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教案

时间:2023-01-08 15:16:16 教案 我要投稿

《悯农》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悯农》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悯农》教案(15篇)

《悯农》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萌 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3、理解“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视频朗读古诗、小孩用餐照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古诗引出主题。

  师 :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古诗了,小朋友还记得吗?

  幼:记得。

  师:哪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吧,《春晓》、《咏鹅》、《七步》。

  师:小朋友真棒,都已经记得这么多的古诗了,今天啊罗老师还想交小朋友一首 古诗你们想不想学啊?

  幼:想。

  师:好,在我们学古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罗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出示挂图) 师:小朋友请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

  幼:太阳。

  师:哪小朋友知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呢?比如早晨、中午、还是晚上。 幼:中午

  师:对了,中午的太阳是最红最热的。晒得禾苗都弯下了腰。(出示第二幅图)

《悯农》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听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哦!”

  1、师:我的儿歌念完了,请你来说说看“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不容易)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重点)

  师: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请我们小朋友来念一念。先听沃老师来念一遍,听听我是怎样来念的。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出示悯农的图片。

  师:沃老师这里有一张农民伯伯锄地的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古诗中“锄禾日当午”的意思吗?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师:这整首古诗的意思是: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三、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难点)

  师:古诗里有个词语“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很累,很忙)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妈妈干家务辛等。

  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扫卫生的照片及幼儿吃饭的照片)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员阿姨每天给我打扫卫生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阿姨很辛苦)。

  四、老师小结。

  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厨房阿姨辛苦把饭菜烧好,阿姨每天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要爱惜粮食,把饭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净……)

《悯农》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学生自学

  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

  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

  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是“一颗星”的“颗”。

  闲:里外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木”。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四、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五、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

  颗:左右﹑宽窄﹑高低﹑长短一样,“果

  ”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闲、夫、饿、死”让学生说说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天()拉()一颗()

  夫()粒()一棵()

  3、背诵古诗

  (1)自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六、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七、布置作业1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1悯农(二)

  李绅

  难字:颗闲饿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同桌之间互相听写词语,写完后,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3、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1、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提问:读懂了诗的意思,你有什么感受?

  (1)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诗句的内容说明:农民在万物生长的春季撒下了种子,他们要为庄稼浇水﹑施肥﹑除杂草,每天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到了金色的秋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但是他们不能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乃至饿死﹑不能生存下去。)

  (结合插图的内容说明:这农民一家人各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衫,那位妇人的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

  3、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二十个字,就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那么多的社会财富,他们是值得歌颂的﹑赞扬的。但是他们没有权力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合理的社会使他们贫困无助、冻死饿死﹑不能生存下去。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遭人痛恨的。

  三、朗读古诗

  1、配乐听老师范读并评议诵读情况。

  2、伴着音乐自己练习朗读。

  3、在小组内参与朗读,互相学习。

  4、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练习巩固

  完成书中的第4题。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检查第4

  题,进行自评。

  2、把《悯农二首》背给家人听。

《悯农》教案4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录音,米饭,场地布置(杂草地)。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师角色扮演并提出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吗?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呢?

  2.看图片,理解古诗大意。

  (1)师:当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的时候,我扛着锄头去种地。(出示教师角色表演时的种地图片)

  你种过地吗?和我一起去怎么样?今天你们可要帮我的忙,把地里的杂草拔光,要仔细地一个挨一个地拔,千万别漏掉哦。(幼儿体验拔草,体会农民锄地的辛苦)

  提问:为什么不想拔了? (太累了,太辛苦了)

  小结:拔了这么一点就累了,每天我不仅要拔这么多草,而且还要种粮食,你说我累吗?我辛苦吗?

  (2)边出示图片,边提问。(出示第二张图片)

  太阳照到身上什么感觉?热了会怎么样呢? (流汗)

  (出示第三张图片)

  小结:我看到粮食变成餐桌上的美食时,就更高兴了。

  (出示第四张图片)

  提问:可有时候我还是会生气,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出示第五张图片)

  提问:为什么我会生气呢?

  3.看动画,听录音,进一步理解古诗。

  (1)听古诗,说诗名。

  提问:谁听到了古诗的名字,是什么?

  (2)看动画,欣赏古诗。

  (3)观看动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提问:大米和所有的粮食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吃饭时,应该怎么做呢?

