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3 15:56: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体会找规律对解决问题的

  重要性。

  2。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会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

  3。进一步体验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题,比一比,谁最能干。

  (1)根据数的变化规律填数。

  13、11、9、()、()、()。

  (2)根据下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出4个。

  ○□□○○□□○○○□□○○○○

  (3)2、4、8、16、()、()(课件说明:先出现16、()、(),让学生找不到或者不容易找到

  答案。体会必须要找到规律。再出现2、4、8、16,再次让学生体会要从给出的条件出发找到规律)。

  2。揭示课题: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难的问题解决不了或不容易解决,我们就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比较、分析,

  找到规律,然后再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一策略来解决问题。

  【探索规律】

  1。游戏引入:表扬刚才发言比较好的'同学,与他们握手,然后让学生思考,刚才老师和学生一共握了几次?再选一位同

  学与其余同学握手,再问一共握了几次,依次……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但不容易一下子说出答案,那么全班呢?(临时

  收集人数)

  这需要我们从人数最少的时候开始找规律,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看成一个点,握手看成连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握手问题

  看成是连线问题。

  2。教学例1。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①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边巡视,观察学生在做什么,怎么操作的,边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预设:有的同学会很快找到规律并得到结果;有的同学能找到答案,但说不清楚规律;有的同学不能找到规律,或不

  能很快找到,但是可以一直画到6个点甚至8个点;还有可能能连但有遗漏;学生可能很容易发现,用一个点先和其他所

  有点连接的方法,而其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想到。)

  ②针对学生的情况,抽一两个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同学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

  1教学目标

  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意义。

  2、通过利用测量活动的结果,形成“分数墙”。认识分数单位。

  3、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2学情分析

  我对五年级6班的25人进行了前测: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用分数表示度量结果的情况。

  调研题目:请你用纸条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表示出它的结果,并说明你测量的过程。

  调研结果: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会表示结果但没有人能够说明测量过程。说明学生没有用单位度量的意识,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学生会表示结果,会利用 表示,而不是用单位的累加表示结果。要想让学生能够用单位的累加表示结果,就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过程,需要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用单位测量的过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用单位进行度量的意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

  1、回忆生活中测量物体的长度怎么办?用什么作单位?

  2、如果用1米长的纸条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行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用尺子测量长度为切入点,有刻度可以准确测量,没有刻度能不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

  (一)活动一:创造三分之一

  利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文件袋的长,看看你能表示出它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能够选取合适的单位,体会单位的固定性,这样的设计更贴近学生今后的生活实际,使其更具实用性。)

  (二)活动二:创造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分数单位

  小组合作,再次利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课桌上三条边的长度,完成小组学习单。

  1、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测量要求:

  (1)请把选取的单位涂上颜色。

  (2)利用你找到的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小组交流。

  整理本组测量结果。

  如何找到测量单位?如何利用测量单位进行测量?

  3、全班交流汇报。

  4、像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动脑解决问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明白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分数单位的重要意义。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5、完善“分数墙”。

  观察分数单位,发现并完善“分数墙”。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感受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数单位与“1”之间,分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3【活动】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3

  课题:比大小(一)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情境

  1、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42米>1.38米

  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87<9.90

  3、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1、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2、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3、第9题《数学游戏》。

  四、总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教师放手让学生讨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根据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效果很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1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米的长度单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具体出长度单位“米”。

  “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具体,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米有多长:

  第一步:通过同学们一厘米木棍接起来,体会1米有多长;

  第二步:通过测量学生身高,体会1米有多长;

  第三步:通过测量教室等场景,体会1米有多长。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

  在进行认识“米”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厘米有多长,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距离时,要用“米、厘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厘米。但“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重要和常用,学生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充分感知“米”这一长度单位到底有多长;对于学困生,以和他们玩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感知1米的具体长度,从多角度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并让他们积极汇报自己的亲身体会,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原则。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游乐园吗?

