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14 12:23:18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小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1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玩具兵进行曲”》摘要:首音乐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珊珊,珊珊的家里有个很大很大的玩具柜,里面有小兔子、小猫、小猴子、大象、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这天,放音乐玩具出来啦!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曲式结构,体验进行曲的乐曲特点。

  2、能大胆创编出各种玩具形象表现A段音乐并在B段音乐中创编出相互逗乐的滑稽动作。

  3、学习在乐曲间奏部分较快地找到同伴,体验相互逗乐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重点:

  能根据三段体乐曲创编出各种玩具形象,用动作表现出进行曲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随《摇篮曲》做动作进活动室,感受乐曲舒缓、优美的曲调。

  2、对比欣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体验进行曲的乐曲特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音乐,你们仔细听,这首音乐和刚才那首有什么不同?听了这首歌你想做什么?”

  “像这首这样听起来很有力量,想要走队的音乐就叫进行曲。”“这首音乐叫《玩具兵进行曲》。”

  3、完整欣赏第二遍音乐,边欣赏边看课件、听故事,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在这首音乐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珊珊,珊珊的家里有个很大很大的玩具柜,里面有小兔子、小猫、小猴子、大象、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这天,(放音乐)玩具出来啦!你看,它们走得多神气、多有精神、多高兴。(第二段)瞧!它们每人找了一个好朋友,朋友和朋友之间做起了相互逗乐的游戏,那有趣的.动作使它们多么高光啊。(第三段)听!大鼓、号角又响起来了,小玩具很快地排好了队。珊珊回来了,玩具们赶紧跑向平均玩具柜,珊珊“砰“的一声推开门,玩具们都不动了。

  提问:“这首音乐分了几段?”

  4、分段欣赏。

  “下面我们就来分段听一听,每一段音乐都讲了小玩具兵们在做什么?”

  〈1〉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你可以闭上眼睛去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玩具,它在做什么?”

  表演给大家看一下。

  跟音乐表演动作。你现在就可以扮演一种小玩具,跟着音乐表演一下。

  〈2〉欣赏B段音乐。

  “听这段音乐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向好朋友问好,在互相逗乐,你做什么样的动作能把你的好朋友逗乐了?”

  随音乐表演互相逗乐的动作。

  〈3〉欣赏A`段音乐。

  仔细听这段音乐和前面第几段音乐一样,它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随第三段音乐表演动作。

  5、完整欣赏第三遍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出动作。

  (1)教师随着音乐讲述游戏情节,进一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2)每段音乐开始处,提醒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表扬与同伴愉快交流的幼儿。

小班音乐教案2

  游戏过程:

  老师做猫妈妈,全体幼儿做小猫。第一段,小猫边唱边随音乐动作,唱到最后一句时,小猫四散跑开,找地方躲藏。第二段,猫妈妈边唱边点小猫的头,唱到最后一句时,被点到的小猫边叫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歌曲唱完后,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啊?"未点到小猫边叫边跑到猫妈妈身边,游戏重新开始。

  要求:训练幼儿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启发幼儿形象的表演。

  准备:小猫头饰若干个。

  提示:

  1、先教幼儿唱会歌曲。

  2、启发幼儿创编游戏基本动作,如小猫走路,摸胡子,捉老鼠等。

  3、教幼儿玩游戏,不必要求幼儿动作统一,但必须要求按音乐节奏动作。

  4、教师应参与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3

  设计背景

  根据小班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特别喜爱的情感,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会用音乐活动的形式来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

  2、会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内容,并根据歌曲的内容来大胆想象创编动作。

  3、激发幼儿对小动物喜爱的情感。学会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这种情感。

  4、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培养幼儿积极、自信的情感。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

  1、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2、学会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已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难点:

  1、由于幼儿经验的限制,在创编动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2、幼儿能大胆的在集体前面表演。

  活动准备

  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的'图片和头饰,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走路》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放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背景导入课程: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

  2、复习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3、我们都爱小动物,也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叫的了,那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小动物们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二、基本环节:

  1、欣赏歌曲《走路》,请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轻轻哼唱。

  2、出示小兔子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提问题:这是谁?它是怎么样走路的?(让小朋友自主想象模仿一下)学习歌曲: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

  3、出示图片二,小鸭子的图片,提问题:这又是谁?它又是怎么样走路的?(让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子学习歌曲: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

