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虾阅读答案

时间:2024-04-02 10:34:45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芦花虾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芦花虾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芦花虾阅读答案

芦花虾阅读答案1

  芦花虾

  邓刚

  西海滩平坦而开阔,一色是面糖般的细沙。涨潮时白花花的浪卷儿没遮没拦地滚滚而来,顷刻把大地盖得满满的,一片银波绿浪,好似大海,很唬人;退潮时那一望无际的大绿毯子,哗哗地卷走了,眨眼工夫,闪出偌大的一片沙滩来。

  “海干了!……”赶海的人们三五成群,兴奋地喊叫着,光着脚板子,呱唧呱唧地走下去。张书琴也跟在后面,但不吱声。她是才走出学校的学生,按时兴的说法,叫“待业青年”。退潮后的沙滩上呈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圆眼儿,芦花虾就藏在那里面。捉它得有一套办法:用一根筷子长的细芦棍,前端绑上一撮羊毛,叫羊毛笔,将羊毛笔插入沙眼里,那芦花虾最烦这羊膻味儿,忙用爪儿抓住羊毛往外推,捉虾的人看到露在外面的半截芦棍晃动了,便猛地一抽,就势把抓着羊毛的芦花虾也带了出来。海边人叫这为“钓芦花虾”。

  书琴初学乍练,技术不高,她找了一片眼儿多的地方,把羊毛笔一支支去插,然后蹲在那里紧张地等待。但芦棍纹丝不动,好像芦花虾知道她是生手,欺负她。当插下去的芦棍儿终于开始晃动了,她却又紧张得发抖,手头不利索,抽得慢些,那芦花虾警觉了,松开爪子,让她抽个空。转转大半天,只钓了十几只芦花虾,累得书琴腰痛腿酸。

  书琴几次想把筐子扔进海里不干了,但又不忍心,因为她可怜哥哥。父亲早去世了,撇下病弱的母亲和她,干啃哥哥那点儿工资。哥哥是二十五六的汉子了,他看中了斜对门的小菊姐,小菊姐对哥哥也有意,可哥哥不敢爱。书琴是个细心而要强的人,她一咬牙,抬起卖芦花虾的筐。她小时候跟大人到西海玩过,看到钓虾的人将芦花虾从沙眼心里拽出来,觉得是件好玩的事。然而生活不只是好玩。

  呱唧呱唧,一个姑娘提着一大筐芦花虾从海里面走出来。书琴一抬头,是李海菜!在学校里书琴和李海菜是老对儿(同桌),但她念书最差,身上老是冒出一股海菜味儿。李海菜瞥了书琴筐子一眼,“唏”地一声要笑,但又赶紧缩一下脖子止住了,呱唧呱唧地踩着水花走了。

  书琴望了自己的筐子一眼,觉得很不服气,又朝海里边瞅了瞅。她知道鬼儿滩,赶海的媳妇们都馋那块地方,就是没有胆量去。但书琴瞧不起的李海菜敢去,那么一大筐肥肥的芦花虾……

  这时,潮水回头了,赶海的女人们互相呼唤着往岸上走,水里男子汉们都将簸箕高高地撅出水面,网兜子里一阵阵抖动,使他们高兴地唱起来:“蟹子肥哟,虾儿鲜!赶海的人儿,乐颠颠……”看来是收获不小。

  书琴用卖虾的钱买了水萝卜、凉粉儿和几个鸡蛋,她多么想买下那件粉色的确良上衣送给哥哥,再叫哥哥送给小菊姐……然而她筐里的芦花虾太少了。

  晚上,哥哥看到一碗颤颤巍巍的海凉粉,看到皮红肉白的糖拌水萝卜丝儿,看到金黄色的炒鸡蛋,咧着嘴笑道:“净新鲜货,可破费大了!”

  “我能挣钱!”书琴笑道。

  “怎么说?”

  “自负盈亏!”她还想说:“别小看自负盈亏,我还想把嫂子挣家来呢!”但没敢说,因为她不知自己能不能上去鬼儿滩。然而又一转念,同学李海菜都上去了,我怕什么!便高兴地又逗了哥哥一句:“你使劲吃!”

