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1 14:15: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8篇)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按数级读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读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再读一读信息中的数,想一想,万以内数怎么读。(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就读零)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

  2.师:在生活中,还有比万更大的数,这样的数又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信息中的数,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学生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一)整万数的读法

  1.2496写在个级上

  提问:读出这个数。(二千四百九十六)

  2.把2496写在万级上,个级补上4个0

  师:这个数你会读吗?读一读。(二千四百九十六万或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

  师:这两种读法,哪种简便?再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3.试一试:3080000 40500000

  师:这两个数怎么读?

  4.比较

  (1)师: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读法相同,只是数在万级时后面加一个万字)

  (2)师:万级上的数怎么读?(读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5.练习:读出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设计意图:把个级上的数移到万级上,使学生感到两级上数的读法有练习,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1.出示:54621

  师:这个数怎么读?读一读。(五万四千六百二十一)

  2.出示: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1)师:这些数怎么读?读一读。(六百四十万七千、一千零三万零四十、六十五万零六、三千四百万零六十九)

  (2)师:这几个数中都有0,有些0我们就读出来了,有些0就没有读出来。我们再读一读,边读边找,哪些0读出来了,哪些0没有读出来。(教师把读出来的0描红:6407000 10030040 650006 34000069)

  (3)师:想一想,0什么时候不读?什么时候要读?怎么读?(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师:我们知道万级上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那么个级哪儿的0不读,万级哪儿的0就不读,也就是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而其他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练习:做一做第2题

  师:读出这些数,注意每个数里的0,要怎么读?

  【设计意图:在读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慢慢体会0的读法,通过找哪儿的0读了,哪儿的没读,引导学生发现0的读法,并把0的读法还归结到万级上的数要按照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便于学生掌握】

  (三)总结读法

  师:再把这些数读一读。

  2.小组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

  3.汇报:

  (1)先读( 万 )级,再读( 个 )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 不读 ),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第3题

  (1)师:读一读这些数?

  (2)师:你怎么知道32680的最高位是万位?(可以从个位开始数,也可以分级)

  (3)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快?

  (4)师:对,通过分级我们可以很快地确定最高位,从而读出这个数,分级时我们一般在个级和万级之间用竖虚线分开。

  (5)师:用这种分级的方法,先分级再读出这些数。

  【设计意图: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要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级是关键。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读数后交流方法,进而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2.教材第8页第3题

  (二)提高练习:教材第10页第14题

  【设计意图: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要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分级是关键。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读数后交流方法,进而找到最简便的方法。教材第10页第14题是较灵活的题目,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读数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设计说明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读写大数,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关注知识结构的梳理。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忆知识并进行复习,把已学的、分散的知识纵横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整个数的认识过程中,十进制计数法贯穿于计数、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之中。

  2.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针对所复习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由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的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信息,而且还蕴涵着热爱科学,低碳环保等教育意义。让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

  1.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大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

  (板书课题:大数的认识)

  2.打开教材看第一单元,看看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回答。

  (2)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3)个级表示什么?万级表示什么?亿级表示什么?

  (4)你们还记得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师: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整理归纳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复习数位顺序表等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基本概念。

  2.复习大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教材112页1题。

  (2)回顾大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12页1题。

  3.复习大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教材112页2题。

  (2)请学生说一说大数应该怎样写。(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12页2题。

  4.复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课件出示教材112页3题(1)、(2)。

  (2)复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把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或8个0省略掉,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12页3题(1)、(2)。

  5.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如果小于5就舍去,如果等于5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

  6.复习比较大数大小的方法。(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时,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往下比,直至比出大小为止)

  设计意图:掌握读数、写数、改写、求近似数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读出下面各数。

  946200000 4000400040

  800200003 20305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千零三万零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四百五十亿六千零八万七千零三十

  3.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2509200○2509000 350020○530020

  1650010○16500100 6309607○670630

  4.用2,4,5,7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两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布置作业

  教材112页3题(3)。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

  读数:要先分级,读万级、亿级时不要漏读“万”字或“亿”字。

  写数:从高位到低位,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比大小:位数不同 位数相同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亿等计数单位及相应的数位。

  2、初步会读一般的多位数,并说出数的组成。(中间不含0的多位数)

  3、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读出大数,说出数的组成

  能将大数正确的分级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景引入

  1、你知道吗?上海的一些区县的人口数(20xx年)

  南汇 699119 闸北区 707869浦东新区 1766946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20xx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谁知道,我国目前的总人口呢? 请你读一读:1295330000

  1) 我们曾经认识了哪些数位?它们相对应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我们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万、??

