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3 15:19: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一、导入:

  1.这节课由我来给同学们上。我站在这里,同学们对我以及我要给同学们上的这节课,一定有许多想知道的。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呢?(每人只提一个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2.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多,我就不一一回答了。我今天的任务不是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教师:对。言归正传,据我了解,我们小学六年级现在已经普遍进入了复习阶段,你们已经开始复习了吗?(学生回答)

  3.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复习“常见的量”。(板书课题:)

  二、课堂复习。

  1.其实在我们教室里就有一些常见的量,你能找到吗?

  (自己的体重、身高、年龄,黑板的面积等)

  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量?(学生回答)

  3.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量有:长度、面积、体积(包括容积)、质量、时间等。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呢?谁知道?(按顺序说出来,这样就显得不乱了。)

  4.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我们小学阶段学过的量以及各种量的计量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进率整理一下,写在一张纸上,每小组只写一份就可以了。(重点内容)

  ……

  (教师巡视,提醒:速度要快一些)

  5.各小组整理完了吗?

  6.小组整理完后和附近的小组交换一下,看看别的小组是怎么整理的。

  7.再交换回去,可以对自己小组的整理内容再做一下修改和补充。

  8.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每小组汇报你们整理的一种量就可以了。哪个小组先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次板书:(标上进率)

  长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容积):立方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质量:吨、千克、克

  时间:世纪 、年、月、日、时、分、秒

  货币:元、角、分

  三、课堂练习。

  1.刚才我们已经把学过的量进行了整理,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

  说一说,怎么进行单位的改写?(提问)

  2.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看来都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独立做一下课本87页的做一做,细心一点。

  3.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同学们做的`怎么样?我还不知道,我检查一下,你是怎么做的,谁来把这几道题 回答一下?

  5.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很好了。究竟是不是真正学好了,我还不知道。以下几道题我班的同学们在做的时候经常出错,你能做对吗?

  750=( ) =( )

  7050=( )( )

  5吨300千克=( )千克 =( )吨

  5030千克=( )吨( )千克

  提问,检查对错。

  6.小结:单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改写不容易出错,可是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有时往往一粗心,就出错了,以后希望同学们细心点。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常见的量进行整理与复习。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发言踊跃,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同学们,下课。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

  2.通过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2过程与方法:

  讲解圆柱体表面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概括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的平面化,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让同学们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2教学难点:

  能够分清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区别,合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工具

  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如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圆柱体,比如我手里面拿的水杯,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东西组成的吗?

  生:同学们举手进行回答。

  师:这个水杯有哪些面组成呢?

  生:上底面、下底面、侧面

  师:多媒体出示动画

  师: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三部分组成。

  师:现在想一下这三部分都是什么图形?

  生:上下底面(圆形),侧面(长方形)

  师:把这三个面积加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圆柱的表面积。

  生:举手口述连线答案。

  师:课件出示答案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些数量关系:

  ①柱体上下底面面积相等;

  ②圆柱体侧面长=底面圆周长

  ③圆柱体侧面宽=圆柱体高

  二、探究新知

  (一)、侧面积

  师:我们现在来看看圆柱体的侧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举手发言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圆柱侧面积=长×宽=底面圆周长x高

  师:现在我们看看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计算的。(多媒体出示问题)

  1、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圆半径为50px,高为125px,求一下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及时多少?

  生:举手回答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解:周长=2πr=2×2π=4π

  侧面积=周长×高=4π×5=20πcm?

  师:同学们要认真观察书写步骤。

  (二)、表面积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怎么计算的。

  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多媒体出示答案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侧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练习吧!

  2、现在要制作一个底面半径为2dm,高为10dm的圆柱形铁桶,需要多少铁皮?

