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角度:借助多角度运笔方式,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主要教学步骤:
1、速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主要经过。
2、跳度课文,要求学生选读最能表现登山对员集体主义观念和献身精神的语句。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写作活动。
写读训练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分别从情节
详略
写景等角度,快速浏览课文。
2按教学要求,教师提出如下写作题目,让学生讨论:
A写内容提要,概述登山队员登上地球之颠的经过
B写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刘连满等队员精神品质的感想;
C改写课文片断,用刘连满的口吻叙述他这天的登山经历;
D仿照文中的写景语句,写几句描写晨光或夜色的话。
3学生从上述题目中选取一个进行写作。
4、先小组后全班进行交流。
5、学生推荐课文精彩片断,供全班齐读品味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字和一个多音字都。
⑵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难点是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卡、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学习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3至12自然段,学习三个生字。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指名来读读吧!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第3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
2、理解:陡峭。
3、出示句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4、指导感情朗读,理解云海。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读读第四自然段你们就会知道。
2、出示句子: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3、指导感情朗读。
4、男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第5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
2、出示句子: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3、指导感情朗读。
4、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谁读得最好。
5、指导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看看第6自然段还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出示句子: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3、理解:
奇形怪状。
4、指导感情朗读。
5、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给岩石起名字。
6、女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七、指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八、学写生字
1、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形、状、岩。
2、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
3、在田字格里怎么摆才好看了?
4、师范写岩字。
5、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
黄山奇石
仙桃石 天狗望月 仙人指路 仙女弹琴
猴子观海 狮子抢球 金鸡叫天都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翻译课文重点句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如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齐读)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读课本注解)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板书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三、 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 快速浏览课文,对照注释,把不懂的画出来。
2、放录音,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
阙(quē)叠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
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xiào)属(zhǔ)引
3、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4、学生两两互读,相互指出。
2、研读课文
(1)学生个别朗读,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矿襄陵[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 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第一段:
①略无阙处(毫无)(通 缺)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③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第二段:④夏水襄陵(漫上)⑤不见曦月(太阳)
⑥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断)⑦或王命急宣(有时 )
⑧虽(即使)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⑨不以疾也(不如) (快)⑩绝巘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第三段;
11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12飞漱其间(冲刷)
13良多趣味(确实)
第四段 14属引凄异(连续;延长)14林寒涧肃(寂静)
16哀转久绝(转同啭声音曲折)
(2)重点句子翻译:
①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着飞奔的马或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⑤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
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
3、朗读比赛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开展小组比赛
4、反馈交流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课堂练习。
小结:本节课只要学习和这篇课文的文言字词和翻译重点句子
【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停止)
③属: 属引凄异
神情与苏黄不属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少)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将降霜)
④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不以疾也 (疾 古义:快
今义:疾病)
4、良多趣味 (良 古义:真,实在
今义:好)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 ”表示。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达到背诵目的。(多媒体板书)
1、请学生朗读有关山的语句,找出关键字词说明山的特点。
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2、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山的语句。
3、请学生朗读有关水的语句,说出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顺序: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
4、请学生找出关键字词说明每个季节水的特点。
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险
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趣
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悲
指导学生注意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问题二、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明确: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写山的长、多、陡、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可见其凶险。“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侧面表现江水迅疾。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正面描写猿啼凄凉怪异,回声久久不绝,悲哀婉转,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暗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侧面表现三峡之秋的萧瑟凄凉。
2、动静结合。静景:山动景:水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3、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问题三: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明确: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后写秋天,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干,顺势而下,入情入理。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问题四: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五、 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的心得
六、 布置作业
1、整理课文翻译并背诵课文
3、从文章中两句渔歌,你还可联想到哪些诗句?它们的意境相同吗?
附:
板书设计:三峡
郦道元北魏
山:长、多、陡、高峻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景色:色彩斑斓、景色清幽
秋:悲寂凄凉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听的过程中说)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我爱北京天安门〉对,我爱北京天安门。古老美丽的北京城就是我国的首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北京〉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大家先请听一遍课文,注意听清字音。
2,你也想来读读书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看看注音,多读几遍。
3,同学们读的真认真,下面我们四人一组,一起学一学这篇课文的生字,也可以将生字连成词语读一读。
4,出示生字,请各小组来试着读一读,看哪个组读的最好。
5,同学们读的真好,那谁愿意当小老师带我们大家读一读词语啊?你会教哪个就教哪个〈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带读词语〉
6,男女生个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一)再读课文
1,你们的词语读的真不错,那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
2,说说看,他读的怎么样?