  小结:正如我们所说的个、十、百、千、万、还有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2)一万一万的数,10个一万是多少?计数单位又是什么呢?

  生:10个一万是十万,计数单位是十万。

  3)10个十万呢?10个一百万呢???

  生1:10个十万是百万,计数单位是百万。

  生2: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计数单位是千万。

  生3:10个一千万是亿,计数单位是亿。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师:因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所以叫十进制计数法。 探究二:介绍四位分级法。

  1)为了读数方便,按照我国习惯,把数位进行了分级。

  很久以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用四位一级的方法计数,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个级表示多少“一”;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是亿级,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2)我们来看上海的人口:16737700,这个数分为几级呢?万级上表示多少?个级呢?

  16737700是由()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生:16737700,这个数分为二级

  万级上表示1673个万,个级上表示7700个一。

  三、课内练习:

  练习一填空

  (1)10个一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

  (2)10个一亿是( ),10个十亿是( )。

  (3)一百万里有10个( ), 有100个( )。

  练习二

  (1)2100350里有()个一。

  (2)1023003405里有( )个亿( )个万和( )个一。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在读大数时,利用数位分级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准更快的读数。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读读第10页中北京市、河南省、台湾省、浙江省、西藏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的人口数。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认识算筹

  (一)谈话引入

  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2.课件出示

  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二)用算筹记数

  1.师:对,这是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呢?(出示课件)

  2.师: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数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

  3.课件出示

  师:用算筹表示6,先用一根横着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竖着的小棍表示1,这两根小棍加起来就是6,这里有了代数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记数方法中。那么7、8、9你会表示了吗?说一说。

  4.师: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课件出示:横式和纵式图)。

  5.师: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如29(课件出示:29),就先用纵式表示出个位上的9,再用横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这个数就是29。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知道把算筹放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

  6.课件出示:

  师:这个数是多少?

  7.师: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只有九个数字,少哪一个?0的出现也经过了很长时间。起先没有0的记法,后来用“空一位”的方法表示0(课件出示:306的图),这个空位就是0,与我们现在写数中“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一样。

  8.课件出示:

  师:后来发展成用□表示0,大约700多年前用○表示0。

  (三)了解算筹的不足,产生对“新型”计算工具的需求

  1.师:试着用小棒代替算筹表示出19612368。(学生尝试时,可能会出现小棒不够用的情况)

  2.师:摆出来了吗?谁来试试?没摆出来的同学出现什么问题了?(小棒不够用,太占地了摆不下)

  3.师:我们只是用算筹摆一个数试一试,古人不但用算筹记数,还用它计算,所以要随身携带。你知道古人要随身携带多少根吗?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你想不想也随身带着?为什么?(不方便)

  师:算筹不方便,计算速度又慢,改革算筹,简化演算方法,加快计算速度就成了人们的迫切要求。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计算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了解用算筹的记数方法,通过说出算筹表示的数是多少的活动,体会位值制的作用。通过用小棒当算筹表示“19612368”这个活动,使学生体到算筹的不便,从而产生对简便的计算工具的需求。】

  二、认识算盘

  (一)认识算盘

  1.课件出示

  师:对,就是算盘。(学生随意说)

  2.课件出示:

  师: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向大家介绍介绍。

  算盘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的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二)算盘的作用

  (1)师:算盘可以用来记数,也可以用来计算。

  (2)师: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课件出示:

  师:算盘上表示出的数是多少?(35215862)

  (4)出示:算盘

  师:请你在算盘上拨出602、534067。

  (5)师:如果让你用算筹表示这两个数,你觉得怎么样?用算盘记数要比用算筹记数方便许多。计算速度也快很多。因此,中国的算盘逐渐传入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地,以后又经欧洲的一些商业旅行家把它传播到了西方。

  (三)认识两种算盘

  1.课件出示:

  2.师:观察有这两个算盘,它们有什么不同?

