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

时间:2021-12-02 16:49: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搭建构架

  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探究,品悟真情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课文中哪一段是写做风筝的?

  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体会。

  2、交流:我们在做风筝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句子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换词理解“精心”。

  (2)借助工具书、联想法理解“憧憬”。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句子2: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

  (2)什么也不像的风筝怎么被称做“幸福鸟”呢?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对比感悟动作描写

  (1)你是怎么放风筝的?

  (2)书上是怎么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抓动词感悟动作描写的准确、生动。

  2、体会快乐心情

  句子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1)情景想像“越飞越高”飞到了哪里?

  (2)角色互换体验。快活地“喊叫”着什么?

  (3)朗读句子。

  句子2:“从早晨玩到下午,……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1)抓时间、“歇不下来”感悟兴奋。

  (2)朗读句子。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线断,风筝不见了。此时此刻,小伙伴们的心情怎么样呢?默读文,划出句子,体会。

  2、交流

  句子1:我们大惊失色、……倏地便没了踪影。

  (1)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呢?

  生自己理解。

  老师讲授用理解字义的方法理解词语。

  (2)多种方法理解“千呼万唤”。

  (3)朗读。

  句子2:我们都哭了……还是没有踪影。……

  (1)哪个词最能体现出我们此刻的心情?

  理解“垂头丧气”。

  (2)我们垂头丧气,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怎样的风筝?

  3、你们用心找了吗?怎么知道的?

  会不会还有什么地方没找啊?

  (四)展开想象,拓展说(写)话

  1、齐读句子3: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2、后来,你们究竟找着了吗?请你大胆想象,把寻找的结果写出来,写出你们当时的心情。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

  (五)小结:

  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a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名字,读读课题吧——风筝。

  三、梳理归纳,积累方法

  课文内容与情感

  1、阅读方法

  2、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憧憬

  放风筝快乐

  找风筝伤心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就是一篇以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浓浓的亲情的散文。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习此文,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储备点

  (1)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2)熟读课文,把握感情线索,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2、能力培养点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问题法、讨论法、评价法等),掌握生字词,品味文章语言,揣摩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体验点

  (1)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勇于解剖自己。

  (2)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的感情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2)理解在误解和冲突中所透出的亲情。

  2、难点

  理解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和反省自己的勇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放《风筝》歌曲,出示放风筝的影片。)

  你能读出这首歌词里面某些词语的深层含义吗?请你仔细品味,写出这些词语的深层含义。(提示:谈出类似“不健全”、“不自由”即可。

  设计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引子”,由此引发学生对风筝进行深层的思考,为理解文章的内涵做好铺垫。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鲁迅

  作家作品简介。(出示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出示多媒体课件)

  (1)字音

  (2)词义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运用工具书,注重掌握和积累词语,为朗读、分析课文扫除语言障碍,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整体感知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其间作者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文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叙写关于风筝往事的回忆,作者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中年读书后很懊悔想补过而不得。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

  4、梳理结构

  本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过渡也很自然,文章由景入题。作者是怎样引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的?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些事件?通过风筝事件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景入题,即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第3—11段)叙述“风筝事件”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2—13段)由景衬情,即由故乡的春天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开头。体现了作者一种心头的悲切,凄凉。

  设计目的:以主干性问题促使教学深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并通过归纳提练,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几件事。学生先在小组之间相互复述故事的内容,小组再派代表在班上复述故事的内容。

  (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

  (1)“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

  (2)“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的经过。

  复述故事的内容时,老师要提示:要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2、引导学生理解“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年事,这两件事相距二十多年,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试从文中找出有关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句子或词语,并简要地概括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说说使作者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我”原来“嫌恶”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并以踏扁弟弟苦心孤诣制作的风筝为“胜利”,当年对此事,我是毫不在意。时隔二十年后,“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此后每当回忆这事。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后来的看法是:“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产生变化的原因:偶尔看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中年明白了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

  设计目的:通过复述课文内容,锻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来启迪思考,把握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内小结

  文章关于风筝往事的联想,其感情线索,有两条:一是“我”的,一是小兄弟的,而又以“我”的情绪发展为主线。兄弟俩围绕着对风筝的好和恶,而产生出两种尖锐对立的情绪,以致发生了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这一幕”。“我”在“这一幕”以胜利者自傲的心境一直延续到中年。二十余年后,一旦认识到“胜利”的空中楼阁是用对儿童“精神虐杀”的悲哀的砖块砌成的,沉痛、悔恨、自责、内疚组成的悲哀的网便蒙罩着心头。

  五、作业

  思考课后练习题一、三。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风筝——故乡春天的象征,给“我”的只是“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和“无可把握的悲哀”。这种回忆的悲哀更加重了现实的严冬的肃杀。在沉重的悲哀之中,“我”面临着“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我”没有畏缩地“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而是积悲成愤,愤然前行。文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叙写关于风筝往事的回忆,作者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设计目的:唤起学生的记忆,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来。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同学共同研讨归纳。

  相关问题预设: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为什么“惊异”,为什么“悲哀”?

