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共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共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若干个。理解本课“百思不得其解”、“雷打不动”、“弥留之际”、“沧桑”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发挥想象能力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从故事中,感受人间真情和温暖,领悟到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善良、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共同的秘密是什么?12个矿工是怎样保守着共同的秘密的?
教学难点: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熟悉导语,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2、交流有关矿工生活的资料;
3、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交流矿工生活的艰苦
二、解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四、通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五、细读课文,根据段意分段(将段意熟读,背下来)
六、讲读第一部分内容
理解“抚恤金”、“闭塞”;体会矿工妻子的艰难境遇和队长们的帮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50课,齐读课题。
1、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个矿工在意外事故中去世了。为了帮助他的妻儿维持生计,12位矿友坚持每天到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十多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12颗爱心。
2、说一说课文的段落层次
(一)(1——3)矿工被炸死后,他的妻儿生活无靠,在队长的建议下开起了馄饨摊,每天至少有12人光顾,从不间断。
(二)(4——6)12个矿工们坚持去吃馄饨,令他们的妻子不明白,直到队长弥留之际说出了秘密,从此后队长的妻子也加入到12人的行列。
(三)(7——8)十几年过去了,来吃馄饨的人也在变化着,但从未少过12人。
二、过渡、导语:矿工的妻子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精神上无依无靠、生活上举步为艰的时候,有12个人毅然决然地支持着她、帮助着她。那么“共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从中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下一部分
三、读4——6自然段,思考“共同的秘密”是什么?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1、生:12个矿工约定每天去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
2、生:在第5自然段。[出示:队长的话]
(1)读中理解、强调重音
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的,相约要遵守的。
兄弟、自己的兄弟——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中,建立的阶级感情,
(2)比较句子,体会反问表达效果,体会语调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要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能不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3)小结:多么善良的12个人啊!这是次意外事故,无论从法律上,道德上,还是经济条件上,他们都可以不帮他的妻儿,但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使他们把帮助这孤儿寡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4)再读
四、原来这共同的秘密就是12个矿工的约定。从哪能看出这是一份约定呢?默读全文,找到相关语句用“——”画下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读一读。
(一)、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二)、汇报(引导学生按行文的顺序)
A.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
“一下”:12个矿工都信守约定,如期到来。[出示图一]
B.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1、(学生想象)“风霜雨雪从不间断”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2、在你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平凡的矿工,感受到了他们善良的心灵,真的很敬佩他们这伟大的举动。(再读)
3、小结:之所以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人,随后从未少过12人,而且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从不间断,就是因为(引读:男同学读“这是……?”)
C、第四自然段内容
1、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信守诺言、恪守约定
2、妻子的“百思不得其解”。除文中提到的猜疑、跟踪、质问,还可能怎样?
3、她们不理解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这是……?”(女同学改人称读)
4、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能想着帮着别人,这是好事,为什么要把它当作秘密不告诉别人,而且对自己的家人也如此?讨论汇报(多么善良的人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在用心维护着这对母子的尊严,让她感到她是自力更生的,让她觉得生活得很坦然。)
5、说话练习:想象一下,当初,矿工队长和矿工工友们约定时会怎么说?
D、第五自然段:
1、结合下文,理解“弥留之际”,换词理解(临终之前、临死之前、即将离开人世……)
2、因为“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所以“你一定要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
3、这说明什么?(他把这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得重于一切,他要把自己未完成的责任传承下去。)
4、此时此刻队长的妻子什么也没说,但她思绪万千,她会想些什么呢?(过去对丈夫的猜疑是不对的。原来他的丈夫这么伟大。一定将这艰巨的任务,厚重的责任坚持到底!……)
5、[出示,6小节和图二]引读第6自然段:“于是,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
E.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惟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时间更迭,万物变迁,而惟一不变的是“12个”数
字,那是12颗善良的心从未动摇过,哪怕只是微薄的力量,也一定要它持久,进行到底。带着对这12个人的赞扬和佩服之感,再读。
过渡:就这样,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几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来到那个馄饨摊,还会见到那12个熟悉的面孔吗?
五、指读7、8自然段
[出示:图三]
(一).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既然12个人都这样信守约定,为什么还要“代替”?这十几年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过渡:是啊!无法阻挡的“生、老、病、死”,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十几年来,这些矿工们经历着生活的变化,也在经历着的世事的沧桑。
3、引读:所以,“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
4、这不仅是12个矿工的秘密了,已经成了12个家庭的秘密,甚至是更多帮助者共同的秘密。(扣题)
5、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怎么理解“金灿灿的爱心”?
2)、这仅仅是12颗闪光的爱心吗?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样善良、朴实的人群,再过10年、20年会是什么样?
六、[出示:带12的句子]老师还记得,上节课有位同学提出,文中带12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强调了12个矿工信守约定,有助于表达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过渡:那位矿工的妻子最初可能不知道什么,但一天、几天、十几年过去了,她知道了他们在无私、持久地帮助着她。她用什么来回报大家?她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她得到了比金钱更重要,比财产更宝贵的东西——善良和真诚。她是以真诚面对真诚、以善良回报善良……(引读第7自然段)微笑里包含无限的(感激)
七、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人世间最贵重的是真情)
八、结束语:
12个矿工信守一份约定,同守一个秘密,都源自一份爱,这爱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可以超越人世间的生死,正像本文的作者在原文结尾写到的:[出示]
共同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身边有不少的浪费现象,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勤俭节约的好学生;
3、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理念】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针对行为习惯正在养成阶段的小学五年级学生,节约的意识更是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党中央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学校提倡创建节约型校园以及学生节约意识淡薄现状的促使下,我决定在班上组织开展“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选择男女两位主持人,全程参与本次班会的所有工作;
2、要求学生收集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3、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做好调查记录;
4、布置学生准备废物利用小制作;
【活动形式】
个别活动:讲故事;
集体活动:欣赏图片、音乐;
小组活动:分组交流讨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主持人: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 “我为节约型校园创建做贡献”主题班会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组图片。
幻灯片出示发生在身边的浪费现象。
展示学生统计的一份数据,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校园信息、资源信息)
据统计学校每天耗电约1500度,每度6角,共计约900元;大约每天用水40吨,每吨1元7角,共计约68元,一天下来水费和电费就需要近1000元,一个月大约需要30000多元。
我国各种饭店每年消费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耗费木材约2500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树约3000万棵。
全国每年生产60亿支铅笔需要耗费20多万立方米优质椴木,以每立方米1600元计算,每年要消耗3亿多元人民币的木材。
主持人:看完图片和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各种各样的浪费,十分严重)
二、讲演故事,理解节约
主持人:同学们,在我们刚刚列举的这些信息中,你是否也是这其中的主角呢?你是否在有意无意中也参与了浪费?希望这些信息能给大家一个启示,浪费不是我们的朋友,杜绝浪费,提倡节约才是我们的内心的呼唤。
请同学介绍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再选一个身边的榜样。
三、小组交流,促进节约
主持人:虽然身为名人,但是依旧非常的节俭,这些朴素的故事让我们感动,特别是我们身边的雷航同学,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可是就在我们的校园中,就存在很严重的浪费问题,下面针对我们身边存在的这些浪费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好节约?
