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日记

时间:2024-09-20 13:04:49 志彬 日记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范文(通用21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生活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范文(通用21篇)

  数学生活日记 1

  今天下午,姑姑告诉我,要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和鞋子,然后高高兴兴跟着姑姑去了。

  在商场里,姑姑买了好多的东西,然后,姑姑拉我走到了商场的收银台前结账,只见商场的阿姨点清了姑姑买的所有东西之后说:”您一共119元。“姑姑给阿姨200元时,我在想商场的阿姨应该找给我姑姑多少元呢?嗯……是200——119=81元。可是,当我算出来的时候,商场的阿姨已经找过姑姑钱了,哎,我算的太慢了,我又想有什么更好的计算方法能很快得到答案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之前我在数学课里学过的知识,我可以把”119看成整数120“,然后拿200——120=80元,120比119多算了1,然后,利用多算要用减法,少算的要用加法的方式,80+1=81元。这样快多了,我高兴的把想法告诉了姑姑,姑姑听完之后,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远远你长大了,知道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了,真为你高兴。“我得到了姑姑了称赞,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之后,在休息的过程中,姑姑突然给我出了一道题说要考考我,问题是”小明有49本作文本和99本数学本,要求出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我当时没有想太多的拿起笔就笔算起来,这时姑姑却告诉我要口算。哎,我坐在那,足足想了2分钟左右才算出来是148本。姑姑笑了笑,说”刚才在商场不是很会动脑子吗?现在怎么不行了呢?“在我回想刚才的一幕时,哦,原来,姑姑是为了让我更多的去经历生活中数学运用方法呀,哼哼……我脑子灵机一动,很得意的告诉姑姑:”我知道了,姑姑你听,我把49看作50,把99看作100,然后50+100=150,150里面我多算了2个本子,150——2=148(本),姑姑,我算的`对了吧!“这时姑姑又笑了。

  啊,今天我实实在在的经历到了生活当中的数学,想不到看似简单的一道数学题,竟会有这么大的奥秘呀!看来,真不能小看了这些不简单的数字和数学算术题呢,呵呵,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呢?

  数学生活日记 2

  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推理问题的,觉得那些逻辑推理很有趣,能给我带来心灵的满足。一天,当我遇到这样的题后,我就开始沉思,那道题是这样说的:

  有甲乙丙三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信筒,甲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在此房。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此房。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甲房。提示:三个信筒上的标签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问:小王在哪个房间里?

  或许是当时脑子有些迷惑,或许是看到这满满的三行字发怵,大脑一片空白。我又仔细的从字里行间寻找条件,决定用尝试法来进行假设。

  假设一:如果甲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在甲房里,那么乙房信筒标签上说小王不在乙房也是正确的,不符合题中”只有一个标签是正确的“的条件。所以,假设一不成立。

  抬头一看,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了肯定,我对于接下来的解题思路更加有信心了。

  假设二:如果乙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乙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甲房和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不在甲房也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也是错的话,那么就表示小王应该在甲房又应该不在甲房。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二也不成立。

  假设三: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甲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此房就是错的,这一点符合条件。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说小王在乙房。由此可见,假设三成立,结果就是小王在乙房。

  算出来后,我一蹦三尺高,兴高采烈的把算好的题目拿给爸爸看,爸爸夸我思维活跃,又使我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了。从此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些趣味数学题,在数学王国中探寻奥秘。

  数学生活日记 3

  周天,我在姥姥家的时候,看见外公在本上认真的在写着什么,我就跑去看,外公告诉我说:“这个本是外公家记水,电,天然气的帐本,是两个月一记的。”

  我翻着看外公的`帐本,翻到记天然气的其中一页看见几个数字,8月,3623,3585,38立方和60.8元,问了外公我才知道:3623是8月天然气表上的读数,3585是6月表上的读数,3623——3585=38立方,就算出了6月和7月所用的天然气量,每立方气是1.6元,38*1.6=60.8元,这样就知道了6,7这2个月天然气花了多少钱。

  水和电外公也是这样算的,外公的记账本中用到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减法和乘法,在生活中数学处处可见。

  数学生活日记 4

  今天,晴空万里,还不时有微风吹来,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来到操场,练习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真累呀!”我低声叫道,“到底我跑了多远呢?”我坐在台阶上,用小米尺敲着脑袋。

  突然,我大叫一声:“有了!”我连忙行动起来,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长度,是35厘米,我便沿着跑道走,1步,2步,3步……“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心里想,怎么办呢?我立刻想到了卷尺。于是飞快地回去找妈妈,拿来几卷卷尺,和我小伙伴们一起量起来。我们用卷尺量出直道长度,再用步测方法量出弯道长度。终于,我们量出来了,跑道周长是200米,然后,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写着:200x3=?“是600!”不知是哪个小机灵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对,便兴奋地喊起来:“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里甜滋滋,因为,我会在生活中用数学了!

