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6 11:28: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3篇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明确了本课教材的编排意图,前后联系,了解了课文内容及学生情况后,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辨别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写的句子的正误。

  3.了解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

  第二段中有关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

  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学、找、读、议结合的方法。

  (二)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文章,可借助幻灯、录音等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录音磁带、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以下就分六个环节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及为什么这样教的原因:

  第一个环节: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了解学生已学过哪些有关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课文。

  2.出示课题、读题、思考:从课题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审题,是教学新课的重要一环。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导入新课,不仅能巩固旧知,而且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阅读,总是按初步综合阅读到深入分析阅读再引导进一步综合阅读的过程去感知教材、理解教材,以至掌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初步综合阅读阶段,并非仅靠一次听录音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我设计了多次的读及检查、反馈。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检查反馈。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新词,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检查反馈:读生字、新词等;讨论共分几个自然段。3.请几位同学读课文,检查是否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在这个环节中,检查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回答问题,检测听的效果,达到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通过抽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第三个环节:

  抓重点词语,学懂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着重思考作者为什么向大家介绍江湾,又特别介绍秋白梨。

  2.为“咱”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这是运用学生已掌握的词语来理解新词的自然而简便的方法。

  3.谁能说说我们浦江的特产?

  通过说说家乡的特产,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特产”这个词语的意思,更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

  第四个环节:

  抓住重点,运用学学、找找、读议结合的方法学习第2自然段,解决本课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1.学学出示学习提示,明确什么样的段叫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这样的段落有什么特点。

  2.找找。默读课文,找出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并说明理由。(用~~划出有关词语)

  3.读议结合

  阅读能力首先体现在对词和句的理解上,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词、句为重点,才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教学时,将词、句的理解和朗读有机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春天:

  (1)读读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2)比较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春天,梨花开了。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银海。

  (3)看幻灯理解“银海”。(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理解词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初夏:

  (1)读读写初夏景色的句子。

  (2)议议什么像小姑娘,想想为什么可以把果实比作害羞的小姑娘。

  (3)看投影,体会“害羞”。

  (4)朗读训练。

  秋高气爽:

  (1)读读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2)议议哪些词语写出梨已成熟。

  (3)看投影,体会“黄中透白,点头微笑”。

  (4)朗读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比较句子,形象直观(看投影)的方法突破难点。整个环节中,要体现由扶到放。

  第五个环节:

  自由读1、2段,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这节课学懂了什么?

  第六个环节:

  抓住难点进行书写指导。

  板书的设计极为重要,既要概括全文,又要简洁扼要,使人看来一目了然。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2

  一、教材特点分析

  这是一篇以描写家乡特产秋白梨和秋白梨生长过程中美丽景色的文章。课文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赞美了家乡的美丽和可爱。

  二、学生特点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能力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具有了较强的模仿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结合训练重点,我把学生合作研读第2段作为落实单元训练点的凭借,让学生在感悟、情感朗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仿写家乡特产。这样安排,既可落实本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又让学生在感悟中升华情感。

  四、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认知目标: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3.技能目标:研读课文,部分学生能仿写课文,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研读、感悟第2段,抓重点词体会句子的形象生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介绍家乡特产。

  五、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

  (二)初学课文,自读自悟

  1.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由朗读

  2.质疑问难

  3.再次朗读体会

  (三)合作研读,体会情感

  1.讨论交流:小作者是怎样把第2段写得这样美?

  2.研读探究

  (1)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你最喜欢研读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

  (2)小组合作

  查阅资料,读中感悟,相互讨论

  (3)展示成果

  A、抓重点词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文章感情。

  B、展示朗读和对语言的感悟。

  (4)发挥想象

  黄中透白的梨会对客人们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诵

  (四)拓展延伸,自主练习

  1、自主设计练习

  2、指导介绍家乡特产

  3、学生自主练习

  4、反馈,总结。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根据课文的语言特色和三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抓住“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这个句子和“躲”“挂”“点头微笑”等描写秋白梨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词语,进行动态的典型语例训练,以培养学生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特色,发挥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进行注重感悟和运用的典型语例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课题后,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二)进行感悟、探究式的句式训练。

  1、理解和运用“不但……而且……”这个句式。

  成熟的秋白梨有什么特点?课文里有一句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这句话划出来。

  在学生默读思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江湾的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咬一口,甜水直流。

  (1)启发思考:这句话中的“个儿大”“香甜可口”这两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领悟“不但……而且……”这个句式的特点和用法。一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顺序,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在课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个儿大”承接了上文,而“香甜可口”则顺势引出下文。二是根据递进句的特点,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到“不但……而且……”这一句式中的语气和前后内容的递进关系。

  (2)再议:“个儿大”“香甜可口”能否调换位置?

  学生沿着前面的思路自然会说不能调换。这时教师就创设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性和用语训练:现在,假如我们来到了秋白梨的故乡——江湾,只见街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秋白梨。这时,一位热情的老大爷拿出一个很大的秋白梨让你品尝。请你用上“不但……而且……”说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会说“热情的老大爷给了我一个秋白梨,它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大。”“啊,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大。”“谢谢老大爷,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大。”

  上述语句反映了学生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教师要注意从两点对学生进行点拨:一是注意礼貌,如第三个学生说的话就比较好;二是注意语感,“香甜可口”是四个字,“个儿大”是三个字,读起来有关重脚轻的感觉,如改作“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很大”,“这个秋白梨不但香甜可口,而且个儿特别大”,就会好些。

  (3)利用第二自然段的有关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迁移运用。

  “春天,梨花开了,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远远望去像一片银海。山上到处是梨花的清香,蜜蜂哼着悦耳的小曲,在梨花中飞舞。”在读书懂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不但……而且……”进行创造性的概括与表达:“春天的梨花不但好看,而且散发出阵阵清香。”

  2、引导学生在概括成熟了的秋白梨特点的基础上,探究,感悟描写秋白梨样子可爱的句子:成熟了的秋白梨一个个像玉石雕成的葫芦,上小下大,样子十分可爱。

  思考:作者把秋白梨比作什么?把秋白梨比作葫芦,有什么可爱的?“上小下大”这个词语有什么作用,可以去掉吗?通过朗读,使学生感悟到“像玉石雕成的”这个比喻写出了秋白梨的质地,用“上小下大”则通过具体形象地写出了秋白梨的形状。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熟记“雕”字的写法。

  3、教学第三段,主要抓以下的训练点:

  (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语序。

  (2)通读全段,在理解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的基础上,抓住表示

  时间的词语“春天、初夏、秋高气爽的时候”,体会这样表达在课文里的作用和效果。

  (3)朗读,感悟“躲、挂”等词的语用特点。

  初夏,梨树上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

  抓住“躲”字引导学生感悟:初夏梨树刚结果,小小的果实,青青的颜色与翠绿的叶子十分相似,不容易分辨,因此,用“躲”字十分恰当。同时,从“躲”字联想到害羞的小姑娘,也很自然,突出了作者对小青果的喜爱。换上其他词,都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秋高气爽的时候,黄中透白的秋白梨挂在枝头,在微风中点头微笑。

  这里为什么用“挂”字而不用“躲”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到:秋天,青青的果子长成了黄中透白的秋白梨,在翠绿的叶子中“躲”不住了,只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并在微风中点头微笑了。

  最后,回归全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3篇】相关文章: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0篇

3.《故都的秋》创新教学设计

4.《家乡的变化》写作教学设计

5.《走进不同的家乡》教案教学设计

6.家乡的秋作文(12篇)

7.家乡的秋作文12篇

8.故都的秋课件设计

9.《故都的秋》课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