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

时间:2022-04-27 20:26: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写了我在玉泉观鱼时认识的一位聋哑青年,他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鱼画得又像又活。文章赞扬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课文叙议结合,情节生动感人。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可分四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讲我常到西湖的玉泉观鱼;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讲我在后院的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三部分(第五至八自然段)讲我看青年画金鱼;第四部分(第九至十四自然段)讲我对青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是聋哑人,每个星期都来看鱼、画鱼。

  本文安排在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对这一单元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组训练的重点:在阅读中,能边读边提出问题,边阅读思考、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注意情感体验,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大胆提出新见解,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如何做事。为后面学习《全神贯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作些铺垫。

  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是: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和聋哑青年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的具体表现。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难点:

  将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同步进行,让掌握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习作方法。并且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

  二、说教学过程及教法、学法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并将学法渗透到教学中去。

  1、出示挂图,听课文录音,让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4、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反复朗读品词析句。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内容、难点和特点予以理解,以课后作业1、2、3题展开探索、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和作者的习作顺序。

  1、以课后作业青年的举止特别在什么地方?展开讨论。

  2、抓住重点理解青年的勤奋、专注的精神。学习自读讨论,小组进行交流。

  3、师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展开汇报讨论。

  (三)美读课文

  这个阶段,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达到学生的情文统一,进一步地深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三、说课堂练习

  语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掌握这种工具的关键还在于运用,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通过对文章的重点词句的品析,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比较下面句子的异同,说说句子的意思表达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

  (1)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通过对句子的训练,体会重点词语呆呆、静静的含义,体会青年看鱼的专注、投入。

  2、细读课文第7自然段,填空,并说出填词的理由。

  青年画鱼画得真(逼真、栩栩如生)啊!

  通过这些试题的练习,考察学生对第7自然段的理解。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鱼游到了我心里,鱼游到了纸上。

  通过对关联词的选用,辅导学生对课文难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把鱼形记得牢,所以能把鱼画得活。同时让学生知道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材料,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服务,板书设计的合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学习人物的品质,同时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结构,从而帮学生理清作者的习作顺序。

  板书:

  32鱼游到了纸上

  玉泉观鱼 老是呆呆地

  一丝不苟

  举止特别 忘记吃饭、回家 忘我境界

  (勤奋、专注)

  游到心里 游到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2

  说教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三组的课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选择了哪些材料,而且从中学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个有心人;二是认真观察,多看、多听、多问;三是勤于动笔。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渗透训练重点尤为重要。通过这一训练项目为后面学习读写例话作一铺垫。教学时先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写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的基本方法(本课时主要是留心周围事物,多看、多听、多问),以此指导学生的作文。

  说学情:

  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优点是阅读面较广,接触到的中外名家名篇挺多的,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本课就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个性化阅读为指导,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以自学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意思。

  2、在体会聋哑青年品质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4、通过对课文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主线:

  以自主研读,主动探索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说教学过程:

  一、感悟生字

  出示课文中的几个重要的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读,再让学生个别读、轮读,再是集体读,使学生对这些词语有充分的认识,接着让学生自己理解能理解的词语,通过查询工具书、找近义词、造句等方法,使学生对这些词语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开门见山,设疑解难。

  读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再总结概括出两个最主要的问题: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鱼怎样游到纸上?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而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常景,从俗语引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

  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尝试解答。课堂上也应有生生互学的场面。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在卡片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排序。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克服课堂上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的现象。]

  三、抓问题共性,自主感悟。

  在学生讨论问题,解决容易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并结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加以罗列:这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儿?鱼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鱼先游到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两者是什么关系?教师精心引导罗列课文的共性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发挥教师的引领价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这是小学阅读的心理规律。阅读教学应顺应这一规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引导学生读、思、议。学生再次读书讨论,互相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对共性的、重点的、难点的词、句点拨精讲:如体会青年的特别时,抓住文中的“忘我”“融为一体”逐层深入,在这其中穿插想象说话练习: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金鱼画时,人们会怎么赞叹?又会在议论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想像中感受年青人对美的追求,体会青年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学生体会词句内涵的同时,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中间不失时机地穿插朗读指导,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也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做好情感的积淀。]

