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佳境界是以此为乐,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的演讲《敬业与乐业》,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简介作者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著作涉及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遗《饮冰室合集》,1000余万字。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了几个问题?
2、同桌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
1、“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提出本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 (2~8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读文章
1、学习第一部分:
生默读思考:演讲词开头交待题目来源的目的是什么?哪句话揭示论述中心?
明确: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也便于揭示论述要点。
2、学习第二部分:
⑴ 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生速读文后,找出每个问题段落。
2~5“有业”
6~7“敬业”
8“乐业”
⑵ 在“有业”这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⑶ 段论无业害处,先引用孔子的言论,然后评论,引用论证,从反面论证;
⑷ 段说明有业的重要,引用百丈禅师的事例,摆事实,正面论证;
⑸ 在3、4段基础上,自然 得出结论,1句是过渡句。
3、总结这部分分析所用的方法:
从论证思路、中心句、重点句、论据、论证方法去分析。
4、学生阅读6、7段,从以上几方面来分析“敬业”,不理解处提出来。
交流:这部分先用朱子的话解释“敬”字含义,又论述了“为什么该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论证方法:引用论证(道理) 举例论证
论据: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论述。
小结:这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并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
五、布置作业
写写本课词语。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并积累所引用的经典、格言,体会演讲词语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观点和材料。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来阐明观点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以读促思。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深入领悟“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运用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观点的。
2.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联系实际用敬业乐业的精神对待学习和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所提出的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职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思考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导语:在一次奥运会中,马拉松比赛庆祝胜利的典礼早已结束,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进了已经几乎空无一人的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他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周,跑到了终点。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个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敬业和责任的深刻内涵,同时他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敬业与乐业》就是宣讲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一篇文章,这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职业学校对在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词。让我们去聆听先哲的教诲,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展示课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图片素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学生默读课文,并根据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1.作者所认为的“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样的生活?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
3.划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间起过渡联结作用的语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领悟品味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进行品味。
1.作者在论证“要有业”“要敬业”“要乐业”这些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哪些例子?讲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语句、格言,找出并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并说说这些材料所证明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讲和口语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时,怎样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的?还有哪些语句如话家常?
(2)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作者很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作者证明观点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理清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联,从而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2.通过品味语言,了解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四)质疑问难,思辩拓展
1.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文中作者在谈到“要乐业”这个观点的时候写到“‘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我们的身边也常常听到同学抱怨“学习好苦啊”,如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劝导他要乐学。
2.文中作者认为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是同一价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见的小组拟定一个简单辩论提纲,展开辩论。
3.小组内交流:你未来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职业?
【设计意图】1.通过解析作者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
2.让学生能尽情地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思辩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五)布置作业
对家人或熟悉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自己职业或学习的态度,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将责任和趣味统一起来的人。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的职业观,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结构,理解文本的主题。
4.学习文本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学时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教学活动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xiè dú):轻慢,不敬。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4.学生合作研讨: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能力目标:
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育目标:
尊敬学习,就是尊敬你自己。
重点难点:
把握中心论点,体会敬业与乐业的情感。
策略方法:
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教学目标提示:同学们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两点:1课文是怎样开头的?2课文中说理时,举了哪些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的?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认字与词语及名句的解释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佝偻承蜩倘若亵渎骈进强聒
2、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3、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4、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作业:
1、书写字词
2、完成《目标》第一题
课后记:掌握字词,梳理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但必须注意板书地清晰。
第二课时:
一、字词复习
二、研读与探讨
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3、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1)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2)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关于课后练习的讨论:
“合理的生活”指什么?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课后记:本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学习议论文,如果更好把握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给予学生议论文方面充分的指导,这是学好本文的关键所在。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5
【课时目标】
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出示课件1)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要精进,则不可懈怠。职业要进步,该怎样做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近代学者梁启超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的过程中领悟人生价值。
板书课题:7敬业与乐业(出示课件2)
二、温故知新,扫清障碍
(一)文本知识
1.作者简介
老师:同学们,通过历史学习,你们应该知道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一个系广东新会的领袖、学者是谁呢?
