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01 16:29: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松鼠》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它既有一般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活泼描绘,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松鼠》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松鼠》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松鼠》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又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说明文《松鼠》。

  二、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这篇课文的任务。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1、屏幕出示生字词。

  ①指读。

  ②齐读。

  2、字词都认识了,那么在课文中是否还能认识它。

  三、学习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①松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可爱、漂亮)

  ②课文里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大家找一找,用波浪线划出来。

  ③句子中写出了松鼠哪些讨人喜欢的特点?(相机板书:漂亮、可爱)

  ④文中一开头就用了这么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松鼠的特点,谁能说说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叫什么句?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主线,理清文章思路。并认识总起句在全文的作用。)

  四、体会松鼠的漂亮、活动、撘窝三个特点及松鼠的其他习性。

  松鼠具有漂亮、活动、撘窝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的哪些地方分别写出了它的这些特点的?课文的最后自然段还补充说明了松鼠的哪些其他习性?(给孩子一片天空,他们就会自由翱翔。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文中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说明文特点的目的。)

  五、学习说明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从松鼠的外形、活动、撘窝等特征向我们介绍松鼠的。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这一切的呢?同桌交流讨论找出。

  ①生划出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明。

  ②教师归纳板出主要的说明方法:比喻、拟人。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特点,了解说明方法。)

  六、与《鲸》一课作比较。

  ①说明角度的比较;说明方法的比较;语言风格的比较。

  ②归纳小结出本课的语言风格:《鲸》这篇运用了大量数字进行说明,文字表达上基本没有用上华丽的词语,语言风格上显得平实精练。今天,我们学习的《松鼠》这篇课文则运用了较多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说明,语言风格更显得生动传神,更具有文学色彩。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喜欢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只漂亮、活波、可爱的小松鼠,你们喜欢这只小松鼠吗?(喜欢)老师也非常喜欢,作者呢?

  ②作者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章,除了喜爱小松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仔细观察小动物)

  ③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和小松鼠一样可爱的小动物。如果我们想写出优美的文章,我们必须和作者一样:仔细观察小动物和喜爱小动物。

  (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谈话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八、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小练笔:观察身边的一种小动物,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学写一篇动物的说明文。

  《松鼠》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树的外形、生活习性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悟写动物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特点描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动物及生命的人文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趣

  1、同学们,你看过《人与自然》节目吗?你喜欢其中介绍的动物吗?在这些可爱的精灵中,你最喜欢谁呢?

  2、用一两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呢?(最好能用“我喜欢 的 ”句式,如温顺的小猫,忠诚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兔子,会唱歌的鹦鹉,憨态可掬的熊猫,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3、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一颗颗博爱之心,正式它构筑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和谐与美好。金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录像片)

  4、看完了录像片之后,用简洁的语言告诉老师,你喜欢这位刚认识的朋友吗?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5、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的一篇说明文——《松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师生都十分喜爱的《人与自然》节目引发交流的浓厚欲望,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有话想说,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然后由《人与自然》水到渠成引出《松鼠》,通过课件直观地了解松鼠的特点,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值得一提的是: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过程,自然融入说话训练和概括能力的训练,是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独特亮点。

  二、走进作者,课前热身

  1、同学们在家里预习了课文,了解到了作者的哪些情况呢?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老是提三个小建议:一是注意认真听同学的介绍;而是补充同学的介绍,同学介绍过的不再重复;三是说明一下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信息。

  2、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课文后面的介绍、上网、查工具书、向父母请教等方式,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布封的情况,我提议用用热烈的热烈的掌声鼓励自己一下。

  3、老师也查了作者的许多资料,并且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咱们交流一下,好吗?(多媒体课件: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1735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文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4、经过同学们的预习,现在还有生僻的字词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请大家帮忙的?学生提出生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坐着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同学们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搜集和处理信息,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在交流时老师的三个提示体现的是让学生了与交流,学会交流的技巧,并且在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课前热身的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同时将本课生字、此方面的重点进行强化,为学生进一步的感知课文做好准备。

  三、独立阅读,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课文可怎样分段,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课文的这几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分)

