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

时间:2024-08-02 17:20: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5篇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

  一、教学设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以及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以后,教材编排了认识直角。教科书上安排了两道例题,一是从实物中抽象出直角,二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及用三角板画直角。尤于在认识角的时候,学生就是先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而其中就有直角,所以本课我改变了这一模式,在学生介绍了角后,直接引入直角,观察直角的图形,认识直角标注符号。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并将抽象出的三个直角按不同位置摆放,使学生正确感知直角。而后通过“折一折”指导学生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直角,并通过比较折出的多个直角和直尺上直角的大小来地出结论: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一判其他角是不是直角。经历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等多种操作、体验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直角。整节课教师给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条件,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特别注重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操作体验的时间以及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仅开放学生求知探索的空间,而且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有效合作,充分交流,力求把课堂上有限的时空变成了人人参与,个个发展的无限空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经历多种操作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与评讲,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四、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不同方向的直角。

  五、教学准备:

  一副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纸各一张; 不规则纸和白纸若干张。

  六、教学环节分析:

  通过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我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是复习引入:

  首先,让学生介绍“角”,说说有关角的知识。

  接着引入直角,并简单概括了角与直角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探索求知: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并说明直角是角家族中的一名特殊成员,它有自己独特的直角标记,且标好以后就像个“口”字——这就解决了学生作直角符号不标准这一问题。同时,作为角的一员它又有角的特性。认识直角后,我设计的交流活动是“找直角”。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得出结论“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判断:1、直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大小有关,叉开越大直角就越大,叉开越小直角就越小。

  2、放大镜下的直角与其它角一样,只是边变长了,大小没变。这又是它们的相通之处。)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举例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出示一个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同时验证所发现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这样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 第三层次,画直角。

  先让学生用三角板试着自己动手画出一个直角,然后介绍各自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给予肯定与指导。接着教师再规范画法。之后安排练习,给出顶点和一条直角边,能画几个直角?给一条边又能画几个?只给出一个顶点又能画多少个角?此举设计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画不同方向的直角,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部分是实践应用。

  首先,是直角过河。

  其次,猜一猜图后面藏着什么样的角?进一步巩固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再次,通过数一数有多少个角及几个隐藏着的直角,发展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通过介绍直角,梳理本课教学知识板块,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以上的四大步骤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主动观察、尝试、、验证、讨论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通过找、折、比、画、想、说、练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

  “亲历性”,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七、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介绍角。

  2、引出特殊的角——直角。

  (二)、操作探究:

  1、初步认识直角。小结:这名字取得好,一个“直”字简单扼要又形象地概括出的这种角的特征。简述直角与角的联系与区别。

  2、找一找。(1)教师出示直角说:“小朋友,我是直角,过几天我就要过生日了,要请我的朋友来参加,它们和我长的一模一样,你能把生活中的它们找出来吗?” (采用故事的形式,把直角用拟人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既避免对较抽象的知识的单一传授与难理解内容的强制性接受,又激起学生无限的好奇心、好胜心,使学生有玩中学的轻松感。)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在生活中找角。学生发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凳面上有这样的角,教室的黑板、开关、墙上的画窗户上和玻璃上都有这样的角,家里的方桌、茶几、电视机、地板砖也有这样的角。

  (2)小结:直角在我们生活中真可谓是“无处不在”呀!看来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我们可要牢牢地记住它。

  3、折一折。(1)小朋友,这几张纸上有直角吗?(长方形、正方形上有直角,圆形、不规则纸上没有)。刚才老师不是说直角无处不在吗?我们把它给变出来——折直角。

  (2)用完全不规则纸折。交流提问:最少折几次?分别是怎么折的?第一次随便怎样折可以吗?第二次能任意折吗?

  (3)出示有一条边是直的不规则纸,提问:猜想一下,这张纸最少折几次能折出直角?再验证。

  (4)出示圆:最少要折几次才能折出直角?为什么?

  [生1:我拿长方形的纸,这样沿直线折,就折出一个直角,(他没有完全对折,只是上下边对齐,左右大小不一。)

  生2:我拿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再对折就折出一个直角。

  生3:我拿的是圆形纸,折一次折不出直角,我就再沿刚才折的这条线对折,就折出一个直角,我再把它展开就有4个直角。

  生4: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正方形的这个角折起来,就有一个直角。(指原有的直角) 师:小朋友,认真观察生4的角,你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1:这个角是直角,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2:这个角是直角,可不是他折出来的,是原来纸上就有的。]

  (学生通过操作,在动手中体验、感知,加深对直角的印象、记忆,脑海中形成定型的直角。即使是用不同的方法折出的都是同样的角。(直角)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为判断直角,画直角做好铺垫。)