  4、出示小乌龟的图片提问题:小朋友猜猜看小乌龟又是怎么样走路的?引导幼儿根据刚才听过的歌曲回答。(让小朋友自主模仿动作)学习歌曲: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呀爬。

  5、出示小花猫的图片提出问题:小花猫又是怎样走路的呢?(让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动作)学习歌曲: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6、老师有表情的、完整的把歌唱一遍。

  7、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学唱歌曲。

  8、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主创编动作。如: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小朋友双手竖起中指和食指放在头顶上做小兔子的耳朵,跟着音乐节奏双脚往上跳。)小鸭子走路摇呀摇呀摇(小朋友双脚屈曲着走路,双手打开在身体两旁,手掌并拢往上压,并前后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呀爬(双手在前面交替不停的作爬的动作)。小花猫走路静悄悄(双手撑开五指在脸的两旁往外拉,双脚轻轻的往前走)。小朋友也可以根据自已的想象做出不同的动作。

  三、结束环节:

  老师:今天我们学了歌曲《走路》,也学会了一些小动物们走路的样子,现在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来到动物园里,找我们的小动物朋友们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呀?给小朋友戴上小动物的头饰,放上音乐,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和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四、延伸环节:

  老师: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学会唱《走路》这首歌曲,还会创编出这么好的动作来表演。小朋友回去以后记得表演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看哦。老师再交给你们一个任务,那就是:以后和更多的小动物们交朋友,不但多观察它们走路的样子。还要观察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都有些什么朋友?记得下次来的时候告诉黄老师哦。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的样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动物走、跑的课件,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根据已有经验中小动物的基本特征来替换歌词。

  学习歌曲,尝试用问答的形式进行歌唱。

  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小朋友想一想》。

  图片:大象、白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都见过什么小动物?"

  2、老师以问答的形式范唱歌曲(清唱)。

  老师:"大家都认识这么多小动物啊,那我要出一个关于小动物的`问题,看谁能答上来。"(第一段:老师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 幼儿答后,老师再唱:"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第二段:老师在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幼儿答后,老师再唱:"耳朵长,是白兔,白兔耳朵最长。")

  3、提问歌曲中都问了什么?是怎样回答 的;老师引导幼儿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诵歌词。

  4、老师幼儿以问答的形式尝试唱歌曲。

  老师问,幼儿答,也可互换角色反复进行歌唱,增强幼儿对歌词的掌握和熟悉旋律。

  5、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来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6、老师总结、评价,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感受和体验木偶跳舞的特点.

  3、能根据图片,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协调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4、知道与朋友互换,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领。

  活动准备:

  人体图;不同姿态{可以互相调换}的木偶图若干;红.黄手腕套{与幼儿人数相等};彩色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木偶人跳舞是怎样的`。

  1、“老师最喜欢跳舞,现在老师跳给你看.”教师随音乐跳舞,“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么感觉?”

  2、“刚才老师跳的舞和我们平时跳舞有什么不一样?”从动作上引导幼儿区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会动?”结合幼儿的发言,教师在人体图上作记录.并丰富幼儿的知识: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4、“为什么木偶人只有关节在动?”告诉幼儿它没有生命,是用木头做的,而我们人有生命,挑起舞来就非常好看.

  5、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除了刚才做的,你还想做什么?”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动作来.感受木偶跳舞的动作特点.

  二、进一步体验木偶人跳舞,学习看图做出相应的动作。

  1、“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哪里有些特别?”引导幼儿发现木偶身上有两种颜色,并请幼儿根据木偶的特点,给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们也象它一样,一边红,一边黄.”请幼儿自己戴上手腕套,并和小木偶对比,是否一样.并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尝试看图做动作.

  3、“你们的后面也有许多的小木偶,去找一个做好朋友吧.”请幼儿看自己的图片做动作,并互相学习.

  4、“小木偶还会变身呢.”请幼儿和身边的小木偶变身,并做动作,告诉幼儿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换,可以学到更多的动作.

