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时间:2020-09-02 09:07:1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1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第二部分学习内容《平移》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的: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内容件、简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下册)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掌握了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一次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教学内容是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即连续平移两次。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化内容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深入探究图形与变化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第64页例题是把图形连续平移两次,这里我是这样理解的:1、让学生体会变换图形的闻之,有时需要把它平移两次,让学生能够说明白平移的方法,重点在说;2、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例题图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重点在画。为学生利用有关平移的已有经验解决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至于先向右还是先向下平移都是可以的,为学生探索多样的平移方法提供了空间。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能正确判断平移变换,掌握把简单图形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梁旭平移两次;

  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的美。

  3、教学重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平移后的图形,并能说出平移的方法。

  4、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作业纸。

  二、说教法与学法。

  常言道:学有良方离不开教有善法,教有善法离不开学有良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法上我要做到设镜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积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在学法上要主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主动同桌互学、小需研讨、集体交流。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地说,在说中理解平移的方法;让学生尽量的画,在画中掌握平移的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课件出示游乐场场景图:摩天轮、飞椅、旋转木马、滑梯、小火车等。

  2、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分类,从而揭示课题:在游乐场中,像滑梯、小火车等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平移”。

  设计意图:

  从学会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下哦那个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的能力,同时通过分类,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感知。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画。(复习)

  (1)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火车头平移后的位置。

  (2)反馈交流。(指导说清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设疑。

  (1)出示小火车头的两次平移图。

  (2)找出与自己所画的图的区别。

  (3)思考:这幅图是如何画出来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尤其注意学生是否说清楚参照点或参照线段。)

  设计意图: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里我合计了利用学生自画图和教师提供图之间的冲突,让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区别,找出其中的变化,并重点引导学生去表达出其中的不同。关键说明其平移的过程,从而为下面的继续操作提供依据。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再画。

  (1)出示教材64页例题第二幅图。(即: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

  (2)独立画图,同桌交流。

  2、同桌互检。

  (1)利用一张空白方格纸,为你的同桌设计一道题。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联系课本例题,让学生把说的方法用画体现出来,完成从会说到会画的提升;然后设计让同桌互出问题的环节,完成从会画到会评的提升。层层升级,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四)、巩固新知。

  1、完成6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

  2、小组合作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设计意图:

  第一题是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法,检验学生对于平移方法的表达,提高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第二题练习的设计可以教给学生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学生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提供新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

  陶行知说:或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所以在课的结束环节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的看法和感受,并从中提炼出学习的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手段。

  四、说板书设计。

  平移

  移动一次移动两次

  (贴小火车(同桌互测的

  头方格纸)推荐图一两份)

  向右平移5格(生说师写或生写)

  设计意图: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其中包含一节课中的点点滴滴,全面而简明的将所授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三课时,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拥有平衡的内在相等关系的等式,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等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然后尝试用含有字母的等式——方程表示各个相等关系。教材非常重视对相等关系的挖掘和描述,为后面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方程的含义。

  2、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靠教师情感和教师的一举一动进行渗透,一般不作为教学目标向学生展示。但由于自己教师语言少,所以渗透的不是很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方程的含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二、说学法

  先学、后教、检测,检测中发现错误,要及时更正,但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教师更正,而是学生自我进行更正,也就是“兵教兵”,所以,在检测的时候,我先叫的是不好的学生,不好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让好学生去帮助,这样,好学生又更进一步的掌握了知识,

  三、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看课本中的内容,“看图看文——结合图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总结等式的特点”每一步都让学生自主去完成,。

  四、说教学环节

  第一步: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第二步: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p88的内容,看图、看文字

  (根据下列提示:1、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2、x+5=10,x+5、10、”=”各表示什么意思?3、结合图1,从图2、图3中找出相等关系)

  思考:等式有什么特点?

  第三步:先学

  1、看一看。

  (认真看课本p88的内容,看图、看文字。)

  2、做一做。

  (请名一板演,其余练习本完成。)

  第四步:后教。

  1、更正。

  2、讨论(议一议)。

  ⑴评议对错。

  ⑵评议板书。

  ⑶小结等式的特点?

