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3 13:00: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灰雀》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灰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灰雀》教学设计15篇

《灰雀》教学设计1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第3篇: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灰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1、正确认读“宁”等10个生字,规范书写“郊”等13个字。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了解大意。

  3、抓住关键句阅读,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

  正确识记生字,规范书写。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的方法,通过抓住关键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介绍作者。

  1、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师:瞧,树林里的三只灰雀多可爱呀,,粉红的、深红的,真漂亮。它们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欢快极了!你喜欢它们吗?

  2、出示作者,简要介绍。

  列宁是苏联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一位著名的伟人,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认识生字,示范跟读。

  师:现在,请跟着老师一起读读词语,一边读,要一边留意生字的读音。

  列宁、胸脯、惹人喜爱、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诚实。

  2、重点生字,指导理解。

  (1)后鼻音:宁、胸、仰、望、诚

  (2)形声字:胸、脯

  师:大家看,“胸脯”这两个字的偏旁都是“月”字旁,说明是和身体部位相关的字,因此“月”字旁是这两个字的形旁,右边的“匈”和“甫”则是作为声旁,因此这两个字属于形声字。请大家跟老师读——胸脯。你还想到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形声字呢?

  (3)形近字:仰

  师:刚才有同学说,不理解“仰望”这个词语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帮帮他?

  师:这位同学读书非常仔细,还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很有学习方法。

  师:请大家看,这里有一些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正确地填入语境中吗?试一试吧。

  (4)词语辨析:仰望、凝视、环顾

  课件出示: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抬头仰望,只见朵朵白云点缀在瓦蓝的天空上,就像纯洁的棉花那般柔软。环顾四周,风吹草动,不远处有一群牛羊在低头吃草,多么自在!我静静地凝视着前方的额尔古纳河——这条孕育着两岸草木的'河流,心中充满了敬意。

  3、学写汉字,规范书写。

  (1)指导书写:郊、养、或

  师:先看到“郊”这个字,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是“右耳旁”。在书写的时候,左边“交”字的“捺”要变为“点”,笔顺是:点、横、撇、点、撇、点、横撇弯钩、竖。请你在本子上练习写两个。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养”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羊字头的3个横长短有变化,间距要均匀。请你先看一遍书写提示,再练习写两个。

  师:最后,请同学们看“或”这个字。这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笔横写短,稍稍向上斜,斜钩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是右上角的点。现在请同学们练习写两个。

  (2)学生提示:粉、粒、冰、冻

  师:除了老师讲解的这三个字,你还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字的书写呢?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回顾内容,梳理文章大意。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课件出示图示:灰雀不见了、列宁找灰雀、男孩放回灰雀)

  师:灰雀被男孩拿走了,说明男孩和列宁一样,都很喜欢灰雀。

  2、带着问题默读,找关键句。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3、交流汇报。

  (1)灰雀外形

  句子①: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粉红的、深红的灰雀,来回跳动着,唱着婉转动听的歌。这句话描写了灰雀的颜色和动作,表现了灰雀的漂亮和活泼,真让人喜欢。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读出灰雀的可爱。

  (2)列宁行为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呢?

  句子②: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句子③: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师:是呀。“找遍了”,这个词语还可以读到列宁着急的心情。如果你是此时的列宁,你会想些什么?

  师:是呀,喜爱的灰雀不见了,列宁该多么着急、多么难受啊!除了列宁喜欢灰雀,故事里还有谁喜欢呢?是的,一个小男孩也喜欢。你是怎么知道小男孩喜欢灰雀的?

