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教版第7册第15课《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习课文1-5自然段。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和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示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根据新课程规范的要求,结合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同学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同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同学观察的兴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学具准备: 彩笔、课件、多媒体。
二、联系实际说同学。
这篇课文的对象是中年级同学,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笼统思维过渡的阶段,笼统思维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形象思维来完成的`,所以单凭教师单一的讲解,同学可能存在很大的疑点,如本课的疑难问题,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三、研究教材谈思路。
根据新课程规范要求,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调动同学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同学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我实施以下教学战略。
1、说教法。针对本课的教学特点,我选择了四种主要教学方法:
1)多媒体直观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使同学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沛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手段,引导同学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考虑兴趣和创新思维。
3)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规范提出:“同学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我以同学为主体,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同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4)多读多背法。《语文课程规范》十分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同学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实现词句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
2、说学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我引导同学“自读、自悟、自学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让同学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喜好,先选择喜欢的那局部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探究。
四、情感互动,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同学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开始时,我通过同学喜闻乐见的猜谜语导入:
第一则谜语: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
(打一植物,谜底是:丝瓜)
第二则谜语: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打一植物。谜底是:葡萄。)
然后教师接着说,同学们都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干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同学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自学质疑。
1、首先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自由读课文,画出自身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交流各自不懂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同学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理清课文的脉络,体现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和互帮互学,一起提高的精神。)
2、质疑问难。
同学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教师归纳: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爬山虎是怎爬的呢?(本环节主要是激活同学的思维,变“要我知“为“我要知”)。
(三)自主、合作、探究
1、要求同学自由地寻找伙伴学习自身喜欢的段落,然后让他们一起学习讨论。(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同学对自身喜爱的语言文字进行欣赏揣测,激发他们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2、合作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
1)首先引导同学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填空: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出示课件,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片绿油油的爬山虎,鼓励同学用一句话说出自身看了课件的感受。接着老师问,我们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心情舒畅吗?那么该怎样读呢?我们读的时候要慢一些、美一些,边读头脑中边浮现出屏幕上美丽的画面。同学练读、评议,读出美感。(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填空练习,了解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另外,通过感情朗读,让同学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丰富同学的想像力。)
2)放手让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自学,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默读后交流。如:可以用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拿起彩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一过程,不只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同学对课文的理解,体现了同学自读自悟的过程和以同学为主体的精神。)
(3)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1)找一找的方式读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圈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
2)演一演。我先制作好动画课件进行演示,爬山虎的脚先是“触”着墙,并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引导同学欣赏爬山虎往上爬的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同学就能非常清楚地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本课的重点、难点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迎刃而解了。)
3)议一议。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同学通过讨论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其它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需再长一只新脚。(通过看课件演示,换词比较,同学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同学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观察的细致。)
(四)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自然段。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作者叶圣陶先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可爱,用准确、精当的语言,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这是“丰富同学语言积累”的佳作。(本环节让同学充沛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熟读成诵,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
(五)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同学提出问题,并且带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同学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六)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安排的作业是:以《我发现____________》写片段。
说课稿 篇2
一、指导思想:
依据尊重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栏架的设置,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到练习的起点。结合分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同时,建立起自信。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学情分析:
1、跨栏跑单元教学预计6~7次课,本次课为第4次课。通过前几次课学习,2/3的同学能较顺利地完成跨栏步和起跑跨过第一栏。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不同情况,在自选练习起点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基础上,采取分层递进组织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内容:
连续跨过3~5个低栏 教学重点:跨栏步 教学难点:栏间跑节奏
四、教学目标:
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采取栏架不同难度的设置,通过多种诱导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顺利完成50米跨栏跑。具体目标为:
1、在跨栏跑学习过程中,能说出并运用跨栏步和栏间跑的知识要点。建立完整技术概念;
