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一次有趣的观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选读课文里的一篇略读课文。整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体现一个“趣”字:首先,这个题目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其次,“听大人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趣;其三,我种扁豆,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缠,而蔓儿偷偷绕到了竹竿的右边。这太有趣了!于是“我”便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教学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保护学生自己读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身处农村,对身边常见植物有比较多的了解和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对课题产生好奇心,对生发较强的读书热情。加上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默读能力,课文语言又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在默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并不难。
三、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练习默读课文。
3、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②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题的“趣”。
2、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欲望。
五、教学策略(教具准备)
1、我首先通过课件出示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具有特殊生活习性的植物(牵牛花、芙蓉树、睡莲)图片,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适时出示扁豆图片,激发探究欲望。
2、读课题质疑,激发读书兴趣。
3、展示初读:检查生字读音,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在默读中感悟扁豆生长的“有趣”。
5、在交流中体验观察的'乐趣,从而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依次出示:牵牛花、芙蓉树、睡莲、扁豆图片
师:这是什么植物?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2、由“扁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出“观察”一词。
板书:观察
大家知道吗?扁豆生长时会发生一种有趣的现象,大家想知道到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一位朋友去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板书并补充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简要板书,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提示:
①划出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读准确。
②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话,多读几遍,读通顺。
2、展示初读,纠正字音(重点纠正“蔓儿”读音)。
3、交流学情: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默读思考,感悟“有趣”(出示默读提示)
“我”听大人说,。
起先,我。
于是,我就。
最后我终于相信。
这真是一次的观察。
(四)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1、你觉得扁豆的生长有趣吗?有趣表现在哪些句子中?
引导学生找出表现有趣的句子。
2、感悟有趣:
(1)句1: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引导感悟趣一:扁豆是植物,它真的会向右绕着爬吗?
(2)句2: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
引导感悟趣二: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
(3)句3: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
引导感悟趣3: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4)句4: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感悟趣4:扁豆蔓儿竟然会抖动,还会自己改变缠绕方向!
自由读第3自然段,划出作者的观察过程。
指名说说作者的观察过程。师板书: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小结:扁豆就是通过“蔓儿”的抖动,缠绕“慢”地向上生长。你们明白了“扁豆的生长”吗?
指导学生带着喜欢的心情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通过小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扁豆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小作者是怎样知道的呢?
“观察”
4、再读第3自然段,想想“我”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师板书: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指导读,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5、总结:学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终于明白了(),我也终于明白了()。
(五)讨论拓展:
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七、板书设计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半小时种
生长两个小时做记号
有趣每隔1小时紧盯着
四小时还注意到
观察
八、练习设计
课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身边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一朵朵桃花画面。
生欣赏,师:“这是什么?美吗?”
你们知道桃花一共有多少花瓣吗?导出“观察”一词。
师生共同书写“观察”。
2、你们平时对什么事物进行过仔细的观察吗?
生自由说:
今天,有一位朋友带着我们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好吗?板书并补充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2、识记生字:蔓、缠、竟
①读生字②交流识记生字
3、理解字词:
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
究竟:结束
偷偷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
4、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接着我们来观察扁豆的生长。
出示课件:扁豆的生长图
5、同学们,你们知道扁豆是怎样长的吗?
文中的“我”听大人说过呢!课文中是哪里讲到的呢?
指名说并读第1自然段。
6、课件出示句子:这是真的吗?
谁来读,读出疑问的的语气,多让学生读。
师:说明作者一定要自己观察观察
三、学习2——3自然段,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划出你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理解词语:绕、缠、奇怪、决心、抖(生可以演示理解)
2、“我”为了观察扁豆的生长过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奇怪,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
指导读句子“第二天竹竿的右边。”
4、作者明明让蔓儿向左缠,面它偷偷地向右长,你们觉得奇怪吗?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读句子“我很奇怪究竟。”
5、自由读第3自然段,划出作者的'观察过程。
6、指名说说作者的观察过程。师板书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7、师小结:扁豆就是通过“蔓儿”的抖动,缠绕“慢”地向上生长。你们明白了“扁豆的生长”吗?你们觉得它的生长怎么样?
有趣,你们喜欢吗?
8、谁能带着喜欢的心情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9、通过小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扁豆的生长过程。谁来说说小作者是怎样知道的呢?
“观察”
10、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是怎样观察的。
生说,师板书: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我”观察:仔细。
指导读,生齐读第3自然段。
11、作者通过自己实验、观察,终于明白了什么?
指名说。
出示句子:我终于爬的。
齐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
板书:
一次有趣的观察
半小时 做记号
生长 两个小时 紧盯着仔细
有趣 每隔1小时 还注意到观察
四小时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观察过程。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身边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有趣的观察》(板书课题,齐读)。学习了生字 词,我们先来复习下。(PPT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我们再来回顾下课文的大概内容,完成填空题。(PPT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填空题)
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师:课文中的“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关于这个有趣的话题,我起先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我”前后想法和态度的句子。
学生默读。
指名回答,师板书:我不相信 终于相信
师:“我”前后态度有什么不一样?我起先不相信是为什么?后来终于相信了又是因为什么?是什么改变了我的看法?
指名回答,师总结:是的,是“我”一步步的仔细观察,看到了现象后自己得出了结论。师板书:仔细观察
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圈出表示“我”认真观察的词语。指名回答,师板书:特意 紧盯
比较句子,PPT出示句子:a 我看着它。b 我紧盯着它。
指名读句子。
三、课堂练习
师:课文中写了“我”几次观察?是哪一次最终改变了“我”的`看法?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在学习小组内完成练习纸上的题。
学生朗读并做题,教师巡回指导。
投影仪反馈学生的练习。总结:只有一步步认真观察,才能最后得出结论。 师: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那让我们带着赞扬的语气再次读读课文吧。
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师: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总结:我们要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作业: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观察豆芽生长过程,写好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一次有趣的观察
特意
↓
我不相信→仔细观察→看到现象→最终相信
↑
紧盯
的观察,思考,把问号拉直变为叹号。)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11-22
一次有趣的观察作文02-22
有趣教学设计10-30
有趣教学设计12-09
记一次有趣的观察作文04-17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4-24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06-07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7-20
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08-19
《观察日记》教学设计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