  3.师: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因为中国古时候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对算盘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以大家互相介绍的形式,唤起学生的旧知。通过让学生读出算盘上的数和在算盘上拨数的活动,了解算盘的记数方法,并引导学生想象要是用算筹表示这两个大数,会怎么样,突出算盘的便捷,这也是它能出入日本、朝鲜等国的原因。】

  三、认识计算器

  (一)国外计算工具的发展

  1.师:我国的计算工具在发展,其他国家也发明了计算工具。你都知道什么?

  2.认识计算尺

  (1)课件出示:

  (2)师: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3.认识机械计算器

  (1)课件出示:

  (2)师: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是1642年,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帕斯卡发明的,它是利用齿轮传动原理制成的机械式计算机,通过手摇方式操作运算。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4.认识计算器和计算机

  (1)课件出示:

  (2)师:在莱布尼兹把帕斯卡发明的只能做加减计算的机械计算器改进成也可以进行乘除计算后,一直要到20世纪才有电子计算器的出现。

  (3)师: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它是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每秒可以计算5000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以用手轻轻托起,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二)认识计算器

  1.计算器的用途

  (1)师:我们认识了古今中外这么多的计算工具,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什么计算机工具呢?

  (2)课件出示:

  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儿的时候在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物、三瓶水和一些纪念品,想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怎么办?(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手机上就有用起来方便)

  2.课件出示:

  师:看来大家都愿意用计算器,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显示器,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

  3.小组活动。两人一组,互相出一步计算题,并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各键的作用。

  4.师:大家介绍的这些键都是我们常用的,还有一些键随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今后会用到。我们认识了计算器,怎么用计算器计算呢?如果按错了怎么办?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计算器的使用。

  【设计意图: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计算又对又快且携带方便的特点。并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在探究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教学难点: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把下面画横线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水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7910000千米。

  (2)太阳中心的温度是10000000摄氏度。

  (3)2008年8月8日,有150900多观众在现场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4)地球赤道周长40075700米。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先分级,再去掉5791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5791万。

  (2)先分级,再去掉10000000万位后面的4个0换成万字,是1000万。

  (3)先分级,150900的千位上是0,比5小,把尾数舍去,写上万字,约是15万。

  (4)先分级,40075700的千位上是5,够5,向万位后面进1,舍去尾数,写上万字,约是4008万。

  3.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师:怎样把不是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种方法叫什么?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那亿以上的数怎么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省略,为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做准备,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改写。

  1.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00000000 1000000000 530500000000

  2.自主探究:

  (1)读一读这些数。

  (2)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2┊0000┊0000=2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师:你怎么能很快地找到亿位?(分级)

  师:看来,当位数很多时,分级很重要。

  (2)师:改写时,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只需要去掉亿位后面的0,不是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10┊0000┊0000=10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3)5305┊0000┊0000=5305亿,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

  4.小结:怎样把整亿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换成“亿”字)

  5.练习:做一做第3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把例3中的三个数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使学生将整万数的改写迁移到整亿数的改写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能很快地找到亿位?”和“改写时,是不是要去掉所有的0?”这两个问题,在强调分级重要的同时,使学生感悟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只需要去掉亿位后面的0,不是去掉所有0。】

  (二)亿以上数的省略

  1.课件出示: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034500000 9876540000

  2.自主探究:

  (1)读一读这些数。

  (2)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0┊3450┊0000≈10亿 先分级,要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就看千万位,千万位上是3,小于5,舍去尾数。

  98┊7654┊0000≈99亿 先分级,千万位上是7,够5,向亿位进1,舍去尾数。

  4.小结

  (1)怎样把不是整亿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看千万位上的数,够5就向前一位进1后再舍去尾数,不够5就直接舍去尾数)