分组讨论后,小组汇报交流,总结归纳:
1、开展节电行动。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做到人走灯熄。
2、开展节水行动。随时关闭水笼头,做到人离水断严防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发现漏水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维修。
3、开展节约用纸行动。提倡作业用纸和各种资料用纸的正反面使用,从节约一张纸、一支笔开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如纸巾、纸杯、筷子、方便碗、方便袋等。
4、树立爱护公物,珍惜公共财产的道德意识,爱护桌椅、门窗、玻璃,不损坏公物,爱护校园设施和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
5、节约粮食,合理饮食。合理消费,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吃穿,坚持以够用为原则,提倡适度消费,不超前消费。(注意形成竞赛的氛围)
四、变废为宝,倡议节约
让学生把自己小组课前准备的废物利用小制作放在班级布置的展台。小组长对本组的设计进行简单的陈述。
主持人:刚才大家都积极的参与了讨论,很多同学也对变废为宝很有心得体会。看来同学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节俭意识以及做法,我们不仅要身体力行,而且要让更多的同学一起参与节俭的行动,因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校园勤俭节约,你我共同行动,请班长宣读倡议书。
五、教师小结,传扬节约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都是学校的主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美德再吐芳华 !
活动延伸:1、张贴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加入到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中。
2、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校园勤俭节约,你我共同行动”手抄报设计活动。
【活动反思】
我主持开展了“校园勤俭节约,你我共同行动”主题班会活动,我设计此主题班会的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中的浪费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习惯。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课堂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一个孩子,在日后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继续增强自己作为一个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以及自己处理班级事务的艺术。
共同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设计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河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小河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第二,“泥土是种子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三,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
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种子、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
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
(1)泥土是种子的家。蓝天是()的家。小河是()的家,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板书:
共同的家——地球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共同教学设计4
〖学生实态〗
我校地处的深圳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一座现代化城市,城市居民大多是外来人员。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因为家长工作和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和社区的关系是一种暂住的关系,谈不上融入本地的社区生活,因此学生对居住社区的认识比较模糊,较难融入自己生活的社区。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员,他们需要对社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和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特点,使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的回顾,知道社区的设施、环境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等,明白社区是所有社区人共同生活的地方,从而增强学生作为社区一员的归属感,增强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亲近之情,从而形成爱护社区、建设社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平山社区周边的环境及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身边社区的认识和看法。
2.反映平山社区今昔的录像带、照片等资料。
3.有关社区的.挂图等资料。
〖本课题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社区的亲近之情,感受社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2.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调查、搜集资料、口头表达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懂得社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知道应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为社区服务,产生关心社区、融入社区及服务社区的意识。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导入。
2.讨论交流。
3.模拟表演:为了社区更加美好。
4.布置家庭作业:畅想美好的社区。
〖实施过程〗
(一)导入
师:社区是许许多多人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生活的平山村就是这样一个社区,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来自全国各地。那么,平山社区是什么样的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讨论我们身边的社区。
(二)讨论交流
1.阅读。
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10~11页,让我们看看乐乐和小文他们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子的,都增添了哪些设施?
2. 播放《平山今昔》的录像片,并出示一些照片,以加深学生对社区的印象。
3. 讨论。
讨论主题:社区中有哪些设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教师引导。
师:通过讨论活动,大家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一些认识,社区就是我们的家园。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我们生活的社区,了解了社区的各种设施,知道了我们平山社区的一些情况。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区呢,并请你们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与社区是息息相关的。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随手写在黑板上,并归纳为衣、食、住、行、文化娱乐五大方面。)
5.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衣、食、住、行、文化五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为:
(1)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与社区有关?请说出身边具体的事例。
(2)你认为社区还要做哪些改善?如何改善?
(3)我们怎样才能在社区中有所作为?
6.交流。
各小组选派一两位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三)模拟表演:为了社区更加美好
1.教师引导。
师:同学们,我们都是社区的小主人,社区的形象、发展和建设离不开社区人的共同努力。只要每个社区人都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为社区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社区将会变得越来越美丽,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下面,请各个小组选择下列中的一种身份进行模拟表演,为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
(1)少年儿童;
(2)家庭主妇;
(3)老年人;
(4)中年人;
(5)青年人。
2.学生模拟表演。
情景一:
生:我发现社区中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太少了,平时父母又不让我出去,就觉得郁闷得很。我建议在社区中多建一些供少年儿童活动的场所。
生:我希望所有的社区人都讲公共道德,社区应该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的宣传和管理。
生:我家门口的车辆停得很乱,我希望叔叔、阿姨将自己的车辆停放整齐。
情景二:
生:(扮演家庭主妇)市场的通道太窄,地板很滑,灯光又暗,买东西的时候很不方便。我希望把市场修得好一点。
生:(扮演家庭主妇)停水、停电的时候,小区也不预先告知我们,遇到做饭的时候,害得我们很狼狈。我希望停水、停电的时候能预先通知大家。
生:(扮演家庭主妇)学校和幼儿园平时太吵,干扰了小区平静的生活环境,社区应该与有关单位一起协调予以解决。
情景三:
生:(扮演老人)老人下棋、打牌都没有地方,一遇到下雨就更难过了,建议多开辟一些供老人活动的场所。
生:(扮演老人)一到晚上,周围的歌舞厅就很吵,总是影响我们休息,建议社区应该加强管理。
(四)布置家庭作业:畅想美好的社区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社区各方面的情况,那么,未来美好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下课以后,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发挥自己的想像和特长,将你们心目中未来美好的社区的样子描绘出来。可以画出来,也可以动手制作模型。
〖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两点体会:
1.由于教学内容反映的是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种亲近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就连平时胆小和成绩稍差的学生也非常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只有回归学生的生活,才能使教育效果落到实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一直令我感到困惑,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探索。
〖评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与本地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教学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立足于学校周边的平山社区,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这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这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活动围绕着“讨论―交流―汇报―评价”的操作思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表现、学会反思。
共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默读。
2.边读边思考,通过联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抒发感受。
4.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
教学重点:
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难点:
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26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师: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课题中的“咱俩”指的是谁?(板书:老师小男孩)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他俩身上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一道去重温一下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走进故事,在读中悟情,在联想中升华情感
1.师:每当我翻开学生的作业本,要批开作业时,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就浮现在眼前。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这个故事呢?(2---5自然段)
2.师提要求。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小男孩的相关语句,思考后完成下面的填空:小男孩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2)师提示:注意坐姿;边画边用简单的一两个词语标注出自己的感受。
3.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师引导。
1)感悟小男孩的可怜。
A.生汇报:小男孩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师追问:你能读一读描写小男孩可怜的句子吗?
