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时间:2024-04-04 15:20:08 志升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精选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精选6篇)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十五个片断,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读者眼前可以浮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活的鲁迅--作为人之子的鲁迅。《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撷取凡人琐事刻划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2、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教材实际,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课文的研读,感受伟人鲁迅先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较少,又有一定的时代隔膜,对伟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知识了解较少,非常有必要加强对相关知识得了解。同时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作为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但农村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事物较少,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风格的文章,对文章的写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我把教学难点定为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提升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由知识为本位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转移.第三尊重学习规律,把握阅读教学原则,坚持紧扣文章中心,联系上下文,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积极引发学生思考,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对课文内容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够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并能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为此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习。

  三、说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近多半年的学习,在语文课堂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泛读的组合,精细、粗放的组合等来阅读文章的意识;它将有助于课内的阅读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加之七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问题策略与文本对话策略等多种学习方法,分析理解课文

  四、说教学媒体的使用

  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课件制作是为上课的主题服务的,制作时,我没有追求繁杂、华艳,而只是从能否引起学生关于美的直观感悟与联想和能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这些方面着想。制作时,我特别注意了图片和文字的有机配合,这对营造课堂气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学习目标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的意义引入;

  (二)、合作探究,体会文情

  1、先主学生谈谈你熟悉的鲁迅,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越是反差大的东西,越是能引起学生的。

  2、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自主的讨论,组内的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然后在班内交流,明确。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的鲁迅先生睿智的头脑,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等个性品质。

  问题设置:

  (1)、鲁迅先生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本文那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来?文中有与他的这风格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2)、鲁迅先生对自己的亲人如何?

  (3)、课文还有那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4、师生交流有感情朗读部分细节;通过朗读,更使学生体会,感悟鲁迅先生独特的魅力和个性特征。

  5、思考: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三)、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1、细节赏析: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细节描写,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教师例析课文开篇与结尾;

  3、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锁记是流水帐,你如何?学生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明确:

  (1)、文章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

  (2)、文中采用撷取凡人琐事刻划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小结

  (五)、作业: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写在笔记本上;

  2、完成课后词句品析

  这一环节很重要,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放在课后了,但它的意义远不是一道练习题那么简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我设计的这道作业题,目的就在于此。

  六、说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用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伟人鲁迅平和的一面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生活轶事;制作PPT课件。

  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阅读感知文中叙事与人物品质的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鲁迅先生的《自嘲》和《自题小像》两首诗,导入教学。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鲁迅)

  人们把这些诗句看作是鲁迅先生自己品质的真实写照。这些诗充分体现了他对待敌人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对进步青年和人民大众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中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感受鲁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概括内容。

  1、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作者生平简介。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写作背景。

  1934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2、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3、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学生思考、自拟标题、分组讨论并概括。

  教师点拨:共有十五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1.明朗的笑;

  2.走路的姿态;

  3.深夜交谈;

  4.饮食爱好;

  5.待人风趣;

  6.会心的笑;

  7.谈青年来信;

  8.处理校样随便;

  9.工作忙碌;

  10.看电影;

  11.别样的休息;

  12.日常起居;

  13.吃鱼丸;

  14.亲自包书;

  15.忘我工作。

  4、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明确: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目标导学二:认真默读,把握鲁迅形象。

  本文这些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鲁迅,文中的鲁迅先生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分析每一件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点拨:鲁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

  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热情、真诚。

  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刚硬的性格。

  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

  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幽默。

  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是愉快。家庭和谐。

  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鲁迅先生以翻一翻书的方式当作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鲁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热情、耐心。

  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抓紧一切时间工作。

  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鲁迅先生包纸包很细致。做事严肃认真。

  鲁迅先生生病了,但工作不止。工作的投入。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

  目标导学三:精读课文,品味细节。

  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得到启发。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点拨: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点拨:“抓”“扣”“伸”,这几个动词,形神兼备地描绘出鲁迅的习惯性动作,体现出鲁迅敏捷果敢、一往直前的性格特点。

  (3)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点拨: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待人的热诚与周到。

  (4)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点拨: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得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的敬重与爱意,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5)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点拨:萧红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话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6)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点拨:鲁迅先生虽然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不怕花工夫,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7)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点拨:感受到鲁迅先生工作的投入,废寝忘食。

  目标导学四:把握写法,感悟妙处。

  1、合作交流,理解这篇文章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的原因。

  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就是这样一篇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的文字,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你喜欢这样的写法吗?小组讨论,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喜欢。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让我们明白了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

