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04 16:43: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合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说课稿合集7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中国国画课。针对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中国画中的墨色、用彩、运笔都有了初步的掌握,对宣纸的特性也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根据各种动物不同的脸部特征进行造型表现的,从而运用中国画特有的表现方法,引发学生用国画的形式进行创作的兴趣。本课设为两大页面。第一页面中展示了画家黄永玉的作品《猫头鹰》和一张6岁学生画的猫头鹰进行对比,主要是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认识到艺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并且能够让学生们通过欣赏书中的作品,仔细观察、体会、并发现画中表现猫头鹰脸部特征的生动,是以浓、淡、干、湿、焦的几种运笔相结合的表现,在此还展出了画猫脸的分布图,更进一步让学生们能够在仔细观察、对比的过程中发现其脸部的不同,掌握如何抓住特征来进行绘画。第二页面,展示了5张学生的作品和四种动物头像图片,这是为了让学生们先通过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发现他们是如何表现动物的脸部特点,并用明快而活泼的墨色效果展示有趣的画面,以书中提供的动物图片作为素材,给予进一步参考、引发创作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设计: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表现的特殊效果。应会: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国画艺术表现的方法及魅力。学习用国画形式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进行表现。教学难点:在创作中如何抓住动物特征以及对水墨的控制。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本课我先让学生们通过欣赏,并提出问题,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为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们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得知识与技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二)学法:采用有目的地、积极自主探究学习、尝试中国画绘画的技巧与方法。

  三、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

  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做好示范图,并收有关的动物图片。

  四、课堂教学整体思路及板书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程序:欣赏———讨论———引导———应用 板书设计欣赏课件猜谜1、出示动物图片。2、学生欣赏、观察。 讨论教师用模仿画家黄永玉的作品《猫头鹰》作为范例请学生欣赏并说一说。引导1、熊猫———步骤图2、猴子———步骤图3、欣赏书上猫脸的步骤图。应用——侧锋 ——中锋强调——(浓、淡、干、湿、焦的几中运笔)

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水平二,三年级的一节体育课《快乐足球——脚内侧拨球》,本次说课从课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以及学法、教学流程几个部分讲解。

  一、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学生自我发展的个性和终身体育意识。本课重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内化为对体育的兴趣与能力。

  二、教材分析

  脚内侧拨球动作是足球教学中最基本的球性练习之一,也是完成足球运动中传、接、运等各种动作的基础。脚内侧拨球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腿和脚的控制力。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进取、认真的学习态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了解足球,熟悉球性,提高对球的感觉。

  2.使85%以上的学生能完成原地脚内侧拨球的动作技术,明确脚内侧触球的侧中部,体会拨球的力量和方向,提高动作的协调能力,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3.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及自信顽强的精神。

  在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拨球时身体重心的变换。难点是拨球的力量与方向的控制。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爱表现自己,活泼好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身体各机能还未完全发育,体质稍差,运动能力一般。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学过程中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激情。

  四、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上设计了多个递进的并具有针对性的显性游戏形式来展开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走、用脚内侧夹球原地跳、脚内侧夹球抛给同伴等游戏内容,让学生体会并正确掌握夹球的感觉和脚内侧触球的部位,知道脚内侧触球的部位、方向、力量以及身体重心变换是能连贯直线拨球的关键,使学生在尝试、思考、比试和体会的游戏中,学会脚内侧拨球的技术动作。

  学法: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小组讨论等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课的流程

  在教学中,先以我校的足球联赛导入本课,是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然后带领学生以足球操的形式进行热身活动。在基本部分的开始,

  通过尝试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脚内侧夹球原地跳、脚内侧夹球抛给同伴等游戏内容,让学生体会并正确掌握夹球的感觉和脚内侧触球的部位。在学习拨球时,教师示范后让学生模仿练习,同时提出疑问:为什么球总是乱跑?让学省带着问题再次练习,然后经过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的方式揭晓动作方法。为了检验本节课练习效果,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强度,安排了拨球接力的游戏。最后进行放松活动,并对本节课做以总结。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评委多多指导。