B.生读第二自然段,师引导。
(1)这段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出小男孩的可怜?(可怜,年迈,微薄,凑合)
(2)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3)现在,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刚才谈到的词语该怎样读?
C.通过联想,升华情感。
(1)师提要求:现在,请大家把书扣放在桌子上,看大屏幕。
(2)师:刚才,我们谈了对这段话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其实,在这段文字的背后,还能让我们联想到很多细节。
(出示课件):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微薄的退休金,祖孙俩凑合着过日子。由此,我联想到。
每逢节假日,我______,而他却要留在家里替奶奶______!
每逢过生日,我______,而他除了奶奶的祝福外,很难得到______!
在家里,我有很多的____,而他_____!
______,我______,而他______……
(3)此刻,我想你对小男孩的可怜又多了一份感悟,想不想读出来?女生读第一句话,男生读第二句话。
2)感悟小男孩的懂事。
A.师:除了可怜,小男孩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汇报:小男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师追问:你能读一读描写小男孩懂事的句子吗?
B.生读相关句子,师引导: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要求用铅笔判作业这件事……
师引导:看来,是这一幕让我们体会到了小男孩的懂事。(出示课件)
他不好意思地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我一支铅笔,悄悄地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师引导:你再读这段话,除了小男孩懂事之外,看你还能读出什么?(自由读)
生:“悄悄”、“不好意思”——孩子的难为情;“递给”有礼貌;“小小的”,对比年纪与故事
……
C.这一幕不但触动了我们,更加触动了老师的心!读读描写老师的`这个句子,你能读懂老师的心吗?(自由读)
出示课件: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神情特别庄重。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生汇报)
(1)师: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神情特别庄重。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读到这里,你有疑问吗?(老师为什么要掉眼泪?)
(2)师引导:再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生再读书,同学交流)
(3)师引导。
(A)“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
因为我看到:他不好意思地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我一支铅笔,悄悄地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B)“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微薄的退休金,祖孙俩凑合着过日子。
(C)“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透过这一幕,我仿佛还看到了。
在这不好意思的背后,在这悄悄的背后,他一定有很多担心与顾虑,他担心________;担心________;还担心________。.....
为了等待这次时机,他可能________;可能________;还可能________…。.
(D)“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透过这一幕,我仿佛还看到了: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并不轻松!也许当他向奶奶提出买本的要求时,他看到了奶奶那________的神情,听见了奶奶那——的叹息;也许他看到年迈的奶奶整日为________而发愁,真的不忍心再增加她的________;也许孩子深切的感受到生活的________,奶奶的________,从而_自己要为——着想,为________着想,做一个________的孩子。
(E)“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透过这一幕,我仿佛还看到了。
在这庄重的神情背后,他一定想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他不但准备了如何________,还准备了________递到我手中。他想的多么周到啊!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一个________的要求啊!
(4)生再读这段话。现在你读懂了老师的心了吗?-------心疼
(板书:心疼)——师:带着这份心疼,再读一读这句话。
3)感悟小男孩的快乐。
过渡:带着这份感动与心疼,身为老师的“我”接过了那支铅笔,说:“我一定用铅笔批改你的作业。这是咱俩的秘密。”此刻,小男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在书中寻找答案。
A.生:快乐。师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特别开心,冲)
B.此刻,你也一定替小男孩高兴,快把小男孩快乐的样子读出来吧!(出示课件)孩子特别开心,____出教室,____进同学们当中。
C.通过对比,加深理解。
(1)眼前的这个快乐的孩子,正是刚才的那个让老师心疼的掉眼泪的孩子啊!读这两段话,你有问题吗?(是什么让小男孩一下子快乐起来?)————引导学生再读教师的话体会。
(2)师:是啊,正是老师的理解与尊重,(出示课件)是啊,正是老师的理解与尊重,让他从此不用再为_______而______!他冲出的是____,冲进的是_______。
(3)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一名学生读描写老师的句子,读出老师的理解与尊重;全班读男孩快乐的句子,体会孩子的惊喜与快乐,读出如释重负的感觉。
4)体会老师与男孩保守秘密的经过与结果,情感升华。
A.师: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我真的用铅笔给他批改作业,而且悄悄的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就只写‘优秀’两个字。好擦。”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
B.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优秀)
C.轻声读这段话,在这优秀的背后,你还读出了什么?(老师的尊重与激励,小男孩的努力)
D.师:后来孩子的生日到了,我买了整整一包本小学生常用的练习本,悄悄送给他。我说,这是对他的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也是因为他和老师保守了那个共有一个秘密。
引导:这是故事的结果,出声读一读,看看你又读懂了什么?
(我说,这是对他的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也是因为他和老师保守了那个共有一个秘密。——师生人格的平等;送练习本——关爱;两个“悄悄”——一直保守这个秘密,尊重)
5)感知文章的写作顺序。
师:走出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们一起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首尾照应,中间写回忆过去)
6)资料引入,升华情感,抒发感受。
A.回顾全文。
师指板书:小男孩是一个____的孩子。
老师给予了他__________......
B.资料引入,升华情感。
出示:与此同时,老师的心里,脑海中,也在感谢他_______我,让我不能轻易嘲笑任何一种要求和建议。他让我明白了每个人活着的方式和理由都是有尊严的。而给一个人尊重比给他什么都更重要。”
C.练笔抒情。
师:此刻,你一定在为故事中的一个或几个情节感动着,也许在为自己联想到的一个或几个情节感动着,想不想把你此刻的感受写下来?拿出你手里的纸,写下你心里的话。
此刻,我读了这个故事,心中充盈着浓浓的感动之情!
