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30 10:18:04 诗琳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开心吃水果。

  31×2= 18×3=200×3=19×5≈21×7≈398×2≈

  2、算一算

  24×12=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24×12与241×12有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银川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银川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写出算式。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写出算式:145×12=

  1、估算。

  师:怎样计算呢?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结果。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同学们想一想,两位数乘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前四道。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判断正误,找出错因。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用心计算(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复习

  24×12=540

  2 4

  × 1 2

  4 8

  2 41 4 52 8 81 7 4 0

  例1145×12=1740(千米)1 4 5 × 1 2 2 9 0 ……2乘145的积……10乘145的积答:从银川到北京有1740千米。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1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口算:

  16×4 230×4 19×3 180×4 140×72、笔算:

  145×2= 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

  145×12=(板书:145×12=)

  (2)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

  2、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小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

  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应说以下几点:(1)、数位对齐;(2)先算2×145(3)再算1×145(10×144);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

  (4)、讨论:⑴、290和145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⑵、为什么145与290不用数位对齐?

  小练习:用竖式计算。

  142×23 214×34

  (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

  任务二:沟通联系,归纳算法。

  1、任务呈现: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2、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小组汇报。

  三、检测导结

  1、三级跳:列竖式计算163×21时,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2、笔算竞技: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快又准。

  134×12 25×116

  241×23 217×42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设计意图:四位数乘两位数表面看只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一次拓展,但实质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法则的一次检测,是对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再次训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回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整个过程,自己收获很多。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由于追求课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迁移过程中老师参与的程度太大,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时,我觉得竖式的书写很重要,在课上就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我在教学板书时做到以身作则;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大部分学生没有按我的要求写,所以错误还是很多。4、所学知识的深度拓展不够。导致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得到发挥。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145×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3、练习七第2、4题。

  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一、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笔算乘法

  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列式:145×12=

  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大部分都掌握的很好。会笔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有些同学容易忘记进位,以后还要多加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1、要求学生能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本节内容是在三年级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本节内容在课本的.第三单元第二节安排的,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之后教学。为后面的因数中间有零和因数末尾有零教学做好铺垫。

  3、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计算题学习兴趣不浓,部分学生计算时很粗心,没有验算的习惯。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方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3、学生认知障碍点:进位时口算错误;书写不规范,影响相加时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师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指名说出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改动情境图,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让学生尝试计算245×12。

  2、交流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

  3、教师设疑,让学生答疑。(引出算理,并同时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4、初步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情境图中剩下的两个问题)

  三、巩固强化,内化新知

  1、改错题。(强调难点)

  2、看谁是我班的神算手。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总结。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01-04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02-13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实用】06-02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3篇03-09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范文04-25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03-08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01-26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通用12篇)02-18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通用10篇)08-22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开心吃水果。

  31×2= 18×3=200×3=19×5≈21×7≈398×2≈

  2、算一算

  24×12=

  3、观察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24×12与241×12有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银川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银川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学生独立思考,试着写出算式。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写出算式:145×12=

  1、估算。

  师:怎样计算呢?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结果。

  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同学们想一想,两位数乘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前四道。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判断正误,找出错因。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用心计算(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复习

  24×12=540

  2 4

  × 1 2

  4 8

  2 41 4 52 8 81 7 4 0

  例1145×12=1740(千米)1 4 5 × 1 2 2 9 0 ……2乘145的积……10乘145的积答:从银川到北京有1740千米。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1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口算:

  16×4 230×4 19×3 180×4 140×72、笔算:

  145×2= 45×12=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3、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

  145×12=(板书:145×12=)

  (2)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

  2、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小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

  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应说以下几点:(1)、数位对齐;(2)先算2×145(3)再算1×145(10×144);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

  (4)、讨论:⑴、290和145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⑵、为什么145与290不用数位对齐?

  小练习:用竖式计算。

  142×23 214×34

  (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

  任务二:沟通联系,归纳算法。

  1、任务呈现: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2、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3、展示交流:小组汇报。

  三、检测导结

  1、三级跳:列竖式计算163×21时,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2、笔算竞技: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快又准。

  134×12 25×116

  241×23 217×42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设计意图:四位数乘两位数表面看只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一次拓展,但实质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法则的一次检测,是对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再次训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回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整个过程,自己收获很多。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由于追求课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迁移过程中老师参与的程度太大,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时,我觉得竖式的书写很重要,在课上就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我在教学板书时做到以身作则;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大部分学生没有按我的要求写,所以错误还是很多。4、所学知识的深度拓展不够。导致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得到发挥。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145×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3、练习七第2、4题。

  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一、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笔算乘法

  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列式:145×12=

  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大部分都掌握的很好。会笔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有些同学容易忘记进位,以后还要多加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1、要求学生能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本节内容是在三年级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本节内容在课本的.第三单元第二节安排的,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之后教学。为后面的因数中间有零和因数末尾有零教学做好铺垫。

  3、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计算题学习兴趣不浓,部分学生计算时很粗心,没有验算的习惯。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方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3、学生认知障碍点:进位时口算错误;书写不规范,影响相加时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师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指名说出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改动情境图,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让学生尝试计算245×12。

  2、交流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

  3、教师设疑,让学生答疑。(引出算理,并同时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4、初步检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情境图中剩下的两个问题)

  三、巩固强化,内化新知

  1、改错题。(强调难点)

  2、看谁是我班的神算手。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总结。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