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选用教材: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华科大版一年级下。
教材特点:专题编排为主。强调集团性、趣味性。
本节教材整合了语文、美术等诸学科元素。在图像信息处理相关内容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word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教材处理:除保留图片的插入及其设置外,增补“文字绕排方式”及图文的美化协调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凸显主体说学情】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文字编辑及网络操作的基本能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
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兴趣指向离散度高。
设计任务时注重任务的层次性和激发兴趣的持续性。
【三、更新理念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通过学习,了解剪贴画的知识。
⑵. 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及调整图片。
⑶. 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合理选用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协作学习、以及想象、创造、观察和知识迁移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欣赏优秀的电子贺卡,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⑵.体会爱与被爱,享受人情的温馨。愉快学习,快乐创作。
⑶.培养版权意识。
【四、依据理论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究,围绕给元旦佳节制作节日贺卡设计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主要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讨论法、演示法。
2、学法指导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一、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二、勇于表达,大胆尝试;三、善于协作学习;四、能将知识迁移。
【五、整合资源说准备】
硬件准备、软件准备、素材准备等。
【六、情感互动说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通过现实生活引出电子贺卡。给学生欣赏精美的贺卡,并提出问题:贺卡中有什么(文字和图片)?学生看到贺卡的生动精妙之处激起他们的创作欲。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节日贺卡自己做”。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老师介绍剪帖画的知识。演示插入剪贴画的'方法。学生打开WORD贺词文件,进入----
任务一:插入剪帖画,调整剪帖画的大小和位置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提出问题:1、如何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2、对插入图片的效果不满意,怎么才能把图片删除掉。
对第一个问题,可请同学们回忆如何用鼠标调整WORD窗口、表格的,如何移动窗口,对话框、被选中的文字的。第二个问题,可请同学们注意我们对文档进行编辑的一个原则“先选中,再操作”。将原有知识迁移过来即可。
任务完成必须有先有后,老师鼓励先完成的学生积极协作和指导后进者。
学有余力的同学让他们自主探索图片工具栏的使用和其它的调整图片的方法,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其它同学共享。
全体学生完成后引导同学归纳插入及调整图片的一般操作步骤。
任务二:分组设置不同的文字环绕方式。
先请同学们单击图片工具栏的文字环绕按钮,了解七种文字环绕方式。然后分组研究。
全班分七个小组,分别研究七种文字环绕方式的操作方法及其对图文混排效果的影响。
小组活动期间倡导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融会集体智慧。
活动后期各组将研究所得填入“研究结果报告表”,并推举代表将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作演示汇报。
通过七个小组研究结果的相互交流、对比,得出如下结果:
1、文字环绕有多种方式,效果各不相同。
2、文字环绕方式应恰当,所选图片与文字内容要和谐合理搭配。
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任务三: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此时应当提醒学生:当我们引用图片时,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注意图片版权。
学生进一步修改美化元旦电子贺卡。完成后,每小组推选一幅作品。利用大屏幕展出,全班共同赏析。
首先制作者自评,介绍设计思想、制作方法。再让其他同学评析。其间教师适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敢于发表观点的同学应该予以肯定。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构成美的规律也是多样的。
对参评作品,都要找出其优点,给予奖励。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就感,真正做到愉快学习,快乐创作。
经过以上环节的学习,本课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四、课后作业:
很多软件都可以完成贺卡的制作。请同学们回家以后,可以试着使用不同的软件来完成作品,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把你制作的电子贺卡通过网络发送给其它同学。没条件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构思出好的贺卡方案,下节课来网络教室制作和发送。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落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活动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落叶》是福建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大班上册语言领域活动中的一篇优美散文诗。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动的童话语言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散文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秋天的情景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散文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重复的句式结构,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创编。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丰富的生活经验及词汇量的增加,也为创编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能专心欣赏散文,理解内容、感受秋天叶落的优美意境。 2、初步领会散文中拟人与夸张的修辞手法。 3、能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创编
根据以上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在让幼儿用喜爱、充满趣味的语气朗诵散文;难点定位在让幼儿创编同等格式的句子(如: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 为了给幼儿展示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1、配乐朗诵录音带
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文学活动/阅读活动.落叶》、学习包《语言.文学活动/阅读活动.落叶》