说课稿 篇3

  我今天上的这节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节节虫》。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地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以再利用的废旧物品。

  本课教学目标是:

  1、能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探究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巧妙利用多种材料进行设计与表现节节虫。

  2、通过欣赏、观察、游戏、小组合作以及合作创新等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进行大胆想象、创作。

  3、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增强环保意识,感受并体验到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是: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出可爱的节节虫。教学难点是:能创新使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方法巧妙、精细。

  在教学设计中,我用生活的毛巾、夹子和皮筋请学生猜一猜老师会把这些变成什么来导入,并直接从这个毛毛虫身上找出外形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有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等揭示课题:我们把身体一节一节重复的昆虫叫做节节虫。在新授中,我先让学生看图片,观察每一条虫子身体上每一节的形状、颜色和花纹,了解身体一节一节重复的美,也让学生了解重复的事物给我们整齐、有秩序、有节奏的美感。接着出示范作,请学生研究讨论老师的节节虫用到的材料和方法,并想一想如何做出重复的节节虫身体?可以用成型的废旧材料直接制作,也可用彩色卡纸等材料制作,然后用线、绳、钉等材料把身

  体连接起来,最后请每组组长把做好的作品拎在手里,到教室前面进行排队展示,选出优秀作品。最后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可以再利用的废物,希望同学们能发现废物的美,把废物变成美丽的东西,同时加强了学生对环保的意识。

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执教的《松坊溪的冬天》是实验教材中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松坊溪平时和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象,重点描写了冬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一、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爱看课外书,善于积累课内外的好词好句。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决定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长处,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给足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导语引导学生将已内化的的知识和本课相关的内容运用在课堂的说话练习和有感情的朗读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 教学目标设定

  一)教学目标

  1、认读4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的美景。

  3.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仿写一句话。

  4.默读课文,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感情,有感情的朗读。

  三)、教学难点:

  1)抓住景物特点,展开想象,仿写一句话。

  2)正确划分段落。

  三、 教学设计

  1、联系生活实际涉及导入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导入语设计,主要是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引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把本来离学生很远的南方高原地带小山村冬天的美景一下子就拉近了。老师用饱满的语言,把自己对冬天的感受说了出来,进一步拉近学生对作者优美语言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导语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2、精心设计导学提示

  设计导学提示题,是我备课过程中,最费时间、最用心、最艰难的一个环节。因为我知道,测试设计的是否合适,是关系到课是否能顺利进行的核心。在设计测试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教研员高老师的有益指导。使我明白了如何出阅读课文的测试题。例如,本节课在写作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先概括再具体的写作手法把景物特点写出来的'。设计测试题的时候,我们最早是用语言表述的形式出的测试题。后来高老师帮我们巧妙的设计了表格的形式。这样设计后,学生做起来明了易行,也能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使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更清晰更直观。再例如在设计仿写一段话的内容时,我们开始设计的是仿照课文第17自然段的写法展开想象,把文中你喜欢的一处景物写具体。在最开始试讲中,我们发现学生写起来很困难。后来我们在高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设计了现在的这样的仿写内容,这样学生做题时的可操作性就更强了。

  3、课中交流,各有侧重,促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各位老师在听课过程中,会明显感到,我在处理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的时候,用了较多的时间,而且部分内容的处理和讲读课文差不多。这就是我们在备课中一直在思考的,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他在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我们就要以此为范文,引领学生体会。例如在学习溪石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话。在学习溪水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引导学生把不是排比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以此加深学生对排比句的理解。

  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虽然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但是我没有做重点讲解,而是采用了以读代讲的形式。因为这一段的内容写得很美,很多修辞方法、写作方法在第一部分内容里已经出现。在这部分处理中,就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4、总结语升清,学生诵清

