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各类图片和资料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探究学习掌握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海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师:在很早的时候呢,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著名的探索海洋的行动——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
生:不是
20__年8月26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备1000米深度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教师设问:为什么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呢?
承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深海海床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资源仓库”等等。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
过渡:
浩瀚的海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共同探讨本章的第四节内容《人类与海洋》。
〔教授新课〕
一、探索海洋
首先,我们大家一同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海洋对人类有4方面的影响:
⑴生命的摇篮
问:你们知不知道最原始的生命是诞生于哪里的?
讲解:大约30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创造出了我们现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⑵资源的宝库
问:大家最为熟悉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呢?
生:石油﹑天然气……
⑶交通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被誉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
⑷气候的调节器
过渡: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归根结底为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到海洋寻找资源、利用海洋空间,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读书:46页黄色方框内文字
那么世界为何如此关注海洋呢?
二、世界关注海洋
(阅读课文46——47页思考各国为何如此关注海洋的原因)
⑴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⑵海洋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鱼仓”、 “蓝色的油田”、 “盐类的故乡”、 “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
47页活动:
在我们的生产或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取之于海洋的?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2分钟,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讨论并归纳总结)
地理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在整个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1.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
2.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5.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6.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7.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8.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9.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10.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1.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12.明确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的我国主要的牧区。
1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14.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15.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2.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3.通过运用已获得的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如运用中国地理“总论”中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来分析、判断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等。
4.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如从自己生活的熟悉的区域提出学习探究的思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5.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如通过写学习感想、编制地理电子报刊,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四大地理区域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和家乡的热情和爱国、爱乡思想情感。
2.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和尊重不同区域的文化和传统
3.通过学习区域差异初步认识我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二、教学内容解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第一节的第一框题“不同的地理区域”虽然不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但要让学生明确地理区域的差异性;明确标准不同、需要不同,划分的区域不同;明确区域可能有多重“身份”和不同的尺度或不同级别。无论正文还是活动的目的都不在区域划分的本身,而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划分区域,以及掌握划分的基本方法。
第二框题“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本章教材的重点。虽然教材只需在读图中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划分界线,文字很少,正文一共才三行文字。但这部分内容对后面四大地理区域的具体学习以及其他不同尺度区域的学习都起到很重要的知识铺垫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除了要求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外,还要把活动课文与正文内容有机结合,从分解四大区域界线入手,既要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位置,又要解读区域划分的综合方法,同时还要突出区域的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为以后的学习作好知识储备。
第二框题的三个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空间,教材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可以逐一解决,最终得出结论。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还使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记忆深刻,不仅知道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同时还更具体了解四大地理区域在地形、气温、降水、季风及其他自然条件上的差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这部分内容教师大可放心让学生自己完成。
第二节教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本章的的重点。在内容上本节所涉及的南、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所以将南北方地区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第二节教材的第一框题下主要对比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教材通过图5.9,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自然景观(主要体现植被)做对比描述来体现。学生会从景观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河流流量过程线等发现同一区域内自然地理特征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南北方两大区域各自地理事物的共性,才能分别就各自然地理要素在区域间进行比较。教材安排设计了活动1,就是从图像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落实教学内容要求。
教材安排设计的活动2,目的是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要原因,突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如果说图5.9是通过地理图像对知识加以体现,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话,那么活动2就是进一步让学生把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高度。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个难点,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学习不但会使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还能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二框题下主要对比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的人文地理差异。教材用了两幅素描图,以农村生活为依据,对比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的差异,完成活动1。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已经逐渐趋同。
同时,活动1的“原因”一栏,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极好体现,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可引导从已有的知识特别是从上一框题的分析得出。表中的“其他不同”是教材设计的开放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继续深入、细致的思考,强调思考过程,答案应该是开放的。
教材还用用个小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一个例子来自于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说明南方和北方的自然差异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一例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说明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这部分教材对区域特点的形成起到归纳总结的的作用,其实教师在这里不一定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可以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更接近、更容易理解的例子。
第三节的第一框题下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四个方面:(1)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2)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3)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4)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从图5.14和图5.16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加上高山阻隔,海洋的夏季风基本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这是本区地理环境的共性。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也还有差异性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自东向西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这是由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逐渐变化所决定的。这种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教材安排设计的活动1、活动2会使学生得到深刻的体会。这部分内容在本节教材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三节的第二框题下描述了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抓住“高”和“寒”两个特征,是研究青藏地区的关键。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气候、水文、生物、资源也都具有独特性,并且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因而青藏地区不仅在我国,同时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重要地区。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性,对于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因高生寒,相同季节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教材通过活动1对比我国同纬度的两个城市(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反映出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内容通过活动2部分体现出来。
第三节的第三个框题下讲述了这两个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首先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然后从自然条件的差异,谈到牧业生产的差异。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表现在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气候越来越干旱,,草原植被的分布也由东向西逐渐变化,反映在牧场的特点上也是各有不同.教材通过活动课文用两章景观图对比了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牧场和青藏地区的高寒牧场。放牧的方式由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逐渐走向定居放牧方式。广阔的温带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新疆,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滩羊、新疆细毛羊。
青藏地区主要是高寒牧场,牧场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
除了牧业生产,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各有特色。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但天然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耕必须依靠灌溉,因此,在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农作物都生长良好,形成许多农业区,如。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是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自然特色是地势高、气候寒,自然条件恶劣,高原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条件组合相对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
教材中图5.21只是呈现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部分的畜种和部分农业区,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地图册作适当的补充,并让学生对照地图把各种地理要素加以联系,对这两个地区的农业区的分布进行成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展开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提前布置四位同学预习),现在请他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情况好吗?
生:好!
师:用多媒体分别与四位学生口述的台词配上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依次打开(注意:不要一齐打开,这样可能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师: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新课讲授]
师:(板书)一、区域的划分
师: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师: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师: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生:各抒己见。
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生:看大屏幕。(课本图5.1)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
师:汇总:(大屏幕显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生: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生:回答:不是,可以。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区域(如当地),说说它有多少种“身份”。
师:(板书)一个地理区域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生: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
生:是的
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师:提问——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生: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师: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师:总结:(大屏幕显示)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举例:(大屏幕显示)
师:(板书)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生:活动2:(课前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师: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
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师:板书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生:做第5页的活动1、活动2和第6页的活动3,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师:最后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第二课时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
[新课导入]
师: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新课讲授]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代表北方地区,一组代表南方地区,每一大组中又分若干人四人小组(便于讨论问题),两大组分别根据地图、景观图、地理图表以及老师设计的问题等进行学习竞赛。
第一轮竞赛:
生:读图5.9,围绕大屏幕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回答:
问题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在哪里?
问题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位于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问题3:哈尔滨和北京(即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征?武汉和广州(即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征?
问题4:你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不同?(最冷月的气温、全年降水等方面)
问题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问题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完成活动1:(课文第8页活动第1题)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条件方面还有哪些差异?
