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21 14:16:43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听筝阅读答案[推荐]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筝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筝阅读答案[推荐]

  听筝【注】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当时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抽弦促柱”描述弹筝的动作,下句“无限”一词强化了听筝引发的悲怨情。

  B.颈联中的“独夜”“空楼”两词,极力描绘出凄清的画面,烘托出诗人灯下独坐的形象。

  C.颈联用“谁家”“何处”连续发问,其句式特点与《春江花月夜》里的相关诗句相似。

  D.尾联写由听筝引发的诗人与族侄身处两地的离别之恨,照应了第二句的“悲怨”之意。

  16.请比较本诗颔联与《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在描写音乐方面的异同点。

  答

  15.B.“烘托出诗人灯下独坐的形象”错误,此联亦是诗人根据筝声而进行的想象,并非是诗人形象。

  16.同:在摹写音乐方面,两处都没有正面写音乐,而是用了侧面描写。

  异:

  ①柳诗此联虚写柳条伴着春风絮絮话别,啼鸟绕着落花声声鸣啼的场景,用了通感(联想、比喻)的手法,将听觉转化为视觉效果,化无形为有形(以形写声),写出了筝声中的悲怨之情。

  ②白诗这句借环境描写渲染出宁静凄清的氛围,以效果写声,以诗人沉醉于琵琶女的琴声中来体现琵琶女技艺高超。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

  本诗颔联写“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借柳条随风摇荡、啼鸟围绕落花的视觉描写,来侧面描写音乐带给人的感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的是琵琶女弹完一曲后,周围船只中的人们都还沉浸在琴声中,安静无言,一轮江月映在江心的凄清景象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的高超。故而二者都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不同的地方在于,二者的侧面描写方式不同;本诗中,通过描摹柳枝追逐春风,仿佛依依不舍话别;鸟儿绕着落花声声啼鸣,仿佛充满惜花哀情的景象,用视觉画面来展现听觉感受,采用了通感手法,化听觉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写出筝声中的“悲怨声”。白居易的诗句,一是借人人沉醉于琵琶声中,回味无穷,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的“悄无言”的效果来体现琵琶女技艺高超,二是渲染出“江心秋月白”的宁静凄清氛围来衬托琵琶声的余音绕梁之感。

【听筝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听筝阅读答案10-11

听筝阅读答案08-14

听筝柳中庸阅读附答案06-20

柳中庸《听筝》阅读答案(精选8篇)10-18

柳中庸《听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06-15

唐诗《听筝》10-24

柳中庸《听筝》阅读训练与赏析翻译05-31

听阅读题目及答案10-05

《听山》阅读答案11-14

《听山》阅读答案【精选】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