  师:同学们可以先算出侧面积和底面积,然后再算表面积。

  生:通过同学们互相竞争,增强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析:

  解:周长=2πr =2×2π =4π

  侧面积=周长×高=4π×10=40π

  底面圆面积=πr?=4π

  圆柱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40π+2x4π=40π+8π =48π

  答:需要48πdm?铁皮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面的这道题,能不能分小组解决问题。(课件出示题目)

  1、天气冷了,农村学生就要生火了,烟囱使用铁皮做的,一节烟囱长为20xxpx,烟囱的半径为100px,求制作这样的烟囱一节需要多少铁皮。

  师:要找出题目的关键,理清思路,细心解题。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析:

  解:周长=2πr=2×4π=8π

  表面积=侧面积=8π×10=80π

  答:制作这样的烟囱一节需要80πcm?铁皮

  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也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2.现在要砌一个圆柱形的水窖,预计水窖深3米,水窖底的底面直径为1.5米,现在求一下整个水窖需要抹去多少平方米的混凝土。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解析:周长=πd=1.5π

  表面积=侧面积+下底面积=1.5π×3+2.25π=6.75π

  答:整个水窖需要抹去6.75π平方米的混凝土

  师:现在大家独立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题目)。

  3、已知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15700px?,其中圆柱体的底面半径50px,求圆柱体的高。

  解:设圆柱体的高为h

  根据: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

  628=2×2πh+2×π2?

  628=4πh+8π

  628=4×3.14h+8×3.14

  20=4h+8

  h=4

  答:圆柱体的高4米

  7作业布置

  师:在作业本上面完成下面的2个题目。

  1、一个圆柱体,如果底面半径为5,圆柱体高为10,那么,求一下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解:周长=2πr=2×5π=10π

  侧面积=周长×高=10π×10=100π

  底面积=πr?=25π

  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100π+2×25π=150π

  2、现在要给一个圆柱形的纸质品涂上颜色,现在知道该艺术品的底面圆半径为50px,圆柱体高为125px,请同学们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

  解:周长=2πr=2×2π=4π

  侧面积=周长×高=4π×5=20π

  底面积=πr?=4π

  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20π+4π=24π

  课后小结

  这堂课大家通过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使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图形面积问题。主要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建立丰富的想象,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板书

  第2节圆柱(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圆柱的体积(教材第25页例5)。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圆柱教具一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头回答。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怎样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

  2.引入新课。

  我们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思路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呢?

  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1)。

  【新课讲授】

  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立体图形。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①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变了没有?形状呢?

  学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故体积不变。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状越接近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面积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接近一条线段,这样整个立体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①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②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教师: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而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1250px2,高是2.1m。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学生: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50×2.1=105(cm3)答:它的体积是2625px3。

  ②2.1m=5250px 50×210=10500(cm3)

  答:它的体积是262500px3。

  ③1250px2=0.5m2 0.5×2.1=1.05(m3)

  答:它的体积是1.05m3。

  ④1250px2=0.005m2

  0.005×2.1=0.0105(m3)

  答:它的体积是0.0105m3。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V=πr2h。

  【课堂作业】

  教材第25页“做一做”和教材第28页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答案:“做一做”:1. 6750(cm3)

  2. 7.85m3

  第1题:(从左往右)

  3.14×52×2=157(cm3)

  3.14×(4÷2)2×12=150.72(cm3)

  3.14×(8÷2)2×8=401.92(cm3)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课后小结

  1.“圆柱的体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等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今后学习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引发自主探究,最后获取知识的新方式来代替教师讲授的老模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导公式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练习时间少,练习量少,要注意把控。

  课后习题

  教材第25页“做一做”和教材第28页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答案:“做一做”:1. 6750(cm3)

  2. 7.85m3

  第1题:(从左往右)

  3.14×52×2=157(cm3)

  3.14×(4÷2)2×12=150.72(cm3)

  3.14×(8÷2)2×8=401.92(cm3)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课例名称

  “算出它们的普及率”。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计算出本班同学家庭的电话、电脑的普及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和估计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情景一:

  师:同学们,老师昨晚想通知大家今天带计算器,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生1:可以打我们家的电话,或打爸爸、妈妈的手机。