地区
内容
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低于800mm高于800mm
主要地形高原、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其他温度带
气候类型
第二轮竞赛:
生:继续读图5.9,围绕大屏幕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回答:
问题1:在图5.9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
问题2:比较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说说哪条河流径流量大?为什么?
问题3:大家知道,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那么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
问题4:从图5.9中两幅植被景观图中你看到了南、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完成活动2:(课文第8页活动第2题)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学生完成这个题目,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
第三轮竞赛:
师:我们了解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不是它们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别呢?
问题1:读图5.9:哈尔滨与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相同吗?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2:读图5.10: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吗?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3:读图5.11:海南岛植被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同吗?这又是为什么呢?
师:点拨、归纳: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固然是有差异的,但即使在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
第三课时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差异)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多媒体显示中国南北方的春节图,联系实际提问北方和南方过春节的人类活动,对比比较南北方过年的差异,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二、合作学习,掌握内容
1、展示书第10页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页图5.12和图5.13,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后。然后请同学们自己完成表左侧内容。
多媒体显示: 南北方地区乡村人文景观的差异表格
学生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2、学生展示:除了以上所讲的南北方差异外,有几个同学还自己上网下载了一些关于南北方差异的图片,分别请3位同学上来展示(展示南北方水果、饮食、传统运动的差异)。
3、过渡:同处一个国度为何南北方存在那么大的差异?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造成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
通过再次对比分析课本第9页图和播放有关《中国农业差异》《中国民居》二段录像,分小组讨论完成表右侧。然后学生分北方和南方两大组回答,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4、老师总结: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蕴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所以人类要根据周围生存环境采取相应的活动、生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5、学以致用: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两个例子。
(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
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三、进行游戏,精括知识。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回忆今天所学内容。
2、进行填字游戏。
多媒体显示:
1.耕地类型:南( )北( )
2.粮食作物:南( )北( )
3.糖料作物:南( )北( )
4.气候灾害:南( )北( )
5.交通运输:南( )北( )
6.性格特点:南( )北( )
7.工业结构:南( )北( )
8.民居建筑:南( )北( )、南( )( )
9.戏曲音乐:南( )北( )
10.犯罪类型:南( )北( )
你还能说出哪些?南( )北( )……
全班同学小组合作、抢答完成,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四、小结
第四课时 西北地区
[新课导入]
师:1.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
2.用一组照片与东部地区的自然景观相比,从宏观认识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不同,引入新课。
板书: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新课讲授]
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两幅地图
生: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图片以及图5.4中的三幅景观图,你能说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吗?
生:干旱。
师:西北地区为什么那么干旱呢?
生:读图5.4中的地形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在图中分别量算呼和浩特、喀什市至渤海的直线距离,体会本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特点,从而推断出对降水的影响,读图5.15,用“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图”印证这一特点。
师: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干旱除了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量少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影响海洋水汽到达这里吗?
生:读图5.4中的地形图,分别找出西北地区边界线及其附近的高大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昆仑山等,师:想一想:这些山脉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
生:阻挡气流
生: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师: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的。
师: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生:学生读图5.15和图5.16、思考,再次体会本区降水量特点: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师: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视频:(有画面,有解说)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
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
师:看完视频后,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两次强调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分析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承转:大家知道西北地区因深居内陆等原因导致气候干旱,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以物业为主的地区
生: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
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几种畜种的主要分布区,明确:
内蒙古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的主要畜种——山羊、绵羊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
宁夏的的主要畜种——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回答:
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不是。分布面积小,分散分布。)
②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师:点拨:西北地区的农业区:灌溉水源丰富。)
③图中有哪些农业区?它们的灌溉水源是什么?
师:点拨、让学生明确:
生:活动(第16页活动2)
师:总结: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有哪些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特征包括? 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5.经济特点 以牧业为主
第五课时 青藏地区
[新课导入]
用一组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雪峰巍巍、冰川广布、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等,问:这些风景应该出现在我国的什么地区?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为什么就出现在青藏高原呢?它们的与什么有关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神秘的青藏高原吧!
[新课讲授]
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大量的地图、图片从“位置和范围”、“世界屋脊”、“高寒气候”、“高原农牧业”等四方面入手认识神秘的青藏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认识青藏地区的位置。
2.读青藏地区范围图,说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包括的省区及相邻的省区。
3.读青藏地区人口分布图及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人口、面积比较表,认识青藏地区是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二、世界屋脊
1.读青藏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景观图,思考以下问题:
(1)两幅景观图哪个表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特点?哪个表现了长江中下游的景观特点?
(2)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
2.读中国地形图,思考以下问题:
我国地势分为哪几级阶梯?青藏地区位于哪个阶梯上?青藏地区的海拔大致多少? (由此理解青藏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原因)
3.读青藏地区地形图,认识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而产生的地形特征。
三、高寒气候
1.用示意图演示不同海拔的气温差异。
2.读图计算青藏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
3.完成课本P14活动1.,比较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1)两地年平均气温——拉萨:5.6℃左右 成都:15℃左右
(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
4.归纳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特征。强调青藏地区因高——生寒。
四、高原农牧业
1.根据以上知识分析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阅读课本P16的阅读材料,并结合示意图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生长特点。
3.读图认识青藏地区的重要农业区:
4.读图找出几种畜种的主要分布区:
青藏的主要畜种——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
宁夏的的主要畜种——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五、学生活动
1.第16页活动1,思考、判断、归纳。
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
成因: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2.第16页活动2
总结: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水分和热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差异的形成也离不开地形、地势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使我们再次了解到地理事物的联系性。
四、教学检测安排
第一课时
一、堂上教学检测
1.关于地理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B.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C.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D.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2.关于下列地理区域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工业区——自然区域
B.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域
C.热带雨林气候区——经济区域
D.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文化区域