  (2)师:与不是整万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

  不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的是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看的是千万位上的数。

  (3)师:无论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还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都要用“四舍五入”法就近似数。都要看最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况。

  5.练习:做一做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写亿以上的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把亿以内数的写法迁移到亿以上的数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1.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

  区别

  改写

  省略

  方法

  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换成“万”字或“亿”字。

  “四舍五入”法

  大小

  大小不变,准确数

  近似数

  符号

  =

  ≈

  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由“一”变成“万”或“亿”

  计数单位不变,仍是“一”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使学生了解改写与省略的区别,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用“≈”,加深学生会改写和省略的理解,培养学生比较、概括能力。】

  三、知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7题。

  2.□里最大填几?

  5□8492842≈5亿 299□2816831≈300亿 12□35723670≈120亿

  【设计意图: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在探究求亿以内数近似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

  2.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

  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

  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如在整个20xx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这时就需要近似数。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二)点明课题

  师: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求近似数

  1.课件出示: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圈出题中的“大约”、“万”)。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师: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

  2.求12756的近似数

  (1)师: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2)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①课件出示:

  ②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0000,这个点表示2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5000)

  ③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756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④师:从数线上看,12756接近几?(10000)

  3.求1389000的近似数

  (1)师:1389000的近似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师:我们也来看看图。

  ①课件出示:

  ②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389000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③师:从数线上看,1389000接近几?(139000)

  (二)理解“四舍五入”法

  1.师:观察这两幅图,想一想,12756为什么约是10000,而1389000约是139000?(12756在15000的左边,更接近10000,1389000在1385000的左边,更接近1390000)

  2.师:大家很会观察和比较,你们找到了一个标准,就是中间这个数。10000到20000这一段和1380000到1390000这一段都是10000,它们的一半是5000(课件演示:15000千位上的5变红,1385000千位上的5变红),12756只比10000多20xx多(课件演示:12756千位上的2变红),不够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2小于5,所以把尾数它和它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12756接近10000。这里用什么号连接?为什么?改写的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用什么号连接?

  3.师: 1389000比1380000多9000(课件演示:1389000千位上的9变红),大于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9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所以1389000约等于1390000,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39万,用“=”连接。

  4.找一找,想一想

  (1)师:想一想,是“舍”还是“入”,哪一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千位)

  (2)师:我们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也就是个级上的四位,所以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是几很重要。

  (3)师:结合数线图找一找,1□756的近似数也是10000?1□756的近似数就是20000了?

  (4)师:不看图想一想,138□000的近似数是1390000?138□000的近似数就是1380000了?

  5.小结:

  (1)师:求近似数时,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

  (2)师: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大于或等于5就“入”。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三)试一试: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由于题目没有要求改变计数单位,所以省略尾数后应改成0。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3题

  2.教材第15页第4题

  3.□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21□975≈29万 34□041≈35万 53□6831≈540万 2□3572≈20万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么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继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

  1.认识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可以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2)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3)说一说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是什么。

  2.认识数级

  (1)读一读这些数位(有意识的领着学生四个一停顿),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国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分成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

  3.体会“位值”的含义

  (1)师:北京有19612368人,在这个数中,有两个6,这两个6分别表示什么?(左边的6表示6个十万,右边的6表示6个十)

  (2)师:都是6,为什么表示的意义却不同?

  (3)师: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4)师:这个数含有几个数级?万级上是几?表示什么?个级上是几?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页第1、2题

  【设计意图:做一做第1题,通过数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教材第8页的两道练习,巩固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认识。】

  四、感受一亿的大小

  1.师:我们感受了十万的大小,那一亿到底有多大?

  2.画点体验:

  (1)如果给你1分钟的时间,猜猜你能画几个点?

  (2)计时体验

  (3)说说你画了几个点?

  (4)估一估,算一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让学生在1分钟的时间内画点,并估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386+179=825-138=26×39=312÷8=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26×39=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1.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20xx-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2)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xx-152=1882)

  (3)师:实际上是这样的(课件出示:20xx-1368÷9=20xx-152=1882)。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2.用“M+”“MR”和“MC”键

  (1)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怎么用呢?