  在课文的最后,我也借助排比的句式,从课文结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各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同时引导学生再美美的诵读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即总结语升情——学生诵情。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设想,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诚请各位老师指教。

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算法的概念》,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的社会,算法进入高中数学正是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它是当今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算法的学习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它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又由于算法的具体实现上可以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算法的学习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算法的定义,体会算法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理解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悟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再有抽象到具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

  算法这部分的使用性很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虽然是新引入的章节,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我首先向学生们展示章头图,介绍图中的后景是取自宋朝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作品《四元玉鉴》,告诉学生们章头图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设计意图」是为了充分挖掘章头图的教学价值,体现1)算法概念的由来;2)我们将要学习的算法与计算机有关;3)展示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4)激发学生学习算法的兴趣。从而顺其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要讨论的话题。(约4分钟)

  2.引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引导他们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步骤,从而让学生经历算法分析的基本过程,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引导学生关注更具一般性解法,形成解法向算法过渡的准备,为建立算法概念打下基础。紧接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习回顾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的结构,写出求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算法,并把它编成程序,让学生输入数据,体验计算机直接给出方程组的解.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算法是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从而提高学生对算法的普遍适用性的认识,为建立算法的概念做好铺垫。

  之后,我就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是算法?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算法的涵义?这里让学生们根据刚刚的探索交流、思考并回答,然后老师进行归纳,得出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帮助学生认识算法的概念,指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算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体会算法思想。(约8分钟)

  3.例题讲解: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两道例题,以帮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去,而不只是单纯的对数学思想的领悟。

  这两道例题均选自课本的例1和例2。

  例1是让我们设定一个程序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质数是我们之前已经学习的内容,为了能更顺利地完成解题过程,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们回顾一下质数应满足的条件,然后再根据这个来探索解题步骤。通过例1让学生认识到求解结构中存在“重复”。为导出一般问题的算法创造条件,也为学习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提供前提。告诉学生们本算法就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并且设计算法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在例1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研究例2,例2是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利用二分法来求解方程的近似根的程序。我们首先要对算法作分析,回顾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根的过程,然后设计出解题步骤。二分法是算法中的经典问题,具有明显的顺序和可操作的特点.因此通过例2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算法的逻辑结构,领会算法的思想,体会算法的的特征。同时也可以巩固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提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表达水平.另外,借助例题加强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体会算法具有程序性、有限性、构造性、精确性、指向性的特点,算法以问题为载体,泛泛而谈没有意义。(约20分钟)

  4.课堂小结:

  (1)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基本特征

  (2)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

  (3)能利用算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写出一此简单问题的算法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是一堂课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约6分钟)

  5.布置作业:课本练习1、2题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略)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表演,从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二,说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在教学中运用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的传授点

  通过学习课文,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能通过课文中的对话,对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认识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2,能力的培养点

  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培养。

  3,思维教育的渗透点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4,习惯的着眼点

  通过渗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互学互帮,自主学习的习惯。

  4,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教学时,通过图画、录象、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把图上所描绘事物同课文中的词语情景联系起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词语描绘的情景和蕴涵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感。

  3,表演体验法:在分角色的表演中,通过语气、动作的夸张,再现寓体的生动情境,展示每个学生自学自悟的结果,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四、说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鉴于以上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图象激趣,学习生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可爱的生字娃娃形象学习巩固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扫除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朗读多样,培养语感。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可以利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二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在每次读书之前都精心设置了一个导入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或借助画面、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 。此外,课上采用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

  (三),多边互动,探索文本。

  这个环节可以分以下几步:

  (1)、指导学好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到猴子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我首先创设情境: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猴子种下了一棵梨树苗,接着让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演示小猴子给梨树浇水施肥的情景,启发想象:猴子当时会想些什么?然后告诉他们梨树的生长是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的,从而体会到猴子这样做是因为它非常心急地想吃到梨子。然后指导学生读出猴子的心急:是啊!这只猴子刚刚种下梨树苗,就急着想吃梨子,多心急呀!怎样才能把猴子的心“急”读出来呢?大家试试看!

