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6 10:06:3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集锦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说课稿集锦9篇

说课稿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和时尚运动走进人们生活,得到普遍快速的发展。跆拳道运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和青睐。跆拳道是起源于韩国军事演练的竞技运动,它利用拳脚展现身体潜在的力量、展现出身体的一种美。强调“忍耐克己,礼仪廉耻,百折不屈”的精神。

  1.跆拳道是一项健身的智能性体育项目:能强健体魄,能提高人们防身自卫的能力,能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2. 一方面是跆拳道简单易练,并且有一套段位认证制度,人们能够根据段位晋级感受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跆拳道讲究礼仪,长期练习可以培养青少年懂礼貌的好习惯,这一点深受家长的欢迎。

  3. 修身养性,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练习中要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观赏竞技,享受击打艺术的美感。跆拳道比赛或实战时,双方队员不仅要斗智斗勇,而且还要通过高超的技艺展示跆拳道技术动作的优势。尤其是跆拳道变化多端、尽现人体机能特点的腿法技术,在对抗中高来低往,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初一的学生主动能动性有所欠缺,这也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前横踢的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提膝转跨 鞭打

  五、教学方法:

  活动中:1、采用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演示教学法。

  2、自主探究合作演练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六、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横踢技巧和了解跆拳道的知识,提高跆拳道运动技能。

  技能目标:90%的学生基本掌握横踢的技术,明确横踢在跆拳道比赛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七、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教学常规

  集合整队、安全教育、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二)、准备部分:

  1热身运动,以“抱团”游戏代替枯燥的跑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2专业准备:

  (模仿动物,高抬腿、腰部运动,横叉、竖叉)对横叉、竖叉做的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学的好的护墙抱腿。为学习前横踢做准备。

  (三)、基本部分:学习前横踢

  为了达到连贯、协调、平衡的教学目标,在主教才的学习过程中打破了以往讲解——示范——练习 的单一形式,采用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练习方法。首先:让学生侧卧在垫子上面练习,再让学生手护把杆练习,最后让学生站立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不同的错误动作,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学,使学生一步步正确地完成动作,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喜悦。

  1、教师讲解示范建立动作模型

  2、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自由模仿,然后比比谁做的最科学。

  4、分解练习:

  提膝顶球,解决提膝的问题。

  支撑转动,解决转跨的问题。

  侧卧地鞭打、扶把杆鞭打,解决鞭打的问题。

  5、完整练习:

  集体练习,师生同练,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率。

  分组练习:全班分成四组,小组长负责,培养助手,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6、教学比赛:

  分四组进行比赛,每组的组长为评委。学生评价、组长评价,老师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打破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四)、结束部分:

  1、 小结本节: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其他的同学给予鼓励并提出希望。

  2、 师生再见!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为略读课文,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使人终身受益的文章。文章从“我”回忆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看蛛网般通往城市广场的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了我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切入,随后记叙了我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的时候,就是父亲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实,让人从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之后,通往广场的路就又多了一条。

  二、说教材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理解内容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语的理解不作为重点,

  三、说教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法

  本课为略读课文,应以自读自悟为主。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说教学的大体步骤

  1、学生参照阅读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

  2、抓住以下四个重点问题交流:

  (1)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或句子是什么?

  (2)引导理解欣赏重点句子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⑤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侧重体会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

  (4)适当引导,联系生活实际。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确是一句让人终生受益的话,尽管学生年纪还小,但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可适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所了解的事),以加深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理解,从中切实受到教益。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我要上学》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 说教材

  《我要上学》是山美版《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权利,以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我要上学》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为切入点,了解公民的权利,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为下面学习《做明白的消费者》和《我们来选举》起到铺垫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少

  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2﹚ 学习运用有关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自我保

  护能力及守法意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境体验、合作探究、知识问答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及如何维护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党和政府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所做的大量工作,深刻体会到自己是在党的关怀下成长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并逐步养成守法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知识问答等方法,在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为更好的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上课之前我会指导学生通过调查搜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了解党和政府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做了那些工作,及周围小伙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例。使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课堂开展合作交

  流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从情境导入,案例交流、拓展延伸、知识竞赛、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说课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一段《我要上学》的视频,引导谈话,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接着指导读刘芬得事例,进入

  第二环节案例分析获得新知、

  首先指导学生交流思考,刘芬的妈妈做的对吗?错在哪里? 师小结从中明白的道理: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指导学生齐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由案例做引子,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案例引发思考,获得要维护自己受教育的合法权益