3、请家长平时带儿童到户外观察树叶,了解季节变化树叶的变化 4、多媒体动画课件
5、各种动物的头饰、落叶 二、 说教法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以下方法:
1、电教演示法: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视频让幼儿欣赏《落叶》的优美意境,利用动画,以鲜明的直观形象引导幼儿,结合配乐朗诵,使幼儿对散文理解和认识更加透彻,使幼儿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为创编活动打下基础,从而突破难点。
2、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之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结合动画学习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呀,它怎样做的,把树叶当做什么了。) 3、朗诵法:提问之后,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散文,并结合配乐朗诵带有感情的朗读,突出重点。让幼儿充分理解体会散文的优美意境。
三、说学法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的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所以,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本次活动我引导幼儿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让幼儿通过多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画并积极进行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
1
2、讨论法:给幼儿创造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3、表演法: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读并表演,以增加对散文内容及句式的理解,同时,鼓励幼儿的创编,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充分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活动过程
(一)尝试讨论,初步理解
1、出示两幅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讨论。
启发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幼儿根据以往经验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叶子颜色不一样,秋天树叶落下来了。
2、播放多媒体动画,引导幼儿欣赏散文。
设计此步骤的'依据是:两幅图片进行比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思考,同时,通过欣赏动画的形式把散文内容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让幼儿通过视、听双通道欣赏散文,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促进幼儿对散文的理解。 (二)启发提问,加深理解
1、分析秋风起了,天气变怎样了,树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播放动画,秋风起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提问树叶落在地上,小虫是怎样做的,它把树叶当成什么了?(播放动画,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进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3、分别提问树叶落在沟里、河里和院子里,小动物们的行为和把树叶当成什么?方法同上。
设计此步骤的依据是:重视幼儿的理解,倾听幼儿的看法,洞察幼儿想法的由来,幼儿通过举一反三的尝试分析,获得成功的体现,加深了对夸张和拟人的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三)句式创编,拓展升华
1、激发幼儿的想象:秋风把落叶吹到不同的地方,有其他的小动物看到了,它们把落叶当成什么了? 2、师幼合作,根据刚才的讨论创编
设计此步骤的依据是:教师适时提供机会,给幼儿创设了一定思维与语言尝试的空间,这样获得的答案是丰富多样的。不仅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积极思维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突破难点,抓住重点。
(四)情景表演,内化感悟
1、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发给幼儿各种动物的头饰
2、组织幼儿游戏,让幼儿有感情的朗读并表演创编的内容
设计此步骤的依据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真正提供机会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自然而然引发幼儿经验迁移。
以上是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活动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说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3
一.导语引入
首先出示泥人张的彩塑课件。
学生看后,提问:
看到这些彩塑,你的脑海中会想到哪些词语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等)
二.继续引入
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长林,字明山,他能把泥人捏得栩栩如生,似真的一样,说明他技艺的高超绝伦,他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奇人”,仅仅是因为他技艺的高超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让人称奇的事?
三.介绍本文作者(课件出示)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从上面的资料中,你捕捉到哪些对你有用的信息?生自由发言。
四.生轮流读课文,找出生字。
五.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课件出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
2、作者称泥人张是“俗世奇人”,你能从故事的情节中找出他“奇”的地方吗?
(泥人张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他胸有成竹,后发制人,面对无端侮辱,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胜。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奇人。)
3、在一般人眼中,海张五比泥人张有钱有势,但结果却是泥人张大获全胜,你认为,他获胜的原因是什么?而海张五又输在哪里?
一在于他的技艺高超,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反击对方,二在于他沉稳干练、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后发制人的性格,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人格,他不卑不亢,不畏权贵,用自己的智慧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这应该是这个故事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
而海张五有权有势,这不是他的错,他输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以为有权有势就可以飞扬跋扈,目空一切,不知道尊重劳动人民,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这应该是一个人的德行问题。
4、这也是一场斗争,泥人张不发一言,却用奇特的方式取得了胜利,那么你认为泥人张争的是什么?
(争的是一个人的尊严,做人应有的骄傲。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5、从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人生启迪?
