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分享。
《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二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在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最佳记忆方法,能熟练背诵2的乘法口诀。
2、在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探索新知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运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归纳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
熟记2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骑单轮车的精彩杂技表演,研究了5的乘法口诀,今天杂技演员们给大家表演的是顶竹竿,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有5名演员在顶竹竿,每根竹竿上都有两名演员。预设2:舞台上还挂着灯笼,每串上有2个红灯笼、5个黄灯笼。谈话:我们尝试把它们编成一首小儿歌。一人头顶1根竿,竿上两人转圈圈(教师指图加手势演示);两人头顶2根竿??谁能接着说?
预设:竿上4人转圈圈。
追问:接着往下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3根竿上有几人?4根、5根呢?
谈话:下面我们就来解决“3根竿上有几人?4根、5根呢?”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杂技表演顶竹竿为背景,与生活联系密切。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将信息以学生喜欢的儿歌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呈现,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在接着编儿歌的过程中会意识到,要想接着编,首先须知道3根、4根、5根竿上分别有几人,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发现、提取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借助学具,创编儿歌
谈话:谁来说一说你认为3根竿、4根竿、5根竿上分别有几人?预设:3根杆上有6人,4根竿上有8人,5根竿上有10人。
谈话:大家都认为3根杆上有6人,4根竿上有8人,5根竿上有10人,是怎样得到的呢?先自己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1)探究3根竿上有几人
提问:“3根竿上有几个人?”哪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板书:3根竿上个人)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预设1:摆小棒的方法。预设2:列加法算式2+2+2=6。预设3:列乘法算式3×2=6或2×3=6。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了刚才的猜想,3根竿上6个人(板书:6),表示3个2相加(板书:3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6(板书:3×2=6)。
(2)探究4根竿上有几人
提问:4根竿上有几人呢?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板书:4根竿上个人)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预设1:用小棒摆一摆。
预设2:列加法算式表示2+2+2+2=8。
预设3:列乘法算式2×4=8或4×2=8,表示4个2相加。
小结: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4根竿上有8人(板书:8),表示4个2相加(板书:4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为4×2=8(板书:4×2=8)。
(3)探究5根竿上有几人
谈话:3根竿、4根竿上有几人的问题都解决了,哪个小组想来说一说5根竿上有几人,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板书:5根竿上个人)
预设1:我们是用画圆的方法表示。预设2:列加法算式表示2+2+2+2+2=10。预设3:列乘法算式2×5=10或5×2=10,表示5个2相加。
小结:我们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得出5根竿上有10人(板书:10),表示5个2相加(板书:5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为5×2=10(板书:5×2=10)。
(4)探究2根、1根竿上各有几人
提问:2根竿上几个人?2根竿就是几个2?能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表示吗?(板书:2根竿上个人)
预设:是2个2,加法算式是2+2=4。乘法算式2×2=4所以2根竿有4个人。追问:这里的两个2表示的意思相同吗?那分别表示什么?2×2表示什么?
预设:第一个2表示每根竿上有2人,另一个2表示有2根竿子,2×2表示2个2相加。提问:1根竿上有几人?也就是几个2?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预设:1根竿上有2个人,也就是1个2,乘法算式是1×2。
小结:2根竿上有4人(板书:4),表示2个2相加(板书:2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为2×2=4(板书:2×2=4)。1根竿上有2人(板书:2),表示1个2(板书:1个2),用乘法表示为1×2=2(板书:1×2=2)。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在摆一摆的过程中、通过借助直观教具,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几乘2的直观表象。全班交流不同方法时,在说一说的过程中,既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进行了一次锻炼,同时又在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几乘2乘法意义的理解。整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归纳、倾听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借助儿歌,创编2的乘法口诀
谈话: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1根竿上2个人,2根竿上??不但解决了问题,还编出了一首小儿歌,你们能接着编下去吗?