  数学生活日记 5

  我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数学真的无处不在啊,仔细想一想,真的有很多与数学有关的有趣事情。

  我的姑姑开了一家商店,里面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烟酒等,很齐全,每次去姑姑那里,替姑姑收钱成了我的'乐趣。

  有一次我去姑姑家,一位阿姨来买东西,她买了一条毛巾六元,一盒红烧牛肉面3.5元,一块香皂4元,1包瓜子2.5元。阿姨付了20元钱,姐姐说“姿萱:你算算应找阿姨多少钱?”我急忙接过钱去,在心里算:6+3.5+4+2.5=16(元) 20——16=4(元)我向姐姐说应找回阿姨4元钱。姑姑连声说:“你的数学很棒哦!口算就能算出来,而且又那么快!”

  过了一会儿,一个叔叔急匆匆来到商店里,马上要开会,需要一箱苏打水,姑姑说:“一瓶单买2元,一箱是48元。”叔叔刚买过走后。姐姐问我,知道刚才一箱有多少瓶吗?我脑海里出现一个算式:48÷2=24(瓶)就脱口而出24瓶。姐姐笑着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开心的笑了。

  无论简单或是困难,生活中的数学都是那么的奥妙。以前我认为数学很普通,但这次经历给我很大启发。原来生活就是学习的另一课堂啊!

  数学生活日记 6

  语文教会了我们写作,可是数学也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就像是一位爱捉迷藏,又很害羞的小姑娘,如果你不仔细地去寻找是很难发现的,但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就请看看我的数学生活吧!

  星期五下午放学,妈妈说吃完饭带我和弟弟去百货大楼。我和弟弟高兴得不得了,我还不停地催促妈妈”你快点做饭,我们都等着你呢!“”我还要煎饼哩。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需要2分钟,还规定正反两个面需要1分钟,我们三个煎三只饼需要多少分钟?“我想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只都熟了一面,这时可以将一只取出,另一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只取出来,把第三只翻过去 ,再将第一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只至少需要3分钟。“妈妈高兴的夸奖我:”看来你的数学学得不错么!“这时,饼已经煎好了,可我还在思考:对,数学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快的吃完了饭,踏上了去百货大楼的路程······

  到了百货大楼,我吵着让妈妈给我买好东西,妈妈慢里斯条的说:”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如果你答对了,我就给你买。“”哼,这还不简单。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和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以算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所以嘛,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我不禁打心眼里感谢数学,是它让我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能给细心的孩子带来无限的欢乐,可是粗心的小朋友却找不带它!

  数学生活日记 7

  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我们细心发现,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由于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学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其实,体积与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

  一、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二、测量方法不同。求物体的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它的`长、宽、高进行计算,而求物体的容积则必须从里面来测量它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因此,对于同一个物体,一般地说,它的容积要比体积小。

  三、单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体积单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体、气体的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同,而盛液体的容积单位一般用升、毫升。

  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数学生活日记 8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东西。

  我看到两家商店都在搞促销,商店一是有奖销售,一等奖1名,奖金是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是8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是100元;四等奖100名,奖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购商品九折销售。我心想:等会爸爸肯定又要问我问题了,便跟老爸说:“我要上厕所”。没想到老爸却看穿了我的心思,让我好好想想在哪个商店买东西更好呢?我仔细地想了想,说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奖销售,运气好才能中奖,商店二是九折销售,实实在在的让利,所以我们应该在商店二买东西”。爸爸听了我的想法,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们在商店二买了好几百元的东西。

  买了拜节的礼品后,我们打的去奶奶家拜节。在车上,爸爸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出租车是2.5公里内,起步价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则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们打的要花多少钱?”我想了想,说:“10块钱,对吗?老爸。”爸爸摇了摇头问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5公里不就是2个2.5公里吗?起步价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吗?”我望着爸爸说道。

  爸爸还是摇了摇头,让我再认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爸爸看着我问到:“到奶奶家是几公里呀?”“5公里呀。”“起步价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5元。”“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钱?”“是。”“那么到奶奶家的`距离减去起步价的距离是多少呢?”“是2.5公里呀。”“这2.5公里要花多少钱呢?”我想了想说是6块钱。“我们总共要花多少元?”“应该是:5+6=11元,哦,原来我少加了一块钱阿。”“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时,车也停了下来,我们结束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他,还要用大脑去思考其中的奥秘!

  数学生活日记 9

  今天下午,姑姑告诉我,要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和鞋子,然后高高兴兴跟着姑姑去了。

  在商场里,姑姑买了好多的东西,然后,姑姑拉我走到了商场的收银台前结账,只见商场的阿姨点清了姑姑买的所有东西之后说:”您一共119元。“姑姑给阿姨200元时,我在想商场的阿姨应该找给我姑姑多少元呢?嗯……是200——119=81元。可是,当我算出来的时候,商场的阿姨已经找过姑姑钱了,哎,我算的太慢了,我又想有什么更好的计算方法能很快得到答案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之前我在数学课里学过的知识,我可以把”119看成整数120“,然后拿200——120=80元,120比119多算了1,然后,利用多算要用减法,少算的要用加法的方式,80+1=81元。这样快多了,我高兴的把想法告诉了姑姑,姑姑听完之后,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远远你长大了,知道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了,真为你高兴。“我得到了姑姑了称赞,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之后,在休息的过程中,姑姑突然给我出了一道题说要考考我,问题是”小明有49本作文本和99本数学本,要求出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我当时没有想太多的.拿起笔就笔算起来,这时姑姑却告诉我要口算。哎,我坐在那,足足想了2分钟左右才算出来是148本。姑姑笑了笑,说”刚才在商场不是很会动脑子吗?现在怎么不行了呢?“在我回想刚才的一幕时,哦,原来,姑姑是为了让我更多的去经历生活中数学运用方法呀,哼哼……我脑子灵机一动,很得意的告诉姑姑:”我知道了,姑姑你听,我把49看作50,把99看作100,然后50+100=150,150里面我多算了2个本子,150——2=148(本),姑姑,我算的对了吧!“这时姑姑又笑了。