3.青藏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下列哪条分界线基本吻合(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农区与牧区分界线 D.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4.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下列哪条分界线基本吻合(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C.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D.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
是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界线B与我国1月 ℃等温线和年降水量
mm等降水量线相接近。界线B通过的著名山脉是 , 著名河流是 。界线C的确定, 主导因素是 ,界线C通过的著名山脉是 、 、 。
6.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二、课后活动与探究
你的家乡位于哪个区域,有哪些区域特征?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堂上教学检测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
A.长江流域—秦岭 B.秦岭—黄河 C.秦岭—淮河 D.江淮地区
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②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相接近③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④此线以南的河流流量较小、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北则相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2008年雪灾使中国19个省级行政区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受灾最为严重。请问2008年受雪灾最严重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方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同一区域内部的特征是存在差异的
B.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就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引起的
C.北方地区的植被只有温带落叶阔叶林
D.南方地区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5.下列地形区与所在地区组合错误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北方地区 ②东北平原—北方地区
③华北平原—南方地区 ④云贵高原——南方地区
⑤黄土高原—北方地区 ⑥四川盆地—北方地区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⑤
读“我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图7),完成6-7题。
6.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北方的城市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 甲和乙 D. 乙和丙
8.下列温度带不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9.下列河流在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珠江 B.长江 C.黑龙江 D.湘江
10.湿润地区面积最大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第三课时
一、堂上教学检测
1.填写下表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旱地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花生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陆运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2、秦岭――淮河在图中的位置应是( )
A.A 地区和B 地区之间
B.B 地区和c 地区之间
C.B 地区和D 地区之间
D.A 地区和D 地区之间
3、能大面积种植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的地区是( )
A.A 地区 B.B 地区
C.C 地区 D.D 地区
4.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耕地类型的差异主要反映出( )
A.地形的差异 B.资源地区的差异
C.气候的差异 D.两地人文风俗的差异
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反映出( )
A.地形的差异 B.气温的差异
C.降水的差异 D.两地人文风俗的差异
6、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耕地以水田为主的是( )
7.“住窖洞,吃面食,唱秦腔”的人们多居住在(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8.“小桥流水人家”的人文景观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我国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雨水下泻 D.便于更快散热
10.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长,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
二、课后活动与探究
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写一篇学习心得或学习体会。
第四课时
一、堂上教学检测
1.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海拔高 B.气候寒冷 C.干旱 D.潮湿
2.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干旱原因的是( )
A.纬度位置 B.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C.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D.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3.关于西北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
B、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
C、农田、村镇、城市的分布在广阔的平原地区
D、河流稀少,只有一条塔里木河
4.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B.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增多
C.自东向西气温逐渐增高 D.自东向西气温逐渐降低
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位于(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 )
A.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海洋水
《西游记》中描写的唐僧,其人物创作的原型是中国唐代的高僧玄奘。玄奘于627年8月从长安(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到达天竺国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学习,645年2月,回到长安(西安)。据此并读图 “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完成7—8题。
7.玄奘回国途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图中所示的(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8.玄奘回到长安时,当地的气候特征最有可能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气温高,降水少
C.气温低,降水少 D.气温高,降水多
9.读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盆地) B. (河流)
C. (省区) D. (高原))
E. (铁路)
(2)在图中用恰当位置填注出:天山山脉、祁连山脉、大兴安岭
第五课时
一、堂上教学检测
1.描述青藏高原的景观常出现“高”、“寒”、“冰”、“牧”等字,其中最根本且起主导作用的字是
A.高 B.寒 C.冰 D.牧
2.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3.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地形
4.下列地区中,依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的是( )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成都平原
5.关于我国四大牧区牧场主要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寒牧场 B.新疆——山地牧场
C.青海——温带草原牧场 D.西藏——寒带草原牧场
这里有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胆怯的羚羊,湛蓝的天空,虔诚的喇嘛,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6-8题。
6.上述材料是下列什么地区的写照(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7.对人类生产生活而言,该地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间长
C.森林草原茂密 D.低温、缺氧、地势崎岖
8.为促进区域发展,我国在该地区已建成的著名工程是( )
A.南水北调 B.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 D.西电东送
9.青稞是高寒地区的农作物,下列哪个地区的人们喜欢喝青稞酒(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0.下列有关我国牧区的优良畜种正确叙述是( )
A.新疆的三河牛 B.内蒙古的牦牛 C.西藏的细毛羊 D.宁夏的滩羊
11.关于我国牧区的河谷农业分布地区,正确的是( )
A.天山山麓 B.河西走廊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吐鲁番盆地
12.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为 山脉,B为 盆地,C为 河流)。
(2)在图上填注:黄河、拉萨、
(3)拉萨与成都纬度相当,但拉萨的年平气温比成都
(高或低)。主要原因是 。
二、课后活动与探究
通过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学习,你发现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有哪些自然、人文差异?运用你学到的知识,并通过媒体收集整理,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份以“中国的地理差异”为主题的电子报刊。
单元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答题表中,写在各小题中或题后无效,不给分。每题2分,共7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7题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 各区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不同
B. 各区人们生活习惯不同
C. 各区地形、地势不同
D. 各区气候不同
2.位于③④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所经过的地方
B.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 水田、旱地的分界线
3.位于③地区的耕作制度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二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一熟
4. ③地区包括的地形区有
A.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
B.江南丘陵、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
D.宁夏平原、东北平原
5. 在四大地理区域中,②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植被
6. ①地区和④地区的分界线接近:
A.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 B. 1月00C等温线(局部)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D. 800mm年降水量线(局部)
7. ①地区地基本位于:
① 季风区 ② 第二级阶梯 ③ 第一、二级阶梯 ④ 非季风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 我国地大物博,分为四大区域(见下图),对四大区域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B. 乙区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
C. 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D. 丁区域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9. 导致我国南北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耕作习惯 D. 气候
10. 导致我国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崎岖 B. 水资源 C. 河流含沙量 D. 植被稀少
11. 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影响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势 D. 传统习俗
12. 下列省份不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读某地景观图,根据图中景观判断、回答13~15题。
13.该地的耕地类型是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14.该地最适宜种植
A.甜菜 B.苹果 C.小麦 D.水稻
15.该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策略,正确的是
A.开垦荒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基塘生产模式
C.缓坡修建梯田,陡坡发展林业 D.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读材料,完成16---18题:
……王教授在日记里写到:中午出门,骄阳似火。热风阵阵,干燥无比,气温在400C以上,沙丘或者石砾随处可见。这季节在我们老家山东丘陵,孩子们正在打雪仗!
