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8 20:17: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画》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画》教学设计集合15篇

《画》教学设计1

  【教材说明】

  《画》是鄂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的一篇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要求】

  1、会认“远、刊、近、听、春、还”6个汉字。

  2、借助拼音朗读谜语诗,熟读成诵。

  3、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⑴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⑵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⑶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画》教学设计2

  一、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坏。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教具,学具:

  生字卡片、苏珊的画

  三、板书设计:

  苏珊的画

  弄脏→画狗→得第一

  四、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画画,看,她画的漂亮吗?(出示苏珊的画)说起这张画呀,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咱们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3、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三)理解课文

  同学们的识字情况很好,你们能把课文也读这样好吗?

  (指名读书,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别人读书是非常好的习惯。相互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文中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预想课堂情境:

  1、请同学自由读文,然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是什么样的心情?(生说高兴的心情)再请小组同学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提问“还用高兴的语气吗?为什么?”(生可能说用伤心的语气。因为苏珊把要画好的画弄脏了,她很伤心。)再请其他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出伤心的语气。

  4、平时你爸爸和你说话时用什么语气?(生畅所欲言)这篇课文中爸爸说了几次话?你认为怎样读合适?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像?(生可能说用温和、耐心的语气)多找男同学来读。

  5、请生读第四段,读完后,师说我要和你握握手,知道为什么吗?

  生可能说我读的好。

  师说知道好在哪儿吗?因为你读出了苏珊高兴的心情。

  可苏珊为什么高兴呢?谁还能再这样读一读?我们读书就要这样,把课文读准确、有感情。谁还想读?再指名读。

  6、生可能说我想读第六段。

  师说你认为自己读的怎么样?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生可能说我读出了苏珊得第一后的高兴心情。

  师说如果你们觉得他读的有感情就为他鼓鼓掌吧!

  师说就因为你读的好,你才得到了这么热烈的掌声,老师真为你高兴。

  生评价后师说你们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抓住“他把坏事变成了好事”问,爸爸把什么坏事变成了好事?

  师说好了,现在咱们就把对每一段的感受送到课文中读一遍,要读出自己的滋味。

  小结: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你认为苏珊爸爸说的话有道理吗?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当时是怎样解决的?如果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呢?

  (四)课堂积累

  请同学们用横线把文中“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象得那么坏,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划出来,并抄在小本本上。

  《苏珊的画》教学反思

  《苏珊的画》这篇课文,并不是要赞扬苏珊绘画的.技巧有多高超,而是通过苏珊一次画画儿的经历向大家揭示一个生活中的道理:遇到问题要积极动脑筋,促转化,坏事就有可能变好事。本课课时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要善于动脑筋促转化,把坏事变成好事;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朋友也非常喜欢画画。瞧,(出示苏珊的画)这就是苏珊的画,这幅画里还记述着一个小故事呢”立切主题,使孩子们很快走进文本。并通过指名领读、轮读、开火车读,用字组词等形式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课生字,从而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角色朗读中,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读得感情充沛,在反复读爸爸最后说的话中,联系全文,领会其中的道理,并通过勾画、抄写、背诵,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口语交际环节,通过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你或你的朋友、亲人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想怎么办?学生在讨论中更好的领悟了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并由课文扩展到了生活,产生了实效,非常不错。

《画》教学设计3

  设计思想

  本课是江西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在石头上绘画方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们意识到大自然赋予我们很多宝贝,只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与色彩基础,但想要均匀的在石头上上色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太难了。通过在石头上绘画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创意美术的趣味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石头绘画感受美术的趣味性,激发对创新与动手能力。

  通过绘画、上色等一系列的绘画活动完成一幅有趣的石头画,根据石头的造型来确定绘画内容通过学习石头绘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

  通过片头的倒计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欣赏石头画作品让同学们对石头画充满好奇与期待。

  通过介绍绘画工具和示范作画步骤让学生了解石头画基本技巧

  重点难点

  根据石头的造型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瞧瞧这是什么?我会用这个石头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二、新授

  1、倒计时(10)(在石头上画的倒计时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仅仅锁定在屏幕中)

  2、近似椭圆形的石头看起来像什么?叶子、水滴、人脸、降落伞它还像什么呢?