  啊,今天我实实在在的经历到了生活当中的数学,想不到看似简单的一道数学题,竟会有这么大的奥秘呀!看来,真不能小看了这些不简单的数字和数学算术题呢,呵呵,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呢?

  数学生活日记 10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回濮阳。

  在路上,妈妈问我:“从安阳到濮阳一共是100公里,我们现在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公里,若是以这样的速度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濮阳?”我冥思苦想了一会儿,终于回忆起了以前学过的`路程问题。想到这个,我顿时茅塞顿开,对妈妈说出了我的解题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来每分钟行2千米,然后用100除以2,算出来从安阳到濮阳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钟就可到达。”

  妈妈问我为什么这样算,我说:“因为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100千米除以每小时120 千米除不尽,所以我把每小时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钟行2千米,再用100 除以二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时间。”妈妈听了我的解题思路,直夸我知道动脑筋了。我得到表扬心里高兴极了,生活中到处是数学,学好数学知识真好!

  数学生活日记 11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我们平时走路、乘车、购物……等,其中都包含着数学问题和知识,只要注意观察就能发现,连航空、航海、航天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体操,我们不仅能从数学中学到知识,还能从数学中找到一些乐趣。

  在我过去的记忆中,发生过有关数学的趣事。有一天在奶奶家,当时有爷爷、奶奶、姐姐和我共四个人在看电视,奶奶到厨房拿来洗好的三个苹果说:“只有这三个,你们一人一个吧。”爷爷说:“那怎么行,叫他俩分,每人一份。”这下我傻眼啦!我说:“少一个怎么分?姐姐说:”我来分。“她拿起刀,把每一个苹果十字切开,切成了12块,三块一份,正好四份,当时我边吃边想,怎么也没想到分苹果还有学问,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学奥数做题时有次遇到了难点,题目是:徐师傅锯木头锯了五次,每段一百二十厘米,问原来这根木头长多少厘米?看题后我想锯五次是五段吗?这样理解对不对?突然想到老师教的画圈法,于是用尺子先画一条直线,用笔在直线上画五个段点,表示锯了五次,一看是六段,用120乘6结果是720厘米,这是十我的心情很轻松自信,对老师教的线段图解法印象深刻,非常高兴。

  “免费午餐”的故事,爷爷听人讲,过去有个饭店开业这天,为了吸引顾客,在门口的招牌上写有“免费午餐”四个大字引来很多人围观,前面的人还看见四个大字下面有几行小字,上写着“答题正确免费午餐”,题目是:“饭店来了一群人,一人一碗饭,两人一碗菜,三人一碗汤,一共用了55只碗,饭店来了多少人?”爷爷让我算算饭店来了多少人,我想了很久才想到人数必须被2、3整除,用能被2、3同时整除的数6试算,6人6+3+2=11不行,用12人,24+12+8=22不行,用18人,18+9+6=33也不行,用24人,24+12+8=44不对,用30,30+15+10=55对了。我终于算出来了。饭店来了30人。爷爷高兴的问我: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我说:求的是人数,那有一半的人呀!所以想到被2、3整除。爷爷说:这是解题的关键被你找到了,加上多次试验做出来的,你可别忘啦!我说分苹果的事我还记住那!

  数学生活日记 12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他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

  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阿!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数学生活日记 13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06、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数学生活日记 14

  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而数学的世界则需要人们努力的探索。从古到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数学家。然而,研究数学不仅仅是是数学家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工作。

  我看到了一道关于旅游的题,很贴近生活,包含了很多学问。题目如下:甲班有48人,乙班有55人,若50人以下去游玩,每人票价5元,50到100人去游玩,票价4.5元,100人以上去游玩,票价4元,怎样买票更划算?

  首先,肯定要人多为上上策,所以要两个班一起买票。两个班共103人,大于100人。所以每人应该买4元的'票。如果两个班分开买票,那甲班48人买5元的票要240元,乙班55人买4.5元的票要247.5元。而103人买4元的票只要412元。这就运用到了比较知识。

  数学早已深入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面的例子只是数学中的冰山一角。让我们热爱数学吧!

  数学生活日记 15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在我的数学启蒙老师郑征的灵活教导下,我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其实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你去文具店买6本练习本,每本5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42位师生去游乐场游玩,门票每人5元,带300元够不够?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儿瓷砖?

