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时间:2023-10-25 15:00:07 晓怡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通用10篇)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

  1.播放PPT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17页,听音乐《大家一起喜洋洋》与同伴一起高兴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播放PPT第18页,羊村村长也想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一道题,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

  活动反思:

  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有人说感觉器官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2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第二课时《有趣的拼搭》,主要教学第35页后半部分和第3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八的第4、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拼、搭活动中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拼出新的图形,能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所拼图形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有趣的拼搭”这部分内容时,主要先通过拼摆若干个小正方体、小长方体和圆柱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再通过“看谁搭得又稳又高”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尝试指导法、效果回授教学法。学生采用: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积木(分1、2号篮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

  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生猜一个师板贴一个)

  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球)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正方体)

  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圆柱)

  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长方体)

  小朋友们真棒!看来小朋友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有趣的拼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课先以亲切的谈话引入课题并以“猜一猜”活动复习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充分体验,自主探索

  (一)拼一拼

  (用1号篮子的积木:用几个相同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1、正方体的拼组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拼图的小能手,下面我们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1)用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

  (2)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

  (3)要拼一个大的正方体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汇报。

  2、长方体的拼组。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很有创意,也很棒!那么用长方体拼摆,又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用4个相同的长方体来拼组。

  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用4个长方体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也可以拼成一些不认识的图形。

  3、圆柱的拼组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拼出了许多不同的图形。

  最后,我们来看看用圆柱能拼成什么图形?

  小朋友用2个圆柱拼一拼。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用2个小圆柱可以拼成一个大圆柱。

  师提问:两个圆柱横着拼平稳吗?为什么?(容易滚动)

  小结:圆柱的曲面容易滚动,不稳定,但两个平面平平的很稳定。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到积木世界里观看精彩的表演。(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四种几何形体滑滑台比赛、叠罗汉表演等)

  你们看了觉得有趣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

  [说明:创设积木世界精彩表演的情境,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暗示本课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打好基础。]

  二、开展活动,探索问题

  1.开展“摸一摸”活动。

  (1)活动导入:小朋友,刚才给我们做精彩表演的“小演员”已来到我们教室。(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3)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说明:通过动手摸和说名称,加深对已学过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活动打好基础。]

  2.开展“滚一滚”活动。

  (1)活动导入: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开展谁滚得快的比赛。先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的顶端,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同时注意观察这四个物体是怎样往下滚或滑的。

  (2)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

  (3)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种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

  (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营造比赛气氛,激发参与欲望。实际动手操作,既加深了认识,又验证了自己的发现。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3.开展“堆一堆”活动。

  (1)活动导入:小朋友,我们再来开展看谁堆得高的比赛。请同一组的4个同学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小组开展“堆一堆”活动。

  (3)讨论交流:在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些形状的物体好堆?哪些形状的物体不好堆?

  (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观察、思考、讨论,获得了直观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4.开展“搭一搭”活动。

  (1)活动导入: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各种形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如动物呀,交通工具呀,房子呀等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

  (2)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

  (3)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说明: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几何形体特征,合理利用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小组集体讨论、拼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介绍作品,互相评比,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5.开展“数一数”活动。

  (1)活动导入:小朋友们拼搭的东西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大家数一数,一件作品中各种物体各用了多少个?

  (2)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3)多媒体呈现教材上的几种几何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说:搭出的图形像什么?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4

  教学内容

  P28—29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

  ●这里将教材中“摸一摸”这一教学环节贯穿于整节课中,在学生发言或小组活动评价后都可以进行摸一摸,增强了教学的整体性。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习得的形体表象与手中能触摸到的形体进行一一对应,才能将所需要摸的一种形体从众多形体中挑选出来,因此一个学生虽然只摸一种形体,事实上对四种形体都进行了识别。

  二、活动安排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学生通过滚一滚、看一看可以发现: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滚板上慢慢滑下来。

  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

  ●通过滚一滚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曲面与平面的不同:曲面可以滚动,而平面却不可以。从而感知了球、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2、堆一堆

  发给每组10个相同的形体,堆一堆,看哪组堆得稳、堆得好。

  活动后,对堆的结果进行评讲: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比较顺利,而圆柱组与小球组未能堆成功。

  师: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好,而圆柱组与小球组堆得不好,所以我们要给正方体、长方体组各加一分,同意吗?

