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23 11:14:2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说课稿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S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20课《故宫》是一篇说明文,这篇精读课文,作者按照“总起——分述——总结”的思路行文,清晰有序地介绍了被誉为“人类的遗产,中国的骄傲”的北京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歌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理出文章的线索,学习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増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懂得故宫是古代中国辉煌艺术成就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二、 说教法、学法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前搜集资料

  (二) 学习新知

  1.快速浏览课文,发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总起——分述——总结)

  2.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试分段。

  第一部分(1):简明讲了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第二部分(2——9):详细地描述了故宫的建筑。

  第三部分(10):简略介绍了故宫的文物。

  第四部分(11):总结全文,对故宫的历史价值做出评价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和第四部分。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

  2、读最后一段,谈谈最后一段和中间两段的联系。

  【重视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理性地阅读、理解是使高年级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的一个方法,也能指导学生注重习作的条理性。】

  (结尾段中的“故宫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和陈列与室内的珍贵文物”这一句话的建筑艺术和珍贵文物,分别是课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内容。)

  3、有感情朗读这两段话。读出自豪之情。

  4、小结这两部分在课文中的作用。(总起、总结)

  回忆从前学过的类似的结构的课文。

  (三) 拓展延伸

  (屏幕显示)故宫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有人说“建筑是凝动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是否对建筑也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悟?请你模仿上面的句式,说说:“建筑是

  (四)总结升华

  出示资料介绍“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以来吸引了中外大批游客的参观,使学生认识到“故宫”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感情。

说课稿 篇2

  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

  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说课稿 篇3

  一、课标解读:

  本课的课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关于该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描述是: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挥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造型组合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抽象立体造型作品,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欣赏生活中的雕塑,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家创作抽象雕塑的设计理念与构思,了解不同的雕塑给予我们的各种不同感受,体验现代雕塑的美。本课的表现创作方法以陶泥、瓶盖、吸管等废旧材料为主。易于学生操作,学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并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1.95%的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在教师引领下,能认识我们身边抽象的雕塑作品。

  2.50%的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家创作雕塑作品的设计理念,能分析抽象雕塑艺术的造型美,能够分析雕塑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教师示范,学生能知道抽象雕塑作品的制作材料,掌握制作方法。

  4、85%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运用折、叠、插、粘贴等方法,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5、80%的学生掌握小型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个人或者小组合作创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6. 50%的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评价,能说出部分作品中的美感和不足,并能进行自我思考评价。

  ◆学习的重点

  教学重点在于了解抽象雕塑作品的特点,了解不同材质的特性。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造型能力上有一定的基础,但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比较模糊,特别是对雕塑形象背后含义的认识比较陌生。

  通过对本册教材《形体的组合》和《明与暗》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形体,掌握了表现立体造型的一些基本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几何形体组合的方法概括表现事物。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本节课通过老师提供的一些雕塑的影像资料,学生能分析抽象雕塑构成特点后,能进行较为简单的抽象雕塑设计与制作。抽象的雕塑对与他们来说过于模糊和遥远。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本着“让美术走进生活”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运用“距离产生美”、接触大师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接触雕塑,欣赏雕塑,制作雕塑,从中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2.教学难点

  根据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1.是创造抽象雕塑形象。2.用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雕塑作品。

  3.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海绵、白乳胶、颜料、剪刀等

  教师:有关雕塑的课件

  学生:各种工具材料

  五、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中主动参与本课的课堂学习,学习兴趣浓郁和参与热情高。

  2.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中学会如何简单评析雕塑作品。

  3.学生能否在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中,掌握简单雕塑作品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4.学生能否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制作一件抽象的小雕塑作品。

  5.学生能否参与到学生课堂作品展示评析环节,针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评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师生交流校园最美的一角。

  2、出示师喜爱的淘宝物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生活中找寻美。从生活中发现美。

  2、学生欣赏两组雕塑作品。

  3、同桌讨论两组雕塑作品有什么不同?

  4、经过讨论交流得出:一组是形象真实、刻画细致的雕塑,另一组则是没有规则的、充满想象力的、自由的雕塑。

  5、师引导总结:形象真实、刻画细致的雕塑就是具象雕塑,是真实、自然、惟妙惟肖地对客观形象的再现,而同学们说的不规则的、充满想象力的、自由的雕塑就是抽象雕塑,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本质,以抽象的语言表达一种精神、理念和情感。

  6、说说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雕塑作品?讨论交流雕塑给城市带来的好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讨论两种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使同学们对抽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了解雕塑在城市中的作用。】

  (二)走近大师:

  作品欣赏

  1、欣赏青岛五四广场的雕塑《五月的风》

  a 仔细观察作品中运用了哪种几何形体?

  b 作品中怎样表现主题“风”?

  c 红色代表了什么?