  这一环节的设计借助多媒体的生动场景演示,模拟展示猴子种树的过程。充满童趣的动画,能激发孩子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主动学习、轻松学习奠定基础。这里的朗读指导,旨在让学生体会猴子想吃果子的急切心情。简洁而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顺其自然的朗读,准确到位的互动,入情入境的想象说话,为学生理解课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由扶到放学习第2—8小节,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里我根据课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让学生默读第2—8小节,想想说说猴子三次种果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整体感知这部分的相似结构。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为主。这两小节是写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结构与第四、五节、第六、七节相似,只要指导他们会学了这两节,就为自主学好下文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两节时,我让学生先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把写猴子的做法和这样做的原因的句子画出来,再想想句子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农谚、梨五杏四的意思,接着重点指导好朗读:乌鸦对猴子说话:“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要读的急;你有这个耐心吗?读出对猴子的耐心表示怀疑,还要读出乌鸦的语言个性。最后上来表演交流。教师做适当地提示与指导。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节,以放为主。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了前两节,已经对相似结构的四、五,六、七节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这几节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接着引导他们按照前面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然后交流表演。在交流过程中,我重点进行朗读指导:启发每个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可采用图文对照导读、个性体验品读、同桌感悟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由于这部分出现了三种动物,且他们之间进行了较多的对话,紧扣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地去模仿各个动物的言语,通过他们的读去体会各个动物的心理,喜鹊和杜鹃的话“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要读出对猴子耐心的怀疑,另外还要读出它们不同的语言个性,读喜鹊的话声音要清脆悦耳;读杜鹃的话声音要响亮婉转一些。而猴子所对应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还是等不及”则要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心态。

  (3)、学习第九自然段,感悟寓意

  第九自然段是最后一段,我让学生联系前面的课文思考,设疑:故事中的这只猴子一想吃水果,可是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在交流、相互的启发中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再用多媒体展示树叶枯萎和猴子无精打采的动画,让学生说说此时想对这只垂头丧气的小猴想说些什么。这时的猴子形象与上课伊始刚种梨树时猴子的神采飞扬形成鲜明对比,便于学生更深刻和真实地揣摩猴子此刻的心情,于是,学生会有感而发对猴子想说的话。这样创设特定的情景,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增强了学习兴趣,对寓意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四)、引导续编,深化情感。

  这一环节,我准备创设这样的情境:又是一年的春季到了,大家想像一下,这只猴子听了小朋友们的话后,会怎么做呢?

  意在通过续编故事,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五)、实践拓展,内化迁移。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的开始。这一环节,我分二步走。第一步,让学生读一读一些做事有耐心的一些谚语和成语,例如“欲速则不达”,还有德国的“一锹挖不成水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阿拉伯的“参天大树从种子开始”等等;第二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自学其它童话,促使能力迁移。

  (六),指导生字,养成习惯

  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我通过与汉字朋友打招呼、给汉字找朋友的活动中,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加深印象。通过“热身运动”——复习笔画、学习新笔画为写字作铺垫。指导书写时,通过电脑老师教笔顺,教师的范写,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好。

  (七),板书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22.猴子种果树

  乌鸦 梨五杏四 拔

  喜鹊 杏四桃三 拔

  杜鹃 桃三樱二 拔

  “樱桃好吃树难栽”