  接着,师问:我们还有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呢?请学生认真看46页的插图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出示4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学生讨论交流图中的那些人的那些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学生谈到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时,老师就适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条例。让学生读一读,理解其内容。党和政府除了制定法律法规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外,还做了哪些工作呢?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交流的很少,在此我适时的出示课件补充相关资料。并以此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自己是在党的关怀下成长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和感激的之情,并逐步养成守法习惯

  第三环节,知识竞赛,巩固新知

  本环节,教师紧扣本科知识点设计十道选择题,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抢答,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本科重点知识。

  第四环节聚焦生活,拓展延伸

  现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偏远的山区因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还有很多失学儿童,并出示相关图片和资料,作为同龄人的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会适时

  的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拓展延伸活动,如:设立爱心信箱、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节约每一分钱捐给家庭困难的学生等最后课件出示爱心宣言:让我们用爱填满孩子的心,关爱失学儿童。此时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 向周围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

  2. 办一期维权手抄报

  五,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一、分析教材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扬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这些呢?

  本课中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 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长的儿子却能帮妈妈干活,他才是真正的.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时,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说内容,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

  二、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角色朗读。

  3、 学会体贴、孝敬长辈。

  本文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因此,可以让学生感悟课文以后,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时,要注意感情朗读。用自豪的语气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感受母亲无私无我的爱。用平稳的语气读第三位妈妈的话,表现她平和的心态。这节课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老爷爷的话是一个教学重点难点。下面,我主要说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

  三、 教法学法

  本节课以学习课文明白道理为重点,因此朗读、讨论问题是主要环节。复习完生字词以后,朗读先以自由读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边读边以划线的形式找出老师在幻灯片上写的表格上的问题。认学生找出三位妈妈介绍三个儿子及三个儿子看见妈妈提水的具体表现。新课改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是指导、引导他们学习的对象。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他们读读、划划、说说。根据课文内容,多让学生说说“三个妈妈介绍儿子和儿子看见妈妈提水的表现”,并会用“一个……一个……另一个……”句式连贯地说几句话。这环节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知道课文内容以后,老师再板书问题,让同桌两人讨论;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你对三个儿子有什么看法?多让学生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低年级能说连贯的几句话,为以后写作作为铺垫。老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指出错误的地方。最后,老师再作归纳:只有一个儿子帮助妈妈干活,另两个只顾翻跟头、唱歌,没有帮妈妈提一提很重的水桶,所以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学生各抒已见:对三个儿子的看法后,老师作正确的归纳:一个孩子不仅会唱歌、翻跟头是不够

  四、 教学程序(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是复习旧课。老师通过生字卡让学生复习认读已学的生字。让他们组词、造句,读句子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认识。接下来第二环节学习课文。先自由朗读,根据板书表格让学生划出三个妈妈介绍自己儿子及三个儿子看见妈妈拎水的具体表现,这要体现学习主动性,独立完成,注意阅读与思考的结合。第三环节讨论法学习课文难懂的地方。同桌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三个儿子,你有什么看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这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环节,老师可以巡堂,指导讨论。最后让学生汇报交流情况。老师再根据学习的回答,作归纳。第四环节是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先小组形式读,然后分角色朗

  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是课文的拓展认识。再次让学生说说,讲讲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自己对待父母是怎样的。这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受到教育,要和生活联系起来,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说课稿 篇5

  【说课过程】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芦花荡》,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一单元的课文均以战争为题材,今年恰好是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此时学习《芦花荡》一文,正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芦花荡》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作品,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队伍的故事。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主人公老头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让人心生向往,文章优美明丽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花荡中,一同去感受这片土地上令人荡气回肠的抗日豪情。

  就文体而言,《芦花荡》是一篇小说,我们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来分析本文。初二的学生对于这一概念并不会感到陌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过《最后一课》、《社戏》等小说篇目,此时重提这一概念,能唤起他们对于旧知的记忆,同时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加深对小说这一文体的结构要素和行文特点的理解。其中,情节可以在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复述来学习完成。人物是本课分析的重头戏,可以通过情节发展的几个关键来剖析其个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分析,可以抓住文中景物描写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来组织整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接受。

  基于上面对于教材的分析和教学方法的构想,我确立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概念,能够运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

  ⑵ 区分人物描写的不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构建人物立体形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他的妙处,并分析其作用

  ⑵ 赏析主要人物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和传奇色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在白洋淀的美丽风光中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国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⑵ 从文中老头子等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派艰险、豪迈乐观的英雄性格,让学生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重点:

  1、通过体会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2、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难点:

  1、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2、优美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决定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复述法、品读法、讨论探究法、联想拓展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来实现。在人物分析上,我决定分三步走:

  第一步:

  整体感受:学生在熟悉课文之后,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已经产生了初步印象。我采用讨论探究法来实现第一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老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第二步:

  具体描摹:人物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可以进行侧面描写。这些描写方法在本文中都有大量体现。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采用品读法,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指出他们所采用的描写方法,说说这些句子表现出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老头子这一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立体形象。

  第三步:

  深入挖掘、突出关键:这一步的教学实际上也是突破难点的过程。在抗日背景之下,老头子对同胞的爱、对敌人的恨,这些学生都很好理解。难就难在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个性特征上,尤其是对于过于二字的理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过于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层,确实有过头的意思。接着,就引导学生思考,老头子的自信与自尊为什么过了头呢?高尔基曾经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我们要紧紧扣住情节发展来分析这一问题。学生不难发现找出答案。

  老师总结: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接下来,我谈一谈《芦花荡》一文的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从优美的白洋淀风光入手,切入到景物描写的分析和故事情节的复述,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环境和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第二课时主要剖析人物性格品质、探究其传奇色彩。下面,我具体讲一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随着多媒体课件显示的一幅幅优美的白洋淀图片,这时,传来了老师的画外音:同学们,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这就是白洋淀。白洋淀,它位于河北省中部,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这里水道纵横,芦苇万顷,抚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深深地陶醉。你们可曾想到,在半个多世纪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芦花丛中,去解读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

  二、作家作品简介

  紧接着导语,老师说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最先把白洋淀奇特的水上风光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就是孙犁。借着对孙犁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他的代表作《白洋淀纪事》,和他所代表的文学流派 荷花淀派。

  三、景物描写品读

  紧接着作家作品的介绍完毕,老师又说,既然孙犁笔下的白洋淀如此美丽,那就让我们一度为快吧。

  1、美句美读: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后,并且把这些句子充满感情地读出来。

  2、美句品评:

  学生就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老师总结:这些景物描写写得好的理由在于:

  ⑴ 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手法的综合运用。

  ⑵ 真实的写出了水乡独特的感受。

  ⑶ 文字中流淌着对白洋淀深厚的热爱之情。

  四、感知故事情节

  如此美丽的白洋淀,是谁破坏了这种美呢?

  学生齐声回答,是侵略战争,是日本鬼子。

  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对故事情节的感知。在这片芦花荡中,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听故事:听课文录音朗读,整体感受故事。

  2、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3、说故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4、怎样说故事(自主、合作、探究)。

  5、要注意情节的铺垫和环境的烘托。

  6、在故事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7、有矛盾冲突和高潮的出现。

  8、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

  五、拓展延伸

  在美丽的芦花荡上演绎了抗日英雄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些抗日的故事。

  提醒学生,学习本文景物烘托的方法,并遵照以上四点讲故事要注意的方面。

  2~3名学生讲完以后,老师总结发言:同学们讲的故事都很精彩,一个个抗日故事听得人热血沸腾,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年前纷飞的战火已经远去,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很多。美丽的白洋淀容不得玷污,今天,世界各国人民纷纷举起了和平的旗帜。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努力缔造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新世界,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到此结束,最后让学生明确了下一课时的任务,即进行人物分析。我对《芦花荡》一文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比赛,接下来我为大家展示的是《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的说课部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内容。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燃烧与灭火是在学生学了木炭`硫 红磷 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既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但学生对燃烧现象很少注意观察,因此,在对本节教学资源的选取上我注重源于生活,这样,在此基础上的情景创设,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指导学生掌握本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在课堂实施中注意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此基础上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初步设想。

  二、我的教学构想

  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这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开展,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解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主要采用启发、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化学的乐趣。

  下面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

  三 我的教学设计

  环节1 质疑。通过《一则触目惊心的报道》引入新课。设下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2 总结出燃烧的概念。通过让学生回顾以前学的知识(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来建构新知识,得出燃烧的概念。

  环节3 探究燃烧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各小组讨论, , 尽可能利用给出的药品仪器设计对比验, 并提出可行性方案,进行展示,得出燃烧的条件。在教师指导下的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可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环节4进一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将学生的设计的实验与教材124 “燃烧的条件”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对学生提出的可行性方案给予积极评价,同时展示以下方案。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进一步明确、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时,教师展示自制教具,象征燃烧条件的火三角教具,通过对教具的拼合演示,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与沉淀,认识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紧接着让学生观看火灾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一些图片。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学生自然想到,如果遇到着火的情况,要减小火灾带来的危害及损失,那应该如何来灭火?

