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方》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前方》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前方》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前方》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知道其特点。
2.理清文章脉络,理解重点字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3.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重点
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反弹琵琶
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学生说一说对印度的印象。(可能答案:人口众多、贫困??)
展示照片,让学生说说对该图片的理解(什么内容、怎样的生存状态、由此的联想等)。
总结学生所述,归纳出共同关键词,可能有:家、在路上、前方等等。 介绍照片背景: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流动人口也非常多,一位印度的摄影师拍了这张
照片,取名为《前方》,曹文轩先生看了之后,展开联想与思考,写了这篇摄影散文。(板书:
题目、作者) 介绍摄影散文:(板书: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摄影文学的一种,是按照艺术创作的规
律,通过一幅或者若干幅的摄影画面的表现,运用散文语言,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
物、抒发情感的综合艺术形式。鉴赏时主要抓住2个特点:1.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
真的再现能力;2.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二、文本研习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速读全文并思考:1.文中哪几段直接写照片上的内容;2.其他段落写了什么内容;3.全
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1.直接描写照片内容:第1段、第12段(第8段稍有提及);
2.其余10段均是由照片展开的联想以及作者的感触
3.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
照片切入,引出下文
中间10段展开联想 展开联想,抒发感触
第12回到照片,呼应开头
(二)研读文本,分析重点难点
A.文章的第二部分,即作者展开联想这一段用了大篇幅的手笔,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我
们来逐一进行分析。文章第一段里讲到: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说明了人们有离家之举,
那么人离家的原因,文中有交代吗?
明确: 3、4段)迁徙的习性 离家原因:(第2段)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第5段)外界的诱惑
(第6段)无奈的选择
7段)前方的诱惑
克制不住的体现:
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第3段)
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
喊:走啊走!(第5段)
B.作者点出了人有离家之举,也说明了离家的原因,接下来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让学
生阅读7-10段,并分析。
明确:
前方召唤
思考:“前方”的含义——理想
行在路上
“苦”(第10段):拥挤不堪的车、坑洼不平的路、抛锚无法修复(皮肉之苦)
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精神之苦)
人生之路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实质上”三个字是否可以去掉?
不能,它限定了是从本质上说。因为从生活现象上说,各人在生活中的情况不一样,不
一定都是“苦旅,正如文中作者所举的例子:坐游艇、飞机、火车等等,但从本质上讲
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
还是一场苦旅。因此不能去掉。
精神苦旅
C.有钱的人也好,没钱的人也罢,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个悲剧,那么这悲剧又
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总想到达目的地而不能到 理想难以实现
人的悲剧性实质(第11段) 在外思家
无法还家 精神无法寄托
还家无家
这里面四个“家”,分别有什么含义?
前三个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家,而最后一个是指精神家园。
小结:
三个重点词
前方:在这儿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鼓舞人们前进的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在这里不单单指现实中的路,更指人追求前方的过程,指人生之路。
家:既实指现实生活中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人的精神家园,精神的栖息地。
三个关键句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三)回顾全文,领悟反弹琵琶
A. 反弹琵琶
这个专题呢称之为“月是故乡明”,也就是思家怀乡的意思,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写去前方的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
明确:
文章表面上虽是写离家写远行,但是人去前方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理想,追求精神的寄托,追求精神家园。因此,这篇文章自然是可以放在这里的。曹文轩的这种写法被称为“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优点:突破传统思维,立意新颖,令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
B. 虚实结合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因此文中既有对照片的真实描述,还有作者的联想。
本文中除首尾两段是直接对照片进行描述外,还有第八段中的“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第十段中“拥挤不堪”、“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和茫然。” 等。
虽然作者对照片的描述虽不是很多,却很传神 ,更重要的是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以自己充满悲悯之情和深刻人文关怀的文字阐释了人生哲理。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使这篇摄影散文没有被摄影作品所束缚,更没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
《前方》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从摄影作品中引出联想和想象引发思考,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探索精神家园的内涵并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思路
从摄影作品入手,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品读文章的语言,深入感悟——分析精神家园的内涵——展示摄影作品,对精神家园内涵进行升华——学习摄影作文写作手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人文思考。
主要
教学
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的、策略的感悟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明白精神家园的内涵,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会从摄影作品中引出联想和想象引发思考,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写作手法。?