  四、理清关系,升华情感。

  在体会“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基础上,再出示最后一段,以一个“先”字为切入点,来理清两者的关系,此时在水到渠成之感。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给学生充分发表独到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或“只有……才”来对这两句加以归纳。然后再以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不用“鱼游到心里”为题?使学生对所感悟的内容有个总结,有个提升。

  老师小结:聋哑青年因为爱鱼,才会细致地观察鱼,鱼儿游到心中后才令鱼儿游到了纸上。那文章中的作者又是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的眼前呈现了那栩栩如生如生的画面的?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来描写人物的方法。回顾全文,细细品味文章。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应该反思的就是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把“厂徽”的“徽”字写成了“辉”字,还是学生帮我指出来的,我想这是作为教师最不该犯的错误了吧?这就说明我在备课上还不是很细致。这是值得我反思的第一点。

  在这节课上,我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紧紧抓住“聋哑青年”爱鱼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

  首先理解“举止特别”的意思,在到课文中找根据,具体感受“举止特别”。在找根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该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与表达的能力。在这一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地理解,使聋哑青年的形象更加突出。先应让学生分别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意思,然后紧扣一个“先”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弄清“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

  在理解的过程中,凸现聋哑青年勤于观察、刻苦练习到了忘我境界的形象,使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锻炼。但总的感觉,今天我在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时,没有让学生细细地品位,只是浮于表面,单纯地为了读而读,为了理解而理解。这是我值得反思的第二点。

  另外,我对学生没有及时进行表扬,即使表扬了也是几句“很好!不错!很棒”之类的话,语言非常的匮乏,这跟自己平时的积累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自己看的少,听的少,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知该怎样去表扬他们。这是值得我反思的第三点。

  今后应该多注重语文教学读的理念,激发学生读的情感,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先把感悟的读出来,说出来,再给予点拨,以培养学生读完课文后有话要说的表达习惯。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3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鱼游到了纸上》,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27课精讲课文。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文中记叙的是作者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围观的人都说他画的鱼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随着作者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二)目标确立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以自学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等词的意思。

  2、让学生从青年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3、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我预设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培养学生学习作者和聋哑青年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难点为: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及两者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教法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设疑导入法、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见解,从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生成和升华。

  三、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设生活和文本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过程预设如下五个环节: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从俗语引入:俗话说得好:鱼离不开水。可今天呀,这活泼可爱的鱼却游离了水,游到了纸上。(揭题,板书)对此,你一定会有所看法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谈自己心中的疑惑或心中的感受,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创设自主读书的情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读前导读,导自读方法。告诉老师,你准备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营造自学思考的氛围,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并指导读书的方法,明白读书的要求,鼓励学生潜心读课文。

  2、读中导读,导自读习惯。

  ①导读正确。指导学生读准花港、清澈、鱼缸、厂徽等正确的读音。

  ②导工具书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工笔描写、速写的意思。这种习惯的养成就渗透在读书的过程中。

  3、读后导读,导自读感知。让学生感知聋哑青年的形象,以及周围的人是怎样评价他的画的。

  以上教学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自读课文,自己去读懂课文的大意。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针对三次对青年所作的画的评价,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点击课件出示空白表格)然后,我让学生再读一读课文,并划出这三次评价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最后,我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学手段完成表格,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整理如下(点击课件填满的表格),这样鱼游到纸上出现的次数和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第一次是女孩惊奇地赞叹。(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女孩惊奇的赞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青年人鱼画得逼真。

  第二次是作者的描写。这一环节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的方法找出描写青年人画鱼画得专注、逼真的句子。(点击课件)在这里我让学生当文中围观的人、老师当记者,用采访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采访学生:1、看到栩栩如生的金鱼画,你有什么话想对青年说呢?2、联系上下句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工笔描写?什么又是速写?通过这个记者向围观人采访的情景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青年对美的追求,体会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也为解决课文重难点作好铺垫。

  第三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对于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品词析句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重点理解词语。(点击课件)然后,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文字,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聋哑青年全神贯注、物我两忘的境界,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同时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做好情感积淀。