  2、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阅读时:字字入目,做到三不,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老师巡视知道个别学生,同时了解其他学生掌握生子的情况。

  【设计意图】

  快速阅读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新的阅读课文的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无声的独立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以及各段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段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课文。

  四、质疑问难,合作解决

  1、深入课文,勾画圈点。

  自己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进行勾画圈点。

  2、将自己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解决。

  建议: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在小组内把问题进行集中筛选,每小组集中提1-2个问题。

  3、对小组集中提出的问题全班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

  学鬼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每一堂课,老师都应该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是虚伪生带着思考进行阅读,在阅读中生发新的问题,有的问题自己在进一步阅读中会有新的感悟,有的问题需要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在互相启发中生成新答案。

  五、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他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读一读课文,你能否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2、学生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

  3、交流勾画的语句,体味语言的魅力。

  (1)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诗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成都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位孝为先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2)语言生动。

  例:“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4、比较阅读,体味语言的魅力。

  5、在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记一记。

  【设计意图】

  本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文笔细腻,文采飞扬,是不可多得的文学性说明文。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要求掌握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等知识性要点,还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感悟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所在。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勾画,说出自己的喜爱,表达自己的真心体验。

  六、创设情境,运用介绍方法。

  让学生办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创造性地介绍自己最可爱的一面。还可以把从课外了解到知识融合进来。

  接着教师引导:不光小松鼠可爱,其他的小动物也非常可爱,请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一个特点,互相交流。

  七、总结下课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说明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说明方法和顺序,介绍松鼠和别的小动物,是课堂的拓展延伸,是本课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好时机。当然,这一环节更要注意学习和创新,发现创新亮点,老师要鼓励、表扬。

  【板书设计】

  外形漂亮

  松鼠 动作乖巧 美丽可爱

  搭窝聪明

  【设计意图】

  此板书虽然没有什么创意,但抓住课文的最核心的要素:通过松树的外形漂亮、动作乖巧、搭窝时的聪明等描写美丽可爱的形象,唤起孩子们爱松鼠、爱小动物的朴素情怀。

  《松鼠》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驯”等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们见面,请看大屏幕。看过之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秘密吗?有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写了一篇有关松鼠的说明性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2.再读课文,思考松鼠有哪些特点?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漂亮、驯良、乖巧)(板书)

  (三)深入研读

  1.想想课文围绕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板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尾巴美丽的特点)

  2.松鼠的漂亮显而易见,那么它的驯良和乖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板书:食物;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板书:活动范围;“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3.同学们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体现松鼠的乖巧呢?

  (“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还十分警觉。”板书:过河;“它动作轻快敏捷。”板书:警觉;“它的叫声响亮,而且它还会生气。”第五段,写了松鼠搭窝。从地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设计等几方面说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动物。板书:搭窝)

  4.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课更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

  (四)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话出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我们都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作业: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

  四、教学反思

  真正的语文应该是通过反复阅读来陶冶情感,塑造人格的。在本课中,我请学生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写作,同时请他们自由讨论,通过对比《鲸》,进一步发掘文章写作的特点,提升写作能力。

  《松鼠》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设计

  ㈠、知识目标

  ⒈能读会认生字11个,多音字4个。

  ⒉了解要抓住特点说明事物,感受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㈡、能力目标

  ⒈学习课文由总到分,条理清晰地介绍小动物,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⒉在掌握根据事物特点组织材料的基础上,学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说明事物的写法。

  ㈢、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介绍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⑴、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⑵、体会本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初步学会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三、教学对象分析

  我校生源与其他学校相比处于弱势,学生的文化层次、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较低。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不完全理想。学生自觉性学习意识淡泊。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指导,将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让学生归纳寓意。从而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同时还会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我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重要的是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作为一篇写作训练的课文,课文内容一般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上,要体现利用课文充当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仿效的“范本”,以此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他们初步学会写一般的说明文的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定为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

  五、教学媒体设计

  ⑴、介绍松鼠的多媒体图片课件(导入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

  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适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有没有见过松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让我们随同法国的博物馆布丰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关彩图课件)

  [课件演示]:有关送鼠的常识。

  [课件演示]:作者简介。

  [课件演示]:学习目标。

  [课件演示]:教师先出示生字以及多音字,叫4名学生到黑板上注音并组词,师生共同纠正后齐读。

  [课件演示]:课件是在在学生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双边活动,教师归纳出课文的层次结构。

  [讲授课文]

  [课件演示]:

  ⒈“读一读”并思考:请速读课文回答,本文介绍了松鼠的什么特点呢?

