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06 10:00:00 佩莹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4、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深对查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型,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量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设计理念:数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归生活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了就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一、开门见山,

  1.教学例4,认识折扣

  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作“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强调:原价是单位“1”,原价×折扣=现价,区别降价多少元。

  学生观察场景图。

  二、探索解法

  1.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

  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量作为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引导检验,沟通联系: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启以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15元乘以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学生讨论。

  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生尝试列出方程。

  学生独立验算,再交流检验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

  学生解答后再解读方程:你是怎样列方程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数量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列方程解答。

  四、拓展提高1.做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学生说出每种商品打折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

  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

  2.做练习三的第2题。

  先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加以点评。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学生回答。

  4.做练习三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学生先相互说一说,再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

  五、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商品的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一些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自己计算商品的现价或原价。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

  一、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问题,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掌握了一些解决百分数的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P87~99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单元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谁比谁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用画图的方法体现出“谁比谁多(少)”的数量关系。而对于解答方法上学生也有类似的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都会为他们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扫清障碍。

  第三课时百分数的`应用(三)

  首案编写者:李xx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93-95页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册已学习了简单的百分数知识,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能力目标: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策略】

  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家庭消费

  课件出示表格

  1、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吗?

  2、比较表中有关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提出问题:

  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4、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

  让学生先尝试分析再进行解答

  5、展示解答过程。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让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说出等量关系式。

  6、如果xxxx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评价

  三、试一试

  出示教科书第28页试一试第2题。

  1、“九五折”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班内交流

  解:设这本书的原价是X元。

  X-95%X=6

  5%X=6

  X=120

  答:这本书的原价是120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9练一练第2题。

  “增产了二成”是什么意思?

  展示解答过程:

  解:设去年的产量是X万吨。

  X+20%X=3、6

  120%X=3、6

  X=3

  答:去年的产量是3万吨。

  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

  2、教科书第29页练一练第4题。

  3、教科书第29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学生还可能提出达到二级的比三级的多百分之几类似的问题注意与二级的比三级的多总数的百分之几的区别,这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加以理解。

  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会节俭。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百分数应用(三)

  食品支出比其它支出多210元

  食品支出—其它支出=210

  (占总支出的65%)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

  2.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银行存钱的本领.

  教学重点

  1.储蓄知识相关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过年开心吗?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教师:压岁钱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剩下的存入银行,这样做利国利民.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相关储蓄知识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板书: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单.

  (1)仔细观察,从这张存单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银行应付我多少利息?应如何计算?

  3.出示二年期存单.

  (1)这张存单和第一张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有什么疑问?(利率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存期越长,国家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更长期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国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发现表头写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结合表里的数据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2)小组汇报.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关计算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张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帮助张华填写存单.

  2.到期后,取钱时能都拿到吗?为什么?

  教师介绍:自1999年11月1日起,为了平衡收入,帮助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利率为20%.(进行税收教育)

  3.算一算应缴多少税?

  4.实际,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三)总结

  请你说一说如何计算利息?

  三、课堂练习

  1.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零用钱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

  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计算,到明年1月1日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赵华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钱?下列列式正确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师两年前把800元钱存入银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问两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巩固提高

  (一)填写一张存款单.

  1.预测你今年将得到多少压岁钱?你将如何处理?

  2.以小组为单位,填写一张存单,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钱?

  (二)都存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后,甲、乙两人各说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认为谁取回的本息多?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小华2001年1月1日把积攒的2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一年.准备到期后把税后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计算,到期时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六年级一班2002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满半年时,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他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三),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课本第28页教学内容,课本第29页“练一练”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比较题目中的一些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利用百分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根据百分数,通过类比法解决问题。

  3、关键: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解方程

  30%x = 120 x + =240 x +120%x = 132

  (2)列式解答

  ①一个数的是20,这个数是多少?

  ②苹果20千克,梨比苹果多20%,梨多少千克?