  师: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在游乐园门口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情景图。

  生1:小狗门卫告诉它们,身高1米以上要买票。

  生2:和看门口1米画的标记,长颈鹿的身高超过了1米,要买票;小乌龟的身高不足1米,不用买票。

  师:观察得真仔细!看到了门口处1米的地方有标记。

  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米有多长。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位新朋友。

  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100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

  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

  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有的学生边用两手比划边说,有的学生边比划自己的身高边说,有的学生说出课桌的长度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师:同学们都挺好的.现在把你们的手臂伸开,看看伸到什么程度就是1米,用尺子量一量。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老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同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反馈

  活动一:

  1、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从脚到身体什么地方是1米,做个标记。

  2、找不同身高的学生来比一比,发现身高不同但1米的标记一样高。

  3、小结:测量对象不同,但一米的高度是不变的。

  活动二:

  伸开手看一看从一只手的指尖到另一只手的什么地方是一米.

  活动三:

  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说完并进行实地测量。

  活动四: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多长?教室里的黑板长大约是多少米?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老师巡视,了解不同做法,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明测量的方法。

  四、实践应用

  1.巩固练习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通过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2.认识米和厘米。

  课件出示

  师:我们在用米和厘米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认真辨别,不能用错哟!下面是淘气在学习了米和厘米之后写的一篇日记,我们共同来看一看。指名做出评价和改正。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米=100厘米。还学会了量出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二)学习内容

  基础性学习包

  (1)走进天文馆

  (2)、奇妙的星空

  (3)、我学会了吗

  开发性学习包

  (1)、认识世纪

  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当用来计算日子时,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20xx年或20xx年。这种奇数的纪年法来自于耶稣纪元后,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因此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xx年,因此20xx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不过,有人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而以后的世纪则为100年,如果按照这种定义的话,20xx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

  (1)、月历表制作

  每人制作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表。

  拓展性学习包(1)夏至和冬至

  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

  这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导致地球上的四季变化的'。

  (2)节日

  所有都是阴历日期

  (1)、正月初一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5)二月十五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

  (7)三月初三上巳节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清明节

  (9)四月初八日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地藏节

  (16)八月十五中秋节

  (17)九月九重阳节

  (18)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21)十二月八腊八节

  (2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三)整合点解读

  1、学科单元内整合:认识年月日的教学时,可以利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进行汇总。

  2、学科间整合:年月日的知识和日月星辰天体运转等天文现象有密切关联,借助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3、体验式活动:和学生共同制作每个月的月历表;指导学生认识世纪。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6课时。

  (四)教学片断

  课题年、月、日

  年、月、日的巩固练习环节:

  1、自主练习4、5、6、7其中第6题引入了时间单位“季度”它是对本单元时间单位学习的进一步扩展。练习时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季度”的含义,学会根据每月的天数计算每季度的天数,知道计算第一季度的天数时要注意2月份的天数,关键要看当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月历表制作

  每人制作一张20xx年5月份的月历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6

  活动内容:秘境佤山游。

  适合年级:五年级。

  内容简析: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活动结合人教版教材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二单元“分数除法”及第三单元应用题的“行程问题”,将所学知识融于“秘境佤山游”之中,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旅游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及其魅力。

  设计思路:

  以到临沧市沧源县的景点旅游为线索,将这些景点串联成线,形成旅游线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油耗、油钱和旅游线路的选择等问题,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与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的:

  1.通过挖掘身边的数学素材,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巩固已学知识。

  2.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旅游四个景点至少要用多少油及所需油钱。

  2.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活动过程:

  一、简要导入

  1.今天见到佤山小朋友,心里很高兴!老师从电视里了解到秘境佤山不仅有神奇的文化,而且有优美动听的民歌,还知道佤山有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景点。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你知道的景点。(学生介绍)

  2.同学们介绍的景点令人心驰神往,老师现在最想到四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去看一看、游一游。(屏幕出示)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四个景点的名字喊出来。(翁丁原始部落、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崖画、司岗里溶洞)。

  3.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旅游途中遇到的问题。

  二、根据信息探究问题

  1.(屏幕出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旅游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如果先到翁丁原始部落,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学生提问题,口头列式)