  ⒉“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这种导入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喜爱,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它(动物)感兴趣,这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了。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事物,学起来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很用心。(3分钟)

  了解知识,帮助理解课文。

  了解作者创作成就。激起学生对作者的喜爱。

  明确目标,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以上三项均是老师出示课件,学生读,共3分钟)

  通过生字、多音字教学,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3分钟)

  简洁的课件帮助学生归纳出课文的层次结构,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掌握本文的段落内容。(7分钟)

  利用课件提问题,让学生能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课件演示]:解释“漂亮、训良、乖巧”三个词的含义。

  [课件演示]:针对“读一读”中所提的问题,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明确,并提出问题:三个特征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研读第2段(课件演示)]:先说说我的“漂亮”。

  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松鼠漂亮的词语。然后,边明确边出示相关的图片。

  [课件演示]:阅读第二节,思考下列内容。

  [研读第3段(课件演示)]:再说说“我”的“驯良”。(教法同上)

  [研读第3段(课件演示)]:

  最后说说我的“乖巧”。(教法同上)

  [语言品位]

  [提问(课件演示)]: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教师归纳(课件演示)]:总的来说:本文语言准确、生动。解释三个词语,为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打下知识基础。

  教师的归纳,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问题的提出,吸引了学生往下学的兴趣。

  让学生找出描写松鼠漂亮的词语,使得学生动眼、动心、动脑、动手。加强学生的参与率。

  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往下阅读。此时,教师不必急于归纳、解答。

  让学生找出描写松鼠漂亮的词语,使得学生动眼、动心、动脑、动手。加强学生的参与率。

  让学生找出描写松鼠漂亮的词语,使得学生动眼、动心、动脑、动手。加强学生的参与率。(11分钟)

  [课件演示]:准确的语言。(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品位例句3个,剩下均教会学生寻找例句,并作赏析。)

  [课件演示]:生动的语言。(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第2段的语言品位,剩下均教会学生寻找例句,并作赏析。)

  [课件演示]:生动的语言(教师归纳)

  [揣摩探究]

  [课件演示]:提问(问题略)

  [情感教育]

  [课件演示]:先演示藏羚羊、白鳍豚、东北虎的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简况,引入要求学生为保护野生动物提出3条建议。

  举一反三,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举一反三,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以上各项共需10分钟)

  通过学生“结尾一段能否删掉”的问题,让学生懂得如何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学生的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七、版书设计

  松鼠启示

  一、总说特征:漂亮、驯良、乖巧。⒈说明要抓住事物特点。

  外形→漂亮⒉说明要言之有序(总—分)。

  二、分说特征习性→乖巧⒊运用拟人手法。

  性格→乖巧⒋要仔细观察说明对象。

  三、补充其它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八、练习设计

  ⒈、仿写训练:“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小白兔也是大家非常喜爱和了解的一种小动物。请同学们仿照《松鼠》一文的写法,采用生动说明的手法,抓住白兔的特征,写一段关于“小白兔”的说明文。(参看右下图)

  ⒉、学以致用:请你分别以“漂亮”、“驯良”、“乖巧”为中心描述一种小动物。(参看左下图)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整体感知,理清思路——阅读赏析,突出重点——双边活动,突破难点——情感教育,培养意识——迁移训练,提高能力

  《松鼠》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

  2、感受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地对事物进行说明。

  学习重点:

  目标2

  学习方法:

  讲解、交流讨论

  课时计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松鼠是我们人类特别喜欢的小动物之一,可以说是自然界馈赠给我们的小宠物。但我们一般人对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是不多的。著名的法国作家布丰用他形象生动的笔墨满足了我们了解松鼠的愿望。

