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5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5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汇报学习成果式的总结,是创造性教学的最终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创新意识、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专家评析
本教案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合作学习。从出示主题图开始,就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接下来的“反馈实践”与“感知数的顺序”两个环节中又通过同桌互考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后面的“开放性活动”中,小给合作方式使学生在用数进行交流和创新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从全篇教案来看,设计者在教学手段方面形式多样: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数学游戏,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积极建构。
《1~5的认识》教学设计2
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2. 学生通过数、读、写等数学活动,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3. 写数字时,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从中感受到美育教育。通过“野生动物园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三、教学难点
1~5的写法。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图、磁力教具、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从具体的人或物的数量抽象出数
1.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明明和你们一样,也特别喜欢小动物。你们看,他和他的小伙伴就一起来到了动物园。
出示课件:动画:1~5的认识小动物可真多。看看都有什么?
快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小组同学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对图上的人或物分类数,并进行有序的观察。)
2.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请同学说出有什么,及其它们的数量。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抽象出数1~5写在黑板上。
4.让学生对数1~5进行认读。
5.小结:同学们,你们从这幅美丽的画面中认识了数1、2、3、4、5,真能干。如果没有了这些动物,花、树……我们的生活还会这样多姿多彩吗?因此,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动物。
(二)巩固对数1~5的认识(此环节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再应用)
1.用学具表示数
我们接着去参观。
【课件演示】(3只小鹿)
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你能用小棒表示吗?
用3根小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一个汉字的“个”、一个英文字母“N”,谁愿意说
2.学生任意拿相应的学具
【课件演示】(4只鸭子在湖里游)
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鸭子同样多的数吗?
学生可以拿4根小棒、4支铅笔、伸出4根手指等。(可任意变化,还可小组进行)
【课件演示】(5只小兔)
说你用5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
3.摆图形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根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用了几种学具,它们各是几个?
(三)感知1~5的顺序(此环节也可以借助计数器来让学生感知1—5的顺序)
1.创设情景,感知1~5的顺序
看到了这么多的小朋友,大象可开心了。要为你们进行一场表演,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起数一数有几只大象来表演了。【课件演示】
2.整体感知
大象表演的第一个节目是站队,我们看看他表演的怎么样?
【课件演示】大象没有按1~5的顺序排列
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自己动手摆学具)
在全班进行展示。
3.提问:4的前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2添上1是几?5是几添上1得来的……(可由学生当小老师提问,也可组间进行)视频:数数
(四)拓展性学习
学生认、读1—5各数。
老师出示 1、2、3、4、5这5张数字卡片中的任意一张,请学生准确读出这个数,并从自己的数字卡片中也找出这个数字摆在桌子上。然后在这张数字卡片下面摆出相应的小棒的根数。(当摆到3、4、5这几个数时,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1~5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l~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活动反馈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片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
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
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五、全课小结(略)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初步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并会认1~5这几个数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学生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正确而生动地描述出图中的人和物,但不能进行有顺序的表述。
学生的创造力较强,在此活动中有的用圆片表示数,有的用数字卡,有的用手势,达到了预期目标。
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能够说出数字2的来源,以此类推3、4、5的来源也能表述出,从而很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能够举出生活中不同的例子,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由于刚才逐步感知了数的顺序,所以学生能够准确答出。
这个活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5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4.认识自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