预设:2根竿上4个人,3根竿上6个人,4根竿上8个人,5根竿上10个人。谈话:除了用小儿歌帮助记忆,你还能想到更简便的方法吗?学生可能回答:可以把儿歌编成乘法口诀。
谈话:1根竿上2个人,表示1个2,用乘法表示为1×2=2,谁能来编第一句?预设: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提问:2根竿上4个人,表示2个2相加,乘法算式:2×2=4,谁来接着编?预设:二二得四(板书:二二得四)
谈话:剩下的你会编吗?先自己编一编,再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学生独立创编,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1)创编3×2的口诀
谈话:3根竿上6个人,表示什么?用乘法怎样表示?预设:表示3个2相加,列式3×2=6。追问:谁来编口诀?预设1:三二得六。预设2:二三得六。
小结:我们在编口诀时通常都是将较小的数放到前面,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二三得六就是3×2的乘法口诀。(板书:二三得六)
(2)创编4×2的口诀
谈话:4根竿上8个人,表示4个2相加,乘法算式怎样列呢?它的口诀又是什么呢?预设1:4×2=8,口诀是四二得八。预设2:我编的口诀是二四得八。
预设3:选择二四得八。应该将小数放到前面。
小结:二四得八是4×2的乘法口诀(板书:二四得八)。(3)创编5×2的口诀
谈话:5根竿上10个人,表示几个几相加?用乘法怎样列呢?可以怎样编口诀?预设1:5个2相加,乘法算式5×2=10,口诀是二五得十。预设2:我们的口诀是二五一十。
谈话:为了方便我们在解决5个2相加或2个5相加时都用同一句口诀。我们一起把刚才创编的成果读一读。
谈话: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充分利用迁移规律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基础,在对几乘2的乘法意义理解的基础上,以简短精炼、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载体,将儿歌进行简化,从而抽象出2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共同编制“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两句乘法口诀,然后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交流捕捉对方的想法,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自主对比、选择中,使编制简洁的乘法口诀成为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背诵口诀,理解意义
谈话: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5句口诀,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每句口诀里都有二。预设2:从下往上看每一句都比上一句多了2,从上往下看每一句都比上一句少了2。预设3:每一句都是表示几个2相加。
谈话:同学们不仅发现了每句口诀间的关系,还发现了口诀表示的意义。那二二得四这句口诀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二五一十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预设:二二得四表示2个2相加得4。二五一十表示5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5相加。追问:有个马虎的小朋友忘记了二四得几你们能帮帮他吗?
预设1:记住二三得六,再加上一个2就可以。或者记住二五一十,减去一个2也可以。 小结:知道了二五一十,减去一个2,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发现了口诀里的小秘密,同时也掌握了记忆乘法口诀的小窍门。现在快速记忆口诀,看谁将2的口诀记得又快又准。
(学生自由记忆、背诵,同桌两人对答,师生对答)
谈话:真了不起,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将2的乘法口诀记住。
【设计意图】
本环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记忆2的乘法口诀,通过找规律,学生进一步发现每句口诀间的联系,更深刻地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教师利用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口令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记得准确而深刻,为以后学习其他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4、解决绿点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谈话:仔细观察舞台布置,你们能找到哪儿藏着可以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吗?预设: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谈话: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预设1:就是求4个2相加,列加法算式2+2+2+2=8。预设2:求4个2是多少,列乘法算式4×2=8或2×4=8。预设3:我用乘法口诀二四得八。
谈话:用口诀我们很快就可以算出4×2=
8、2×4=8。想一想1×1=多少?表示什么?可以怎样编口诀?(板书:1×1=)
预设:1×1=1,表示1个1相加,口诀是“一一得一”。(板书:1)小结:我们就用这句口诀“一一得一”。(板书:一一得一)
【设计意图】
本环节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绿点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学生对2的乘法口诀的深层理解、又强化了对于2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巩固练习,应用方法
1、看图列式。
2、照样子填一填
3、看口诀,写算式
3、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4、找一找生活中用到的2的口诀
谈话:你们能找到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2的乘法口诀接解决吗?预设1:一名小朋友有2只眼睛,3名小朋友有几只眼睛?二三得六。预设2:教室里一盏灯有两根灯管,4盏灯有几根灯管?二四得八。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课堂练习具有层次性,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列出加法、乘法算式,建立加法与乘法的联系,然后再次经历编写口诀的过程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看口诀说算式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结果不变的规律,第四道解决问题的题目,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2的乘法口诀来解决这个问题,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此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谈话:同学们,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预设1:我学会了2的乘法口诀。预设2:我会自己编口诀了。预设4:我会用口诀解决问题。预设3:这节课我很快乐。
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希望同学们能用学到的口诀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设计意图】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适时评价,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帮助学生全面回顾梳理,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