  三、“小木偶累了,我们轻轻把它请下来,好吗?”幼儿再次和老师一起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后的反思:

  活动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它能给幼儿综合整体的知识,从“小木偶”动态的东西进入,把肢体语言,区分左右手,习惯的培养......非常自然的整合进去,体现了师生互动,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着老师做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愿意亲自尝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铃鼓的拍击及时作出“泡泡破了”的反应。

  2、体验跟着音乐做游戏的乐趣。

  3、掌握好音乐的节奏。

  教学重点:

  根据鼓声做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难点:

  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肥皂水,吹泡泡的工具

  2、音乐磁带《吹泡泡》,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装肥皂水的瓶子,引起幼儿的注意。

  (1)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2)教师蘸肥皂水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2、示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1)教师示范“吹泡泡”,“泡泡飞上天”,“泡泡爆炸了”等动作。

  (2)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歌曲“吹泡泡”。

  (3)教师边唱歌,边和幼儿拉成大圈一起做模仿动作。

  3、音乐游戏“吹泡泡”。

  (1)幼儿散开,边唱歌,边玩游戏,唱到最后一句“啪”时,听到铃鼓声拍一下手,然后跳起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让3~5名幼儿自由结伴,拉成小圆玩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拉成大圆玩游戏。

  活动延伸:

  层次一:愿意参加游戏,在教师提醒下做动作。

  层次二:能根据儿歌的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层次三: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自如地做踮脚,下蹲,拍手挑起等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7

  找呀找呀 找呀找

  找到一个朋友

  敬个礼呀 鞠个躬

  笑嘻嘻呀 握握手

  大家一起 大家一做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8

  苹果(小班音乐)

  歌曲苹果(小班)

  1=C 4/4

  553655 3 / 1353221://

  树 上 许 多 大 苹 果,一 个 一 个 摘 下 来。

  我 们喜 欢 吃 苹 果, 多 吃 苹 果 身 体 好。

  要求:初步掌握歌词,熟悉曲调,会听前奏并整齐地开始唱。

  准备:磁性教具(一棵大树,许多红苹果)。

  过程:

  (一)出示苹果树,提问:这棵树上有许多什么?(苹果)什么颜色的苹果?(红颜色)大家看,老师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说边把苹果拿下来。你们喜欢苹果吗?(喜欢吃)多吃苹果身体怎么样?(身体好)

  (二)将拿下来的苹果再贴上去,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示范唱一遍。

  (三)教幼儿学说歌名“苹果”,教师再范唱一遍。

  (四)带幼儿按节奏念歌词1----2遍,幼儿学唱歌曲,用整首教唱法,学唱3---4遍。

  建议:除边连续唱段歌词外,还可以采用每段歌词先念后唱的'方法,念歌词要合旋律的节奏(×× ×× ×××)。

小班音乐教案9

  活动由来

  班里一名幼儿从家带来栗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使孩子对栗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进度,“铜碰钟”是幼儿要学习和认识的乐器,因此预想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细则》中提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依据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好听的叮叮”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听辨特定声音“叮叮”,感知曲式。

  2、认识铜碰钟。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栗子、三角铁和圆舞板。

  2、物质准备:音乐、小魔棒、魔袋;三角铁、圆舞板各一个;铜碰钟、托盘、栗子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乐器和道具感知“叮叮”和曲式。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铜碰钟的外形、音色和材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听音乐《慢慢走》,跟老师做动作。

  2、感知“叮叮”。

  (1)做游戏:出示魔棒,跟着魔棒一起说“叮叮”,指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听“叮叮”的音乐,在音乐“叮叮”的时候,引导幼儿拍身体的不同的'地方。

  A段:“叮叮”——拍奏肢体。

  B段:扭动身体。

  3、认识乐器铜碰钟,并用乐器来感知曲式。

  (1)出示魔袋:里面放有三角铁、圆舞板、铜碰钟。

  (2)教师分别敲响这i种乐器,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根据乐器的音色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3)幼儿分别说出三角铁、圆舞板两种乐器的名称、材质、演奏方法。

  ①认识铜碰钟:介绍乐器的名称——铜碰钟。

  ②倾听和分辨三角铁和铜碰钟的音色——都发出“叮叮”的声音。

  ③探索铜碰钟的材质——木质和铜质。

  ④探索铜碰钟的演奏方法——可以变换各种造型。

  (4)用乐器来感知“叮叮”和曲式。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歌表演动作。

  3.增强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1.音乐磁带一盒。

  2.请一位配班老师做好情景表演的准备。

  3.简单的场景布置(小桌一张、上面放一只茶杯,小椅子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活动:

  师:妈妈工作了一天,辛苦吗?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照顾妈妈?(引导幼儿大胆地谈一谈怎样关心、照顾妈妈。)

  二、学习歌曲:

  1.欣赏视频。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关心她妈妈的。(播放视频)她做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歌词来小结。