  3、这个石头可是精心设计的,四面石头被逐个画上图案

  4、随手捡来的'石头造型各异,有光滑的、有凹凸不平的、不起眼的石头在同学们手里变得可爱有趣

  5、认识一下我们的工具,颜料、调色盘、毛笔、还有最重要的道具就是石头

  三、示范

  1、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涂上底色。

  2、底色晾干之后我们可以用黑色签字笔画图案,如果底色是深色就要用白色颜料画图案。

  3、画完轮廓之后可以开始上色了,均匀的、有耐心的涂上颜色吧

  4、最后,把石头放在桌面上静静的等待它干透,一幅有趣的石头画就完成了。

  是不是很简单呢?还等什么,快点开始制作吧!

《画》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

  正确的认读本课的认读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在讲课时,要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读书诗句,然后引导学生弄懂每行诗在字面上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结合看图和启发学生回忆郊游时看到的景物,让学生思考诗句内容,然后再让学生把课文完整的'读一读。反复朗读后达到背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幻灯出示谜语。

  猜谜语:

  远远看去山是绿色的,走近一听水没有声音,春天已经过去了,花儿却盛开着,人来了,鸟却没被吓的飞走。

  猜猜看这是什么?

  二、学习古诗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古诗。看谁能正确的将诗读下来。

  2、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的好。

  3、老师范读:

  幻灯出示古诗。

  4、指名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1、幻灯片出示本课中的生字:

  ⑴自己借助拼音读读本课的生字。

  ⑵指名读读生字,看能不能正确的朗读出来。

  ⑶同桌互相检查读音。

  ⑷齐读生字。

  ⑸去掉拼音后,看能不能将生字读正确。

  2、给生字和拼音找朋友。

  课件演示将生字的读音和生字之间连线。

  四、带着生字的正确读音再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学后记〗

  学生齐读齐背都相当好,但单个检查时,有很多同学背不过。在今后应加强个别检查,以防某些同学滥竽充数,使每个同学都认真自觉的学习。

《画》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刮蜡画的特点、掌握刮蜡画的技法。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刮蜡画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和掌握刮蜡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学习材料: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快乐刮画》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功的学习到了刮画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在本课的学习全过程中,我始终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讨论导入

  出示两张不同的范画(用黑笔直接画的效果和刮出来画的效果)。请同学们进行比较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这些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

  请小朋友猜猜这些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刮出来的)。(假若同学不知道怎样画出来,老师就自然的地引出:那老师来告诉大家,这画是刮出来的。)

  问:你们想不想学呀!

  生:想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刮的方法来画一幅画。

  师并板书:快乐刮画

  利用画面不同效果的对比,为学生埋下学习的伏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新授课

  师:首先大家先来欣赏一组图片(打开课件)。

  欣赏完这么多的刮画作品,这画是怎样刮出来的呢?我也想试试:

  师示范:“刮出来的画”的作画步骤

  油画棒在纸上涂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得厚,用力就行(涂上一层底色,再涂上黑色)

  用工具刮画:刮画可轻可重,刮的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

  问:刮画是不是都只能用一种底色的呢?

  生:……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还有不同底色的刮画。(打开课件)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张刮画的底色都是有几种颜色的,我们把它称为多色刮画,那起先只有一种底色的那就应该是单色刮画。

  (在讲解这个多色刮画和单色刮画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速度,让学生有个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多色刮画的步骤应该怎样,跟单色刮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讨论,并回答。

  此时,师一边打开课件一边讲解刮画步骤

  好,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的刮画知识,你们是不是想自己动手试一试了呢?

  生:想

  师:在你们试试之前,老师想让你们来欣赏一下跟你们一样大的`同学们的画。(打开课件观看)

  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作前欣赏一下同龄人的作品,为实践奠定基础。

  学生作画

  提出作画要求:接下来,同学们想想自己将要刮一幅以什么为主题的画,可以大胆想象。注意画面内容、色彩丰富,底色和表现内容要相符。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讲评作业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同学完成的情况最好。

  让学生本人说说作品的含义,创意与在制作过程中不足的地方,然后大家一起评。

  在自评互评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

  总结延伸

  师:面对同学们这些作品,我只想说一个字:好!我认为这些作品的水平是难分高下的(以比赛的形式开始,但并没有以比赛的方式结束),这些对于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体验过了刮画的乐趣。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着使用不同的材料,看一看我们灵巧的手又能刮出一幅怎样奇妙的艺术品,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课后拓展,为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体验美术的作用的途径。

《画》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画的由来及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作用。

  2、让学生初步了解门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3、让学生了解民间门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门画的作用、艺术特点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门画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究。

  2、通过讲解、对比、评价活动,改进自己的门画,初步表现到门画喜庆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不同表现形式门画的艺术美。

