋大米的情境图)

  (2)学生按老师所说的大米袋数说出相应的千克数。

  (3)小结:1袋大米1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千克,10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4)让学生根据:1吨=1000千克(结合情景图)

  说出3000千克=( )吨6000千克=( )吨9吨=( )千克

  3.结合实际,加深对吨的认识

  (1)叫几位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上台,让同学们抱一抱背一背,然后回去算一算,多少位同学才有1吨?学生动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课件演示算法)得出40位同学大约有1吨。(让40位同学站起来给同学们感受)

  (2)(多媒体结合演示)算一算,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32页做一做的第2题

  一头牛重500千克,( )头这样的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桶食用油重5千克,( )桶这样的油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袋水泥重50千克,( )袋这样的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只老虎重250千克,( )只这样的老虎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吨这个单位?

  电梯、桥梁限重、货车载重,钢筋、水泥、煤、家庭用水等(渗透思想教育:水是生命之源,现在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同学们要节约用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算一算、读一读、想一想等活动,丰富学生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1吨观念的建立。

  三、应用拓展,体验数学的价值。

  1、出示小明的数学日记,请学生找出日记中的.单位名称的错误。

  今天早上6:30,我就起了床,很快地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一个70千克的鸡蛋,喝了一杯牛奶,就背起3克重的书包匆匆忙忙上学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一看,发现原来是我们班体重只有20吨的瘦个子李林。于是我和他边走边聊,正准备过公路时,不巧一辆载满6千克水泥的大货车开过来了,我们只好收住脚步,让车先行。等我们跑到教室,其他同学早就在读书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帮助学生组建起质量单位的认识结构,同时深化对质量单位的应用,得到了数学概念的内化。]

  2、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的第8题

  师:图片上的4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桥吗?哪些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这一环节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学生比较感兴趣,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答案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说说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一)初步认识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

  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

  (2)汇报

  (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个同学有多少千克?

  (4)加深认识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25千克,每次呈现4袋大米(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学生感受: 40个25千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2)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也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还需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

  4、师生交流: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师:同学们看到水龙头滴水会怎样做呢?你认为水龙头滴水是一件大事还是小事呢?

  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一年大约浪费水1577千克。也就是1吨多了。

  (2)生活小常识:每分钟放水5立方分米, 200秒就放掉 1 吨水了。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对学生教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二)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7: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 “做一做”。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第1题。

  这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2、做一做的第2题。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这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3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吨的认识》(三上,第11、12页)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力求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导入新知,层层相扣,注意课堂的生成性。对于1吨有多重学生是无法进行直接和亲身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帮助学生去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千克、克,并知道1千克=1000克的数量关系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知道另外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本节课通过主题图中的“限重1吨”导入新知,从通过什么是“限重1吨”到知道什么是“1吨”来认识吨,并通过学生可能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得到千克和吨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展开教学。本课是学生掌握大计量单位,理解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概念教学课,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这些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克、千克这两个计量单位,也初步感知他们之间的进率。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对其抽象的概念、数量关系的建立较为困难,但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间接感受和想象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体会大数据,感受吨的质量单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估计物体的重量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了解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材料】

  准备20千克的桶装水一桶

  【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而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新课导入

  引导: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问4个小动物可以同时过桥吗?有几种过桥的方法?

  ①提问:限重是什么意思?

  解释:限重的意思是最重不超过多少重量。

  ②那么“限重1吨”就是指?那么“吨”是什么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吨”,再来帮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吨”的初步认识

  1、引导:老师这里准备了大约是20千克的一桶水,请我们同学来提提这桶水,感受感受20千克的重量。

  问:感觉重不重?(适当可增加至两桶水)

  2、引导:同学们,我们觉得2桶水已经很重了,那我们想一想3桶水,4桶水??50桶水,我们还提得起来这样的50桶水吗?

  请同学们来算算50桶20千克的水,一共多少千克?预设:50×20=1000(千克)

  3、引导:那同学们知道1000千克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吨”之前有什么联系吗?预设:1000千克=1吨。

  既然1000千克=1吨,1000千克又相当于50桶水的重量,那么通过刚才的感受,我们对1吨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呢?(很重)

  三、“吨”的重量感受

  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1吨=1000千克,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重量是1吨的?(ppt展示)

  ①一头牛大约重500千克,两头牛就是1吨。②小汽车总重约1吨。

  ③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2、1吨的延伸

  引导:已知鲸的体重是4吨,那一共是()千克?