我想对小男孩说,
长大后的你一定会……
对那位老师说;
对自己说……
共同教学设计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体会和平最美好,战争会给人类带来苦难” “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人民解放军”“尊敬和欣赏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人们”“热爱和平,为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内容要求。本主题主要讲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由三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活动二是“共同的渴望”、活动三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本主题试图以倾听和平的声音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和平的可贵,激发学生热爱和平,从小立志为世界和平多作贡献的思想感情,以达到塑造学生品行,养成良好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活动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交流“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共同的渴望”“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为载体和切入点,引起学生对世界和平的关注,进一步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热爱和平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相关世界和平的图片及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让他们了解相关为和平服务的组织,为实现人类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及事迹,感悟世界人民对和平向往的急切心情。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并初步掌握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关心国内外形势,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教学中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课前的调查、资料收集,课上的交流、游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的体验、感悟、内化中,一步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而老师则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五、活动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搜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图片资料,了解为维护和平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及事迹,为课堂合作探究提供事实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 课前创设氛围
音频播放:
当我走过你的身边, 我愿带走你的笑脸,心中没有一点儿阴云,阳光变得更加灿烂。望会有那么一天,再也没有眼泪仇怨,再也没有流血离散,共有一个美丽家园。
教师概括: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课时,当我们和伙伴尽情地玩耍时,当我们依偎在父母身边享受家的温馨、亲人的关爱时,你可知道,还有许多与我们同龄的孩子正遭受战争的苦难。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灾难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片。(出示课件图片,课件可以自动连续播放,配上相关音乐。)
战争的灾难
师动情解说: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原本美好的家园顷刻成为了一片废墟,留给了人们无限的痛苦。孩子们站在废墟上无助地张望,有的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处流浪。
学生谈想法:引出课题并板书: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二、联系生活,深化”和平”
课件出示主题画面
一样的天空下流着一样的血
一样的地球早已是千疮百孔
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
却满是战争的`伤痕
阴霾的天空下
魔鬼得意的拧笑
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 一样世界上回响着一样的呼唤 一样的是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 罪恶的战争 永远地安息吧 我们呼唤和平,我们拥抱和平 我们渴望着平静美丽的新世界
教师引导:从诗中和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和平鸽的故事
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并为世公认,当始于毕加索。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当时比加索心情沉闷地坐在他的画室里,这时有人敲门,来者是邻居米什老人,只见老人手捧一只鲜血淋漓的鸽子,向毕加索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原来老人的孙子养了一群鸽子,平时他经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条作信号来招引鸽子。当他得知父亲在保卫巴黎的战斗中牺牲时,幼小的心灵里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条表示向敌人投降,于是他改用红布条来招引鸽子。显眼的红布条被德寇发现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楼下,惨死在街头,还用刺刀把鸽笼里的鸽子全部挑死。老人讲到这里,对毕加索说到"先生,我请求您给我画一只鸽子,好纪念我那惨遭法西斯杀害的孙子"。 随后,毕加索怀着悲愤的心情,挥笔画出了一只飞翔的鸽子--这就是"和平鸽"的雏形。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又欣然挥笔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当时智利的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叫 “和平鸽”,由此,鸽子才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在学生回答“想到什么”的基础上,老师过渡总结:是啊,只有在和平的阳光下人们才能幸福地生活。和平不仅是我们的心愿,也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愿望。
2.和平组织
结合图片与文字了解世界和平组织
【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和交流,激发学生关注和平,感悟和平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辨析明理
1.播放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资料:如中国儿童在日本进行的友好文艺演出;印尼学生手举“让战争从我们身边走开”的标语、世界各地校园的反战声音“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阿富汗小女孩在《阿富汗儿童向联合国特别大会的倾诉》小册子中写的“假如和平能够出售,我将为我的祖国买来和平”,美国学生在各处系上黄丝带,希望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早日结束;核武器的反对者们并肩站成了108千米的人墙,表达他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反战的决心。
(1)提出问题:看了这些感人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
(2)围绕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汇报,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3)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通过以上分析,你们明白了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和平的心声。和平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的心愿。
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言。
最后老师总结: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这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目的让学生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具体分析、讨论,让学生意识到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以及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
四、联系实际,导引行动
共同教学设计7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在成长”,共设计了七个单元教育主题,《我们共同的家》则属于最后一个单元《家乡哺育了我》。《家乡哺育了我》共设有四课,是以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为教育主题,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通过地图的学习,找出自己的家乡在祖国的位置,对家乡和祖国有一点空间位置感;第二课《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三课《可爱的家乡人》通过介绍家乡的风景、物产、名人等,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四课《我们共同的家》则由家乡扩展到祖国版图、面积、人口、民族等基本情况,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国家概念。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使他们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
2、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欢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听音乐《大中国》,谁知道这首歌叫什么? 《大中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美丽富饶,而且家里的兄弟姐妹也很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感受我们祖国的民族之多
1、民族知多少
(1)(出示民族大家庭图)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合影,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
(2)我们是哪个民族?(汉族) 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占总人口的92%左右,其他55个民族,与汉族人口相比,人口就较少,就叫做少数民族。
(3)今天,老师就请了一位少数民族明星来跟大家,向同学们介绍他的民族。
2、少数民族大收罗
(1)这是谁呢?(阿凡提) 他来自哪个少数民族呢?(维吾尔族)
(2)这是一个物产丰富、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3)介绍维吾尔族服饰、特有的食物、音乐、舞蹈。
(4)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资料呢?你对哪个民族最了解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5)欣赏老师准备的'资料(衣食、风俗)
(6)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灿烂的文化和风俗,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
3、民族知识大闯关
(1)下面,我们来一个智力大闯关,我们看哪一位同学是民族知识的大博士。
(2)第一关:连连看
蒙古族 泼水节 芦笙
苗族 龙舟节 马头琴
傣族 那达慕 象脚鼓
(3)第二关:猜服饰 (出示十幅图让学生猜 )
(4)听音乐:四段音乐
(5)给闯关成功的一个人发奖品
(三)升华情感
师:小朋友,五十六年民族,五十六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么多的民族和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怎能不让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呢?面对这样伟大的祖国,你们最想说的是什么?