  2、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门画的作用和含义。

  2、了解门画特有的表现手法(对称、夸张、喜庆、吉祥)。

  教学难点:

  能对门画的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新年音乐,创设春节欢快情景。

  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预设:新年的感觉)

  2、介绍春节传统习俗,导入课题《门画》。(播放过新年的习俗图片)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被人重视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

  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自己画门画。

  二、初步了解门画(预习汇报)

  1、了解门画的由来,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2、了解门画不同时代的作用,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三、对比欣赏传统和现代门画,进一步了解门画的基本艺术特征。(重点、难点)

  1、通过赏析传统和现代门画,谈谈对门画基本艺术特征的感受。

  2、欣赏学生作品。

  四、学习门画的绘画步骤。

  1、勾画动态造型。

  2、完整造型,添加细节。

  3、添加吉祥语,上色。

  五、学生自主创作:以线描方式为主,为自己的房间门设计一张(对)门画。

  1、提示:构图饱满、色彩喜庆、大胆创新。

  2、学生作画,教师巡堂指导。

  六、作品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2、表扬大胆表现和有创新的学生作品。

  七、总结、拓展

  1、谈收获。

  2、中国门画的传承。

《画》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重点:

  1、会认8个字,会写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情景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画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不仅大家喜欢画画,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瞧!(板书:玲玲)快来和她打打招呼吧!你来吧!

  师:我发现第二个玲你读的是轻声,读准了,谁还行?齐读。

  3、多好听的名字啊![板书:的画]齐读课题

  4、玲是这一课的生字,在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生字,你瞧!

  二、识记生字

  1、[课件:带音节生字]你认识哪几个就领大家读哪几个?(抽生领读)

  你们都认识吗?自己快借助拼音读读吧!

  [课件:去拼音生字]这样你还行吗?自己先试试。

  2、咱们来玩个游戏吧!你看!这是什么?[出示:魔方]生字魔方。

  [师抛]怎么读?这个?会玩了吧?在小组里玩一玩吧!玩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开始吧!

  师抛生读。

  三、情境中感悟

  1.表演朗读,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一开始满意地端详自己的画句子。(出示句子)分男女读句。

  ②教师出示玲玲的画实物,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玲玲,看着自己即将参加比赛的作品心情怎样?

  ③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表演端详自己的画,感悟玲玲的心情。

  ④学生带着表演中的感悟诵读,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⑤指名读,全班读。

  2.移情体验,感悟伤心。

  ①指名读玲玲哭了的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分组读句。

  ③出示课件:(弄脏了的图),

  引导学生体会:一幅那么美的'画被弄脏了,多伤心、多难过呀!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些什么?学生移情体验,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

  ④指导学生感情读。

  ⑤指名读、男女读、全班读。

  3.展开辩论,感悟满意。

  ①指名读玲玲又笑了句子,教师出示相关句子。

  ②师:玲玲为什么又笑了?我们再读读想想!(出示两幅图:图1为弄脏了的画;图2为画上了小花狗的画)

  ③师:玲玲为什么画小花狗?想想这儿还可以画什么?

  ④出示了三幅图:第一幅是玲玲一开始画的没有小狗的画;第二幅是弄脏了的画;第三幅是添上了小狗的画。师: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⑤学生展开辩论,体会到玲玲肯动脑筋,把画变得更美了!坏事变成了好事!

  4.角色表演,体会含义。

  ①自由读爸爸说的话,在小组中讨论读懂了什么?

  ②指名答。

  ③教师扮演爸爸说这段话,祝贺玲玲获得成功,学生扮演玲玲,表达此时最想说的话,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④指导背诵爸爸说的话。

  3.角色诵读,深化体验。

  (1)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

  (2)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按角色演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l.教师介绍自己动脑筋把坏事变好事的真实事例.

  2.学生谈自己生活中像这样的事。

  赠学生名人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画》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

  2、通过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想象中深化,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中深化,情境中感悟,朗读中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情景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录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回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玲玲的画》,齐读课题。

  1、复习词语。

  2、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主要人物有谁?

  二、走进课文。

  1、走进“高兴”部分

  师:小小年纪就能准确地说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你们可真不简单!一开始,玲玲的心情很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这是个长句,注意换气,像老师这样读读。师范读。

  (2)师:“端详”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做个“满意地端详着”的动作吗?

  生上台拿画表演。指导朗读。

  (3)如果你就是玲玲,看着自己满意的画,你心里会怎么想?