  已知大象的体重是6吨,那一共是()千克?这里我们用到的知识点是什么呢?(1吨=1000千克)

  3、总结:你发现“吨”一般用在什么地方?A、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Ppt展示称的器具。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三、解决问题,应用新知

  引导:现在这4只动物可以过桥了吗?已知熊老弟400千克,马大哥300千克,牛大伯500千克,鹿妹妹100千克。

  问:能一起过去吗?你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四、回顾旧知,深化新知

  1、引导: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呢?

  预设:克、千克(他们之间存在哪种数量关系?)1千克=1000克

  2、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叫—吨。你能来给他们从大到小排排队吗?预设:吨、千克、克

  3、我们已经学过三个不同的质量单位,但是这三个单位的用途各不一样,都在自己的领域大显神通。

  (1)一个苹果、一枚硬币等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

  (如:①一个苹果重120克;②一枚硬币约重6克;······)(2)小朋友体重、小型动物体重等,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如:①小诗体重是32千克;②一只鸡约重3千克;③熊猫体重约为70千克;······)(3)大型动物体重、大型交通工具重量、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如:①大象体重约为4吨;②鲸鱼体重约为125吨;③一架飞机重约300吨;④卡车载重量约为8吨;······)

  习题——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习题——简单单位转化(见ppt)小明体重35()一枚硬币大约重2()两头牛大约重1()四袋大米大约重100()

  五、习题巩固,延伸新知

  1、书本练习三第一题,做一做第二题。

  2、请同学们来当当小小检查员。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3、我是火眼金睛纠错员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六、总结课堂

  引导: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经常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我们只有把数学知识学得扎实了,才会减少像犯小明这样的错误。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重量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信息窗1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认识质量单位---吨,并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会吨与千克之间单位的换算,并能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3、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掌握猜想、验证、合作学习的探究方法。

  4、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建立1吨实际质量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一个苹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悬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拿出一个苹果,猜一猜这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有多少呢?一箱苹果呢?接着,出示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的图片,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一车苹果质量又是多少呢?学生大胆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有多重。

  计量这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单位,结果会怎样?(数很大,不够方便)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同学们估计一个苹果,一箱苹果的重量时虽然数值上稍有差别,但使用的单位都是克和千克,这说明当我们需要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时,通常用克、千克作单位,但当计量大宗物品或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克和千克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了,这时,就要引入一个更大的表示物体质量(重量)的单位—吨,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初步体验1吨有多重。

  讲台上有1袋大米,让学生在袋子上找出这袋大米的质量(10千克)。然后让3个学生到黑板前提一提这袋大米说说感受。

  这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依次呈现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学生在老师呈现同时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教师边板书边告诉学生这时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们数学王国中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通过屏幕观察1吨给你什么样的感受?1吨大米摆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体重,想象1吨的重量。

  班级学生的质量是多少千克。选择一个体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学,让大家猜想多少个这样的同学大约有1吨呢?

  学生大胆猜想:10个,20个、25个……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结论告诉同学们。

  小组汇报:1名同学25千克,10名同学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学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学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2.全班同学共同验证小组结果是否正确。并给汇报的小组给予肯定的评价。

  3.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让学生感受吨。

  背一背、抱一抱体重是25千克的同学,感受一吨就是40名这样同学的体重;

  40名学生一起跳一跳,体验一下,一吨重的物体从天而降,会是怎样的感觉?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自由发言)

  说说下面图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通过小组讨论得出:“20t”指这座桥的限制总质量为20吨。

  2.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我们身边同学的体重和身边生活的知识我们认识了吨,“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的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学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在生边找到更多吨的知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质量单位“吨”说一句话吗?