16.日记中叙述的这天中午,王教授可能在:
A. 亚马孙平原 B. 印度半岛 C. 塔里木盆地 D. 撒哈拉沙漠
17. 此时,王教授家乡的自然现象可能是:
A. 温和多雨 B.东北风刺骨 C.河流进入汛期 D.乡亲们正收割小麦
18. 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 西瓜 B. 荔枝 C. 苹果 D. 柑橘
19.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A. 湿润 B. 半湿润 C. 干旱 D. 半干旱
20.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西北地区性气候特征的是:
21. 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距海远 B. 夏季风的影响
C. 冬季风的影响 D. 森林覆盖率低
22.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光照条件 C. 水源条件 D. 科技条件
23. 暑假一位同学乘火车由乌鲁木齐到呼和浩特旅游,他在沿途能够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 荒漠、草原、森林 B.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 草原、荒漠、森林 D.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
24.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25. 我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大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乱占耕地 D. 滥伐森林
26. 下列不是以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的农业区是:
A. 宁夏平原 B. 河套平原 C. 河西走廊 D. 华北平原
27.下面四幅图中的斜线部分,能正确表示我国主要牧区分布范围的是
28. 下列中国之最中不在西北地区的是:
A. 面积最大的沙漠 B. 地势最高的盆地
C. 面积最大的盆地 D. 地势最低的盆地
29. 三河马、三河牛是我国优良的畜牧业品种,它们主要产自:
A. 东北地区 B. 内蒙古地区 C. 青藏地区 D. 新疆地区
奥运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其中“迎迎”(如右图) 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据此回答30~32题。
30.迎迎生活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1.迎迎生活的地区其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高温 B.干旱 C.高寒 D.高湿
32. 形成这个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地势高 C. 距海远 D. 距海近
33. 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条件是日照时间长,主要粮食作物有青稞、小麦、水稻
B. 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等
C. 主要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D. 特有的牲畜有牦牛、藏绵羊等
34. 青藏高原上农业分布的特点是:
A. 在沙漠周围的绿洲上 B. 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 在广阔的平原上 D. 盆地内部
35. 宁夏平原、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业特点分别分别是:
A. 畜牧业、种植业 B. 渔业、畜牧业
C. 灌溉农业、河谷农业 D. 河谷农业、灌溉农业
二、 非选择(30分)
36. 读读下面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每一空格占1分,共11分)
(1) A图所示的景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这是由 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2) B图所示的景观是我国 地区农村常见的交通方式,该地区大致位于
一线以北。
(3) C图所示的景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地区,该地所处的 位置决定了它得到的热量最多。
(4) D图所示的景观是我国 地区农村常见的民居。
(5) A地区农业发展以 业为主;B地区农业发展以 业为主;C、D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最好,农作物的熟制为 或 。
37. 读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图和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每一空格占1分,共9分)
(1)从图A中可以得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
(2) 图B展现的自然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填”降水”或”气温”),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深居 ,距海 ,加上 的阻挡,来自海洋上的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加剧了由东向西 的减少。图A中Ⅰ、Ⅱ、Ⅲ处的自然景观与图B中三种景观相对应,Ⅰ处是图B中的 (写代号,下同),Ⅱ处是图B中的 ,Ⅲ处是图B中的 。
38.下面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10分)
(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 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和“ ”。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 高原,当地是我国 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3)小刚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耕地类型
以 为主,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布大致以 (山脉)- (河流)一线为界。
(4)小红所看到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地理教学设计3
1.6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紧承第四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和第五课并列的内容。地球自转为主要原因产生的地理效应在第五课已有了了较为详细的讲述,而地球两种运动相结合、并以公转为主产生的地理效应难理解,需要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准备知识,所以,本节课安排在第五课之后。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本节课的重要地位。
课文中有关四季和五带的内容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利用前有知识,通过分析其成因得出的,所以本课有两条线索,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
本课是按照以下两条线索组织内容的。
第四课已经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种回归运动造成太阳直射点有两种变化。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这两种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又影响到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从时间变化这一线索来看,教材内容把地点(或纬度)作为定量,而把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看作是变量。这样,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带就可以分出四季。这就是本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五带的形成和划分。这部分内容从地点(或纬度)变化这一线索着眼,把时间(或季节),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就可以分成五个温度带。
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变化”两个字,教学中也要始终贯穿“变化”这两个字。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总体思想
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去探索和操作;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果的强化。
2.本课的教学目标
(1)智育目标
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的划分;了解五带的划分、分布;理解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理解五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能准确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侧视图),并能举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极视图。
(3)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4)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难点:分析、绘制《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的变化。
3.教学方法
(1)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点拨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体现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精心设计《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窨想象能力的形成,加强知识的内化。
(3)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注意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4)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同时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教师主动参丐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6)德育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智育目标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渗透性地受到德育教育。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多媒体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同学们,在第四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有关内容,请大家看图(投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冬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如何运动?
2.地表何处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在教师的悉心启发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导学]由图可知,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定性地表达某时某地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那么,在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特别是在地球公转的前提下,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效应呢?我们本节课来学习有关内容。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板书: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讲述正文]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21页图1.26为基础,以课本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文字为画外音,引导学生视听结合学习课本知识)
[自学解疑]请同学们阅读21页图1.26《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回答课本上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做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不要责备批评,要做到正确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共同进步)
(问题的答案: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归纳小结)
[讲解导学]刚才三幅图中的P处,B图的昼最长,A图的昼最短,C图的昼夜等长;
三图的P处,B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图的正午太阳高度介于A图和B图之间。
由图可以分析得出,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四季)
[引导自学]关于四季,我国和欧美国家的划分有同也有异,请同学们阅读22页有关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投影问题)
1.我国与欧美国家传统的四季划分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2.我国丐欧美国家四季的起点各是哪个节气?哪种划分的季节早?早多长时间?
3.我国传统四季和欧美国家传统四季相比较,哪种划分与各地实际气候完全对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这三个问题难度不大,可以作为自学提示,但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指导,要有评价)
划分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四季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谚语导学]山西省南部农村有这样一句谚语:“立夏小满,麦收晋南”,这说明季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对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请大家自学有关内容。
划分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四季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重要意义
[问题导学]同学们,请大家完成21页“活动”第一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投影练习答案)
[分析讲解]由刚才的练习可以得出,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了纬度分异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五带)
[读图自学]在初中地理课本上,已经学过了五带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自学23页“五带的划分”,完成下表。
(填表过程中点拨学生,体现学法指导)
[归纳总结]通过填表练习和自学,我们对五带的划分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五带的划分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础,意义重大。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五带意义)
[发展思维]从表中可以看出,五带的划分取决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呢?
(利用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布置作业]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回归运动的轨迹)。
(1)写出太阳直射下列各点时的时间。
A B C D
(2)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3)全球昼夜等长的时间是:
(4)南极点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是,此刻,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党的生日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点附近。共3页,当前第2页123
2.请同学们阅读23页的“二十四节气”,去生活中调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指示和预告作用。
3.当黄赤交角减小为时,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当黄赤交角增大为呢?
一、昼夜长短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指导教师点评(山西省长治市教委教研室高级教师王富家)
本节课教学注意从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和分布,线索清晰,结构完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能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使之达到结构合理优化,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活动,克服传统课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说教。整节课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想像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注重营造民主氛围,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变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为现代的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如能更紧密地和当地实际结合,效果将会更好。
共3页,当前第3页123
地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1、“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xx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2、“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想一想” 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3、“世界的人口”的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60亿。通过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每增加10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通过以上的读图计算,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人口增长和分布现状。
人口的迁移,可用通过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形式讲授。对于科技移民和劳动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这部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最后,通过计算题,算出甲乙两城市的每平方千米的人数,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出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最大?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结合世界地形图,做对比,展开讨论,找到影响他们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
4、“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不断改造自然;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延缓的作用。本节中讲述了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是认识人口数量动态的重要指标,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热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
人口的增长,教材先用1999年10月13日《某报》的一段报道,点明世界的人口数量。用“世界人口的增长示意图”显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个示意图明确,世界人口每增加10 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然后提出人口增长是如何算出来的,提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最后用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各大洲的柱状图,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的差异,非洲最高,拉丁美洲次之,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用“读一读”的形式,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极限。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地区差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上刊登的报道,请回答:1999年几月几日,世界人口达到多少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
(板书)人口的数量
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 亿用了多少年?(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根据计算结果,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 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的。)
(板书并总结)人口的增长1)缓慢---加快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量化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千分之多少)
(展示)《世界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请大家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起来,(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差异存在
(板书)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快?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慢?
