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1
备课思路
1、听课文录音,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说给每个自然段拟的小标题。
2、反复朗读,练习读懂自然段。
3、通过抓重点语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掌握新字生词,练习读懂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1、练习读懂自然段。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授课方法 循序式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听课文录音,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说说给每个自然段拟的小标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几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2、飞机为什么会失去平衡?
3、哪些句子写了飞机遇到寒流时出现的危险情况?在危险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朗读3–6句。(飞机遇险时,读的语气是严肃的、紧张的,语速稍快,给人危急感)
5、机翼和螺旋桨结冰时会有什么后果?
6、冰甲指什么?机身蒙上一层厚厚的冰甲对飞机有什么影响?
7、在危急的情况下,机长采取了什么措施?
8、 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段意。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 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周恩来同志听到孩子的哭声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 画出描写周恩来同志动作的词语。
3、 指导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第2句中“立刻站起来”、“几步跨到”,第4句中“马上解下”、“亲切鼓励”)
4、指导朗读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要读出果断、亲切、鼓励的语气,小结段意。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 大家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
3、 周恩来同志为什么要用命令的口吻说?
4、 齐读第四自然段,小结段意。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 齐读第五自然段。
2、飞机最后有没有危险?
3、从哪些词语可以知道飞机脱险了?
4、小结段意。
七、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从延安乘飞机到重庆途中,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毅然将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同机的小扬眉的事,反映了周恩来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作为周恩来的故乡-----绍兴的少年,应该更多地了解他,收集他的故事,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层层叠叠”等10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照样子用“除了……还有……”写句子。
2、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能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周恩来总理在危急关头,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5、了解总理更多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难点:感受周恩来在危急关头,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明白飞机遇险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今天,我们学习《当飞机遇险的时候》这一篇课文。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读准生字。若碰到有问题的可相互请教。
(2)检查自学情况:
音:同行的两种读音(文中的该怎么读?如何区分?能分别用上两种读音说一句话吗?)
形:桨(浆)械融
掌握:重庆层层叠叠波涛汹涌螺旋桨冻僵机械师舱门跨到融化继续欢腾口吻
(3)提出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再次读课文,参照课后第4题,试给课文分段。口头概括段意,对于第一段,要求学生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等要素。
3、学习第一段:
(1)“遇险”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语言写出了飞机遇险了?
(2)从这一部分语言中,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事情出乎意料
情况很危急(理解机翼、螺旋桨、冻僵、坠、掠等词义)
(3)你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部分语言吗?(多指名几个)
(4)读整个第2自然段,你认为该怎么读?(打擂读,齐读)
(5)请试着给第二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层。
4、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及作业本对应题。
读熟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
1、感受周恩来在危急关头,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2、收集总理事迹,准备开总理事迹介绍会。
二、教学过程:
1、导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小扬眉因没有伞包而急得哭起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总理听到哭声后是如何处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划出你最敬佩总理的句子,再认真读读,待会儿将你的理解和大家共享。
(1)抓住:立刻站起来
几步跨到
马上解开
亲切地鼓励
命令的口吻说
让学生谈谈对总理这些行动的看法。(板书)
(2)依学生回答的先后顺序逐句指导朗读。
(3)总结:在这样危急的关头,总理能够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真是了不起呀!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文章第二段。
2、教学第三段
(1)最后,飞机终于脱险了。那是何等幸福的事!
指导朗读
(2)结尾说“机舱里一片欢腾”,你想想那是因为什么?
3、齐读全文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的作业
(2)准备听写
(3)收集总理的故事,深入认识总理,准备开总理的介绍会。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3
一、揭题,解题并质疑。
1、出示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写事)(事情发生在飞机遇险的危急关头)
3、围绕课题质疑:发生了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人翁是谁?
2、出示小黑板,讨论填空:
()时期,()从()乘飞机到()去,当飞机(),()把自己的()让给()。
三、分段
1、复习“单元提示”,说说写事的文章怎样分段。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
(1)介绍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各是哪几个自然段?起因、经过、结果又各是什么?
(2)尝试给课文分段。
3、交流,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起因飞机遇到了一股强烈的.寒流
经过周恩来把伞包让给小扬眉
结果飞机冲出寒流的包围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地点:从延安到重庆的飞机上人物:周恩来、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小扬眉)
2、说说第1自然段段意。
3、默读第2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读准字音,想想词义。
(2)找出介绍飞机上各部分名称的词语,并试图画出飞机的简笔画,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读读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
4、讨论交流: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飞机的简笔画,标出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机翼、螺旋桨、机身、舱门”等。
(2)第2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不能调换。
(3)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词句写出了遇险时情况的危急?
(4)朗读指导。
(5)引读第7句:在紧急情况下,机长采取了措施——
5、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出“遇险前后”不同的语气。
6、指名说说第2自然段的段意。
7、把两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五、作业:
1、抄写字词,并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
2、摘录第2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07-03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06-25
飞机遇险的时候教案06-15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语文教案07-31
《飞机》教学设计10-26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的教学设计10-08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07-05
航天飞机教学设计06-07
航天飞机的教学设计08-16
《飞机遇险的时候》读后感(精选10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