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推测,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较清晰准确地描述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能利用表格整理记录有关研究结论。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3、能将鱼类特点与池塘环境相联系,知道鱼的外形及行为特点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通过探究,讨论归纳鱼类共同特点。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鱼类及相关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重点: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池塘鱼类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等相关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玻璃鱼缸)、瓷盘、镊子、纱布条、塑料绳、木片、滴管、水、家乡池塘中的典型鱼类(如鲫鱼)、毛巾或卫生纸。
3、各种水生动物(不一定是鱼类)的图片或课件。
4、家乡池塘中的'小型鱼类活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搜集信息资料
(1)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同学们,这是我们家乡的池塘中生活的几种鱼,谁知道这是几种什么鱼?
(2)在我们家乡的池塘中,还生活着哪些鱼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争议的动物板书在黑板一侧,在后面的学习中重新归类)。
(3)各种鱼的大小、形态、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可为什么人们把它们都叫鱼呢?关于鱼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2、 提出研究问题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鱼类活体,安排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活动做准备。
师述:鲫鱼是鱼类的典型代表,它在外形上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各小组认真观察鱼的外形、身体表面长有什么、鱼鳃的形态等。同学们若对鲫鱼其它外形特点感兴趣也可以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将结果记录在“我们的发现”表格里
⑵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记录。
⑶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⑷教师小结,然后出示图片、展示课件或让学生对照水槽中的鲫鱼阅读课文26页上图内容,认识鱼的各种鳍。
⑸你能根据鱼的外形特点,对鱼如何运动、怎样呼吸和运动,大胆做出自己的推测和设想吗?怎样证明自己的推测?
3、 制定研究方案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各种学具,告诉学生这些学具主要用于观察研究鱼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⑵各学习小组制定“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研究计划和步骤,预测研究结果。
⑶各学习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和预测,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4、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按照研究方案先进行“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观察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我们的发现”表格中。
⑵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⑶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1、(接上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⑴你对鱼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用什么办法研究解决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进行板书)。
⑵根据实际,各小组选择一项大家都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同时制定研究计划和步骤。
⑶分小组汇报研究方案,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⑷分小组对选择的研究观察项目进行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⑸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统一意见。
2、总结与交流
(1)分小组归纳整理:“作为鱼类代表的鲫鱼在外形和生活、行为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2)拿鲤鱼与草鱼、团头鲂、鲶鱼等家乡水池中常见鱼类进行对比,看看鲤鱼有什么特点是它们共有的?
(3)分小组汇报“鱼类共同特点,”各小组进行交流、辩论,将大家共同的观点记录在课本空框中。
3、应用与实践:
(1)出示各种水生生物图片实体或展示课件,辨别出其中的鱼类,并能分析说出其中原因。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点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自然水域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有的名称中还有一个“鱼字”,如甲鱼、鲸鱼、鳄鱼、娃娃鱼等,可它们不是鱼类;有的名称中没有“鱼”字,可它们属于鱼类,如泥鳅,海马等)。
(2)课外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家乡池塘中各种鱼类的生活情况,看一看除了课堂上所了解的鱼类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是鱼类共有的?与此同时通过现场观察、比较、取回水样研究、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法,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详见课本41页),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
2、学会用实验方法判断某种物质能否溶解于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初步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1、每组若干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瓶子,1根玻璃棒,1只水槽装水,1把小药匙,1片玻璃片。
2、食盐、高锰酸钾、干净的沙、糖、面粉、洗衣粉、土壤、味精各1小包,分别写好名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杯自来水)提问:
(1)这杯子里面有什么?
(2)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3)(取一药匙食盐)把食盐放入水中,轻微摇晃,请同学们观察,食盐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2、学生讨论回答。
食盐已经均匀地“化”在了水中,这种现象我们称它为溶解。(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溶解的概念。
(1)谈话:到底怎样算是溶解,怎样是不溶解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用高锰酸钾和粉笔灰分别放在水中做对比实验。
条件:相同数量的高锰酸钾和粉笔灰;
在两个杯子里放入相同的量的水;
相同的'水温,放入的物质不同。
(3)实验观察后汇报:
①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②它们的条件都相同,但结果有什么不同?