师:小朋友,我国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这么独特而有趣,长期以来,我们五十六个民族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所以我们的祖国才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共同教学设计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
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二、揭示课题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六、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七、扩词,积累运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乌云云雾云海
(2)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3)你从这课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填在花篮里。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共同教学设计9
《共同的家》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中一年级上册里的一首儿歌。课文把土地比做禾苗的家,把树林比做小鸟的家,把大海比做鱼儿的家,把地球比做我们 共同的家,既传授了知识,又渗透了环保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是太丰富,但是他们活泼、天真、可爱,表 现欲望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共、同、家、土、禾、苗、树、林、地、球”10 生字。会 写“云、土”两个生字。学习新笔画“撇折”。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理念:
第一、阅读方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 导,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 在读中成诵, 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1、体验阅读,读中见悟 以读为主, 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与多样的读书形式,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 读美, 在读中去感悟, 在读中去欣赏, 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共同的家》一课,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 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 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嫩绿的 芽破土而出,迎着和风微笑??”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 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2句式迁移,刨编诗歌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什么)是 (谁)的家”的迁移有两次。一是在学习课文“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前,其主 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底气关系的感悟,从蓝天白云、树 林小鸟以及其他的生活经验迁移过来, 无需说教, 一样亲切感人。 既突破了难点, 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 这种创编, 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 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 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师生共同探讨,共同 研究,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 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第二、识字方面:《新课程标准》 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 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 的积极性。 但是, 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君 子动口不动手” 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 头疼的问题,教学过程敏繁分琐析相当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且耗时大。我觉得 让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 记忆, 分析字形, 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 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 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 律。比如: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 件,增减笔画。
教学思路:
《共同的家》 安排两课时,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学会两个生字 “云、 土”,会借助汉语拼音读文,做到三不。能初步懂得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白云、禾苗、小鸟、鱼儿头饰、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看看黑板上画了些什么?(请生回答)
2.房子里有些什么人呢?(请生回答)对了,家里要有爸爸、妈妈、爷爷、奶 奶,这才是一个温暖的家。(板书:家)
3.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么可爱的小鸟、美丽的白云、青青的禾 苗、活泼的.鱼儿,它们能和我们一起只在这个温暖的家里吗?(请生回答)
4.它们的家又在哪里,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 小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2.共同的)读题两遍。
二、 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翻开书 P56 页,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儿歌,在读之前老师有 两个要求。(出示课件)
2.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生字宝宝全跑到大屏幕上去了,你们认识它们吗? (1.指名生读行)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读准了没有。(全班齐读一遍)
3.调皮的拼音宝宝不见了,你们还会读吗? (指名读行,男女生读生字 2 遍)
4.瞧!我们生字宝宝手拉手,组成了好朋友,我们来一起读读!
①(出示课件)逐一出示读词语
②让我们连起来再读一次。
5.老师把生字宝宝都送回课文里了,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你喜欢那一行就多读 几遍!
6.反馈: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行,相机板书,分别读的时候巩固。
①“蓝天是白云的家。”指名读,带全班读。
②“土地是禾苗的家。”指名读,还有没有和他一样喜欢这一句的,想读的站起 来读。 一这句话里面就有一个生字宝宝(举起“土”字让学生读) 二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 三组词观察田字格里的土字(起笔、重要笔画) 四带这小朋友们的发现写土字 五老师提醒:小朋友在写土字的时候要注意第三笔横要写得长些
③“树林是小鸟的家。”指名读,分男女生比赛读。
④“大海是鱼儿的家。”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全班齐读。
7.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白云、禾苗、小鸟、鱼儿)头饰,学生跟这老师 说一遍这些词语。我们分四个小组来读一读。
8.小结:小朋友们都读得这么好,老师就把这个头饰送给你们每个小组。
三、 学习生字“云”
1.看见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带劲,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让老师来读一行,行 吗?。(出示课件“蓝天是白云的家”。)
2.瞧!这里面就藏着一个生字宝宝请看(出示“云”字飞出来)“云” ,谁 来和它打招呼。
① 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个云字(加一加,减一减得方法)
② 下面这个部分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笔画“撇折”(出示课件)
③ 请跟老师书空笔画(2 遍)
④ 组一组词。(请 2 个学生)
⑤ 那我们怎么能把云字写得漂亮,观察田字格里的云字。(请生回答)
⑥ 下面就写云的笔顺。
⑦ 带着小朋友的发现我们来写云字。 (提醒学生:云字第二笔稍长压在横中线上)
3.反馈学生写的生字
四、总结
白云、小鸟、大海、禾苗都有家,地球又是我们共同的大家,让我们 一起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最后,让我们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
板书设计:
共同的家
蓝天 (白云) 树林 (小鸟)
地球 共同的家
大海 (鱼儿) 土地 (禾苗)
共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认识6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4.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练习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3、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和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用“()是()的家”的句式说话。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谁能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儿?
2.闭上眼睛猜一猜这是哪种小动物的家。(电脑放小动物的叫声音乐。)
3.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都有自己的家,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七课《共同的家》。(电脑出示课题:共同的家)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⑴小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要读准字音。
⑵把课文多读几遍,看谁先能读通顺。
2.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3.评读课文。
⑴自己仿照老师再读两遍课文,准备一会儿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才华。
⑵指名展示读;其他同学评读;教师适机范读。
4.小组学习课文。
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读一遍课文。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班内交流汇报。
⑴由小组内推荐代表说一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机用电脑出示动画:白云在蓝天上漂浮,小鸟在树林中唱歌,鱼儿在小河中畅游,种子从泥土中发芽,地球上生存着万物。
⑵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我们人和动物、植物永远幸福地拥有自己的家呢?