《悯农》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同学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从而训练同学喜爱人民,敬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2、熟悉本课11个字,一个多音字“没mo”,会正确书写8个字。

  3、指导同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同学学习古诗的爱好。

  二、教学重点

  1、把握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

  三、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韵律的同时,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同时,培育同学喜爱古诗、爱学古诗的爱好。

  四、教学预备

  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图片、课前查找有关资料。

  五、教学时数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农夫伯伯辛勤耕种出来的)请大家到田间看看他们是怎么种田的。(课件演示或出示图片)

  2、指导同学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再认真观看农夫伯伯的动作、表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3、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许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怜悯讲。悯农是怜悯农夫的意思。

  4、同学介绍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了解唐代诗人李绅。

  5、这首诗大家并不生疏,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二)在朗读中理解诗句。

  1、对比拼音,自读古诗。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3、小组里相互争论,然后全班沟通。

  4、再次用课件演示农夫耕作画面。

  边读边看图,理解第一句。

  (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

  (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非常酷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夫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5、指导朗读。这句诗应当怎样读?自己练,在班里读。(饱含辛酸的语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范读、领读、指名读)

  6、学习其次句,领悟其义。

  (1)个人读句,小组争论,说说读懂了什么。

  (2)理解词语的意思是:“盘”指吃饭的碗,“餐”指饭,“皆”是都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每粒都是农夫用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4)指导朗读,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吟诵全诗,联系实际。

  1、大声诵读,练习背诵。(采纳诗句、单人背、互背等方式)

  2、学习这首古诗后,你想对农夫伯伯说些什么?你想对铺张粮食的人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长。

《悯农》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认本课:“农、午、汗、粒、辛”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农夫劳动的'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培育同学敬重劳动、疼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具预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认五个生字;朗读、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古诗使同学体会农夫劳动的辛苦,初步培育同学敬重劳动,疼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爱好,通过这样一个同学饶有爱好的诗歌,引出课题,进而极大的诱发同学的学习动机。

  2、深情范读,激发情感。《悯农》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感情真挚朴实。教学中,利用课件饱含深情的范读,使同学能在学习之前,有一个整体感知,受到熏陶、感染。

  3、品读感悟,读有感情。现在孩子过于娇惯,许多孩子挑食,饭菜不合胃口就大哭大闹,不想吃就扔掉,铺张现象日益严峻。对于这首诗的把握,除了感受古诗的魅力,还应注意对同学的情感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不是生搬硬套地强加给同学,而是结合多媒体,引导同学细细品尝诗句,从饱含深情的朗读中去细细感悟,从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娓娓道来,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

  1、师描述: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想不想?(好)那咱们抓紧去听一听吧!(课件播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音乐。)听了以后觉得怎么样?好不好听?

  2、好吧,今日老师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悯农》(贴上卡片)揭示课题,熟悉生字“农”,(出示“农”的带拼音生字卡片),强调读准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范读古诗

  1、出示课件:(本首诗的插图)老师描述: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这首诗是唐朝的一位诗人李绅写的。李绅呀是当时的一个大官。有一年夏天,他来到农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地里干活,不由得随口吟诵……

  2、播放课件:配乐朗读古诗。

  三、初读古诗,识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再读古诗边读边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给要求会认的生字做上记号。

  3、小组同学合作读生字。

  4、反馈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去掉拼音帽子认读生字,齐读。

  (3)现在该把它们送回家了。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信任大家肯定能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

  四、逐行读诗,品尝。

  1、指导朗读1、2行。

  (1)下面让我们跟诗人一起到田间去看一看(课件出示一个夏天的中午老农在田间锄禾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1、2行诗)这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老师相机依据同学的回答播放课件范读)你们情愿像这样读吗?抓紧练一练吧。(同学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是啊,夏天的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多热呀!假如是你,你想做什么?而这位老农呢?(指名读)

  (4)谁能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男女生读)

  (5)你们读得真好!假如能表演读就更好了。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表演读、全班读)

  (6)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指名说)

  (7)是啊,这么酷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里,多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齐读1、2行)

  2、刚刚我们大家都读得很不错,为了表扬和鼓舞大家,播放一段小故事给大家看好吧?好!

  (1)观看小故事。(仔细地看,认真地听,一会儿我要找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2)请同学说说刚刚乐乐和他的爸爸说了些什么?