(非洲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
(讲述)目前许多大家熟悉的明星是混血人种,比如球星萨尔瓦多、影星金城武等。混血人种是不同种族融合的结果,他的前提是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迁移。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世界人口的迁移”部分内容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
输出的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学生讨论)课本 “想一想”,由学生回答,再由其它学生评判。(原因:科技移民较好的工作条件,较高的工资,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劳动力输出更高的工资)
(教师总结)人口迁移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也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板书设计】
第六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数量和增长
1、人口的数量:60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加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非洲最快、欧洲最慢
二、世界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2、二战前的人口迁移:
3、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技术移民
劳动力输出
国际难民移动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人口的分布因素
【教学手段】幻灯片:〈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地形图〉
(导入)目前,世界有60多亿人口,60多亿人是否平均分布?怎样来定量描述一个地区人口的疏密?
(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xx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个有多少人?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
人口密度不同,在图上有什么区别呢?看甲、乙两城市人口密度的比较图(教材)。
可看出:甲市人口稠密,乙市人口稀疏。
(计算) “做一做”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中国:约121/平方千米;加拿大25/平方千米)
(总结)人口密度能准确地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读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板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这些地区为什么人口稠密?我们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这些地区进行分析
首先,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对照比较,
提问:1、它们都处于什么纬度?(中纬度)
2、它们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近海地带)
3、它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平原为主)
4、它们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
(总结)可以看出,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史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
(学生活动)对比上述四个问题,结合已学过的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知识,分析人口稀疏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在海陆位置上:内陆地区
在地形上: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地区
在气候上:干旱的沙漠和湿热为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在纬度上:高纬度地区的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学生讨论):“想一想”第二题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不能用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总结) 这一节主要讲了人口地理的两个知识点:世界的人口增长、迁移和世界人口分布。这两个知识点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迁移是认识人口的动态变化,它们的动态变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人口增长的状况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练习)在世界大洲的空白图上,找出世界四个人口稠密区的具体位置,要求形式用红笔在课本图上勾画出人口稠密区的位置。
【板书设计】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的密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四大稀疏区:高纬度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干旱沙漠地带
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
教学设计示例3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人口的多少是怎样对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产生影响的?
(展示)1987年7月13日某报记载:
本报萨格勒布7月11日电 7月11日上午8时35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终于诞生在地球上。
1999年10月13日某报记载:
据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日电 波黑时间12日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
(提问)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亿用了多少年?(大约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讲述)18世界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界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加以量化呢?
(讲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练习)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了25个婴儿,死亡10人,这个地区在这一年中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是多少?(出生率:千分之二十五;死亡率:千分之十;自然增长率:千分之十五)
(展示)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提问)请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讲述)这样的结论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差异。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展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表
请学生粗略计算:1950年、1990年、20xx年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分别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加深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设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越来越明显,会带来什么问题?学生思考但不必回答,为下节课讲人口问题埋下伏笔。
(过渡)大家都听过《橄榄树》这首歌吧,歌中唱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知道,歌中的人是从其他地方移居到另一个地方的,这种人口从一个地区移居到另一个地区的社会现象,就是人口迁移。
(提问)请大家读教材“人口的迁移”这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回答并评判。最后展示“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教师总结。特别强调目前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即: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
(讨论)1.大批的.科技人才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是什么,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哪些影响?
2.你认为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为什么?
(过渡)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是不一样的,那么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呢?首先,我们学习一个反映人口分布特点的指标——人口密度。
(计算)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xx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有多少人?(甲市:2500人/平方千米;乙市:1250人/平方千米)
(讲述)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每平方千米内的居民人数(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计算)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1998年)
国家
人口数(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中国
1248100000
9600000
加拿大
30300000
9970000
(中国:121人/平方千米;加拿大:25人/平方千米)
(讲述)人口密度能准确的说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提问)世界人口稠密区在哪些大洲的哪一部分?
(总结)
(讨论)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讨论)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说出能或不能的理由。
(不能,因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练习)选择题
探究活动
我家的人口
要求:
1.周末对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进行一次采访,问一问:从你的曾祖父母开始,经过四代人,你家增加了多少口人?哪一代生的孩子最多?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家庭人口是处于增长的趋势还是呈下降的趋势?为什么?
2.通过你家的情况,你能否理解虽然我们已在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的总数还在继续增长,这是为什么?
目的:
1.通过了解自己家的人口增加和变化过程,印证课本上关于人口增长的结论和数据,即理论联系实际。
2.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加深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增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
要求:查找资料(可上网查找)。
看看你们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县(省)的人口分布情况,哪个区(县)或乡的人口密度大,为什么?分析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目的:
1.通过查找自己所在的城市或所在的县(省)的人口分布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这一实践活动,把书本的理论用在实际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如通过调查得出人口分布的差异后,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调查,对家乡有更多的了解,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资料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大小
2.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4.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变化规律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其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自学“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部分教材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四个历程中,属于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猜测的是哪几个阶段?其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中一次伟大的实践活动是(),说明地球形状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⑶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⑷你能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地球的大小?
⑸请列举出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月食照片;海轮的桅杆、船身出现和消失的先后顺序;同一条经线上太阳直射点和非直射点物体的影子长短)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结论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活动或观察、研讨活动,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3.反馈练习:
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正圆球体B.是一个扁球体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D.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4.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如诗人描述的,身处地球家园的人类却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为了方面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人们制作出了地球仪。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5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让学生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归纳、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
⑴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⑵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⑶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5.动手操作: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注意不要把此环节上成手工活动的形式。教学反思:
学校是提前一天通知我的,学校的目的是见到一趟常态课,所以我并没有提前准备什么,像往常一样,留下预习任务,等待第二天的上课。初中地理的第一节安排内容对当前学生来说有些难,所以,在讲课前的几节课,我利用地理知识的广阔性来调动学生兴趣,并且把第一节内容安排的十分简单,充满乐趣,老师们听完也对我的课进行了指导,比如如果可以带个地球仪增加学生直观感受,时间安排再合理一些,布置上作业,这样,整堂课会更加完美。
地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 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 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 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 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并回答问题:
(1) 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2) 球面上绘着地图,地图上标有南北极和经纬度,颜色、符号、文字、表示陆地、 山脉、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
(4) 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为北极;与北极相反一点为南极。
【板书】 三、地轴和两极
【教师演示】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指导学生转动自己的小型地球仪,让学生领会“一轴两点” 并领会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确定。
【板书】 四、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线称为什么线?(经线)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 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称为什么线?(纬线)
(2)观察地球仪,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哪个是圆?
(3)所有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4)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一个经线圈?