  生2:发电子邮件。我的E-mail是……

  生3:您只要通知我一个人,然后我去通知5个人,被通知的同学再分别通知5个同学,这样又快又好。

  师:我班同学家里有电话的很多,有电脑的也不少。今天,我们来调查一下,我班谁家已安装了电话,谁家购买了电脑。

  生1:老师,不用调查了。我这儿有全班同学家的电话。我班100%同学家里有电话。

  生2:我们可以调查哪些同学家里有手机或小灵通这些移动电话,这样方便联系。

  师:(生1)李××,你真是一个有心人。100%同学家里有电话,可以说成电话的普及率是100%。在我们的生活里,经常要计算和使用“普及率”。这节课,我们就来计算一些普及率。如家庭移动电话普及率、电脑普及率等。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能及时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给了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其意义将是深远的。

  情景二:

  学生分组统计后汇报统计和计算的百分率结果。

  师:我班同学家庭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是96.6%,就是求出已有移动电话的56个家庭数占全班58个家庭数的百分之几。

  生2:老师,我觉得应说“大约是96.6%”。

  生3:我班同学家庭有电脑的是39户,普及率大约是67.2%。

  师:你能根据计算的结果推算出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大约是多少吗?

  生1:我认为我们南通市居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接近100%,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大概是95%,电脑的普及率低一些,可能有60%。

  生2: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不能认为我班同学家庭电话普及率是100%,就认为南通市居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接近100%,你要考虑到南通市还有比较贫困的地方。应该说,学田地区的电话普及率接近100%。

  生3: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因为我班同学大部分住在学田新村,如果要调查南通市居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还应该到其他学校或新村去调查。

  师:你想得真周到,你认为应怎样调查呢?

  生3:我想在南通市的东西南北中各确定一个学校或新村去调查统计才准确。

  师:也就是说,推算和估计普及率要考虑我班同学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南通地区处于什么水平。

  评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最为真实的思想,不必考虑教师希望他说什么,而在意“我”自己的观点,是否准确,是否独特,是否有自己的个性。教师的鼓励与反馈“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

  情景三:

  师:通过这一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体会?

  生1:我懂得了通过调查统计后,能求出某种东西的普及率。

  生2:我知道电脑的普及率比电话的普及率低,我们可以把调查的结果反馈给电脑商,让他们加强宣传的力度,多搞促销活动。

  生3:我知道了我们学习的统计和百分数的知识很有用。

  生4:我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因为我奶奶说,以前人憧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样的好日子,现在我们不但有了电灯电话,还有了电脑,有人家还有了私家车呢!

  生5:……

  师: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有意义的调查活动?

  生1:我班同学戴眼镜的很多,可以调查我班的近视率,或全校的近视率,引起大家的重视。

  生2:我经常看到有同学在校外的小摊买零食。我想调查一下我班同学每月零花钱的`用法,到底有多少钱买学习用品,多少钱买零食。

  生3:我想调查有多少人还知道张思德,现在许多同学知道“小燕子”赵薇,不知道英雄张思德了。

  生4:我想调查南通市有多少贫困家庭。

  生5:……

  评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操作的,能颔悟到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不刻意要求学生与教师思维一致;不刻意要求个别学生给出的答案对全班具有代表性。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发现、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后安排的。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维正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需要具体形象思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对学生来说,如果始终是被动地接受,像成人一样地学习,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是索然无味的,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渐渐地沉睡起来,他们会渐渐地疏远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重复性向创新性过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动有趣的实践感受使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枯燥。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探究数学,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当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收获,而不是仅仅重复教师的讲授,面对着具有鲜活生命和灵动个性的学生,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自己思想、表述自己观点、实现自己思维飞跃的舞台,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学习自信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欣赏者、支持者和引领者。

  如何正确认识数学实践活动,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以怎样的模式呈现,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感觉到这是极其新鲜而富有挑战性的。在探索中,我了解到实践活动是“做数学”的具体表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启迪是:当你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时,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一、问题引入

  1、 师: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吗?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2、 检查各组准备情况,用具是否齐全,并作适当调整。

  3、 讨论:要使室外课堂教学有效进行,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二、实践活动

  1、量一量,寻找规律

  (1)量同样长度的竹竿的影长

  动手操作:在太阳底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注意:在测量竹竿的影长时,各小组必须同时进行操作。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同时测量几根同样长的竹竿,其影长是相同的。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学生动手实践,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记录在表里,并计算比值。(测量时都取整厘米数,竹竿与影长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师:比较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发现规律: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上面的测量和计算结果的结果,推想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多少?学生进行交流。