2、结合栏架不同难度的设置,使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
3、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程序:
1、队形队列与准备活动:
⑴队形队列:将学生分成四组,跑步——立定练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⑵准备活动:将学生分成四组,小组长带领各组自编徒手操6~8节、柔韧性练习、诱导与模仿练习等。为跨栏跑的学习做好准备。
2、技能学练:
学法:
⑴采用起跨腿、摆动腿、过栏角以及慢跑过3~5个低栏练习,复习改进跨栏步动作;
⑵通过起跑至第一栏以及跨过3~5个低栏,结合标记,使学生初步掌握起跑至第一栏与栏间跑结合动作。
组织:
⑶在栏架不同难度的A、B、C、D练习区,找到自己的练习起点,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掌握跨过3~5个低栏的技术。
教法:
⑷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掌握与改进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技术上的不足。
⑸结合各组掌握技术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点评分析出动作的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订的目标。
⑹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寻找与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等优良品质的教育。
3、放松整理与讲评:
⑴放松整理:学生放松走成圆形,在教师语言提示下,采用肌肉放松与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⑵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点评技术要点,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六、本课特点:
本课试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结合学生练习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栏架的设置,建立A、B、C、D组递进的方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不断的获取知识与提高技能的需求,不断地寻找与把握时机,使学生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同时,建立起自信。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七、效果预计:
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优良品质。
练习密度预计:
30%--35% 生理负荷预计: 135—145次/分
八、对于跨栏跑教材、教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二节中的:三角形的外角。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及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同时,这节课内容也是今后三角形、四边形等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足模仿力强,喜欢动手,思维活跃,同时学生已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和等概念,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一定的训练,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尝试说理做好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认真研读课标及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我为这节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分解为四方面的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简单说理。
2.数学思考目标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解决问题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归纳、推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证实结论,达到通晓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是通过射门集锦短片欣赏,增强学生对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中的激情气氛,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团队协作、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由于三角形的外角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新课程中又特别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活动,探索、发现、归纳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2、由于新课程标准对图形内容的要求,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习惯和能力,而后者是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所不足或缺乏的,因此,学生探索出的外角特征的说理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及学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把知识往里塞;也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个只会解题的“机器”,而应该让他们投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学习;从过程中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功感”来完善自我,我觉得这是目前学生最需要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学法指导中,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并通过交流探讨,说理论证,加深认识三角形的外角两条性质,进一步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在课堂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学习的规律,即: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分析
环节一、展现问题:
观赏足球比赛射门集锦,激发学习欲望,带着问题学习。
(设计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种生活气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培养,也为后面探索外角问题埋下伏笔。)
环节二、学习几个概念
我结合图形,讲解外角的概念,并特别注意“不相邻”的意义,后辅以练习,加强巩固。
(目的是对概念难点的突破,能在复杂图形中辨析外角。)
环节三、自主探索外角与不相邻内角的关系
体现课改精神,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设计了△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探究∠ACD与∠A,∠B有什么关系。并注重说理引导。并开拓学生思维,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解法。
(设计目的:课堂上要大胆让学生动起来,老师“沉”下去,要努力转换教师角色,要相信:给了孩子权利,他会选择得更好;给了孩子条件,他会锻炼得更棒。)
在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外角结论后,我故意说:这些结论不一定对,我画的那个三角形可能是老师故意设计好的,其它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呢?大家试一试,尽量画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验证(如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我相信大家能成功!
(设计目的:我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不能满足于一个现成图形的结论,而要有一种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精神,要注意问题的一般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投入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设置及时练习的目的是依据学习策略中的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效果设计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
环节四、提升能力,挑战自我
设置一道思维性强,拓展性高的题(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感受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勇攀高峰
继续提升外角运用得几何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目的是遵从课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
环节六、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谈收获,我给出知识点
(目的是归纳所学知识)
环节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讨论者,只有变换教师位置才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在教学中要关注预设于生成的关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尊重书本知识,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向前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出发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合适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并告诉学生: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考查,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行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出发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结合跑道,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板书:1000米=1千米)
观看动态视频,感受1千米的产生。
第二幅情景图就是一项实践活动,我把这项活动安排在了课前。在我校操场的北端有100米的跑道,我以做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沿百米跑道走一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步数。
课堂上,我组织大家交流:
如果沿着百米跑道,走一个来回是多远?怎么走能走出一千米呢?