  2、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明确: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主要通过她的言行,衬托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坚强。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一些生活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受到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三、作业设计

  略。

  四、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生活琐事 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细节描写 热爱和怀念之情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2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概括事件。

  2.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3.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教学难点:

  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教学方法:

  自读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

  2.课堂选择有关鲁迅的图片;并设计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概括事件。

  2.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3.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二、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三、文题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四、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学学习单之一

  预习检测单

  标题

  作者

  会读红色的字揩舀咳嗽调羹绞肉薪金校对草率

  疙瘩深恶痛绝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

  2.自学学习单之二

  自读思考单

  要求:

  1.自主阅读,整体理解。

  2.在课本上相应的.地方找出词句来,用笔画上波浪线。

  3.概括每个片段的主要事件。

  在课文中找出表示人物、事件的词语,并进行概括。

  四鲁迅先生开玩笑

  3.自学学习单之三

  品读思考单

  要求:

  1.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2.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进行分析归纳。(写在课本上)

  语句特点

  萧红眼中的鲁迅

  许先生眼中的鲁迅

  海婴眼中的鲁迅

  读者眼中的鲁迅

  3.自学学习单之四

  细读思考单

  要求:

  在课本上相应的地方写批注。(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入手。写在课本上)

  片段二

  片段三

  片段十一

  片段十四

  五、学习小结

  学习本文后,从内容和写法上,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写在笔记本上。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准确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脉络,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和人格魅力。

  (2)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读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深度体验文章情感,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鲁迅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让学生认识到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坚韧不拔的民族脊梁,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鲁迅精神。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引出课题《回忆鲁迅先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并找出自己感触深刻的段落或句子。

  合作探究阶段: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琐事刻画鲁迅形象的,鲁迅先生身上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品质?

  (2)结合具体文字段落,深入剖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高尚情操。

  教师引导解析: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责任感。

  深化拓展: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心中的鲁迅形象,或者结合鲁迅的名言警句谈谈其现实意义,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践行鲁迅精神。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强调鲁迅先生对于我们今天的价值和启示,强化学生对鲁迅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布置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从文中感受到的鲁迅先生,或是就鲁迅的一句名言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4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

  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

  明确:笑声明朗(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 “一定” “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冲

  第43小节“一提议” “必然” “还是” “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以及第44小节,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之三: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之四:冯雪峰来访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睛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 “仿佛不顾一切” “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顿” “沉思” “谈得热闹” “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三、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5

  【学习目标】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重点难点】

  1、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

  带着问题读书,读出问题的答案。注意感情变化,体会文章的主题。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作者简介——萧红,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2、给加点字注音

  咳嗽( )筵( )会窘( )迫

  抽屉( )阖( )眼踌躇( )

  虔( )诚抹( )杀紊( )乱

  唠叨( )隔三差( )五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课文中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二、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这些小事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

  1、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观爽朗、平易近人;

  2、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3、吃饺子:写出了鲁迅先生对妻子尊重与依赖的爱意,对小辈的体恤,表现了鲁迅性格中幽默而富有童心的一面。

  4、开玩笑和回信:表现了鲁迅的可亲,更让人感受到他对青年人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

  5、赔客人和待客:强调鲁迅先生会客时间之长、客人之多,表明他工作的不知疲倦以及对青年人爱护和对革命的支持。

  6、看电影: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7、休息: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8、工作时间(详写):写一天的时间安排,突出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表现鲁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9、吃鱼丸(详写):突出“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表现鲁迅先生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10、包书:写出鲁迅先生对小事的认真,细致。

  11、病中工作:表现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惜时如金的伟大。

  这些内容归类为(填序号):

  神情姿态:

  待人接物:

  忘我工作:

  休闲娱乐:

  日常琐事:

  三、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品味从中得到的启发。

  鲁迅的笑声:本文中有多处,例如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鲁迅的幽默: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

  鲁迅的严谨:鲁迅的严谨。

  在“吃鱼丸”一事上,可以看出他的严谨。用许广平先生的话说是,“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四、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

  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中来的。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写到海婴的“明朝会”,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一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一个“才”字透露了玄机。

  第二句话,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却也从侧面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海婴年幼,孩子蹦蹦跳跳是特性,但保姆总是要吩咐他“轻一点走”,因为怕吵醒了彻夜工作、刚刚才睡下的鲁迅先生。一个“总是”表现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2、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这是本篇中比较少见的景物的描写。虽然十分简单,但却很有象征意味。太阳是明亮的,照着隔院子的人家,照着夹竹桃,也是明亮亮的,景色朴实平常而又十分温馨和谐,成为鲁迅先生的“睡”的背景和衬托。

  从本文的“回忆”和“悼念”的特点看,这样的景物描写又别有深意:在奋斗终身的鲁迅先生身后,我们一定会有光明的世界,一定会有明亮亮的未来。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1、本文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2、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乐观开朗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敏捷果断

  3、“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文中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请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这些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4、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热情、和蔼、有耐心。

  5、“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这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以描写的手法,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作者对先生由衷的敬爱之情。

  6、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有什么新的理解?

