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时间:2025-06-21 10:41:48 诗琳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1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多变的价格,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一框题在整个经济常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面承接了本教材中的货币和价格,后面继续讲到生产方面的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才能为学好整个经济常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以后政治常识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二、说学生

  大港中学是一所四星级高中,同时也是一所县中,学生素质较好。在学习这一框题的时候,他们也都才进入高中校园没多久,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举一些他们身边的例子,将理论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主要分类,恩格尔系数。

  理解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全面理解消费。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消费。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注,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只有确实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分析实际的经济案例,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消费。因为这一方面的内容同学们接触的很少,且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社会上对于它的不同评价也较多。

  五、说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知道为什么会那样。也就是要充分调动他们去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以一种社会上的现象为开头,“做负翁还是富翁”?让学生来进行选择,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紧扣住重难点,合理安排时间,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大概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20页的三组镜头,思考两个问题:

  a.材料反映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a.在饮食方面层次提高

  b.从注重饮食消费转向注重休闲娱乐

  c.总体,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师:想一想,为什么居民的消费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生:居民收入提高

  师:讲解可支配收入

  举例:小王和小李是同班同学,两人感情很好,经常一起逛街,买的东西也都很相似。大学毕业之后,因为种种因素,两人去了不同的单位工作。小王去了一家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公司,而小李却去了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小公司。于是,在真正开始上班前那个暑假,两人再一起相约逛街的时候,两人都觉得对方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小王买高档的化妆品和时装,而小李却相对买中低档的商品。

  师:从这个例子中,同学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之前很一致的好朋友,却在消费上有了这样的变化?

  师:以上这两点比较侧重于从居民个体的角度来谈,那我们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会不会影响消费水平呢?

  举例:美国1993年1%的33.1倍

  20xx年1%的88.5倍中国1%占全国财富的40%差距在扩大

  师:以上是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同时理清三对关系。那么,我们说,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时,除了看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外,还要看这个东西卖多少钱。超市里各种商品按序摆放,明码标价,也正是为了方便我们做出比较,进行购买。所以,我们说,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师:这里又出现了一对新的关系。那么,除了收入和物价外,消费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分组讨论:第21页材料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甚至商店位置、维修情况和售后服务等。

  补充:一个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也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2个主要因素,1个其他因素,4对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消费的类型。

  请同学们浏览第21到22页内容,然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帮我们归纳一下消费的类型。

  讨论:第21页材料

  师:讲解消费: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没有太多继续的年轻人

  按时还贷付息

  结合导入:与学生再次讨论结合实际适度消费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简要的回顾这节课所学内容,将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并根据时间情况,适当做一些练习。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1)知识地位: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为学习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生活地位: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个人的事,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学习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年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表示法。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消费行为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消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确定的依据: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的相关因素,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合理科学地进行消费。所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

  确定的依据:比较三种消费可以发现,钱货两清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较容易理解。租赁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而贷款消费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式教学法,即选择若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合作探究,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漫画,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同时,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知识体系的展示,进行知识检测,可以扩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探究式学习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目前的高中生思维活跃,乐于关注社会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让课堂充满活力。又通过设案例分析,培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规范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总体上说,确定了三个知识目标,即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与消费结构。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和一个案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情况,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讨论。

  设计依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设计思路:因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我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进行突破。

  1、居民的 影响消费。

  (多媒体展示: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冬夏两季人们对西瓜的需求情况、海尔产品销售情况)

  设计理由: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应坚持的原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物价对消费的影响,以及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对人们消费的影响。

  2、 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3、其它因素: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探究二 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设计依据:教材内容比较复杂,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

  目标二:消费的类型

  设计思路:一是通过探究三,直接导出按交易方式分类;二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第18——19页,掌握按消费对象与消费目的分类,完成知识梳理。三是利用图片资料进行检测,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1、按交易方式分:

  2、按按消费对象分:

  3、按消费目的分:

  知识检测(多媒体展示)

  设计目的: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动口、动笔、动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

  设计理由: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四)案例分析

  设计理由: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本课重点,案例的选择,针对了教学重点,又考查了学生对消费类型的掌握情况,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五)课后探究

  根据今天学习的“消费及其类型”有关知识,谈谈假如你是一家之主,你将如何改善家庭消费的状况,提高家庭消费的水平,让一家人生活更幸福。

  设计理由: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这一设计,有利于使教学想达到“学生从经济理论中回归生活,客观分析和判断当前的消费变化,形成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做理智消费者”的效果。同时,也为下节课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学习奠定基础。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消费及其类型》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1.3的规定,其中包含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的结构三个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特别是钱货两清消费,借贷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框的重点是影响消费的因素(前两点最重要)。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找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借贷消费。

  难点的依据:借贷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再谈谈我的教法。

  1、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鉴于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居民生活消费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许多模糊认识,错误观点,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

  2、教材内容的处理及依据

  本框题的教学三个目,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目需教师灵活处理的,课本讲了三方面的因素,其中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最主要因素,但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由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而且有必要引导学生总结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这两处都需求要教师归纳总结的。消费的类型这一目高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判断某种消费行为属于哪一种消费类型,所以这一目只需用实例简单解释说明。消费结构这一目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本近几年的我国恩格尔走势图来把握恩格系数和消费结构变化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出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的发展。