  (2)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88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88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xx-”,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3)师:自己试一下。(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4)练习:672÷(139-115)37×12+46×9

  师:计算新题前,先按“MC”清除存储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用计算器计算也要注意运算顺序。通过介绍“M+”和“MR”的用法,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计算。】

  (三)计算比赛,合理使用计算器

  1.课件出示:128+284 45×77 28÷4 2345514-0

  师:大家会用计算器了吗?我们进行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2.订正结果。

  3.师:有的同学还在按计算器呢,你就算完了,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后两道题不用按计算器,口算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看来,不是我们学习用计算器,所有的题就都用计算器,而是要用到改用的时候。

  【设计意图:采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并在题目中设计了两道口算就能得出结果的题目,使学生感悟什么时候用计算器计算,学会合理使用计算器。】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一)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师: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计算器没有显示出完整的结果

  3.师:结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出的会不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屏幕显示不下了)

  4.师:计算器帮我了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怎么办?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1.化繁为简

  (1)师:这道题中,两个因数位数太多了,数太大,怎么办?(把数变小)

  (2)师:真好,我们可以把数变小,算一算,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可以从几开始?

  2.探寻规律

  (1)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师:可以从1×1开始,自己算一算

  (2)订正答案。1×1用计算器吗?(课件出示答案)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3)师:回头看一看,发现什么规律?(从1开始,因数有几位就写到几,再倒过来写到1)

  (4)师:这道题等于几?(12345678987654321)

  3.小结

  师:刚才我们用计算器算不出结果,为什么?(数太大了,位数太多)我们怎么解决的?(把数变小了,找规律)

  师:数太大,我们先把它变小,变容易了,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难题。

  4.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

  9999×2=9999×5=

  9999×3=9999×7=

  9999×4=9999×9=

  【设计意图:当计算的数目很大时,计算器也显示不出结果,此时,可以把大数转化成较小的数,找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并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28页第3题

  3.做一做第2题

  4.教材第28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和十进位值制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一)导入

  1.师:我们身边有很多数,找一找。(人数、男生数、女生数、年龄、身高、体重等)

  2.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可是数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了解古代计数方法

  1.师: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打猎)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但和那时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摆石子、刻痕、结绳计数)

  2.课件出示:图片

  师: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捕鱼的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刻道计数和结绳计数也是如此。

  3.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事。

  4.师:大家想,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摆的石子就会越来越多,还是很不方便。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数的产生,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会古代计数方法的不便,产生对数字的需求。】

  (三)符号记数

  1.师: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2.通过介绍古埃及人记数符号,揭示计数法就是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没有位值带来的不便。

  (1)课件出示:

  师:这是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

  师:看看这个数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师:要想知道这个数表示多少,就必须看清有什么计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师:你能用古埃及的计数方法表示出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吗?试一试。

  (5)课件出示:

  (6)师:通过自己的尝试,你有什么感觉?(麻烦)

  (7)师:请你想一想,这种计数方法为什么会这么麻烦?(每个计数单位都要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数时,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要画几次)

  3.介绍阿拉伯数字

  (1)课件出示:

  (2)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

  公元八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设计意图:在用古埃及记数符号表示太阳直径的过程中,体会没有位置制时记数的麻烦。通过介绍其他各国的记数符号,体会同意数字的必要性。】

  二、认识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认识自然数

  1.师:用这10个数字能表示多少数?

  2.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看教材第17页

  4.师:通过看书,你还了解到了自然数的哪些知识。

  (二)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体会位值制的价值。

  1.师:为什么仅仅这10个数字就能表示出许许多多的数呢?比如:999,都是9,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9在不同的数位)

  2.师:对,因为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边表示9个一,在中间表示9个十,在左边9个百。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这样不用发明那么多的符号了,记数也不用那么麻烦了。(课件演示)

  3.师:如果再加1个石子,右边的9就达到10个,就可以放到中间,中间又够10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样再够10组,就要再往左进一位。(课件演示)

  4.师: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能用位置来区分计数单位的不同,它使记数变得简单。

  【设计意图:以“999”为例,认识位值制,感受它给计数带来的便利。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则,即“满十进一”。】

  (三)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顺序表

  1.师:这里的位置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位”,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师:你还能继续说出新的计数单位吗?它们所在的数位又叫什么呢?还有更高的吗?