(5) 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小组讨论以后,代表发言,全班总结。
【板书】 五、经度和纬度
继续观察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经线?学生说有无数条。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规定了不同的度数,即经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到0度和180度经线,由0度经线向东西各划分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观察0度和18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同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哪一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大? 哪一个小?(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线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陆地面积小)。
【教师讲解】 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找到赤道,由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分别成为南纬和北纬。观察课本“低、 中、高纬度的划分”图,说出它们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根据自己学校所在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 带。观察课本“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南、北美洲和南极洲在哪个半球?亚洲主要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地理教学设计7
一、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方面:了解新疆的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了解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知道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能力目标方面: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地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等能力。
3、情感目标方面:明确西部经济开发与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关系,培养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明确后,我以“认识美丽新疆——建设美丽新疆——保护美丽新疆”三个方面为切入口,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设计:
1、认识美丽新疆方面,我从位置与范围、气候、地形、河流、水资源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位置与范围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完成,设计一个综合读图题来学习新疆的气候特点,通过新疆二字中的“疆”字来形象分析和体现了它的地形特点。其他方面则主要通过阅读学习提问来完成。
2、建设美丽新疆方面:我从“农业——工业——交通”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设计活动:
农业方面,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生活中我们吃过哪些有特色的新疆瓜果产品?有哪些著名的农作物?
(2)新疆的绿洲农业富有特色,用到了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3)新疆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主要牧场分布在哪里?
工业方面,设计如下:
(1)你认为新疆应该发展哪些主要的工业体系?
(2)新疆在矿物能源和气候能源上有什么优势?目前,新疆主要的油气田分布在哪里?
(3)新疆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加工部门?发展这些部门有什么优势?
交通方面,我是这样设计三个问题的:
(1)新疆主要有哪些交通方式?
(2)为什么新疆适合发展空运而河运不发达?
(3)新疆的铁路分布有何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3、保护美丽新疆方面,我设计了二个问题。
1、新疆在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是什么(自然和人为)?应该怎样治理?
2、以新疆为例,理解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重要意义。
三、最后通过“达标练习”来进行学习质量评估。
四、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课前独立自主学习,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课堂中通过思考质疑,小组合作探究析疑,老师最后解疑等活动来完成重难点知识,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而自然。
地理教学设计8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新课标为依据,围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组织实施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的学科功能,努力探讨、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工作目标
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读图、理解、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期末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三、重点难点
1.复习重点:掌握世界各地理分区、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复习难点:在识图读图能力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比较分析的考查。
四、复习方法:
复习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
(1)整合地理内容
(2)教师仔细研究新课程标准。
(3)加强读图与判图能力的培养。
五、复习日程安排:
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
第十九周:国家专题——巴西、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
第二十周:地区专题——欧洲西部;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南亚、亚洲
第二十一周:综合复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应试能力。做到“三练”: 精选试题强化练; 规定时间适应练; 审题答题规范练。
地理教学设计9
一.教材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 第一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之后,学生需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最后学生需学会运用资料判断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2.难点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世界70亿人口日”
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70亿。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
【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地区一年内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阅读教材P3,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
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①生物学规律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社会保障等。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① 高—高—低”模式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讨论分析: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快速增长,极易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破坏资源、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措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讨论分析:
发达国家为“三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这种状况对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有何主要影响? 应采取何种对策?
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
⑴劳动力紧缺:
①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影响经济的发展;②兵源不足,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低
⑵老龄化现象严重:
①增加社会保障和青壮年人的生活负担;②老年人生活孤单, 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
2、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
①我国正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练习】
地理教学设计10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世界地理已经有了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详细了解世界主要区域的地理知识时,学生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亚洲作为区域地理的开始,在初中地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为《大洲和大洋》是七年级学生认识后续学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了解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在地图能识亚洲的范围,会分析亚洲是第一大洲的原因。
(3)会运用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的办法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重点难点】
重点:读图分析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亚洲和北美洲的对比学习)
【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详实的`材料,让师、生、媒体实时互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发现并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从而形成能力,较好地达成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多媒体直观教学。
在学生学习方面,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性,在知识的习得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展示海陆分布的东西半球图,和学生一起回忆七大洲和四大洋
【新授】
1、设计问题,激发思考
师:从知识回顾中,让学生观察思考哪个大洲最大,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上
生:观察思考后回答---亚洲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了解的区域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请学生翻开第六章彩页,了解学习大洲时所需要认识的内容
生:看彩页,了解三个要认识的内容,并简单思考,形成初步印象
2、展示图片,引导观察:
师: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和范围
展示第二页的6.1图
师:请同学在图中查阅亚洲的半球位置,请学生留意半球的分界线
生:亚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师:展示第三页的6.2图,请同学在图上查阅亚洲的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
生:学生用笔把0°纬线和80°纬线,30°和180°经线找出
师:带学生复习一下南北纬和东西经的判断
师: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亚洲的纬度跨度为11°S—81°N,26°E—170°W为世界第一大洲的讲解做铺垫
师:请同学读6.1图,观看动画,阐述亚洲的海陆位置
生: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对大洲的位置描述方法
师:请同学们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展示6.3北美洲位置和范围图)小组之间先交流讨论,再由代表阐述
生1: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生2:北美洲纬度范围大约为10°N---80°N,经度范围大约在20°W—170°之间
生3:北美洲的海陆位置为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部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师:组织学生分析补充对北美洲位置分析不准确的地方
师:由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引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展示6.2图)
生: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
师:提示可从面积,纬度和东西距离来考虑
师:和学生分析小结
生:面积最大,复习七大洲的面积大小,留意北美洲的面积;跨纬度最大,东西距离最长
师:指导学生东西距离最长和跨经度最广不是同一概念
师:亚洲面积最大,要来研究就需要分区了解,所以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六个分区,各区之间人们的生活会有很大差异
生:读6.6图,了解北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亚洲其它区域的人类活动
师:设下伏笔,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还会对该区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将在接下来的课时中和同学们一起研究
师:展示表6.1,请同学们讨论小结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进行比较
生:讨论完成表格
师:核对答案
3、【课堂小测】
师:学习辅导第2页11题
生:堂上完成
师:评讲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雄踞东方的大洲和世界第一大洲,教师评价学生活动。
【作业】辅导练习第2页12题
地理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分析
黄河的奉献与忧患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内容。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与下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对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系统地了解了学习河流的概况的方法和步骤,并已经在了解长江时加以实践。现在应用到黄河概况时应该轻车熟路,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落到了黄河的奉献和忧患。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相关图片,能够概括说出黄河的贡献;
2、结合相关资料及实验,能够说明黄河主要忧患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分析人地关系中突出问题的方法,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黄河源流概况,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六、教学准备
自制PPT课件,相关动画,水、土壤、覆盖小草的`土壤、透明杯子等实验器材。
七、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环节一:感黄河(欣赏)
配《黄河大合唱》背景音乐,对应上、中、下游出示黄河各流域景观图片
观察景观图,描述感受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过渡
讨论: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出示黄河景观图
通过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环节二:颂黄河(奉献)
配朗诵《黄河颂》,对应地理位置依次呈现黄河流域水利工程、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灌溉平原的景观图
观察景观图片,尝试概括黄河的贡献
提供景观图,加强学生感性认识,理解黄河的奉献
过渡
黄河既给我们带来了无私的奉献,同时,也是一条害河
本环节采用了探究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
环节三:忧黄河+治黄河
提供资料:黄河的“血样”──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样标本;
黄河的“化验报告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泥沙含量有什么变化?
