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馆》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14 09:49: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族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族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族馆》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节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赏乐曲《水族馆》,并用各种方式进行感受、表现,同时简单了解作曲家圣桑及其《动物狂欢节》组曲。乐曲《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七段小曲。乐曲采用小行板,曲调平稳柔和,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除了学会用心智去聆听音乐外,还要学会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这堂课中,无论是听听、讲讲、看看、画画、奏奏、创创,都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并通过相互交流,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分享各自的快乐,使思维更活跃、更丰富,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

  听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通过听、讲、看、画、奏、创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中不同音色的乐器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用动作来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听赏:《水族馆》

  (一)导入

  1、谈话法导入(让学生描述海洋世界看到的各种水底景象。)

  2、聆听乐曲中的音乐主题片断

  让学生猜猜乐曲中的演奏乐器,并说说其音色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即兴用肢体动作表现。

  (二)感知学习

  1、初听乐曲

  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后进行交流讨论。

  2、复听乐曲

  (1)让学生边看海底世界的图画或影视,边随着音乐律动,模拟各种水中的动植物,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让学生选一种印象最深的动物或植物画一画,然后把它组成一幅海底世界长卷。

  (三)创编

  1、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分组自选合适的乐器伴奏或模仿演奏

  2、创设情景,配上道具、搭建造型分角色表演

  3、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为乐曲编上简单的故事

  设计说明:

  本环节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把对音乐的体验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培养生生间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师的启发是关键,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环节的创编内容可根据时间有选择性地进行,在学生分组表演完,可别忘了师生评价这一环节,这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拓展

  1、让学生查找、收集有关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生平、作品,用各种形式来简单介绍。

  2、简单了解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3、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 如:《水草舞》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查找、收集有关资料,让他们了解法国作曲家圣桑及他的著名代表作《动物狂欢节》,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本环节可以作为课后拓展作业,下节课进行交流;也可以是上节课已经布置完成,本堂课进行交流、反馈。

  三、总结

  1、从乐曲的情绪上,或从不同的演奏乐器、不同的音色上让学生知道能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从激发情感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

  说明:

  总结的方式可由教师按照课的安排自行设计,可以从以上三方面来进行,关于让学生树立保护海洋环境意识这点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一段影片片断,启发学生说一说。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积极地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呢?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好好动脑筋研究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按“水平”去想象,因为音乐想象决不拘泥于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每一个人在聆听过程中对作品的再创造。由于这首乐曲逼真的模仿力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意境,于是我通过说、听、猜、动、画、创、演等方法展开教学,并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配上道具、乐器,搭建造型等加以渲染和表达,从而很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

  由于每个班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我应该灵活的、选择性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环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上要合理、恰当,切忌将每个环节都走过场。尤其是创编环节,二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根据学生已有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下节课中完善;还有在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表演等分组活动中,一定要调控好教学常规,避免学生吵闹,没要求的进行活动。

《《水族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水族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水族馆》教学反思10-19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水族馆》09-17

水族馆作文07-26

苏州水族馆作文08-14

水族馆之旅作文10-05

游水族馆作文07-27

游水族馆作文07-11

神奇的水族馆作文09-18

(精)水族馆作文09-09

《水族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族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族馆》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这节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赏乐曲《水族馆》,并用各种方式进行感受、表现,同时简单了解作曲家圣桑及其《动物狂欢节》组曲。乐曲《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七段小曲。乐曲采用小行板,曲调平稳柔和,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除了学会用心智去聆听音乐外,还要学会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这堂课中,无论是听听、讲讲、看看、画画、奏奏、创创,都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并通过相互交流,用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分享各自的快乐,使思维更活跃、更丰富,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

  听赏:《水族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通过听、讲、看、画、奏、创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引导学生听辨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中不同音色的乐器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用动作来表现海底动植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感受音乐中不同音色乐器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体会主题旋律的特点,并运用各种形式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听赏:《水族馆》

  (一)导入

  1、谈话法导入(让学生描述海洋世界看到的各种水底景象。)

  2、聆听乐曲中的音乐主题片断

  让学生猜猜乐曲中的演奏乐器,并说说其音色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即兴用肢体动作表现。

  (二)感知学习

  1、初听乐曲

  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用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听后进行交流讨论。

  2、复听乐曲

  (1)让学生边看海底世界的图画或影视,边随着音乐律动,模拟各种水中的动植物,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各种水中动植物轻盈、透亮、随波荡漾的形态。

  (2)让学生选一种印象最深的动物或植物画一画,然后把它组成一幅海底世界长卷。

  (三)创编

  1、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分组自选合适的乐器伴奏或模仿演奏

  2、创设情景,配上道具、搭建造型分角色表演

  3、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为乐曲编上简单的故事

  设计说明:

  本环节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把对音乐的体验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培养生生间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师的启发是关键,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环节的创编内容可根据时间有选择性地进行,在学生分组表演完,可别忘了师生评价这一环节,这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拓展

  1、让学生查找、收集有关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生平、作品,用各种形式来简单介绍。

  2、简单了解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3、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 如:《水草舞》

  设计说明:

  通过学生查找、收集有关资料,让他们了解法国作曲家圣桑及他的著名代表作《动物狂欢节》,聆听其它描写海洋世界的音乐作品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开阔他们的眼界。本环节可以作为课后拓展作业,下节课进行交流;也可以是上节课已经布置完成,本堂课进行交流、反馈。

  三、总结

  1、从乐曲的情绪上,或从不同的演奏乐器、不同的音色上让学生知道能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从激发情感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

  说明:

  总结的方式可由教师按照课的安排自行设计,可以从以上三方面来进行,关于让学生树立保护海洋环境意识这点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一段影片片断,启发学生说一说。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积极地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呢?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好好动脑筋研究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按“水平”去想象,因为音乐想象决不拘泥于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每一个人在聆听过程中对作品的再创造。由于这首乐曲逼真的模仿力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想象的意境,于是我通过说、听、猜、动、画、创、演等方法展开教学,并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配上道具、乐器,搭建造型等加以渲染和表达,从而很好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

  由于每个班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我应该灵活的、选择性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环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上要合理、恰当,切忌将每个环节都走过场。尤其是创编环节,二年级的学生能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根据学生已有的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下节课中完善;还有在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表演等分组活动中,一定要调控好教学常规,避免学生吵闹,没要求的进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