6.句式练习。
⑴(课件出示):
白云的家是(蓝天)。小鸟的家是(树林)。
鱼儿的家是(小河)。种子的家是(泥土)。
我们共同的家是(地球)。
(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答对了,课件上就出现小动物对其进行表扬。)
⑵蓝天是()的家。树林是()的家。
小河是()的家。泥土是()的家。
大山是()的家。()是()的家。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甚至可以说一说将来哪儿是谁或什么的家。)
7.美读课文。
⑴我们不但从课文中知道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而且通过联想还知道了更多的家,大家学的很棒!让我们带着你的体会,再完整地把课文读一遍,可以加上你的动作,看谁读得好。(自读)
⑵指名配乐美读课文。
8.背诵课文。
⑴谁能像老师一样,不看书,给电脑上的画面配上课文中的解说词?(电脑出示课文内容的画面,老师朗诵课文。)自己先练一练。(练习背诵)
⑵(电脑出示配乐的课文内容动画)指名配解说词。(背诵)
三、课后延伸:
“树林是小鸟的家”,有些小鸟就把自己的`巢建在大树上,树婆婆用自己的身体为小鸟遮风挡雨。小鸟多高兴呀!它会对树婆婆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课下读读121页的选读课文《树婆婆》。
反思:
《共同的家》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不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流畅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而应给学生留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读自悟,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达到读正确、读通顺,再通过教师的指点,让学生读出停顿,从而读流畅整首诗。
在教学完整首诗后,我设计了一个延伸环节: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对学生来讲,蓝天不仅是白云的家,也是月亮,星星的家,是太阳的家,……他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所以我们应特别注意激发孩子的思维创新,让知识从学习积累到创新,运用。
共同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的除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学生无证据信息对整理的'干扰。
【教学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共同特点,把结果记在课本上。
3、汇报,教师把汇报结果记在黑板上。
4、教师或学生举例某种动物,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5、关注:学生交流的信息是否有证据支持。
6、设计意图:了解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1、教师讲解到校园观察学校动物和植物的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到校园静静的观察校园的植物和动物。
3、回教室汇报。
4、关注:是否能做到安静的观察、不打扰校园的动植物。
5、设计意图:学生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三、总结生物的共同点
1、全班集体用维恩图比较动物和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在动物和植物相同的圈里写上“生物”两个字,并告诉学生,动物和植物艘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3、关注:学生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4、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生物。
四、讨论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
1、教师指着动物、植物的共同点问:“人有这些特点吗?”
2、归纳小结:人和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最后都会死亡。这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3、关注:人是否是生物的理解。
4、设计意图:对生命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共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
2、能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3、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涵义。
2、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3、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2、知道人类破坏着大自然,也正努力改善着大自然。
【教学重点】
知道生物离不开合适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
观察草坪中栖息的生物。
【教学准备】
有关生物家园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物的家园
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我们知道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出示企鹅、狮子、海龟、仙人掌。
提问:这些生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学生回答。出示南极洲、非洲大草原、海洋、沙漠的图片。
提问:你还能说出相关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二、认识生物的栖息地
1、提问:为什么企鹅喜欢生活在南极、海龟喜欢生活在海洋呢?
小组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讲述: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出示学校草坪的图片。
提问:这是学校实验室前面的草坪,大家猜测一下,草坪会成为哪些生物的栖息地?
学生作出猜测。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呢?
师:在观察草坪时,请大家将发现的生物记录在科学活动记录单中,(出示记录单)。对活动记录单你们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在观察草坪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作适当补充。
学生观察草坪,记录自己的发现。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三、认识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1、提问:刚才有的小组在花朵上发现了蜜蜂,蜜蜂在花朵上忙什么呢?
学生回答。
讨论:蜜蜂需要从花那里获得蜂蜜,那么花需要蜜蜂吗?为什么?
出示生物间伙伴关系的图片。
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生物是如何合作生存的。
谈话:自然界中这些生物相互合作生存,你觉得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伙伴、朋友)
揭示:伙伴关系。
2、谈话: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中除了有伙伴关系外,你知道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揭示:敌对关系。
出示生物之间敌对关系的图片。
提问:它们之间为什么成为了敌对关系?
讲述: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有些成为了很好的伙伴,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但不管怎样,这些生物的存在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四、知道人类的活动影响着生物的家园
讲述:那么我们共同的家园现在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生物的生存呢,我们人类又是如何改变大自然的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图片。
出示相关图片。
提问:看了刚才的图片,你们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
讲述:人类确实对大自然造成了破坏,但我们也正努力地改善着大自然,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
共同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共、同”等10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看老师写“家”,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家,你们一家人每天在家里都干些什么啊?你爱自己的家吗?你在家里感觉怎么样?没有家行吗?(点名说)
小朋友说起自己的家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老师从你们高兴的小脸上看出来了,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给我们快乐和幸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诗,它的名字就叫“共同的家”,我们今天就要来读这首诗。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象看到了什么?(点名说)这么美的诗想学吗?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检查。老师先检查课文中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
(1)点名读、齐读。
(2)带有拼音的词语都会念了,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要是我把拼音都擦掉,你们会读吗?(采用各种形式读,如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同桌互检等。)
(3)认读生字。
指名读、齐读。
(4)老师还想给你们再增加更大的难度,有信心挑战吗?这是去掉拼音的课文,谁会读?
三、细读课文
1、下面啊,我们就带着这些词语去大自然逛一逛。(课件出示插图)
你在图上都找到了哪些地方?(蓝天、土地、树林、大海)
2、你知道它们都是谁的家吗?(根据具体情况出示动画和诗句)
(1)蓝天是白云的家
①师: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兴呀!咱们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样呀?谁来读一读?指名请学生读(你读得真流利,你读得真正确)(你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象看到了广阔的蓝天,真大,真美呀!)
听出来了,白云在这么大这么美的蓝天里飘呀飘,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想到哪就到哪,假如你是白云,你心里怎么样啊?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快乐呀!谁再来读读?
②老师也想表现一下,你们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师范读。
谁来说说我读得怎么样?你们想知道是怎么读的吗?这可是一个秘密,一般我不告诉别人,你们可要听好了!当我读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读,读蓝天时,就好象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读白云时,又好象看到了一朵朵的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来飘去。(出示图片)蓝天衬着白云,白云依偎着蓝天,蓝天是白云的家。
我现在已经告诉你这个秘诀了,你想读吗?你赶紧试一试,你一定会比我读得好。(指名读。陶醉了!真好听,都带上动作了,白云就像在蓝天悠悠地散步呢!
对呀,蓝天是白云美丽的家。小朋友一起来夸夸白云的家。
师: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乌云、太阳、月亮、星星、小鸟、卫星、飞机……)
(2)土地是禾苗的家
①小朋友你们看,种子在泥土里发芽,他们钻出土地长成禾苗啦!咱们一块儿来做做种子发芽好吗?种子种子发芽了,禾苗禾苗快快长!
“禾苗,禾苗,你为什么长得这样快?这棵禾苗长得最高,你来说说!
你的成长离不开提土地这个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你来夸夸你的家。
听出来了,你的家真温暖呀!谁再来读读?你的家真好呀!
②那土地还是谁的家?(点名说)说的真好!土地太宝贵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地,让肥沃的土地上长出更多的庄稼,更多的水果,更多的蔬菜,更多的树林。
(3)树林是小鸟的家
①白云的家真美,那小鸟在家里都做些啥呢?想看吗?