  我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就学会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测量身高。我给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学过的小数的知识表示为1.46米。我还给爸爸、妈妈量身高,分别量出的数据为175厘米(或1.75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还通过测量我的一步长度,学会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户外某个运动场的面积。长=一步长度(0.4米)×步数,宽=一步长度(0.4米)×步数,运动场的面积=长×宽。看到家里的正方形地板砖,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边长是80厘米。我很快算出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就是80厘米×80厘米=6400平方厘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我的卧室一共铺了16块,那面积就可表示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过实际动手测量、计算,加深了我对米、厘米以及小数和面积的理解,巩固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长的快乐。

  我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太紧密了。我知道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更好地让数学真正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王国的奇妙和乐趣吧!

  数学生活日记 16

  今天阳光明媚,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刚进门,奶奶就拿着民丰超市的广告纸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嘿,你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奶奶给你钱!”我接过广告纸,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货咧!”“打折好啊,给你100元,喜欢的就买。”奶奶奶毫不犹豫地把100元递给我。我提上购物袋,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到了超市,推着购物车,我东张西望,想着买什么好。没过一会儿,购物车里塞满了我精心挑选地6种零食:美国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话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了算原来的总价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

  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账时,收银台的姐姐说因为有优惠,共便宜了10.41元,现共74.9元。姐姐又给我一张深蓝色的卡,我不解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她回答:“这是刮奖卡,消费满68元的顾客就可以领取,要求在卡上,最高奖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开刮奖区,与要求对一下,获得了2元,这样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从购物袋里取出来,把剩下的`27.1元换给了奶奶,又说:“奶奶,本来是要花85.31元,优惠后之用74.90元,刮奖又‘赚’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听了后了开了花,眉开颜笑地说;“媛媛(我的小名)真会算,将来一定是个会过好日子的人!”

  数学生活日记 17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要去买菜。

  我们来到菜市场,菜市场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特别热闹。我和妈妈来到一个摊位。“老板,西红柿怎么卖呀?”“今天西红柿的价钱是昨天的90%!”听了老板的`话,我就想:今天的价钱是昨天的90%,那么今天的价钱是多少呢?昨天是1.2元一斤,今天就是1.2乘90%等于1.08元。紧接着我又算出了今天价钱是昨天的95%的茄子的价钱,是1.2乘95%等于1.14元等等。最后,妈妈买完了菜,分别是:茄子3元,西红柿2.5元,黄瓜1.4元,还有两个鸡腿共花10元,还买了一个西瓜花了8.5元,我算了算,共花了25.4元。

  通过这次买菜我不仅学会了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充分地了解到社会中的物价。

  数学生活日记 18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纸对折30次之后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非常多意想不到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非常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纸张厚度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高度,而且还是后者10多倍。

  其实,像这样惊人数据在平常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眼睛。

  数学生活日记 19

  在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我们逛了好长时间,都找不到价格,样子都合适的衣服。我们走到了一家裤子店,看到门口的牌子上写:全场5折!我看了一下,有点摸不着头脑,问:“妈妈,5折是多少阿?”妈妈对我说:“就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呀!”我进去买了几件裤子,头脑中还不免有些疑问:有没有7折,3折,9折呢?这些折扣又是怎么算的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回了家。

  一回家,我就问爸爸:“爸爸,商场上的折扣都是怎么算的阿,我现在只知道5折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可7折,3折这些折扣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算,您能教教我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我家女儿还真好学,看爸来教你阿。你看,假如原价是60,打7折,那就是60×0.7,打3折,就是60×0.3,打5折,就是乘0.5,也就是半价,但5折以下的4折,3折……当然是比5折便宜了。那6折,7折呢?”我答道“则比5折贵一些。”“真聪明”爸爸高兴地说。

  我明白了,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让生活更加的充满智慧!

  数学生活日记 20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最大门牌号是161、但不是所有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其中有3幢11层高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剩下全是6层高多层公寓。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和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别墅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人数来,不容易。

  数学生活日记 21

  我非常的讨厌数学,看到数学题就想睡觉,听到数学也想晕。反正我是放弃了数学,永远的放弃了,不想被数学欺负了,我站了起来,打击数学。

  我的心情是满腔的怒火和恼火,我要打到数学,来放出我心中的怒火。阿,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对数学都非常怒火的话,那么受难的`人就要少10倍,喜欢文学的就要多100倍。这能说是一个想法而已,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信我是在做梦。

  我讨厌数学是因为数学是一种解不开是什么的一种东西。所以我非常讨厌数学,不是一般的讨厌,讨厌到对数学不是喜好,而是满腔的怒火。这就是我讨厌数学的原因。

  我讨厌数学。

  我对数学只有满腔怒火。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范文(通用2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数学生活日记】相关文章: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01-18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12-22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范文12-22

数学日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10-02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精选24篇)04-15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精选35篇)08-18

精选数学生活日记4篇04-19

数学生活日记20篇10-13

精选数学生活日记22篇08-30

生活中的数学日记(精选25篇)02-06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范文(通用21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生活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范文(通用21篇)

  数学生活日记 1

  今天下午,姑姑告诉我,要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和鞋子,然后高高兴兴跟着姑姑去了。