3,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4,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5,北京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那你们最喜欢看什么呢?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段文字
2,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范读这段文字----学生自渎-----你读懂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随机解释:中央 庄严 矗立等的词语
4,我想请几位同学来比赛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5,学生比赛读,评出最好的那位。
6,大家表现的真不错,老师准备了很多天安门的图片。想不想再看一看啊?(课件出示图片)
四,指导写字
1, 北京还有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啊,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如果你能认真的写一写学过“央,交”这两个字的话,老师就给你们看好不好啊?
2, 出示生字-----指导写字------自己写一写-----评价
五,欣赏图片,再次感受
出示北京风景图片,一边看一边介绍,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丽。
六,总结课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同学们能更加了解北京,喜欢北京,长大能亲自去北京看一看。最后我们再来唱一唱这首〈我爱北京天安门〉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2、课前老师要求你们收集资料,请收集了资料的同学请拿出来,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并说明资料的来源。
3、师:孩子们都很会学习。李白写诗近千首,今天我们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请再读题目。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课文写的什么?
4、(CAI出示庐山瀑布)让我们走进庐山去欣赏那儿的瀑布吧。
5、你感觉怎样?(壮美、雄伟、壮丽)
二、初读课文
1、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听。
2、(CAI出示课文要求)孩子们,我们学习一首诗,首先是要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这对我们理解古诗意思有好处。
3、请你们把书翻开,将课文自由地多读几遍。
4、我想听听你们读得怎样?他读准字音了吗?
5、请大家一齐读一遍。
三、精读课文,理解意思,质疑问难
1、初读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精读课文,怎读呢?
2、请你们按要求一遍一遍地读,可以读出声音来,也可默读。生自主学习。
3、现在请你们说说看,你们读懂了哪儿?
4、还有哪儿不懂的?
5、请大家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四、我会品
1、过渡:我们大致了解诗意还不行,还得细细去品。
2、(CAI),我会品:你认为这首诗最有魅力的语言是哪儿?
3、抽生说,学生汇报。
4、小结:你看,仔细一品,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这就是古诗的语言美。
五、我会品
1、赏中学 ⑴ 过渡: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语言,我们应该好好欣赏一番。 ⑵ 怎么赏呢?(CAI出示读中赏) ⑶ 怎么读。 ⑷ 抽生说: ① 用赞美的语气读。 ② 要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③ 要边读边想画面。 ⑸ 师配乐朗读,抽生说,老师哪里读得好。 ⑹ 你们想读吗?好,在读中细细地欣赏品吧,坐着读,站着读,走来走去地读,等会我们比赛看谁读得好。 ⑺ 学生朗读比赛。谁先来读,我建议读得好的站着,看谁能把别人读出来。你给我们说说,为什么要走着读。 ⑻ 学生配乐齐读。
2、画中赏,写中赏 ⑴ 除了在读中赏,我们还可以在画中赏,写中赏,喜欢画画的孩子们可以画一画,喜欢写作的孩子们可以写写你眼中的瀑布像什么,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诗,老师的这种格式可供你参考。 ⑵ 请选择喜欢的方式与小组的同学共赏吧。(CAI音乐)我想请位小画家到前台来画一画。学生学习2分钟。 ⑶ 交流 ① 请画画的孩子们把画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画得真美,不愧是小画家。 ② 请我们的这位小画家说说看,你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③ 小结诗句描绘的是这样的吗: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多么绚丽绚丽的庐山瀑布图啊!青山高耸、银瀑飞悬,红日高照,紫烟升腾,多么壮丽啊。这就是这首诗的描绘意境。 ④ 喜欢写作的孩子,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吧,先请小作家念念吧。有小诗人吗?(时间有限,课后我们再研究好吗?请把你们作品一齐读读吧) ⑤ 欣赏了小诗人的诗,让我们再次感受大诗人的豪迈气慨。 ⑥ 请闭上眼睛,让我们背一背。再次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扩展阅读
1、这就是一代诗仙李白的诗,他的想象多么丰富、多么奇丽!
2、孩子们还想感受诗人的浪漫情怀吗?老师这里收集了李白一些精彩的诗句,能读的、想读的就跟我来吧。
3、CAI展示诗句。 解说: ⑴ 诗人笔下的黄河气势恢宏。 ⑵ 他眼中的长江多么壮观啊! ⑶ 四川的路太难行了。 ⑷ 天姥山多么高峻啊!