  3.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4.师:我国习惯从个位起,每四位一级,分别是哪几个数级?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类推迁移规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及数级,掌握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三、知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1题。

  2.教材第22页第2题。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0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常见的计算工具,知道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②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教师提供的图文资料,经历了解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

  ②经历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计算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

  ②对计算器充满好奇心,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乐趣。

  重点

  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难点

  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珠算表演(表演内容自己准备)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1、自主学习60-63页,了解:电子计算器具有()、()、()等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2、现在计算器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计算器吗?你知道计算器的各键的功能都是什么吗?(可以问家长或上网查询,在下面空白处做简单的记录。)

  课上尝试小研究:

  1、用计算器按下图给出的顺序计算。

  (1)任取一个两位数>是双数,除以2;是单数,乘3再加1>得出结果后,如上反复进行>最后得出结果是1,停止。

  (2)任取一个三位数,按上面的程序在计算一下,看结果如何。

  (计算结果还是1)

  2、按下图给出的顺序,用计算器计算。

  任意取三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用新三位数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三位数和一个最小三位数>重复上面的运算>结果得495,停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感受计算器的神奇,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小组合作探究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说出怎样列式计算,还要说出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

  2、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9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3、如果你家平均每月要喝12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

  合几年?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参与面和开口面,通过每个学生思维的碰撞,逐渐将知识进行完善、系统化。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计算过程中,感受水的宝贵,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亲自体验计算器的使用。】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和补充。

  2、互相纠错,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看列式和计算器的使用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指出。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更深入,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有意识的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3+··················+100=

  五、挑战自我

  基础练习:

  教材P61练一练1、2题。

  变式练习:

  (1)9×9-1=(2)(10-1)÷9=

  98×9-2=(200-2)÷9=

  987×9-3=(3000-3)÷9=

  9876×9-4=(4000-4)÷9=

  要求:

  ①用计算器计算并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②你能照样子每组继续编一道题,并直接写出答案吗?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基础性、目的性、层次性原则,主要是对使用计算器的考察,第二题还考察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困生吃饱,资优生吃好】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 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中的一个立方体,先是估计有多少个小立方体,然后算一算验证,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回答多少个小立方体,然后在计数器上拨出。

  课件出示:主题图二,猜测共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说说理由。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十万”:

  (1)结合小立方体图形,让学生在计数器上1千1千的拨。

  (2)问:10个一千是一万,接下去1万1万该怎么数?

  (3)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4)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并在计数器上师生共同拨出“十万”。

  2、出示从“个(一)到万”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师生在计数器上拨“十万”的活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4、认识“百万、千万、亿”

  (1)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让学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验证.

  (3)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4)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5)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

  (三)练习设计: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数位顺序表,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改写。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结合练习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4、通过情景,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改写。

  三、教学难点:

  结合练习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设备、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这些数都是万以上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出大数读写的复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徐希兴趣,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明白数学本身就是生活。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制作数位顺序表

  (1)既然是再次研究大数,我们就抽出关于大数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能联想到《大数的认识》里的哪些知识?

  预设: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改写……

  (师把知识卡片贴在黑板上)

  (2)我们研究这些内容都要用一个表格,它叫做数位顺序表。现在我们一起来制作数位顺序表,好吗?

  请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卡片仔细看一看,我们数位顺序表分三部分,首先请这三位同学到前面来。然后请其他同学分别给其他卡片找到它们的家。然后请同学们一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贴的时候说一说我贴的是什么?表示什么?如:我贴的是数位万,这个位置上的数表示几万;我贴的是计数单位万,上面的数表示几个万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位顺序表,这既是对知识的复习,又把拼图游戏融入其中,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充分激起学生兴趣。

  2.大数读、写复习

  下面我们将刚才这些数写到数位顺序表里读一读和写一写吧!