  在商场里,姑姑买了好多的东西,然后,姑姑拉我走到了商场的收银台前结账,只见商场的阿姨点清了姑姑买的所有东西之后说:”您一共119元。“姑姑给阿姨200元时,我在想商场的阿姨应该找给我姑姑多少元呢?嗯……是200——119=81元。可是,当我算出来的时候,商场的阿姨已经找过姑姑钱了,哎,我算的太慢了,我又想有什么更好的计算方法能很快得到答案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之前我在数学课里学过的知识,我可以把”119看成整数120“,然后拿200——120=80元,120比119多算了1,然后,利用多算要用减法,少算的要用加法的方式,80+1=81元。这样快多了,我高兴的把想法告诉了姑姑,姑姑听完之后,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远远你长大了,知道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了,真为你高兴。“我得到了姑姑了称赞,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之后,在休息的过程中,姑姑突然给我出了一道题说要考考我,问题是”小明有49本作文本和99本数学本,要求出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我当时没有想太多的拿起笔就笔算起来,这时姑姑却告诉我要口算。哎,我坐在那,足足想了2分钟左右才算出来是148本。姑姑笑了笑,说”刚才在商场不是很会动脑子吗?现在怎么不行了呢?“在我回想刚才的一幕时,哦,原来,姑姑是为了让我更多的去经历生活中数学运用方法呀,哼哼……我脑子灵机一动,很得意的告诉姑姑:”我知道了,姑姑你听,我把49看作50,把99看作100,然后50+100=150,150里面我多算了2个本子,150——2=148(本),姑姑,我算的`对了吧!“这时姑姑又笑了。

  啊,今天我实实在在的经历到了生活当中的数学,想不到看似简单的一道数学题,竟会有这么大的奥秘呀!看来,真不能小看了这些不简单的数字和数学算术题呢,呵呵,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呢?

  数学生活日记 2

  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数学推理问题的,觉得那些逻辑推理很有趣,能给我带来心灵的满足。一天,当我遇到这样的题后,我就开始沉思,那道题是这样说的:

  有甲乙丙三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信筒,甲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在此房。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此房。丙房信筒的标签上写到:小王不在甲房。提示:三个信筒上的标签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问:小王在哪个房间里?

  或许是当时脑子有些迷惑,或许是看到这满满的三行字发怵,大脑一片空白。我又仔细的从字里行间寻找条件,决定用尝试法来进行假设。

  假设一:如果甲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在甲房里,那么乙房信筒标签上说小王不在乙房也是正确的,不符合题中”只有一个标签是正确的“的条件。所以,假设一不成立。

  抬头一看,爸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得到了肯定,我对于接下来的解题思路更加有信心了。

  假设二:如果乙房信筒上的标签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乙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甲房和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不在甲房也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也是错的话,那么就表示小王应该在甲房又应该不在甲房。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二也不成立。

  假设三:如果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正确的,说小王不在甲房,那么甲房信筒的标签上说小王在此房就是错的,这一点符合条件。乙房信筒的标签上说的是错的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说小王在乙房。由此可见,假设三成立,结果就是小王在乙房。

  算出来后,我一蹦三尺高,兴高采烈的把算好的题目拿给爸爸看,爸爸夸我思维活跃,又使我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了。从此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些趣味数学题,在数学王国中探寻奥秘。

  数学生活日记 3

  周天,我在姥姥家的时候,看见外公在本上认真的在写着什么,我就跑去看,外公告诉我说:“这个本是外公家记水,电,天然气的帐本,是两个月一记的。”

  我翻着看外公的`帐本,翻到记天然气的其中一页看见几个数字,8月,3623,3585,38立方和60.8元,问了外公我才知道:3623是8月天然气表上的读数,3585是6月表上的读数,3623——3585=38立方,就算出了6月和7月所用的天然气量,每立方气是1.6元,38*1.6=60.8元,这样就知道了6,7这2个月天然气花了多少钱。

  水和电外公也是这样算的,外公的记账本中用到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减法和乘法,在生活中数学处处可见。

  数学生活日记 4

  今天,晴空万里,还不时有微风吹来,好舒服。我不由自主地来到操场,练习跑步。差不多跑了3圈,我就已经满头大汗,“真累呀!”我低声叫道,“到底我跑了多远呢?”我坐在台阶上,用小米尺敲着脑袋。

  突然,我大叫一声:“有了!”我连忙行动起来,用小米尺量了一下我一步长度,是35厘米,我便沿着跑道走,1步,2步,3步……“这样做太麻烦了。”我心里想,怎么办呢?我立刻想到了卷尺。于是飞快地回去找妈妈,拿来几卷卷尺,和我小伙伴们一起量起来。我们用卷尺量出直道长度,再用步测方法量出弯道长度。终于,我们量出来了,跑道周长是200米,然后,我用小石子在沙地上写着:200x3=?“是600!”不知是哪个小机灵鬼冒出了一句,我一看,是对,便兴奋地喊起来:“我算出来了!我算出来了!我跑了600米!”

  我心里甜滋滋,因为,我会在生活中用数学了!

