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时间:2021-11-30 12:20:1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理解城市分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联系;

  3.理解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结合当地实例,综合分析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

  2.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难点:

  1.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资料和个案分析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区位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影响城市区位的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矿业城市图》

  提出问题:在《中国主要矿业城市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石油城、钢铁城、煤炭城。

  学生读图得出结论:

  (1)我国主要的油田名称(大庆、任丘、玉门、克拉玛依等);

  (2)我国主要的铁矿基地(鞍山、马鞍山、本溪、攀枝花、包头等);

  (3)我国主要的煤炭基地(大同、鹤岗、平顶山、淮南、开滦、晋城、朔州等)。

  教师启发:多媒体展示6.12“某矿业城市形成示意图”和“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回顾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6.12“某矿业城市形成示意图”中,有哪种矿产资源,分布如何?

  (2)左图和右图中城市分布与气候、河流、地形有无关系?

  (3)该地区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教师启发:从以上问题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城市主要是依托矿产开发而兴起,伴随矿业发展而繁荣。

  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是不是也会促使城市的形成呢?

  2.交通与城市区位

  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道路四通八达,在公路、铁路枢纽以及公路、铁路沿线上也出现了一批城市。

  多媒体展示:《中国交通图》和“京杭运河发展史”资料。

  提出问题:说出石家庄、郑州、宝鸡、株洲、怀化、兰州、蚌埠等城市,是建在哪些铁路线或是哪几条铁路的枢纽站?分析扬州衰落和株洲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扬州衰落、湖南的株洲市和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交通。

  承转过渡:

  一个城市的兴衰,不仅受资源、交通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因素

  1.政治因素与城市区位

  多媒体展示:《西亚政区图》《欧洲政区图》

  提出问题、学生读图:在图中找出麦加、耶路撒冷、麦地那、梵蒂冈。

  教师引导:我国著名的古都西安、洛阳、杭州、开封等城市,在作为国家首都的时期,分别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

  2.军事

  从古到今,一些地方由于扼守着交通要冲,往往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世界上有些国家也有把某个城市专门作为军事基地来发展,如俄罗斯在亚洲部分的库尔斯克,就是一个军事、导弹基地。

  3.宗教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蒙有宗教色彩,甚至一些宗教徒把它们奉为“圣城”。教师可结合课文和有关资料举例说明,如麦加、耶路撒冷、梵蒂冈、我国西藏的拉萨等,最早都是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

  承转过渡:对于现代城市区位来说,有些因素的影响已经很弱,如军事、宗教因素;有些因素从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如自然资源、交通因素等。

  四、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生阅读教材,并读图6.15:

  教师点拨:

  (1)科技中心与城市区位。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城──日本的筑波,美国西部的“硅谷”。

  (2)旅游胜地与城市区位。旅游城如张家界、黄山市、泰安市、桂林市等。

  (3)国家政策与城市区位。浙江省温州市,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乡村到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的类型。

  课堂练习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评价有利武汉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

  (2)近年来有何新因素对武汉城市的发展起较大的作用。

  [答案]

  (1)武汉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度和降水条件较好;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会合处,水量丰富;武汉位于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旅游业和高科技的发展。

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2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掌握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识记一些典型城市的名称和特点;

  3、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结合当地实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

  难点:

  1、结合实例理解城市的形成原因;

  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资料和个案分析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聚落可以分为几大类?(乡村和城市)。

  结合世界地形图和政区图,世界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高原山区

  质疑讨论、学生探究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我国地形分布有何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东多西少,多分布在第一阶梯上)

  教师分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如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2、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多媒体展示:读《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讨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有何联系。

  教师分析: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和“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三大城市带,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以及西部的沿海平原上。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但城市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种气候类型区?(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齐齐哈尔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东南部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的地区)。

  3、河流与城市区位:用水运输防卫

  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中国政区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和世界主要城市分布与河流有何关系?(世界和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总有河流流过城市周围,或者穿城而过。所以说,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结启发,引导学生读图和思考

  1、为什么平原大城市特别多,且城市分布又比较密集呢?

  2为、什么大河沿岸大城市特别多?

  3、为什么气候适宜的地区大城市特别多?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深刻的。

  课堂练习、知识巩固

  读右图,回答:

  (1)a、b两城市均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a城市名称为x,b城市名称为x。

  (2)从城市区位因素来看,其共同的自然区位因素是,其自然因素的不同点是。

  [答案](1)钢铁,包头,攀枝花(2)共同点:沿河分布和接近自然资源;不同点:a地气候与b地比,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水资源较少。

  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分析思路:读图可知,a、b两城市均分布于黄河和长江富有特征的河段,可以判断a和b分别为包头和攀枝花,这两个城市沿河分布,且均为我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因此它们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沿河分布和接近自然资源。从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来看,两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虽然两地均有河流经过,但流量有较大的差异。

【城市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城市区位分析说课稿

2.《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3.“城市化”教学设计

4.《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5.《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4篇

6.城市规划设计报告

7.城市规划设计报告(6篇)

8.城市规划设计报告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