  ……

  金红色的朝阳,淡蓝色的天空,银白色的细沙,绿盈盈的海水,这些明快的自然色彩使世界显得格外美好。一对水鸭子嘎嘎地叫着从书琴头上飞过去。她扬起脑袋,两眼顿时亮了——前面,神秘的鬼儿滩正在银色的浪卷中浮现,比岸上望着的大多了!书琴欢喜若狂,她不顾一切地向前扑着,跳跃着,湿透了的蓝底白花衣衫在水波里闪动,仿佛一条蓝背银点的小鲅鱼,在泼剌刺地游窜。

  踏上鬼儿滩,书琴被那一片片眼儿惊呆了,羊毛笔在她的手心里发抖,只要插下去,那几十支芦棍便一齐摇动。书琴兴奋得有些昏头了,弄得她只好满滩乱跑,反正鬼儿滩今天是她自己的,怎么样都行!

  那对水鸭子落在滩边的浅水里,飘飘摇摇地依偎着。书琴心里一动,想起哥哥,便对着空溜溜的沙滩大声说:“哥,你尽管把小菊姐娶来吧!”她还想大声地喊几句什么,但一时又找不准词儿。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是天下最有能耐的人,不禁越干越欢。

  书琴又蓦地刹住了自己的欢劲儿,李海菜也许来了呢!叫人家听见自己在这儿胡说八道,多丢人。

  她的眼睛赶忙朝四周一瞅,怔住了——一大股浓重的雾气,早已悄悄地将她团团罩住。太阳没有了,蓝天阴晦了,海浪的颜色也暗下来,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怖朝书琴头上压来。书琴放下筐子,瞪着这白茫茫的雾气,脚下的海水开始悄悄移动,鬼儿滩的面积在渐渐缩小,她这才意识到:涨潮了!书琴不知怎么灵机一动,猛抓起一把沙子朝水鸭子扬过去,并“嗷嗷”地叫着吓它们。水鸭子拍着翅膀飞走了,书琴甚至有点兴奋地望着水鸭子飞走的方向,“那边一定是朝岸的方向”,于是她的泪眼里闪出光彩,抱着虾筐,奔下滩去。

  雾更浓了,涛声更响了,浪头像无数只凶狠的'利爪,撕扯着她,拍打着她。一排巨浪劈头盖脸地砸来,呛了书琴一口苦咸的海水。书琴猛地想起了李海菜,同样都是女的,她来没事儿,我来就不行,凭什么?太欺负人了!书琴激怒了,身子一挺,顶着浪头往前闯!

  陡然间,一阵粗犷的歌声穿过雾气,扑过来——“蟹子肥哟,虾儿鲜!……”书琴一下子惊醒了,她浑身的血液都被这歌声搅得奔涌起来,于是,书琴又紧紧地抓住虾筐,与激流搏击着。

  雾气渐渐消散了,太阳、天空和撒满银屑的海滩一齐同精疲力尽的书琴显露出来。

  赶海的妇女们好奇地围过来,一个个大惊小怪:“上鬼儿滩赶海?!”

  书琴没吱声,有这沉甸甸的一筐芦花虾,什么也不用说。

  海边离城里十多里路,可是书琴有的是力气,她着虾筐嗖嗖地飞走,因为她心里燃烧着一个灼人的念头:到集市上去,还要大声地吆喝!她一想到那大雾、浪涛和急流,就想起付出的力量、汗水和勇气。背后,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又响起了——

  蟹子肥哟,虾儿鲜!

  赶海的人儿,乐颠颠!……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海滩平坦而开阔的地理条件,便于海边生活的人们在落潮时去捕捉芦花虾。

  B.“干啃哥哥那点工资”交代书琴的家庭情况,也暗示女孩焦虑而敏感的心理。

  C.同学李海菜曾到鬼儿滩的经历刺激了书琴,这也是她去那里赶海的主要原因。

  D.“待业青年”“的确良”等词语带有鲜明时代特色,透露出小说的写作背景。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将“芦花虾”设为标题,既契合人物活动的背景,又作为写人记事的线索贯穿全文,使得文章的结构严谨缜密。

  B.本文以俭省的对话和书琴的认知感受来塑造哥哥和李海菜,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C.本文叙写主人公搏击海浪、成功脱险的过程,不仅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还细腻地刻画出她机智勇敢的品质。

  D.本文在讲述渔家女孩自强自立的动人故事时,又以清新的笔调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这与《哦,香雪》有些类似。

  8.本文二、三两段具体描述捕捉芦花虾各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文章记述书琴在赶海过程中多次听到歌声,分别产生了哪些心理体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分析故事情节的作用的基本能力。故事情节,是小说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间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小说往往以情节取胜。情节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可以依据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神态表情和行为动作的刻画、环境描写来分析。