  二、阅读主场

  (一)在浏览课文的前提下,小组内交流对本文说明顺序的看法,然后在班上发言。

  (二)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特点从几方面说明

  漂亮1、面容美丽,眼睛闪闪有光2、美丽的尾巴一直翘到头上3、常常直竖身子坐着,最不像四足兽

  驯良1、经常在高处活动,从不接近人的住宅2、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3、常吃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乖巧1、用尾巴当帆和舵2、十分警觉,跑跳轻快,爪子锐利,叫声响亮

  1、窝干净暖和、宽广坚实2、窝口朝上,端端正正,有一个圆形的盖

  全文的说明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分说部分的顺序:

  (三)引导学生理解生动形象的说明。

  (教师举例并作示范分析)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形象。比如说: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加点的形容词写形貌漂亮,形象生动。)

  再比如说:

  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加点的动词写生活习性——驯良,写得生动活泼。)

  你还最喜欢哪些句子?找出来略作分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如有价值,再由小组推荐在班上交流。

  (四)播放一组有关小松鼠生活、活动的幻灯,使学生加深对松鼠特点的了解。

  (五)请两位同学向大家交流关于松鼠的其他知识(课前准备)。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抄写在积累本上)

  驯良乖巧玲珑矫健蛰伏苔藓褐色

  (四)布置作业:

  利用课文知识,向家长介绍小松鼠的特点。联系所学课文,以“写在学习《松鼠》之后”为题,谈谈你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感受。

  周智

  《松鼠》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文中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具体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具体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性格古怪的猫,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美丽又可爱的小动物——松鼠。(板书,指导“鼠”的写法)

  二、生字词预习展示

  1、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的生字词能难住你吗?(出示文中词语)三人小组内交流读一读。

  敏捷 嵌着 搽过油

  苔藓 遮蔽 毛茸茸

  榛子 橡栗 储藏

  扒开 缝隙 连蹦带跳

  2、请两个小组展示读准字音

  3、齐读

  4、理解词义

  用“敏捷”造句;在哪里见过“苔藓”,它是什么颜色的;给“遮蔽”和“储藏”找近义词。

  5、重点指导“捷、蔽”的书写。

  三、朗读课文展示,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1、两人小组内展示读课文,注意听清对方的朗读,随时做好小帮手。

  2、指名分段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谁在预习时思考了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段:外形;第二段:活动;第三段:住(搭窝);第四段:吃)

  课文中写到的松鼠的活动、住、吃也叫它的“生活习性”(板书:生活习性)。除了文中说到的活动、搭窝、吃以外,还包括游戏、睡觉、玩耍等都统称为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写动物类的作文时一般要写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理解内容,感悟写法

  (一)第一自然段外形特点

  1、默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来;再看看围绕这句话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松鼠的外形,用方框标出来。

  2、学生交流后指导朗读。

  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作者描写的这些方面吗?

  3、作者说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如果在描写它的外形时只说“它有四条腿,小小的面孔,一对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还有一条大尾巴。”,你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吗?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美丽描写出来的呢?请你轻声读读课文,在有关的词语下面加上小圆点。

  4、学生交流。

  预设:

  “行动敏捷”写出了松鼠的活动灵活;“玲珑”写出了面孔的小巧可爱;眼睛虽小,但“闪闪发光”,而且还像是有意“嵌进去”的;灰褐色的毛本不算漂亮,但“光滑得好像搽过油”;大尾巴不但“毛茸茸的”而且“总是向上翘着”,就显得特别美丽了。

  5、指导朗读背诵。

  (1)朗读时注意这些描写的词语。

  (2)用填空的方式练习背诵。(如果能准确填出来将奖励一组松鼠的图片)

  (3)欣赏松鼠的图片,看着图片,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二)第二自然段活动特点

  1、因为松鼠四肢灵活,行动敏捷,所以它们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他活动时的机灵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关联词“只要……就……”的恰当运用;“触动”的理解;松鼠的动作。

  (三)第三自然段搭窝

  1、如果我们在读书时能对文中的重点词语有敏感性,你就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方法。比如我们读一段时,重点抓住了描写松鼠外形的形容词,读第二段时重点抓住了一个关联词和一些表示动作的词。接下来我们自己来试一试怎么样?