  (1)请同学们把上面的数放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来。

  2000 0000读作:

  2342 0000读作:

  (2)请同学们把上面的数放在数位顺序表上写出来。

  二千三百四十二万一千零五,写作:

  二千九百二十六万六千二百零一,写作:

  思考与总结;请你说一说怎样读一个数?怎样写一个数?读数和写数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思考:脱离数位顺序表,你会读数和写数吗?(引导学生复习给数分级的方法)

  设计意图:主要是复习大数的读写方法,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给大数分级的方法,使学生学到不仅读数要分级,写数也要分级。

  3.大小比较:

  看到咸阳机场每年给这么多人提供服务,老师想起了老师所在的城市延安的二十里铺机场。这里也有一组数据提供:2014年延安旅客吞吐量185000万人次。

  你能比较一下咸阳机场和延安机场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的大小吗?咸阳机场2013年和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那个大呢?自己试一试吧!

  比较:29266201和185000

  23421005和29260251

  思考与总结;请你尝试总结一下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延安和咸阳机场的吞吐量比较,让学生复习大叔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大数改写与近似数

  你能把咸阳机场2012年到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吗?

  改写:2000 0000改写:

  2342 0000改写:

  23421005改写:

  29260251改写:

  改写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后两个改写之后与原数可以用等号连接吗?它是什么数?这些数据里哪些数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思考与总结;请你尝试总结一下大数改写的方法,并提醒一下你的伙伴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依然通过飞机场的情景数据进行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的复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近似数。

  5.构建网络

  同学们,刚才我们回顾的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除了这些,在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知识)同学们一起想一想。

  预设: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自然数、计算工具...

  (老师把知识卡片贴在黑板上)

  这么多的知识安排在一个单元里,它们之间肯定存在联系,(板书:联系。)我们一起来捋一捋,好不好?

  预设:古人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产生了数,这些数就是?(生: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生:“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几?(生:“0”)随着物体个数的增加,对应的自然数也越来越大,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生:没有。)二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这一单元又认识了大数,即万以上的数。无论数大还是小,读写的顺序都是?(生:从最高位开始。)比较大小都要先看位数多少,如果位数相同,从?(生:最高位比起...)同学们,万以上的大数,位数比较多,有时为了读写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把这个数进行?(生:改写。)如果你在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过程中还存在小困难,不要紧,你可以继续使用数位顺序表这个法宝。想一想,数位顺序表中整理了哪三大部分内容?(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样,我们把这些知识在找联系的过程中,整理成了一个网络,(板书:网络。)在这个知识网络之外,认识计算工具、体会一亿有多大等这些知识,使我们对数的认识更全面、更丰富。

  设计意图:进行单元知识体系建立,使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三)重点练习,强化提高

  1.火眼金睛

  (1)读11011000时一个0也不读。()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四个计数单位。()

  (3)在数字3和4之间填上7个0就组成了三亿零四。()

  (4)一个数四舍后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54000。()

  2.猜商品价格

  小明同学家买楼房了,楼房的价格是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1,它的万位是2,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它的千位上比百位上少2,其他各位都是0.

  学生介绍方法,强调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3.超级小英雄闯关

  用5、3、9、6和4个0按要求写数

  (1)、最接近10亿的数

  (2)、最接近9亿的数

  (3)一个0也不读的最大的数

  (4)四个0都读的最小数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巩固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的知识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归纳整理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同学们以后可以自己学着用大括号,箭头或者是树状图等将知识按照一定的联系进行整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不错,让我感受到了咱们咸阳子校小朋友们的热情!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作业设计

  每位同学完成一张单元知识体系整理的数学小报。

  七、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200800这个数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

  (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

  (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

  (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直接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

  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

  (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二百万零六十三

  2、练习一中的第14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9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中的第10、11、13、1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2、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3、能使用数据说明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基础训练 10 1、小黑板出示:

  读出下列各数

  6678905、9043000、7890000

  写出下列各数

  二十万、三十八万零九百、三百零五万零五十

  2、你们能说一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吗?请背出数位表。

  3、投影出示: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

  (1)这是几位数?请写出这个数。

  (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

  (3)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评议(要求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 1、学生读、写数。

  2、多名学生回答。

  3、学生在自备本上做。(四人在黑板上做。)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 17 1、投影出示:

  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

  19□78520万、60□90760万

  9□87651000000、9□4765900000

  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几?