  3、教法的选择及依据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举例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4、教具的选择

  鉴于我校新教学楼教学硬件的实际情况,我主要是进行利用黑板加粉笔的讲授式教学。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应学会如何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记忆接受式的学习向理解领悟式的学习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只要通过教师创设情景,举例说明才能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展示几组现代人的消费图片(或描绘机组现代人消费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现代多彩的消费,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人们的消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讲授新课:(35分钟)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受过去,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利用父母的工资单解释可支配收入)

  (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关。

  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不高,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差距问题。

  2、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会影响消费。(举例子:组装机和品牌机p21,学生买MP3)

  4、经济的发展水平

  辨析:提高收入必然会提高消费水平

  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

  ⑵提高消费水平措施:①促进经济发展(根本途径)

  ②提高收入水平(主要途径)

  ③稳定物价

  ④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消费类型

  老师的困惑:刚出来工作,没房子住,老师的爸妈说要我赚够钱才去买房子,而老师的弟建议我去借贷买房,老师的朋友就建议去租房子暂时住着,请同学们总结以下这几种消费方式?

  三、消费结构

  1、含义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注意是比重不是数量)

  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的支出,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P23图反映出什么经济学道理?

  ①农村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②同时,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③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4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费及其类型》,首先,我对本框题的教材进行分析。

  一、 说教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Ⅰ《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的类型,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提高对消费现象的认识。

  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本框既是对前一课《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承接又是下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得以展开的基础,在本模块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说学生

  进入高一之后,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这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身边的消费生活和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但是他们对于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如: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的划分等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课堂的气氛。

  基于上面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情境探究法、讨论法、问答法、案例教学等方法相结合。

  高一学生研究和分析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对经济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但是缺乏自控性以及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因此,我将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四、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结构,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由对消费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以及框题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消费现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需要突出的重点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依据: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更好的掌握有关于消费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本节课需要学生突破的难点是: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的.关系

  依据:由于借贷消费以及恩格尔系数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属于比较抽象和比较陌生的内容,学生比较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会向学生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来分析这几组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消费的因素都有哪些,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现象的出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部分——新课教学。

  讲授新课:

  通过情景设置以及学生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探究活动一:

  我将设置三个情境让学生讨论并分析,来讲述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设置情境一:将学生分成AB两组,让学生当一次小当家,模拟管理家庭的收入。经过讨论,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家庭收入)

  设置情景二:AB两组的本月收入不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B组的夜市摊生意不好,下个月的收入会降低。他们将怎么进行消费,还可以和这个月一样吗?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预期收入)

  设置情景三:比较两个贫富差距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总体消费水平哪个更高?针对情境提问: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大小)

  设置情境四:超市促销、双十一淘宝、京东等搞活动,商品降价。(物价水平)

  通过总结上述情境的因素,我将进一步提问学生除了以上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消费。

  探究活动二:

  我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什么方式买车,来对按交易方式分类的消费的类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消费方式,认识到每种消费方式的优缺点。

  我将向同学们展示人们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消费、教育经费支出的改变,来引出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类的消费类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消费的发展趋势。

  探究活动三:我将通过提出疑问:买得起房子的家庭是不是一定比租房子住的那家人消费水平更高呢?是否买得起房子能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准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引起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有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并使学生理解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家庭生活水平间的关系。

  七、 课堂小结

  我会先让学生自主总结,然后我结合学生的总结,补充完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进行感情升华。通过这样设计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总结知识,加深印象,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结构,并起到升华本节课的感情基调,落实教学目标。

  八、 课堂练习

  我将通过两道练习题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

  本课题板书设计我主要采用关系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识记和理解主干知识。

  九、 说教学预测

  本节课我主要从学生日常生活的时机入手,设置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充分的讨论,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会出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我会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改变和调整教学的方式。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5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改要求、对教材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知道常见的几种消费类型及其异同

  (3)理解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2、技能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学会在经济生活中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学会科学理财。

  3、情感目标

  发扬节俭勤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攀比,不虚荣,在平常消费活动中做到理性消费。辩证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看到不足,加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影响消费的因素”和“常见的几种消费类型”。

  难点是“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贷款消费”。

  二、教学过程

  暑假时准备上高中买了什么商品?家里添置了大件没有?

  总结: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消费,消费水平较高。那大家知道中国人过去的消费情况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明了什么?

  总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反映了当时的消费水平低。由此可见我国人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那是什么因素使我们的消费水平提高?

  总结: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经济发展了.经济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大刘是一位农村初中教师,妻子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父亲是退休教师,母亲是家庭妇女,有一个儿子读初三。2014年补发绩效工资,夫妻两人补发了4万元(两年),大概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大刘看见很多和他条件差不多的人买了车,也有点心动想买车。

  大刘为什么想买车?——当前收入提高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

  大刘和父亲商量,遭到父亲反对,父亲说:“你们之前的工资低,没什么积蓄,你们两个人现在一个月才6000多元的工资,孩子马上要上高中,生活费租房,一个月要花2000元左右,上大学的费用更高;一年还要交1万元左右的保险费;买一台车一年大约需1.5——2万元;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厉害,你们的实际收入在下降,所以还是不要买车。”大刘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暂时不买车。