  2.如果再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从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12千米”,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估计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①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共有多少千米?36+12=48(千米)。②从翁丁原始部落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需几小时?12÷40=0.3(小时)。③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共用几小时?0.3+0.9=1.2(小时)或(12+36)÷40=1.2(小时),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各有哪些优点。

  3.同学们这么快就解决了在第一条旅游线路中遇到的问题,很好!接下来,老师还要到崖画和司岗里溶洞去游一游。请看大屏幕,根据提供的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估计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①从县城到崖画有多少千米?0.6×40=24(千米)。②从崖画到司岗里溶洞有多少千米?0.4×40=16(千米)。③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共有多少千米?24+16=40(千米)。④从县城出发到司岗里溶洞共需几小时?0.6+0.4=1(小时)或(24+16)÷40=1(小时),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样算的理由。

  小结并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三、进一步探究“油耗”和“油钱”问题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知道了从县城到每个景点的路程和时间。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两个信息,看看从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信息:①旅游车每千米用油0.15升;②每升油价5.60元。

  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教师再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

  问题(1):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需多少升油?0.15×48=7.2(升)。

  问题(2):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需要多少油钱?

  ①24×0.15×5.60+16×0.15×5.60=33.60(元);②(24+16)×0.15×5.6=33.60(元);③40×0.15×5.60=33.60

  (元)。最后比较这三种解法,说说每种解法的理由。

  问题(3):从县城到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往返需多少升油?48×0. 15×2=14.4(升),并说说“往返”是什么意思。

  问题(4):从县城到司岗里溶洞,加70元的油能返回到县城吗?33.60×2=67.20(元),并说说为什么要“×2”。

  3.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油的总钱数=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

  4.让学生先说说“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和“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四、给这次旅游提合理化建议

  1.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旅游中遇到的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看旅游线路图,给老师的这次旅游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并说明你的理由。

  2.学生提建议,教师对能省时、省钱、省油等经济实惠方面的建议予以肯定,倡导绿色旅游。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懂得的旅游知识还真不少,谢谢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多的建议,这次秘境佤山游将成为我美好的回忆。(板书课题:秘境佤山游)

  附板书设计:

  秘境佤山游

  路程=速度×时间

  油的总钱数=每升油价×每千米用油量×千米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角的度量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工具进行角的量化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对角的具体量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角度量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教学流程

  1.导入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授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②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③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④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练习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5.作业

  向家长介绍量角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有关0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0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为0的特殊性,所以在学习计算时教材把0的加减法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0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加减计算。

  教材安排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是0的加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讲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兔博士提出的“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这个问题的解决,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 。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第二个环节是0的减法计算。教材安排了小猫吃鱼的情境,通过兔博士提出:发生了什么事情?的问题,继续展开故事。让学生观察到鱼吃光了,就是没有了,就是0条,用算式3-3=0表示。让学生对0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加深。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习。教材安排了3道练习题和一个数学游戏,第1题是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第2题是对号入座,这样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第3题是6道5以内的加减计算题,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游戏是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目的是加强口算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2.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3.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通难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其实,很多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还蕴含着数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片,你们有没有兴趣听?

  那我们就比一比,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二、自主探究

  (一)0的加法计算

  1、课件播放《小猫钓鱼》的前半部分。

  2、故事讲到这里,我们来比比看刚才谁听得最认真。

  (1)妈妈钓了几条鱼?(板书:3)

  (2)小猫钓了几条鱼?一条鱼也没有钓着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板书:0)

  (3)想一想: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

  师小结:因为小猫钓鱼时不专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所以一条鱼也没钓着。我们做事能不能像小猫那样?应该怎样?

  (4)兔博士也有问题想问我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兔博士的问题: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①谁知道?怎样列式?

  板书:3+0=3

  ②算式中的3、0、3分别表示什么?

  ③还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0+3=3

  (设计意图:体会0的意义,学习0的加法计算 。通过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有钓着?使学生受到做事要专心的教育。)

  (二)0的减法计算

  1、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继续看故事。(课件播放后半部分)

  2、谁能说一说小猫和妈妈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1)指名说

  (2)师小结:小猫和妈妈回到家以后,妈妈有事出去了,小猫在家里看着3条鲜美的鱼,在等妈妈回来,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是没有来,小猫实在太想吃了,就把3条鱼都吃光了。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猫说些什么?

