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比较高矮》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较高矮》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较高矮》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高矮的区别,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2.渗透高矮相对性的辩证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教材中“高矮”一课,先呈现两名学生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街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则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
这一节课,为了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我对教材提供的素材作了一些改动,首先是情境的变化;其次是活动程序的变化。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城镇交接处,学生大部分来自附近,一小部分来自其他四区及八县,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且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也有很大差异。作为实验小学,我校各班学生数较多,均为大班教学。因此,真正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就成为一大难点。但作为一所区重点小学,而且是课改实验基地,我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精良的师资队伍,坚实的导师后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背景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创新。
〖教学设计〗
(一)比身高
1.擂台赛。
(1)请班上自认为长得很高的同学上台当擂主,其他同学挑战。当两生在台上比身高时,其余同学在台下当裁判,由A,B,C三名学生一一与擂主比高矮。
(反思本教学环节在一上课就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活动刚刚开始,学生还未注意到比高矮时同学穿着鞋子。)
(2)再请一生D(教师事先掌握该生比擂主稍矮一些)上台挑战,但在比高矮之前,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让生D悄悄站在预先准备好的两块砖头上,使其稍高一些,再用布将两人围起来,准备好后请全班同学睁开眼睛比较高矮。
当学生睁开眼睛先是喊出生D高后,看见老师用布围着两位同学时,觉得非常奇怪,强烈要求将布取下。此时全班沸腾了,课堂上第一个高潮出现了。每个学生都在嚷着:“不公平!”此时,教师追问:“哪里不公平?”学生表现出对“作弊”的极度不满,要求双方脱鞋再比。
(3)在否定错误方法后,用正确方法再比较出两生谁高、谁矮。
(反思本教学环节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一方面掌握了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另一方面,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四人小组中互比身高。
(1)在四人小组中,互相比较高矮,有能力的小组还可将四人身高排出顺序。
学生在比较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如:背靠背比、分别靠在墙上比、借助工具(尺子)等,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
(2)学生汇报小组中身高比较的结果,并说明用了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在陈述过程中,学生能将注意细节说出,如:脱鞋、挺胸、不能踮脚、尺子要放平等。能清楚地用语言叙述,如:生E与生F比,生E比生F高,生F比生E矮。
(反思本教学环节使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通过汇报,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比高矮的方法。)
3.长颈鹿与大象比高矮。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如教材)。
学生进行比较。
4.警车过桥洞。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如教材,并伴有警车的警笛声)。
学生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反思本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高矮不仅只在身高这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高矮问题。)
5.小兔子比高矮。
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图片(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
学生进行比较。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比较。
(反思本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可以通过虚线格子图帮助比较高矮,比前一个活动又进了一步。)
(二)举出生活中存在“高矮”现象的例子
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高矮”现象的例子。如老师比我们高,乔丹比老师高等。
(反思学生在该教学环节中思路广阔,能举出身边的例子,室内、室外的例子,甚至能举出连成人都不易想到的例子。)
(三)总结,体验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在总结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技能进行了总结,对情感体验进行了总结,也表达了各自的喜好。)
〖案例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一、二环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编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擂台赛”“四人小组互比身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并从中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与要点。
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三、四环节“长颈鹿与大象比高矮”“警车过桥洞”“小兔子比高矮”“生活中存在的高矮现象的例子”等内容,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中的死知识变成了课堂上的活问题,给学生以充分表现的机会。学生从各自的经验背景出发,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交流,进一步获得体验,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高矮》教学设计2
一、学习要点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高矮”的学习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第16~17页。
前面学生学习了大小、多少的比较,而且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有一些生活经验,所以本节课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学习。
教学目的和重点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同一标准下比较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比较的多样性。
二、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大字“好好学习”,把“学习”两个字写在低下(学生轻松就可擦去的地方,)而把“好好”两个字写在上面(学生踮起脚来不能擦掉的地方)。课一开始,向同学们提出帮助,有谁愿意来帮老师把黑板擦干净,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请来一个擦掉两个字还有两个字却怎么也擦不到,就在想去搬椅子时,老师这时抓住契机,让老师来吧!学生顿时明白出老师高,他们矮。(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进行这一活动,使学生不但很自然的进入到学习中,也浅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帮助他人的教育。】
(二)比较高矮。
1、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有些什么人?)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注意对学生进行帮助他人的教育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2)比较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他们三个人中,谁高谁矮?
接着问: 哪两个小朋友,谁高了?怎么比?(让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主题图,一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二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三是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四是初步懂得比较高矮的方法。】
2、让两个学生上台比高矮。(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问:“谁高?”通过争论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3、然后分小组比高矮。
(1)想想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
(2)想跟他怎么比?
(3)最后比出了什么结果?
(4)当组内有两个同学都和你比个子,你怎么处理呢?
比较完后,请一小组上来,问中间的学生,你在小组中第几高,为什么你既高又矮?(使学生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
【设计意图:学生参加比高比矮的活动,不仅体会到高与矮是相对的,而且也进一步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4、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比较的东西,这里是比较高矮,你还知道哪些比较呢?
(三)巩固练习。
第17页的做一做的1、2题,第18页练一练的第1题。学生直接比较得出结果。包括高矮、长短、厚薄。
【设计意图:既巩固了刚刚学完的知识,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除了高矮的比较外,生活中还有长短、厚薄的比较,比较的方法是一样的。】
(四)反思拓展
1、第17页的第3题。老师出示这三根绳子,让学生进行判断,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老师再把第二根绳子展开给学生看。
2、蚂蚁图
看图讨论:哪只蚂蚁最先回到家?为什么?(有的学生直接观察,走得直的最先到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可用数一数的方法判断)
3、钉子图
先让学生讨论:哪根钉子合适?为什么?(畅所欲言)
4、绳子图,让学生独立完成。
5、汽车图
观察,汽车能通过吗?分小组讨论。请一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为什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全班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理由,都给予肯定。
6、兔子图
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解答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比高矮时要注意什么。
7、笔图
此图比较的事物较多,要求也较难,不但要比较,还要排序。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实物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五)全课总结
你们喜欢这节数学课吗?为什么?你都喜欢什么地方呢?你又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高和矮,长和短的现象呢?回家后,把你见到的这些现象画下来,或从书本、杂志上剪贴下来,甚至写下来,记录下我们生活中的数字!
【《比较高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较高矮》教案08-28
比较高矮教案02-09
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教案设计06-25
数学比较高矮教案03-23
比较高矮教案范本08-03
数学教案:高矮的比较02-10
比较高矮小班教案03-05
中班数学比较高矮03-09
比较高矮的数学教案08-30
比较教学设计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