(1、有权有势者,更不可狂妄自大、粗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2、做人要有人品,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媚上,不欺下。
3、遇到恶势力,与其斗争时,要讲究策略,抓住对方弱点,以己之长攻对手之短。
4.要学有所长,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
5.坚信正义的一方终将取胜。
6.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
7.智慧比财富更重要。有智慧者定有知识,有知识者未必有智慧,智慧来自实践。但没有知识是不行的,所以现在还是要好好学习知识。
六.一篇成功的小小说,是很讲究写作手法的,比如细节描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等,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本文的表达艺术,以此来拓宽我们欣赏小说的视野,丰富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对比手法细节描写。
伏笔照应悬念设置。
侧面表现空白艺术。
1、对比手法举例
吃饭时人们的表现—————————泥人张的表现。
海张五嚣张的性格————————————泥人张沉稳的性格。
海张五出场时3个人——————————————泥人张独自一人。
海张五粗俗放肆的话语————————————泥人张自始至终不发一言。
……
2、细节描写举例
第八段中的动词“叭”“戳”用动作写心理,写出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和不屑。
第九自然段中的“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也是对海张五的外貌进行的细节描写。
3.伏笔照应举例
下雨天,泥人张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两处肖像描写相照应。
第十段中“贱卖都没人要”与后面他自己花大价钱买泥人埋下了伏笔,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泥人张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饭馆天庆馆,与后面故事发生的地方在天庆馆埋下伏笔。
4、悬念设置举例
第一段中“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他的手艺到底有多高超,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第七段中人们的猜测:“一个泥团砍过去?”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设置了悬念。
第十一段中“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下面的故事到底如何,设置了悬念。
5、侧面表现手法举例
第三段中通过店小二的话侧面表现出其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形象。
第四段中通过众食客的反应写出了海张五远近闻名,不凡的身份。
第十段中,“海张五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从侧面写出了泥人张技艺的高超绝伦。
6、空白艺术举例
十一段和十二段之间省去了,泥人张当晚回家怎样刻制泥模,怎样送给工厂,怎样给杂货摊,怎样写“贱卖海张五”等。
十三段和十四段之间省去了海张五看到贱卖海张五的泥人后是如何的愤怒,如何派人去买,如何定价钱等。
七.总结本文
八.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俗世奇人》的其它文章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游褒禅山记》,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记叙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学习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治学处世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再次,我来说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不必对艺术特色等做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体会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为: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四、说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二)、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容。
(三)、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等。针对重、难点,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来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3、尝试对古代散文做一点评析。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来达到目的。
2、释题和背景、作者介绍,帮助同学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3、阅读文章,疏通文意。
在这里我将采取的步骤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来帮助同学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了解了文章大意就有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
第二课时主要就进入课文分析:
1、首先我将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然后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其次重点分析第三、四段。通过游山的“所得”,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尽吾志”,以及由此而进一步提出的“深思”和“慎取”。详细分析作者是怎样得出“深思而慎取”的道理。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这样能带动课堂气氛和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最后略讲第五段内容。
2、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3、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让学生自主整理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说板书设计:
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有益于学生学习。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附板书:《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
游洞(前洞→后洞)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深思慎取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图层与拼贴技巧》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课内容,它是在Fireworks图形处理软件中操作完成的,本节课是在学习图像获取、加工和简单制作网站标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节内容的,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使用图层和选取工具来制作合成大头帖和大头贴模板,这节内容既能复习掌握前面的打开、导入文件的方法,又能掌握利用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对学生今后学习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调整图层的顺序方法;
(2)能利用大头贴模板和拼贴的图像制作成合成大头贴;
(3)能把普通的图像制作成不同的大头贴模板;
(4)能利用“属性”面板中的“边缘”设置为“羽化”,然后拼贴出自然柔和的照片;
(5)会保存“PNG”格式的文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打开文件和导入文件及调整图层顺序体验合成大头贴的拼贴过程;
(2)通过选取工具和图层的使用,让学生掌握拼贴大头贴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制作合成大头贴和大头模板,体验学习电脑应用软件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应用软件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家庭相片进行拼贴成大头贴,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对父母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图层顺序的调整;
(2)选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3)“羽化”效果的制作。
依据:只要把选取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了,结合“羽化”效果就可以制作出较自然柔和的大头贴,从而掌握拼贴技巧。
2、难点:
选取工具的使用。
依据: 因为要拼贴出效果较好的大头贴就必须熟悉选取工具的使用,而选取工具的灵活使用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环境
1、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2、软件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软件、PowerPoint和Fireworks软件。
。(六)教具准备:
相片、名信片各一张。
二、说教法
本校的八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喜欢模仿操作,为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本人在本节课中用我的家庭相片做为拼贴素材为例子,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来操作练习,
而且还提供视频教学录像给学困生,让全体学生都尽可能达到预设目标,所以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有探究法、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
三、说学法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性思维较强,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认识比较直观,而理性思维相对较弱,理解事物本质并不深刻。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掌握用Fireworks进行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在情感方面,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喜欢挑战自我,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
预估
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
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母亲和女儿长期分居两地,母亲有个愿望想和女儿合影,但距离太远,我们能帮帮她吗?