  再次指导满意地读。

  师:是啊,玲玲是那样仔细欣赏自己的画,爱不释手。你看,已经很晚了,她还在满意地端详着,爸爸看见了,是怎么说的?谁愿意扮演一下爸爸说话。

  师:什么时候你会被人“催”?

  师:“催”你们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的心情有点着急,但是也是在为你们着想,是吗?谁来学着爸爸再催一催玲玲,还有谁?催了这么多次,所以书上说:“爸爸又在催她了”爸爸都催了这么多次,玲玲,怎么还不答应啊?来,一起来。(生齐读玲玲的话)

  2、走进“难过“部分

  师:可是,就在这时,只听(拿出字卡)“叭”的一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贴画)……谁来接着往下读?一生读第四段。

  师:你有过心爱的,特别心爱的东西突然被弄坏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一定——很难过。你呢?那大家能体会到玲玲此时的心情吗?

  (引导生体会“哇”要读地突然)

  师:(一生读时,走到跟前)(学爸爸的样子)怎么了?孩子?

  你想想,此时玲玲是那么伤心,那么着急,那么难过,她说起话来会是什么样的?能给这句话加个提示语吗?(出示:玲玲———说:“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师:是啊,(出示:为了这幅画,玲玲。)大家猜猜玲玲都做了些什么呢?(生答)体会体会玲玲的心情,自己加上自己所感悟到的提示语,大声地读读吧!

  师:面对伤心的玲玲,爸爸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同桌读一读,演一演6、7自然段,注意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师:

  (1)强调爸爸的语气和蔼。

  (2)你为什么要仔细地看呢?

  (3)指导感受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同学们,爸爸帮玲玲出了主意,作为玲玲的好朋友,请你们也快帮她出出主意,安慰安慰她吧!(出句子:别哭,玲玲,你要是……不是很好吗?)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演玲玲,谁来安慰她?

  3、走进“满意”部分

  师:多热心的同学们啊,大家为玲玲出了不少主意,玲玲自己也动脑筋,她想了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轻声读读第八自然段。

  读第八自然段。

  师:从大家的表情中,我看出来了,你们觉得这幅画真漂亮。第二天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刚一拿出来,大家想象一下,同学们会怎么说呢?那评奖的'结果究竟怎样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原来评委和大家的意见是一样的,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不仅仅会画画,而且还会评画呢!

  4、感悟爸爸的话,明晓道理

  师:此时,玲玲心情很——高兴,你们都说对了。但是,她更高兴的是,她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们说,她明白什么道理了呢?(生答)

  这就正如玲玲爸爸所说的(出示字条)。“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板书:坏—动脑筋—好)

  (1)齐读这句话。“坏事”指什么,“好事”指什么?

  (2)是啊!遇到事情,我们一定不要……要……因为……一起来读!

  师:(个别背,集体背:一起来把爸爸的话铭刻在心吧!)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师:听着同学们的话,老师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来。

  (教师出示裙子,介绍自己动脑筋把坏事变好事的真实事例。)

  2.玲玲和王老师都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过动脑筋,都变成了好事,同学们,你经历过这样的事吗?学生谈自己生活中像这样的事。

《画》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好多事情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坏。你只要会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课前准备:识字卡片、苏珊的画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一个叫苏珊的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画画,看,他画的漂亮吗?(出示苏珊的画)说起这张画呀,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咱们快读读课文吧。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小红花作为奖励。

  3、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理解课文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识字情况很好,你们能把课文也读这样好

  吗?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谁想到前面展示一下?大家来听,认真倾听别人读书是非常好的习惯。

  (指名读书,相互评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文中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预想课堂情境:

  生:老师,我喜欢读的是第四段,我要给大家读读。

  生读完后,师:我要和你握握手,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读的好。

  师:知道好在哪儿吗?因为你读出了苏珊高兴的心情。

  可苏珊为什么高兴呢?谁还能再这样读一读?我们读书就要这样,把课文读准确、有感情。谁还想读?

  生:我想读第六段。

  师:你认为自己读的怎么样?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生:我读出了苏珊得第一后的高兴心情。

  师:如果也你们觉得他读的有感情就为他鼓鼓掌吧!

  生:谢谢!

  师:就因为你读的好,你才得到了这么热烈的掌声,老师真为你高兴。

  生:我喜欢读第二段。

  师:第二段还用高兴的语气读吗?

  生:是伤心。

  师:为什么伤心呢?