  【解答】(1)C.“这也是她去那里赶海的主要原因”错误,她去此地赶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捕捉更多的芦花虾,好替哥哥分担家庭负担。

  故选C。

  (2)B.“以俭省的对话……来塑造哥哥和李海菜”错误,文章并无书琴与李海菜的对话。

  故选B。

  (3)①结合“赶海的人们三五成群,兴奋地喊叫着,光着脚板子,呱唧呱唧地走下去……退潮后的沙滩上呈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圆眼儿,芦花虾就藏在那里面。捉它得有一套办法:用一根筷子长的细芦棍,前端绑上一撮羊毛,叫羊毛笔,将羊毛笔插入沙眼里,那芦花虾最烦这羊膻味儿,忙用爪儿抓住羊毛往外推,捉虾的人看到露在外面的半截芦棍晃动了,便猛地一抽,就势把抓着羊毛的芦花虾也带了出来。海边人叫这为‘钓芦花虾’”可知,第二段较为详细地叙述捕捉芦花虾的办法,反映当地人赶海的习俗,表现沿海地区独特的生活风貌,引出下文的书琴捉虾。②结合“书琴初学乍练,技术不高,她找了一片眼儿多的地方,把羊毛笔一支支去插,然后蹲在那里紧张地等待。但芦棍纹丝不动,好像芦花虾知道她是生手,欺负她。当插下去的芦棍儿终于开始晃动了,她却又紧张得发抖,手头不利索,抽得慢些,那芦花虾警觉了,松开爪子,让她抽个空。转转大半天,只钓了十几只芦花虾,累得书琴腰痛腿酸”可知,第三段通过对书琴初次钓虾经历的细致描绘,塑造出刚走出学校、从事劳动的渔家女孩形象,为下文她的成长蜕变做铺垫。

  (4)①结合“书琴用卖虾的钱买了水萝卜、凉粉儿和几个鸡蛋,她多么想买下那件粉色的确良上衣送给哥哥,再叫哥哥送给小菊姐……然而她筐里的芦花虾太少了”可知,初钓芦花虾时,书琴收获甚少,听闻别人丰收后欢快的歌声,心中羡慕之余难免有些羞愧与酸涩。②结合“书琴一下子惊醒了,她浑身的血液都被这歌声搅得奔涌起来,于是,书琴又紧紧地抓住虾筐,与激流搏击着”可知,鬼儿滩遇险,书琴面对惊涛骇浪,听闻岸上粗犷歌声后,心中重新涌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③结合“海边离城里十多里路,可是书琴有的是力气,她着虾筐嗖嗖地飞走,因为她心里燃烧着一个灼人的念头:到集市上去,还要大声地吆喝!她一想到那大雾、浪涛和急流,就想起付出的力量、汗水和勇气”可知,成功脱险后,书琴再次听到歌声,心中涌动着收获丰硕的喜悦、战胜困难的自豪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答案:

  (1)C

  (2)B

  (3)①第二段较为详细地叙述捕捉芦花虾的办法,反映当地人赶海的习俗,表现沿海地区独特的生活风貌,引出下文的书琴捉虾。②第三段通过对书琴初次钓虾经历的细致描绘,塑造出刚走出学校、从事劳动的渔家女孩形象,为下文她的成长蜕变做铺垫。

  (4)①初钓芦花虾时,书琴收获甚少,听闻别人丰收后欢快的歌声,心中羡慕之余难免有些羞愧与酸涩。②鬼儿滩遇险,书琴面对惊涛骇浪,听闻岸上粗犷歌声后,心中重新涌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③成功脱险后,书琴再次听到歌声,心中涌动着收获丰硕的喜悦、战胜困难的自豪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芦花虾阅读答案2

  芦花虾

  邓刚

  因为离海近,所以这里的集市最精彩不过,卖主们都摆出一副很有势力的气度,一手掐腰,一手攥创钩。以前,还像做贼似的探头探脑,现在政策架得他们腰粗气大,一个个放开嗓门吆喝。从早到晚,招引得顾客涌涌不断。国营商店看着眼红,也来占块地盘搞竞争。虽然都是卖货,却自觉得国营的高贵。她们最愿嘲弄的,是对面角落里卖芦花虾的姑娘,吆喝她“拐筐的”。这里人对这个词儿看得很卑下,因为讨饭的叫花子才叫“拐筐的”,所以是极不愿听的。但这个拐筐的姑娘似乎什么也没听见,只是默默地守在筐前,低着头,既不愿吆喝,又不敢招揽。但筐子里的芦花虾却很争脸,干净、整齐、红艳艳的。不一会儿就卖完了,她赶紧拐起筐,逃也似的跑走了。她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张书琴,刚走出学校的学生,按时兴的说法,叫“待业青年”。