  大刘为什么不买车?——担心未来收入下降,而支出增加。消费除了受当前收入的影响,也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大刘虽然暂时不买车,但还是经常关注国家政策,大事,发现我国80%的财富集中在30%的人手上,有人开几百万的车,也有的人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而且我国总体消费水平较低。

  为什么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低?——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太有钱的人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刺激他们,穷人想消费没有钱。导致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低。

  大刘在网上加入了一个群,2014年12月,得到一个消息,有一个团购会,一台7万的车便宜3000多元,大刘又心动了,最终咬咬牙决定把车买了。

  大刘为什么决定买车?——物价是影响消费的直接因素。

  汽车市场的车太多了,大刘在买什么牌子的车问题上犯了难,桑塔纳较便宜,但车型不好看,帕萨特性能较好,装潢合适,价格比较适中,但耗油量大。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因素对消费有影响。

  思考:根据影响消费的因素回答如何提高我国家庭的消费水平?

  总结:根本措施——发展经济

  其次——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

  再次——稳定物价。

  第四——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制定刺激消费的政策等。

  (二)消费类型

  决定买车后,大刘和家人商量是一次性付款,还是贷款买车。让学生看书本18-19页,然后分成两个小组讨论,大刘用哪种方式买车比较合适?

  甲组认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好。因为大刘选的车不贵,裸车6.5万。而且不用付利息给银行,以后进行什么投资无后顾之忧。车就完全归自己所有。

  乙组认为,贷款买车比较好。因为大刘没什么积蓄,但是收入稳定,不存在还不起贷款的情况。而且生活压力会比较小。

  最后大刘决定一次性付款。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买东西除了一次性付款,贷款消费外,可能会租一些商品用,如租哪些商品?

  总结:一般我们对不常用又有点贵的'商品会租。

  大刘加工资后,在附近的体育场所办理了一张年卡,一年1980元,一家人经常去打打羽毛球,乒乓球,锻炼身体。大刘家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哪个层次?——发展资料消费。

  大刘买车后,双休日带一家人去转一转,准备暑假开车一家人到湖南张家界去玩4天。大刘家的生活水平达到了那个层次?——享受资料消费。

  2011年,老张家的食品支出10000元,衣服,日用品支出6000元,教育,医疗支出4000元,储蓄存款5000元,购买基金3000元,娱乐2000元;请问2011年老张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多少?

  2012年,老张家的食品支出10000元,衣服,日用品支出7000元,教育,医疗支出5000元,储蓄存款6000元,购买基金4000元,娱乐3000元,请问2012年老张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多少?

  从2011年到2012年恩格尔系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恩格尔系数下降?

  总结: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老张家生活水平上升。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了。

  出示一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越来越好的图片。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买车的事例为背景贯穿全课,把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既让学生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又能使学生体会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作业:

  (1)辨析提高收入必然会提高消费水平。

  (2)中学生可以进行贷款消费吗?

  四、板书设计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发展经济

  (2)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完善社保

  (3)物价水平——稳定物价

  2、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3、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

  (2)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的关系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6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图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

  三、难点: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结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一)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分析近年来情人节巧克力热卖、丽江旅游热火朝天的原因

  小组讨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消费?

  2、列举富人与穷人的住房、车的消费水平。迪拜富豪车镀黄金,李连杰豪宅6年造价2亿。

  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②列举超市促销、猪肉降价,销量上升。引出消费品的价格影响消费水平

  A、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消费者的收入总有限度,在这限度内寻找消费组合就不能不参考商品的价格。

  B、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C、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物价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物价上涨 购买力降低 物价下降 购买力上升

  ③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

  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二)、消费的类型

  按产品的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按消费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1、有形商品消费:衣食住行

  劳务消费:保姆、钟点工、维修

  2、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学习

  享受资料消费:旅游、音乐会

  3、钱货两清的消费

  租赁消费

  贷款消费

  (1)含义: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 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形式。

  (2)特点:① 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 信贷关系,按照约定到期还贷付息。

  ② 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在收入前景稳定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购买可以考虑贷款消费。

  (3)区别: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逐渐转移的。

  (4)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5)注意:要考虑个人的偿还能力。

  思考:

  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适合哪些商品的消费?

  如果你有稳定收入,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三)、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方向: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100%

  限制:不能小于100%,因为食物不可以取代其他消费;不能大于0,因为食品消费不可能为0。

  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系数大表明消费结构层次低,系数小表明消费结构层次高.

  算出张家的恩格尔系数

  张家;总收入(60000元)

  衣食住行(25000元) 比例:41.7%

  报纸书籍,体育等消费(6000元)比例:10%

  听音乐会,旅游等消费(5000元)比例8.3%

  注:张家食品支出占12960元

  张家恩格尔系数:

  [12960/(25000+6000+5000)]×100%=36%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1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

  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

  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温饱型);

  40%—49%为小康水平;

  20%—39%为富裕水平;

  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指导学生看课本22页的图表。分析得出: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同学们算一算你们家的消费处于什么水平?

  请你帮他出主意:

  王先生是做生意的。去年生意做得不错,手里有了20万余钱。他想买一辆价值20万左右的车。不过他爱人不同意:明年生意还不知道怎么样?再说现在的物价一个劲儿的涨。

  1.买还是不买?理由?

  2.要是买,什么方式交易?

  3.要是不买,张先生做生意怎么做?