  (3)学习最终两行(刚刚乐乐的爸爸告知乐乐要留意疼惜粮食)

  (4)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4句。(也就是告知我们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课件出示读3、4句。

  (6)指名仿课件读。

  (7)读了这两行诗后,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吃的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好!我们一起来看“乐乐和爸爸对话的插图”。

  (乐乐的爸爸也告知了我们大家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夫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3、听一听大屏幕里面是怎样读的,我们跟着一起小声地读,学一学。(听大屏幕里配乐朗诵古诗)

  4、跟音乐一起读。(请一个同学起来跟着音乐一起读全诗)

  5、全班跟音乐齐读。

  五、诵读竞赛,展现。

  1、分小组演读。

  2、师生评议,鼓舞表扬。

  六、课外延长,小结。

  今日的课就上到这儿。《悯农》还有另外一首诗,同学们课外时间去读一读,学一学。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悯农》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四、简要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本次活动由儿歌导入,引出主题,然后通过挂图,老师讲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最后通过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去解释,但可以借助图画、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幼儿找到共鸣,找到切入点。在这一片断中,抓住了诗眼“辛苦”字,通过唤醒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看图想象,转换角色,层层深入,激起幼儿情感的涟漪,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突破了体味诗意的难点。

《悯农》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指导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米饭的图片(白米饭、南瓜饭、菠萝饭等)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

  2、引导幼儿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4、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悯农》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了解古诗《悯农》的含义及意境,并能大胆地随乐吟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懂得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师幼共念《大馒头,哪里来》

  师:孩子们,大大的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师:农民伯伯种地辛苦吗?那儿歌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变换方式诵读古诗

  1、观察图片理解诗意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画面上有些什么?

  师: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自主回答)

  师: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农民伯伯在庄稼地里怎么劳动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师:天气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谁知道盘子里的香喷喷的白米饭哪里来的?

  师:秋天到了,农民伯伯辛苦种的粮食都丰收了。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

  2、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师:我们的唐代大诗人李绅写下了一首很好听的古诗《悯农》,就藏在这几幅画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好听的诗句?

  3、多种形式熟悉诗句

  师:我们一起看着图试着来念一念。

  师:会了吗?接下来我领诵第一句,你们接下面几句,题目我们一起说。

  师:你们念的真好听,下面我来请一位小诗人来领诵,谁愿意自告奋勇?

  师:你们真像小诗人,下面,我们换种方式来试试看。杨老师念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杨老师念第三句,你们接第四句,我们轮流念,好吗?

  师:接下来,我们男孩和女孩来PK下,看看谁念的又清楚又好听,好吗?谁先来?男女小诗人们表演的旗鼓相当,为你们精彩的朗诵鼓掌。

  师:接下来我们玩个开火车的游戏,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诵读一句古诗,看看哪一组朗诵得又清楚又好听。

  4、捡米粒游戏有节奏诵读

  师: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粮食丰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时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么办?那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我是怎么捡的?(教师示范有节奏边捡米粒边念古诗)

  师:我是怎么捡米粒的?让我们跟着熟悉的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

  师:这边有好多米粒,我们一起帮助农民伯伯捡米粒吧!天快黑了,我们得加快速度捡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诗情感升华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还可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可以跟着这段熟悉的音乐配上我们新学的古诗一起轻声地唱一唱(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师:看来有的小朋友已经会唱了,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吟唱古诗)

  师:你们唱得很动听,那我们集体来表演这首古诗,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演一演,跟着音乐可以加上好看的动作哦。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古诗《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悯农》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游戏经验

  4、会念古诗《悯农》,了解古诗大意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出示郊外风景图片)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背好你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师幼作郊游状)

  二、复习古诗《悯农》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种粮食)

  师:这么大的太阳,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有一首古诗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你们知道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悯农)。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节奏卡农游戏《悯农》

  师:现在农民伯伯两小块地,要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种,第二组后种,你们行吗?

  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肯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组先种肯定会先种完,想个什么样的办法等等第二组,一起完成任务再回家?

  (启发幼儿说出同时结束规则)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师: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他们也在帮助农民伯伯种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学唱歌曲

  师:刚才这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种地的时候,唱的什么歌啊?怎么唱的啊?谁来学学看、

  (幼儿说出一句,教师重复唱出,配钢琴伴奏)

  六、齐唱歌曲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农民伯伯种地这么辛苦,我们也去帮帮他。

  (启发幼儿唱出强弱规律:锄地要用力)

  七、轮唱歌曲

  师:(模仿农民)谢谢你们帮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还有两小块地要种,你们愿意继续帮助我吗?

  (启发幼儿轮唱歌曲,尝试同时结束)

  八、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背上小书包,回家落!