  (四)巧作对比,情感升华

  让学生把课前画好的金鱼画拿出来,然后我说今天,我把那位青年的金鱼画也请到课堂上来了(点击课件出示金鱼画)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由此感悟到青年的画得如此的逼真和他本人的勤于观察、刻苦练习、坚持不懈是分不开的。

  这个环节巧妙地将学生由画外人变为画中人,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悟。让学生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青年通过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刻在心里,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板书:心里纸上)同时,适时地利用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或只有才来对这两句加以归纳。然后再以一个问题:文章为什么不用鱼游到了心里为题?使学生对所感悟的内容有个总结,有个提升。

  (五)拓展延伸,展示风采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就开始潜移默化地渗透写作指导,观鱼时的神态描写,画鱼时的动作描写,及作者对青年的外貌描写。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挖掘材料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揣摩人物内心,产生情感共鸣。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6、7、8三个自然段和文中的插图想象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动作等来描写,并把它写下来,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体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的的有机统一:

  27、鱼游到了纸上

  水里心里纸上

  观鱼爱鱼画鱼

  语文教学是一门永远充满遗憾的艺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有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4

  一、说教材: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看鱼非常专心的聋哑青年,并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作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刻画传神。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中年段“如何抓住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内容,更好的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

  技能目标:

  (1)、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从而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表达感受——想象叙述——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想象说话,是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的有效方法。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本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特别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时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课理解。”我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按以上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设计意图: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不断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法: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划”划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自己的感受,“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写”学习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写小练笔,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动笔,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中,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呢?可以分作五个板块进行教学设计。

  (一)、创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配乐出示一组鱼儿在水中游的图片。师:我们都知道鱼儿喜欢在水里游泳,但是我们昨天所见到鱼却在纸上游动。想弄清怎么回事吗?引出课题。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三四年级阅读教学,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在开始新课之前,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既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让学生有意识地回忆起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品“画鱼”,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1、快速地通读全文,画出青年画鱼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看图识义。先简单解释工笔和速写,再出示两幅分别用工笔和速写作的小鸟图让学生进行分辨,明白工笔和速写的这两个词汇的区别,受到了美的熏陶,也为感知青年精湛的画技作铺垫。

  3、谈感受。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青年画鱼时的认真和画技的高超。在教学过和程中我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一丝不苟”的意思,并用造句加深词语理解。抓住“一丝不苟”“细致”“很快地”“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等关键词句感受青年画鱼认真细致,技艺高超,理解“鱼游到了纸上!”。

  4、补白想象。一是想象青年画的鱼会有哪些动态,二是通过引导想象当时周围人的会如何赞叹青年的画。主要引导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去想。(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感受青年高超的画技,同时也体会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也为后面的小练笔作铺垫。)

  5、感情朗读。采用男女分读,配乐读、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比如,让女生用缓慢的语速读工笔细描部分,体会青年的一丝不苟;让男生用稍快的语速读挥笔速写部分,感受青年画技的娴熟。(设计意图:在于通过读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效果。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

  (三)、悟“看鱼”感受“鱼游到了心里”

  聋哑青年之所以能够将金鱼画得栩栩如生,正是因为他能做到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静静地看”。这一部分教学,采用了划、悟、读三步教学策略:

  1划。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够表现聋哑青年看鱼到了“忘我”境界的语句。

  2悟。紧扣文本语言,体会聋哑青年那份专注、认真,感受青年已经完全沉浸在“忘我”的境界里,可以让学生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每个星期天”、“常常”等词眼中进行感悟。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既让学生感受到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读。可安排两种形式的朗读:一是感悟后的朗读:在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之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对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这一品质的理解表达出来;二是创设情境读:如果按一年365天算,那么他观察了五十来天!这五十来天不管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他从不间断,教师引读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这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如果你来到玉泉边,会看到……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回环句势的引读,让学生体会到聋哑青年爱鱼如痴,观鱼似醉,使学生增进了感悟,深化了情感,又更好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了。)

  (四)、理解“游到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1、通过前面悟“看鱼”和品“画鱼”,学生感受到了青年的忘我,从而理解了青年的话“鱼先游到了心里”,并借助“胸有成竹”的故事加深理解。

  2、用一组关联词把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连起来。(设计意图:通过填关联词,辅导学生对课文难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因为把鱼形记得牢,所以能把鱼画得活。)