  4、比一比1。大家折了这么多直角,那直角的大小是怎样的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重叠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等)。小结: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5、比一比2。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哪些角是直角?(科学的工具)

  出示很接近直角的角,引起认知冲突。

  6、画一画。直角说:“小朋友,你能给我画张像吗?”用三角板来画直角。

  (1)指名一生板演尝试画。师生共同讲评,小结画法。

  (2)练习:给出顶点和一条边能画几个直角?(2个)只给出一个顶点,能画多少个直角?(无数个)(画在课堂作业本上)以解决教学难点,画不同方向的直角。

  (三)、练习提升:

  1、直角过河。

  2、猜一猜。猜猜图后面藏着什么样的角?进一步巩固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3、数一数。数一数有多少个角及几个隐藏着的直角,指导有序的数,发展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三道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提出不同要求,目的是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C层、B层学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满足了A层学生吃不饱的愿望,激发学生更高的更长久的学习热情。)

  (四)、回顾梳理:通过介绍直角,梳理本课教学知识板块,形成知识网络。

  八、教学反思:

  有付出定会有收获,认真反思,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处理的较妥:

  1、目的性与情境性相融合:

  在教学中许多内容较抽象,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抽象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凭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记忆。直角在本册内容中就比较抽象,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巧妙的以拟人的方式,把一个直角说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 “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我吗?”“你能给我画张像吗?”等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好胜的心理,在轻松的玩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2、兼顾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体现分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学困生,在旧知识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又要学习新知识,长时间失误积累只能更加厌倦。而本

  课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在内容分层、练习分层,使学生依据各自的学习水平,充分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同问题,使每个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都有成就感,提高了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发展。

  3、改进教学方式,适时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搭设“脚手架”

  新的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无条件的服从与教,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要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发现、掌握知识。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展示出自己的想法,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吸收、相互补充,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2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把“力气” 都使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做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我们老师应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四年级数学下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中,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的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条件中只出示: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师问:“从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口答。

  2、研究烙一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3、研究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设计意图:在烙三张饼前铺垫烙一张饼和两张饼的方法,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为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础。]

  4、对比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为什么烙两张饼和烙一张饼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呢?”

  生口答可能有:烙1张饼时,锅里空出1个位置,烙两张饼时,锅里没有空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烙1张饼和烙2张饼的最短时间,旨在让学生明白“同时烙”的优势在于节省时间,从而为下一步的继续探究提供思维支撑。]

  5、研究烙三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三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三个圆片代替三张饼来烙一烙,想一想。”

  [设计意图:学生先自主尝试烙,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利于学生暴露自已的真实想法,为教师进一步调控课堂提供了依据。]

  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摆、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先同时烙两张需6分钟,再烙1张需6分,6+6=12分。师对此启发引导:“第二次烙1张饼时锅里有空位置,这样会浪费时间,怎样才能做到每次都烙两个面,不让锅闲着?”学生再次摆、思考、交流,得到最节省时间的烙法。

  学生先演示,师再示范摆。

  小结并强调:每次总烙两张饼,别让锅闲着,这样最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三张饼的最佳烙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问题重点处理,学生有了透彻清晰的理解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

  6、研究烙四——七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教师依次提出问题,生或口算或演示。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的“扶”,四——七张饼的烙法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寻找规律

  师:认真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有:除了一张饼,无论饼的个数是双数还是单数,所需的时间都等于烙饼的张数*烙一面饼所需的时间。

  8、点明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

  在学生解释图意的基础上用投影整理出以下三条:

  生1:每次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师:什么意思?

  生2:一个饼的两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花3分钟。

  2.思考烙2个饼

  那两张饼你准备怎么烙?请用手势说明一下。很好,在学数学时可以借助我们的身体和动作,来帮助我们思考。还有别的想法吗?

  这时,来了一位顾客,他要买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把3张饼都交给顾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烙饼的问题。(板题:烙饼问题)

  二、合作实践,探究新知

  实践活动(一):探究烙3个饼(13分钟)

  (1)小组合作,摆一摆。

  师:同学们,请你来当大厨,你想怎样烙?

  先独立思考,然后4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安排的,你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可以拿出烙饼卡,把书本当平底锅烙一烙。开始。(师巡视)

  (2)说一说。指名汇报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我把每次烙每张饼的正反面的情景都展现出来。 预设

  1.一张一张烙。(板书用时)

  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

  (最优方法没有出现)

  师;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对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第二种比第一种省时间?