  (钢琴伴奏)

《悯农》教案1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悯农》教案13

  〔解题〕

  《悯农》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秘书少监等职。杨万里在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在文学史上引人注目。杨万里一生写诗逾两万首,现存四千余首。

  本诗诗题中的“悯农”,“悯”是可怜的意思,“悯农”即可怜农民。本诗是杨万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农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气不好,农作物没有好收成,只能准备忍饥挨饿过残冬了。全诗渗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结构分析〕

  全诗共4句,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描述田地里农作物长势不好的情景。农作物长势不好的原因是气候不好,风不调,雨不顺,又过早下了霜。

  第二层(第3、4句),写在歉收之年,农民只能忍饥挨饿了。先写因歉收必定受饥寒,再写今年是闰年,又多了一个月,受饥寒的时间也更长了。

  〔语意理解〕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碾去壳后叫大米。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无论水稻还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难以生长的。如果夏天时节,雨水不足,稻便难以成熟。“不多黄”,稻穗黄的不多,说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会多。“荞麦”,子实磨成粉供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农作物。“空花”,不结果实的花。“早着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却无雨,田里的稻子黄的很少,丰收希望不大了。而荞麦只是开了不结果实的空花,并且已经早早地被霜打了,收成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两句诗,勾画出遭灾图景,为后两句表现农民的疾苦与忧愁打下基础。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经料到。“岁”,即“年”。“残岁”,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诗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闰”,指闰年,农历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7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这一年为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诗指农历的闰年。“添长”,增加了一个月,这一年变得更长。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已经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饥挨饿去度过残冬了,然而,更为不幸的是今年又是闰年,更无法忍受延长了的艰难岁月。

  〔写作特点〕

  1.展现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

  杨万里是一个刚正廉洁和爱国的儒者。他自诩“谁言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因此,他的诗虽多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但他也写下不少表现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本诗与他的《插秧歌》《竹枝词》等都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诗先写年成不济,谷物歉收,继而用农民的语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为强化“悯农”之情,又设定这一年是“闰年”,天数长,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字里行间渗透出诗人的忧民之情。

  2.于平淡中见新奇。

  诗中没有写重大事件,也无慷慨的愤世嫉俗的语句,只写一个极为平凡的农村现象:雨水不调,庄稼歉收,农民生活会更苦。写庄稼歉收,也只貌似平淡地写稻子不黄,荞麦空花。但细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人愁苦的情绪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农民的愤懑不平,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正望着歉收的庄稼叹息。

  3.活泼自然的语言。

  杨万里继承了民歌的朴实之风,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语言传统,写诗时力求语言浅近,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本诗除第3句的“分”,第4句的“堪”稍生涩外,其他都平白如话。

《悯农》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熟悉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章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疼惜粮食,喜爱劳动,喜爱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熟悉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章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预备

  同学预备:访问农夫或到农田体验劳动生活,或查阅资料,了解大米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老师预备:生字卡、挂图、朗读录音带、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

  孩子们,我们今日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悯:哀怜。悯农:怜悯农夫。

  二、老师范读,同学看书听读,留意听清晰每个字的读音

  三、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熟悉的字作上记号

  1、不熟悉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同学上台展现)。

  2、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示小伴侣们留意,教一教大家。

  3、老师检查,留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

  4、你用什么好方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

  (1)留意区分“午—牛”的字形。

  (2)老师指导同学熟悉“”(完字头)这个偏旁。

  (3)鼓舞同学用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一合”的方法记忆生字。

  5、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伴侣,它们手拉手就成了伴侣,你情愿给它们找几个伴侣组成词吗?

  生生、师生沟通,学会积累词语。

  老师总结:平常留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

  四、再读诗句,留意读通顺、流利

  1、听朗读录音带。

  2、读给同伴听。

  3、读给老师听(跟录音带)。

  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

  1、农夫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

  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夫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3、孩子们,农夫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夫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肯定要疼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留意读出感情

  朗读停顿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采纳多种形式美读。采纳多种形式抽背。

  七、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

  八、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认真观看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样写才美丽。

  2、生生、师生沟通,老师范写。

  3、同学书空,自己写。

  4、评价。

  (1)自评:在你认为写得最满足的字下画颗星,以表鼓舞。

  (2)互赏、互评。抽生上台展现,评好在哪儿。

  九、老师推举古诗,观赏古诗

  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

  2、出示李绅另一首《悯农》诗,小组争论学习,熟读成诵。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课外你还读过哪些诗?全班沟通。

  十、作业:(任选)

  1、写写生字或背背诗歌

  2、收集古诗。

《悯农》教案15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

  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二)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五、总结全文

  (板书)

  悯农

  辛苦

  教学点评: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现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悯农》教案】相关文章:

《悯农》教案11-29

悯农的教案12-02

《悯农》教案06-22

悯农的教案12-02

《悯农》教案12-17

《悯农》教案范文03-24

《悯农》教学教案06-12

《悯农》大班教案11-07

锄禾与悯农教案06-14

荐《悯农》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