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练习五》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习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新词儿,走进现代社会。
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小小即兴演讲会。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出示情景短文,让学生读通读熟。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叫“新词儿”。
二、诵读与欣赏。
1、出示12个成语。
2、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1、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启蒙、勤劳、浓郁”等词和整体布局。
3、学习练习描红。
二、口语交际 。
1、审题:指名读题目要求。
理解什么是即兴演讲?
2、指导学生选择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如先要说说为什么,再说说怎么做,要想好了再说,也可以列提纲说。
3、自己准备5分钟。
4、全班交流。
三、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写的字:售、军。
2、指导。
(1)、学生读帖,小结写好“售、军”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字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练习。
4、反馈。
5、总结
【作业设计】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练习五》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0—31页练习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转化和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中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利用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正确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完成第1、4、7题。
第1题,转化练习。
第4题,巩固小数除法计算,体会商的变化规律。
第7题,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直接填数的练习。
二、算一算。
完成第2、9题。
第2题,巩固练习。在基本计算中包括“位数够”(包括两类:位数相同、位数不同)、“位数不够需添0再除”、“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等不同情形,以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9题,数探索“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的练习。
三、解决问题。
完成第3、5、6、8、10、11题。
第3、5、6题,给出了除法应用的不同背景与类型。
第5题。
(1)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第8、10、11题,是关于小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在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学生计算错误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验算时用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后的除数。
五、 除到哪位商那位,不够时忘记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还有部分学生用余数再除一次。
现在反思其中的问题,觉得教学中在商的小数点的处理上没有具体的细化分析和引导,学生的理解也没有真正到位。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出现了纷繁的错误也就再所难免了。因此,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不能以为一些问题能很简单的生成。教学从学生的新知生长点上去展开重点引导,在学生的迷茫处给与及时地指点,这样或许效果会好许多。
《练习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
2、会比较形近字,并用形近字组词。
3、会仿照“ABB”“AABB”两种组词形式写词语。
4、会体会感叹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
5、会用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只要……就……“写句子。
6、会独立给一篇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独立运用提出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的不同之处;比较正确地提出问题,连接问题答案,概括段落大意。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第1题。
1、比赛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
2、写出带点字的读音。
3、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些带点字大多是词语的关键字。
栖息:多指鸟兽歇宿,也指人暂居住。
腮边“两颊的下半部脸。
山峦:连绵的山。
银发:白发。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样子。
悬崖陡坡:山崖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十分险要。
身躯矫健:身体强壮有力。
二、第2题。
1、抄写这些字。
2、独立确定部首。
3、验证。
4、小结:像这样比较特殊的字应该重点记忆。
(1)同桌讨论交流方便快捷的记忆方法。
(2)全班交流。
(3)有多余时间的同学或小组,可以在字典中找一些类似的部首记一记。
三、第3题。
1、比较这些字,说说部首与字义的关系。
2、组词。
3、比一比上下两个字,说说比出了什么。(字的意义和字的部首有关,我们记字要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记一个部件,加上不同的部首,记信许多字,比如:“槐、愧”以外,还有“魔、魁”等。)
4、自己再列举一些字给同桌做一做。
四、第4题。
1、读这些词语。
2、归纳构词形式。
3、照样子写几个。
4、说说这样的词语和作用(这些词语形容事物的外形、色泽、质地等,起到了强调、渲染的作用。)
5、各挑选一个词语造句。
五、第5题。
1、读句子,比较句子的异同。
2、每组第二个句子,我们叫它感叹句,它的标志:感叹号和感叹词。
3、在句子中找一找,圈注出来。
4、带感情读,体会感叹句的语气和感情跟一般的陈述句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的第2句表示称赞的感情。
第二组的第2句表示喜爱的感情。
第三组的第2句表示自豪的感情。
5、学写几个感叹句,有感情的读给同学听。
6、小结:感叹句贵在“有感而发”,切忌随便就发。
六、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第2课时
一、第6题。
1、读句子。
2、把句子分成两句话说,懂得两者的条件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3、仔细比较两个句子,哪一名的条件是唯一的,也就是说“达到后面的结果只要这一个条件就可以了”。(只要……就……)
4、这是这两个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词的主要区别,同学们要牢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能把话说准确。
5、用这两个关联词造句,留心区分不同。
二、第7题。
1、复习运用“提出问题,连接答案,概括段意”的方法。
2、读短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3、提出问题(“我”到什么地方去旅游,留下什么印象?外宾对农民的西瓜感到怎么样?人群里为什么会响起掌声?掌声赞扬什么?