4、请收集了李白诗歌的孩子把它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扩展阅读的喜悦吧。 会背的可以背,不会背的可以读,谁先站起来谁先领读领背。
七、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并欣赏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读了李白很多的诗,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还有很多诗人他们和李白一样,以精美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文化瑰宝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由决定。 收集到诗歌的孩子没说完的可继续读。也可与同学交换诗歌再读,除此之外:
1、我也想读更多的诗歌。
2、我想上网欣赏世界各地的瀑布的图片,我觉得瀑布实在太美了。 3、我想学习诗人的方法写一首诗。 老师相信你们在实践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广播.电视少儿节目的有关情况,《介绍少儿节目》教学设计。有条件的话可准备相关的录音,录象资料。
2.教师搜集中央,省,市不同级别的少儿节目,有条件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3.制作最优秀少儿节目选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大风车”“小喇叭”“动画城”等少儿节目的主题曲。
2.学生听后说说他们各是哪个少儿节目的主题曲。
3.导言:是的,中央,省,市等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为广大少年儿童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少儿节目。这些节目对我们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我们每个同学都从中受到了不少教育。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心中的“少儿节目”吧!
二.精彩回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介绍少儿节目》教学设计》。
1.启发:同学们,你一定看过或听过许多少儿节目,请打开记忆的仓库,回忆一下那些少儿节目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显示展开回忆。(提示:回忆要讲求方法。首先要整体回忆,自己看过哪些少儿节目,然后再一个一个回想最难忘的,最后想一想为什么它是最难忘的?)
3.同桌交流回忆情况,互相补充以丰富回忆内容。
4.指名说说回忆情景,促进全体学生激活记忆表象。
三.介绍最感兴趣的节目。
引言: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中可以知道,留在同学们记忆深处的少儿节目很多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每人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节目介绍给大家。介绍时,可以先谈谈积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再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一)自主准备。
1.提示:先用比较的方法从多个印象深刻的节目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然后想一想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特点,最后想一想自己看了它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另外,为了发言有条理,有顺序,可以在想好内容后列一个发言提纲。
2.学生各自进行思考,准备。
(二)小组介绍。
1.组织学生自找伙伴组成学习小组。若有不平衡现象,教师可稍做协调。
2.人人发言,互听互评。比一比,看谁的介绍最精彩。对个别发言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做好点拨,指导。
3.各小组选出2-3名讲得好的学生,代表小组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介绍
1.各小组代表介绍。
2.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3.小组评议,评一评哪个小组介绍得最有特色。
4.评出最佳介绍者4-6名。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儿童和平条约》教学设计
洛江实小 刘惠卿
教学内容:
《儿童和平条约》带有很浓厚的儿童情趣,语言流畅,文笔活泼。课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条约,第一次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它的每一项条款,都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它又是一种儿童条约,表达了全世界儿童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人类携手努力,共创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4个字,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随文学习本课的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识记8个生字及掌握多音字“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憧憬世界和平的美好景象,激励学生为世界和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份班级公约。
2、揭示课题:儿童和平条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鼓励学生读题质疑,部分解疑。
儿童和平条约不用强制别人执行,它表达的是全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儿童和平条约里都写了什么内容?带着我们的好奇心一起走进课文吧!
2、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把自己认为难懂的词句做上记号,联系实际想一想。
3、同桌互帮互学,交流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三、入情入境,细读感悟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条约,细细品味儿童维护和平的那份决心吧!
(一)读第一句话,指名汇报: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播放课件,渲染战争场面
(1)理解 “无家可归”什么是“无家可归”? (没有家,不能回家了。) 你知道哪些人无家可归?指导理解:是啊,那些可怜的孩子不仅无家可归,还没有饭吃,面临饥饿,生病了不能去看,面临疾病。所以―――――
(2)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三)过渡:只要我们消灭一切与和平对立的事物,这个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闭眼听读4-6句,思考:和平世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2)交流汇报
(3)指导读句子,感受和平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教师适时板书:珍爱)
(四)过渡:和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而舒适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珍爱和平。为了和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自由读七、八句。思考: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为了现在的和平,为了永久的和平我们能怎样做呢?为了大家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齐读最后一句话。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过渡: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创造和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儿童,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2、朗诵诗歌《放飞和平》。
五、作业布置: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像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
向往
珍爱 和平
创造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六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读通课文。准确读通长句。
3、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风筝三件事。知道课文是从刘老师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的。
教学重点:
掌握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的三大事例。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板书:理想)老师的理想是当一名学生尊敬,信任,喜爱的.好老师,愿意谈谈你们的理想吗?同学们的理想是远大的!(板书:风筝)看到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板书:的)理想与风筝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放在一起?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理想,对于风筝显然是熟悉的,以此入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但两者如何有机融合,似乎解决得并不巧妙。这种无须回答的问题是否有着存在的必要呢?这本身也是我存在的困惑。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顺着学生的思维整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方面还考验着我的课堂驾驭能力。
3、是呀,这篇课文到底写的是什么呢?风筝中寄托着怎样的理想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自己喜欢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中写了刘老师的哪些事?