如果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大约用了2分钟,1千米呢?
通过推算1千米要用的时间和步数,理解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事实上,我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利用圆形跑道,怎样走出1千米的路程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说明1千米有多长;结合课前的实践活动,推算出步行1千米要用的时间,是对“1千米”的感知,从而加深了对“千米”的理解。
三、从校外旅游出发体会千米
有两名同学想去校外寻找“1千米”的路程,他们来了一次校外旅游。
他们从海港一小出发,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这就是他们的路线图,这是他们记录下来的数据:1千米、700米、1500米、2千米。
首先请同学们将各数按一定顺序排序,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是在考查学生对长度的理解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路线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上哪两个地方的距离是1千米?我们发现从学校到信达的距离是1千米,通过计算还能得知从信达到医院的距离也是1千米。
这张路线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距离,这比一圈一圈的跑道更加直观,更加接近孩子们的生活,更能加深对“1千米”的理解。
四、学以致用
我设计的练习如下:课件出示。
这些都以答题卡的形式发给大家,完成这些练习之后教师进行订正。我认为一节数学课必须留给孩子安静的时间,让知识静静地融化、静静地沉淀。
最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一道实践题:和爸爸妈妈来一次小小的旅游,寻找“1千米”的路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我今天说课的课型是语文活动课,活动内容《雨的诉说》。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以及说教学反馈五部分。
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现行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个语文实践活动项目。
1、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好语文就要重视实践的功能,而实践,就是带领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的素材。学生学好了语文,也才能更好的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我设计了本次语文课内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再回到课堂。新大纲也提出来:“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生动活泼开展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
2、德育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是本次活动的德育教育目标,具有隐性教育价值。
除了写作这个显形的教育价值,我想,在本次活动中,热爱自然的情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已不只是口号的问题,因为学生体验的是自然之声、自然之美,因此,素材是立体的,教育是深刻的。
3、知识结构及重点、难点、关键点
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了解了散文的.阅读和写作,特别是写景散文的描写方法,在这基础上指导学生把对雨的观察和感悟搬到作文上来,具有特殊的意义。
重点:
(1)提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写景散文的描写能力,并能使文章收情景交融的效果。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
学生大语文观的转变、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的基本理念的确立是本课题的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时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学生自选出来的采访对象也最具感染力。因此,我在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对话法
3、使用多媒体教学
三、说学法
1、实践法
最早提出“教育基于行动”的是西方教育家杜威,主动到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就能解决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的问题。学生应该掌握这种方法,而且要接受这种理念。
2、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不仅仅在课堂上应合作探讨,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也要求学生要有合作探究精神,一方面群体采访要分工合作,各显其能,一方面又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然后进行挖掘探究大人物的思想品质。如a层次和c层次同学可以一起创作。
3、交流法
在报告会上,学生应善于在对话中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把他内心独到的感受表达出来。新课程最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四、说程序
一、倾听雨的足音
(一)听雨去
独自一个,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二)听雨,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听雨所得集中到一起,经过编辑整理,制作课件或者串联起来;课堂展示活动时,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听雨所得,略加描绘,并展示听雨成果。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第一课时,其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对角线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判定方法。它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内的绝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于新鲜的知识也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中,又有许多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由教师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不仅成为可能,又可以作为初中几何知识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一次再提升!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第三个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意识。
2、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中的合理性、数学证明的严谨性,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会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事物。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启发: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再是一味“传授”,而是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适当引导。
2、激趣教学:学习本应是件快乐的事,为了让学生“乐”学,教师通过游戏、拼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以下两种学法:
1、自主探究:“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节课的两条判定定理都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等活动得出的,使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2、合作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我会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什么?