小鸟在树林里做什么呢?你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②对呀,小鸟在树林里真快乐呀!看来,树林是小鸟快乐的家,那快乐的家应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③太阳公公下山了,忙碌的小鸟要飞回家了,树林真是小鸟温馨的家啊!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④那树林还是谁的家?(点名说)是啊,树林不仅是小鸟的家,还是很多小动物的家,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树林,还要植树造林,让动物们有一个安乐的家。
(4)大海是鱼儿的家
①你们看小鱼在干什么呢?假如小鱼离开了小河,会怎样呢?是呀,鱼儿一离开水,就没有了自由,甚至没有生命,只有在水里,在小河里,鱼儿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长。小河是鱼儿离不开的家呀!
我们一起学着鱼儿一边快活地游一游,一边读读句子。
②大海里除了住了小鱼,还住了谁?(点名说)你们想得真多!所以我们要保护小河,不能让脏水污染它。
3、小朋友,有家的感觉真好呀!谁能连起来读读这四行诗!
4、自然界里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家(出示图片和句子),让我们也来做一会小诗人吧!
(小河)是()的家。
()是(铅笔)的家。
()是()的家。
(点名说说,表扬开动脑筋的小朋友)
朗读课文,保护地球,多媒体,小朋友,情感
共同教学设计14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共同的家》这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讲述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诗共五行,1至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第5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借助形象的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练习用“( )是( )的家”句式说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美好的家园,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字卡、图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这一课,,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插入组图,让学生深入细致的学习。这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五行诗,用打比方的手法讲述了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文里行间突出了一个“爱”字,在教学中如何渗透这个“爱”的教育、如何紧紧抓住情感教育,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对学生贯穿以爱祖国、爱家乡、爱地球的教育,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我校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学生的年龄观察(朵朵白云飘在蓝天上,蓝天衬着白云<6幅图,在最后一幅图上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绿油油的禾苗生长在肥沃的土地里,禾苗离不开土地<6幅图,在最后一幅图上出示“土地是禾苗的家”>;种类繁多的鸟儿在茂密的树林里自由自在的生活,鸟儿离不开树林<3幅图,在最后一幅图上出示“树林是小鸟的家”>;各式各样的鱼儿尽情的在大海里游来游去,鱼儿离不开大海<8幅图,在最后一幅图上出示“大海是鱼儿的家”>;不同的民族手拉手、中同版图、地球,揭示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真幸福,<5幅图,在最后一幅图上出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后又出示全诗内容和填空练习,以点击鼠标播放的形式,一次次的视觉刺激,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丰富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整堂课我设计大部分时间是指导学生朗读感悟,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个别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等,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第一,借助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热爱地球的情感。第二,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分组讨论作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延伸了课文内容。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让学生享受朗读的乐趣。
本节课上的是这一课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扫清生字障碍。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及目的: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生活的美好。
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学会用( )是( )的家这个句式自由创编。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很美很美的小诗《共同的家》,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美丽的家中。
2、上节课你已经学会了什么?(生自由说:生字,词语,课文,蓝天是白云的家……同学们学到的可真多。)
3、字词考验: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学得怎样,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验呢?(生,有)师出示课件卡片,指名认读,再开火车读。
4、猜字游戏。今天淘气的苹果娃娃觉得大家读得特别认真,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想不想玩?
[通过游戏复习旧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为后续环节作好铺垫。]
二、指导朗读。
1、生字宝宝对你们的表现太满意了,他们想约你们一起去它们家里玩,想去吗?下面就由老师来带路,请同学们打开书56页,拿出你的小手指,指好路。(师范读,注意停顿)
蓝天‖是白云的家,
土地‖是禾苗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大海‖是鱼儿的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全班齐读《共同的家》
3、师:哪位同学大声地把课文读出来。(指名读)
师:读得好不好,生点评。师(高兴地):把掌声送给他。
[适时的指导能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个别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学生水平。]
三、理解、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1)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白云的家在哪?我们到白云的家里去好不好?白云的家怎么样啊?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一边读一边想,好像看到蓝蓝的天上白白的云在飘,带着喜爱之情去读就能读好了。
生按要求练读。
(2)土地是禾苗的家
师:再请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欣赏动画:禾苗在土地茁壮成长)
师:同学们能像刚才学习那样提出一些问题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仿照教师提出问题:禾苗的家在哪?,有学生提出后让别的学生回答问题:禾苗的`家是土地。)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说土地是禾苗的家吗?(因为土地给禾苗提供了水分和养料,所以禾苗的成长离不开泥土这个温暖的家。)
师:让我们读出种子家的温暖吧。(生读)
同桌合作学习第三、四行诗,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指名汇报。
(3)树林是小鸟的家。
师:谁来按照刚才老师的方法试试第三行?(指名读)(课件欣赏动画——小鸟飞来飞去)
师:小鸟在树林里干什么呢?(唱歌、捉虫子)它们心情怎么样?(愉快!)
师:看来,小鸟在树林里真快乐呀!让我们用快乐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大海是鱼儿的家
师:我们来看看第四行。(课件欣赏动画:鱼儿在大海里游)
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儿的家呢?(生答)
师:哦,原来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生活,只有在水里,在大海里,它们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大海就是鱼儿的家。
师:一起来试试,读出鱼儿自由自在的感觉吧!
(5)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师:小朋友,白云、鱼儿、小鸟、禾苗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是的,师(指着黑板上的图画)由蓝天、土地、树林、大海等就构成了我们共同生活的星球——地球。(课件出示)
⑵看! 师:播放课件:自然风景瞬间欣赏,边介绍地球上的美丽的风景。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巍峨的高山,有辽阔的草原,有广袤的沙漠,有无边无际的大海,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
看了那么多图片,你觉得我们生活的地球怎么样?(生:我们生活的地球真美啊,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的小朋友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所以说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现在你感到幸福吗?快乐吗?
同学们就像花园里的花朵,让我们幸福地说:
学生幸福地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3)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所以老师也想自豪地说一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你也想这样说吗?让我们自豪地说:
学生自豪地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4)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真是我们的骄傲,让我们再骄傲地说一次:
学生骄傲地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5)师:地球不仅是你的家,他的家,也不光是老师的家,还是千千万万世界各地人们的家。那让我们代表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自豪地说一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让听课的老师们再听听你们自豪的声音。
师:有一首很美的歌曲也叫《共同的家》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歌曲《共同的家》。
3、师:小朋友,有家的感觉真好呀!请大家连起来读读这首诗!