  三、教学内容小结,指出重点、难点。

  四、补充练习:(幻灯片)辨析题:有人认为,货款消费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超前消费。

  (要点:贷款消费的概念、内容、未来的收入及偿还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题: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① 居民当前收入高低对其消费的影响。

  ② 居民过去收入水平对其消费的影响。

  ③ 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其消费的影响。

  ④ 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商品价格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① 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

  ② 基本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受物价变动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① 钱货两清消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

  ② 贷款消费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③ 租赁消费是不变更商品所有权,而只购买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本课小结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7

  Ⅰ教育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多彩的消费(教案)。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Ⅱ重点和难点: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贷款消费

  Ⅲ课时安排:一课时

  Ⅳ教学方法:幻灯片,常规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同时,请大家回忆一下:现在的中秋节和过去的中秋节,我们的消费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大家都说了很多变化,我们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消费及其类型。

  【讲授新课】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中秋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和消费量成正比的关系:可支配性收入多,消费量就大;可支配性收入少,消费量就小。(强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我们要注意这个可支配性收入,它是指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剩下的收入,才是可支配收入。

  收入在时间上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这个与消费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消费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收入,受过去和未来收入的影响。过去收入影响着当前的消费,就像书上的阿明一样,现在的'收入减少了,但在短期内仍希望维持以前的消费水平,但是迟早还是会因为当前的收入而减少消费的。同样,未来收入也影响着现在的消费,如果我知道我下个月会下岗,那么我就会减少消费以备不时之需,对吧?如果我知道下个月会加工资,那么就可能会增加消费。未来收入还对下面我们要讲到的信贷消费有着重要影响。

  收入水平对人们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提高消费水平就必须提高人们的收入。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原因就在于只有收入增加,消费才有可能增加。这是对于个人的消费水平来说的,对于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来说,它和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收入差距越大,总体消费水平就越低;收入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就高。这就好像是平均分一样,如果全班有50人,80分以上的有25人,60-79分的有10人,剩下的是60分以下的,那么我们班总体的平均分水平是不高的。但是,如果80分以上的有25个,60-79的有20个,剩下的是60分以下的,那么,平均起来就比第一个的平均分高。

  现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也就是这个道路。大家想一想:我国实施的一个什么政策和这原理有关?(学生思考回答),共同富裕。除了收入的影响外,还有什么主要因素在影响着消费?(学生回答),是的,价格同样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关于价格的影响,我们上节课已经讲了,分为一般情况、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替代品和互补品。收入和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除了这两个最主要因素外,我们在购物的时候还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呢?(学生回答),是的,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以及服务态度、售后情况等等的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我们的消费选择。

  (二)、消费的类型

  现在我们看消费的类型。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前者是具体的产品,如钢笔、面包、衣服等;后者是服务消费,如家教、理发、旅游等。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首先,我们看课本,找出钱货两清的消费有哪两种情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回答)总结:一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另外一种是对较复杂、品质不易辨别的商品,部分责任没有与商品一起交给消费者,这些未发生转移的责任通过合同和保证书加以界定,比如一些大件商品的“三包保证”。它们的共同点是无论责任是否完全转移,钱货都两清了。

  接下来我们看贷款消费。找出贷款消费的含义(学生回答)思考怎样看待书上两位老太太的消费,(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对于收入稳定、未来收入乐观的个人和家庭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有利于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对于收入不稳定、未来收入也不好的个人和家庭来说,贷款消费是不可行的、不明智的,加重个人负担,也对银行和社会经济不利。

  因此,对于贷款消费,我们要做全面的分析,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盲目贷款,必须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同学们都喜欢去校门口的书店租书看,这又是一种什么消费呢?(租赁消费),我们找出租赁消费的含义,并归纳出它的原因、特点、优点。(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原因:使用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买来不划算。特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优点:便宜、避免浪费;节约资源;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第三种划分方式是按照消费的目的来划分,生活消费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满足人们发展的需求;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消费。对此,我们做一般的了解。

  我们学习完了不同的消费类型,可见今天社会的消费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十一”长假快到了,很多人出外旅游。旅游消费属于以上的哪种消费?(学生回答)旅游消费属于劳务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由此,我们要注意:任一种消费都要从不同的类型上去分析,不能简单地说它属于哪种消费。

  (三)、消费结构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近几年来得到很大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有一定的关系。什么是消费结构呢?它和消费水平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消费结构就是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方向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是: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意味着消费水平的降低。

  看书本P22的居民恩格尔系数图,这副图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思考)这里关系到一个新的概念——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公式表示为: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食品消费多,也就是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的支出,消费结构层次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幻灯片)国际粮农组织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 60%以上 绝对贫困国家恩格尔系数 50%——59% 勉强度日国家(温饱型国家)恩格尔系数 40%——49% 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 20%——39% 富裕国家恩格尔系数 20%以下 极度富裕国家我们现在再来看这副图,它表明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内容、消费结构。其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贷款消费也是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我们要分清什么情况下的贷款消费是可取的,什么情况是不可取的。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05-23

高一《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08-18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07-24

高一《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4篇10-12

消费及其类型的教案08-11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反思03-19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反思03-19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09-24

