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寿梦病将卒 阅读答案及译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寿梦病将卒 阅读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材料一:
(吴王)寿梦病将卒。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曰:“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
寿梦乃命诸樊曰:“我欲传国及札,尔无忘寡人之言。”诸樊曰:“周之太王知西伯之圣,废长立少,王之道兴。①今欲授国于札,臣诚耕于野。”王曰:“昔周行之德加于四海,今汝于区区之国荆蛮之乡奚能成天子之业乎且今子不忘前人之言必授国以次及于季札。”诸樊曰:“敢不如命?”寿梦卒,诸樊以嫡长摄行事,当国政。
吴王诸樊元年,已除丧,让季札,曰:“昔前王未薨之时,尝晨昧不安,吾望其色也,意在于季札。又复三朝悲吟而命我曰:‘吾知公子札之贤,欲废长立少。’重发言于口。虽然,我心已许之,然前王不忍行其私计,以国付我,我敢不从命乎?今国者,子之国也,吾愿达前王之义。”
季札谢曰:“夫嫡长当国,非前王之私,乃宗庙社稷之制,岂可变乎?”
诸樊曰:“苟可施于国,何先王之命有!太王改为季历,二伯来入荆蛮,遂城为国。周道就成,前人诵之,不绝于口,而子之所习也。”
札复谢曰:“昔曹公卒,庶存嫡亡,诸侯与曹人不义而立于国。子臧闻之,行吟而归。曹君惧,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之道。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之义。吾诚避之。”
吴人固立季札,季札不受而耕于野,吴人舍之。诸樊骄恣,轻慢鬼神,仰天求死。将死,命弟余祭曰:“必以国及季札。”乃封季札于延陵,号曰延陵季子。
(节选自《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
材料二:
吴子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君,义嗣也。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于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节选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注】①周太王古公直父为了传位给孙子姬昌(西伯),将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姬昌之父),长子次子迁至楚地定居,季历去世后姬昌即位,周王朝治国之道得以兴盛。
阅读题目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汝于区区之国A荆蛮之乡B奚能成天C子之业乎D且今E子不忘F前人之言F必授国H以次及于季札。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敢,岂敢,用于反问,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中的“敢”词义不同。
B.重,慎重,谨慎,也表对某事感到为难,与成语“安土重迁”中的“重”词义相同。
C.城,在文中用为动词,指修筑城墙,与“然后践华为城”中的“城”词义用法不同。
D.舍,在文中用为动词,指安置住宿,与“舍相如广成传舍”句首的“舍”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王寿梦欲废长立幼传位给贤明的幼子季札,即使被拒,依然把此愿托付给了诸樊。
B.季札谢绝寿梦传位的理由主要是不能让父子之间的私情超越了先王传下的礼法制度。
C.周太王废长立幼而王朝兴盛,诸樊借此以表示对父王的理解,也引此例以劝说季札。
D.诸樊没能实现先王的遗愿,心怀憾恨而哀痛过度,临终之际依然令二弟传位给季札。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寿梦卒,诸樊以嫡长摄行事,当国政。
(2)周道就成,前人诵之,不绝于口,而子之所习也。
14.季札答复诸樊让位的言辞内容《吴越春秋》与《左传》的记载各有什么不同?依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
阅读题目
10.BDG
11.D(舍,在文中指舍弃。)
12.D(“心怀憾恨而哀痛过度”是对原文的误解,于文无据。)
13.(1)寿梦去世,诸樊便以嫡长子的身份代理操办国事,执掌(秉持/主持)国家的政权。(4分,一小句1分,反问语气1分。)
(2)周王朝的治国之道由此成就,前人称颂这件事,赞不绝口,这也是您所了解熟悉的啊。(一小句1分。)
14.《吴越春秋》:强调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国家制度不可改变(1分)。
《左传》:引古之君子称赞子臧的话语(1分),激励自己效法子臧坚守名节(1分)。
【寿梦病将卒 阅读答案及译文】相关文章:
《韩信拜将》阅读答案及译文11-02
《韩信拜将》阅读答案附译文07-03
《病》阅读答案09-26
《病》阅读答案01-16
《魏文侯》阅读答案及译文09-12
《秋思》阅读答案及译文11-18
阅读答案翻译译文06-23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及译文07-07
《智囊》阅读答案及译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