课件展示要合成的大头贴。
注意观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成
大头贴
教师课件出示制作合成大头贴的过程:操作步骤:单击“文件” 单击“打开”从文件夹“模板”中选择一模板 单击“打开” 再单击文件” 单击“导入”选择要拼贴的照片 单击“导入” 调整照片的大小和位置 调整图层的顺序(如果与多张相片拼贴重复导入照片操作)
通过“另存为”把文件保存为“PNG”格式。
探究活动:利用素材中的一张模板和一张或多张照片制作合成大头贴,然后以自己名字命名保存在电脑桌面。(教师点评)
学生按课本操作方法或按教师出示的自己尝试探索。(如果学生探索不出来,可提示学生观看视频教学录像进行模仿操作)
操作练习,完成简单的合成大头贴。
抽一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讲解演示操作步骤转播给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巩固制作合成大头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制作大头贴模板
同学们,我们已经懂得简单的拼贴成合成大头贴,但同学们是否知道模板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在合成的“大头贴”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模板其实就是包含有透明区域的图像,因此,只要删除图像中一些区域,使其透明,就可以把普通的图像制作成“大头贴”模板。我们应该利用什么样的工具去实现这效果呢?(可出示相片和名信片进行讲解)
教师提示学生利用选取工具来实现,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操作方法尝试进行简单的操作。
教师演示羽化前后的效果对比,然后教师提示性演示操作,介绍“选取框”、“套索”和“魔术棒”工具的使用以及“羽化”效果的设置。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制作出大头贴模板。
学生观察思考问题。
学生尝试操作。学生观察模板的边缘是否柔和。
学生静听。观察“羽化”后效果。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上机实践。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逐渐学会阅读课本独立完成操作的习惯。
视觉感受“羽化”后效果。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选取工具的使用及体验“羽化”后效果。
环节
估用
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发挥想象制作特色合成大头贴
创意设计活动:有一个家庭,丈夫和妻子女儿分居三地,他们未拍过全家福相片,现请同学们帮忙:选择或制作一大张头贴模板把他们的单人照片制作成一张大头贴的全家福,然后把作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姓名+全家福)保存在电脑桌面。
展示学生的作品,由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阐述作品所包含的技能,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新发现的操作技能。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作品的亮点和艺术性。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作品
学生参与评价。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学生感到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知欲。
知识拓展
利用选取工具选定区域后拖动选取图像过程中,如果同时按下“Shift”、“Alt”或“Ctrl”进行操作会有什么样的意想不到效果呢?