  2、用0、1、7、4、8能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 1、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做题。

  2、学生练习。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56○12802010○10205693○52978064○8046

  2.师: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3.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有19612368人,上海有23019148人。

  2.师: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的人口多?(有的学生可能在数位数,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都可以)看来,大家是想比较这两个数据的大小,这两个数位数这么多,怎么比较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比较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人口的现实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先比位数

  (1)师:(出示:99864和101010)我们先看这两个数,谁大谁小?(101010)

  (2)师:9986最高位上是9,101010最高位上是1,9比1大,那应该是99864大呀,怎么回事?

  (3)方法一: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

  ①师:我们分别在两个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看看是不是这样。(找两个学生上来拨数)

  ②师:从计数器上看,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两个数谁大?

  ③师: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4)方法二:比位数

  ①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②师: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谁大?

  ③师:通过比位数也可以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5)师:你们虽然用的方法不同,但都说明了101010这个数大,看来真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可以比最高位,也可以比位数,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说说你的想法。(比位数,数数比背数位顺序简单)

  (6)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上的数,应该先比什么?(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1)师:两个数比较大小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你能举两个亿以内的数说明吗?(最好用学生说的,他们会更有兴趣。这里用书上的数:356000和360000)

  (2)师: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怎么比大小?说说你的想法。(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结果。)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小结:

  (1)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2)师: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发现什么?

  5.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汇报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出:几个数比较大小,可以把它们相同数位对齐排成一列,便于比较。

  (2)解决引入问题: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人口哪个多?

  【设计意图:比较大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另一方面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教学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便捷

  (1)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图,血液中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一滴血液中有多少红细胞呢?男生女生分别看,看看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出这个数。一方看时另一方闭眼。能读出来就举手。

  男生看到的:红细胞:5000000个

  女生看到的:红细胞:500万个

  (比赛结果肯定是女生用时短)

  (2)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红细胞:500万个

  师:男生为什么会慢些呢?(后面的0太多了,读起来太麻烦)

  (3)师:像这样,个级上全是0的数,是整万数,这样的数0太多了,我们读、写起来比较麻烦,有时为了读数方便,会把整万数改写成像500万这样用“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怎么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例题教学

  (1)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师:请你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① 5000000个=500万个 在万级上写500,然后写个“万”字。

  师:原数中个级上的4个0呢?(换成“万”字了)

  ② 10000个=1万个 去掉个级上的四个0,写上“万”字。

  有些学生可能会忘记单位名称,要提醒学生注意。

  3.试一试:做一做第1题

  4.小结:

  (1)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写上“万”字。)

  (2)师: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大小不变,所以用“=”连接

  不同:计数单位不同,改写前的计数单位是“一”,改写后的计数单位是“万”

  5.练习:做一做第2题。

  提醒学生注意:原数有单位名称改写后的数也要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男女生读数比赛,使学生体会到改写后读数的便捷。让学生读出整万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1题

  2.教材第15页第5、6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和亿以内数改写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明白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一)师: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

  (生):想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样不明白?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立刻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此刻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必须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取信息、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这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

  (二)想一想:你们想明白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忙、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忙、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明白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能够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好处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样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明白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好处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决定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3、十万里有10个千。()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2、10个十万是(),1亿里有10个()。

  3、209183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

  956800,965800,895600,958600,9586000,986500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2、师: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

  4576,45760,7800,78000,97540000,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3、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1、2、3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总复习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关键:

  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作业:认真复习,明天考试。

  课后追记。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09-23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6-17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8-31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1-23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例07-04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7-10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12-31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6篇)07-08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0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