  (3)男孩行为

  句子④:没……我没看见。

  句子⑤: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句子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师:是呀,列宁和小男孩都很喜爱灰雀,但是他们喜爱的表现和内心的想法却是不同的。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宁和小男孩的内心世界吧。

  四、恰当留白,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书写练习。

  2、正确、流利熟读课文。

《灰雀》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潜力。

  2,理解课文的资料,学习小男孩有错就该的的好品质,作个诚实的好孩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培养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潜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明白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怎样明白“必须会回来,它还活着”,务必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有必须的难度。

  【课前准备】

  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列宁的简介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资料(4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里的生字,此刻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把它们牢牢记住,好不好?(指名2—3名学生认读,大约1。5分钟。)

  胸(xiōng)脯(pú)桦(huà)散(sàn)诚(chéng)病(bìng)蹦(bèng)

  下方我们再来认认它们,我们来开小火车,看看哪列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2分钟)

  (对学生的表现加以鼓励和表扬。)我们开完了小火车,下方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导入(2分钟)

  放映列宁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说说看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啊?(学生回答:列宁)对了,他就是列宁,那有没有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列宁呢?下方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列宁。放映课前准备的列宁的简介。这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我们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三,学习第一段(5—7分钟)

  放映有三只灰雀的图片。下方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你们看,在这张图片上有三只灰雀在枝头上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啊,你们看它们可爱吗?(回答:可爱)

  恩,好,这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灰雀有关,下方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因为这天要学习的课文自然段比较多,我们先把这些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下方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哪位同学想尝试一下?(指名2—3学生读),老师期望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描述灰雀特点的句子。然后老师请同学来回答。

  读完后,指明2—3名学生回答,(课文描述灰雀特点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

  下方我们来看一下课文,里面有两个词:郊外,欢蹦乱跳。请大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过渡:

  放映两只灰雀的图片(学生会在下方议论)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少了一只灰雀啊,那到底是少了那只灰雀呢?之后放映两张图片让学生加以比较,作出解答。

  为什么会少了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呢?这到底是怎样回事呢?下方我们来学习下方的自然段。

  四,学习第2—10段(8—10分钟)

  1,咱们还是跟刚才一样,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当列宁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几句能够看出?(很着急,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

  ﹝2﹞明白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的心理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不敢讲—————————肯定地说,说明小男孩认识到了自我的错误。)

  ﹝3﹞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a.列宁说:“那必须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明白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我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我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明白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4﹞我们把列宁与小男孩对话这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谁能读出什么语气(读出列宁对灰雀喜爱之青,丢失后惋惜之情,要读出小男孩思想变化,每次对话语气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

  教师:我们学完了这段,课文里有2个成语,期望大家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们的意思:(自言自语:自我跟自我说话,一般在心中有事,总放不下时就会自言自语。可惜:值得惋惜。)

  五,学习第11—13自然段(8——10分钟)

  (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以仍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理解课文)

  1这只丢失的灰雀是怎样回来的?你从哪看出来的?为什么?(这只丢失的灰雀是小男孩送回来的。因为列宁看到鸟的同时看到了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从这能够看出小男孩明白自我错了,很懊悔,很不好意思,所以低着头)

  2从小男孩的表现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错就改,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教导学生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撒谎,作错事后,要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3,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必须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下方我们来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5——7分钟)

  六,总结:(2——3分钟)

  这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一天都在公园散步,他十分喜欢公园里的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以为它死了,感到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死了,只是坚定地说,它会飞回来。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看到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问那个男孩,因为他明白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小男孩的教育过程,又写出了小男孩心理认识的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齐。

  板书设计:(略)

《灰雀》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诚实”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4. 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

  人文教育目标: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爱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 诚实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实践所给予学生的不仅是感性经验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课上学习课文时与作者在激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的呼应对照,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 材料。

  4、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5、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感知灰雀的可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们的可爱。

  4、出示句子,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

  5、看图片,感知灰雀的可爱

  6.指导朗读句子。

  7.灰雀这么惹人喜爱,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经常带……

  8、指导朗读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课文先写列宁在公园里看三只美丽的`灰雀,具体写出了列宁怎样喜爱灰雀。首先学生自读划出说明灰雀美丽的词“粉红的、深红的、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然后通过看图片,感知灰雀的可爱,老师再范读,学生领悟到要读得欢快,语调活泼,速度稍快;触类旁通,学生划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词“每次、都要、仰望、经常”,通过比较去掉“每次、都要、仰望、经常”句子的不同,感悟意义的变化,从而明确朗读时重读这几个关键词,表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通过反复朗读也表达出学生对灰雀的喜爱。

  9、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提醒: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竖,不是撇,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3、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展开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旨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希望通过音乐使学生入情入境。同时又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发散思维,想象练说。这样也为下文的自主探索学习奠定了一定情感和知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②“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的说。

  板:“一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②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现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体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4、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子。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着急而又和蔼地)问:“......”