预设:梁启超
老师:(出示课件4)
2.背景资料
老师: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了解了本文的体裁是演讲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演讲词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5)
3.文本知识
(1)演讲词(出示课件6、7)
老师:刚刚,我们一起了解演讲词这种体裁的特点,但是这一文章也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梁启超的一篇议论文《最苦与最乐》,对议论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这里对应该议论文的知识再作一下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2)议论文知识(出示课件8、9、10)
(二)预习检查
1.教师示范,要求学生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出示课件11)
教师提示:“解剖”一词中的“剖”不能读成“pū”。
2.指名学生读出、区分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出示课件12)
老师提示: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串句记忆法”区别“咽”的读音。
咽(yān)喉疼得厉害,连一滴水都咽(yàn)不下去,急得他直呜咽( yè)。
3.要求学生分组辨析下列形近字的读音与字形书写。(出示课件13)
教师提示:“旁骛”的“骛”字形容易写错,不能写成“鹜”,下面是“马”,“趋之若鹜”
的“鹜”的字形下面是“鸟”。
4.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14、15)
老师提示:同学们,这一课重点词语中包含的成语比较多,我们在掌握其意思的同时,还要学会这些成语的用法,如“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从文题入手,分析文题含义,从而初步了解文章写作的内容、掌握观点、分析思路。
老师提问:文题包含了哪些内容?
预设:“敬业”和“乐业”。
老师提问: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
预设:(出示课件16)
老师提问:问题中“敬业”与“乐业”两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出示课件16)
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3.师生共同探讨,全班交流。
教师提问:你认为文中的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中心论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锻炼辨别主要观点(中心论点)的能力,并能围绕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为进一步达成本课目标打下基础。】
老师追问: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后,在文中寻找一下反应文章中心论点的语句,或者归纳一下。
预设:我认为,是文章的题目。
老师追问:其他同学认为呢?
预设:(出示课件18)
老师:现在,我们明白了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下面,我们就看看本文是如何围绕这个观点展开的。
教师提问: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从哪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教师:同学们再读一下课文,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提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就是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师:提问很好,就是这个意思。
预设:(出示课件19)
教师追问:我们再看看这三个方面的论证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老师:把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预设:(出示课件19)
教师:我们一起通过分析讨论,知道了本围绕什么样的思路展开了,下面看看本文的结构层次。
教师提问:根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为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次的意思。
预设:教师点拨指导。(出示课件20)
开头交代题目来源,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末段总结全文,简而言之,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教师追问:我们从架构上看看这三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结构?
学生:学生之间进行讨论。
教师点拨:全文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开头阐明题眼,总起全文,主体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结尾合拢总结,收束全篇。层次清晰,条理井然。
教师:下面请三文同学把层意归纳一下吧。
学生抢答:
学生甲: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学生乙: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学生丙: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21)
四、再读课文,精读细研
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事实共同分析把握本文内容的深层次关系及蕴含的道理。
教师提问: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引导阅读本文第1段,分析作者如何提出中心论点。
教师点拨:也可以从分析本文1段的作用入手去分析。
预设:第1段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揭示题目的由来,进而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领起全文。
教师点拨:(出示课件23)
作者引用人们熟悉的儒学《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提出“‘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中心论点。
教师追问:下面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三个主要什么样论据来论述“有业之必要”的?
学生阅读第2-5段,思考分析运用什么论据论述的。
教师追问:第2、3段是运用什么样论据进行论述的?
学生抢答:第2、3段引用孔子的话,举两种人的事例,即从反面举例论述“无业的害处”。
教师:那么第4段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师生:第4段,从正面举百丈禅师的例子,论证“有业的重要性”。
教师追问:第5段呢?
学生积极讨论发言。
学生甲: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述“有业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课件24)
教师提问:我们再思考一下,作者在论述“有业”的必要性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学生积极讨论回答。
预设:(出示课件25)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举例论证),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运用对比论证,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教师:我们讨论了本文运用什么样的论据论述“有业之必要”,下面再来讨论一下道理论据的运用。
教师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
学生质疑:老师,是不是举一些道理论据来论述“有业之必要”?