  这时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思辩:圆柱组与小球组之所以没能堆好,不是小组合作得不好,而是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用这种方式很自然引导学生在思考: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能堆得好,而球与圆柱不容易堆得好,从而体会到曲面的不稳定性与平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

  再让小球组、圆柱组分别与长方体组、正方体组交换材料,再次进行活动体验。

  3、说一说

  通过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种形体的特点,再让学生说说这四种形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

  如:汽车轮子的形状近似圆柱,为什么不把轮子做成正方体呢?盖房子的砖头是长方体的,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状呢?……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加强学生对各种形体特征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4、猜一猜

  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从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哪种形体,如图:

  (长方体)(正方体或长方体)

  (圆柱)(圆柱)

  ●这样的练习不做统一要求,目前,学生是通过完整的观察来识别形体,而这里是通过局部的观察识别形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是正常的,但大部分学生可以进行正确的判断。对于第2种情况,如果学生认为可能是正方体,也有可能是长方体,要给予表扬。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思想。

  5、搭一搭

  学生分小组搭一搭,比比哪组搭的快搭得好。评讲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选择积木的理由。如房子为什么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车轮为什么选择圆柱体等等。

  6、数一数

  如图P29数一数。

  这三幅图的出现是按由易—难的层次安排的。在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数。

  三、课堂小结

  统计各组得分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性评价:

  是否有很好的合作意识;

  是否敢于与老师进行辩论;

  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

  课前准备

  1、4快滚板,4套积木;

  2、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正方体木快、乒乓球、圆柱各10个;

  3、4种形体模具;

  4、准备一个智慧袋,里面装有4种形体各10个;

  5、一个挖空的木版;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5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发现图形中的公共边,并在图形拼搭过程中尝试运用。

  2、乐于参与游戏,感受图形拼搭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形卡、小筐、小棒、经验准备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图卡教师提问

  师: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知道图形的名称还知道图形的特点。

  二、介绍操作材料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棒、小框)

  三、拼一拼

  师:(1)一根小棒当成三角形的一条边,谁能拼出一个三角形?(请一个幼儿拼)

  (2)刚才小朋友拼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三根)

  (3)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要拼成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请你们在想一想能不能再少一点,用5根小棒拼两个三角形?行不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使用小棒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探索实践结束后,请成功的幼儿分享成功经验。

  先拼成一个三角形,再加上两根小棒,三角形有三条边为什么只用两根小棒呢?(已经有一根小棒),那这条边是谁的边呢?(是两个三角形的边)。这个小棒是这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共边。幼儿操作,用不同颜色的.小棒将公共边替换。

  四、拼撘大挑战教师介绍材料

  小棒、 不同颜色的记录牌分组进行拼撘 拼两个正方形,使用小棒最少的获胜。拼好后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都用了几条边,几根小棒?(7)咦?好奇怪,一个正方形4条边,两个正方形应该有8条边,要用8根小棒,怎么你们都只用了7根小棒?(因为用了公共边)请幼儿找到自己拼撘图形的公共边,用不同颜色的小棒替换公共边。老师将正方形的其它边设置成公共边,请幼儿想一想可不可以。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经过小朋友的操作,你们都发现什么小秘密啦?(每条边都可以做公共边)挑战升级每一组拼5个正方形,哪一组用的小棒数量最少,哪一组就算赢。拼好了请记录在你们的记录牌上。15根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藏起来的正方形(田字格)再次请幼儿想一想怎么办?(减掉一个小正方形)。那减掉了几根小棒(3根)现在我们拼5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12根)五、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用8根或10根小棒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6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活动分析:

  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二、活动准备:

  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三、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

  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师变魔术

  (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四、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

  (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图形进行拼搭。

  2、发展小朋友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

  (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2、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

  (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

  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叫王志鹏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拼了一个女的。”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声“不错”,但心想:为什么是女的'?随后又去看其他幼儿拼的情况,这时由于受王志鹏小朋友的启发,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发现了孩子们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几个孩子和别人拼的是一样的,其他都不相同。

  拼好后,我就先请王志鹏说一说,他是怎么拼的?王志鹏说:“我用圆形拼了这个女孩子的头,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体,用长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张洁说:“我也拼了一个女孩子,是圆形拼了她的头,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体,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挡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们不是体现在裙子上,而是体现在头上,如赵磊用两个半圆拼女孩子的辫子,冠晔是用两个圆拼了辫子……(就拼一个小人,幼儿就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孩子不说给你听,你可能粗看一下还不能明白,但经孩子这么一讲解,当时真是恍然大悟,正如瑞吉欧所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2)拼一个房子幼儿有的拼了三角形的房顶,有的拼了梯形的房顶,有的拼了长方形有房顶……有一个窗子的,有两个的窗子的;有单扇门的,有两扇门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呈现在你眼前。

  (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幼儿拼房子该用什么图形来拼,而随幼儿用什么来拼,正因为这样,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幼儿都好像是建筑师,造出了各式各样很美的房子,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

  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数学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操作,多动手。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会更深。滚一滚,如果要对低年级的学生说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学生动手滚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就是让学生多操作。

  3.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有人说感觉器官用的越多,记得就会更牢固。这节课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去摸,动手去堆,用眼睛观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