  3、通过讨论,大家都知道怎么办了。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们:一共有3条鱼,小猫把3条鱼都吃了,还剩几条鱼?

  (1)你会列算式吗?试一试!

  板书:3-0=3

  (2)说一说算式中的3、3、0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0,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再通过对小猫做法的认识,让学生受到关心长辈的教育。)

  4、揭示课题

  观察黑板上的3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说出3个式子中都有0。

  (2)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深化对0的加减法的认识

  0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你们想不想进一步认识它?

  出示算一算,想一想。

  1、指名口算。

  2、观察讨论:

  (1)观察第一组题

  ①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加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②观察第二行题,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一个数减0)得数有什么特点?(还得原来的数)

  ③你能不能把两行的发现用一句话说一说?(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原来的数。)

  ④你能迅速说出得数吗?听老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如:6-0= 8-0= 10-0= 20-0= 100-0呢?

  (2)观察第二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①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②你能说出一个等于0的算式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建构数学模型。)

  三、练一练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一些特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力片吗?知道猪八戒吗?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我们看看它在做什么好吗? 1、 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

  (1)把你的算式写在53页书上。

  (2)交流。重点让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

  (设计意图: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新知的检查与巩固,而且也考查了上节课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的减法计算。)

  2、练一练第1题。

  今天来到我们课堂的还有几个小动物,我们快请它们坐下吧。

  (1)学生在书上连线。

  (2)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线。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参与的热情。)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口算能力。)

  四、数学游戏

  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说出算式和得数。如果你能说加法的就说加法的,如果能说减法的就说减法的。如果能说加法的也能说减法的,就说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游戏——抽数字卡片,进行加减计算,加强口算能力。)

  五、课堂小结: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今天在多媒体教室上了这节0的加减法。与课前预想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所问非所答。

  如在老师提出还剩几条鱼这个问题后,有学生列出了3+0=3、0+0=0这样的算式。从中显而易见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胡乱说出了算式。再如在提出观察第一行题,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后,有学生说是“交叉的”有的学生说是“两边的是挨着的,中间的是挨着。”还有的说“上面的是加号,下面的是减号”……诸如此类,种种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儿。但学生说了,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从而出现了不必要的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口算能力太差。

  教学中,有的学生口算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不能迅速地说出口算结果。有的学生甚至还要借助手去算出得数。

  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上课有效时间短是一直以来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特点也有所考虑,所以教学时尽量把有效时间用于学习新知识。我注意到学生在看动画时精神都很集中,看得津津有味,但到了讨论0的加减规律时,很多学生根本就不去想,甚至还有的学生开始说话。

  四、对学生估计不足。主要体现在发现并总结一个数加上0或者减去0的计算规律以及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的规律上。学生还不具有自己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所以很难总结出0的加减规律。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等。

  2、加强口算训练。采取形式多样的练习形式,多样的练习渠道,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在教学中一定要降低难度。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知识储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材104~10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动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

  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学生说)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

  P1082、3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3页-35页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⑴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⑵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⑶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我采用了以组织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力求在通过“猜想----验证”的方式总结运算定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解决与植树有关的问题去发现、总结乘法中的运算定律。

  (二)猜想验证,总结规律;

  1、引导为主探索乘法交换律

  ⑴提出猜想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一步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师板书)

  “你们还有不一样的算式吗?”(板书两个算式。)

  “同样的问题我们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但结果是一样的。那我们可以说25×4=4×25。”(板书算式)

  观察这个算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样一个式子,我们发现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那么,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猜想,这个规律能否试用于所有的乘法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⑵验证猜想

  说一说,你们打算怎样验证这个规律呢?