(2)平行四边形的前两个判定定理是什么?
(3)你能观察出什么规律吗?
通过一步步的追问,学生通过对比性质和判定定理,能够观察出,前两个判定定理正好是前两条性质的逆命题。接下来我会让学生猜想,如果我们找到了第三条性质的逆命题,它能成立吗?
(设计意图:本节课采用复习引入的方式,以问题唤醒学生的回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它的性质,又是它的判定,目前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只有定义。问题3则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学会三个逆命题的准确的文字表达。)
(二)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进行探究实验,让同学们将两根细木条AC、BD的中点重叠,用小钉绞合在一起,用铅笔连接木条的顶点,并画出木条的轨迹,做成一个四边形ABCD。
观察:转动两根木条,观察这些四边形ABCD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多次变换两根木条的夹角,画出很多不同的四边形,经提问,学生能够观察出这些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接下来,请同学们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第三个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证明。教师引导,现在你有多少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了?这些方法分别是从四边形的“边”、“对角线”去考虑的。讨论后,请学生派代表上黑板板演并说明构思想法。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学生能否运用不同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他们的猜想、发现。
(3)学生使用几何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最后,教师跟学生共同总结我们得到的第三条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继续动手、实验,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运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的研究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
(三)深化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会口述两个习题,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思维。
1、填空:四边形ABCD中,
(1)若AB∥CD,补充条件_____,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若AB=CD,补充条件_____,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
(3)若对角线AC、BD交于点O,OA=OC=3,OB=5,补充条件_____,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4)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G、F、H分别为OA、OB、OC、OD的中点,那么四边形EGFH_____平行四边形。(填“是”或“不是”,并口述理由。)
学生口答填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而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估计问题(4)对学生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应在必要时对问题(4)作适当引导。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回答问题和评价的积极性、准确性;
(2)能否从“对角线”的角度考虑问题(4)。
(设计意图:这组填空题的难度拾级而上,由浅入深,体现知识呈现的序列性。问题(1)、(2)、(3)直接运用已学的三种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问题(4)是对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同时为例题3的出现作好铺垫。)
(四)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会根据例题做以拓展,考虑当条件变化之后结论是否还成立,从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1、若将G、H分别在OB、OD上移动至与B、D重合,E、F分别在OA、OC上移动,使AE=CF(如书中图4),则上述问题(4)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即为例题。
2、若例题中E、F继续移动至OA、OC的延长线上,仍使AE=CF(如书中图5),则结论还成立吗?(学生口头叙述理由)
教师通过flash动画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学生观察。对于问题1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由不同学生表述自己的不同思路,教师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案,对于有创意的方案要大力表扬,然后教师规范板书。并引导学生从多种证明思路中选择较为简洁的方法。
有了问题1的深入探究,估计问题2对学生并不困难,因此,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口述其方法、思路。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抓住变化的图形的本质特征:对角线互相平分;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几何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策略的多样性、创造性。
(设计意图:例题是问题(4)的变式题,在问题(4)的基础上变换E、G、F、H的位置,使例题的出现不显得突兀,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并通过对例题的进一步变式,让学生体会各条件的内在联系,抓住“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一本质特征。并通过多策略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主要围绕下列几个问题: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的?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的这几种判定方法的,这样的探索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3)类比、观察、拼图、实验等都是学习数学、发现结论的常用方法。
作业:
作业我会安排知识技能和数学理解为必做题,问题解决为选择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性的练习,能够达到分层次教学。
(设计意图:将知识技能和数学理解安排为必做题,降低了思维的难度,有利于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将问题解决作为选做题,为下一节学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作了很好的铺垫。)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右上角我会写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前两个判定定理,这样设计能够增强对比性。将黑板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左上方用来画出两木条组成的四边形,下方写出证明过程。中间写出例题的运算过程。右边是复习的性质及定理。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10-08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说课稿06-14
说课稿07-15
说课稿02-03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模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