多彩的消费及其类型教案设计09-10

免费领课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范文(精选7篇)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1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多变的价格,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一框题在整个经济常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面承接了本教材中的货币和价格,后面继续讲到生产方面的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才能为学好整个经济常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以后政治常识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二、说学生

  大港中学是一所四星级高中,同时也是一所县中,学生素质较好。在学习这一框题的时候,他们也都才进入高中校园没多久,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举一些他们身边的例子,将理论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主要分类,恩格尔系数。

  理解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全面理解消费。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消费。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注,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只有确实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分析实际的经济案例,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消费。因为这一方面的内容同学们接触的很少,且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社会上对于它的不同评价也较多。

  五、说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知道为什么会那样。也就是要充分调动他们去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以一种社会上的现象为开头,“做负翁还是富翁”?让学生来进行选择,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紧扣住重难点,合理安排时间,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大概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20页的三组镜头,思考两个问题:

  a.材料反映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a.在饮食方面层次提高

  b.从注重饮食消费转向注重休闲娱乐

  c.总体,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师:想一想,为什么居民的消费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生:居民收入提高

  师:讲解可支配收入

  举例:小王和小李是同班同学,两人感情很好,经常一起逛街,买的东西也都很相似。大学毕业之后,因为种种因素,两人去了不同的单位工作。小王去了一家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公司,而小李却去了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小公司。于是,在真正开始上班前那个暑假,两人再一起相约逛街的时候,两人都觉得对方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小王买高档的化妆品和时装,而小李却相对买中低档的商品。

  师:从这个例子中,同学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之前很一致的好朋友,却在消费上有了这样的变化?

  师:以上这两点比较侧重于从居民个体的角度来谈,那我们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会不会影响消费水平呢?

  举例:美国1993年1%的33.1倍

  20xx年1%的88.5倍中国1%占全国财富的40%差距在扩大

  师:以上是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同时理清三对关系。那么,我们说,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时,除了看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外,还要看这个东西卖多少钱。超市里各种商品按序摆放,明码标价,也正是为了方便我们做出比较,进行购买。所以,我们说,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师:这里又出现了一对新的关系。那么,除了收入和物价外,消费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分组讨论:第21页材料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甚至商店位置、维修情况和售后服务等。

  补充:一个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也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2个主要因素,1个其他因素,4对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消费的类型。

  请同学们浏览第21到22页内容,然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帮我们归纳一下消费的类型。

  讨论:第21页材料

  师:讲解消费: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没有太多继续的年轻人

  按时还贷付息

  结合导入:与学生再次讨论结合实际适度消费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简要的回顾这节课所学内容,将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并根据时间情况,适当做一些练习。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1)知识地位: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为学习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生活地位: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个人的事,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学习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年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表示法。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消费行为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消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确定的依据: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的相关因素,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合理科学地进行消费。所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

  确定的依据:比较三种消费可以发现,钱货两清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较容易理解。租赁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而贷款消费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式教学法,即选择若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合作探究,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漫画,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同时,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知识体系的展示,进行知识检测,可以扩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探究式学习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目前的高中生思维活跃,乐于关注社会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让课堂充满活力。又通过设案例分析,培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规范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总体上说,确定了三个知识目标,即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与消费结构。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和一个案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情况,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讨论。

  设计依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设计思路:因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我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进行突破。

  1、居民的 影响消费。

  (多媒体展示: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冬夏两季人们对西瓜的需求情况、海尔产品销售情况)

  设计理由: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应坚持的原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物价对消费的影响,以及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对人们消费的影响。

  2、 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3、其它因素: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探究二 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设计依据:教材内容比较复杂,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

  目标二:消费的类型

  设计思路:一是通过探究三,直接导出按交易方式分类;二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第18——19页,掌握按消费对象与消费目的分类,完成知识梳理。三是利用图片资料进行检测,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1、按交易方式分:

  2、按按消费对象分:

  3、按消费目的分:

  知识检测(多媒体展示)

  设计目的: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动口、动笔、动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

  设计理由: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四)案例分析

  设计理由: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本课重点,案例的选择,针对了教学重点,又考查了学生对消费类型的掌握情况,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五)课后探究

  根据今天学习的“消费及其类型”有关知识,谈谈假如你是一家之主,你将如何改善家庭消费的状况,提高家庭消费的水平,让一家人生活更幸福。

  设计理由: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这一设计,有利于使教学想达到“学生从经济理论中回归生活,客观分析和判断当前的消费变化,形成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做理智消费者”的效果。同时,也为下节课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学习奠定基础。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消费及其类型》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1.3的规定,其中包含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的结构三个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特别是钱货两清消费,借贷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框的重点是影响消费的因素(前两点最重要)。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找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借贷消费。

  难点的依据:借贷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再谈谈我的教法。

  1、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鉴于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居民生活消费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许多模糊认识,错误观点,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

  2、教材内容的处理及依据

  本框题的教学三个目,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目需教师灵活处理的,课本讲了三方面的因素,其中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最主要因素,但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由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而且有必要引导学生总结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这两处都需求要教师归纳总结的。消费的类型这一目高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判断某种消费行为属于哪一种消费类型,所以这一目只需用实例简单解释说明。消费结构这一目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本近几年的我国恩格尔走势图来把握恩格系数和消费结构变化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出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的发展。

  3、教法的选择及依据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举例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4、教具的选择

