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阅读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乘船》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船》阅读答案1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难:
(2)幸尚宽,何为不可
幸:
(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为: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以:
2.上文最后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_。
3.用现代汉语写出“宁可以急相弃邪?”一句的意思。
4.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感到为难 幸好、幸亏 因为 凭借
2.能不能讲求信用(大意符合即可)3.难道能因为事情危急就丢下他吗?
4.我认为是华歆优王朗劣。理由是:华歆讲信用而且考虑问题很周到,当初“难之”的原因就是考虑到接纳“欲依附”者后的问题,毕竟,他们自己也是避难者。而王朗表面上是见义勇为,救助他人,实际上,他却胆小怕事,一见事态危急就想把逃难者丢下,不讲信用。
参考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当即拒绝。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
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他不愿随随便便地帮助别人,他在助人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可能招致的麻烦;但一旦助人,便会不辞危难担当到底。
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与人方便;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他就出尔反尔。他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
《乘船》阅读答案2
阅读《乘船》,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8、下面句中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 不能称前时之闻 D. 友人惭,下车引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俱乘船避难( ) ②幸尚宽( )
③纳其自托( ) ④遂携拯如初( )
10、翻译句子(4分)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4分)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从学过的知识中,写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8. C (2分)
9. ①一起 ②幸而,恰巧 ③接纳,接受 ④于是(4分)
10、①(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②起先这所以犹豫不决,正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4分)11、①幸尚宽,后贼追至 ②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4分)
12、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2分)
13、略(2分)
《乘船》阅读答案3
(甲)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乙)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①.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选自《韩非子》)
注:①戒:警戒的信号。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后贼追至贼:
②宁可以急相弃邪 以:
③使人止之使:
④击鼓而民不赴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②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
(3)请分别概括华歆、王朗、楚厉王三人的品质特征。
【答案】
(1)①强盗;②因为;③派遣;④表示转折,却。
(2)①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
②我喝醉了跟旁边的群臣嬉闹,错误地击了鼓。
(3)华歆:守信用、讲道义;王朗:极端自私、背信弃义;楚厉王: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知错能改
【解析】
【详解】(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贼”:强盗。“使”:派遣。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本所以疑:原本感到为难的。戏:开玩笑,闹着玩。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 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从甲中看出:华歆处事谨慎,考虑事情全面,做事有始有终,信守承诺;王朗在认为对自己无害时,能助人时则助人,一旦事情有变,危及自身利益时,就只考虑自己。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
原来是他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当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看出楚厉王: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知错能改。
译文
甲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敌人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已经接纳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乙文,楚厉王遇到紧急的情况就用击鼓来召集老百姓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酒了,误拿起鼓槌击鼓,老百姓都大为惊慌,厉王派人去制止他们,厉王说:“我喝醉了酒就同大臣们开玩笑,误敲了鼓。”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过了几个月,有紧急的情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没有赶去守城,于是(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申明报警信号,老百姓才相信他。
《乘船》阅读答案4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歆辄难之 难: ⑵本所以疑 所以:
⑶王欲舍所携人 舍: ⑷遂携拯如初 遂:
1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20.作者对华歆、王朗的评价是怎样的?你怎么看待作者的.这个评价?(4分)
答案:
18.(4分)(1)认为……困难(或:感到为难)(1分)(2)……的原因(1分)(3)舍弃、甩掉(1分)(4)于是、就(1分)
19.(2分)(我)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1分),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1分)!
20.(4分)①华歆优、王朗劣。(1分)
②我赞同作者对华歆、王朗的评价(1分)。作者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看出一个人的品质,“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2分)。
或:我不赞同作者的评价(1分)。作者以一件小事就给别人的品质下结论,是以偏概全,这是不可取的(2分)。
《乘船》阅读答案5
阅读《乘船》,完成题目。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歆辄难之”的“之”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他为何对此感到为难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歆为什么不愿意抛弃所携之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是你遇到了这种事,你将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是否携此人同行。 自身尚外难中,船小人众,后有贼兵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3.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来表现人物
a、贼未至时,王朗不计后果,满口应承
b、贼追至时,王朗为保自身,欲舍所携之人,有始无终,毫无信义。
4.只有保全自己后,才有能力保全他人,遇事当谨慎,不轻易承诺,既诺,则言出必行,始终如一,讲究信义 (意对即可)
《乘船》阅读答案6
阅读《乘船》,完成12—16题。(8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2分)
歆辄难之()遂携拯如初()王欲舍所携人()
13、“歆辄难之”的“之”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他为何对此感到为难呢?(2分)
答:
14、华歆为什么不愿意抛弃所携之人呢?(1分)
答: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⑴幸尚宽,何为不可?
译:
⑵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
16、从华歆、王朗所作所为中,你能悟出一个什么道理?(1分)
答:
答案:
12、当即;救助;扔掉、抛弃。
13、是否携此人同行。自身尚外难中,船小人众,后有贼兵。
14、“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5、翻译(略)
16、做人要讲求诚信(帮人要帮到底)(1分),不要轻诺寡言(轻许诺言)(1分)。
【《乘船》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阅读答案10-26
海龟的阅读答案|海龟阅读答案04-02
乘船的作文10-12
阅读及答案12-06
阅读答案07-24
等 阅读答案06-26
《雨中听花语》阅读与答案阅读答案11-01
《建筑的阅读》阅读及答案06-27
散文阅读与答案:《邂逅黄姚》阅读答案06-21
微型小说选刊阅读理解及答案阅读答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