  男孩(紧张、吞吞吐吐地)说:“......”

  列宁(惋惜、担心地)说:“......”

  男孩看到列宁,(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说:“......”

  列宁(半信半疑又惊喜地)问:“......”

  设计意图:

  对话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抓好对话朗读,最好的着眼点就是对话提示语,因此,学习这部分教师着重引导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同桌讨论、交流,添加了下文括号中的提示语。学生根据添加的提示语,各自练读,再分角色朗读。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学生认识到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了男孩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孩子。

  5、课中质疑,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6、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文的教学。要让学生把深奥的道理弄明白,教师生灌硬套是不可取的。此片段旨在使学生于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提供学生一个很好的练说机会,逐步达到教学目标4。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3、分组读11-13自然段,讨论思考题。

  4、小组代表发言。

  5、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

  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6、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7、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是一种人文的教学。在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了教学的各个方面。前面畅所欲言的讨论辩驳使学生更自主地深入到课本的情境中去体会文人物的真情实感。而这里全员参与的读书感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致于游离于书本之外。这是还本以本。这样就在兴趣引路的前提下交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四、创设情境,课堂拓展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说话、写话训练

  你想对列宁、灰雀、小男孩说出什么?写下来。

  设计意图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动脑,动口,当然也需要动动手。丰富的想象力不但需说出来,也要写下来。知识的巩固固来重要,道理的内化也十分必要。让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写吧!所以我主张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板书设计:

  灰 雀

  惹人 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

《灰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媒体】

  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3、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情况:

  ⑴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

  ⑵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____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⑴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⑵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⑶“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⑴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⑵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①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②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⑶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⑷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⑴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⑵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⑶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⑷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灰雀》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2,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该的的好品质,作个诚实的好孩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培养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有一定的难度。

  【课前准备】

  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列宁的简介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4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里的生字,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把它们牢牢记住,好不好?(指名2-3名学生认读,大约1.5分钟。)

  胸(xiōng)脯(pú)桦(huà)散(sàn)诚(chéng)病(bìng)蹦(bèng)

  下面我们再来认认它们,我们来开小火车,看看哪列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2分钟)

  (对学生的表现加以鼓励和表扬。)我们开完了小火车,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导入(2分钟)

  放映列宁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说说看这张图片上的人是谁啊?(学生回答:列宁)对了,他就是列宁,那有没有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列宁呢?下面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列宁。放映课前准备的列宁的简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我们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三,学习第一段(5-7分钟)

  放映有三只灰雀的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你们看,在这张图片上有三只灰雀在枝头上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啊,你们看它们可爱吗?(回答:可爱)

  恩,好,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灰雀有关,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因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自然段比较多,我们先把这些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哪位同学想尝试一下?(指名2-3学生读),老师希望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灰雀特点的句子。然后老师请同学来回答。

  读完后,指明2-3名学生回答,(课文描写灰雀特点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里面有两个词:郊外,欢蹦乱跳。请大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过渡:

  放映两只灰雀的图片(学生会在下面议论)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少了一只灰雀啊,那到底是少了那只灰雀呢?接着放映两张图片让学生加以对比,作出解答。

  为什么会少了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自然段。

  四,学习第2-10段(8-10分钟)

  1,咱们还是跟刚才一样,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当列宁发现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几句可以看出?(很着急,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

  ﹝2﹞知道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不敢讲---------肯定地说,说明小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3﹞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4﹞我们把列宁与小男孩对话这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谁能读出什么语气(读出列宁对灰雀喜爱之青,丢失后惋惜之情,要读出小男孩思想变化,每次对话语气是不同的,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