学生思考与观察,时间充足时可自己尝试。
为学生留下了学习发展的空间。
课堂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尝试回答
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大班辨析式语言活动《树能不能砍》是继宁夏版幼儿教材中有关环保教学内容的纵向延伸活动。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树能不能砍?"这一主线索展开,"能"或"不能"不是凭空而说,而是有理有据的大探索、大发现、大辩论。这一过程要求幼儿理清三种关系,即:
然而以上三种关系很复杂,如果引用上图模式开展教学,显然不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换之用传统的说教教学方法,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认知面狭窄,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和想象;采用分析辩论的教学方法,填补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一找(找素材、找资料)、二思(思考素材、资料支持哪种说法)、三说(说出自己的想法理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四听(听取他人观点)、五辨(辨别是非,提高认识),六体验(体验乱砍乱伐树木后的灾难和种树环保的快乐),有了以上六方面的经验,也就达到了本次教学目的。
活动前的准备十分重要,它既是教师的教具,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学具。活动前我会协助孩子们搜集相关的图片、实物、录音资料作为支持幼儿展开讨论、辩论的依据。本次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趣味性、探究性,思考和分辨价值。语言的运用和操作性强,与其说是一堂单纯的语言活动不如说是一堂集体验性游戏、语言、科学、社会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式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指导要点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以上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我从情感、认知和技能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过度砍伐树木带给我们的灾难,萌发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感受辩论式语言活动的氛围。
2、认知目标:探究大树与人类、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用"我认为---因为----"的句式表达观点。
3、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尝试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逐步认识、理清大树与人类、与动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我认为---因为----"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难点:①师友共同创设并感受辩析式语言活动的氛围。②如何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体现辩论的特点。
二、说教法
幼儿园的教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教师、幼儿,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发展的运动过程。教学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运动形式,就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桥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具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次教学活动我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课件教学法:教师请幼儿共同欣赏一段小动画,通过观看、聆听动画中小动物随着一阵据树声音的出现从和谐、快乐的氛围转化为争吵、打架的场景,引出辩论的主题《树能不能砍》,引起幼儿初步的思考。
2、口述法:教师运用语言和幼儿沟通、讲述、讲解的一种方法。 活动中老师给幼儿创设一个合适、民主的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大胆的'讲述和表达自己的意思,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要充分的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允许幼儿争论。
3、提问法:这是语言教学活动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单一、封闭的提问方法,采用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的思考更加宽泛和灵活。
4、示范演示法:为了让幼儿感受理解辩论的要领。我会在有利时机与幼儿形成互动,互动的模式就是提出反对意见,采用:"我反对,我认为---因为----"句式,创造出辩论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并模仿。
5体验式教学法:创设特定环境,通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引起幼儿对事件的再认识,是一种情感对话逼真形象的教学方法。它能深深触动幼儿的心灵和感情。
以上教法可以作为解决活动难点的途径。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通过主动的探索、思考、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四、说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收集大量有关树木与人类、与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的图片、各类木制品实物、磁性黑板两块、小磁铁、标记(能砍树的标记和不能砍树的标记)
五、说教学过程:
1、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入活动:
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片,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动画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动物之间说了什么话?
2、教师运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回忆动画中动物之间的对话,启发幼儿思考动物说的有道理吗?进而提出质疑:树到底能不能砍呢?引起幼儿进一步思考,为取证活动奠定基础。
3、搜集资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
师友共同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资料(实物或图片等),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4、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我认为---因为----"的句式表达观点,营造辩论的氛围。
5、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认为树能砍,因为砍了树有了木头可以做许多我们需要的东西,有的小朋友认为树不能砍,因为砍了树会破坏环境,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既砍树又不破坏环境呢?(启发幼儿说出要多种树)
6、结束部分:体验式游戏活动
运用多媒体影音效果,教师与幼儿共同体验树木被砍伐后带给我们的灾难,体验大家动手种树美化环境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平移与旋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中的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渗透了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教学难点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实践操作法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建构主义学也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而生动的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剪一剪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感官参与学习,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多依赖直观这样一个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2、游戏教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创设图片情境,以激趣为基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巩固所学新知识。教育心理学中也说游戏是儿童的本性,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抽象性的特点,我以图片和游戏作为载体由浅入深地引入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学法
1、情境学习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我让学生从身边事例中找出平移、旋转的物体,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小组合作法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能数学地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使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的教法学法,本课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1、实物导入,初步感知(3分钟)