提供有关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资料和下游地上河的视频,“黄河的忧患图”、“中国地形图”、“黄河中游某地的年降水量图”
思考并讨论:黄河中游为什么泥沙剧增?下游为什么流域面积狭窄?并无大支流汇入?
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思考:黄河母亲还有哪些症状?
再读“黄河的忧患”图
(小结 拓展)
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节所学的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黄河,还可迁移至其他河流
归纳“会诊结果”,并对症下药,完成表格
八、板书设计
黄河的奉献与忧患
地理教学设计12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1、位置
2、景观特征
3、成因
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
1、概况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
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1、地理位置:
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
3、元阳的梯田景观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1、发展历史:
2、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
高二旅游地理优秀教案:现代旅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
时间:1840年以前
特点:只局限于一定社会阶层的少数人,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出游的距离较短,没有出现提供旅游专业化服务的企业。
(2)近代旅游:
1841年,英国首次出现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
特点:仍是高消费活动,普及程度、活动范围和规模仍然有限,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
(3)现代旅游:
时间:1950年以后
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原因:
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2.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图1.1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的增长通过读图,了解到:
国际旅游人数及收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全球旅游人数每年多达30亿人次。
思考
1.作为一名旅游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点拨:旅游者的基本条件:闲暇时间、经济条件(即金钱)、动机(即旅游欲望)。
点拨: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此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人们逐渐进入了节奏快、强度高、风险大的工作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对旅游休闲的需要也随之提高。
(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常见形式: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和文化旅游等。
新出现的特种旅游形式: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寻根旅游等。
阅读形形色色的现代旅游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特色旅游形式,进一步理解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思考
1.你还知道哪些旅游项目?选择其中之一向全班介绍。
点拨: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不同的旅游项目。有人把现代旅游细化为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美食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健身旅游、公务旅游、修学旅游、科研旅游等。
2.发挥你的想象力,策划设计一些新的旅游项目。
点拨:建议把学生设计的旅游项目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和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既包括范围的扩大(如极地地区),也包括覆盖面的扩大(如乡村地区)。每个地方都可能成为旅游地。
(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思考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点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娱乐性、消遣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全部的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75%。
二、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购、娱
了解:
1.旅游六要素中,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点拨:在旅游六要素中,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人们外出旅行,首先必须实现从常住地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这就是旅行。除近距离的游览或少数具有特殊意义的徒步旅行外,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
2.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是什么?
点拨:“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
3.旅游六要素之间有何关系?
点拨: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案例①
通过案例①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旅游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香港的旅游特色在“购”,而购物旅游又进一步促进了其他要素的发展。据统计,每年进入香港的国际旅游者中有60%左右的人是为了购物,其购物费用也占全部旅游费用支出的60%左右,使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为世界的“购物天堂”。
思考:
1.从旅游六要素的角度看,香港的“购”是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点拨:到香港购物是许多游客来港旅游的主要动机。“购”是香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促进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2.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由港的地位,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点拨:香港是自由港,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由于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香港的商品价格就相应较低。此外,这里每年都有许多换季大减价的促销活动,能为游客提供真正的实惠。香港店铺中销售着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货品,而且大部分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受过专业训练,态度殷勤友善,以客为先。购物成为香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地理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和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
、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四、教学过程
(一)移民国家
1.导人新课。
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透过美国和巴西,了解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风俗等。
创设情景: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像(播放美国街头游行队伍录像片段),看看在美国的普通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总结: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入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板书:移民国家
2.你所熟悉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华盛顿:美国人。爱因斯坦:德国犹太人。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人。乔丹:非洲人。)
3.阅读教材81页图9、2“美国的人种构成饼状图”,看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
(白种人占84%,最多;其次黑种人占13%;其他占3%。)
4.阅读教材81页2题中印第安人、黑人和华人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对此谈谈你自己的感想?(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即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美国政府总是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而自己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却始终解决不了。)
板书:种族歧视
5.情景教学。
(1)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展示华人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资料。
问:华人对美国的建设都有哪些贡献?
(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航空领域有第一位华裔太空人:王赣骏。)
板书:华人的贡献
6.过渡:有众多的中国人生活在美国,那么美国的气候条件和其他自然环境与中国相比有哪些异同?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
1.导语:要了解美国的农业状况,首先来了解美国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其中决定气候条件的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
2.展示世界政区图。
观察地图,说说美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邻国位置。(美国位于西半球的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临加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除了本土外,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属什么温度带?(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夏威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
4.展示美国国旗。
问:你知道美国国旗的含义吗?(美国国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一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区以外还有13道红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他们又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民地。)
5.展示美国的气候图。
引导:美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三面环海,对气候影响非常大。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最主要的是哪种?(温带大陆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气候、高山气候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带大陆气候。)
6.展示美国的地形图。
同学们,从图上找出阿巴拉契亚山脉、洛杉矶、科迪勒拉山系、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
提问: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哪种地形面积最大?(美国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即西部为山地,中间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其中,平原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7.引导。
由纬度位置可以推测到光热资源。
由平原面积可以推测到耕地资源。
由海陆位置和河、湖布局,可以推测出水资源。
试按以上思路,分析、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北纬30°~50°之间,光热资源丰富。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半;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美国主体部分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水汽可以深达内陆,降水充沛;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为灌溉和航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8.过渡。
美国作为农业大国,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外,还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展示材料1:反映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图片。
展示材料2: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却耕种了世界10%的耕地。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76个人,比世界每个劳动力供养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多倍。
提问: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板书: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9.美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好处是: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推广农业技术。)
板书: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10.展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
问: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主要形成哪些农业带(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
玉米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小麦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多山地,降水少,有大片的半干旱草原和高山冰雪溶水。
棉花带: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纬度低,夏季气候湿热。
11.展示“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位次”图表。
提问:美国有哪些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玉米、小麦、大豆、棉花)
12.小结: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小结
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合作讨论,我们理解了美国的移民国情,了解了美国的位置范围、农业生产中优越的自然条件。专业、高效的生产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地理教学设计14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2.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羊及其他生物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学习探究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与独特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用具:《澳大利亚》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展示课件1:(澳大利亚大标题,悉尼奥运会主题曲等)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国家──澳大利亚。谈到澳大利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们想到什么了。(找2~3位学生来讲述)
教师:我们平常用的商品有澳大利亚产的吗?
学生: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等。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毛衫世界闻名;同学们谈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澳大利亚很感兴趣。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从澳大利亚的羊入手,来进一步的了解澳大利亚,大家请看有关羊的资料片。
展示课件2:羊的视频
教师:看完资料,我们大家知道,澳大利亚的羊主要是什么羊呀?美利奴羊,它是绵羊的一种,这种羊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呢?