教师:是这样的。
学生围绕“有业之必要”的观点解析调动自己的积累进行讨论筛选这样的道理论据。
预设:(出示课件26)
教师:我们什么讨论了本文的第一个问题——“有业”,下面再来谈谈“敬业”问题。
教师提问:阅读第6、7段,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
学生阅读第6、7段,寻找课文中的语句。
学生:敬业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29)
教师总结:第6、7段是这样解释“敬业”的`。
教师提问:我们明白什么是敬业,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敬业”?
教师引导学生读第6、7段,分析并归纳。
学生甲:我认为,第6段,论述了敬业是有原因的。
学生乙:我认为,第6段,论述了敬业是有意义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我们为什么要敬业。(出示课件30)
教师追问:第7段中,如何论述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再次阅读第7段,解析分析。(出示课件31)
学生甲: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总统的建设一个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学生乙: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8段,谈谈为什么要“乐业”?
学生阅读第8段后,讨论回答。
预设:(出示课件32)
教师追问: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乐业”呢?
预设:(出示课件33)
第一、身体力行得快乐。
第二、刻苦奋斗有快乐。
第三、竞争取胜找快乐。
第四、远离无聊就快乐。
教师提问:课文第9段,作者最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齐读课外后,抢答。
学生甲:敬业即是责任心。
学生乙: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追问:我们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生活?
要求学生结合全文的内容去分析归纳。学生抢答。
学生甲:是我们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学生乙:对于我们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忠实地把它做好。
学生丙: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教师:(出示课件34)
教师提问: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对“敬业精神”的理解。
同学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
预设:(出示课件35)
敬业精神即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认真对待自己的这份职业,怀一颗崇敬之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完成应做的那份事情,并力求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另外,不论是社会发展方面,还是生活学习之中,也都离不开敬业精神,这是自我尽职尽责的体现,也是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五、教师归纳,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思路,明确了阐述的三大问题:有业、敬业、乐业,并分析了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在课堂讨论中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观点: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6
【课时目标】
1.品析演讲词的语言特色和写作艺术特点。
2.分析文本蕴含的深刻内涵和辨析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6)
同学们,《敬业与乐业》不但是一篇议论文,还是一篇感染力极强的演讲词。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演讲词语言方面的特点,分析文本蕴含的深刻内涵和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最后看看本文的写作艺术特点。
二、细读课文,品析语言
(一)语言品析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本文,品析本文作为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教师提问:同学们阅读第6段,看到“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这句话中“消化面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
教师点拨:同学们要结合本句所在的语境去分析理解。
预设:“消化面包的机器”是指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
教师追问:用“机器”之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用“机器”之喻,使演讲幽默、风趣,有讽刺意味。
老师指正:(出示课件37)
教师:我们刚刚讨论分析了这篇演讲词的语言之语句含义及表达效果,下面我们再看看演讲词句式吧。
要求学生阅读第8段。
教师提问:“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这句话改为“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也是一样在淘神费力,也一样是苦。”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甲:我认为,不可以。
教师:不可以,请说说为什么不可以。
学生甲:我看这两句的句式不一样呀!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38)
教师提问:“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删除画线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乙:肯定不可以。
老师:那你说说为什么不可以删除。
学生乙:我认为,这句语言是口语,这样演讲词的语言让人听起来亲切。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39)
(二)文本探究
深入阅读本文,师生共同深入探究文本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师提问:第6段最后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认同作者的衡量标准吗?
要求学生阅读本句所在文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讨论。
学生积极抢答。
学生甲:我认为作者的这种衡量标准是合理的。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只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到了圆满,他“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教师追问:为什么?