教学资源
1、ppt播放《橄榄树》歌曲
2、ppt播放《乡愁》和《老家》文字内容。
3、ppt播放有关“家”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图片,以及其他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橄榄树》,让学生谈感受。作者在歌中不停地问“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作者喜欢的不是流浪本身,而是流浪中可能找到的橄榄树,橄榄树是一个梦想,作者除了在寻找梦想之外,还在追寻什么?让我们一起从曹文轩">从曹文轩先生的摄影散文《前方》中寻找答案吧。
【活动一】
1、播放歌曲《橄榄树》,让学生谈感受。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引出对家园的初步认识。
二、 自主感悟
1、播放图片,触动心弦。
2、图片中的人们去哪儿?
3、什么是家?初步明确家的内涵。
家是母亲满含热泪的期待,家是父亲翘首以待的遥望,家是爱人充满深情的浅笑,家是孩子甜蜜稚嫩的呢喃,家是一盏昏黄的灯,家是一桌粗淡的饭,家是魂牵梦萦地方,是每个人苦苦追寻的岸。
4、家如此温暖,人为什么要离开家园走向前方?
说明:触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思考,引出对“家园”的探究。
【活动二】
1、观看图片,叙说内心的感动。
2、人为什么回家,家是什么?思考交流,说出你的初步认识。?
1、从学生最柔软的内心出发获得的直观感知。
2、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家”的初步认识。
3、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内心的震动。
三、探究感悟
1、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2、作者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你怎样认为?
1、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2题。7组、1组展示答案。注意从课文中提炼信息,筛选信息,概括信息。
【活动三】
学生活动:
迁徙的习性,外界的诱惑出于无奈,前方的召唤(理想的召唤)
学生活动:
(1)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理想不能实现之苦)
(2)惦念家乡,无法还家(心灵不能慰藉之苦)
(3)到家无家(灵魂没有归属之苦)
此环节可让学生相互讨论,推举学生代表发言,教师集中加以讲解。教师重在点拨,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真正从心里感悟家园的内涵。?
四、拓展提升
总结家园之思。
家不仅仅是那个遮挡风雨,温馨安宁的实在家,人对家园的眷恋与追寻更是对某种精神的追求。无论离家还是归家都是人们对精神栖息之地痛苦而热烈的追求。
【活动四】
学生活动:
6组、2组点评。谈谈自己对“家园”的理解。
探究家园的内涵,形成自己对家园的认识。
五、评价检测
1、播放图片,感受图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1)家园是对信仰的痴心不改。
(2)家园是对誓言的生死相守。
(3)家园是对生命灿烂的炽热追逐。
(4)家园是对人间大爱的无言坚守。
2、学习了本文,你对的精神家园有了怎样的理解?我手写我心,写下你的感受吧!
教师总结:
家园不仅是抚平创伤的温暖港湾,心灵的栖息地,还是精神的归宿,更是心灵高远的追求。在心的家园里,撒下爱的种子,前方怎会是旷野?做一个有高贵灵魂和高远追求的人吧!不要让心灵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开满精神之花的家园才是心灵最好的安放处。
1、学生思考:感受图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2、选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
3、评价学生表现,引导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
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精神的家园更是心灵高远的追求。
六、小结作业
1、写作手法(联想)
曹文轩从摄影作品(实)引出联想(虚),由离家想到人类的精神境遇,充满了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2、ppt展示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图片。
引导学生的思想:
生活如此苦难,却没有半丝哀伤,因为他们都是有灵魂的人,他们都是有家的人!
3、展示图片:
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妈妈,从她的身上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年老、贫穷、体衰、孤苦,我们更应该看到什么?请根据这幅摄影作品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吧!(要求:善于想象和联想,写出你独特的思考。)
1、说出图片的内涵。
2、在学习摄影散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验,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悲情怀。
七、板书
设计
《前方》教学设计3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 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2、虚实结合的写法。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二、文本研读
A、 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B、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 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前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前方》教学设计08-28
前方语文教学设计10-22
《前方》教学设计(通用5篇)07-10
前方教学实录03-07
《前方》教案设计参考10-29
关于《前方》的教学反思08-18
《前方》曹文轩10-04
前方的作文02-26
前方的路作文08-17
前方的作文(优)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