  根据高度与影长的比确定这里的影长大约是3米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算出结果。

  4、能根据上面的发现,想办法测量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应该准备哪些测量工具?在小组里交流。

  在太阳光下,先用一根竹竿,量出它的高度和影长,在量出当时大树的影长。在表格里填写测量的数据。

  师:你能算出大树的高度吗?学生进行交流。

  在计算时,可以先算出竹竿与影长的比值,在仿照上面提到的方法求出大树的高度。

  师:在测量时为什么我要强调同时测量?

  从中体会到数学方法的严谨性与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实际运用

  1、校园里还有很多比较高的物体,还能测量出楼房、旗杆等的高度吗?

  与学生一起测量旗杆。回到教室进行推算。

  2、师:想一想,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数的影长。这样计算出的结果还准确吗?为什么?

  四、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课,这节课上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收获?请你将你的感受写成一篇数学小论文。

  课前思考:

  《大树有多高》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会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时可分两大环节:第一环节量量比比,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教学前教师要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如找好几根同样长的竹竿,准备好卷尺或米尺;学生测量时教师要巡视学生测量是否准确,操作有无错误等,尽量使测量出的数据准确些。第二环节议议做做,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的问题,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讨论采用怎样的办法来测量,然后分组测量,最后进行交流。当学生们都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大树高度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继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仿照这一方法来测量出教学楼、旗杆等的高度。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序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课前教师一定要考虑周全,做好小组活动的各种准备工作,以提高活动课的教学有效性。

  既然是一节活动课,就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和魅力。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欢迎参考!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有25人,女生有22人。从总体上看,学生数学能力相对欠缺,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学校热情一般,大多数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能按时完成作业。反应比较慢的也不少,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你给他讲一遍不会,再讲一遍还是不会,继续讲一遍仍然不会。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6.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

  一单元圆: 17课时。

  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6课时

  三单元图形的变化: 5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5课时

  数学与体育: 3课时

  四单元比的认识: 13课时

  五单元统计: 6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3课时

  生活中的数: 2课时

  六单元观察物体: 5课时

  看图找关系: 2课时

  总复习: 10课时

  机动时间: 3课时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最近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圆,你对圆又有了哪些认识?

  (二)创设情境:龟兔赛跑。

  第一次龟兔赛跑,小白兔输了不服气,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比赛,这回小白兔画了两条比赛路线,小白兔跑圆形路线,乌龟跑正方形路线,结果小白兔赢了,观众纷纷表示比赛不公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新授教学。

  (一)定义。

  1、小乌龟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小白兔呢?

  2、什么是圆的周长?请你摸一摸你手中圆的周长。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1、学生讨论。

  (1)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你认为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

  2、猜测。

  看图后讨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通过观察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3倍,那到底是多少倍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实践操作。

  (1)目的: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圆的周长约是直径的几倍。

  (2)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量之前考虑好怎样分工更合理。

  (3)填写表格。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4)汇报小结

  看了几组不同的结果,虽然倍数不同,但周长大多数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比三倍多多少呢?

  (三)认识圆周率、介绍祖冲之。

  1、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表示。

  2、介绍祖冲之。

  (四)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怎样求周的长?如果我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C=d

  2、圆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

  教师板书:C=2r

  3、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五)课堂反馈。

  你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小乌龟和小白兔谁跑的远了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

  1、=3.14()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3、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二)选择。

  1、较大的圆的圆周率()较小的圆的圆周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半圆的周长()圆周长。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实践操作。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先讨论如何画,再操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后作业。

  (一)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d=2米

  2、d=1.5厘米3.d=4分米

  (二)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6分米

  2、r=1.5厘米

  3、r=3米

  六、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C=dC=2r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活动要求:

  1、各个组成部分面积分配合理,布局合理。

  2、要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需要.大致分为:1----4岁;5---8岁;9----12岁。