  学生可能说到:我家一个月用水大约5吨,荆河桥的限制总质量是20吨,我家的小汽车大约有2吨重。

  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课件展示)

  3.小明在学完了吨的认识这一课后啊,回到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读一读,找出日记中用错的质量单位并改正过来。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学们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就能获得新知,这节课你从生活中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学的质量单位,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吨”。教学中通过图片介绍,生活经验感知,亲身体验,数学计算和推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认识“吨”。

  (2)直接感受“吨”。“吨”是一个用来计量重量的单位,我让学生通过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动直观感受吨,借助想象与推理,让学生理解1吨到底有多重。

  2.使用建议:本教案是从学生身边生活入手,通过观察、计算、体验等活动获取新知,教学随意性大,为更能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选着不同的素材。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p11吨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

  (一)、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一、引人

  1、创设情境(课件)

  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出示课件)。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

  2、了解学习起点

  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

  (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3、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展开

  (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

  (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

  (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

  (4)想象推算。

  (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斗潭公园的石头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

  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吨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吨的有关信息,并摘录下来;搬一搬一袋水泥或一袋大米,并看一看它有多重。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的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1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1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基于以上认识,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及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课中汇报、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来探索“吨”的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我力图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自主体验的方法,逐步建立1吨的观念。为此,我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课中的体验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及举例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生活与吨的密切联系。即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注重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打算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的方式初步感受1吨。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的方式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最后通过理一理、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各环节中,我将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他们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3、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构建“展示自我成就”的舞台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引入

  (一)汇报收集到的信息

  1、学生汇报;

  2、教师补充:

  800瓶大可乐重1吨

  一只大象重7吨

  一艘大货轮可以运货4800吨

  火车车皮载重量是60吨

  3、刚才我们汇报的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揭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的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板书:吨)

  (二)吨在国际上,我们用“t”来表示,比如(出示桥梁图片),问: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吨吗?如果这辆卡车加上货物一共重13吨,能开过去吗?

  (三)关于吨,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展开

  (一)试探学生的已有基础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板书)

  (二)提一提

  1、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2、完毕后,问:“你们觉得这桶水怎么样?”“再给你加一桶,怎么样?”“如果再加10桶呢?”“50桶呢?”

  3、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师出示精确的重量:20千克)。

  (三)算一算

  1、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师:那也就是说这50桶水重1吨。

  2、形成关系式1吨=1000千克

  (1)读关系式;

  (2)那也就是说:1000千克=1吨

  (四)估一估:

  1、师:下面请大家放松一下,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这个游戏要小组合作,要求:

  (1)问问你的同桌有多重;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

  (3)估计一下几个同桌合起来大约重1吨?

  ①学生活动;②汇报;

  2、师:昨天同学们回去之后,都称了体重,老师算了一下,你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几个同学合起来大约是1吨?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再加几个同学大约重1吨?

  (五)举一举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合起来大约是1吨呢?(学生举例)

  假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出示下述材料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进行计算。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

  2、一头黄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头黄牛的重量是1吨。

  3、2袋食盐重1千克,()袋食盐重1吨。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里交流,并校对。

  (3)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回顾: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吨?

  (六)理一理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之后,教师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2、师:通过刚才的整理,哪个单位最重?最轻的是____。

  (七)填一填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卡车载重4()。

  (2)小明体重35()。

  (3)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一)情境导入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介绍蓝鲸及有关资料。)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

  (二)提出学习目标

  看到《吨的认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吨的实际重量,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2、吨的应用。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一)展示内容

  1、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吨与千克是什么关系?

  3、吨与千克怎么进行换算?

  4、练习三习题。(找出同桌学困生的不足,为出错例让对方反馈做好准备)

  (二)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收集信息(学困生的错例)

  2、组内合作,质疑问难。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适时调控合作时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①小组派出代表汇报小组探索所得。针对同学的展示,其他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实例说明。

  4、解释应用,类化练习。完成课本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优生根据学困生学习困惑出错例让对方及时反馈)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

  1、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吨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能力目标:

  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情感目标:

  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吨,并能借助其它物体或质量单位描述吨的大小。

  设计理念:

  生活是这节课的载体。《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力图体现这一理念。

  学习方法:

  1.学生以生活为素材--用能感知的物体的重量,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1吨的重量。感知1吨是非常大的质量单位。

  2.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去发现学习。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20千克的纯净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生答。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

  二、教学"吨"

  1.认识吨

  师:在一次体检中,育红小学三年级⑴班的30名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测量了一次体重,并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在书上90页,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统计表,大家可以打开书看看。同学们最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小组来算一算,可以一人算一半,再把结果加起来。大家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

  生进行计算活动,师指导合作。

  师提示: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很简单的方法,所以他们进行的非常快,其他同学你也赶快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呀,可不能当小马虎。

  师:好了已经有几组做完了,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交流算法,师出示学生答案,生讲解算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这30名同学的体重是1014千克,那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生:大约1000千克。

  师:非常正确。

  师板书1000千克,千克用红色笔强调。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读:1吨=1000千克

  师:"吨"可以用一个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

  师板书:1t=1000kg

  2.感知"吨"

  师:大家想一想育红小学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如果用吨做单位怎样说呢?生:大约是1吨

  师:说的非常好,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谁愿意参加?