  生:因为他把要画好的画弄脏了。

  师 :那你快读读吧。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评价后师:平时你爸爸和你说话时用什么语气?(生畅所欲言)这篇课文中爸爸说了几次话?你认为怎样读合适?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象?

  读后问:你们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抓住“他把坏事变成了好事”问,爸爸把什么坏事变成了好事?

  师:还有哪段要用高兴的语气读?为什么?读一读。

  师:我发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读课文读得用一个字说,那就是——

  生:棒!

  师:好了,现在咱们就把对每一段的感受送到课文中读一遍,要读出自己的滋味。

  小结: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你认为苏珊爸爸说的话有道理吗?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当时是怎样解决的?如果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做呢?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认真倾听,在互评中提高自己。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反复阅读讨论,真正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其中情感。

  使学生养成遇事动脑的习惯,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指导“比、第”的笔顺。

  3、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4、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 惯。

《画》教学设计10

  (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玲”字及词语“楼梯”。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品词析句,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白衬衣、绣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习字

  1、(出示一件被钩破的衬衣)同学们,昨天李老师在做家务的时候不小心把衣服给钩破了。这是李老师最心爱的一件衬衣,可是现在不能穿了。谁能想个好办法,让李老师重新穿上这件漂亮的衣服?(学生反馈。预设:在钩破的地方绣上一朵图案。)

  2、(贴上绣花)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在钩破的地方缝上绣花,这件衬衣似乎比原来更漂亮了。从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得也是这个道理。(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

  4、“玲”字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谁来读读?读得时候要注意什么?(指导读准后鼻音)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5、齐读课题。“玲”字还是要本课要书写的生字,谁来教教大家该怎么写?(指导书写“玲”。)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己想办法认记生字。

  2、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谁来提醒下大家?(正音)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老师给这些生字都找了个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自由认读、全班齐读。)

  4、(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不带拼音的词语你们认识吗?(分男女读、开火车读。)

  5、为了奖励同学们读得好,老师特意为你们找来了课文的动画,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仔细倾听。

  6、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7、指名分段朗读,反馈、正音。

  8、全班齐读。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㈠玲玲为什么哇地哭了起来?

  ㈡玲玲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她是得到谁的启示?

  ㈢最后的结果如何?

  2、师生交流、反馈:

  ㈠玲玲为什么哇地哭了起来?

  ①指名回答。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齐读课文1—4自然段。)

  ③理解词语“端详”(可以换成哪个词?哪个更好?)

  ④配动作表演“满意地端详”。(板书:漂亮、弄脏;满意、着急)

  ㈡玲玲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她是得到谁的启示?

  ①指名回答。(板书:开动脑筋、画上小花狗)

  ②对比两张“画”,学生谈谈感受。

  ③指名朗读爸爸说的话。

  ④这里的坏事指什么?

  ⑤指导朗读爸爸的话。(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

  ⑥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从爸爸的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㈢最后的结果如何?

  ①全班回答。

  ②板书:满意、得奖。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板书:遇到困难,善于思考,坏事变好事。)

  3、欣赏“名人名言”

  五、指导书写“楼、梯”

  1、(出示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

  【板书设计】

  玲 → 满意 → 着急 → 开动脑筋 →满意 遇到困难

  玲 善于思考

  的 坏事变好事

  画 → 漂亮 → 弄脏 → 画上小花狗 →得奖

  【教学反思】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己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迹,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这样,劣势也能转变为优势。遇到不如意的事,要以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思索、铭记爸爸简短语句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后又走出文本。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换词、出示单个生字等形式,采用指名读、开火车,分男女等方式来学习本课生字,达到了很好的识字效果。通过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导重点句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坏事变好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每个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从中领悟本课蕴含的深刻道理。

《画》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手形添画》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第三课,属于 “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手形画的魅力,激发对造型表现、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手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生)手

  (师)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啊?

  (生)写字、画画……

  (师)其实小手还有一个本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呈现〉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手影表演,大家觉得美不美啊?形状很生动,只可惜是黑白的,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画一画更美丽的手形画,来玩一个“手形添画”的游戏!

  板书课题“手形添画”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是“手形小画家”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初级任务:摆摆手形

  (一)任务呈现

  〈课件呈现〉

  手形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观察图片,自己尝试摆手形

  (师)请小朋友们根据图片试着摆一摆各种手形。

  2、师生互动,做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的手形。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请你跟我这样做”小游戏,先来活动一下手指。

  (师)大家做得非常好,可是最后一张图片还有一张大大的问号,哪位小朋友能想出更多不一样的手形呢?