  师总结:几何形体的组合中,可以利用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雕塑的色彩与块面。更好的表现主题。

  2、欣赏济南泉城广场的雕塑《泉标》,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构思。

  a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造型元素?

  b师介绍创作的背景?

  c生交流感想

  3、欣赏上海的《浦江之光》,感受抽象雕塑作品中点、线、面的运用。能联系作品想象出作品的含义。

  a作品中的球体、曲线,代表了什么?

  b金属材质的运用有什么寓意?

  c浦江之光表达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走近“大师”,拉近了雕塑与学生的距离,拓展思路,同时培养了细致的观察力。

  (三)接触大师,了解感知

  出示事先做好的雕塑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研讨学习。

  a. 用了什么材料制作?

  b. 运用了那些技法?

  c. 猜一猜它们的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看”“摸”“说”等方法接触“大师”,使学生掌握团、卷、压、搓、折、粘、剪、穿插……等制作手法。】

  (四)体验创作

  教师根据某一主题,现场边示范边讲解,演示利用泡沫小圆球制作小型抽象雕塑的一般操作过程。

  1、准备一块底板,根据构思选择一定数量的球。

  2、准备一根筷子,将若干个大小相等的泡沫小球串在一起。

  3、将一根筷子剪成3小段。提问学生你会用小短木棒做什么?

  4、抽生上前演示;

  5、启发学生到前面运用(插、粘贴)的方法帮老师将小短木棒上的球固定在长串球上。

  6、排列时注意球的大小、疏密变化。

  7、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形式组合,表现自己喜欢的抽象造型,并说明表现的主题。

  【设计意图:用现场演示法,直观的让学生明确制作的步骤。熟悉材料的性质,根据材料初步确定制作对象,激发竞争意识。】

  (四)表现创意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自的材料,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能运用插、粘贴等方法,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件以“奋进”为主题的抽象雕塑作品。

  要求:

  1. 造型生动,简洁,有创意。

  2. 色彩搭配合理。

  3. 有一定的意义。

  4、提示学生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我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运用巧妙的建议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五)评价互动,教师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2、制作完成要注意整理和回收物品,做完后要及时整理、回收物品,养成良好习惯。

  3、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赏析本课优秀创意作品。

  4、出示教师范作,学生感受色彩让雕塑作品焕发无穷魅力。

  5、布置下节课的任务,给雕塑作品喷色。

  【设计意图:展示雕塑作品,让学生对同种材料不同用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促进他们的交流学习. 】

说课稿 篇4

  本次教研组长示范课,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是艺术课堂综合教学,采取了指定执教老师,指定执教领域的方法,并落实顾骁雁老师上音乐绘本整合课堂;时洁老师上绘本美术整合课堂;郑兰老师上音乐舞蹈整合课堂。

  观摩课结束以后,我们组织教师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第一,你听了这三堂课,对艺术整合教学有什么新的感想?

  第二,在这三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对这三堂课提出改进意见。

  在讨论中,我作了如下发言:

  第一,你听了这三堂课,对艺术整合教学有什么新的感想?

  以前,外出学习,尤其是幼儿园引进奥尔夫音乐以后自己参与了实践操作。对艺术整合概念有一个粗浅认识,对艺术教学整合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在确定整个幼儿园班级艺术活动时,仍然有整合艺术教学做拼盘的想法。比如:允许老师安排乐音课和文学课,绘本课和美术课。一些老师在班级艺术活动开展时,也有过很多困惑。在解答老师们提问时,我的回答既清楚又含糊。因为,在心里有一种明确的理念,但概念如何表达不是很清楚,没有找到完整的、科学的概念阐述。

  三位教研组长的课,让我更加坚信,走艺术综合之路,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对艺术整合教学的意义也理解得更加渗透。比如:顾老师的绘本音乐活动《最好吃的蛋糕》,以一个生动的绘本故事作载体,寻找了大量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音乐。音乐的介入,使得故事形象更加生动、有趣、直观;音乐的介入使得故事的场面更大宏大、逼真;音乐的介入使得幼儿更好的理解、感受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孩子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也接受了音乐的熏陶,孩子们在倾听音乐时,非常投入。从另一个角度看,故事给了抽象的.音乐于形象,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旋律变得具体、形象,变得可以理解,可以触摸。

  时老师的绘本美术,非常巧妙地将美术的技能学习融进了绘本故事。横线条,竖线条,容在故事中间,教与学不留痕迹。绘画反过来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什么叫横线?什么叫竖线?什么叫方格子?不需要老师作更多解释,通过画画一下子就明白了。