  教师:我们学完了这段,课文里有2个成语,希望大家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们的意思:(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一般在心中有事,总放不下时就会自言自语。可惜:值得惋惜。)

  五,学习第11-13自然段(8--10分钟)

  (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以仍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课文)

  1这只丢失的灰雀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看出来的?为什么?(这只丢失的灰雀是小男孩送回来的。因为列宁看到鸟的同时看到了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从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自己错了,很懊悔,很不好意思,所以低着头)

  2从小男孩的表现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错就改,是个诚实的好孩子)-------教导学生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撒谎,作错事后,要知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

  3,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预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5--7分钟)

  六,总结:(2--3分钟)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共有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在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的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以为它死了,感到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死了,只是坚定地说,它会飞回来。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看到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问那个男孩,因为他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小男孩的教育过程,又写出了小男孩心理认识的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板书设计:(略)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列宁简介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 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灰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渗透爱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着重联系对话朗读。

  教学难点:

  从列宁与小男孩交谈的内容中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及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请做上记号,一会儿问老师和同学。

  3、学生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二、自主阅读,感悟语言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和列宁的句子。从你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一些什么?

  ⑵ 汇报自学情况:

  ① 请同学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是……非常惹人喜爱。)谈谈自己的体会。

  比较句子:灰雀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② 指名读出描写列宁的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又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小灰雀。从“每次、都要、仰望、经常”等词语中看出。)

  (媒体播放情境)

  ⑶ 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灰雀的可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过渡语:这么可爱的三只灰雀,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听老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听边想,列宁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⑵ 读句子体会列宁的心情: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过渡语: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呢?

  三、合作探究,走进心灵

  1、学习课文的`3~10自然段: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还要一边画。用“____”画出列宁说的话,再想想列宁当时是什么心情?

  ⑵ 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交流,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列宁的心情的,是怎样的心情?

  ⑶ 请一名同学朗读列宁说的话,读后请同学谈体会。相机引导同学理解“自言自语、可惜”等词 。

  ⑷ 引导概括:列宁的对灰雀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什么感情。(爱)

  过渡: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列宁喜欢的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吗?小男孩对灰雀的爱和列宁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

  ⑸ 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面对列宁的每一次所说的话,心里会怎么想?教师加提示语导读引导学生想象。

  ⑹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

  过渡:三只可爱的灰雀回来了吗?列宁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学习11~13自然段:

  默读11~13自然段,思考:

  ⑴ 男孩送回了灰雀,为什么还低着头?

  ⑵ 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必要再问,更主要的是列宁不愿让男孩难堪,说明列宁善解人意,也说明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

  ⑶ 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⑷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出书来,美美地读读全文。

  四、教师小结,激发情感

  五、课外拓展,走向生活

  列宁这样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在万忙之中不忘记去关心身边的一只小鸟,这不正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表现吗?请同学们在课后自主成立爱鸟小分队,帮助鸟儿们能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

《灰雀》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⑴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⑵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⑴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⑵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⑶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①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②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③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灰雀》教学设计8

  教材简说: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会说什么。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喜爱之情。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最后通过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爱护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启示——正是这种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放鸟回自然。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采用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男孩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并没有明确写出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儿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必须在学习全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因此有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鸟儿吗?对,它叫灰雀。板书(灰雀)请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

  2、谁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好象又看到了什么?

  3、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啊!自己去读读这段话吧。(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几只活泼的灰雀不仅惹我们喜爱,连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非常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灰雀》。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好小节序号,难读的或者喜欢的部分可以多读几次,注意课文里的泡泡。

  2、检查词语。

  还见过什么渣状的东西?(饼干渣、煤渣、苹果渣、豆腐渣、甘蔗渣)

  3、出示三个难读的句子。

  昨天老师读课文,发现课文中有3句话很相似,而且特别难读,你们敢挑战吗?自己先练练吧!(自由读)指名读,发现什么?(标点不同,语气也不同。)你读出了三种不同的语气,真棒。齐读。