  书琴并没有考大学呀、当研究生呀等闪闪发光的理想,她只想毕业后进工厂,进机关,进商店,反正在国营单位当个工作人员就行。那是给国家干的呀!眼前这算干什么?"自负盈亏”,“拐筐的小贩子”,天底下还有比这更难听的词儿吗?

  书琴几次想把筐子扔进海里不干了,但又不忍心,因为她可怜哥哥。父亲早去世了,撇下病弱的母亲和她,干啃哥哥那点儿工资。

  书琴一咬牙,到工商局交了待业证,拐起卖芦花虾的筐。同学们说她:“你疯啦!坐着等呗,国家早晚得分配!”书琴摇摇头。

  书琴卖完虾,顺着货摊赶紧走,一行行货摊摆得长长的,各种风格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大家都在急切切、热盼盼地做生意,没有一个像她这么畏畏缩缩的!有一阵子,书琴甚至觉得像开展览会似的,人人都在炫耀自己创造和收获来的劳动果实,谁最有智慧,谁最勤劳,谁才能获得最大的报酬。

  呱唧呱唧,一个姑娘拐着一大筐芦花虾从海里面走出来。书琴一抬头,是同学李海菜!李海菜瞥了书琴筐子一眼:“到里边去——大里边!”李海菜指着海天接壤的远处,那里泛着一层虚无缥缈的雾气。“鬼儿滩,多的是!不过,你不行,改天我领你去!”说着,李海菜从筐里往外抓芦花虾给书琴,然后踩着水花走了。

  “自负盈亏!”书琴感到这句话不怎么难听了。她还想说:“别小看自负盈亏,我还想把嫂子挣家来呢!"但没敢说,因为她不知自己能不能上去鬼儿滩。然而又一转念,李海菜都上去了,我怕什么!

  凉丝丝的海水使书琴打了个战,心里有点怯。潮水刚刚闪个边儿,海滩上没一个人影。书琴四面望了一阵,咬咬牙,将筐子使劲往上一拐,坚决地走进去。她私下早已打探了去鬼儿滩的方法,去那儿不容易,得精细地计算。潮刚退时就下水,赶着浪印儿走,等潮终时才能赶到;在上面只能待两袋烟的工夫,赶着涨潮的浪印回来。否则潮一回头,返回的途中涌起一股急流子,会把人拖进老洋里。书琴虽然有些紧张,但觉得只是一个计算问题,很简单。她把裤腿挽得高高的,哗哗地搅着水花,很自信。

  越走得深,水的颜色就越纯净,像透明的.绿绸。路程真长,不管用什么方法,书琴还是累得不行了,两腿好像被那些绿绸绸缠紧了,拉不动。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岸边那道黄线早已模糊了,四周漫无边际的水面上浮起了一层薄薄的雾纱,阳光变得柔和媚人,使单调的海面内容丰富起来。她扬起脑袋,两眼顿时亮了——前面,神秘的鬼儿滩正在银色的浪卷中浮现!

  踏上鬼儿滩,书琴被那一片片眼儿惊呆了,她兴奋得有些昏头了,简直不知钓哪一片虾才好,总觉得另一片比这一片强,最后,弄得她只好满滩乱跑,反正鬼儿滩今天是她自己的,怎么样都行!

  书琴又蓦地刹住了自己的欢劲儿,李海菜也许来了呢!叫人家听见自己在这儿胡说八道,多丢人。她的眼睛赶忙朝四周一瞅,怔住了——一大股浓重的雾气,早已悄悄地将她团团罩住。书琴慌了,这是怎么回事!哪儿来的大雾?岸在哪儿?她惊叫起来,在沙滩上东一头、西一头地撞着。雾更浓了,涛声更响了,浪头像无数只凶狠的利爪,撕扯着她,拍打着她。一排浪劈头盖脸地砸来,呛了书琴一口苦咸的海水。谁知这一下却把她呛火了,身子一挺,顶着浪头往前闯,反正说好说歹都这样,干脆硬拼吧!