  数学生活日记 5

  我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数学真的无处不在啊,仔细想一想,真的有很多与数学有关的有趣事情。

  我的姑姑开了一家商店,里面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烟酒等,很齐全,每次去姑姑那里,替姑姑收钱成了我的'乐趣。

  有一次我去姑姑家,一位阿姨来买东西,她买了一条毛巾六元,一盒红烧牛肉面3.5元,一块香皂4元,1包瓜子2.5元。阿姨付了20元钱,姐姐说“姿萱:你算算应找阿姨多少钱?”我急忙接过钱去,在心里算:6+3.5+4+2.5=16(元) 20——16=4(元)我向姐姐说应找回阿姨4元钱。姑姑连声说:“你的数学很棒哦!口算就能算出来,而且又那么快!”

  过了一会儿,一个叔叔急匆匆来到商店里,马上要开会,需要一箱苏打水,姑姑说:“一瓶单买2元,一箱是48元。”叔叔刚买过走后。姐姐问我,知道刚才一箱有多少瓶吗?我脑海里出现一个算式:48÷2=24(瓶)就脱口而出24瓶。姐姐笑着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开心的笑了。

  无论简单或是困难,生活中的数学都是那么的奥妙。以前我认为数学很普通,但这次经历给我很大启发。原来生活就是学习的另一课堂啊!

  数学生活日记 6

  语文教会了我们写作,可是数学也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就像是一位爱捉迷藏,又很害羞的小姑娘,如果你不仔细地去寻找是很难发现的,但生活中又处处有数学,就请看看我的数学生活吧!

  星期五下午放学,妈妈说吃完饭带我和弟弟去百货大楼。我和弟弟高兴得不得了,我还不停地催促妈妈”你快点做饭,我们都等着你呢!“”我还要煎饼哩。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煎一只需要2分钟,还规定正反两个面需要1分钟,我们三个煎三只饼需要多少分钟?“我想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先将两只饼同时放入锅中一起煎,一分钟后两只都熟了一面,这时可以将一只取出,另一只翻过去,再放入第三只,又煎了一分钟,将两面都煎好的那只取出来,把第三只翻过去 ,再将第一只放入煎,再煎一分钟就会全部都好了。所以,煎3只至少需要3分钟。“妈妈高兴的夸奖我:”看来你的数学学得不错么!“这时,饼已经煎好了,可我还在思考:对,数学就是这样的!我们很快的吃完了饭,踏上了去百货大楼的路程······

  到了百货大楼,我吵着让妈妈给我买好东西,妈妈慢里斯条的说:”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如果你答对了,我就给你买。“”哼,这还不简单。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和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以算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所以嘛,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我不假思索的答道。我不禁打心眼里感谢数学,是它让我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能给细心的孩子带来无限的欢乐,可是粗心的小朋友却找不带它!

  数学生活日记 7

  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我们细心发现,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由于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学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其实,体积与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

  一、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二、测量方法不同。求物体的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它的`长、宽、高进行计算,而求物体的容积则必须从里面来测量它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因此,对于同一个物体,一般地说,它的容积要比体积小。

  三、单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体积单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体、气体的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同,而盛液体的容积单位一般用升、毫升。

  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数学生活日记 8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东西。

  我看到两家商店都在搞促销,商店一是有奖销售,一等奖1名,奖金是2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是8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是100元;四等奖100名,奖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购商品九折销售。我心想:等会爸爸肯定又要问我问题了,便跟老爸说:“我要上厕所”。没想到老爸却看穿了我的心思,让我好好想想在哪个商店买东西更好呢?我仔细地想了想,说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奖销售,运气好才能中奖,商店二是九折销售,实实在在的让利,所以我们应该在商店二买东西”。爸爸听了我的想法,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们在商店二买了好几百元的东西。

  买了拜节的礼品后,我们打的去奶奶家拜节。在车上,爸爸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出租车是2.5公里内,起步价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则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们打的要花多少钱?”我想了想,说:“10块钱,对吗?老爸。”爸爸摇了摇头问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5公里不就是2个2.5公里吗?起步价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吗?”我望着爸爸说道。

  爸爸还是摇了摇头,让我再认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爸爸看着我问到:“到奶奶家是几公里呀?”“5公里呀。”“起步价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5元。”“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钱?”“是。”“那么到奶奶家的`距离减去起步价的距离是多少呢?”“是2.5公里呀。”“这2.5公里要花多少钱呢?”我想了想说是6块钱。“我们总共要花多少元?”“应该是:5+6=11元,哦,原来我少加了一块钱阿。”“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时,车也停了下来,我们结束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他,还要用大脑去思考其中的奥秘!