  2.教师范唱。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妈妈》。现在听老师来唱一唱。

  3.幼儿轻声跟唱。

  师:请你们轻轻跟着老师来唱一唱,老师想听听小朋友好听的声音。

  4.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来自己唱一唱。

  三、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1.大胆学习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表演。

  师:请你听着音乐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动作。(边放音乐边想动作)请一个小朋友来和老师表演。老师扮妈妈,小朋友做孩子。

  2.幼儿做孩子,老师扮妈妈,边唱边表演。

  3.请一半幼儿扮做妈妈,一半幼儿扮做孩子,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百科:"妈妈"(拼音mā mā)是母亲的口语。"妈"从造字上看,妈是形声字,从女,马声。本义是称呼母亲,重读仍为原义。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广雅·释亲》:妈,母也。《康熙字典》"俗读若马,平声。称母曰妈。"在历史长河中,"妈妈"这个词的含义经过变化,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妈妈"不是外来词,人类的各种语言中,MAMA的发音总是用来称呼母亲的,因为这是人学会的第一个音节。在上古汉语中"母"发ma音。

小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中反复的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并能随音乐表现小汽车的开始和停止。

  2、体验音乐游戏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开始和停止》,纸箱小汽车若干,软飞盘若干、PPT、红灯和绿灯指示牌。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1、 律动进场,师:“春游去喽!”幼儿自由地开小汽车,教师随机的出示红灯和绿灯。

  2、师:“休息站到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给汽车加点油吧!”

  二、活动过程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

  (1)询问游戏中看到红灯停下来的幼儿,师:“刚刚你为什么会停下来,看到了什么?”

  (2)师:“我为大家请了一位小导游,我们来看看是谁?和她找个招呼吧!”

  (3)小导游朵拉,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红绿灯就藏在这一段音乐中,我们一起听一听,找一找把!(完整欣赏,幼儿自由回答)

  2、分段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中反复的开始和突然的`停止

  (1)师:“哪里表示红灯,哪里表示绿灯?”

  (2)幼儿上前示范,其余幼儿跟着音乐变换动作。

  3、尝试用开汽车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中反复的开始和突然停止。

  师:“欢乐城堡可好玩了!咱们跟着朵拉一起出发吧!”

  三、游戏《开汽车》

  1、到达城堡,小导游朵拉:车太多了,开不进开了城堡,怎么办?(换成大巴车)

  2、大巴车来啦!幼儿有序上车,出发游览欢乐城。

  小百科:1680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设想了喷气式汽车的方案,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但未能制成实物。

小班音乐教案12

  教学目标:

  1、喜欢朗读和表演诗歌,感受其中的快乐。

  2、理解诗歌内容,在阅读中能明白事物的对应关系。

  3、认读重点字词:颠倒、清早、石头、滚、外婆、笑呵呵、咬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理解活动

  1、看挂图。

  教师引导语:有一个粗心的小画家,画错了很多地方,我们一起来帮他找出来,幼儿观察画面,找出其中颠倒的场景。

  2、欣赏诗歌

  3、幼儿自主阅读

  思考:诗歌中所写的事物关系正常吗?有哪些奇怪的`地方?

  4、集体阅读

  三、游戏活动

  游戏:盲人摸字。

  教师把大字卡在黑板上随意排放。

  教师或以幼儿扮作盲人,用手去摸某张字卡,摸到后挣眼睛,说出该字卡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游戏反复进行。

  四,体验活动

  1、教师播放音带,幼儿看书划读跟读诗歌。

  2、教师在挂图上贴上声势图谱,请幼儿边看边读边动作,边念诗歌。

  3、趣味朗诵,教师随意将挂图上的部分字词用纸遮起来,小朋友念诗歌,念到被遮起来的字词用"弹舌“或”咂嘴“等小动作代替。

  五、创造活动

  1、自编颠倒歌。

  2、交流感受,说颠倒话,听颠倒歌,大家的心情觉得怎么样?

  六,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教师播放音乐,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小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2、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请家中有玩具娃娃的幼儿带娃娃来园;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玩具娃娃若干。

  2、《小娃娃》歌曲录音带和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活动过程:

  1、 教师用玩具娃娃的口吻,引出内容。

  2、 让幼儿自选娃娃。

  将幼儿家中带来的和教师准备的玩具娃娃摆放在幼儿的'前面,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

  3、听音乐、边欣赏音乐、边欣赏手中的玩具娃娃。

  提问:

  (1)小娃娃长得怎么样?