  3、学生四人合作小组讨论:你还能摆出什么有趣的手形?

  4、请一们学生到前面,生生互动,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

  (三)展示交流

  (师)刚才我仔细地看了一下,发现这一个任务没有难倒小朋友们,所有同学都做的很棒,接下来有没有信心挑战中级任务?

  (生)有

  中级任务:描画手形

  (一)任务呈现

  〈课件呈现〉

  手形描画方法

  (师)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把手形描画下来。

  (二)自主学习

  (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尝试在纸上描画手形。

  学生自由描画

  (三)展示交流

  同组成员相互欣赏交流

  高级任务:联想添画

  (一)任务呈现

  展示学生尝试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手形,大胆联想

  (师)这个手形,像什么?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课件呈现〉

  2、转动所描画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课件呈现〉

  3、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

  〈课件呈现〉

  4、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并板书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形画,你发现了吗?画手形画要先干什么?

  伸出小手 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添上几笔变成画。

  板书:摆,描,想,添

  5、出示活动要求

  〈课件呈现〉

  6、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三)展示交流

  相邻同学在作画过程中可作适当欣赏交流

  三、检测导结

  1、将学生有特点的作业粘贴在黑板上

  2、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 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并粘贴小红星,也可以给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3、教师点评作业。

  4、拓展延伸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组手形艺术

  〈课件呈现〉

  (师)大家说美不美啊,我们的双手真象是一位魔法师!那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好好运用自己这双能干的小手,把我们的世界装扮的更加美丽多彩!

《画》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学校的游艺室开放了,老师带大家去玩一玩。(课件展示背景图:小朋友们在游艺室开展各种活动,其中之一在交流绘画作品)

  2、导入:你们也画了不少的画,我们进入游艺室,和小朋友一起来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好吗?(揭题)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喜欢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接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更容易主动参与。开课伊始,创设了去“游艺室”玩的情境,运用书上的彩图诱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与欲望。

  二、师生交际,掌握方法

  1、示范引路。⑴教师出示图画介绍:这是我……⑵提问:知道我为什么画这幅画吗?(板书:为什么画。学生自由谈想法)⑶评价:你们喜欢我的画吗?(板书:喜欢吗?学生谈看法,教师相应回答)

  2、自由介绍。(按板书提示,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画,要求评价时可表扬、鼓励,可提出问题或建议,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示范为学生创设双方交际的情境,邀请学生在与教师交际中掌握交际的'顺序,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实践,在与同学的互动中锻炼交际的能力。

  三、生生交际,游戏巩固

  1、布置游戏:想不想让更多的同学欣赏你们的画呢?我们这儿有个“快乐画店”,老师是总经理,六个小组是画店分店的经理。

  2、分店活动。

  ⑴给店起个名。

  ⑵把本店的画整齐地挂出来。

  ⑶给“营业员”颁发上岗证。(小组内选出的优胜者,要能对本组的画进行介绍)

  3、开始游戏。各小组其他学生自由开展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要求:“营业员”与“顾客”之间展开对话,“营业员”介绍作品,“顾客”可提出问题)

  4、小结:活动中每个“经理”工作认真,“营业员”热情周到,耐心接待“顾客”,回答“顾客”的提问。“顾客”很有礼貌,挑选了自己喜爱的画。

  5、展示作品。把“顾客”挑选出的作品贴上黑板,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活动中才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式,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这节口语交际课的设计,通过游戏,安排学生亲身经历生活,旨在鼓励积极参与,扩大交际范围,培养交际能力。最后在评价他人作品时有说、有评、有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反复历练交际能力。

《画》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传神写照——人物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第十二课。本课在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古代人物画和现代人物画。其中以古代人物画为主,以面对面写生和默写的典范作品来体现古代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特点。现代人物画简单欣赏。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艺术家精深的艺术造诣、对古代悠久文明的历史的景仰,以及现代艺术家继承、发扬和创新古人传神写照的精神,正确认识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开阔,学习兴趣高涨,对现代艺术感兴趣,但对中国古老民族艺术了解还不够,因此,教师在课堂要加以引导和促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古代人物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到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目标: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眼界。

  教学重点: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学难点:现代人物画对古代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教学关键:教师的引导、课堂演示和学生的投入程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检查教具、师生问候。

  二、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穿着现代的服装,课余时间可以上上网、打打游戏和看看电影等。但有没有想过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古代人,他们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而渴盼的心,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新授:

  老师简介古代人物画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引出古代传神写照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简介其背景(学生课前已预习)。

  1、古代人物画典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五代)

  第1组问题: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什么内容?