  3、要有娱乐活动场所、休息场所、小路。

  4、算出各个部分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一、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例3是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例4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厨师帽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五、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积展开模型电脑课件

  易拉罐、白纸壳、剪子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 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S = 2 πr 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评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得出结论,又让学生验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

  课件出示例四,读题明题意,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第16页第七题,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讨论: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小结,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S表面积=S侧+2S底

  =2πrh+2πr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材第14页例5、例6,练习三的1、2、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关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5

  1、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

  ① 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 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 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2)()○()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3) (+)○+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小结。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应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教学例6

  1、计算5

  (1) 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3) 汇报计算过程。

  5

  1 = 5 (问: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1 = 3

  2 =

  (4)想一想:不改写算式,直接进行约分行不行?

  抽生板演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明白像这样连乘的算式,可以直接约分同时计算。

  (5)试一试

  3

  学生独立计算,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计算(+)4

  (1) 观察算式,说一说你认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请两位上台板演。

  (3) 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4

  21 =4+4

  5 1 =+1

  =1

  (4)试一试

  (+)27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

  3、计算:87

  (1)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应该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3)反馈交流结果

  板书:87

  =(86+1)

  1 =86 +

  1

  =3+

  =3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的1、2、4、5题

  四、课后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1、□=□

  2、()=□(□□)

  3、(+)9=□9+□9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 2、21

  3、64、39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68页,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探索和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渗透“极限”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补充感知、理解意义

  (1)(出示圆片):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2)同学们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板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学生齐读。

  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

  (1)提问:猜猜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下面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①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②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互相说说。)

  (3)活动要求:折一折手中的圆片能折出什么图形?

  (4)把16等份圆和32等份圆分别剪开(在黑板上贴出这两个圆),拼成两个长方形,拼好后一起思考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①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形状变,面积相等)

  ②课件演示: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什么图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像长方形)

  (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并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剪成2个半圆重新拼组成一个更接近长方形。

  小结:它们的面积没有改变,圆的面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

  3、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a、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c、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d、你能找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探究、分析,并将结果汇报。

  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是半径(r)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r×r=r2

  齐读公式S=∏r2强调r2=r×r(表示2个r相乘)

  同学们太捧了,学会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巩固运用、形成技能

  1、我们用了多种方法推导、验证了圆的面积公式,并知道了圆的面积大小与半径有关,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2、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1)课件出示例1

  (2)学生独立审题

  (3)教师板演解答过程.

  3、求下面圆的面积r=3md=5cm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核对时,强调要先算平方再算乘法。

  4、判断题(课件出示)

  5、拓展练习:机动题

  小力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厘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约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深化认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练习十六2.4题.

  附:板书

  圆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r×r

  =∏r2

  例1:r:20÷2=10(m)

  S:3.14×102=314(m2)

  答:它的面积是314m2。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

  4、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

  板书: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

  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7、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二)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说说解题方法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重点:

  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实际应用

  占地面积是求得什么?

  三、实践活动

  四、课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

  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8=χ/10

  8χ=12.8×10

  χ=128÷8

  χ=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题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3、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学生根据例题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个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思考后独立解答。

  (3)指名板演,全班评讲。

  4、做一做:教科书P59“做一做”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科书练习第3、4题。学生读题后,先说说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再独立进行解答。

  2、完成练习第5、6、7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板书:

  用比例解决问题

  1、分析题意

  2、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课题: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

  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

一、 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 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 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 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 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习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平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习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组织交流:这题符合今天的特征吗?那要分配的总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现在你会解决吗?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教学例题时要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习十四第2、8题的平台。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由于在学习比的`意义时学生已能根据两个数量间的比用分数来表述两者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例题5时,我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解答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交流解法时,很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想出了很多种解法。这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突出了用分数乘法来解题的这种方法。在新知的学习中,我还请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检验,学生们联系题中的信息想到了可以将求出的两个数量组成比进行化简,再将这两个数量的和求出来,与已知信息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整节数学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课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配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要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从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价值。

  学生在平时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课后反思:

  在练习十四第4题后,进行相应的练习后,出示一道练习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1: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通过计算,我知道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讲得非常好。

  生2:不要把三个角都求出来,只要求一个最大的角就行了:1804/9=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分析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分析得很有道理。

  生3:其实一个角也不用求,就知道它是锐角三角形,因为三个角加起来是9份,而最大的角只占4份,没有达到9份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度数没有达到180的一半,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都有点听蒙了。

  师:哪个同学能把的想法重说一遍?