③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4)小结:高锰酸钾在水里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溶解。
(5)学生讨论:看课文插图,食盐哪里去了?(化成微粒,分散水中)请你根据插图,说一说食盐的溶解现象。
(6)小结:食盐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溶解。
(7)提问:粉笔灰在水中有没有溶解?为什么?(没有变成微粒,分散在水中,而是沉淀在杯底)
2、指导学生研究能被水溶解的物质。
(1)谈话: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叫溶解。世界上的物质有许许多多,能不能被水溶解,我们只要实验一下就知道。同学们的桌上还有6种物质,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鉴别一下,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
(2)分组实验,填写记录表。
(3)汇报结果。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糖、洗衣粉、味精能溶解在水里,而面粉、土壤、沙在水里不能溶解。
3、指导学生认识物质不灭,食盐可以从食盐水中取出来。
(1)提问:食盐溶解在水中,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了,是不是食盐就没有了呢?你有没有办法把食盐从水中取出来?
(2)学生讨论后分组实验。
(3)小结:从食盐水中将食盐取出的方法是:晴天,可将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放到太阳下去晒。如果是阴雨天,可用酒精灯烤或电吹风机吹,把食盐从食盐水中取出来。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课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5课内容。这一课在本单元中既是对前面四课内容的延伸,也是为下一课《做一个生态瓶》的铺垫,因此本课的地位尤其重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知道一片区域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2. 知道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正确书写完整的食物链,并应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2. 能够按照食物链,将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到自然界中,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
2. 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动植物保护意识,认识到和谐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难点:能正确书写完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意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复习旧识:依据前面四课的学习,回忆生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水、阳光、空气等)。
2.新知导入:其实,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课件展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
3.谁能用成语来描述这两幅图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生物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捕食关系)
5.我们就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来认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吧!
二、新授
(一)谁被谁吃(食物链)
1.(课件展示农田中生物谁被谁吃):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说一说,在这个视频里,你发现这些动植物谁被谁吃呢?
2.语言小结:在自然界里,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时候彼此合作,有时候相互竞争,食物关系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连接在一起。(展示农田中的食物关系)
※小结(一):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展示课题——第5课 食物链
3.(根据农田中的食物链由课件演示这些食物链中生物的分类——生产者、消费者)根据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你能说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点吗?
※小结(二):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你能举出哪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例子呢?(生产者:各种绿色植物——花、草、树木等。消费者: 各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5.食物链练习
(1)请你判断这几条食物链正确吗?为什么?
A.毛毛虫→小鸟……………………………………………………(×)
B.草→田鼠→老鹰…………………………………………………(√)
C.青蛙→蛇→老鹰→蚯蚓…………………………………………(×)
D.草→蚯蚓→鸟……………………………………………………(√)
E.稻田→蝗虫→青蛙→狼…………………………………………(√)
(课件演示分析原因)
※小结(三):食物链一般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食草动物,最后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注意箭头方向要向着强者的那一方。
(2)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怎么样的?
(课件演示分析原因)
答案:树→蝉→螳螂→鸟
(二)田野中的生物(食物网)
1.田野中的食物链:在这片田野中生活着水稻、蝗虫、鸟、蛇、鹰、青蛙、猫头鹰。(事实上,稻田里除了这些生物外,肯定还有其他的许多生物的)老师已经标示出了一条食物链:水稻→蝗虫→鸟→蛇→鹰。大家看看,在这张图中还有哪些食物链呢?请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田野中的食物链记录表。(讨论开始之前请一位同学朗读活动要求)
2.(讨论结束,组织教学)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3.从这些食物链中,我们发现一种生物可能同时被几种生物吃。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根据提示: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连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画箭头了。)我们把这些食物链在图中标示出来就形成了一张网状结构。
4.在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也很复杂。这些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网状,生物学家把他们叫做食物网。
※小结(四):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完成课题——第5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
过渡语:科学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生活,在这节课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学习中,你能把它们和我们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吗?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七、板书设计
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简图:
我们的设计方案
八、教学后记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探究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 “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 “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阳来计时:
1.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等等都离不开对时间的准确把握,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时间单位?
提问: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讲述: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
阅读课本P52资料。
提出问题: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师:后来古人又学会了更准确的计时方法——用光影来计时。
2.引导思考回忆: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会发生变化吗?影子的什么和什么会发生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有没有规律?