  鉴于我校新教学楼教学硬件的实际情况,我主要是进行利用黑板加粉笔的讲授式教学。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应学会如何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记忆接受式的学习向理解领悟式的学习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只要通过教师创设情景,举例说明才能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展示几组现代人的消费图片(或描绘机组现代人消费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现代多彩的消费,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人们的消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讲授新课:(35分钟)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受过去,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利用父母的工资单解释可支配收入)

  (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关。

  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不高,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差距问题。

  2、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会影响消费。(举例子:组装机和品牌机p21,学生买MP3)

  4、经济的发展水平

  辨析:提高收入必然会提高消费水平

  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

  ⑵提高消费水平措施:①促进经济发展(根本途径)

  ②提高收入水平(主要途径)

  ③稳定物价

  ④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消费类型

  老师的困惑:刚出来工作,没房子住,老师的爸妈说要我赚够钱才去买房子,而老师的弟建议我去借贷买房,老师的朋友就建议去租房子暂时住着,请同学们总结以下这几种消费方式?

  三、消费结构

  1、含义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注意是比重不是数量)

  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的支出,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P23图反映出什么经济学道理?

  ①农村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②同时,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③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4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消费及其类型》,首先,我对本框题的教材进行分析。

  一、 说教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Ⅰ《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的类型,使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提高对消费现象的认识。

  本框题主要包括两个目: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本框既是对前一课《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承接又是下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得以展开的基础,在本模块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说学生

  进入高一之后,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这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身边的消费生活和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但是他们对于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如: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的划分等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课堂的气氛。

  基于上面对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情境探究法、讨论法、问答法、案例教学等方法相结合。

  高一学生研究和分析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对经济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但是缺乏自控性以及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因此,我将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四、 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结构,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由对消费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以及框题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消费现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需要突出的重点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依据: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更好的掌握有关于消费的问题,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本节课需要学生突破的难点是: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的.关系

  依据:由于借贷消费以及恩格尔系数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属于比较抽象和比较陌生的内容,学生比较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会向学生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来分析这几组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消费的因素都有哪些,为什么会造成这些现象的出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将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部分——新课教学。

  讲授新课:

  通过情景设置以及学生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探究活动一:

  我将设置三个情境让学生讨论并分析,来讲述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设置情境一:将学生分成AB两组,让学生当一次小当家,模拟管理家庭的收入。经过讨论,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家庭收入)

  设置情景二:AB两组的本月收入不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B组的夜市摊生意不好,下个月的收入会降低。他们将怎么进行消费,还可以和这个月一样吗?提问在这里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预期收入)

  设置情景三:比较两个贫富差距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总体消费水平哪个更高?针对情境提问: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收入差距的大小)

  设置情境四:超市促销、双十一淘宝、京东等搞活动,商品降价。(物价水平)

  通过总结上述情境的因素,我将进一步提问学生除了以上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消费。

  探究活动二:

  我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什么方式买车,来对按交易方式分类的消费的类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的选择消费方式,认识到每种消费方式的优缺点。

  我将向同学们展示人们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消费、教育经费支出的改变,来引出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类的消费类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消费的发展趋势。

  探究活动三:我将通过提出疑问:买得起房子的家庭是不是一定比租房子住的那家人消费水平更高呢?是否买得起房子能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准呢?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引起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有关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并使学生理解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家庭生活水平间的关系。

  七、 课堂小结

  我会先让学生自主总结,然后我结合学生的总结,补充完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并进行感情升华。通过这样设计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总结知识,加深印象,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结构,并起到升华本节课的感情基调,落实教学目标。

  八、 课堂练习

  我将通过两道练习题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

  本课题板书设计我主要采用关系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识记和理解主干知识。

  九、 说教学预测

  本节课我主要从学生日常生活的时机入手,设置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充分的讨论,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会出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我会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改变和调整教学的方式。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5

  一、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改要求、对教材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知道常见的几种消费类型及其异同

  (3)理解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2、技能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学会在经济生活中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学会科学理财。

  3、情感目标

  发扬节俭勤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攀比,不虚荣,在平常消费活动中做到理性消费。辩证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看到不足,加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影响消费的因素”和“常见的几种消费类型”。

  难点是“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贷款消费”。

  二、教学过程

  暑假时准备上高中买了什么商品?家里添置了大件没有?

  总结: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消费,消费水平较高。那大家知道中国人过去的消费情况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明了什么?

  总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反映了当时的消费水平低。由此可见我国人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那是什么因素使我们的消费水平提高?

  总结: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经济发展了.经济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大刘是一位农村初中教师,妻子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父亲是退休教师,母亲是家庭妇女,有一个儿子读初三。2014年补发绩效工资,夫妻两人补发了4万元(两年),大概每月工资有6000多元,大刘看见很多和他条件差不多的人买了车,也有点心动想买车。

  大刘为什么想买车?——当前收入提高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

  大刘和父亲商量,遭到父亲反对,父亲说:“你们之前的工资低,没什么积蓄,你们两个人现在一个月才6000多元的工资,孩子马上要上高中,生活费租房,一个月要花2000元左右,上大学的费用更高;一年还要交1万元左右的保险费;买一台车一年大约需1.5——2万元;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厉害,你们的实际收入在下降,所以还是不要买车。”大刘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暂时不买车。