  (1)背一背

  请几位同学到前边背一名体重在33千克左右的同学并说说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请这三名同学来背一背这名体重是33千克的同学,谁第一个来。生活动,师问: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重

  ……

  师:刚才这三名同学背的只是一名33千克的同学,像这样的30名同学,他们的体重大约才是1吨呢,大家看看,今天我们是三十二名同学,再去掉两名,三十名如果都让你背怎么样?

  (2)拎一拎

  再看一桶矿泉水,谁能抱的起来,抱起来时感觉怎么样,如果一桶矿泉水重20千克,大家推算一下50桶矿泉水重多少呢?同学们非常聪明,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3)看一看

  我们接着看,这只动物见过吗?个头大不大?(出示)你知道吗,1头犀牛大约就重1吨。

  师:看来"吨"是比"千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比如;一列火车,有这么多节车厢,每节车厢就可以装下50吨货物,再看,(出示轮船)这艘轮船它能装六千多吨货物呢。这个,(出示坦克)它的重量超过了30吨。还有呢,(出示)谁知道有关蓝鲸的知识?

  生: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的心脏就有……

  师:你知道的真多,就象这位同学说的,蓝鲸很大,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

  (4)说一说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互相说说。

  生自由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举例

  师:的确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还有我们运煤、运沙、运水泥……就连我们生活中计量用水也用"吨"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标志,请看,(出示)谁知道这座桥边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再看,这辆汽车上的"载重6吨"呢?

  生:这辆汽车最多能装6吨的货物,多了就会出现危险。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师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吨"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一起到趣味练习乐园去看看好吗?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一天,大森林要召开大会,动物们都来参加,路上几只动物不约而同走到了一块,这时他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

  师:他们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大家可以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狮子和猪可以一起通过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座桥限重1吨,狮子和猪加起来还不到一吨。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牛和马

  师:可以吗?还有吗?

  生:……

  师:有没有三只动物可以通过?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案,动物们高高兴兴的通过了。

  2.快乐判断

  师:下面凭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下,哪些比1吨重,哪些比1吨轻。如果比一吨重你就站起来,如果比一吨轻你坐着不动,好吗?

  学生练习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一位小朋友在学习了吨的一课后,回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2月9日星期五晴

  早晨我吃了2个100吨的肉包子,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路上看见一辆载满约4千克的卡车。

  师:(学生修改后进行德育教育)生活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

  2、布置作业

  师:学完了这节课后,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就像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记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谁知道?

  2.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

  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你们算一算10个和我体重一样的人重多少千克?100个呢?5000千克,这么大的.数啊!

  4.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

  数字太大就不方便了,通常用较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

  1吨=1000千克(咱们齐读两遍一二)

  通常人们用字母“t”来表示吨。板书1t=1000Kg

  1吨等于1000千克还可以这样表示。

  5.老师这有一桶水,我想请几个同学过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桶水有多重?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找4个同学)

  一桶水大约10千克,多少桶水大约1吨重?想象一下这些水放到教室里有多大一片啊?差不多要放满两个这样大的讲台。

  1吨真得很重啊!

  二、结合实践充分感知

  1.老师来之前调查了我们学校三1班部分同学们的体重,你们看(CAI)。仔细观察这些同学的体重,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多数同学的体重在30多千克)

  那你能估算出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吗?大约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

  你们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年龄一样,体重也差不多。现在我就请30位同学站起来,大家一起感受1吨有多重。

  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一吨,一吨可真够重啊!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吨的知识?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吨作单位了?(家里每个月用水量)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咱们一起读出片子上的话)

  (1)一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

  (2)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是50吨。

  (3)一辆中型货车的载重量是10吨。

  (4)一条大鲸的体重能超过150吨。

  (5)限重牌。

  这幅图片你们谁看懂了?