  生4:

  师:那如果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呢?或者是2∶3∶7呢?又各是什么三角形呢?

反思中的反思:

  学生是可畏的,更是可敬的。在练习阶段,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是如此的活跃,方法是如此的灵活,体现了思维的价值,很好地诠释了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新课程精神。

课后反思:

  这课内容按照知识点来划分属于按比例分配内容,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比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先求出每一份是多少;二是将比转化成分数,然后按照分数应用题来解答。这两种方法共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结合具体图例,自己想到这两种解答方法,在师生的进一步对话中,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解答时,都得渗透对应思想。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

  而是描述性的定

  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

  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1)

  0℃

  -3℃

  3℃(+3℃)

  通过温度的概念,初步学习负数,理解气温高低与温度的关系,是负数学习的第一步。

  第2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

  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

  转载

  标签: 分类: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数上

  教案含反思

  教育

  第七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26页的例9、例10,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资源: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30个左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出示萝卜或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

  提问:我们刚刚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想到:关键是看这个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1立方厘米,也就是可以将它切成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演示切的过程。切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是包含多少1立方厘米。

  2.设疑:萝卜(或橡皮泥)是可以切开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都是可以切开的。那么又该如何去求那些物体的体积呢?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例9

  1、操作准备。

  (1)提出操作要求: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要求四人小组内每人摆出的长方体各不相同。

  (2)将摆出的长方体放在桌上,并编号。

  2.观察思考。

  (1)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然后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2)启发: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由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依次去数每个长方体中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核对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选择一些长方体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它们所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的。

  3.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格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三、教学例10

  1.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我们提出了一个猜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提问: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三个长方体,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启发:看着图想一想,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来思考上面的问题吗?

  3.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小组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4.组织交流: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追问:如果再给你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像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四、概括公式

  1.提问:根据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你能说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通过交流得出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2.继续提问: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长方体的直观图),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得出:

  3.启发: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交流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棱长×棱长

  进一步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但用字母表示正方体的公式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教材第26页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请你打开课本看一看。

  让学生阅读后说说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并重点追问每个a3的含义,进一步明确a3的读、写方法。

  五、应用拓展

  1.做“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先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再说说分别是怎样列式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图形的长、宽、高或棱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关注学生是怎样得到每个几何体的体积的。如果有学生仍旧是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

  方法,要引导学生与用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强调用公式计算更简便。

  3.做“练一练”第2题。

  选择几个式子让学生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式子的得数。

  4.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读题,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车厢的长、宽、高,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六、全课小结(略)

  七、课堂作业:做练习六第1、3题。

  教学后记:

  一、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在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的单位以后教学的,教师通过切开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看看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引入计量体积的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用切开的.方法来计量物体的体积的.教师采用了让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摆长方体的实验,引导学生找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教师考虑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考虑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如,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切开,)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如,找到计算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从而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二、加强实际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教师特别注意到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给了学生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正是教师正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强实际操作。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拆拼等活动,学生清楚地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并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体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观念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改变传统观念就要实现三个转变:教学目标,由以知识传授为主改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气氛,由以严格遵守常规改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本节课中大胆地实践,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给学生最大限度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掌握了数学建模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每个听课老师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

  第八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

  教学内容:第28页的练习六4~8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探索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直棱柱体积的通用公式。

  “练一练”和练习六第4—8题,先直观看图计算,再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联系,在比较中巩固上述公式的推理过程,然后在练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较、讨论、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体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备注

  活动一、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师: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

  问: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生: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4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较

  板书:(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活动三、实践应用

  1、第9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01页第1、2、3

  活动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3-24

数学《比》教学设计05-08

数学教学设计05-26

数学教学设计06-29

数学六年级教学设计03-02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7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1-17

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12-27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