  数学生活日记 9

  今天下午,姑姑告诉我,要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和鞋子,然后高高兴兴跟着姑姑去了。

  在商场里,姑姑买了好多的东西,然后,姑姑拉我走到了商场的收银台前结账,只见商场的阿姨点清了姑姑买的所有东西之后说:”您一共119元。“姑姑给阿姨200元时,我在想商场的阿姨应该找给我姑姑多少元呢?嗯……是200——119=81元。可是,当我算出来的时候,商场的阿姨已经找过姑姑钱了,哎,我算的太慢了,我又想有什么更好的计算方法能很快得到答案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之前我在数学课里学过的知识,我可以把”119看成整数120“,然后拿200——120=80元,120比119多算了1,然后,利用多算要用减法,少算的要用加法的方式,80+1=81元。这样快多了,我高兴的把想法告诉了姑姑,姑姑听完之后,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远远你长大了,知道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了,真为你高兴。“我得到了姑姑了称赞,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之后,在休息的过程中,姑姑突然给我出了一道题说要考考我,问题是”小明有49本作文本和99本数学本,要求出小明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我当时没有想太多的.拿起笔就笔算起来,这时姑姑却告诉我要口算。哎,我坐在那,足足想了2分钟左右才算出来是148本。姑姑笑了笑,说”刚才在商场不是很会动脑子吗?现在怎么不行了呢?“在我回想刚才的一幕时,哦,原来,姑姑是为了让我更多的去经历生活中数学运用方法呀,哼哼……我脑子灵机一动,很得意的告诉姑姑:”我知道了,姑姑你听,我把49看作50,把99看作100,然后50+100=150,150里面我多算了2个本子,150——2=148(本),姑姑,我算的对了吧!“这时姑姑又笑了。

  啊,今天我实实在在的经历到了生活当中的数学,想不到看似简单的一道数学题,竟会有这么大的奥秘呀!看来,真不能小看了这些不简单的数字和数学算术题呢,呵呵,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觉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呢?

  数学生活日记 10

  过年了,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回濮阳。

  在路上,妈妈问我:“从安阳到濮阳一共是100公里,我们现在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公里,若是以这样的速度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濮阳?”我冥思苦想了一会儿,终于回忆起了以前学过的`路程问题。想到这个,我顿时茅塞顿开,对妈妈说出了我的解题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来每分钟行2千米,然后用100除以2,算出来从安阳到濮阳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钟就可到达。”

  妈妈问我为什么这样算,我说:“因为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100千米除以每小时120 千米除不尽,所以我把每小时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钟行2千米,再用100 除以二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时间。”妈妈听了我的解题思路,直夸我知道动脑筋了。我得到表扬心里高兴极了,生活中到处是数学,学好数学知识真好!

  数学生活日记 11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我们平时走路、乘车、购物……等,其中都包含着数学问题和知识,只要注意观察就能发现,连航空、航海、航天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体操,我们不仅能从数学中学到知识,还能从数学中找到一些乐趣。

  在我过去的记忆中,发生过有关数学的趣事。有一天在奶奶家,当时有爷爷、奶奶、姐姐和我共四个人在看电视,奶奶到厨房拿来洗好的三个苹果说:“只有这三个,你们一人一个吧。”爷爷说:“那怎么行,叫他俩分,每人一份。”这下我傻眼啦!我说:“少一个怎么分?姐姐说:”我来分。“她拿起刀,把每一个苹果十字切开,切成了12块,三块一份,正好四份,当时我边吃边想,怎么也没想到分苹果还有学问,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学奥数做题时有次遇到了难点,题目是:徐师傅锯木头锯了五次,每段一百二十厘米,问原来这根木头长多少厘米?看题后我想锯五次是五段吗?这样理解对不对?突然想到老师教的画圈法,于是用尺子先画一条直线,用笔在直线上画五个段点,表示锯了五次,一看是六段,用120乘6结果是720厘米,这是十我的心情很轻松自信,对老师教的线段图解法印象深刻,非常高兴。

  “免费午餐”的故事,爷爷听人讲,过去有个饭店开业这天,为了吸引顾客,在门口的招牌上写有“免费午餐”四个大字引来很多人围观,前面的人还看见四个大字下面有几行小字,上写着“答题正确免费午餐”,题目是:“饭店来了一群人,一人一碗饭,两人一碗菜,三人一碗汤,一共用了55只碗,饭店来了多少人?”爷爷让我算算饭店来了多少人,我想了很久才想到人数必须被2、3整除,用能被2、3同时整除的数6试算,6人6+3+2=11不行,用12人,24+12+8=22不行,用18人,18+9+6=33也不行,用24人,24+12+8=44不对,用30,30+15+10=55对了。我终于算出来了。饭店来了30人。爷爷高兴的问我:做题时你是怎么想的?我说:求的是人数,那有一半的人呀!所以想到被2、3整除。爷爷说:这是解题的关键被你找到了,加上多次试验做出来的,你可别忘啦!我说分苹果的事我还记住那!

  数学生活日记 12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他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

  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阿!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数学生活日记 13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06、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数学生活日记 14

  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而数学的世界则需要人们努力的探索。从古到今,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数学家。然而,研究数学不仅仅是是数学家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工作。

  我看到了一道关于旅游的题,很贴近生活,包含了很多学问。题目如下:甲班有48人,乙班有55人,若50人以下去游玩,每人票价5元,50到100人去游玩,票价4.5元,100人以上去游玩,票价4元,怎样买票更划算?