学生甲:因为这个标准立足于现实,不好高骛远,容易让人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
学生乙:我认为作者的这种衡量标准不够合理。做出大成就者不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条件,而且还能克服困难,充分创造条件,把事情做到圆满,做到极致。
教师追问:作者的这种观点很容易成为某些人的借口,削弱他们追求成功的积极性。
学生丙:如何看待这个标准,语境不同,人生观不同,看法也不同。如果说,上时代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的话,那么这一标准是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因为现代社会更提倡主动进取、勇于挑战的人生观。
……
教师归纳:(出示课件40、41、42)
(三)方法探究
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深入浅出的论证了“敬业”与“乐业”的关系,师生共同再次阅读本文,分析探究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且分析其作用。
教师提问: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课文,仔细分析抢答。
预设: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
学生甲:举例论证
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的事例论证了“有业”的必要性;列举佝偻丈人专心承蜩的事例论述了用心专一就能达到目的,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圆满;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运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学生乙:对比论证
第3段,引用儒门的言论,从反面论证“有业”的必要性;第4段,引用佛门的言论和事例(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从正面论证“有业”的必要性。这两段运用正反对比说理,具体论证了有业之必要性。
学生丙:引用论证
文中引用孔子、朱子、庄子、曾文正等人的话就是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用孔子的话,论证了“乐业”的价值,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学生丁:比喻论证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运用比喻论证,将“没有职业的懒人”比作“蛀米虫”和“盗贼”,且连用两个“简直”,生动形象地论述了作者对这种人厌恶、鄙弃的程度之深。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43、44、45)
教师:同学们,这里我们说道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我们在这里补充一下“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出示课件46、47)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在议论文学习中阅读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答?
预设:(出示课件48、49)
三、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把本课的主题归纳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归纳。
预设:(出示课件50)
教师:学习了这篇演讲词,我们对于“敬业”与“乐业”有什么样的感悟?
学生讨论后积极归纳。
学生甲:作者在谈职业趣味时提到“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学生乙:我们在学习中,我们喜欢互相比成绩、比干劲儿、比进步,在竞争中我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51)
四、回读课文,写作特色
要求学生回过头快速浏览课文,归纳本文运用的写作特色。
教师提示:条理清晰,思路严密。(出示课件52)
学生甲:文章结构严格按“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排列,在“本论”中,又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另外一些标志性词语“先要说说”“第一”“第二”的运用和过渡句连缀全篇,使全文有条有理,思路严密。
教师提示:引经据典,生动有力。(出示课件53、54)
学生乙: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周围人熟悉的儒学《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中心。在论述“有业”时,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的名言及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格言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
教师提示:语言通俗易懂,凸显演讲特色。(出示课件55)
学生丙:这是一篇演讲词,作者非常注意结合演讲时的情境和听众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这些都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现场实际紧密联系了起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五、教师归纳,课堂小结
今天当你面对学业昏昏欲睡、唉声叹气时,明天当你面对工作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时,将来当你面对困难畏缩不前、萎靡颓废时……希望这篇约稿“敬业乐业”的精神演讲词,本文充满激情的语言、经典事例和精辟的论证能随时带给你无穷的力量,让你不仅为了生存而“敬业”,更能因为“乐业”而享受人生。
六、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57-59)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
七、知识迁移,拓展延伸
阅读司马牛的《择一事贵有恒》一文,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60-66)
阅读提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首先要明白本文的论点是“择一事贵有恒”,再次表明本文严谨章的结构思路清晰,标题即是中心论点,①—⑤段列举三位业界巨擘的事例进行论证,⑥⑦段联系实际进一步分析论证,结尾总结全文,再次点明观点。文以三位业界巨擘为例,论说题目都践履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理念,实现了个人价值,为国家赢得了荣誉,来证明本文的论点。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7)
1.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课外搜集更多的关于“敬业与乐业”的例子,进行阅读,并与同学们分享。
3.小练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从议论文的角度来讲解本文,主要把握了本文的观点以及论证方法。在学习议论文的知识要点时,还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明白怀有责任心,“以苦为乐”“苦中寻乐”才会学有所成。
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大胆提问、交流想法,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涵,真正明白了“敬”与“乐”对于当前学业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在对学生自觉学习(预习)能力要求高;课堂上文本的朗读时间不足。
【课后预习】
1.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为学习本课扫清障碍。
2.探究第8课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第8课是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教后反思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体会并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2、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合理的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条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精神的主旨,仔细体会演讲与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启发、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正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抉择,你会选择哪种职业呢?
生:……
师:板书课题
二、走近梁启超
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补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qut;康梁&qut;。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这篇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
三、 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字词积累
征引 旁骛 亵渎 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2、通过预习知道作者以敬业、乐业为话题,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先说“有业之必要“然后再说“敬业”“乐业”。
3、寻找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四、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文中寻找什么是业?