  (2)你喜欢小娃娃的什么?(如眼睛、头发等)让幼儿用手指着玩具娃娃说。

  4、边听音乐、边指娃娃相应部位。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拍娃娃睡觉。

  6、带娃娃去散步。教师边哼唱歌曲,边带幼儿抱着娃娃去散步。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如果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模仿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富有童趣的讲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兴趣拓展的好办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似乎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致,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弱的缘故吧,相信以后会改变的。

  小百科:娃娃,指小孩子、婴儿,或特别可爱像动物的玩偶。

小班音乐教案14

  活动准备:

  一、各种打击乐器4-5件。

  二、音乐伴奏带、录音机。

  三、嘴巴、手、脚图片标志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1、教师逐一出示并操作打击乐器使其发出声音,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样让乐器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双响绑和三角铁是老师用不棍和铁棒敲一敲发出声音的,沙锤和串铃是老师用手摇一摇发出声音的。

  二、认识身体乐器。

  师:这些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可以发出很多好听的'声音的,也是一件乐器。

  1、认识“嘴巴”乐器。

  A、引导幼儿用嘴巴发出多种声音:弹舌头、搓上下唇、弹上颚等。

  B、播放一段音乐,用嘴巴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2、3)环节为:认识“手”乐器和认识“脚”乐器,方法同1环节。

  三、表演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1、集体自由选择嘴巴、手、脚中的一种乐器为音乐伴奏。

  2、集体自由结合几种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3、游戏:看指令,选乐器。

  师:小朋友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来玩游戏了。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标志,分别是:嘴巴、手、脚。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音乐边看我举起来的是哪种身体乐器,而且你们要按照老师的标志去选择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

  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请部分幼儿参加游戏,其他幼儿观看。

  第二次请全体幼儿参加游戏表演。

  四、亲子同乐。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现在我们请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来用身体乐器为音乐伴奏吧!(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表演)

  活动目标:

  一、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二、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三、萌发喜爱打击类音乐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15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拾豆豆》这首歌曲内容简单,歌词容易记忆,初次体验京腔京韵的戏曲风格,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喜爱之情。本节课的重点是结合图谱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难点是能边做动作边唱歌曲,体验歌表演带来的乐趣萌发珍惜劳动成果之情。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拾豆豆》是京剧类型歌曲,通过学习拾豆豆这首歌曲,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艺术。同时,大班幼儿有许多歌表演的经验,但是大部分幼儿在新授歌曲中加上歌表演的形式,往往会出现顾手不顾脚,顾脚不顾嘴的情况。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动作也逐一增加。

  活动目标

  1.结合图谱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

  2.能边做动作边唱歌曲,体验歌表演带来的乐趣。

  3.萌发珍惜劳动成果之情。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PPT、伴奏音乐U型座位、

  一、欣赏导入

  导语:孩子们你们见过豆豆吗?你见过的豆子是怎样的.?

  二、初步感知歌曲

  1.游戏“猜豆豆”,翻图谱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豆豆”的游戏。

  要求:教师演唱歌曲的同时开始在手中藏豆豆,当歌曲结束时请一位幼儿猜豆豆的哪只手中,猜对者可以上前翻一张图片。(4次演唱)

  2.图谱展现,完整演唱

  (1)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2)提问:这首歌曲你们知道是什么类型的么?

  小结:这首歌曲它是一首富有京剧韵味的京歌。

  三、学唱歌曲

  秋天,豆豆成熟了,一颗颗落在了地上,要怎么做呢?赶快让我们提上小竹篮,去捡豆豆吧。豆豆会被谁捡走呢,这可是个秘密,待会请你闭上眼睛来猜一猜。

  唱完一遍歌曲,我会找到我喜欢的那个篮子,被我点到的那个幸运儿要马上唱一句,“哈~~~~~”,其他的小朋友猜一猜豆子在谁哪。(游戏反复3-4遍)

  四、创编动作

  过渡语:你们想亲自拾豆子吗?那让我们出发吧。用好听的声音唱歌的小朋友一定能捡到有大有多的豆子。

  (1)边唱边做既兴动作,体会怎样的动作更适合京歌的特点。

  (2)集体边唱边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结束语:回去我们可以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大全05-31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01-02

音乐小班教案03-03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3-08

【热门】小班音乐教案01-08

小班音乐教案【荐】01-10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02-09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