3.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学生阅读67页资料):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2)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方法: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动。人们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圭表的计时原理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无论圭表、还是日晷,它们都是利用了太阳光影来计时,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太阳钟。(板书课题)
四、制作太阳钟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放于地面。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4.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五、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 )小时,其中夜晚( )小时,白昼( )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 )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 )和( )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板书设计】
2. 太阳钟
日晷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圭表
【教学反思】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 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5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八、教学后记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树木的横截面上有年轮,观察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
2.知道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树木生长情况,年轮的变化可以反应树木生长的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 能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能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愿意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纹路的木版,每组三种不同的树的横截面,观察记录表,有关年轮的图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带纹路的木版,提问:你们从木板上看到了什么?这些纹路从哪儿来?你还在哪儿看到过树木中的纹路?我们把树木中的这种纹路叫什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交流学生已知经验的过程,通过交流导入新的探究过程。)
2.观察树干横截面,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1)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块用树干锯成的横截面,学生分组观察。要求小组在观察中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和疑问。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记录表发给小组,也可以让学生直接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2)交流发现,提出问题。
3.观察其他树的横截面。
(1)给每个小组再提供两块树的横截面,小组观察:有什么新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
(2)交流与质疑。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板书,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看一看,这些问题中,哪些我们可以在刚才的观察中找到答案?哪些可以同学们互相解答?把已经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然后给剩下的问题进行分类。
4.了解年轮的形成。
(1)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思考: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年轮跟树木的生长情况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段资料中又解决了哪些疑问?
(2)交流。
(3)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5. 了解更多的来自年轮的信息。
(1)观察年轮图,估算树的年龄。(五年级的学生一般都知道通过数年轮的圈数可以知道树的年龄,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数数意义就不大了,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怎么数、为什么数出圈数就是树的年龄。)
(2)观察:同一个年轮的宽窄都是一致的吗?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一样吗?
(3)讨论:同一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一致可能与什么有关?
(4)记录讨论结果并交流。
(5)你还知道年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6.课外拓展。
(1)继续观察伐木留下的树桩或者锯下的树干截面上的年轮。
(2)收集有关树木年轮的资料,读一读,把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3 树木中的纹路
树木的横截面上有年轮,观察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
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树木生长情况,年轮的变化可以反应树木生长的环境、气候等多方面的信息。
作业设计:
填空:
1、树木的横截面上有( ),观察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
2、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树木( ),年轮的变化可以反应树木生长的( )、( )等多方面的信息。
简答:
同一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一致可能与什么有关?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讨论、分析,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2、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3、意识到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2、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中的动植物的图片或挂图。
2、准备稻田里的动植物名称的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1)讲述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螳螂、蝉、黄雀之间有什么食物关系?谁吃谁?谁被谁吃?蝉吃什么呢?
(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认识食物链。
(1)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说一说:树、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出示草、廊、羊的图片,说一说:它们之间谁被谁吃?
(4)在书上记录它们的食物联系。
(5)提问:同学们根据食物关系用“→”将这些动植物连接在一起,这种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你能给起个形象的名字吗?
(6)讲解: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
(7)学生练习写几条食物链,交流。
(8)小组研究:观察写的几条食物链,讨论:这几条食物链从什么开始的?为什么从绿色植物开始?这几条食物链到什么结束?
(9)讲解: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10)指出上面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11)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研究稻田里的食物网。
(1)出示挂图(或投影教材插图),提问:稻田里有哪些动植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卡片。
(2)小组讨论:找出稻田里的动植物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链。
(3)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画箭头表示,并且检查每条食物链画得是否完整,是否合理。
(4)找一找,这些食物链中,哪些生物能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哪些动物能吃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怎样?
(5)讲解:小结: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4、保护青蛙,维护生态平衡教育。
(1)讨论:以一条食物链(稻子→稻螟虫→青蛙→蛇)为例:如果食物链中有一种生物(比如:青蛙)死光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教师介绍青蛙在稻田里的作用。提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也是食物网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呢?