  ③一间米店上午卖出大米400千克,占米店全部大米的5%,米店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

  1、出示统计表:

  下表是笑笑的妈妈纪录的家庭消费的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

  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

  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提问: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三、探索新知

  1、自学课本第29页“你知道吗?”学生自学后,教师让学生谈自学后的体会和收获,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的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2、出示例题: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出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答: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700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也可以用算术解法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210÷(65%—35%)

  =210÷30

  =700(元)(答略)

  3、尝试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8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

  (1)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集体纠正。)

  (2)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九五折”的含义。接着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9页“练一练中的第1、2题。

  第1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

  第2题。用同样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纠正。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1、解方程:

  50%x—30%x=48 40%x=24 x+130%x=460

  2、应用题:

  (1)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25%,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某商场某个月中下半月的营业额是360万元,比上半月增加二成五,上半月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3)小兰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总页数的25%,第二天看了全书总页数的20%,两天看了90页。这本书共多少页?

  教后反思:

  这一节校级公开教研课的成功之出在于:处理教材时目标明确,能让学生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呈现的家庭消费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通过比较,发现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分析,通过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先采用算术解时,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整节课总体来讲比较成功。不足的是:方法比较单一,有一些知识点讲得不够透,学生还有困惑,教师话语过多,不够简洁,应掌握好适当的扶放。努力的方向:应加强对课标的研读,深入理解教材安排的特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给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平分秋色()()()

  1、这些都是什么数?什么叫百分数?

  2、说一说5是8的百分之几?8是5的百分之几?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2)正确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自学指导一

  (3分钟后,看谁理解的棒)

  指名反馈:让学生明确“增加百分之几”就是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

  3、自学指导二

  (5分钟后,比一比哪组合作的好)

  (1)45÷50≈111%(2)50-45=5(立方厘米)111%-100%=11% 5÷45≈11%答;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约增加了11%

  4、小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

  (1)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的`量;

  5、检测题

  三、巩固练习

  1、填空题:

  2、学以致用

  (1)、某校男生有750人,女生有60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2)、某校男生有750人,女生有60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1)45÷50≈111%(2)50-45=5(立方厘米)111%-100%=11% 5÷45≈11%答;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约增加了11%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另一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

  教学中采用迁移类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的解答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另一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复习题: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单位“1” ①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75%。 ②科技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50% ③全校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98% ④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25%。 ⑤科技书的`本数比连环画多50% ⑥全校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少2%。

  2、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25 。(1)提问:根据给出的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你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提示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

  二、新授

  1、教学例4出示例题:

  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请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增加的12%是谁的12%?单位“1”是谁?(2)、数量关系是什么?

  (3)、怎么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方法)?第一种:1400+1400×12%

  第二种:1400×(1+12%)

  =1400+168

  =1400×112%

  =1568(册)

  =1568(册)

  答:现在图书室有1568册图书。

  2、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4、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第

  1、2题。

  三、拓展练习

  某校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10%,六(1)班一共有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

  例4: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第一种:1400+1400×12%

  第二种:1400×(1+12%)

  =1400+168

  =1400×112%

  =1568(册)

  =1568(册)

  答:现在图书室有1568册图书。

  教学反思

  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它是在学生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因此,在复习上,我安排了与例题较为相似的分数应用题,以旧引新,做好充分的迁移准备,通过对题目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都相同,学生学起来也较为容易。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做好了这几点:注重数量分析;抓重点,突破难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解法,提高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精讲多练,有层次;联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悟到百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学好百分数可以解决很多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错题能够及时的反馈探索并纠正。

  如果下次再上这节课,要改进的地方有:

  1、讲授新课时,先让学生去讨论问题所表示的含义,再和同桌或四人小组画图研究解决问题方法,再让学生尝试解答,注意发掘有创造性解法。

  2、解答后再由学生代表展示、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通过交流,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3、对于有创造性解法,给予表扬、鼓励。

  4、探索算法的时候,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去讨论,探索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效果会更好些。

  5、出示一些一题多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辨别能力。这样训练可能效果更棒!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02

六年级上《百分数应用》教学设计冀教版09-30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07-20

苏教版一上《江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12

人教版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08-24

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掌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5-31

六年级《百分数应用》教学设计09-18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09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