《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2
一、教学内容:
2、3的乘法口诀,例
1、例2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看PPT的过程中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
2、初步熟记
2、3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
2、3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算式。
四、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五、教具:
PPT、三角形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5个4相加()2个7相加()3个4相加()
2、填空。(让学生读题目填空)。
9×3表示()个()相加,加法算式是:9+9+9,“9”表示()“3”表示()
(二)探索新知
1、导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是通过加法求出和得到的,也可以用乘法口诀就能很快地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学习2的乘法口诀。
(1)直观演示,师生摆苹果,教师在PPT摆一盘二个苹果,学生也照样子在桌上摆,边摆边讨论边板书。
(2)问:摆了几个苹果?根据回答板书“2”。摆了几个2个?板书“1个2”。根据乘法的意义,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板书:“2×1=2”。那“2×1=2”表示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表示“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3)接着再摆二个苹果,让学习列加法算式“2+2=4”,再引导学生写乘法算式“2×2”。想“2×2”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思考“2×2”表示2个2相加,“2×2”得多少呢?根据乘法算式的积就是相同加数的.和,所以“2×2=4”,可以用一句口诀表示,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二二得四”并板书。
(4)引导学生明白口诀“二二得四”表示2个2得4。
3、学习3的乘法口诀。
(1)师生操作:用一束气球摆一摆。讨论一束气球有几个?“3个”。是几个3?(1个3),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3×1”,等于几呢?“3×1=3”,能用一句口诀表示吗?板书“一三得三”。
(2)再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出: 2个3 3+3=6 3×2=6二三得六3个3 3+3+3=9 3×3=9三三得九
(3)引导学生总结:学习
2、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4、学习1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由1个2是2,1个3是3,得出1个1是1,口诀“一一得一”。
(三)巩固练习
1、第11页“做一做”1、2题。
2、我会背。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3的乘法口诀),要想乘法算得又对又快,必须熟记乘法口诀。
(五)作业:
练习三第2、3题。
七、板书设计:
2、3的乘法口诀
1个1 1 1 ×1=1一一得一1个2 2 2×1=2一二得二2个2 2+2=4 2×2=4二二得四1个3 3 3×1=3一三得三2个3 3+3=6 3×2=6二三得六3个3 3+3+3=9 3×3=9三三得九
《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课本第18页,例1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求商的方法,教材选取的被除数不超过12,便于学生在数据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和推理探索求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实物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是着重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探索求商的过程,理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多种方法。
2、 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 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背诵乘法口诀
2、先填空,再说说你用的哪句口诀?(“开火车”游戏)
2×( )=4 3×( )=6
4×( )=8 ( )×3 =12
( )×4 =20 5×( )=15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一)故事引入,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不但乘法口诀背的好,还能准确的利用口诀解决问题,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讲个故事。
(课件出示:孙悟空大闹天宫回到花果山,带回了一些鲜美的桃子。)
师:回到花果山以后小猴子们看到桃子都想吃。孙悟空想:“糟了,桃子不够分,怎么办?”它灵机一动说:“我考大家一个问题,谁回答对了,就把桃子奖励给它吃吧!
出示问题:“有12个桃子,如果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二)呈现问题、分析题意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1:总共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问题是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预设2:12是总数,3表示每份数,求份数!
(三)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师:同学们说得很棒!那到底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你也来当一回猴王,用你手中的小棒来分一分吧?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分:请利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
2、写:根据分的过程,列出算式,写下来;
3、说: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真强,我要请一位座得最端正的小朋友来上面摆一摆!请大家仔细观察,他是怎么分桃子的?
(学生1,现场操作)
师:你们同意吗?咱们给他掌声鼓励鼓励吧!
2、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师:刚才我看到两个同学,摆的特别快,说得也很清楚,我们来听听他们是如何分的?
预设1:采用不断连减的方法。
第一只小猴分3个,12-3=9,剩余9个; 第二只小猴分3个,9-3=6,剩余6个;第三只小猴分3个,6-3=3,剩余3个; 剩余3个分给第4只小猴,3-3=0 正好分完。
(12-3-3-3-3=0,一共拿了4次,可以分给4只小猴)
预设2:采用不断连加的方法。
1只猴分了3个,2只猴就分了6个,3只猴又加3个就分了9个, 4只猴再
加3个就分掉了12个,所以可以分给4只猴子。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3:用乘法口诀来算。
12÷3=4
三(四)十二,商是4。相当于12里面有4个3,所以能分给4只小猴。
(四)优化算法,点名课题
师:看来咱们班的猴王可真不少啊!大家分的都非常棒,我们来总结一下,这3位同学虽然列的.算式不同,但是都从中找到了4,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是猴王,你会喜欢哪一种那?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吧!