  限重50吨什么意思?如果超重会发生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出现过限重的情况?(电梯、车的载重量、桥、船……)如果有这些限重的标志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否则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三、解决问题

  1.你们知道吨的知识真不少。现在咱们一起做个游戏,看谁能当一名合格的邮递员。你们是优秀的邮递员,把信都送对了。现在请你们再帮四个小动物一个忙。

  2.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想一起过桥玩。它们能一起过桥吗?它们可以怎样过桥?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

  方法:(1)一个一个的过

  (2)两个一起过的

  是不是任意两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两个小动物体重合起来也没有超过1000千克即1吨)

  (3)三个一起过。

  还有哪三个动物可以一起过?是不是任意三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三个动物体重合起来超过1吨)不能让熊、马、牛一起过)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了1吨=1000千克。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 导入,引出课题。

  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情景里告诉我们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吨是什么意思?引出课题,板书。

  2、 认识“吨”:老师问“吨是个什么单位?你们知道1吨有多重吗?”1吨=1000千克,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读二次。我们知道了1吨=1000千克,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桥?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四个小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吨要重,所以这些小动物不能一起过桥。

  3、 那它们应该怎么才能完全的通过桥到达对岸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

  4、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过河了,再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5、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只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等。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体重,互相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几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大约是1吨重。

  (3)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题: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让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口答,你是怎样想的?(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题,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连线,再全班交流,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训练

  2、填一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曹冲称象。

  2、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有关资料的介绍。(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三、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体验1吨的'重量,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背一背什么感觉?40个有多重?(小组合作讨论)

  得出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2、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即1000千克=1吨。

  3、即时训练(课件示)。

  4、小结。

  四、巩固应用

  1、填数。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猜一猜。

  3、小动物过桥。

  4、我会填。

  5、判断。

  6、读一篇日记,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人教版第五册第3单元的知识。本课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教学时先通过故事和欣赏图片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

  在讲授新新课时,让学生抱一抱朋友,再次感受到千克与吨的作用,假如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做是25千克,几个这样的同学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由此得到了吨与千克化聚的方法,在这样的感受中生成了新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如在练习中出现的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哈哈笑。做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创造。另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让学生感到很好的可视效果。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教学准备:

  课件;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上网、查资料、课外调查)搜集了许多生活信息。

  调查举重运动员谁在比赛中,挺举或抓举举起了多少公斤。调查1筐苹果大约多少千克。调查一辆三轮车最多装多少袋大米,调查一袋大米大约重多少千克调查父母体重是多少千克。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调查1个书包的重量、1袋方便面的重量、一个鸭梨的重量。

  计算估算游戏(老牛吃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手拿2分硬币,掂一掂什么感觉?有多重?(大约重1克)

  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时,用克作单位

  师:再掂一掂这盒皂粉,什么感觉?大约有多重?(大约重1千克)

  计量较重的物体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师:向我们在座的同学计量体重时,也用千克作单位

  师:昨天,我们玩了老牛吃草的游戏,背起同桌时,什么感觉?

  那如果把很多学生的体重加起来是不是更重?

  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计算育红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二、吨的认识

  1.认识吨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了这30名学生的体重,结果是1014千克。板书

  1014千克也可以说大约是()千克?

  板书:1000千克(“千克“用红色笔强调。)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吨是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

  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齐读1吨等于1000千克。

  师:吨用字母t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试着把吨与千克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

  1t=1000kg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是1014千克,可以说大约是1000千克。那如果用“吨”做质量单位怎样说呢?

  生:3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育红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体重,我们和他们都是同年级的,所以,我们班30名学生体重也大约重1吨。

  现在我们找30名学生起立,大声说“我们大约重1吨”

  师:你们现在加起来可是重量级人物,所以请你们轻轻的坐下,不然会形成小的地震。

  2.体验一吨

  师:课前,我们掂了一包皂粉是1千克,想一下多少包皂粉是1吨?

  师:1桶矿泉水重10千克,多少桶矿泉水重1吨?怎么想?

  预设:说不出来,可以推算10桶重多少千克?

  想像一下,100桶矿泉水摆在地上有多大一片?

  师:现在老师给你,你在桌子上摆。

  1桶、2桶、3桶、4桶、5桶,10桶;20桶30桶40桶50桶;100桶

  师:1000盒这样的皂粉,100桶这样的矿泉水重1吨,那有没有1个物体的质量是1吨的?