  4、开火车读课文,谁来当火车头?他要是读对了,就让他一直读下去,要是读错就另请一位同学接着读,比一比,看谁的火车开得稳、开得久。

  5、小结:读书也像开车,练得多,练得熟,就开得稳,开得好。

  三、感知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同学们,刚才放声朗读课文,可以让我们读在口里,听到耳里,对课文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不出声地默读课文,可以让帮助我们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出列宁非常喜欢灰雀?划出来,

  2、交流读。(师评价:哦,他每次都要停下来仰望,看来真的很喜欢;他还经常带东西给它们吃,就像喂养自己的宝宝一样!多么真挚的爱啊!)齐读。

  四、探究灰雀的下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教育无痕。

  1、引读:可是,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灰雀到底哪儿去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找出灰雀的下落吗?请大家读读3-10小节,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秘密就藏在其中。

  2、交流,你发现灰雀的下落了吗?(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哪里读出来?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写小男孩的句子,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看出来的?

  3、看来,小男孩说自己没看见是在撒谎啊!这小小的谎言连我们都看出来了,又怎么瞒得了列宁这位伟人的眼睛呢。那么面对男孩的不诚实,列宁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列宁的话?

  出示句子1: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1)从列宁的话里里你读出了什么?(列宁对鸟儿的关心、担忧、喜爱)看来,列宁是希望用自己对鸟儿的爱来打动小男孩呀!

  (2)我听出了你的可惜,你在为什么而可惜?(为再也看不到可爱的灰雀,为灰雀的伙伴失去了好朋友,为那只被抓的灰雀永远失去了自由,为小男孩不敢承认错误……允许多元解读。)把你的.可惜读出来吧!指导朗读。

  4、引读:

  听到这里,男孩再也忍不住了,他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同学们,这时的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决定放鸟归林,他想:……)尽管男孩没有公开承认自己抓走了灰雀,但我们从他的话语中知道,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改正过来。

  5、同桌分角色读:

  列宁真不愧是个伟人,没有一句批评的话,却让小男孩知错想改。这段对话写得真精彩,里面藏着秘密,也含着真情。让我们好好地去读读吧!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读对话,看谁读得像,读得好。

  6、指名分角色读。

  7、存疑:列宁对小男孩的教育成功了吗?小男孩到底有没有知错就改,真的把灰雀放回来?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现在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写字园,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写哪些生字。出示第一行生字。指导写“胸脯”,(因为表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都是“月字旁”,在古代,月字旁表示肉的意思。其他自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

  二、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有没有把灰雀放回树林?(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那只灰雀,你能给大家讲讲你这两天来奇特的经历吗?(提示学生当时怎么被抓走,后来小男孩准备放你走的时候会怎么说怎么做?)

  三、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

  四、写字

  五、作业

  日记《灰雀历险记》

  课后反思:

  上课前学生准备了部分关于各个名人的故事,所以课前主要以交流有关于列宁的资料为主,结果发现学生找的并不多,后来我只好给他们介绍一下,看来学生还是不太会抓住重点进行预习。在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写事情经过的段落最后落到第一段时指导读。然后学生分别练读列宁和小男孩的话交流自己的体会,这时就解决了列宁说话的技巧和爱鸟的真心,最后思想问题列宁为什么对灰雀问,却没问小男孩呢,简单叫了几个学生回答。在指导读第一段时时间用得太多,学生对课文不熟,以后教学设计还是将识字和课文穿在一起每课时都分配一部分,我想这样的话可能学生会好消化一点,否则课文读起来不是很流利,学生练读时读了很长时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不是很熟练。

《灰雀》教学设计9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必须、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一样人物的情绪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述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光: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我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必须肯定惹人喜爱