  4.了解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

  低年级学生在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时,有时候不太准确,这时候就不要强求学生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等一等,现阶段只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让学生讨论。

  不要小看这些小孩子,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只要你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精彩演绎。在搭一搭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搭出哪些物体,学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8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班幼儿爱好玩机器人,结合幼儿发展年龄特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学过的图形特征的理解。

  2.在图形搭拼中引导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激发幼儿的爱好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幼儿对各种图形特征的'理解。

  2.利用各种图形搭拼出各种可爱有趣的图形。

  活动准备

  若干小棒,图形卡片,由图形组成的机器人,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椭圆

  活动过程

  1.玩游戏“看谁拿得有快又准” 。通过游戏使幼儿进一步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并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1)教师任意说出一张图形的名称,幼儿迅速拿出该图形卡片举起来。

  (2)教师任意拿出一张图形卡片,幼儿迅速说出它的名称。

  2.教师拿出机器人辨认,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

  (1)请幼儿说出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2)引导幼儿仔细辨认,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3)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不同图形搭拼在一起,可以变化出那些东西。

  3.操作活动:“拼一拼”。引导幼儿在图形搭拼中巩固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图形搭拼的乐趣。

  (1)教师拿出若干小棒拼成小屋子给幼儿看。

  (2)教师用圆,椭圆、长方形拼出一枝花给又看。

  (3)幼儿自己拿出图形卡片自由搭拼,看看能拼出个什么东西来。

  (4)教师观察指导和交流。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图形的搭拼,大部分幼儿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但不能 又快又好的搭拼出各种可爱有趣的图形,以后将继续多开展这样得活动,激发幼儿动脑的思维能力,提供大量的图形卡片供幼儿进行各种搭拼活动。2.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形容物体的外形。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9

  活动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各种几何图形;

  2、通过图形拼搭,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数形结合,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用拼搭图形1份;

  2、幼儿人手1份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过的图形,引发幼儿对几何拼搭的兴趣,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对,这是一张用几何图形拼成的画。”“谁能告诉我,画上画了些什么?这幅画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拼搭而成的?”“对,是由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椭圆形及半圆形拼成的。”“那么,这些不同的.图形各有几个呢?下面请你们根据老师的要求来数数看。先请小朋友在城堡这一部分中找出三角形有几个?”“小朋友数得真快,是4个。”(用此方法请幼儿在整体或局部中寻找,点数各种几何图形)

  二、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在自己的筐中找出与老师手中一样的图形。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举得快。就是老师举什么图形,请你马上从自己的小筐中找出这种图形,高高举起。”

  三、亲子拼搭活动: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用你们筐里的图形来拼搭一幅画。你们可以先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你想拼什么,然后合作拼出一幅画,看谁拼的和老师的不一样”。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幼儿对于学过的七种不同的几何图形都掌握的很好,能够正确的区分这七种图形;孩子们对于数图形及找图形这两部分都能积极的参与;在亲子拼搭活动中,幼儿与家长共同拼搭几何图形画,都拼搭的很成功,家长与幼儿能先通过商量再共同拼画,拼出了海底世界、电视机、乌龟等许多不同的作品;在此活动中,幼儿与家长都拼的不亦乐乎。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 10

  一、背景资料

  小学生从开始学习画人物和动物后,动态设计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本教材运用了形状分割拼搭的方法,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创作的难度,又改变了艺术表现手法,更受到求新求变的学生的喜爱。课本上呈现的范例很明确的告诉学生方形纸、圆形纸或是任何不规则形状的纸都能随意分割、再拼搭出动态各异的动物或人物。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学习的经验,也有一定美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剪贴制作对他们而言并不难,但本课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形状进行小块分割后,再把分割出来的小块作为组成部件全都要拼搭成人物或动物,这就产生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思维定势于圆形的脑袋、长方形的身体、细长的四肢,学习过程对于剪出来的不规则小形状往往不能全都拼搭完,所以教师就要从拼搭七巧板、分组尝试、欣赏交流等各环节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1、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选用各种规则的几何形和不规则的其他形状分割、拼搭成剪影人物或动物,培养学生乐于、善于、敢于创作的学习态度。

  知识与技能:学习选用各种规则的几何形和不规则的其他形状分割、拼搭成剪影人物或动物,使学生了解美术造型的不同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学习选用基本形来概括生活中的人物或动物。

  ② 学习用彩纸进行形状的分割,再组合拼搭成形象简洁生动有趣的剪影动物或人物。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形状的组合与拼搭。

  难点:选用不同形状进行随意分割。

  三、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教学目标和技能学习要点,本课设计了以欣赏激发兴趣、以尝试促进体验、以创作提高能力的分层教学环节,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充分体验感悟、自我参与实践,一步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修养的提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运用