  大刘为什么不买车?——担心未来收入下降,而支出增加。消费除了受当前收入的影响,也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大刘虽然暂时不买车,但还是经常关注国家政策,大事,发现我国80%的财富集中在30%的人手上,有人开几百万的车,也有的人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而且我国总体消费水平较低。

  为什么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低?——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太有钱的人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刺激他们,穷人想消费没有钱。导致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低。

  大刘在网上加入了一个群,2014年12月,得到一个消息,有一个团购会,一台7万的车便宜3000多元,大刘又心动了,最终咬咬牙决定把车买了。

  大刘为什么决定买车?——物价是影响消费的直接因素。

  汽车市场的车太多了,大刘在买什么牌子的车问题上犯了难,桑塔纳较便宜,但车型不好看,帕萨特性能较好,装潢合适,价格比较适中,但耗油量大。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因素对消费有影响。

  思考:根据影响消费的因素回答如何提高我国家庭的消费水平?

  总结:根本措施——发展经济

  其次——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

  再次——稳定物价。

  第四——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制定刺激消费的政策等。

  (二)消费类型

  决定买车后,大刘和家人商量是一次性付款,还是贷款买车。让学生看书本18-19页,然后分成两个小组讨论,大刘用哪种方式买车比较合适?

  甲组认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好。因为大刘选的车不贵,裸车6.5万。而且不用付利息给银行,以后进行什么投资无后顾之忧。车就完全归自己所有。

  乙组认为,贷款买车比较好。因为大刘没什么积蓄,但是收入稳定,不存在还不起贷款的情况。而且生活压力会比较小。

  最后大刘决定一次性付款。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买东西除了一次性付款,贷款消费外,可能会租一些商品用,如租哪些商品?

  总结:一般我们对不常用又有点贵的'商品会租。

  大刘加工资后,在附近的体育场所办理了一张年卡,一年1980元,一家人经常去打打羽毛球,乒乓球,锻炼身体。大刘家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哪个层次?——发展资料消费。

  大刘买车后,双休日带一家人去转一转,准备暑假开车一家人到湖南张家界去玩4天。大刘家的生活水平达到了那个层次?——享受资料消费。

  2011年,老张家的食品支出10000元,衣服,日用品支出6000元,教育,医疗支出4000元,储蓄存款5000元,购买基金3000元,娱乐2000元;请问2011年老张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多少?

  2012年,老张家的食品支出10000元,衣服,日用品支出7000元,教育,医疗支出5000元,储蓄存款6000元,购买基金4000元,娱乐3000元,请问2012年老张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多少?

  从2011年到2012年恩格尔系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恩格尔系数下降?

  总结: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老张家生活水平上升。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了。

  出示一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越来越好的图片。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买车的事例为背景贯穿全课,把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既让学生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又能使学生体会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作业:

  (1)辨析提高收入必然会提高消费水平。

  (2)中学生可以进行贷款消费吗?

  四、板书设计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发展经济

  (2)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完善社保

  (3)物价水平——稳定物价

  2、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3、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

  (2)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的关系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6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图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

  三、难点: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结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一)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分析近年来情人节巧克力热卖、丽江旅游热火朝天的原因

  小组讨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消费?

  2、列举富人与穷人的住房、车的消费水平。迪拜富豪车镀黄金,李连杰豪宅6年造价2亿。

  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②列举超市促销、猪肉降价,销量上升。引出消费品的价格影响消费水平

  A、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消费者的收入总有限度,在这限度内寻找消费组合就不能不参考商品的价格。

  B、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C、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物价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物价上涨 购买力降低 物价下降 购买力上升

  ③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

  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二)、消费的类型

  按产品的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按消费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1、有形商品消费:衣食住行

  劳务消费:保姆、钟点工、维修

  2、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学习

  享受资料消费:旅游、音乐会

  3、钱货两清的消费

  租赁消费

  贷款消费

  (1)含义: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 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形式。

  (2)特点:① 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 信贷关系,按照约定到期还贷付息。

  ② 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在收入前景稳定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购买可以考虑贷款消费。

  (3)区别: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逐渐转移的。

  (4)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5)注意:要考虑个人的偿还能力。

  思考:

  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适合哪些商品的消费?

  如果你有稳定收入,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式?说说你的理由。

  (三)、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方向: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100%

  限制:不能小于100%,因为食物不可以取代其他消费;不能大于0,因为食品消费不可能为0。

  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系数大表明消费结构层次低,系数小表明消费结构层次高.

  算出张家的恩格尔系数

  张家;总收入(60000元)

  衣食住行(25000元) 比例:41.7%

  报纸书籍,体育等消费(6000元)比例:10%

  听音乐会,旅游等消费(5000元)比例8.3%

  注:张家食品支出占12960元

  张家恩格尔系数:

  [12960/(25000+6000+5000)]×100%=36%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1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

  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

  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温饱型);

  40%—49%为小康水平;

  20%—39%为富裕水平;

  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指导学生看课本22页的图表。分析得出: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同学们算一算你们家的消费处于什么水平?

  请你帮他出主意:

  王先生是做生意的。去年生意做得不错,手里有了20万余钱。他想买一辆价值20万左右的车。不过他爱人不同意:明年生意还不知道怎么样?再说现在的物价一个劲儿的涨。

  1.买还是不买?理由?