  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透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情绪、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情绪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样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主角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一样情绪,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样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我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主角朗读全文。分主角把课文资料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之后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灰雀》教学设计10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文章故事情节简单,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但对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却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的内涵。首先文章篇幅较长,难读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当中的生字,数量虽然不多,字形也不是难点,但由于这几个生字都是平时不常见的,极易读错,部分词语意思较抽象,所以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再次列宁的循循善诱是隐含在列宁对鸟儿不见了的着急和担心之下的,学生也不容易领会,所以在生字教学读通、读懂课文等环节要适当多花时间,巧妙处理。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列宁发现灰雀消失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灰雀的经过。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第2~13自然段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再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指名说)

  3.教师提示: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教师巡视指导。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教学总结

  这只可爱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明天再来继续学习。

  六、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教学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作业布置

  1.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来写一段话,以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在小组内开展讲故事比赛。

  六、板书设计

《灰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师简介灰雀: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羽毛多样,鸣声悦耳。)

  二、学习1自然段。

  1、你喜欢灰雀吗?读读课文,从哪儿感受到他招人喜欢。

  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理解:惹人喜爱)

  2、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吗?从哪儿看出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抓重点词语“每次”“都要”“经常”体会。

  三、学习3—10自然段。

  师: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他们。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

  (一)、学习要求。

  师: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和小男孩说了什么?(要求:默读课文3—10自然段,把列宁说的话划出来,再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读,师巡视。

  (二)、列宁爱灰雀。

  1、谁愿意把列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听?(课文3、5、7、9自然段)

  2、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学生自读)

  3、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

  (1)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读出着急)

  (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读出担心)

  (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读出伤心)

  师:你想说什么?

  4、师:列宁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那你再好好地读读这三个句子,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三个句子。

  (三)灰雀哪儿去了。

  1、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被小男孩捉去了)

  师:课文中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们会不会冤枉了小男孩呀?那就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句一句都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让我心服口服,行不行?可以在有关句子前面打上钩。(板书:灰雀 小男孩)

  生自由读,师巡视。

  2、师:找完了可以同桌之间交流补充。(生交流)谁想说了?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抓住省略号理解小男孩的害怕心理)

  师:你的意思是男孩说的话中有省略号证明他说谎了是吗?说谎时说的话会怎样?

  出示: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

  你能根据自己或别人说谎时的表现把这句话填完整吗?(生自由读)把这种感受融到这句话中读一读,谁想读?(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声音比较轻)

  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再读读这个句子吧。

  生自由读。

  师:好,我们继续来交流找到的句子。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体会得真好。是呀,这一句可以看出男孩知道灰雀的下落,但还不能肯定地说灰雀是男孩捉去的,是吗?谁找到了理由更充分的句子?

  出示: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这两句读起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自己试着读读看。(生自读体会)

  师:谁想读?

  师:“一定会飞回来”说明了灰雀就是小男孩捉去的。好,小朋友,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个小男孩了,老师是列宁,我来问你,你一定要如实地回答我,好吗?

  师:小朋友,读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灰雀是小男孩抓了。小朋友真会读书,把小男孩捉走了灰雀的证据都找到了。那么,男孩为什么要抓那只灰雀呢?(因为小男孩很喜欢那只灰雀。)

  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爱?为什么?

  小结: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

  1、师:好,小朋友都体会到了是列宁对灰雀的爱感动了小男孩,使小男孩决定放了灰雀。(板书:列宁 爱)(出示去掉旁白的对话)体会得那么好,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更好。同桌两人分工,一人读列宁的话,另一人读男孩的话,把句子读好。

  生自由练读。

  2、师:老师想做列宁,请一位“小男孩”跟我配合一下,谁来?

  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3、师:谁想像我们这样来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

  (一)、师:小朋友,你们今天的朗读真不错。那么,灰雀真的如小男孩说的那样飞回来了吗?课文11-13自然段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果然)

  (二)列宁爱小男孩。

  1、师:你们看,男孩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真的把鸟送回了公园。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树下他们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12自然段。(师叙述12自然段)

  2、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师: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五、拓展写话。

  1、师:小朋友,读了课文,你想对小男孩或想对列宁说句什么话吗?