  ⑶得出结论

  汇报。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验证,可以证实我们发现的'规律不是偶然的,它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乘法。

  (板书:乘法交换律)

  “你们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⑷小结: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过程总结出乘法交换律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先解决实际问题——发现规律——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2、自主探索乘法结合律

  按《友情提示单》自主探究学习。

  (1) 提出活动要求。

  (2) 学生活动。

  (3) 汇报总结并板书。

  (4)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并板书。

  三、巩固应用,拓展总结

  (一)基本练习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2、你根据乘法运算定律,猜一猜小猫背后的数。37页2题(猜数、说说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二) 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说说你们的发现。(交流、汇报)

  小结: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的规律。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或三个数相乘,改变运算顺序的规律。

  (三)拓展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

  1.提出一个用两步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

  2.汇报

  小结:计算三个数相乘时,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乘,这样计算简便。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内容,说说你有什么收获?(重点说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得到的和怎么发现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完成练习一第8—11题。

  【教学目标】:

  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初步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灵活地解决有关时间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现在我们先做一组练习:

  3分=()秒120分=()时5分=()秒

  4时=()分300分=()时180秒=()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就是如何进行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二、教学新知:教学第5页例2

  1、谈话:快乐的暑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学了。小明同学背着书包上学来了——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第5页上面的主题图。

  2、谁能说一说:(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板书: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在小组内交流。

  4、展示汇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数钟面上的小格,从7时30分到7时45分,有15个小格,就是15分钟。板书:数小格

  生2:数钟面上的大格,从7时30分到7时45分,有3个大格,就是15分钟。板书:数大格

  生3:7时45分和7时30分都是7时多,直接用45分减30分,算出走15分钟。板书:45-30=15

  生4:用“终点时间7时45分-起点时间7时30分”,得到经过的时间15分……

  板书:7时45分-7时30分=15分

  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时间

  5、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这个计算结果对吗?你是怎么想的?(写上答语)

  6、比较:刚才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强调:数格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我们身边没有钟表,无法直接数。因此,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7、整理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解决了这一个问题的?谁来说一说?(先阅读理解题意,再进行分析和解答,最后进行回顾和反思,看答案是否正确。)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练习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用“终点时间-起点时间”得到“经过的时间”。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教科书第5页下边“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挑两名学生演板。

  (2)集中评讲:9时-8时40分,分钟部分不能直接相减,怎么办呢?根据1时=60分,先从9时中借出1时变成60分,然后再减: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

  3、拓展训练:

  (1)完成练习一第9题。

  评讲时强调: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

  (2)补充题:某单位每天上午8:00上班,要求全体员工提前20分钟到达单位,请问员工最晚何时到达单位?

  评讲时强调:终点时间-经过时间=起点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8题。

  5、完成练习一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的计算,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数钟面上的小格、大格,或者计算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时间的有关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先阅读理解题意,再进行分析和解答,最后进行回顾和反思,看答案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

  练习一第9、11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先:阅读与理解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再:分析与解答

  后:回顾与反思

  1、数小格15分钟

  2、数大格15分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时间

  3、45-30=15分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

  4、7时45分-7时30分=15分终点时间-经过时间=起点时间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15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

  一、 教材:苏教版数学第6册P17-18。

  二、 课题:认识年、月、日(新授)

  三、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2、协助同学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同学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商同学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五、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年历卡片等

  六、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T:Today, I’ve brought something interesting.Could you guess what it is?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同学不难猜出是“日历”(Calendar),随后,教师出示20xx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T:同学们,我们学习一天、生活一天,我们就会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日”(Day)字。

  (2)T: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同学答问后,教师板书:“月”(Month)字。

  (3)T: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How long to go through?

  根据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年”(Year)字。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日(Year、Month、Day)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Hour、m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1.教学中注重用迁移法学习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实现知识的有效重组。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设计从扇形和圆的关系入手,借助知识的迁移来了解扇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弧、扇形、圆心角的过程中,利用PPT课件的动画演示讲解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进行结合,注重课件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课件的效果,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扇形物体。

  师:这些物体分别叫什么?