  (2)“我”对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之意,竟然“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你怎样看待小兄弟的这种态度?

  (3)“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什么“我”的心沉重着,怎样看待“我”的自责、补过?

  (4)如何理解“我倒不如躲到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体验先在小组内谈谈你对儿童玩游戏的看法,小组之间如有不同的观点,小组再派代表在全班举行一个小辩论赛。

  (此题系拓展性学习,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看法,学生只要说得有理就应给予鼓励。)

  3、引导学生品味文学语言的魅力。

  学生活动:文中第3段写出了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文段在对小兄弟年龄体貌特征的介绍时,虽然简洁但很形象;文段又通过细致的观察,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程度,试从文段中找出这些准确、形象的词语,并在小组内说说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瘦得不堪”,以自描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多病小兄弟的身材体态;“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以一边串的动词传神地显现出小兄弟喜欢风筝到了极点——即便自己不能放,也如痴如醉观。

  本段文字综合运用肖像、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既培养筛选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又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这“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拓展练习:

  1、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讲述你与祖辈、父辈、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感人的一幕,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2、亲情是人间最温暖、最真挚、最美好的感情,在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亲情的语句,你能写出一、二句吗?

  设计目的:

  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和发现美的习惯。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3

  一、总体构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与学法指导:质疑法与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2、难点:文章深层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教育。

  教学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感悟、体验、讨论、交流。

  资源与教具:CAI辅助教学

  (二)教学思路:

  从情感角度切入,说说读读,初识人物,把握情感基调,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利用已学知识,理清线索,了解记叙文六要素。这篇散文思想深刻,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在情境剧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解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写作意图。

  二、过程设计

  (一)教法:

  利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再现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表达。

  (二)教学流程及学法

  <一>导入:

  听歌激情:播放歌曲《三月三》。

  作者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学法: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字词的注解,然后抢答竞赛。

  <三>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两件事?

  学法:合作讨论,交流。

  <四>播放情境剧一:

  思考:(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的态度?

  (2)从哪些神态和动作可以看出小兄弟对待放风筝的态度?

  学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五>播放情境剧二:

  思考:(1)本文的记叙要素(出示课后第二大题表格),

  (2)“我”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在“我”的眼里弟弟应怎样做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学法:对于思考(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然后进行抢答。

  对于思考(2),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六>情感体验:

  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边听边思考:

  (1)“我”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呢?

  “我”错在哪里?

  (2)文中讲“我”受到了惩罚,“我”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

  (3)读了这篇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法:对于思考(1)、(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各抒已见。

  对于思考(3),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

  (三)板书设计构思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在教学中,小结时展示展翅飞翔状的蝴蝶风筝,风筝上压着“封建思想”这一沉重的枷锁,鲜红的“精神虐杀”,色彩眩目,这承载着童年梦幻的风筝怎堪重负,怎能自由地展翅飞翔?然后教师引入小结语:“这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这是一个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可是却由于‘我’的虐杀,这只蝴蝶风筝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地飞翔于蓝天上,这是正是当时儿童的悲哀,正由于这种封建思想的束缚,孩子童年的梦想和追求被无情地扼杀了。”

  (四)教学探讨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有深刻的社会背景,课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两件事:“我”的一件往事,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不宜讲得过深,而且文章底蕴丰富,语言含义深刻,理解本文主题是难点,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允许学生有独特感受。

  三、设计亮点

  本篇文章是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鲁迅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鲁迅应有个简略的了解。本文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应是多向的,但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设计创设了与课文情节相似的充满童趣的情境剧,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感情。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充分解读,归纳主旨。

  本课的重点在内容理解。情感的体验上,所以整个教学过程提出的问题比较多一点。但本设计提出的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连贯的、紧扣文章内容的,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与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才会与教师一道,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交流、表达。

  四、专家点评

  本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标准,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文章,由于他们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文意蕴丰富,在“情感体验”的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多角度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A案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课堂练习。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c、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第二课时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第5.6.7.8自然段

  a、师问: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b、师引: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c、生读:在读中让学生逐渐表现出孩子们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心情来。

  d、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来的?

  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

  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亲自动手做一做自己喜欢的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课件显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再启发提问。)

  [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提问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对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师生与作品对话: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问题情境一]:

  1、“我”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讨论明确2]: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指名朗读课文(3—4段),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板书]“我”:嫌恶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3]: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提示: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

  (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

  (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课后练笔。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相关文章:

1.部编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2.部编版《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3.部编版《四季》教学设计(通用5篇)

4.部编版《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5.部编版拼音教学课件

6.部编版dtnl教学课件

7.部编版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8.部编版一下《9 夜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