  2.要是买,什么方式交易?

  3.要是不买,张先生做生意怎么做?

  三、教学内容小结,指出重点、难点。

  四、补充练习:(幻灯片)辨析题:有人认为,货款消费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超前消费。

  (要点:贷款消费的概念、内容、未来的收入及偿还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题: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① 居民当前收入高低对其消费的影响。

  ② 居民过去收入水平对其消费的影响。

  ③ 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其消费的影响。

  ④ 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商品价格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① 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

  ② 基本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受物价变动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

  (二)、消费的类型

  1、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① 钱货两清消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

  ② 贷款消费是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

  ③ 租赁消费是不变更商品所有权,而只购买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

  (3)按照消费的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3、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本课小结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7

  Ⅰ教育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多彩的消费(教案)。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Ⅱ重点和难点: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贷款消费

  Ⅲ课时安排:一课时

  Ⅳ教学方法:幻灯片,常规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同时,请大家回忆一下:现在的中秋节和过去的中秋节,我们的消费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大家都说了很多变化,我们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消费及其类型。

  【讲授新课】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中秋节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和消费量成正比的关系:可支配性收入多,消费量就大;可支配性收入少,消费量就小。(强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我们要注意这个可支配性收入,它是指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剩下的收入,才是可支配收入。

  收入在时间上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这个与消费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消费水平决定于当前的收入,受过去和未来收入的影响。过去收入影响着当前的消费,就像书上的阿明一样,现在的'收入减少了,但在短期内仍希望维持以前的消费水平,但是迟早还是会因为当前的收入而减少消费的。同样,未来收入也影响着现在的消费,如果我知道我下个月会下岗,那么我就会减少消费以备不时之需,对吧?如果我知道下个月会加工资,那么就可能会增加消费。未来收入还对下面我们要讲到的信贷消费有着重要影响。

  收入水平对人们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提高消费水平就必须提高人们的收入。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原因就在于只有收入增加,消费才有可能增加。这是对于个人的消费水平来说的,对于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来说,它和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收入差距越大,总体消费水平就越低;收入差距小,总体消费水平就高。这就好像是平均分一样,如果全班有50人,80分以上的有25人,60-79分的有10人,剩下的是60分以下的,那么我们班总体的平均分水平是不高的。但是,如果80分以上的有25个,60-79的有20个,剩下的是60分以下的,那么,平均起来就比第一个的平均分高。

  现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也就是这个道路。大家想一想:我国实施的一个什么政策和这原理有关?(学生思考回答),共同富裕。除了收入的影响外,还有什么主要因素在影响着消费?(学生回答),是的,价格同样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关于价格的影响,我们上节课已经讲了,分为一般情况、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替代品和互补品。收入和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除了这两个最主要因素外,我们在购物的时候还会考虑到哪些因素呢?(学生回答),是的,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以及服务态度、售后情况等等的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我们的消费选择。

  (二)、消费的类型

  现在我们看消费的类型。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式,按照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前者是具体的产品,如钢笔、面包、衣服等;后者是服务消费,如家教、理发、旅游等。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首先,我们看课本,找出钱货两清的消费有哪两种情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回答)总结:一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另外一种是对较复杂、品质不易辨别的商品,部分责任没有与商品一起交给消费者,这些未发生转移的责任通过合同和保证书加以界定,比如一些大件商品的“三包保证”。它们的共同点是无论责任是否完全转移,钱货都两清了。

  接下来我们看贷款消费。找出贷款消费的含义(学生回答)思考怎样看待书上两位老太太的消费,(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对于收入稳定、未来收入乐观的个人和家庭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有利于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对于收入不稳定、未来收入也不好的个人和家庭来说,贷款消费是不可行的、不明智的,加重个人负担,也对银行和社会经济不利。

  因此,对于贷款消费,我们要做全面的分析,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盲目贷款,必须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同学们都喜欢去校门口的书店租书看,这又是一种什么消费呢?(租赁消费),我们找出租赁消费的含义,并归纳出它的原因、特点、优点。(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原因:使用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买来不划算。特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优点:便宜、避免浪费;节约资源;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第三种划分方式是按照消费的目的来划分,生活消费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满足人们发展的需求;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消费。对此,我们做一般的了解。

  我们学习完了不同的消费类型,可见今天社会的消费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十一”长假快到了,很多人出外旅游。旅游消费属于以上的哪种消费?(学生回答)旅游消费属于劳务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由此,我们要注意:任一种消费都要从不同的类型上去分析,不能简单地说它属于哪种消费。

  (三)、消费结构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近几年来得到很大的提高,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有一定的关系。什么是消费结构呢?它和消费水平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消费结构就是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方向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是: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反之,消费结构的劣化意味着消费水平的降低。

  看书本P22的居民恩格尔系数图,这副图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思考)这里关系到一个新的概念——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公式表示为: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食品消费多,也就是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的支出,消费结构层次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幻灯片)国际粮农组织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 60%以上 绝对贫困国家恩格尔系数 50%——59% 勉强度日国家(温饱型国家)恩格尔系数 40%——49% 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 20%——39% 富裕国家恩格尔系数 20%以下 极度富裕国家我们现在再来看这副图,它表明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内容、消费结构。其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贷款消费也是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我们要分清什么情况下的贷款消费是可取的,什么情况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