  (学生依次回答:扇贝、扇形藻、折扇)

  师:这些物体的名称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扇子形状的平面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图形称为“扇形”。(板书课题:扇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导入,直观形象,学生能很快建立扇形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新课

  1.认识弧。

  课件出示扇形图。

  (1)用课件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彩色的线画出这两点间的圆的部分。

  (2)学习弧的概念。

  师指图:这段彩色的线叫做“弧”。因为这条弧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B,所以称这条弧为“弧AB”,弧是圆上的一部分。

  课件出示概念: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3)尝试画弧。

  学生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弧。

  教师课件显示出“弧AB”的反弧,让学生知道这也是一条弧。

  2.认识扇形。

  (1)课件演示:先出现彩色的OAOB两条半径,同时在弧AB与半径OAOB所围成的图形中涂上颜色。

  (2)扇形的概念。

  师指图:这个涂有颜色的图形就是扇形。

  师:根据刚才的演示和讲解,大家能说说什么是扇形吗?

  (生回答后,师小结)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画出扇形)

  (4)教师指着屏幕上圆中扇形的`另一边空白部分问学生,这个图形叫什么?

  (学生猜测,答案不唯一)

  师明确:这个图形也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端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所以也是一个扇形。

  3.认识圆心角。

  (1)课件显示:OAOB两条半径闪动,然后问:“两条半径所夹的角∠AOB,它的顶点在哪儿?”

  师明确: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扇形中找圆心角,并标上∠1的标志。

  问:说一说自己画的∠1为什么也是圆心角。

  师生共同总结:圆心角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角的顶点在圆心;

  二是角的两条边是圆的半径。

  (3)课件出示三个大小、方向不同的扇形图,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扇形。

  师小结:这三个图形都可以称为扇形,因为它们都是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要点是乘法结合律。它是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既要使学生懂得算理、知识迁移的道理,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还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类简便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开拓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

  学情分析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虽然交换和结合在生活中接触很多,但它比较抽象,要建立此概念对学生可能有点难度。所以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我感知,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学习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54名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整体看来很不错;百分之四十学生踏实、认真但接受新知的能力较慢;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属于聪明却不好学的类型;还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是学困生。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引导教学,小组讨论交流等的方式,班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在轻松,快乐氛围中掌握新知。而百分之十的学生经过“一帮一”的学习也没有问题,难的.是百分之五的学生(基础差,不好学,加上智商不同常人)。虽然班级两极分化严重,但若通过努力,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也很满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

  设计说明

  本节课旨在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和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整体“1”是由若干个几分之一组成的,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分数单位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

  针对上述内容,本节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通过动手量一量纸条的活动,进一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会数学思考。”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如“量一量”“填一填”等活动,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后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测量中进一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借助填写分数墙活动,概括、总结分数单位的意义。

  参与数学活动是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最好手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纸条

  学生准备 教材附页3中图1的纸条 剪刀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这三个圆的涂色部分吗?(课件出示图形:)

  预设 生:这三个圆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别是:xx。

  师:结合图形观察这三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比大。

  生2:里有2个。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么多有关分数的知识,看来,我们对分数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今天,我们就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二)]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程度,同时为研究分数单位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生活动: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请学生剪下附页3中图1的纸条,分别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思考:如果能正好量完,是几个纸条长?如果不能正好量完,该怎样表示长度?

  (2)交流测量结果。

  预设 生:数学书的宽正好是3个纸条长,数学书的长不够5个纸条长,比4个纸条长多一些。

  (3)组织学生讨论探究。

  提问:数学书的长不够一个纸条长的部分怎么量,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尝试操作,师巡视指导并提示:要量剩下的部分,应该把纸条变短。

  (4)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预设 生:我先把纸条对折去量,还是不能正好量完,再把纸条对折一次,正好量完。

  师:剩下的这部分相当于纸条的几分之几呢?

  预设 生:大致相当于纸条的四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的产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2.自主探究:把整体“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明确整体“1”可以由若干个几分之一累加而成。

  (1)看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把分数墙填写完整,并画出来)

  (2)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7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26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4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小学数学比教学设计05-10

小学数学比教学设计05-1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28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5-29

小学数学《左右》教学设计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