  2、第三自然段写松鼠怎样搭窝,你会对这一段中的什么词敏感?(搭窝动作的词语)

  3、默读课文,用三角符号在文中标出松鼠搭窝时的动作的词语。

  4、出示本段,学生交流,动作词变成红色。指名读。注意读好这些动词。

  5、有个人也写了松鼠搭窝,他是这样写的(出示):

  他们搭窝的时候,先弄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弄在一起,再弄来一些干苔藓弄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弄紧、弄平。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弄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松鼠搭窝的过程,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吧。

  7、作者在描写松鼠搭窝的过程时,用了这么多表示动作的词,作者又是怎样把它们有顺序地连接起来的呢?

  (用了一组表示顺序的词:先——再——然后——还)

  8、谁再来读这一段,这次让我们感受到松鼠搭窝的顺序。

  9、像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还有很多,“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等,能换上这组词读读课文吗?

  看来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只要运用恰当都是可以的。以后,大家别忘了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使用啊。

  (四)第四自然段“吃”

  1、刚才我们从作者描写松鼠搭窝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在描写松鼠吃东西时,作者的用词也特别恰当,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请在文中画出来。

  “坐、捧、送”这几个词都用得非常好,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松鼠吃东西时有趣的样子。相机指导读好这句话。

  3、这一段中有三个“它们”,你能找出来并说出每个“它们”分别指代什么吗?

  “它”“他们”等这类词叫代词,指代前面已经点明的事物,我们在读书时如果能联系上文认真思考,就能准确地知道他们指代什么了。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哪些写小动物作文的方法?

  (1)可以先写动物的外形,再写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作顺序)

  (2)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从它们的活动、住、吃、游戏、玩耍、睡觉等方面来写。

  (3)无论写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重点是用词要准确,把他们的特点写具体。

  2、掌握了这些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养的小动物,特别要注意它们的生活习性。本单元学习结束后,你就能写一篇非常好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文章了。

  《松鼠》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

  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松鼠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1、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

  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六、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1、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松鼠》教学设计 篇8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聪明活泼,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本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教学目标: 松鼠课文目录

  1、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细致观察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理念:

  (1)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2)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对课文不作琐细的分析;

  (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关注动物。

  教学难点: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

  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图片)

  二、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注意加线字读音。

  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

  3、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擂台赛(多媒体课件展示擂台赛图表)

  1、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

  2、展开课堂活动“看谁得第一”的擂台赛

  学生自愿分为“漂亮”“驯良”“乖巧”三组,精读各段课文,按屏幕显示填写图表,看哪一组填得既快又准确。

  擂台赛结束,各组填写图表,并根据屏幕展示的松鼠图片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回答填写图表时,有时是选取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删减)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最后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板书:讨人喜欢)

  三、拓展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17幅松鼠图片)

  请学生在这17幅松鼠图片中任选一组(4张)设计邮票小型张,要求给设计的这一组邮票定个名并谈谈设计理念。

  四、课堂升华(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世界图片)松鼠课文目录

  1、请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的生存危机。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你想说点什么?

  2、请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和动作以及生活习惯等。

  《松鼠》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松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介绍。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外形特点,二、三、四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住和吃这三方面,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

  文中第一自然段对松鼠的描写虽然栩栩如生,但因学生从未见过松鼠,所以仅凭文字介绍依然无法使松鼠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教学中,我设想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松鼠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第二部分写松鼠的生活习性,要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松鼠活动、住和吃这些生活习性写具体的,是教学的难点。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我设计了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领悟文章内容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扮演松鼠,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加深认识。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动作,让学生加深记忆。

  二、教学目标

  1、能读会认生字11个,写字10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感情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写作方法。

  五、课前准备

  1、介绍松鼠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3、每个同学做一个松鼠头饰。

  六、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跟你们一起上课,你们猜,它是谁?(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松鼠的文章。(板书课题)从松鼠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

  2、补充介绍:松鼠也叫“灰鼠”。一般长相都是身体细长,尾大多毛,眼大,性格活泼,喜欢上窜下跳,稍有风吹草动即窜入密林或草丛中。

  3、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由于同学们没见过松鼠,对松鼠的知识了解甚少,上课伊始为学生补充介绍一些有关松鼠的知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松鼠的资料。

  1、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有关松鼠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搜集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也可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办法搜集到的?