  她想起了老师教的一支歌,便唱起来:“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拐筐的小贩也算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吗?”

  “应该算。绝对应该算!……”

  书琴自问自答,一会儿犹犹豫豫,一会儿理直气壮,畏惧却一扫而光。她的感觉变了——浪头小了,涛声弱了,雾气也退得远了。

  忽然,一阵粗犷的歌声穿过雾气,扑过来——“蟹子肥哟,虾儿鲜!”

  书琴浑身的血液都被这歌声激励得奔涌起来,于是,书琴又紧紧地抓住虾筐,与激流搏击着。

  雾气渐渐消散了,太阳、天空和撒满银屑的海滩一齐向精疲力尽的书琴显露出来。

  赶海的妇女们好奇地围过来,一个个大惊小怪:"上鬼儿滩了?!"李海菜挤到跟前,不相信地瞪着眼睛:"广播说有大雾,你……"

  书琴没吱声,有这沉甸甸的一筐芦花虾,什么也不用说。

  鬼儿滩那边的海天一碧如洗,刚才那场大雾好像是专为考验书琴而涌起的。但是,她回来了!

  海边离城里十多里路,可是书琴有的是力气,她拐着虾筐嗖嗖地飞走,因为她心里燃烧着一个灼人的念头:赶快把虾煮熟,拐到集市上去,还要大声地吆喝!书琴再也不怕那些嘻嘻笑她的姑娘们了,再也不怕人们喊她小贩子了,再也不感到什么难为情了!她一想到那大雾、浪涛和急流,想起付出的力量、汗水和勇气,就觉得“自负盈亏”这四个字那么艰难和沉重,不是简简单单的词儿了!

  背后,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蟹子肥哟,虾儿鲜!

  赶海的人儿,乐颠颠!……

  歌词儿又改了,看来又丰收了……

  (摘编自《鸭绿江》一九八三年第九期,有删改)

  阅读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意兴隆给摊贩们壮了胆,他们一手掐腰一手攥刨钩,一改往日做贼似的探头探脑。

  B.集市上摊贩们生意兴隆引得国营商店眼红,国营商店也"放低姿态"来到集市加入竞争。

  C.国营商店的营业员吆喝角落里的张书琴是"拐筐的",可以看出她们职业优越感很强。

  D.去鬼儿滩的路途十分艰险,张书琴虽然心里有点怯,但是她仍独自一人前往,可看出她的决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海菜在小说中是个次要人物,作者着墨不多,但她对主要人物张书琴起着陪衬作用,同时她的出现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B.小说中的"待业青年”"待业证""自负盈亏"等词语,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社会背景,也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C.小说情节并不是以时间为序来安排,而是有跳跃,既有顺叙又有插叙,使得内容更为丰富,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D.小说通篇以书琴的视角来叙述,使读者能够跟随“她”去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和事件,从而给小说的解读增添了丰富的意蕴。

  8.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张书琴的看法有哪些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作者说"对海的描写,归根结底都是在写生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6.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摊贩们一改往日的做法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改变,使得摊贩有了合法身份,可以正常做生意,由文中“现在政策架得他们腰粗气大,一个个放开嗓门吆喝”可以看出。

  7.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思路点拨“小说通篇以书琴的视角来叙述”表述错误。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多样的,有时是全知视角,有时从书琴的视角来叙述。

  8.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梳理情节的能力。

  ①起初她认为个体商贩不正规,没有国营单位那样正大光明的身份,因而深感自卑。

  ②后来,看到集市人们的热情叫卖,她开始对个体商贩有了一种新的认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去获得报酬不丢人。

  ③抛弃了职业偏见,坦然接受个体商贩这个职业,整个人也变得自信勇敢。(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9.命题透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内涵的能力。

  ①作者笔下的大海代表着大自然的宽厚和野蛮,潜藏着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

  ②写海不是他的初衷,通过人与海的搏击来折射生命的内涵及其本质。通过描写人与大海的搏斗,使人物的情感和性灵得到大海的净化和洗礼,得到磨砺。表面上好像征服了大海,实际上是个人的性格与意志在大海的险境中的体现。(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芦花虾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芦花荡》阅读及答案10-19

《退虾》阅读答案02-24

芦花荡阅读试题附答案07-20

芦花荡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09-24

《芦花荡》 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含答案09-24

阅读理解《芦花荡》赏析03-18

海龟的阅读答案|海龟阅读答案04-02

等 阅读答案06-26

阅读及答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