  第2组问题:这幅画分为几个部分?采用了怎样的构图?

  第3组问题: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样?他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第4组问题: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

  第5组问题:这幅画的色彩和技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2、分组讨论,欣赏古代传神写照人物作品:

  步辇图———阎立本 唐 簪花仕女图———周昉 唐

  古代帝王图———阎立本 唐 太白行吟图———梁楷 宋

  明代画家 徐渭像 关天培像 孔昭靳 清

  结果:学生能够把每幅画的特点基本上说出来,还能把有关历史上有关人物功绩说出,能够把部分画的内容通过动作演示。

  归纳总结:古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设色富丽用笔精细

  3、现代人物画家及作品介绍:

  1、(教师简介现代人物画)通过视频文件展示人物画家蒋兆和及作品

  2、欣赏蒋兆和传神写照代表作品《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3、周思聪代表作品介绍

  总结归纳:现代人物画特点:传神写照写实性现实性

  无论古代人物画还是现代人物画都具有传神写照的特点,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它们体现了中华古老民族的智慧和现代人继承、创新的能力,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学反思:本课在课前准备还可以,各部分联系布置也可。在上的过程中在开头引入有些唐突。课堂提问期待学生回答太快,设问应当具体一些,提问应有助于下一个环节的展开。缺少鉴的部分,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堂上尽量把鉴的部分传递给学生,因为学生掌握的美术知识毕竞是有限的。应当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欣赏古代的人物画作品,才能真正了解它的特点。此外,还应联系国外一些人物画作品体现什麽特点作比较。也可适当按排课上练习。

《画》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片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难点:装饰色、装饰线的大胆应用。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学法:探究法、自学尝试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农民画资料、油画棒、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学生:图画纸、油画棒、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农民画《山间蜜糖果》导入:

  1、这幅农民画表现的什么场景?

  2、你从画中能感受到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反映农民的纯朴、热爱生活的农民画。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农民画直接导入,初步感受农民画的绘画形式。

  (二)分析农民画特点。

  1、引导欣赏农民画并介绍什么是农民画?

  2、对比分析,农民画中的形象与真实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问题:比较一下,农民画中的蜜糖果和现实中的蜜糖果有什么不同?(1)花纹:农民画的花纹是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形象,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形象来打扮作品。

  (2)色彩:色彩艳丽,对比鲜艳,具有喜庆的意味,体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农民画造型的特点

  对比分析,农民画中的形象与真实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总结农民画造型的特点:造型大胆、夸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花纹与色彩的特点是难点,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轻松有趣。

  (三)合作探究

  老师真高兴,同学们已经了解农民画的基本特点,那又该怎么画农民画呢?

  1、根据自己兴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讨论一下: a、《磨谷谷》b、《猴吸烟》c、《舞龙》这三幅学生作品是怎样改画和

  添画农民画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这几幅图是怎样从形象、色彩、环境几方面进行改画的?)

  2、添画:添加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改画和添画的基本方法,为下一步绘画打基础。同时与学生作业的对比观察、发现,明确对农民画改画、填画的内容。

  (四)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你想创作一幅什么样的农民画?

  根据你的想法进行改画、添画,注意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欣赏学生作品是开拓学生创作思路,为学生的独立创作提供素材。

  (五)、学生作品展评、欣赏

  1、展评学生作品。

  2、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评述同学的作品,提高加深学生对农民画的认识。

  (六)、教师小结,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认识了农民画,也学会了画农民画。但农民画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种类,包括年画、版画、剪纸、壁画等等民间艺术。它来源于生活,也充实了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意图】拓展、丰富学生对农民画的知识,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而去认识感受美术不同领域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

  这节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其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农民画具有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等特点。

  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的课本中都不时有农民画的身影出没。然而除了欣赏,从未独立进行创作过。课堂中我通过网上收集的农民画的作品,民间剪纸,年画,还有不同风格的农民绘画作品使学生欣赏,还给他们讲述一些民间艺术的渊源和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