  2、小组交流后,推选同学在班上说。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可以坐着读,可以站起来读,可以找伙伴一起读,也可以请老师和你一起读。

  [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尊重学生个性需要,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采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文。

  3、读全文,小组讨论: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第二课时

  (一)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松鼠的特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里迎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它是谁?录像里,拍摄了松鼠的一些生活习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对课文的主角——松鼠了解不多。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一只鲜活的松鼠呈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拉近了松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画松鼠,了解外形。

  1、学生找出描写松鼠外形的内容读一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松鼠。

  2、介绍松鼠的外形。

  (1)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画,向大家介绍松鼠的样子。

  (2)看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松鼠的外形的?

  (3)出示课件,学生根据课件内容完成练习。

  3、小结:学习了这段话,大家学会了介绍动物的外形可以先总后分进行描写,然后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它的外形。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画松鼠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松鼠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让学生画松鼠、介绍松鼠的目的:一是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话的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清晰的松鼠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三是让学生懂得介绍动物外形要按一定的顺序。]

  (三)学生戴自制头饰扮演松鼠,老师扮记者,通过问答,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1、采访松鼠活动的情况。学生表演松鼠的活动特点。

  2、采访松鼠住的情况。学生边接受采访边按先后顺序表演松鼠的搭窝过程。

  3、采访松鼠吃的情况。

  [通过采访、表演,调动学生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结合起来,把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松鼠》第二部分所写的,像不像刚才你们所介绍的。

  2、朗读后思考:二至四自然段各写了松鼠的什么特性?

  3、你觉得作者用了哪些词,哪些句子把松鼠描写得特别生动具体?

  4、出示课件:

  松鼠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最后,在搭好的窝上面加一个盖。

  1、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2、你能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句话吗?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先写松鼠的外形,再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在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时,着重介绍了它的活动、住和吃这三个方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事物,要抓住特点去写,才能把事物写具体。

  (六)写字。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捷”“蔽”“缝”的写法。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4、评价。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七、课外实践。

  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班级内互相交流。

  [此环节设计注意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松鼠》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揣摩父亲的心理,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请看大屏幕(课件)这么多小松鼠,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松鼠吗?、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许多这样的活泼伶俐、可爱至极的小松鼠,,但是有一只松鼠让作者格外偏爱,你知道为什么吗?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六课《那只松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多音字(课件)

  3、快读:找出课文中这样的词组(课件)

  4、通过几次的读文,你知道课文先写了什么?有写了什么?

  5、交代文章的写作顺序:倒叙并解释

  三、精读品味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中的那只松鼠,看一看和我们刚才欣赏的松鼠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读第二段。没有了生命是什么样的感觉?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时候吗?你能带着你所说的这种感觉来读一读吗?(无助、无能为力)

  2、师:此时,通过他的读,你体会到了松鼠的心里充满了什么?(生说绝望、恐惧)

  3、过渡:这只小松鼠如此可怜,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作者网袋里的一个“小俘虏”(课件)自由读(5段)

  4、作者为什么在“小俘虏”上加双引号?

  (1)能不能想象一下“俘虏”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生说)但是作者是想把它杀死吗?(生说)你从哪句话感受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生读)师:但是小松鼠心情能从哪可以看出来?(生读)指导读几个人,通过你的读让我感受到了绝望、抗拒、乞求

  (2)师:如果此时你就是那只躺在网袋里一动不动的小松鼠,你那古怪的目光里充满了绝望,你在想什么?(生)你那古怪的目光里充满了抗拒,你在抗拒什么?你古怪的目光里充满了乞求,你想说什么?

  (3)师:正是因为那只小松鼠有太多的担心和害怕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引读,像是——是——像是———(课件)

  (4)多么可怜呀,在它被逮住前又是什么样子?自由读书中第4段,

  课件:同桌练读指名读,出示窜、蹿。用动作演示。

  (5)师生配合,师:作者。生:松鼠。让我们共同感受那只松鼠原来的快乐。

  (6)作者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做的吗?指名读第七段,他为什么要长叹一声?