4、师:你们看,(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及画面)其实每一行诗的背后都藏着一幅很美的画,只要你用心地去读,去感受,你就会发现这份美。
5、这么美的诗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我们来合作读课文,好吗?
(引读:蓝天是…土地是…树林是…大海是…地球是…)
6、这首诗可美啦。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啦!大家试着背一背好不好?
生:好。谁已经背出来了? 能背的小朋友闭上眼睛,实在不记得了可以看一下课本。(生背诵全文)
7、这么美丽的家园,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有责任保护好它,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的家园?
四、拓展训练,自由表达。
1、师:蓝天是白云的家,蓝天那么广阔,除了有白云,还有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有太阳,有月亮,有星星)
师:那我们就可以说:蓝天是(太阳)的家。
请同学们看老师收集到的图片。(出示课件)
让学生说说蓝天是( )的家。
(2)那么土地,树林,大海它们还是谁的家呢?你们想不想说,那你们就选择你想说的同桌互相说一说。(生同桌交流。)
(3)先让学生交流,师再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说。
师: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家,小到一只蚂蚁,大到一个地球。想一想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
2、设问引导拓展
(1)师:那小朋友的书包呢?它会是谁的家?(书包是书本的家。)
(2)师:那学校呢?它又是谁的家?(学校是学生的家)
(3)师:那草原呢?它会是谁的家?(草原是羊群、牛群的家)
(4)师:聪明的小朋友们,请再仔细想一想,还有哪里是哪里的家?这样吧。你们同桌三人。一人说一句哪里是谁的家,
(课件出示;( )是( )的家)(学生想象说话)
生交流完成课后习题2。……(老师节选几句写在黑板上)
3、师:同学们想像力真丰富。你们看(课件出示课文)写这篇文章的小朋友只用了6行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们想不想学着他的样子,也来做一回小诗人?
4、师:其实呀,把你们刚才所说的句子有顺序地连起来,也就编成了一首优美的儿歌了。所以,今天的小朋友不仅学会了一首儿歌,还当了一回小诗人,真了不起!送给自己一份热烈的掌声。
五、简结转新,升华思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跟老师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吗?
(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师:动物植物都有家,地球又是我们共同的大家,所以我们要做个爱护地球的小卫士保护我们的家,保护美丽的地球。那么我们共同的家-----地球就会更美丽!
六、作业超市,课堂延伸。
师:学完了这课,你准备给自己留什么作业呢?
生:我要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生:我要画一画小鸟、禾苗、白云、鱼儿和他们的家。
生:我想学唱《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这首歌,老师你能告诉我哪里有
生:我会把这首小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生:我会用小神笔画一画我所知道的“谁是谁的家。”
生:我会积累,我要把本文的词语积累到词语花篮。
共同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懂得每个人都要为世界的更加美好承担一份责任,对社会负责,并且培养合作精神是更好地对社会负责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
2、通过讨论、活动、实践探究,培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明确对自己负责与对社会负责是密切联系的,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社会:明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白个人的发展、成长离不开社会,关爱社会,就是完善自我。
难点——如何真正地关爱社会,对社会负责。
三、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公益活动资料
四、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引导环节预设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责任)
1什么是责任呢?谁能举例说明一下?(指名3学生)
2小结:对,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责任,一个人往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这大家庭里,我们都应该为社会负责,这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板书:共同的责任)
“责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例子出发,拉近距离。
1我只是一名小学生,也要为社会负责吗?
其实对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以下就是一名普通的司机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故事
边欣赏,边思考:这位司机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2学生表演
3观众欣赏后讨论,交流
(重点:抗击非典人人有责——锁上后备箱,给急救中心打电话、留住客人、劝行人绕道而行,自动隔离。为他人着想,热心肠——主动提出为客人负担在北京的花销)
当学生说不到点子上,可提出:假如他没留住那位客人,会有怎样的后果?每个人的`行为对社会都有影响!
小结:这位出租车司机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但他却拥有一颗高尚的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正是他这种强烈的的社会责任心,让我们感动!让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爱心英雄。也正是因为当时有许许多多人像老张那样负责,非典被我们击退了。这让我们看到了,只要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社会负责,再凶的“拦路虎”也被消灭
(板书:对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关心社会就是关心自己)
以学生表演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着问题观看小品,通过讨论明白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社会,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进一步感受普通人的社会责任感。
三走进生活,关心社会
1质疑:故事发生在特殊时期,所以才出现老张那样的人。可在日常生活中,真有那样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人和事,让我们随课本的照片去看一看吧。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1)提出:
A照片中的人是谁?在干什么?相应贴出公益活动标志
B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活动呢?
(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汇报:相关资料
相机引导学生:你看,小朋友、大哥哥姐姐,叔叔……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承担起他们的社会责任,他们不分年龄、性别、职业,以个人或团体参加公益活动。
C对这些“爱心天使”你想说什么?
(说得精彩的,给卡写下“爱心留言”——贴在相关栏目下)
引导孩子回顾生活中曾看到的、听到的、曾参加过的献爱心活动,交流彼此的感受,体会: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要为世界的更加美好承担一份责任
四走近身边,实现共同的心愿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有责任心的同学,下面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我们的生活(出示学生活动照片)
1师:这是谁?(指示学生起立)
相互问好,老师作为吉祥公益报的记者,访问该生
(参加了什么活动/做了些什么工作,有什么感受,他人的评价)
2学生现场访问同学,整理并记录在访问卡(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3听了同学们的访问,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身边的榜样更令人敬佩。请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同时也将掌声送给自己,正是你们共同努力的成果,传递了这些爱的信息,这些爱的信息定会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4(时间允许进行,不行就作为课后作业)对社会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我们六一班的小公民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生活、身边的环境更美好呢?请同学们思考、计划,并记录在心愿卡(学生可以个别或小组制定计划)
学生汇报
通过采访身边的好人好事,让学生再次真切感受“共同的责任”无分大小,只要切切实实为大家,感受身为社会公民认真履行公民责任的精神。
创设现场采访的情景,激发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让现场气氛更为热烈。这样的内心体验,更易让孩子获得真实感受和启发,进一步提高认识。
思考并动手制作心愿卡,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将积极的价值取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教育落到实处。
五总结: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共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10-10
共同教学设计15篇12-07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范文08-21
教学共同体设计方案(通用7篇)06-23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04-11
教学共同体设计方案范文(通用7篇)12-15
共同体项目设计方案02-24
教学共同体考核方案12-22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反思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