  环节5探究灭火的原理。这时老师趁热打铁,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活动场景。出示三支长短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模拟火灾场面,并给出一些灭火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联想,参与现场灭火。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灭火方法,并同时给大家说明自己是运用什么样的灭火原理来灭火的,在学生亲身实践感受中,不知不觉各种灭火的原理自然生成。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尽量使学生体验到学化学的乐趣。

  环节6最后,将一大烧杯倒扣在三支燃烧的蜡烛上面,让学生观察哪支先熄灭,分析原因。让学生懂得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生存。

  环节7 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这就是我对燃烧与灭火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我的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1、有可燃物

  燃烧 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二、灭火方法

  三、安全知识

说课稿 篇7

  【教学要求】

  1.知道时间的宝贵。

  2.在学习中珍惜时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难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活动情景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会时间的珍贵:

  时间过得真快,课间十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其实啊,我们的课间时间并不短,而是我们全心全意地游戏的时候,时间就会偷偷从我们开心的笑声中溜走啦!不信?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时间到底是怎么溜走的。准备纸笔,抄写学习单上的句子,教师计时。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检查谁写得比较多,谁写的质量好。

  同样的时间,写同样的句子,为什么我们有写得多的,有写的少的,还有的写得非常漂亮呢?(指名回答问题)

  是啊,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他们能够一心一意地写字,所以写得又快又好。就像是这段话说的一样: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同学们知道我们的日子我们的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吗?

  既然时间是留不住的,我们就得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对吗?

  二、理解时间,树立正确时间观念:

  1、体会珍惜时间的故事。

  古人也非常珍惜时间,你们知道这两个成语中包含着怎样的故事吗?

  出示课件:

  闻鸡起舞(东晋 祖狄 刘琨)

  囊萤映雪(晋代 车胤、孙康)

  古人把时间看得如此重要,如此的珍惜时间重要得就像是开启成功大门的——(出示金钥匙的.图片)金钥匙。我们学习的时候也得有一把金钥匙。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的金钥匙可不一定是相同的,我们现在就去找到那把最适合自己的金钥匙好不好?

  我们来回忆一下自己以前是怎么安排时间的。打开课本26页,把26页的空格填好。填好的同学到前面来说一说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投影不同学生的时间安排,大家共同分析)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生活的安排方式,合理安排时间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更加有效率。

  2、学习安排时间。

  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叫做小明,他每天早上要做这么多事(出示课件):烤面包2分钟、冲牛奶1分钟,削苹果3分钟、煮鸡蛋5分钟,请你们帮助小明安排一下,做着四件事最短需要多少时间?(小组讨论后汇报安排结果)

  老师:讨论了刚才这个问题,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老师:同一段时间做几件事情,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这就是合理安排时间。(板书合理安排)

  3、反思时间运用

  你们真会动脑筋!老师想好好奖励你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风靡全球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想不想看?好吧!那就放给你们看看,不过,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写第二部分练习好吗?好,精彩的动画片马上要开始了!(放动画片1分钟,学生边看边写)

  老师:停!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这次比第一次写得多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了!在这样喧闹的环境下你们不分心,还能这样专心致志的写练习,你们真了不起!那其他的孩子就是写得比第一次少了,是吗?什么原因呀?(学生谈感受)

  老师:看起来,有些事是可以再同一段时间同时做,可有些事是不可以同时做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了。在生活中我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可以提高我们的做事效率;在学习中如果能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

  4、提升时间的紧迫感

  我们的一生其实非常短暂,怎么合理安排时间是我们现在就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来算一笔账:

  课件出示:

  怎么消费你的一生?

  现在我们来算一笔账:人生假设能活100岁,一天是24小时。

  每天你有8个小时在睡觉=100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33年在睡。

  每天有两个小时在吃饭=10年在吃饭。

  每天两个小时娱乐=10年在娱乐

  我们还有47年

  0到6岁我们没有上学,90到100岁我们已经没有办法做事

  除去这些,我们只有只有31年的生命。

  你生命的100年除掉睡觉 ,吃饭,娱乐,剩下的时间要做什么呢?

  学习+工作

  仅仅有31年

  还不包括我们生病、聊天、发呆、洗漱、打电话、走路、锻炼身体、逛街······这些事情每天也要用很多时间,就算平均每天做所有的杂事只用2个小时,我们就又少了10年的生命

  真正能努力实现自己价值的时间只有21年

  从六岁到现在我们已经10岁了

  减去这四年,我们还剩17年

  孩子们,我们还等什么呢?