  3、加强训练。

  第五步:全课小结。

  第六步:当堂完成作业。

  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水平有限,而且有是第一次用这种模式上课,所以在课堂组织上出现很多不足,敬请各位同行能批评指正,你们认真的点评将会促进一个年轻教师长足的进步。谢谢大家。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量的计量”中时间单位第一课时。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的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年和月是比较大的时间单位,教材首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关系,在初步掌握各月天数后,引出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一年、一日,知道世纪、年、月、日的关系,记住大月、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

  2、知道平年、闰年的天数,知道判断闰年、平年的方法。

  3、结合本节课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重点确定为:让学生获得较长的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a)学生准备:各年份的年历表若干张。

  b)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设计理念:

  本课总体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力求让全体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

  三、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围绕“经历学习过程”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遵守师生互动的原则,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为主。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教学过程作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3、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4、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组数)在导入部分,我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许多数,引出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是通过生活化的情景,既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又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了思维上的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以下几步进行:

  1、认识一年和一日2、认识年历表

  3、记大月、小月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6、学习世纪

  1、认识一年和一日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同时配音说明: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这样的设计,是想从浩瀚的宇宙中揭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组织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更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年历表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与智能结构。因此,我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发现年历表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把从年历表上发现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展开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观察、讨论得最认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概括总结并板书。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小组研究获取知识,这样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开放式教学的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记忆大、小月(演示:拳头记忆法、歌诀法等)

  (1)教师提出疑问:以上这些知识都是小朋友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发现的,要求记住这些知识,怎样很快地记住31天的大月有哪几个月?学生汇报并演示这些方法。

  (2)游戏记大、小月

  为了学生进一步记住大小月的月份,我采用了游戏记大小月的形式:老师说到大月时男生站,说到小月时女生站,比比谁的反应最快。这样的环节安排,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4、计算平年、闰年的天数

  出示:平年31×7+30×4+28=xx天

  闰年31×7+30×4+29=xx天

  提出问题:31×7、30×4、28各表示什么?

  5、学习平年、闰年的规定

  质疑:那么平年、闰年又是怎样规定呢?指出:答案就在书上。鼓励学生看书8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并划出来。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了解平年闰年的规定。然后,课件出示:

  (1)规定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不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是平年。

  由此得出四年一闰的规律。

  6、判断平年、闰年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根据四年一闰的规律,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讨论、自学课本等手段来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计算这些年份是否是4或者是400的倍数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时,出现了一段小小的插曲,一个孩子非常激动、开心的说:“老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的方法,如果这个数的末尾两位数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这样,我就能很快地用口算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我课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向全班同学推广。这段小小的插曲,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研究,充分了解、信任学生,使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吻合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材料。

  7、反馈练习

  为了避勉集中练习给学生造成疲劳感,我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力求达到“新”、“活”、“实”、“用”的目的,使学生作到有张有弛,从而形成理解,记忆,应用,发展的学习水平。所以在认识了平年、闰年之后,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对号入座:

  19xx年19xx年19xx年

  20xx年18xx年20xx年

  闰年平年

  xxxx

  8、认识世纪

  通过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所以在认识“世纪”这个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这一环节,我仍然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交流得出:1世纪=100年

  紧接着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接着对零乱的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便于更好的有意记忆。

  总结质疑: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练习的趣味性,我把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成几个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独立版块,让学生自动选择练习,使各类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1、我显身手

  2、我当包公

  3、走进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4、欢乐总动员

  学生制20xx年xx月的月历表,并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总结评价,拓展思维

  为了提高学生喜欢数学,主动研究数学的情感态度,我提出:请同学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走进网络世界,上网查一查有关年、月、日的更多知识。这样的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入纵深。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习惯,达到“曲散意未尽”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它简洁名了,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引申谈话:

  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1.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图案欣赏和设计说课稿

2.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说课稿

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手拉手说课稿

4.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

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6.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说课稿

7.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参观博物馆说课稿

8.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集合问题说课稿

9.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