  作者强调环境的特点,更好地突出鲁迅的形象高大。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 6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作品、鲁迅,识记字词。

  2、能力目标: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体会作者自然、细腻的描写。

  3、思想目标:学习鲁迅先生性格中率真、诚挚,对青年作家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研读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鲁迅先生的质朴、真诚的个性。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作者自然细腻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自主式、探讨式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一位叱餷风云的伟人,他的倔强、他的批判精神给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而我们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这些方面。鲁迅先生有没有我们不熟识的一面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展现鲁迅先生的作为一位长者、恩师,一位普通人亲切平和的一面。

  二、介绍作者——萧红

  1911—1942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也是鲁迅先生培养的青年作家中最具有才华的一位。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

  三、检查预习效果

  1、字词

  鉴赏 混浊 窘掠 旷代

  深恶痛绝 抽屉 阖眼 搭讪 了然

  2、学生速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后明确:课文节选自萧红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是鲁迅先生十分欣赏的文学青年。在她的文学道路和人生旅途上,鲁迅先生是最重要的领路人,文中作者倾入了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深情。

  2、分析课文内容。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

  ①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的印象较深?

  ②作者描写了鲁迅的哪些事情?详略如何?

  ③通过这些描写我们能看出鲁迅的什么品质?

  ④萧红对鲁迅先生十分崇敬,这种感情在文中如何流露?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概括

  明确:

  (1)这道题是引导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独特作用,只要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出具体感受就可以。比如在写鲁迅先生评判“我”的`衣裳时,本来是“许先生”和“我”“为着取笑”,将“桃红色的”发卡“放在我的头发上”,没想到“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这一场景,细腻地刻画了鲁迅先生的一贯的率真诚挚和特定时刻的微妙的情感变化。

  (2)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

  ①“笑声是明朗的”

  ②“走路很轻捷”

  ③不大注意人的衣裳却对“我”衣裳细加评判

  ④热心待客

  ⑤拼命工作

  ⑥病中静卧

  ⑦阖然长逝。

  其中第三至第六件事详写,其余略写

  (3)说明:此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依据并判断对鲁迅的认识。“以文解文”

  学生应该能看出鲁迅的认真负责,能看出鲁迅的平凡,或许能看出鲁迅的长辈形象。但鲁迅的充满生活情趣以及他的智者、学者型向不易看出,不宜判断,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明确:鲁迅的平凡是因为鲁迅招待客人、鲁迅走路姿势等;鲁迅的认真负责是因为他对年轻人的严厉要求;鲁迅的充满热情却因为他对“我”衣服的,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鲁迅的长者、智者学者的形象是因为他对年轻的和他对时局的认识以及他对工作的认识。

  (4)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恩师,鲁迅先生在萧红心目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文中大多称“鲁迅先生”充分表现萧红对先生的崇敬和爱戴。更多的表现在对鲁迅先生的语言、动作等客观细致的描写上。

  五、精读课文,局部揣摩

  1、精读课文最后几段,讨论以下问题

  这几段写了鲁迅先生病危逝世情形的叙述非常简略而前面写到鲁迅先生生活中琐事却又不厌其详,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2、搜集整理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文风和人格魅力。

  讨论总结:

  明确:

  (1)鲁迅先生逝世使作者十分悲痛,这是她不愿意多提及的事情,所以她不多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采用了概括记叙的笔法客观的表现事实,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详细记叙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中发生的事情,是因为那些往事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值得回味,值得记念,从而感受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深厚的感情。

  (2)了解鲁迅生平事迹,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感觉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六、布置作业

  1、小写作:你最崇敬的人

  2、阅读其他写鲁迅先生的文章,分析作品异同。

【高中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相关文章:

《回忆鲁迅先生》说课稿(通用9篇)02-23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07-23

回忆鲁迅先生作文03-23

《回忆鲁迅先生》赏读03-29

《回忆鲁迅先生》阅读答案12-20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阅读答案12-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稿范文04-15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选10篇)02-01

《回忆鲁迅先生》课文的主要内容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