5、课外拓展。
收集青蛙的资料,编写一条保护青蛙的公益广告词。
板书设计:
6谁吃谁
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多种生物在获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食物网。
作业设计:
填空:
1、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2、多种生物在取食关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多种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联结,形成网状的结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
简答:
什么叫生产者?什么叫消费者?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9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通过三、四年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由于受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再就是班内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他们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以学生对地球表面的认识以及对火山、地震现象的了解为主要内容,以“解暗箱”为主要探究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由表象推测事物内部变化规律的科学探究方法;《声音的秘密》单元,学生熟悉的声音为探究主题,在内容设置上突出“做”科学的特点,强调体验式、发现式的科学探究方法;《秋冬星空》将星空作为学生长期观察探究的目标,让学生重点研究秋冬星空的显著特征,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观察结果,对星空的变化进行预测。生活中的材料》以学生熟知的“常见材料”为研究目标,培养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行选择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严谨性、实验材料的多样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水循环》单元从学生熟悉的蒸发、沸腾等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认识水在自然界循环变化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通过各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
3.了解秋冬季节的星空。
4.知道各种材料特点与用途。
5.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知识。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教学措施
1.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4.精心准备探究材料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及目标要求,并结合本地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需求,精心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的、足量的探究活动材料。
5.精心备课,灵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一方面,正确解读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好教学用书备好课,用心研读教学用书中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灵活借用教学用书上的设计思路创造性的上好科学课。同时要注意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困难与困惑,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为以后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另一方面,要明确探究任务,恰当设计探究过程。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又给学生一个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6.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的推动学生的探究活动,创造性的驾驭课堂。
7.组织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分组合作本着灵活分组,增强合作积极性。分工明确,落实小组成员责任。求同存异,自主探究。
8.引导学生有效交流,完善探究结果。学生汇报交流的方式不可强求一律,学生可灵活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展示。及时板书记录学生汇报过程中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9.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
10.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运用这些资源,不滥用资源。
11.严格遵循评价多元化原则,做到: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形成性和诊断性评价等。
12.充分开发利用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人、物、环境等资源进行科学教学。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0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五年级二个班的科学。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2、科学知识: 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了解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变生活;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但思考不够深入。通过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探究学习,完全能满足其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分组学习,讨论交流汇报达到知识互补,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透明的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孩子们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一滴圆形的水珠、一只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一个凸起的水面都和放大镜一样,能将物体放大,但对其中的道理可能还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本课就将带领孩子们通过玩放大镜,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1、观察并探究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目的是使孩子们发现当水面为球形和弧形时,会象放大镜一样将物体放大。
2、观察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的。目的是使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凡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都是凸透镜。
3、研究放大镜有哪些作用。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和成像这三大作用。其中放大、聚光作用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而对成像作用了解较少,因此,它的成像规律是本课探究的重点、难点——通过孩子们的实验和测量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距﹥ 物距 呈放大、倒立的实像
像距﹤ 物距 呈缩小、倒立的实像
4、研究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课本中分别列举了显微镜、照相机、和老花镜。其中显微镜、照相机应用的还是凸透镜组。
5、研究凹透镜,并尝试做一个望远镜。这是一个有趣的拓展活动,孩子们会发现凹透镜与凸透镜完全相反的形状与成像特点,透镜组合实验会让他们惊喜地发现远方的景物被拉近了,而且影像是正立的——这其实就是一个望远镜。
●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利用幻灯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凸透镜有关,通过对凸透镜的学习、了解、探究,发现其成像的规律,以及了解凸透镜的用途。在设计过程中课件主要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凸透镜、蜡烛、凹透镜、火柴、实验盘、屏各一,支架三个。
2、学生准备: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媒体课件第一张)[为下面的探究埋好伏笔]
(教师出示放大镜)这是什么?玩过吗?课前布置的放大镜带来吗?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手中放大镜的镜片,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玩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通过用手去摸、用眼睛观察、小组的讨论来调动他们的各种感知,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中间厚 边缘薄 透明的镜片(又名凸透镜)
(判断)
(出示课件第二张)[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解凸透镜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观,不管其为何形状,只要符合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镜片这三个特点,她就是凸透镜(放大镜),并认识图5凹透镜,观察它有何特点: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后面望远镜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学习新课
1、 都玩过放大镜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玩的?(放大、聚光)
生:我用放大镜观察很小的字,它可以把字放大;
生:三年级时,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过小蚂蚁;
生:老师,我用放大镜在阳光下可以在白纸上写字;
生:(手举的很高)老师,我也玩过,用放大镜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很亮的光点,过一会儿纸就会冒烟;
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是放大镜的两个用途:放大、聚光,你知道它还有什么用途吗?