(3)刘老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为什么?
(4)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细腻感人,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
设计意图:以这四个问题统领全课,既解决生词,又把握了课文中心,且抓住重点语句读好了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词:风筝 眯眼 蜈蚣 倘若 连翘花 翘尾巴 撒脱 撒谎 急速一转 旋转 酸涩
舒展腰身 仰望天穹 圆木拐杖 女娲造人 擎着风筝 翩翩起舞 翱翔盘旋 气喘吁吁 功德无量
(1) 读准字音:指读正音。注意三个多音字,帮助学生区别好。
(2) 认清字形:倘 敞 筝 挣 睁
(3) 理解词义 A酸涩 文中是酸涩的感情,什么情况下你的心里是酸酸的,心里很难受呢?文中为什么而酸涩?B 看到功德无量这个词,你想起了哪些伟人?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那根圆木棍是功德无量的呢?C谁能任意用上黑板上的词语说一句话,如果你能用上几个词,那就说明你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棒哟。当然也可以结合我们的课文内容来谈说话。
(4) 指导写字:字会读、会认、理解了,我们还要写好它。在写字之前,一定要先认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还要看清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叫读帖,读完帖后,要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这六个生字中,哪个字最难写?我们一起来写它。请看老师板书。请大家认真在书上119页描红。注意写字姿势,一定要做到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教学反思:对于生词的教学,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方式。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太多的新意,但应该做到了扎实。高年级学生字词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词义的理解,及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因而在设计时我着重关注了这一点。对于多音字的教学,从思想上重视了,但或许因为对学生学情的不了解,在后面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困生对于字音并没有完全掌握。在一般情况下,字音教学应该是针对学困生。
2、课文主要写的是刘老师,写了他的哪些事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风筝)指读第四、五、八、九自然段。这三件事构成了文章的主体部分,那么文章是怎么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的呢?指读第一段。文章的结尾又写了些什么呢,你们觉得最后这两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
老师小结:课文开关通过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了对刘老师的加快;中间第四至九自然段通过三件事,表现了刘老师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教学反思:这部分让学生说事,部分学生自然直接引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既读了课文,又概况了课文大意。对于分段,概括大意,个人认为不是教学的重点,因而直接用语言引导,让学生有个大体印象即可。或许这样的设计仍有牵着学生走的痕迹,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3、谁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刘老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能用书中的语言来解释你为什么这么说吗?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4、你找了哪些细腻感人的句子,愿意读给我们听吗?学生读后,追问: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心中涌起怎样的情感?
教学反思:这一设计也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文章的美需要学生自主地感受与表达。无论学生找哪一句,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后一问题或许学生表达得不那么好,但向其渗透这样的读书要求,还有非常有必要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应该逐步培养并落实。
二、作业布置
1、 将生字在田字格中书写四遍,生词抄写两遍
2、 认真反复朗读课文,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至少读三遍)
教学反思:在最后我特别强调的“读”这一项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由于是借班上课,真正的落实还得有赖于课任老师。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5、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习作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 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观察、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初步养成习作后有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走进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景
1、 导入秋天。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诗句,请你们猜猜这些诗句分别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的?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
(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
你还能说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或词语吗?
2、 感受秋天。
(1)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师幻灯片展示)
图1:盈盈的秋水从大山中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唱着秋的赞歌。
图2: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受着太阳浴。
图3: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图4:夕阳西下,游人醉了,西湖也醉了。
图5:秋风给落叶带上翅膀,乐得蛐蛐唱,蚱蜢跳。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
(2)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吧,试一试给图配一句话。
(3)选代表交流,听的同学记下他用上的好词,好句。
二、合理安排,描绘图中的秋天。
这么美的图片用一句话来形容,内容似乎太少了。老师发现xx同学画的秋天特别美,我们来欣赏一下吧,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呢?
碰到图中有许多景物的时候,一一介绍显得有些罗嗦,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写作的要求进行有选择的描述。
这么多的景物你打算按什么顺序来介绍?
我们可以根据画面从近及远,也可以从远到近地来介绍。
三、 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弦律。
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用文字描绘出美丽的秋景。写作时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交流、同学互改、配图展示。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十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