  (7)既然舍不得却还是把它放了,说明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8)我们理解了松鼠的原因,可他的女儿理解吗?读一读文章的结尾,从女儿的话语中你受到了什么?(善良、关爱生命、关爱小动物)

  四、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那只松鼠,它活泼怜俐,可爱至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又认识这样一对父女,心中虽有不舍,却仍然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希望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松鼠》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习“储备、贮存、不甘落后,哭笑不得”等新词。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松鼠的可爱和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松鼠的可爱和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解题质疑

  1、谜语导入。像鼠不是鼠,尾巴像扫帚,喜欢树上住,忙着摘松果。

  2、出示课题,畅谈收获。(预设:这只松鼠原本不在我家生活)

  3、再读课题,大胆质疑:你有哪些疑惑?(预设:松鼠从哪来?松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松鼠在我家干了些什么?我的家人喜欢这只松鼠?)

  二、课前检测,扫清障碍

  出示字词、指名认读,随机正音,书写指导,理解新词。

  三、初读文本,梳理文意

  1、独学静悄悄、对学小声说

  快速浏览课文内容,思考: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独学:自己先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对学:同桌交流,并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2、交流汇报: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预设:

  (1)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储备冬粮)

  (2)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晾晒蘑菇)

  (3)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自己垫窝)

  3、初读课文,你有什么感觉?(预设:松鼠很调皮、家人很喜欢松鼠、家人对它很宽容……)

  四、研读文本,入境悟情

  1、合作探究二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深有感触的句子(松鼠特点、家人态度两大方面),圈出核心词,简单做好批注,读一读,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2、交流汇报

  A: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这句话介绍的是松鼠的习性。写松鼠在我们家“整天满屋乱跑”“跳来跳去”,可从“惊人”“从来没有”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小松鼠的这些行为并没有丝毫的埋怨,我们读到的只有称赞。

  B: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俨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什么是“蹭”?指名动作示范:用小脸蹭自己的手。生活中谁会这样亲昵的蹭你的脸,你又会蹭谁?感情朗读)

  C: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读着爸爸的这句话,爸爸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知道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以“不甘落后”为抓手,体会爸爸的笑是怎样的笑?预设:骄傲的笑、自豪的笑。因松鼠的缘故自己错怪了孩子们,而爸爸们没有丝毫责备,而是哈哈大笑,这又是怎样的笑?预设:宽容的笑。)

  情景引读: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D: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家人疼怎样的心情?伤心、失落指名感情朗读)

  五、总结写法,对比学习

  1、小结写法:以叙述的方式,通过具体事例表现的松鼠的调皮可爱,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2、对比学习:思考:《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与布封的《松鼠》一文有什么异同?

  提示:文体、内容、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出示图片,谈感受

  2、阅读推荐:《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3、作业

  1、将本课的生字新词写会。

  2、模仿课文用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方法,写写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松鼠》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全家对松鼠的尊重和关爱。

  3、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我们全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有条件的可观察家中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齐读课题。

  2、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二、根据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师:请同学打开课本第118页,自读导语,想想导语提出哪些问题?(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自主阅读,把握内容

  1、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

  2、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学生说出后,引导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师根据概括板书: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叼物垫窝。

  四、深入探究,畅谈体会

  1、师:松鼠在我家做的三件事中,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事自学,谈谈体会,可写在书上。

  2、学生场所欲言,交流体会。

  汇报采取以下方式:

  (1)第一件事:储存冬粮。

  ①、地方:大柜顶上,妈妈的帽子下面。

  ②、内容:方糖,纸包糖……(因为松鼠在野外时,一到秋天就开始为自己储备冬粮,这是它的天性,即使到了人类的家中,它也改变不了这种天性。)引导理解:什么是天性?(天生就具备的性情,这是松鼠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能不能改变呢?不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个小钩子,马上叼走藏起来”可以看出松鼠的天性是不能改变的。)

  让汇报的学生朗读第一件事。

  ③细读课文,画出体现作者一家人十分喜爱松鼠的句子,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读一读。