教师演示:拿一放大镜,对着白色的墙壁(或一张白纸),调节好放大镜与墙之间的距离,这时墙上(或白纸上)就会出现窗外彩色的、倒立的像。(学生表现出非常惊讶的神色。)
生:老师,为什么是彩色的、倒立的像,你是怎么“造出”来的,我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啦,不信你试试。(学生玩一玩)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是放大镜的什么作用?(成像)
2、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它的成像的作用。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蜡烛、屏,要使在屏上呈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像,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果你在实验中有重大发现,请在实验记录表上画上一个大五角星。另外我们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实验时注意小组成员的配合,做好实验记录;
(2)、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3)、蜡烛的位置不变,调节凸透镜和屏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1)、放大镜学生比较熟悉,也玩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它的放大、聚光作用,在此基础上认识凸透镜还具有成像的作用;
(2)、在墙上(或白纸上)成像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研究凸透镜成像做好前奏;
(3)、做实验,必须要求明确、方法得当,小组成员密切配合,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出示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记录,学生根据数据寻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验中如果难以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让学生汇报研究的数据,并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寻找其规律就比较简单了。
(出示课件凸透镜成像实验图)
观察记录表
凸透镜到蜡烛的距离(厘米)
(物距)
凸透镜到屏的距离 (厘米)
(像距)
屏上像的规律
4、 凸透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照相机 显微镜 老花镜
(透镜的组合)
三、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研究望远镜,并讨论、交流,学生课后去查阅有关望远镜的发明史。
板书设计:
玩放大镜
物距 ﹥ 像距 缩小倒立 实像
物距 ﹤ 像距 放大倒立 实像
● 教学反思:
只有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品尝到探究的乐趣,激发了他们进行探究的欲望。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2
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3课。课文大体由四个版块内容组成:第一版块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认识生活中的斜坡、发现斜坡可以省力;第二版块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第三版块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这是本课的难点;第四版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逐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
本课结构遵循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交流数据、获得发现、拓展运用这几个阶段,以观察、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认识斜面、了解斜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搭建斜坡”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的技能,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但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不善于进行深入的思考。
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没有认识基础,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斜面”到“螺旋”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地认识螺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教材设计了“认识生活中的斜面”、“发现斜面能省力”、“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探究斜面的变形”、“讨论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教学内容。结合本册教学重点和本课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教学设计为一课时。
本着“用教材教”,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和整合的理念,本节课整合了“发现斜面能省力”与“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在“发现斜面能省力”一环节加入“比较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的体验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发现不同斜面省力还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不同斜面省力不同?”进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从实践到发现、提出猜想、讨论做法、实践验证”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在“探究认识斜面的变形”一环节,将“怎样才能爬上陡峭的山?”的探究活动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上山公路。
教学设计理念
1、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其中的乐趣。
2、体现探究活动的整体结构效益。本节课力争通过良好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发挥结构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儿童身边的一些现象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课堂拉近,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结构: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本课教学采用五个环节实施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联系实际——延伸课外”。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三角形纸片、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记录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
1、图片引入: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小麻烦,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今天晚上我要参加一个宴会,于是决定把电动车放在学校,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帮我把电动车推进教学楼呢?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找男老师帮着推,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4、出示南京古塔和金字塔的图片,介绍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斜面来搬运石头和泥土的。
5、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提出问题: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2、学生设计实验: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
(1)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
(2)只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
(3)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
(4)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不够)为什么?(不准确)
3、学生动手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师:实验怎样做已经知道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
(1)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2)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3)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温馨提示
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4、学生分组实验,做好有关数据记录。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7、交流发现,得出实验结论:使用斜坡能省力。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1、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斜面省力。现在老师又碰到了一个难题:刚才我也是按照同学们的主意,让门卫的张爷爷帮我找木板,搭建斜坡。但是张爷爷给我找了两块长短不同的木板,同学们你们认为我选哪个木板搭建斜面比较好呢?(学生发表意见)
2、谈话:今天在每个实验桌上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两块长短不同的木板和一个盒子,现在我们就来做实验,那么在做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提出注意事项)
3、实验要求:(注意分工合作、记录数据、分析研讨)
(1)控制条件:斜面的高度一定。
(2)反复实验取平均数,确保实验准确。
(3)实验结束后,请及时整理好实验器材。
(4)组长组织分析数据,准备汇报实验结论。
4、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5、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6、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当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简单地说,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四、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践
(一)认识变形的斜面
1、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师:(课件出示一座高山)今天小明想去登山,这不遇到了一个难题,你瞧前面的山路太陡,太危险了,下面请大家来做工程设计师,在这样一座陡峭的山上建筑一条公路到山顶。帮助小明很轻松、很平安的到达山顶,试着在记录纸上画一画。
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4、出示盘山公路图:你们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盘山公路。原来盘山公路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修建的!