  首先,肯定要人多为上上策,所以要两个班一起买票。两个班共103人,大于100人。所以每人应该买4元的'票。如果两个班分开买票,那甲班48人买5元的票要240元,乙班55人买4.5元的票要247.5元。而103人买4元的票只要412元。这就运用到了比较知识。

  数学早已深入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面的例子只是数学中的冰山一角。让我们热爱数学吧!

  数学生活日记 15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在我的数学启蒙老师郑征的灵活教导下,我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其实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你去文具店买6本练习本,每本5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42位师生去游乐场游玩,门票每人5元,带300元够不够?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儿瓷砖?

  我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就学会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测量身高。我给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学过的小数的知识表示为1.46米。我还给爸爸、妈妈量身高,分别量出的数据为175厘米(或1.75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还通过测量我的一步长度,学会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户外某个运动场的面积。长=一步长度(0.4米)×步数,宽=一步长度(0.4米)×步数,运动场的面积=长×宽。看到家里的正方形地板砖,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边长是80厘米。我很快算出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就是80厘米×80厘米=6400平方厘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我的卧室一共铺了16块,那面积就可表示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过实际动手测量、计算,加深了我对米、厘米以及小数和面积的理解,巩固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长的快乐。

  我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太紧密了。我知道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更好地让数学真正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王国的奇妙和乐趣吧!

  数学生活日记 16

  今天阳光明媚,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刚进门,奶奶就拿着民丰超市的广告纸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嘿,你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奶奶给你钱!”我接过广告纸,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货咧!”“打折好啊,给你100元,喜欢的就买。”奶奶奶毫不犹豫地把100元递给我。我提上购物袋,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到了超市,推着购物车,我东张西望,想着买什么好。没过一会儿,购物车里塞满了我精心挑选地6种零食:美国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话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了算原来的总价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

  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账时,收银台的姐姐说因为有优惠,共便宜了10.41元,现共74.9元。姐姐又给我一张深蓝色的卡,我不解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她回答:“这是刮奖卡,消费满68元的顾客就可以领取,要求在卡上,最高奖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开刮奖区,与要求对一下,获得了2元,这样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从购物袋里取出来,把剩下的`27.1元换给了奶奶,又说:“奶奶,本来是要花85.31元,优惠后之用74.90元,刮奖又‘赚’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听了后了开了花,眉开颜笑地说;“媛媛(我的小名)真会算,将来一定是个会过好日子的人!”

  数学生活日记 17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要去买菜。

  我们来到菜市场,菜市场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特别热闹。我和妈妈来到一个摊位。“老板,西红柿怎么卖呀?”“今天西红柿的价钱是昨天的90%!”听了老板的`话,我就想:今天的价钱是昨天的90%,那么今天的价钱是多少呢?昨天是1.2元一斤,今天就是1.2乘90%等于1.08元。紧接着我又算出了今天价钱是昨天的95%的茄子的价钱,是1.2乘95%等于1.14元等等。最后,妈妈买完了菜,分别是:茄子3元,西红柿2.5元,黄瓜1.4元,还有两个鸡腿共花10元,还买了一个西瓜花了8.5元,我算了算,共花了25.4元。

  通过这次买菜我不仅学会了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充分地了解到社会中的物价。

  数学生活日记 18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纸对折30次之后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非常多意想不到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非常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纸张厚度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高度,而且还是后者10多倍。

  其实,像这样惊人数据在平常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眼睛。

  数学生活日记 19

  在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我们逛了好长时间,都找不到价格,样子都合适的衣服。我们走到了一家裤子店,看到门口的牌子上写:全场5折!我看了一下,有点摸不着头脑,问:“妈妈,5折是多少阿?”妈妈对我说:“就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呀!”我进去买了几件裤子,头脑中还不免有些疑问:有没有7折,3折,9折呢?这些折扣又是怎么算的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回了家。

  一回家,我就问爸爸:“爸爸,商场上的折扣都是怎么算的阿,我现在只知道5折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可7折,3折这些折扣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算,您能教教我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我家女儿还真好学,看爸来教你阿。你看,假如原价是60,打7折,那就是60×0.7,打3折,就是60×0.3,打5折,就是乘0.5,也就是半价,但5折以下的4折,3折……当然是比5折便宜了。那6折,7折呢?”我答道“则比5折贵一些。”“真聪明”爸爸高兴地说。

  我明白了,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让生活更加的充满智慧!

  数学生活日记 20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最大门牌号是161、但不是所有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其中有3幢11层高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剩下全是6层高多层公寓。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和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别墅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人数来,不容易。

  数学生活日记 21

  我非常的讨厌数学,看到数学题就想睡觉,听到数学也想晕。反正我是放弃了数学,永远的放弃了,不想被数学欺负了,我站了起来,打击数学。

  我的心情是满腔的怒火和恼火,我要打到数学,来放出我心中的怒火。阿,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对数学都非常怒火的话,那么受难的`人就要少10倍,喜欢文学的就要多100倍。这能说是一个想法而已,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信我是在做梦。

  我讨厌数学是因为数学是一种解不开是什么的一种东西。所以我非常讨厌数学,不是一般的讨厌,讨厌到对数学不是喜好,而是满腔的怒火。这就是我讨厌数学的原因。

  我讨厌数学。

  我对数学只有满腔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