  2、师:小男孩在放灰雀的时候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写下来吧。

《灰雀》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灰雀失而复回的故事,学习小男孩用送回灰雀的实际行动改正错误的诚实品质,感受列宁对孩子、对鸟类的爱。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

  理解“列宁为什么认为那个男孩是诚实的?”

  【教学难点】

  小男孩第一天离开列宁后是怎样想的?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一边演示课件一边讲:同学们,你们看正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老人就是列宁,他不但善良,和蔼可亲,而且他还非常喜爱小动物,今天我们就学习《灰雀》(板书课题)。

  2、开门见山:

  今天我们学《灰雀》,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教学意图:导入激趣。老师们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看看用哪种方法更好。

  二、预习课文

  1、出示学习方法:

  ⑴ 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看哪些词不会。

  ⑵ 带着问题读,想一想公园里丢失的一只灰雀又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教学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⑴ 自己学。

  ⑵ 分小组学。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检查学习情况:

  ⑴ 同学们,你想找几个人来读这篇课文呀?为什么?

  学生如果答出三个人分角色朗读就达到学生明白这篇课文的人物是列宁和小男孩。

  教学意图: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⑵ 通过读课文,你有那些词不会可以提出来,同学之间相互解答。

  自言自语 可惜 坚定 果然 诚实 欢蹦乱跳 仰望 微笑

  如果有一些词答不出来,教师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或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

  ⑶ 公园里丢失的一只灰雀又飞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回答:

  ① 小男孩特别喜欢这只灰雀,所以把它抓走了,想自己养着。当他看到列宁是那么喜爱关心这只灰雀,为再也看不到它伤感时,小男孩被感动了,所以又悄悄地把灰雀拿回来了。

  ② 小男孩被列宁说的话深深打动了,他为自己想独自养灰雀的事感到不安,于是没跟列宁说出事情真相,但他已经觉得自己这样做太自私了,于是第二天他又把灰雀放回来了。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播放电脑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0自然段,把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你应该怎样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

  2、要求:

  两人为一组,读一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出示表格)

  ⑴ 你是怎样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的?给大家读一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⑵ 找2个同学用不同语气来读,通过对比读、抓重点词,体会出列宁和小男孩此时此刻的心情。

  老师们可根据班内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

  3、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3~10自然段。大家边听边体会此时此刻列宁和小男孩是什么心情。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同时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4、那么,第一天小男孩离开列宁后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学生可能回答:

  ① 都怪我一时糊涂,把小灰雀抓回家来。

  ② 由于我的过错,让时刻惦记灰雀的'人们担忧。

  ③ 我太喜欢灰雀了,真不想把它送回去,可是我已经答应人家了,男子汉说到做到。

  学生可能说出很多种情况,至于小男孩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同样也不限定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教学意图: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感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那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11~13自然段。

  提问:

  ⑴ 想一想列宁为什么认为那个小男孩是诚实的?

  ⑵ 同学们学完课文,你认为那个小男孩是诚实的孩子吗?为什么?

  老师们可根据班内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

  ① 小男孩把灰雀送回来了,所以列宁认为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② 小男孩一开始没说真话不诚实,可是后来他被列宁说的话感动了,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所以列宁仍然认为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③ 小男孩一开始不诚实,后来他又把灰雀送回来了,我认为他还是个诚实的孩子。

  ④ 那个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因为他最终把灰雀送回来了。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6、回读课文:

  方法:

  ⑴ 小组同学用你们小组喜欢的方式有语气朗读课文。

  ⑵ 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对话;第三部分:结果。你喜欢那部分,起立读。

  教学意图: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回读全文,整合内容。

  老师们可根据班内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

  四、说话、写话训练

  方法:

  1、用上“列宁”“灰雀”“小男孩”这三个词说一句话。

  学生可能会说出:

  ① 列宁爱灰雀。

  ② 列宁和小男孩都爱灰雀。

  ③ 列宁爱小男孩。

  2、你想对列宁、灰雀、小男孩说出什么?写下来。

  学生可能写出:

  ① 列宁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善良老人。

  ② 多可爱的灰雀呀!我喜欢你。

  ③ 我希望小男孩也像列宁那样做一个爱护鸟类,爱护小动物的人。

  教学意图:发散思维,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和写话能力。

  老师们可根据班内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

  五、布置作业

  1、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2、回家后有语气的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

  老师可根据班内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方法。

  六、教师小结

《灰雀》教学设计13

  设计意图

  《灰雀》一文作为一篇精读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事件发展的进程。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灰雀》一课时,教师可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在读中体验“自读感知──导读启思──悟读明理”的过程,实现“体会列宁对灰雀、对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体验男孩的诚实可爱”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与思想感情,并领悟列宁说话的艺术感染力。

  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对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从人物的对话中,体验自我教育、改正错误的优良品质。

  3、能从列宁教育男孩爱鸟护鸟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培养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平时如何对待小动物的故事。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情导趣

  1、用简笔画三笔两笔画下一棵树,枝头贴上可爱的小灰雀。

  2、师:列宁在养病期间,有一天到公园散步,来到一棵白桦树下,看到了三只什么样的灰雀呢?

  (学生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说说灰雀的样子。)

  3、(教师把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取走)可是,有一天,当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时,却发现了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心情如何?他是怎样做的呢?

  鲜明的图画、实物图片、绘声绘色的语言等手段的恰当运用,能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快速进入新的教学情境。借用情景,一句话引起学生想知道灰雀的下落的欲望,并导出他们对灰雀失踪的惋惜之情。

  二、自读自悟,层层深入

  1、自读感知:

  ⑴请小朋友认真默读课文2~10节,想想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如何?他是怎么做的?

  ⑵学生交流,谈谈看法:

  学生可能回答:

  他很着急,见到小男孩就问。

  他觉得非常可惜,这只灰雀非常漂亮。……

  阅读是用心感受的过程,感受和领悟需要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阅读来实现。

  2、导读启思:

  师: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只灰雀。这时的他是怎样做的呢?请你好好读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⑴读列宁说的话,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

  ①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②学生谈感受,教师根据学情,随机指导。

  ③重点学习: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理解词语“自言自语”,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感到很喜欢灰雀,他感到很可惜。)

  ④列宁如此的着急、担心、惋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⑵读小男孩的话,体会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①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认为灰雀会到哪里去了?(小男孩抓走了。)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默读小男孩的话。

  ②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顺学而导,重点指导以下两处并加以比较: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男孩说话为什么停顿了一下?体会男孩想说不敢说的心情。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学生谈感受,理解“肯定”,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体会小男孩决心改正错误的心情。

  ③分角色朗读,想一想男孩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的感动后,他每次说话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④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前后的变化。

  在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矛盾心理,再让学生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学生就能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味。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入境入情,达到层层深入。

  ⑶悟读明理:

  ①可爱的灰雀回来了。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②自由朗读课文11~13自然段,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③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小男孩为什么要低着头?列宁为什么不问小男孩却问灰雀呢?”

  ④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加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到:小男孩承认了错误。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意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⑤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让我们美美地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

  在学生自读自悟中,教师要随机引导探究,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只有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珍视,才能逐步培养出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结合训练,导之以行

  1、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联系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

  2、联系自己做过的事或听到的小故事,进行自我分析,明辨是非。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开展适当的学生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晓意”“明理”。做到“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向小男孩学习,自我修正,有错就改,不仅要做诚实的孩子,也要保护好鸟类。

《灰雀》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多媒体课件。

  .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灰雀》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

  重点指导:

  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

  诚:左右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城”。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灰雀

  爱 放

  找 捉

  列宁 爱 男孩

  教学反思: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儿童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我课后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同学间交流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灰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灰雀教学设计及反思灰雀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04-18

《灰雀》教学设计09-28

灰雀教学设计12-21

《灰雀》教学设计01-16

《灰雀》教学设计10-13

《灰雀》优秀教学设计03-02

《灰雀》优秀教学设计03-06

灰雀教学反思 《灰雀》教学反思11-14

灰雀教学设计15篇01-17

灰雀教学设计(15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