  现代社会,竞争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恰当地把竞争引入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进入未来社会的心理素质,也符合学生的求胜心理,更重要的是通过竞争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到自己的价值,而且要设法多创设竞争的机会。

  在本课设计中,当学生初次尝试大多没成功时,教师利用“快乐大本营”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一宣布,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班中学生按学习小组划分,根据人物动态和动物体形特征,运用学过的知识,分头讨论,作“自家的打算”。课堂气氛活跃,几乎人人都在思考、调整自己初次失败,纷纷为“自家”出谋划策,并迅速再合作完成了尝试体验任务,教师则做及时的评点,特别是对动态生动的作品加以表扬。整节课,各组你追我赶争第一。下课了,同学们的心还未平静下来,“老师,老师,再比一次,再比一次!”这样在课堂上组织小型比赛,激发了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动手搞创新,获得了成功的机会和体验。

  2、学法指导

  观察是构成儿童创造能力的始发因素。在本课教学中,多媒体、范例、伙伴练习作业等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提高了视、听觉形象传递信息的效率,同时调动眼、耳、手、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加上教师有意识进行学生尝试、创作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在“观察—感知—理解—创作”过程中 ,促进了知识内化,启迪了思维。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制定出了观察目标:①观察尝试练习成功的同伴作业:抓住特征巧分割——要按照剪影造型的基本组成分割,如:剪人至少分头、身体、四肢6块,剪四条腿的动物至少分头、身体、四肢、尾、犄角或耳朵等8块……学生合作尝试有后,再制定观察目标:②让学生欣赏范例,引导其仔细观察规则形状的不规则分割要考虑拼搭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能表现出人物动物动态的关节部分的粘贴。经过这样的观察,学生作业完成就没什么困难了。

  这一学法指导让学生较自主掌握了制作要领和方法,在相对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中能大胆体验实践,最终人人都完成了学习任务。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七巧板搭拼比赛:

  学生按学习小组分组进行七巧板的搭拼比赛,在游戏比赛过程中初步感知形状的分割(由一个大正方形分割成几个小的其他形状)以及将这些形状大胆拼搭就能变化出很多不同的剪影造型。

  2、多媒体演示:

  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剪影的动物和人物,了解用一些基本形归纳简化写实作品形成剪影作品的过程,让学生懂得要抓住特征用基本形来概括处理简化形象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的作品。

  3、揭示课题:巧拼搭

  (二)、新授:

  1、活动一:学习小组合作尝试:比比谁能拼出图形来

  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规则的几何形(如:一个圆形、一个方形、一个三角形等等),要求大家一起来试试先剪5-6刀,将这个几何形剪成几个其他不规则的'小形状,再拼搭出一个剪影的造型。

  2、尝试练习反馈、交流、小结:

  ①大多数小组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尝试合作练习,因为大家剪出来的不规则形状很难拼搭成型。

  ②请成功完成合作练习的学生交流经验:

  抓住特征巧分割——要按照剪影造型的基本组成分割,如:剪人至少分头、身体、四肢6块,剪四条腿的动物至少分头、身体、四肢、尾、犄角或耳朵等8块……

  ③欣赏同龄小朋友的拼搭作品,了解用各种规则几何图形分割、拼搭组合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规则形状的不规则分割要考虑拼搭的各个组成部分。

  4、欣赏范例:用规则形状分割成不规则形状拼搭的。

  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对动物和人物形象概括简化的具体方法;学习一些在动物和人物形象的头部、四肢关节转折部分的拼贴方法。

  5、活动二:快乐大本营1——剪影留念

  各学习小组请一个同伴摆姿势做模特,其他学生选用一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分割、拼搭成“剪影留念照”。

  5、互评交流:

  人物的头部、身体和四肢的比例、关节转折、拼搭连接的协调……这些都能影响人物的塑造。

  6、快乐大本营2——学生作业:

  选择一种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分割、拼搭成一个人物或动物造型。

  要求:分割合理部件齐全,拼搭完整动态有趣。

  (三)、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按小组组合成一幅有主题的作品,如:有动物有人物的《好朋友》、都是动物的《快乐家园》等等。

  2、学习小组派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小组合作作品的故事内容。

  3、师生共评故事与画面结合完美的作品。

  (四)、拓展: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寻找与自己作品相配的其他学生的作品,把这些相配的人物或动物,再组合成为小长卷画后形成一个新的画面,根据画面来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完整、更饱满。最后根据本次作业情况在各班布置一个小型专题作品展。

  六、教学流程

  游戏、欣赏,导入新课 尝试、交流,学习制作 互助、创作,大胆表现 组合、观摩,分组展示

【《有趣的拼搭》教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05-26

《有趣的拼搭》教学设计05-31

有趣的拼搭的教学反思02-06

有趣的拼搭数学教案06-12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03-19

数学拼搭教学过程设计05-05

趣味拼搭教案01-23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07-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