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

时间:2024-10-19 19:40:1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

  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幼儿园教学大纲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音乐能力的培养;教给幼儿简单的音乐技能;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而音乐活动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听觉、感受力、节奏感、表现力等)与非音乐素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幼儿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和谐发展。音乐游戏《袋鼠》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小班幼儿对妈妈还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真的希望能像小袋鼠一样每天呆在妈妈的袋袋里,与妈妈做游戏。在游戏中大灰狼的出现,增加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刺激性,增添了游戏中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一定的表现欲望,我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互相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为:

  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受,进一步理解音乐性质。(袋鼠的音乐:活泼好动、狼的音乐:低沉凶恶)边玩边学习理解音乐性质。

  初步掌握音乐和动作的关系,音乐和角色形象的关系。

  会听音乐做游戏,遵循游戏规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

  音乐游戏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本活动的重点、难点应是在让幼儿区分音乐动作与角色形象上的关系,并教育幼儿应遵循游戏规则:狼被打死后,袋鼠不能动,必须等猎人检查后宣布“大灰狼被打死了”才能动。

  为了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各种小动物的叫声磁带、狼的`音乐磁带、两棵大树、狼的头饰、枪、已学会歌曲《袋鼠》。

  二、说教法、学法

  (一)双主体互动模式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音乐活动的探索者、学习者和创造者,幼儿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并主动与老师沟通汲取教师经验获得教师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与促进者,也是幼儿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发现者、欣赏者、学习者。教师带着欣喜、期望自觉不自觉地把暗含的期望传递给幼儿,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和探索的动机兴趣,体验音乐学习和表达的快乐及其由此引起的喜悦、实现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作用。

  (二)听唱法

  听音乐前奏,回忆名称,唱歌曲,启发幼儿唱准曲调和情感。

  (三)提问启示法

  提问上,注重启发性,给予幼儿更多想象与说的空间,不束缚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好说,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激趣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活动的第一环节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小动物叫》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不同的小动物的动作。在第三部分幼儿边唱《袋鼠》边做动作时,出现狼的音乐,就好象给游戏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激励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点燃幼儿的创造之花。

  三、说教学过程

  1、激发音乐模仿兴趣

  游戏:《小动物叫》

  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不同的小动物的动作,要求动作符合节拍。

  2、新授:增添对游戏的兴趣

  (1)听歌曲《袋鼠》前奏,回忆名称。

  (2)复习歌曲,启发幼儿唱准曲调和情感。

  边唱边做动作(两遍):启发幼儿创造性地做出不同的动作与表情,老师及时表扬符合歌曲内容的不同动作与表情。

  (3)在玩中学做音乐游戏。

  设计意图:采用双主体互动模式,只要不影响同伴,幼儿可以用各种动作,随着音乐旋律释放表演激情,而教师始终饱含热情,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感。

  3、感受:狼的音乐。

  (1)幼儿边唱《袋鼠》歌曲边做动作后马上出现“狼”的音乐,老师立刻说:“听!这音乐怎么样了?好象谁来了?”(音乐可怕,好象狼来了!)

  (2)欣赏“狼”的音乐:“你怎么听出来音乐里好象是狼来了?”

  引导幼儿认真仔细听音乐:“音乐怎么样?是快的还是慢的?你怎么听出音乐很可怕?”(音乐很粗、很低、很重)“小袋鼠听到狼的音乐会怎么样?(躲起来)

  (3)幼儿边唱《袋鼠》歌曲边做动作,结束后老师扮演狼出场,幼儿躲藏。

  (4)幼儿边听大灰狼的音乐边做大灰狼的不同动作与表情。

  “怎样才能表现出大灰狼很凶狠呢?大灰狼的眼睛怎样?舌头怎样?爪子怎样?步子是大还是小,是轻还是重?”幼儿讨论后说出,老师边哼音乐边逐项做出小结:大灰狼眼睛瞪得大大的,舌头伸出来,爪子张开,步子又大又重……

  (5)边听袋鼠和狼的音乐边做游戏(幼儿扮演“袋鼠”,老师扮演“狼”)。

  设计意图:幼儿听着音乐磁带边表演边唱,把自己想象是一只小袋鼠,能用自己的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起来,这种耳闻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高潮。

  4、感受猎人打枪及狼中枪后的游戏规则:

  (1)音乐结束,猎人打枪,狼倒下。

  (2)猎人检查狼是否死了。

  假如有袋鼠动了,狼就立即爬起抓住袋鼠,老师问:这只袋鼠为什么被狼抓住?(猎人开枪后,还没有检查狼是不是死了,袋鼠就动了。而这只狼很狡猾,它装死,实际上它还没有死,它看见袋鼠动了,就扑过去把它捉住了)猎人随机又开枪,将大灰狼打死。

  老师旁白:“狼死了没有,还不知道呢?小袋鼠可千万不能动。”

  猎人检查完后,说“大灰狼被打死了!”老师带领小袋鼠欢呼:“大灰狼被打死了!”,听歌曲《袋鼠》高高兴兴回家。

  5、幼儿完整玩游戏。进一步强调游戏规则。

  6、结束部分:

  “大灰狼被打死了!”“大灰狼被打死了!”,听歌曲《袋鼠》小袋鼠跟着妈妈高高兴兴回家。

  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2

  教材分析:

  《小袋鼠》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一首需要学唱的歌曲。歌曲是一首具有诙谐情绪的儿童歌曲。五声调式,歌词简洁,生动,抓住了“大袋子”这一特征,勾勒出袋鼠特有的形象,其中量词插入带八分休止符的四度向上跳进,仿佛是袋鼠快乐的跳跃,歌曲虽然描绘了澳洲所特有的动物,但由于作者在旋律上运用了我国的民族音调和调式,听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表现出袋鼠的可爱形象。

  教学目标:

  1、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表现歌曲,感受音乐中所表现小动物的鲜明的形象

  2、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简介澳大利亚的有关文化

  3、通过学唱歌曲,教育学生热爱的自然,突出本课的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创作想象的思维,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自主的学会,学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以导游员身份出现,以此介绍澳大利亚的相关文化,结合多反面知识使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中更了解多源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播放歌曲,让孩子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也对音乐有了初步的印象,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了解音乐,这为歌曲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节奏渗透:通过游戏,分小组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了解歌曲的节奏特别,对歌曲的整体把握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课堂是听觉的艺术,而这个环节的'目的也是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亦加强了小组的合作性,与参与意识。

  三、舞蹈创编:根据小组的选择进行创编表演,在歌声中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教师要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或帮助者。

  四,歌曲新授

  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课堂中巧妙地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3

  活动目标:

  1.能够两腿并拢跳过不同高度和宽度的障碍物,提高跳跃能力。

  2.具有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布袋。

  2.垫子4块、跨栏12个、鞋盒12个、小河一条、小树7棵、垫板8块。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布袋的玩法

  (1)出示布袋导入:今天我们用袋子来玩一玩,想一想可以怎么玩?

  (2)幼儿自由探索布袋的玩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单独玩或几人合作一起玩,看谁玩的`花样多。

  (3)交流分享幼儿有趣的、新颖的玩法。

  2.袋鼠旅行:练习两腿并拢跳过不同高度和宽度的障碍物。

  (1)幼儿双脚套入布袋扮成“袋鼠”,列队准备旅行。

  师:春天来了,妈妈要带着小袋鼠去旅行啦。

  (2)师生共同观察、旅行路线,明确动作要求。(选择跳过不同宽度的小沟、跳过高低不同的田埂、尝试用多种方式通过草地。)

  (3)第一次旅行: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及时给予帮助、鼓励。

  (4)交流反馈,同样路线返回。(提醒帮助第一次未能顺利通过的幼儿)

  (5)第二次旅行:增加难度,共同讨论怎样跳过大石头,不被大石头绊倒?

  幼儿往返练习各一次。(对胆小的、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鼓励、支持。)

  3.游戏:智斗狮子

  (1)师生讨论,明确游戏规则:如何躲过树林里睡着的、醒来的大狮子?

  (2)幼儿分组游戏:袋鼠妹妹扮演“狮子”,躺下入睡,袋鼠哥哥轻轻跳过狮子的身体。狮子醒来后,袋鼠必须立即躲闪,不被抓到。

  (3)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4)教师总结:表扬幼儿不怕困难和危险,积极挑战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4.结束活动。

  (1)放松运动:小袋鼠们玩得累了,我们来敲敲腿放松一下,给小伙伴也敲一敲。

  (2)整理布袋:抖抖布袋—变成矮个子,--变成小瘦子----收起放好。

  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

  “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许多教育家都对此作出过精辟论断。其中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陈鹤琴先生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儿童个体以及国家前途的意义。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忽视幼儿健康甚至有损幼儿健康的做法。《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袋鼠是本次教学主题《有趣的动物》中的其中之一,虽然袋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电视上,图书中幼儿经常能见到,也比较喜欢。尤其是它身上有个口袋更吸引幼儿的眼球。在认识了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后,来让幼儿学习模仿袋鼠跳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设计了本次健康活动《袋鼠跳》,让幼儿通过模仿更加深对袋鼠的'认识。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健康领域的目标放在五大领域中的首位,这更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健康目标有四条总目标,在本次活动中我着重学习第四条:“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并把目标定为:

  (1)通过模仿袋鼠跳跃,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除了要以饱满,热情的情绪吸引幼儿外,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提问法: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从而启发他们积极,大胆想象。

  2、直观示范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教学法。教师用语言示范和动作示范来表现袋鼠跳3、操作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通过动手练习从而使他们巩固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双脚套在口袋里并练习跳,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三、说流程。

  以直接提问的方法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想模仿的欲望,然后让幼儿自己练习模仿袋鼠跳。再进行示范法,让幼儿把双脚套在口袋里进行模仿跳,在练习从中老师及时提醒幼儿纠正动作,最后进行竞赛游戏。

  四、说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但在准备工作中由于没有和配班老师交代清楚,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显得有点乱,各环节衔接不是很理想。另外,由于天气冷,幼儿穿的衣服增加,所以有的口袋显小没能较好发挥。最后准备的音乐磁带没有起到作用。

【小班音乐游戏《袋鼠》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袋鼠03-23

《袋鼠》小班音乐教案08-09

小班看图讲述《袋鼠妈妈》说课稿06-25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说课稿通用06-05

小班音乐优秀说课稿02-26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3-08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7-04

小班游戏袋鼠妈妈教案(通用10篇)05-10

小班音乐《粉刷匠》说课稿08-21

小班音乐《粉刷匠》说课稿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