  (课件演示)1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

  这种动物认识吗?估计一下,他有多重?

  *这头公牛大约重1吨,猜猜它有多高?(2米)

  师:我们家里养的用来耕地的牛1头有1吨重吗?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的质量大约是1吨?(1车煤,20头奶牛,小象)

  三、吨的应用

  1.用吨做单位

  出示鲸的图片,认识吗?大约有多重?

  师:那你们为什么想到用吨做单位?

  师:没错,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用吨作单位。

  例如:出示一列火车的一节车厢的载重量大约是50吨。

  轮船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吨做单位?(钢材,水泥,水)

  2.标志

  师:我们知道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用吨作单位,那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出示1辆汽车的车身上载重6吨;一座桥桥身标的20t的图片)

  师:什么意思?

  ……

  师:都是谁家有车?一定告诉你的家人不要超载,会有危险的。

  3.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吨数学知识?

  (吊车、地泵)

  四、综合练习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以后再看到这些标志明白什么意思吗?既然明白,就快点帮助小动物朋友解决难题。

  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

  (理解限重1吨)

  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

  ……

  师:你们用刚刚学会的知识就帮了小动物们一个大忙,真了不起。

  2.经验判断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生活经验。这些都是你们认识的.物品。根据你的经验,逐个说一下,他们通常都用什么作质量单位?

  (出示课本93页第一题,)

  ……

  师:凭借你的经验,把比1吨重的画+,比1吨轻的画-。

  3.93页2题

  师:这是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

  先独立完成,一会说一怎么想的?

  4.问题讨论

  先读题,凭直觉判断,分为两派,辩论

  93页不用乘法计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说明问题。

  5.日记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篇三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xxxx年11月17日晴

  我是一名三年级学生,身高130吨,体重30厘米。今天早晨吃了一袋125吨的方便面,背起2克重的书包来到学校。老师检查我的作业:“1个鸭梨200吨”,“3吨铁比3吨棉花重”写下了“可笑”二字。

  同学们你们知道“可笑”在哪里吗?

  学生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教师顺势引导:“可笑在哪里?”

  师:学完了这节课后,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不会写成可笑的日记会。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九年制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2.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清净,引入新课

  1. 展示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现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

  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 出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 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一) 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

  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

  师: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

  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体出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师: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并且非常重。)

  (二) 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多媒体出示: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师:在你认识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诉老师,现在你有办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

  小组进行讨论

  师:如果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

  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

  师: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如果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究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

  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知识进行估算,同时进行交流反馈。

  (三) 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师: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举例: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

  师: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在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吨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十分重的物体。

  媒体出示: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砝码。

  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两个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

  师: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你是怎样思考的?

  师: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

  生讨论并完成。

  师:现在在天平的右边出现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左边应该放上什么重量的砝码呢?

  鼓励学生进行抢答

  师:刚才老师并没有教你们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交流。

  三、 练习

  (一) 判断题

  1. 粉笔长13克。 ( )

  2. 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 )

  3. 一个皮球重2吨。 ( )

  4. 1吨铁比1吨棉花重。 ( )

  (二) 拓展题

  出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激励学生只要能解答出和电梯有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塔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1. 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2. 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问题解答完之后,出示上海的风景、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把我们的家乡也建设的这样美。

  (数学学习必须有练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官。特别是联系了生活中乘电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问题,而且是丰富多彩的。)

   四、 小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教学反思:

  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授课中,我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想象空间,并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化聚。教师不但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1吨=1000千克,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

  猜完后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蓝鲸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成年蓝鲸体长可达33米,重可达190多吨,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还重10-30倍或150头牛的重量。一只成年蓝鲸体形之大,嘴里可以容纳下一只大象!)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那可以怎样过桥呢?

  2、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练习题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三、巩固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军的数学日记)。

  早上起床后,我拿着100千克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接了约2吨重的水洗脸。妈妈已为我准备了一盒250克的牛奶和一个150千克重的面包。我快速地吃完早饭,背上2克的书包上学去。在路上,碰上了我们班的“大块头”,他的体重有50多吨呢!校门口那两头约1千克的石狮子威武地站立着,好像在迎接我们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1-18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9-02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2-01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1-15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3-08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4-11

认识吨的知识教学设计06-12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6-30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模板03-08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