5、实践操作活动:请大家取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7、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s形)和螺钉上的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
(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相互说一说,组长汇报)
2、出示斜面应用图片: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斜面和螺旋,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1)引桥(2)斧头、凿子(3)立交桥(4)旋转楼梯
(5)开瓶器(6)骑自行车上比较平缓的斜坡
五、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2、课后思考:同样长的螺钉,其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
六、板书设计(略)
点击显示全文,继续预览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食物链、食物网、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初步感受了生态平衡的意义。这一课学生将把研究的视角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具体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小生态和模拟生态扩展到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通过扩展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大自然真正的生态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会怎样互相影响,产生怎样的变化。通过探讨,学生们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栖息地,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物群落。
科学探究目标
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分析推理思维,对生态失衡以及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
难点:合理地分析与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鹰、兔、草平衡关系的小视频,一盆装有沙土的盒子,作业本的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回顾: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水量、水草的量其中一个发生变化,会有什么影响呢?
2.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我们把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提问: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预设:被吃生物或吃它的生物也会受到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揭题:维护生态平衡(板书)。
二、研讨:草原生态系统中鹰、兔、草的数量变化(预设15分钟)
1.如果我们到草原上去,会发现那里的生物群落有哪些生物?
(预设:可能有人类放牧的牛羊,肉食性的猎隼、狐狸和狼,杂食性的鼠,蝗虫、蚱蜢等昆虫,我们喜爱的百灵鸟,还生长着中草药甘草,远销国外的名贵特产发菜……)
2.以老鹰、兔子和兔子喜欢吃的草为例。让我们画出它们之间的食物链吧。
3.小视频:介绍生态平衡情况下的鹰、兔、草的平衡状态。 然而,……,鹰、兔、草其中的一种数量减少了!
提问:你认为鹰、兔、草哪一种数量最先减少,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生态失去平衡1.鹰减少,会发生兔子天敌变少而数量增多,草减少。
2.兔减少,鹰难以捕食到充足的食物而飞到其他区域或饿死,草增多,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3.草变少,兔子缺少食物有部分被饿死,鹰也因食物不足而飞走甚至饿死。
4.学生预想出短期内变化,并且说出长期后的新的生态平衡。)
提问: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员,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草的减少。
[活动一] :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鹰、兔、草的减少 小组讨论,并在图中表示出来。
小组汇报可能造成草原上鹰、兔、草减少的'行为。
4.深入分析推理。人类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那么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什么影响呢?
(预设:过度放牧,导致植物的减少,氧气变少,土壤沙漠化)
三、推理: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预设15分钟)
沙尘暴为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北方的次数越来越多,其他地区也有发生,我们南方比较少见。
1.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你对沙尘暴的认识?
(预设:风把地表面的沙子吹起来;有很多沙子被大风吹起来很高;学生对着装有沙土的盒子吹)
2.阅读资料,分析引发沙尘暴的原因。
[活动二] :结合北方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现状,进行讨论分析。PPT图文资料:北方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常见生物。
①百灵鸟。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然而每年约10万只被捕杀和毒杀,成为观赏鸟和餐桌上的美食。
②猎隼。主要以中小型鸟类、野兔、鼠类等动物为食。在某些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国内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猎隼从事走私活动,给该物种造成了较大危胁。目前我国规定猎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③发菜。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有农民以采挖发菜卖钱谋生,由于多年过量采挖发菜,导致大片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学生汇报交流。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5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进一步使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3、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有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5、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6、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对比。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
1、初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意个人保健,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能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内部构造,以及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能够连接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由浅入深地探究有关自己身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对比实验、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卡等研究方法,围绕着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进行研究。第二单元“简单机械”通过指南车信箱的介绍的科技史,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定量描述简单机械的省力情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第三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人类在猜想与探索中,揭示自己“家园”的历程。在阅读、实验、猜想中使学生逐步了解地球。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在猜想中设计实验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有关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常识。第五单元“大胆猜想、合理地假设”反思通过猜想解决过的问题,归纳猜想与假设的方法,懂得合理地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这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影响摆摆动时快慢的因素。
四、教学措施
(1)教、扶、放,先让学生明确大致的“路数”,模式(包括表述的语言、方式)出来之后再逐渐放开。
(2)挖掘科技史与教学内容之间、探究能力训练重点之间的结合点。
(3)抓住重点单元、重点课,落实能力训练重点。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05-29
科学教学设计02-05
科学教学设计02-06
五年级科学《齿轮》教学设计07-18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1-29
科学领域教学设计05-14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3-24
五年级科学《溶解与分离》教学设计02-23
大班科学教学设计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