  看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呢?参照课本26页的金钥匙,写下你自己的金钥匙。

  交流自己的“金钥匙”,挑选有效的金钥匙放在黑板上。

  三、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孩子们一句话:人生之路既漫长又短暂,愿你们合理地安排好每一天,让你们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充满欢笑。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电流和电路》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电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而本节中的电流、电路、电路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电学内容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我确定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②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③结合小灯泡、电子门铃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可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性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3、说教学重难点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节又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电路连接;第一次进行物理作图,对于九年级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重要。能否会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学各章的学习。因此,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对“电”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2、说教法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转换法、引导法、类比法等。

  3、说学法

  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与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指导原则,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练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电学实验习惯,提高认识电路、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实验引入,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

  用录音机播放一段DJ音乐,让学生看到突然断开录音机电源,音乐声停止。问:同学们为什么听不到音乐声?从而引入了“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演示实验,突破难点(5分钟)

  初中学生来说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实验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通过观察、教师类比、引导等方法得出电流的概念。

  (三)分组实验,培养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15分钟)

  1、利用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器材和要求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教科书中的实验警示“!”,并对他们示范:如果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很大,会将电源烧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谁先让灯亮起来,电扇转起来,蜂鸣器响起来,二极管亮起来为目的在学生做实验后谈感受形成问题,结合阅读教材39页内容教师引导要有科学的实验习惯,必须有正确的实验操作,先结合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操作,利用多媒体告诉学生什么是短路、断路和通路以及短路的危害。电流形成条件及电流的方向的教学采用学生实验分析归纳、观察,教师类比、引导及阅读教材37页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出电流的方向和形成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2、在电路的构成的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容易分析归纳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以及导线的作用,可结合课本38页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根据平时的观察,列举知道的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并说出它们的作用。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师生互动,突出重点(15分钟)

  对初学电路的学生,正确画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本功,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

  1、让学生认识课本38页图15.2—5中的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为画电路图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进行规范的画图示范,结合元件符号的特点,针对学生容易马虎的地方,提出画好元件符号的要求。并采取比记忆竞赛法激发学生记元件符号的积极性。

  3、结合同学们的分组实验,让同学们把实物连接电路画成电路图(可在课后让同学们练习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小小比赛)学生经过训练,认识电路、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能力会有较快的提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五)、总结本节收获填写课堂活动自我评价表。(5分钟)

  (六)、布置作业

  课本P40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题。 回家动手练习,实验。

  (七)、板书设计

  二、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了形成电流。

  电流方向:电源正极 用电器 电源负极。

  形成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 (2)电路闭合

  电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等连成电流的路径。

  电源和用电器:

  (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发电机。

  (2)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等。

  电路图:用元件的符号表示出电路连接形成的图。

  附:

  课堂活动自我评价表

说课稿 篇9

  一、从教材方面说

《植物趣谈》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本课内容一课时。从信息技术知识模块上看,本课是文字输入学习和网络浏览的一个知识整合。从任务内容上看,本课又是语文写作和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个整合。让学生通过网站获取文字资料并用写字板编辑成一篇短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网络浏览、文字输入,文字修饰、语言组织等多项能力。

  从课堂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趣味植物介绍怎样从网上寻找想要的资料。第二部分为我所用介绍怎么从网上获取文字信息到写字板中。第三部分修改文章介绍怎样完善这篇短文,并且提出尊重知识产权的初步做法。

  本课的练习是让学生模仿本课示例,通过网上获取资料,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从知识目标来说:要让学生知道从网上可以获取文字资料并要有所选择。

  从能力目标来说:让学生学会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并学会写字板的字体设置。

  从情感目标来说: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操。

  本课的重点是获取网上的文字资料

  本课的难点是网上资料的筛选。

  二、从教法方面来说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从学生的学法来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四、从教学过程来说,分成四个部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上机操作,课堂总结

  (一)第一部分:导入(3-4分钟)

  首先问学生:你看到过会吃动物的草吗?再让学生浏览中国科普博览馆的植物馆里的图片及资料

  然后问学生:我们怎么样把自己到网上查到的东西保存下来?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引出网络下载的教学内容

  (二)第二部分:新课教学(8-10分钟)

  1、有选择地选中自己需要的文字

  2、突出复制操作的作用(右击后选择复制选项)

  3、突出文章编辑时几个键(光标定位键、回车键、退格键等)的使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精品】说课稿集锦9篇】相关文章:

1.牧场之国精品说课稿

2.梦圆飞天精品说课稿

3.《珍珠鸟》说课稿模板【精品】

4.惊弓之鸟精品说课稿

5.圆柱的表面积精品说课稿

6.分数的基本性质精品说课稿

7.《醉翁亭记》精品说课稿

8.散步说课稿集锦15篇

9.爱惜每一张纸精品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