作者所说的业不仅仅指的是职业,他认为凡是做事情都是业。
2、什么是敬业呢?
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①师引导生继续找句子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②继续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事例
提示:当大总统“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③引导生分析:觉得第七自然段中说的“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这也是在阐述敬业的含义。
3、什么又是乐业呢?
能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领略到趣味。
五、拓展延伸,感悟人生
1、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深入解读,谈谈感受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自省式阅读,鼓励“有独特见解”“进行个性化表达”)
2、仿写练习
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两段文字。
六、作业设计
1、反复诵读课文。
2、摘抄文中经典语句、格言。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论述“有业”的重要性
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乐业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
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文编《饮冰室合集》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第8段,论述“要乐业”。第9段,归结全文。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3.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谈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对着自己的成绩,你是否反思过自己学习的态度呢?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好处。这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堂实录
一、走近作者
【设计意图:全面了解作者,深入了解其社会地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掌握生字生词
【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的强调,掌握字词音形义。】
1.掌握生字读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三、了解议论文相关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论据:证明论点成立的材料。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超多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3.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比较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比较,在比较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三、学生读全文,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引导,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1.作者围绕“敬业乐业”的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问题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作者把“敬业与乐业”归纳为“职责心”和“趣味”,并且说到“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3.“敬业与乐业”中的“业”指的是那些职业
4.你认同文中所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观点吗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
5.梁启超先生的“敬业”说,有什么好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谈一谈。
明确答案: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到达“乐以忘忧”的境界。
3.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能够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好处,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能够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能够包括学生的学习。
4.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资料。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5.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用心作用。
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文章,我们能够了解到文章的写作思路。首先文章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能够体会到作者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课后习题
在作业本上整理文章的生字和解词。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2.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3.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教学重难点
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资料一目了然,学生快速进行课堂学习。】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章,了解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对观点进行论证的。
课堂实录
一、复习上一节资料,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证思路的复习,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注意文章中提示性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等字眼,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1、2段)
“第一要敬业。”(3、4段)
“第二要乐业。”(5、6段)
“敬业即是职责心,乐业即是趣味。”(7段)
“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如此”
由此可见,本文总体论证结构为“总-分-总”式:开头阐明题眼,总起全文,主体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结尾合拢总结,收束全篇。层次清晰,条理井然。
二、认识本文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文体的特点。】
相同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3)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较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
(1)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三、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据的查找,认识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答案:
1.事实:
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同样神圣和可敬;
当木匠做成一张好桌与当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
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与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英国人做事走路专注是敬,法国人做事走路散漫是不敬。
--以上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2.名言警句:
“主一无适便是敬”--朱子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以上运用的是“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四、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潜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干一行”这两种说法,你对这两种说法有什么认识?
明确答案:
前者突出了一个“敬”字,后者突出了一个“乐”字。因每个人具体状况不同,工作生活的道路也就不同,有的是先“干”后“爱”,有的是先“爱”后“干”,但终究是要既“爱”又“干”的,二者是不能割裂的。
课后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引用经典、格言、名人事例,在主观与客观上讲述了人类生活重的“业”以及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证明了敬业、乐业的人生态度。期望同学们以文中所说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去提升我们的学习,去实践生命的价值。
课后习题
1.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小练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12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