  记得沈雁园长带领我们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时,读过这样一段理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艺术,在它的教学空间里,包含了语言文字、音乐美术、表演设计等多方面的教学门类”,“只有通过这种原本的唱奏动说综合的艺术才能把人类最宝贵的生灵东西开发、挖掘出来,并使他(她)一生永葆青春活力!”在这三堂课中,我感受到了这些话的影子。

  第二,在这三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1、三堂课,让我认识到艺术整合教学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以后,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钻研的内容还很多,需要我们走的路还很长。

  2、学到了教研组长的创新、钻研精神。顾老师为了支持我的想法,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与故事匹配的音乐。时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也给自己加压,尝试了多个教学方案。郑兰老师,虽然这堂课已经对家长展示过,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她对自己的课又做了多次改动。在这次研讨活动中,她将自己舞蹈教学的方法、经验融入其中,让我们看到了音乐舞蹈教学的精彩一面。也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案例。

  3、没有钻研精神、没有跟自己日常教学相联系、没有跟自己的教学特长相联系的公开课,肯定缺少研究的价值,成功率也不会很高。

  第三,对这三堂课提出改进意见。

  第一堂课的意见:

  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课堂显得不够有序。老师要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假如孩子再沉稳一点,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二堂课的意见:

  教师课堂上过于紧张,以至于语言不够连贯,使得孩子浸入故事情节受影响。

  第三堂课的意见:

  教师在要求变排队形时,要求太高,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合。

  这样的课堂一定要在自己班级展示。因为,公开课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风采,还要展示班级的特色,孩子的特色优势。

说课稿 篇5

  一、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豪放的风格特点,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族音乐豪放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教学难点:

  能够以小组合作进行舞蹈,打击乐和演唱表演等活动。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等在教学程序中体现。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在本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声中,带领学生坐上音乐列车去旅行。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课题巧妙地展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从开始就进入到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欣赏不但了解蒙古风土人情,拓宽了视野,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知识。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伴奏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歌曲渗透,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聆听音乐,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主要部分歌曲教学怎样才能教得扎实、新颖,让学生爱学、乐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歌曲演唱,而且要以情带声的演唱是我的目标,于是在导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马儿上山坡的音阶小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1、音阶练习

  师读:骑着马儿上山坡

  生唱:1 2 3 4 5 5 5

  师读:骑着马儿下山坡

  生唱: 5 4 3 2 1 1 1

  师读:骑着马儿走一走

  生唱: 3 5 3 5

  师读:骑着马儿跑一跑

  生唱: 1 1 1 1 3 3 3 3 1 —

  师读:骑着马儿跳一跳

  生唱: 1 1 1 1

  师读:马儿马儿快停下

  生唱: 1 7 6 5 4 3 2 1

  接下来通过教师的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用身体动作去感受,下面就由我来做一下范唱,然后让学生按节奏读词,舞蹈欣赏等形式,学生在多次学习体验中一直在无形地感受着歌曲的魅力。紧紧抓住了音乐教育以听为中心的原则,使后面的教学水到渠成。只经老师简单点拨,学生便能轻松学会歌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情绪。我启发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大胆表现,怎样唱歌会更好听?运用教学课件启发学生,表达音乐情感。并运用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三)歌曲拓展

  学习简单的蒙古族筷子舞的基本动作,我为同学们准备了筷子,通过舞蹈学习,让学生全体参与,共同感受蒙族音乐美、舞美,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

  (四)即兴创编,表现音乐

  本环节是本课的高潮部分也是难点部分。通过让学生分组抽签来完成不同蒙古包上的任务。

  第一个蒙古包是让学生跳起欢快的舞蹈,要让学生听清要求:学生可以用老师教的动作或自己创编的动作来表演,无论怎么样跳都要跟上音乐的节奏,而且动作要优美舒展,注意音乐一停,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第二个蒙古包的问题是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听清要求老师准备了一部分的打击乐器,有的同学有,有的同学没有,没有的同学请你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第三个蒙古包的问题就是请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美丽的草原(如时间不够回家完成)

  在这个活动中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使学生学会相互合作与沟通,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无穷快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坐上火车结束了我们本节课的蒙族之旅,紧扣“游”这一情境,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快乐地结束了本节课。

  以上是我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实用的说课稿五篇】相关文章:

1.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四篇

2.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3篇

3.实用的兰亭集序说课稿4篇

4.实用的兰亭集序说课稿3篇

5.【实用】赤壁赋说课稿四篇

6.小班常识说课稿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

7.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

8.春的说课稿

9.铁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