新课标认为学生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而且儿童的注意力有强烈的直观性和色彩性的特点,容易被生动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就利用窗户和钟表揭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观察窗户上窗的移动情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窗户的运动情况并让学生用手画出窗户的移动路线,形成对平移概念初步的感知。接着,我再出示钟表,让学生观察秒针的运动情况的同时让学生用手画出秒针的运动路线,形成对旋转概念的初步感知。
2、创设情境,感受体验
在学生形成初步感知后,我再创设图片情境加深理解解(利用主题图及课本中的图片揭示平移、旋转现象)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的,所以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因此,我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创设有关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情境。
在轻快的音乐下,我用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游乐园的情境中,然后就问学生: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5分钟)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平移与旋转,我将为同学们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现在屏幕上,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区分,在比较中体会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点。
(3分钟)
当学生能看图区分出平移和旋转以后,我就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身边有关平移和旋转的例子,让学生学以致用。(2分钟)
3、游戏探究,巩固新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且,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阶段,只有借助多感官的参与学习才能更好的巩固所学内容。同时,在这一环节教学后进行的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经过了前三环节的教学,许多学生已经感觉疲惫,不免注意力有所下降。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平移和旋转的手工,生动有趣的活动能再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不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课堂后半段时间学习更加有效。
首先,我先和学生做一个游戏,我先点名叫一个学生做示范,让他听我口令运动。例如:我说:“某某同学向右平移两个座位,然后旋转一圈,再向左平移两个座位。”当我做完示范以后可以叫一排同学听命令,然后再全班同学一起做,这样由点到面的'练习,不仅能更好地控制课堂,也可以使学生用身体来加深体会。
(4分钟)
接着,我让学生进行有关平移与旋转的手工制作大比拼。
4、情境练习,启智培能
在这一环节的练习中,我创设小鱼找妈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童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在方格纸上平移物体这一重难点上。
我出示方格纸后说:“哟,这条小鱼正着急地找它的妈妈呢。它们该怎样游,向什么方向游多少格才能碰面呢?要嘴对嘴才算碰面哦。请你们两人一组帮它们设计路线,并把路线记录下来。”
让学生感受到了在方格纸上移动物体的乐趣后,我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再创设房子会搬家的情境,让学生都参与数一数的练习。
在最后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改变过去由老师总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
本课运用了直观比较的形式设计板书,简单直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和记忆,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掌握所学内容间的联系和区别。
平移与旋转
平移找点→连点→移点
旋转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国画从题材内容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属于民族文化传统类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②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③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同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确认为: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掌握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并有效的突破重难点,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2、引导探究法: 3、描述—感受—理解—评论法。4、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下面,我重点向各位老师来讲述我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导入探究课题:多媒体展示祖国灿烂文化,优秀绘画传统导入课题“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讲解关键词“形”“神”
接下来就是新知探究的环节:我把这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环节1:多媒体展示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御龙图》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本1—2段,了解中国画基本形态确立时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风貌。出示问题:这两幅古画描绘了什么内容?早期绘画的造型特点如何?学生讨论、分析、欣赏请同学回答,同组的同学补充,教师总结讲述。——
环节2:多媒体播放视频敦煌莫高窟壁画,让学生在画面布局、人物造型及设色方面分析、讨论、欣赏,这里重点了解《鹿王本生图》绘画故事情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环节3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把学生按爱好分成3个组,3个组的学生分别去欣赏分析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学生在组内自学、交流,通过具体作品互相讨论分析总结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点。
第一组是 中国古代人物画部分,多媒体展示中国作品《朝元图》与外国作品《蒙娜丽莎》通过的.比较,学生能够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造型手段是“线条”,接下来重点欣赏阎立本《步辇图》韩晃《文苑图》还有《采薇图》《张卿子像》和《渔翁渔归图》等。让学生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赏析、讨论、加深理解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学生先自学,而后组内交流,回答问题,概括总结,评价欣赏。
第二组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屏幕出示: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南宋《深堂琴趣图》元代、倪瓒《六君子》
同时屏幕出示:这3幅作品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欣赏
第三小组是中国古代花鸟画,多媒体展示《芙蓉锦鸡图》《榴枝黄鸟图》及郑板桥的《荷花水禽图》,让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花鸟画作品,请同学分析、讲解,同组的同学补充,我总结讲述,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以上三个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由每组学生选一代表来展示他们的结论,其他小组学生倾听学习,并提出疑问,小组之间互相提问、评价,我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总结,。
以上环节需要34分钟来完成。
教学过程的最后是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我以提问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梳理本课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特点及时代特征。
在总结中处理课堂评价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训练题要贴近《美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指导要求,题量少而精。
总之,整个课堂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要求学生做练习巩固当堂知识,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时间是:8分钟。
最后,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音乐及图片展示中走出课堂。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03-27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