  在导入部分,我先让学生欣赏农民画,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农民画的特点。自己去发现问题。接着向学生介绍农民画,并把课文中的蜜糖果中农民画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农民画的造型特点——夸张。认识农民画中的花纹和色彩是这节课的难点,我通过出示许多农民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讨论农民画的花纹和色彩的特点。同学们发现农民画的花纹是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形象,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形象来打扮作品。色彩方面,色彩艳丽,对比鲜艳,具有喜庆的意味,体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结合书本上的作品《磨谷谷》、《猴吸烟》、《舞龙》,让学生了解改画和添画的基本方法,为下一步的绘画打下基础。

  本课的作业是让学生从课本中选一幅喜欢的农民画,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想象力丰富,学习效果良好。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想我应该更注重平时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运筹帷幄,令学生信服。在学生作业时,遇到不懂、不会的要及时辅导。要对各组学生探究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掌控课堂时间,调动课堂气氛。

《画》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招贴画的意义特点和分类,分析招贴画的构成形式及基本创意方法。

  2、技能目标:

  尝试运用文字、图形及色彩为班级、学校或某项活动进行招贴画设计,体验有创意的招贴画设计、制作过程。

  3、情感目标:

  为学校某项活动或现象进行招贴画设计,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招贴画的意义特点和分类,以及基本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有创意的设计一幅招贴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招贴画图片、纸、画笔、剪刀、颜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招贴画图片、纸、画笔、颜料等。教学过程:

  一丶引入阶段

  1、教师出示部分招贴画,问:同学们,你们见到过类似这样的

  画吗?你知道他们是什么画吗?

  师总结:这样的画叫张贴画。张贴画又称“海报”或“宣传画”,是通过张贴来进行广而告之的大众艺术。具有很强的信息传达作用的美术作品。

  (设计目的:直接引入招贴画,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2、张贴画的张贴形式。

  (设计目的:对张贴的形式有新的了解。)

  3、板书《张贴的画》。

  二、新授阶段:

  (一)招贴画的意义、分类与主题

  1、张贴的画的意义

  招贴画是按照一定数量印刷复制的平面设计作品。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或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传递一个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活生活的信息和价值观。

  2、张贴画的分类。

  师总结:商业海报、政治宣传海报、公益海报、体育海报、文化海报。

  3、招贴画的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征集志愿者的海报。了解招贴画的信息。知道主题是招贴画向人们传达的最主要的信息。

  (2)分析《吸烟有害健康》、《低碳生活》两幅招贴画,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创意主题。

  (设计目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主动掌握,落实双基能力是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招贴画的创意设计1、教师演示海报设计

  老师做一幅节水海报,学生观察,思考:老师用了什么创意设计的手法。

  2、海报创意手法

  (1)教师出示海报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画分别用了什么创意手法。

  (2)总结:海报的有联想、重复、象征、拟人、夸张、幽默、对比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体验,加深对创意设计手法的理解)(3)色彩设计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色彩设计的特点。(4)文字。一幅招贴画的文字简洁明了,突出主题。(设计意图:从图形、文字、色彩、构图等要素来学习海报的创意设计的手法,明确艺术形式是艺术主题表达的手段。)

  三、作品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招贴画作品,增强学生对招贴画的感性认识。

  四丶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选择校园某项集体活动或某种现象,设计一副张贴画,

  比一比谁的设计更有创意。

  五丶展示、评价:1、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2、学生对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体会设计的主题、创意,以及提出建议。

  3、教师点评。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针对校园中的某种现象,制作一幅海报,号召同学们向善、向美,做优秀中学生。

  板书设计:

  7、张贴的画

  一、海报的定义二、海报的意义三、海报的分类四、海报的主题

  五、海报的创意方法(图形、文字、色彩)

  联想、重复、象征、拟人、夸张、幽默、对比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此之前的几册中,学生对于设计课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欣赏招贴画,体会招贴画的艺术美感,开启学生的创作灵感,综合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知识,设计制作一些主题明确、有个性的招贴画,可以促进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并增强学校、班级的凝聚力。

  效果分析

  本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教师展示了很多幅构思新颖、不同类型的招贴画,供学生欣赏,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明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初步懂得招贴画的分类和艺术风格、创作的基本知识,学生能运用美术字、图案及色彩进行招贴画设计,创作出有个性的招贴画,让学生充分感受招贴作品的艺术美。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从作业的完成、作品的构图效果、文字、图形、色彩、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让学生自评、互评,同时给予指导,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都有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

【《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画》教学设计09-19

《画》教学设计04-23

画的教学设计09-21

《画》的教学设计10-08

画的教学设计08-13

《画》教学设计06-29

《画》教学设计精选08-17

《画》 教学设计范文01-12

《画杨桃》教学设计03-31

画角教学设计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