  没有耐心,不能成功

  六、教学总结

  《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以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努力营造自主、平等、交往的氛围,使课堂成为伙伴的课堂,师生对话的课堂,创造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说课稿 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第18册《藏书票与书签》。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这节课是设计制作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藏书票与书签,对藏书票的制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制做一枚藏书票。本课先欣赏大量的藏书票和书签,辅以一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藏书票和书签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再加上实物与现场示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藏书票与书签,学会对藏书票与书签的欣赏,要求能根据一定技能来制作藏书票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具与实物的展示,利用师生之间的对话,同学之间的讨论以及不断探索学习和现场示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对藏书票与书签的熟悉称号度不同,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藏书票的内容构成和制作过程上,它对学生初步观察分析藏书票有重要意义,则较简单的介绍。难点则所有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而定为创意设计。

  二,教学方法

  根据课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图片为线索充分利用图片与多媒体等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采用事物和现场示范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的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学法指导

  藏书票与书签是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性的艺术品,需要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因此本课利用大量图例使学生达到图字一体画面精微简洁,引发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欲望。学生在欣赏讨论与制作过程中提高自已的审美能力以及制作方法与技巧,也能在同学相互作品交流中增强友谊。

  四,教学过程

  这节课有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创作,评价作品,小结五个环节。

  1,导入新课

  通过向学生提出“自己有哪些喜欢的书?”“如何美化和保护自己的喜欢的书”,让学生进行讨论,再通过自己展示实物,激发学生兴趣,出示课题。(板书)

  2,讲授新课

  (1)让学生掌握书签的构成。通过欣赏图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得出书签是为了翻阅方便夹于所读书页的标志。制作书签首先要考虑它的功能,一般用较硬挺的纸,上部系有线绳

  (2)让学生掌握藏书票的构成。通过欣赏图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得出。藏书票的尺寸一般为火柴盒大小,最大不宜超过10厘米,画面的构成一般需要富有一定含义的形象内容和有票主的名号及必书斋称谓(如:中文“书票”、“藏书票”、“X”、“XX的书”)和EX-LIBRIS字样。EX-LIBRIS为拉丁语“於以藏之”之含义,因为古藏书票皆有此字样的习惯,故沿袭而成为藏书票国际通用的符号

  (3)欣赏藏书票与书签,讨论一下一张好的藏书票有什么要求。中间穿插关于藏书票的小故事。(《关祖章藏书票》与《一张见证友情的藏书票》)

  优秀的藏书票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一帧好的藏书票,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工夫,设计的意念要紧紧围绕着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性格等,并通过文字和画面形象有机组合来体现,作为书籍的装帧和标记。为收藏家和作家设计藏书票,其内容与形式可根据收藏家和作家的兴趣和爱好、职业特点以及书籍的内容等构思。藏书票除了具有实用性、装饰性外,还应有一定的寓意性。总之,好的藏书票作品要求构思立意新颖、风格表现独到、制作精美规范。

  (4)现场示范

  第一步:设计藏书票图稿

  第二步:用复印纸把画好的图稿拷贝到硬卡纸上(注意藏书票标识一定要反写)

  第三步:设计好黑白关系,刻去白色部分

  第四步:作品刻好后,刷上颜色。

  第五步:把一张白纸覆盖在上好色的卡纸上,均匀打磨,然后揭开即可

  (5)欣赏一下别的学校同学的藏书票作品。在看其他同学作品时构思一下自己要制作一枚什么样的藏书票。

  3,学生创作

  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在制作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

  4,评价作品

  因为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这个环节我应该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发现和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力的长处。

  5,课堂小结

  首先总结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然后让同学自己总结

  五板书设计

  (一)1,什么是书签?它的构成有哪些?

  2,藏书票是什么?它由哪些构成?

  3,一张好的藏书票需要些什么?

  (二)1,制作过程

  2,作业要求

【实用的说课稿合集7篇】相关文章:

1.《钓鱼的启示》说课稿合集15篇

2.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四篇

3.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3篇

4.散步说课稿(合集15篇)

5.《水调歌头》说课稿(合集7篇)

6.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7.实用的兰亭集序说课稿4篇

8.实用的兰亭集序说课稿3篇

9.【实用】赤壁赋说课稿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