  3、引导学生谈体会。

  (五)、拓展延伸。

  1、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这样的精神?师相机播放千手观音录相,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意图:这不仅让他们体会到残疾人身上那种身残志坚的精神让人敬佩,更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人只要瞄准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2、谈启发,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课堂小练笔。(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与写的结合不可忽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为学生的读写结合训练创造有利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后的小练笔引入到教学中来,利用课文插图,这样随文练笔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体现学以致用。)

  六、说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板书(略)

  (设计意图:以一条鱼的形式来板书,一是为了美观,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为了通过这个板书,让学生明白只有专注地看,才能让鱼游到心里,只有认真地画,才能让鱼游到纸上,也只有先游到心里,才能再游到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5

  大家好,我是中文班9号杨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下面我将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方面来讲解。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

  《鱼游到了纸上》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所以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叙事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个道理都明白,但往往在挫折中放弃,文本中的聋哑人身上却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使人心灵受到启示。因此,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来感受年轻人勤奋、专注的品质。

  下面我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罢、徽、聋、哑四个生字。

  2、会写厂徽、咯噔、聋哑、花港、清澈等词语。

  3、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绘画时专注、勤奋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学中体会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标有重点句子、插图的多媒体教学;音乐

  二、说教法

  教法选择

  1、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特点,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对话情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与文本、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学法指导

  1、在质疑中探究。课堂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深入,理解会更深刻。

  2、在品读中体验情感,积累语言。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反复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积累语言。

  三、说教学过程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词典理解本课生字词的意思,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提出颖难问题,以备课中质疑。

  (一)、欣赏名画,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欣赏后,请生谈谈这几幅画画得怎样?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位能让鱼游到纸上的“特殊”画家,那就是27课《鱼游到了纸上》。(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让学生欣赏名画,感知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真的一样,体会画家技法之娴熟,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学生边听边想,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呢?目的是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的主要内容。这样既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也符合儿童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2、请同学们谈谈预习中提出了哪些问题?预设学生会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比如:赏心悦目、一丝不苟等,或者有一部分学生初步读懂了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课前预习的收获,达到以评价促发展。

  (三)、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质疑将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2、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四)、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默读后找到相关段落,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引导理解“惊奇”后指导读好用小女孩赞叹的话。

  b.细致的动作描写,

  1)读过这一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认真,细致,熟练,专注)

  2)引读—他有时---有时---

  出示使用工笔细描、速写手法画出的鱼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体会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

  3)配乐读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如果你在旁边观看,你会怎么赞叹?

  (五)、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

  交流第四自然段

  1、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自由读谈体会

  2、比较句子的异同,说说句子的意思表达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

  (1)他一个人站在金鱼缸边,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3、师: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他静静地看鱼,他放弃过也从没有动摇过。

  交流第八自然段

  1、看这位青年画鱼的情境,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孩子,也有青年。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可是,唯一没有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什么是融为一体?

  2、有人认为他是一位聋哑人,没有反应,这是很正常的事。你认为呢?

  他可以抬起头来看看周围人赞赏的目光

  他可以打手语与大家交流吗

  他可以自豪的举起自己的画

  向大家炫耀吗?

  可这些他都没有去做,他好像-----------

  3、再读这段(8段)指读

  第十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读句子谈体会

  教师小结:聋哑青年爱鱼到忘我的境界,观察鱼时出神入迷,画鱼时与鱼融为一体,并且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所以他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六)、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1、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老师给出一些词语,请你选择恰当的,把它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可以作词序调整,及加上一两字。

  1)因为……所以……

  2)只有……才……

  3)先……然后……

  4)即使……也……

  5)哪怕……也……

  2、小结:对!“先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基础和原因,“游到了纸上”是结果。这位聋哑青年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是他勤于观察、专注观察、刻苦练习的结果。

  (七)、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四、说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玉泉观鱼 老是呆呆地

  举止特别 忘记吃饭、回家 忘我境界

  游到心里 游到纸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课文片断赏析12-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02-16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四年级03-01

四年级下册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原文12-14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02-17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范文09-05

用彩墨画鱼说课稿11-04

它们都是鱼吗说课稿11-03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08-30

初中美术巧做鱼挂饰教案说课稿范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