  指名读。根据学生所读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体会情感。(课件出示)

  A、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地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从“惊人、从来没有”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小松鼠的行为并没有丝毫的怨恨,相反有的是称赞。)

  B、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这句话可以看出松鼠和“我”是多么地亲密无间,我又是多么了解松鼠的需要。从“跳、蹭、轻轻咬”这些动词不仅写出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C、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爸爸对松鼠的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

  (2)第二件事:晾晒蘑菇。

  ①、抓住“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教师点拨,学生想象:如果把蘑菇从鹿角上摘下来,放在一边,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松鼠肯定再次把蘑菇晾在鹿角上。再一次让学生体会松鼠的天性是不容改变的。)朗读,齐读。(读出令人惊讶的语气。)

  ②、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假如我们看到松鼠晾晒的蘑菇,心情会怎样?从中体会出什么?

  (3)第三件事:叼物垫窝。

  ①、学生抓住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交流。

  ②、启发学生想象松鼠在森林里如何垫窝,这也是它的一种天性。即使房子里冬天很暖和,它也照样保留着老习惯。

  ③体会体现作者一家人十分喜爱松鼠的句子。“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他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松鼠不见了,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找。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却“空落落”的,他们是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④每句话理解后指导读。指名读,齐读。

  五、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想想作者怎样把这种喜爱松鼠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而本课则是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板书。)

  3、让学生对比五年级学习的《松鼠》说说表达方法的不同。(出示《松鼠》课文)

  六、课外延伸。(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松鼠的照片。(播放松鼠的照片)看了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有一只聪明可爱、动作灵活的松鼠跑到你家里,你会怎么做?请你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具体事例来说说可能出现的情景并充分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学生讨论。

  3、学生交流。

  七、作业

  1、把上面拓展,当作小练笔完成。

  《松鼠》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设想:

  让“略读课”成为课、课外阅读的桥梁。力求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学会“明大意,悟感情”的阅读方法。

  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对小动物关爱之意。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空,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会“明大意,悟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磁带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1、师: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朋友。(板画松鼠)

  2、你了解松鼠的哪些特点呢?

  3、过渡:如果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家伙来到你的家,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画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对松鼠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二、 初读感知

  1、大声读,遇到不懂的字请教旁边的同学,边读边想:松鼠做了什么事?

  2、汇报。(引导学生用小标题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参与板书)

  [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内空,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板书,扩大学生参与课堂的面,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

  三、细读体会

  1、过渡:做了这么多坏事,我们一家人肯定很讨厌这只松鼠吧?

  2、小组比赛:哪儿体现家里人对松鼠的喜爱?(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读)

  [将比赛引放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读中感性,以读促悟,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

  四、总结写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师:整篇课文无处不体现了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喜爱,那作者是通过什么告诉我们的呢?(总结写法并板书)

  [读是写的基石。在读的基础上,适时总结写法,使学生有了很好的借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

  五、总结学法

  1、过渡:有一个作者,把他和小鸟相处的事也记了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放录音《珍珠鸟》,围绕小黑板听、思考)

  2、汇报,总结学法并板书

  3、自学选读课文《军犬黑子》,汇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能让其以后都能更有效地更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六、布置作业

  1、用“明大意、悟感情”的方法学习其它课外书籍

  2、用一件具体的事写出自己与动物的感情

  [课虽止,知识无止。让学生带着课上学到的知识走向广阔的知识海洋,不仅能巩固课堂上学的知道,而且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多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具体事例 感情

  储备冬粮

  (板画松鼠)跑进家来的松鼠 晾晒蘑菇 喜爱

  垫窝过冬

  明大意 悟感情

  教后反思:

  本篇课文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类故事,十分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在此基础上,引进阅读方法的指导,避免了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深化了课程的内容,又使学生得到了阅读的一种方法,架起了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松鼠》教学设计(精选13篇)】相关文章:

松鼠教学反思05-25

《松鼠》教学反思05-18

《松鼠》教学反思01-02

松鼠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12-06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件设计05-04

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1-15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反思05-24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15篇)04-02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15篇04-02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反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