4、概括段意。
第一段:“我”到北京旅游,到八达岭见到的一件事,留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农民卖的瓜外宾感到很满意。
第三段:农民卖瓜买卖公平,受到周围群众的掌声赞扬。
三、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练习五》教学设计4
训练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4、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三字经。
7、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8、学写毛笔字。
训练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出属于这个部首的字。
3、词语搭配。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句子。
(2)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清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识部首:攵。
(2)生看图,师提问:第一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二竖排有什么特点?第三竖排有什么特点?
(3)集体交流。
(4)学生说一说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3、练习:
在表格中填写分别属于这些部首的字。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同座位互相大声朗读所填的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左边的词语.
(2)指名读词。并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表示动作)
(3)用小黑板出示竖线右边的词,
(4)指名读词,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说明怎样动作)
(5)将可以搭配的词用线连起来。
(6)将搭配好的词语读一读。
(7)教师归纳搭配词语的方法步骤:一读,二想,三画线。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画线的方法完成竖线右边的词语搭配。
(2)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反馈。
(1)讨论自练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位互查练习的情况。
(4)让学生朗读搭配好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依照拟人手法造句。
2、熟记成语。
3、读读背背三字经。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第一组的两个句子,指名学生朗读。
(2)让学生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
(3)师启发学生:两个句子用词不一样,但句子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呢?
(4)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用词不同,请同学们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句子写得好呢?为什么?
(5)练习朗读句子。
3、练习。
(1)出示第二组的两个句子。
(2)学生自己朗读比较。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4)出示练习题:
出示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依照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晃动起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高兴得跳起舞来。
一阵微风吹过,小稻秧微微点头。
4、反馈。
(1)学生依照第组的后一个句子造句。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纠正学生造句中的错误。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大声朗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从《三字经》中选出的韵文。
(2)指名试读。
(3)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
(4)教师分行讲解《三字经》的意思。
(5)教师再次范读三字经的节选。
3、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指名朗读。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水里的火山。
2、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实验。
实验材料:一只小瓶子、一只装满水的大玻璃罐、一根细绳子、红墨水。
用细绳系住小瓶子的瓶颈,在小瓶子里装满冷水,再加上几滴红墨水,将小瓶子慢慢放进大玻璃罐的热水中,安放在罐底。
(2)说说实验经过。
教师提示: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实验的过程。
(3)说说实验结果。
教师启发学生:小瓶子放进大玻璃罐子里后,出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这是什么道理?
(4)指名练说实验的过程和自己的想法。
3、练习。
(1)学生先分组在小组内练说。
(2)第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说话。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议。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练写毛笔字
1、分析写法。
2、练写。
《练习五》教学设计5
一、 谈话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从六一儿童节谈话揭示话题。
2. 板书话题:学做节目主持人。
3. 指名读本词说话要求。
4. 师小结归纳要求:
① 要了解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
② 想想担任班级庆“六一”联欢会的主持人该怎么说。
③ 当众演一演。
二、 指导。
1.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情、动作、语言。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2. 指名读。
3. 师小结,板书:一要有表情地说普通话;
二要学会主持人常用语;
三要说好应变的话。
4. 讨论主持人的常用语。
5. 指名说。
6. 师小结,板书:节目开始前要用敬语;
节目之间要有衔接语;
节目结束要说祝贺的话。
三、 练习。
1. 根据书上的节目单,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教师巡回指导。
2. 指名上台表演。
3. 学生评价,指出不足。
4. 针对不足,再次表演。
5. 小结:鼓励学生今后积极争当班队主持人。
【《练习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9.词五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