预设: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因为这样算起来很快、很方便。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
三、巩固练习
1、你能用乘法口诀求商吗?
(1)16÷4= 想:因为四( )十六, 所以商是( )。
(2)30÷5= 想:因为五( )三十, 所以商是( )。
(3)30÷6= 想:因为( )六三十, 所以商是( )。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课本18页,做一做)
12÷6= 6÷2= 12÷4=
8÷2= 9÷3= 10÷5=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课本20页,第1题:
6÷3=? 怎样想?
注意:计算后,鼓励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商的?
4、课本20页,第2题
有( )棵黄瓜苗,( )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
( )÷( )=( )
5、拓展提升: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
12÷3= 12÷4=
6、拓展提升:根据算式12÷4=3 讲一个小故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又有哪些新的收获那?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1:我学会了用多种方法来求商。
预设学生2:我喜欢直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很快,也很方便。
五、课堂作业:
1、练习四的第3题。
2、练习四的第4题。
6÷6= 2÷1=
5÷5= 3÷1=
4÷4= 6÷1=
师:你能写出几道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吗?
六、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方法一:不断连减。
12-3-3-3-3=0
方法二:不断连加。
3+3+3+3+3=12
方法三:用乘法口诀求商(最优)
12÷3=4
三(四)十二,商是4。
《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4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口诀的知识。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二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对除法有了初步认识,那么我们在解决哪两种类型问题可以用到除法?
那你能根据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吗?(课件)
过渡:这两名同学不但能解决问题,还能说出商,那么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商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除法求商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课件呈现例1放大图:猴妈妈从果园里摘回了12个桃子,它想给每只小猴分3个,猴妈妈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谁能猜一猜猴妈妈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同学们很善于思考想到猴妈妈的问题,那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他不但列出算式还说出结果,那他是用什么方法算出商的呢?我们动手来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看看他算得的商是否正确。汇报是怎样分的。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我们怎样算出结果呢?
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这三种求商的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法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求商的'方法解决以下的问题。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
(2)与你的同桌交流怎样解决问题,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3)汇报: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过渡: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中找到了求商最快的方法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求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练习
1.练习五的第1题。你能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说说商几?你是怎样想的?我们求出商是2,如果是你来分气球,你觉得怎样分比较合适?
2.练习五的第2题。
(1)你能说说从画面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能独立填写除法算式吗?并说一说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3题。
师:接着我们来玩一个邮递员送信的游戏,根据图你能说说该如何玩这个游戏吗?
生: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师:那我们看看哪个邮递员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四、总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带进我们的生活。
《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主题图、圆片、题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呢?(桃子)对了,猴妈妈今天就给孩子们分桃来了!(主题图出示)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师:一共有多少个桃?(12个)
师:猴妈妈准备给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板书“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
(学生思考后师指名列算式,并板书12÷3)
师:究竟能分给几只猴呢?各小组来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分的过程。
(小组合作分桃,并叙述分的过程)
师:大家通过动手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又该怎么样想呢?
(先小组讨论,之后再分组向大家汇报)
2、点明课题,学习新知
师:刚才有一组同学用乘法口诀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师:12÷3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样算的?谁能说一说?
生:我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板书“想:三(四)十二,”,并让同桌叙述这一思考过程。)
3、巩固方法,灵活应用。
师:如果猴妈妈“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板书,指名学生读题,然后列式)
师:12÷4=?你是怎么算的?(同桌互说)
4、小结
刚才我们先通过动手分一分算出了12÷3的商,然后又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还知道用“三四十二”这句口诀不仅可以计算12÷3等于几,还可以求出了12÷4的商。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做的时候想一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用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2、练习五第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气球图,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填上合适的数。
3、口算练习。
师出示折叠口算卡片。先让学生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再说出商,再让学生直接说出商。
四、课堂小结,深化新知
师: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五;教学后记
【《2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2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10-27
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3-08
7的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07-10
《5的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06-20
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06-12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6-11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2-03
求商用2-6的乘法口诀数学教学设计范文04-11
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通用10篇)07-01
2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