展示课件3:美利奴羊的生活习性图片和资料(教师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大家仔细看了,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具有耐渴、喜饮流水,厌恶湿热的特点,同时适宜于在干燥气候条件和开阔的地区生活。
教师:好了,我们对澳大利亚的羊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给羊找家。
展示课件4:探究活动,“给羊找家”的具体的活动安排
教师:首先,我们将全班分为地形组和气候组两大组,每大组再细分为3个小组。然后,每大组同学探究同一个内容;地形组以羊的生活习性和地形图为基础,在图中标出羊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说明原因;气候组的同学在气候分布图中标出羊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说明原因。
最后,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电脑上将羊拖放到相应的位置,同时给大家解释你这样摆放的原因。(具体的布置和研究的安排略)
教师:现在开始给每小组发放你们研究的内容(每小组1张图)下面开始研究。(5~7分钟)
展示课件5: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和气候图
学生:开始积极的探究活动,时间为5~7分钟。
教师:先请地形组的第1小组来说明并演示你们给羊找的家在什么地方。
展示课件6:地形演示图FLASH(在图上给羊找家)
学生:将6只羊摆放到了不同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教师:好,非常棒,其他两小组的同学有补充的或需要修改的吗?
学生:(有或者没有,两种情况)
教师:(如果有)请××同学修正。(××同学修正)你为什么会把羊放在这个地区呢?请你给大家说明一下。(××同学解释)大家同意他的这观点吗?(教师适时的点评)
(如果没有)看来大家都同意第1小组的观点,那么我请第2组的××同学给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羊分布在××地区。(××同学解释原因)再请第2组的同学说明为什么在东南部和西南较多呢?(学生解释)
教师:刚才我们从地形的角度给羊找了家,那么好,我们请第3组的同学说明一下澳大利亚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强调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或也可以说明地势的特点)。
教师:通过第一组同学的探究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形对羊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澳大利亚的中部大平原、东南部的墨累河和达令河平原地区、西南部的低矮高原地区等相对地势平坦、开阔,适宜于羊的生存)总的来讲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接下来,我们请气候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探究成果。
教师:首先,请第1小组的同学说明一下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强调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表述主要的几种气候类型。
教师:气候类型说的非常准,如果按我们地理学的空间思维特点的话,应该依据一定的空间顺序,应该怎么排列?
学生:按空间顺序表述。
教师: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描述,大家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说明。(学习方法的指导)
展示课件7:2幅气候图,分别让两组演示
学生:两小组学生分别说明并演示。
(两种可能,两幅图相同或有较大的区别:如果相同,请第1、2、3组的一位同学说明一个原因;如果不同,第3组的同学说明不同的原因;第2组同学说明其中的一个地区的原因。)
教师:我们根据羊的生活习性及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给羊找到了家(澳大利亚的亚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气候条件适宜羊的生存)。
教师:刚才我们仅仅是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给羊找了家,现在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澳大利亚的羊的实际分布情况图。
展示课件8: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图
教师:(总结)大家看,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和我们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但是也有些区别,这说明澳大利亚的羊的分布除受地形、气候两个因素影响外,还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自然因素:河流、植被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城市的分布、交通等。从大家的研究中我们看到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确实是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的数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可见羊在澳大利亚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是,对于澳大利亚,大家更熟悉的动物也许不是澳大利亚的羊,是什么呢?
学生:袋鼠、考拉等。
教师:好,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动物。
展示课件9:澳大利亚古老动物的视频;(2分钟)
教师:澳大利亚由于有许多古老的动物,而这些古老的动物在其它大陆上基本上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都已经进化成了其它高级的动物,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大家想一下,这些古老原始的动物,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能够生存到今天呢?(同桌相互议论)
学生:因为澳大利亚有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
教师:澳大利亚大陆是块孤立的大陆,自然环境较单一。那么,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周围是海洋。(东:太平洋、西:印度洋)
展示课件10:大陆漂移学说(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2亿年前,澳大利亚和其它大陆是连在一起的,6500万年前澳洲大陆和其它大陆分离,孤立于大洋之上,由于长时间的孤立,使得澳大利亚的动物进化缓慢,再加上缺乏天敌,使得这些古老的动物悠闲的生活至今。然而,今天它们却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先听一个小故事:1895年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24只家兔,放在墨尔本公园内,一场火灾,兔子全部跑走,由于环境适宜,几十年后,兔子遍布全大陆,到处啃食牧草和麦苗,这一祸害至今未除。不仅如此,来自其它大陆的高等动物都虎视眈眈的瞄准了澳大利亚的古老动物,因此我们全人类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使我们这些可爱的动物永远的生存下去。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从澳大利亚的羊研究到了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澳大利亚之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由于澳大利亚具有羊生活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比如地形(东、中、西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的气候);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是由于6500万年前就和其它大陆分离,是一块孤立的大陆,形成了相对比较单一的独特的自然环境。
展示课件11:总结图,边总结边演示
教师:课后探究: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
展示课件12:课后探究问题
注: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现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设计15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观察两幅图片,通过这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展示图片)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这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已经分别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和13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6亿)
(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板书)(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
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_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_(1+2%)=243799
243799_1.7%=4145
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_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板书)(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展示图片)
读下面两图,10万年以来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请同学们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每一个时期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首先,看图1.2整体感知一下,这幅图有几个拐点,被分为几级台阶?(两个拐点,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被分为两级台阶)
(活动)请学生根据图1.2分析每一个阶段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原因
指导学生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1)认清坐标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4)通过曲线的陡缓程度判断不同时期增长的特征
(板书)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迅速
原因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
(提问)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那一个时期人口增长特别快?为什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3页第一自然段和图1.3回答这个问题。20世纪以来。因为过去的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总结)通过对两幅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板书)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页图1.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排序说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2)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排序说明?(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3)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排序说明?(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4)人口增长较慢的大洲,排序说明?(欧洲、北美、大洋洲)
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相比情况如何?(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增长较为缓慢)
(学生讨论)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两类国家当前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第五页的文字以及第五页的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都趋于缓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亿人大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快得多。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较稳定,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达的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使人们老有所依,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为了使子女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所以在前期教育中的投入比较多,从而使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人口老龄化都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如果人口增长很快是不是就很好呢?(不是,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交通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既然人口增长的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呢?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的图1.5,以及课前大家通过网络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不同国家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人口政策。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包括:材料一:日本计划明年耗资21亿美元鼓励国民多生多育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
材料四: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生男生女都一样
材料五:印度尼西亚《人口发展与幸福家庭法》
材料六:我国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小结)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对与发达国家来说人口增长缓慢,应采取鼓励生育,吸引移民的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已经迫在眉睫。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基数)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迅速
原因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2)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地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设计01-06
地理教学设计01-06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3-02
地理《农业》教学设计05-29
人教版地理教学设计03-23
关于地理的教学设计01-31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02-02
地理教学设计教案10-14
关于地理的教学设计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