1、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学法指导:
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
②亵渎()():
③征引:
④骈()进:
⑤敬业乐群:
⑥断章取义:
⑦不二法门:
⑧言行相顾:
⑨强聒不舍():
⑩安其居,乐其业: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
5、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3
(三)整体感知:
J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本文的提纲。
J文章结尾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试用自己的话谈谈“合理的生活”该是怎样的。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四)合作探究:
1、仿照示例,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几个例子。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3、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中作者的观点在那个时代而言不无道理,如今你对他的某些观点、某些说法有疑问或有不同意见吗?若有,试作一简要说明。
4、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朗读课文,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小结:
三、巩固·延伸:
(一)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对初次参战的第45师士兵们的训话
(公元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巴顿
显然,你们大家知道战斗即将来临。但是,战争并不像你们许多人想像的那样。你们第45师的战士们必须面对这一现象,你们是要同久经沙场的老兵去竞赛,你们也不要发愁。他们也都打过第一仗,他们的第一仗是打胜了,而你们也会打胜第一仗。
战争并不像那些从未打过仗的人想像得那么可怕。作家们夸夸其谈,说什么会思念你们的母亲、情人和妻子(妻子也是你们的情人)。这些作家们既没有听到过一声敌人的枪声,也从未耽误过一餐饭,他们不是按照战争的本来面目来描写战争,而是按他们的想像来描写。
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壮观的竞赛。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美国人可以为他们都是好汉而感到自豪,他们的确是好汉。
要记住,敌人也和你们一样害怕,可能比你们更害怕。他们不是超人。我们已经消灭了敌人的'精锐部队,我们在下次战斗中将要碰到的并不是他们的精华。此外,你们还要记住,无论是在肉搏中还是在战斗中,总是进攻者取胜,招架是不能打胜仗的。但是敌人不了解我们的意图,因而他们必然要招架的。
不让敌人进攻你的办法就是你去进攻他,不停地向他进攻。这样可以防止敌人重整旗鼓……战斗中的死亡是因为时间和敌方的有效火力在起作用。你们应以自己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以迅速的行动来缩短时间。
我们美国人是个喜好竞争的民族,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下赌注。我们好胜,在下一次战斗中,你们将参加一场有史以来最激烈的竞争。你们要同其他美国人和同盟国的军队竞争,去赢得最伟大的荣誉——那就是胜利。最先取得胜利,达到目标的人,也就是赢得荣誉的人,永远不要忘掉这一点。还要记住,上帝,无论你们用什么方式去思念他,他总是和我们在一起的。
1、巴顿将军的演讲是紧扣了演讲对象(初次参战的士兵们)的哪些心理特点来说的?请通读全文后回答。
2、演讲是面对听众,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形式。因此演讲的要点比较清楚。演讲稿的要点中,你认为哪一点对初次参战的士兵们影响最大?说说你的理由。
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场也是一种特殊的战场。结合巴顿将军的演说给你的启示,请谈一谈作为初三学生的你,应具备怎样的应试心理?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⑵把握本文论证结构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和乐业。
教学难点
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生词
略。
二、学生依资料简述作者情况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三、你知道哪些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或历史故事
四、学生朗读课文回答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
2、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明确:
1、“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业有什么可敬的呢?
3、为什么该敬?
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5、怎样做才是乐业?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6、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些观点的?
7、材料和观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小结:所选材料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论证“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时,引用孔子与百丈禅师的话;论证“要敬业”时,引用朱熹对敬业的解释,引用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8、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9、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论述:
⑴勾画出最能引发你感受的语句加以揣摩。
⑵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0、以“敬业”或“乐业”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11、学生当堂背诵第六段。浏览课文,回答。
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引用的名人名言和所举的例子。(书上圈划)
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学生活动。
五、布置作业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完成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敬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乐业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总结全文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14
一、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层次清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文短意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典型的议论文能够锻炼逻辑思辨能力,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结构以及段落层次;找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内容上来说,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敬业乐业”的生活原则,从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两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尤其在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理解不到位。另外,处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会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乐学”“乐业”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文章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内部的结构关系。
2.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章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
五、教学难点
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
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又号饮冰室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我们学过他的《少年中国说》,一起来背诵一下最后一句话。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引发学习的兴趣,再由熟悉的文本过渡到对新课文的学习。
(二)环节二:圈点批注,玩游戏、理结构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在做游戏之前请大家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书上画出来,在书的空白处适当写一写你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学生活动:在书中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师引导:
第一个游戏:请从你画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话,这十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依次接龙,每人说一句话,互相订正所找句子是否是作者的观点。①“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②有业很必要③首先要敬业。④什么是敬业呢?⑤业有什么可敬呢?⑥为什么该敬呢?⑦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呢?⑧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⑨第二要乐业。⑩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第二个游戏:请从十个句子中删掉六句,保留四句话。这四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读懂文章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从十句话中挑选文章的分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要敬业,第二要乐业。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教师引导:
游戏升级版:只保留一句话,这句话是作者最想对我们说的。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筛选找到本文的中心论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三)环节三:分段研读,理结构、辨方法
教师引导:请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阐述作者是如何把“有业”部分说清楚的。提示:说清楚把什么问题说明白用什么方法即可。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梳理概括本部分各段文字的内容,关注论述过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第2段提出有业之必要。
第3段引用了孔子的言论,举了他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有业很重要。
第4段举了百丈禅师不工作不肯吃饭的例子,从正面阐明了有业的重要性。
第5段作者再次强调百行业为先的观点。
教师引导:课文6、7两段能调换位置吗?请根据我们学习“有业”部分学到的方法,自己分析第6、7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如何将“要敬业”这个观点阐述清楚的。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研读6、7两个自然段,概括段意,辨析两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第6段:为什么敬业——分析问题;第7段:怎样敬业——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这是一篇演讲词,下面老师来朗读第8自然段的内容,大家听我朗读后提取作者对“乐业”的几点看法。根据图表中已给答案的格式将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每句都要包含一个“乐”字,
______ ________
心专注 苦中寻乐
______ 乐趣无穷
孔子语 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朗读后根据回忆加以概括。
苦难免 乐在其中
心专注 苦中寻乐
有行动 乐趣无穷
孔子语 乐以忘忧
教师引导:为“乐业”部分补写一个能够证明观点的例子。
学生活动:调动知识储备,运用举例论证,证明本段观点。
(四)环节四:辨证思考,悟内容、说看法
教师引导: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你都同意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五)环节五:继续拓展,比类文、明关系
教师引导:阅读《怀疑与学问》一文。课文与拓展文的题目都是并列短语,试分析两个题目中各自的两个词语之间逻辑关系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阅读文章,梳理内容,判断题目中两个词语的关系。“敬业”与“乐业”就是递进关系;“怀疑”与“学问”是条件关系。
七、板书设计
略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质疑探究、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①了解梁启超。
补充: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
(1)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2)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知识回放
听写词语: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饱食终日、言行相顾、心无旁骛、趋之若鹜、亵渎、发愤忘食、老之将至、强聒不舍。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论述敬业之重要的?请勾划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1)首先解释什么是敬?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2)接着论证“为什么该敬呢?”作者用了一个极具感情的词语来说明职业是可敬的。
明确:“神圣”。
(3)作者还举了事例来证明“职业的神圣”。
明确:“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你觉得哪些人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梁启超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说,他演讲到紧张处,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叹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讲就如他所说,做一种劳作做到了圆满,所以他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邰丽华自小失聪,但这并没有阻挡她对舞蹈的热爱。她始终不渝地舞蹈着,一场《千手观音》向世界展示了灵动优美的舞姿,使世界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来作者又讲到“如何敬”的问题,体现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6)《庄子》“佝偻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请讲述这个故事。
(7)接下来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同一价值。”
(8)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
示例:
①我认为这几件事并非有同样的价值。比如说,一个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极少数人受益,当它消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一个共和国的存在与否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价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启超的观点。价值是不能有职业的高低来衡量的,同样是为社会作贡献,虽然功劳不一样,但价值是等同的。如果人们的职业有价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洁工辛勤工作一辈子,他的价值就不如其他人吗?每一个敬业的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是同一价值。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质疑精神。名家的观点也不一定全面,我们应该有怀疑精神,要敢于说“我认为”。不同的职业创造的价值也许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能用价值来判定职业的高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树是可敬的,小草同样装点着春天。)
2.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
(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的特点。
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结合现场气氛。“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结合前文,看看还有什么特点,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2)乐业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说明“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应该“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证“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四个方面可概括为:睹其变化乐、奋斗前行乐、竞争得胜乐、杜绝游思乐。(加点字板书,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请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教师可以自己的教育快乐观证明职业是有趣味的:“在浅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今天,语文给了我一片宁静的天空,一颗自由的心灵,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袭自然的情感。在语文园地里耕耘,我快乐!”
三、拓展延伸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板书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敬业与乐业》语文教学设计04-27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15篇)04-26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精选15篇)09-23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精选11篇)09-18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通用15篇)05-14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03-07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04-07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04-03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