  生:第一次放两张饼,更好的利用了锅的空位。 师:那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呢?引导发现有一个空位没利用起来,这里可能浪费了时间。

  师: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

  启发学生发现:让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

  同桌合作探究最优烙法,汇报(交替烙)。

  1.一张一张烙。(板书用时)

  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

  3.用三张饼的最优方法烙。(交替烙)

  师:谁还能再说一次这种烙法?(课件演示)

  你们有好几种烙饼的'方法,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这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板书:方法多样)

  但是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对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师小结:看来,充分利用锅的空间,不留空位,就能节省时间。

  其他同学也能像这样用9分钟烙好3张饼吗?

  同桌两人合作,用这种方法再试一试。师巡视

  理解并掌握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小结:同学们通过思考、操作,不但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通过比较,找出最优的方法,真是爱动脑、会动手的好孩子!你们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给它接下半句——可能有条路最近。最节省空间、时间的路,就是最近、最优的路。(板书:寻求最优)

  实践活动(二):探究烙4、5张饼(6分钟)

  这时又来了两位顾客,分别要买4张、5张饼,怎样尽快把饼给他们呢?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怎样安排,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卡片摆一摆,把相关的内容填入表格中。

  1.请同学上台,展示烙4张饼的过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板书用时)

  师小结:4张饼,能两张、两张的同时烙就不交替,是最方便的方法。

  2. 说说怎样烙5张饼,(板书用时)引导明确:先同时烙两张再交替烙三张,即分成2+3,最方便最省时间。

  师:刚才我们边活动边把学习成果整理成了一个表格,同学们,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烙饼问题的钥匙。 (课件出示)

  实践活动(三):算出烙6、7、8、9、10张饼的时间(6分钟)

  1.填表。接下来,烙6、7、8、9、10张饼的最短时间,能与小组成员合作直接填在这张表中,并说说怎么烙吗?汇报最短用时,并说烙法。

  2.优化。我要向你们请教一下,为什么你们填得这么快?你们发现了什么?

  那现在,谁能快速地说出烙15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怎么烙?20张饼最少需

  要多长时间?怎么烙?真是反应迅速的小机灵!

  三、结合生活,知识拓展。(2分钟)

  刚刚我们找到了3张饼的最优烙法,可有人觉得把饼拿来拿去太麻烦,还想出了更好的办法,知道是什么吗?当当当当,就是它——电饼铛。上下两面可以同时加热,实现了1个饼只需烙3分钟。对工具进行改造,也能更好的利用空间,节省时间。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创造出节省时间的新发明,那我会很高兴的!

  四、课堂总结(4分钟)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例如出门旅行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花钱更少或者花的时间最短;在各行各业,选择最优的方法也能大大提高效率。这种想法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去了解和研究。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用自己的慧眼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利用时间。下课!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3

  设计说明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1.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在认识量角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说一说在量角器上发现了什么。然后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归纳小结,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接着提出怎样用量角器度量角,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动手操作,掌握新知。

  教学中,借助用三角尺判定直角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量角的方法: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活动角、三角尺、量角器

  学生准备: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感受角的大小。(出示活动角)

  师:要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可以怎样做?变小呢?

  生自由讨论、交流。

  明确: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两条边张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

  (师出示两个角)

  师:∠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呢?我们怎么进行度量呢?

  2.揭题。

  师:我们以前学习度量线段,用厘米、分米、米来表示,那么,角的大小怎样度量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对活动角的操作,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化枯燥的复习为有趣的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1.量一量,比一比。

  (1)组织学生操作比较。

  (2)交流比较的结果。

  (能比较出大小,但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比∠2小多少)

  2.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要准确地测量出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单位来度量。

  (1)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的过程,学生观察。

  (2)介绍角的度量单位。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3.认识量角器。

  (1)观察量角器。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观察,同桌合作探究量角器)

  (2)汇报观察结果。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量角器是半圆形的,上面有许多刻度线,有两圈数,都是从0°到180°……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4

  教学背景: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并通过观察,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相交、平行的位置关系,掌握垂直、平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相关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学方法:

  想象法、情境法、直观演示法、演练法

  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想象感知。

  1、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垂直与平行》这节课。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平面,然后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想像,这个平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想像的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它又有哪几种情况呢?

  2、让学生把它们画在白纸上。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1、展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师:同学们,你们画的跟老师的一样吗?

  2、引导学生分类,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分成几类?根据什么来分?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图(2)和图(4)的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也就是这两条直线是相交了,图(1)的'两条直线延长后没有相交,图(3)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了。所以,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不相交的,像图(1),另一类是相交的,像图(3)、图(4),还有图(2),它们都属于相交那一类。

  3、深入探究垂直与平行的现象,突破难点。

  师:我们把图(1)的两条直线放在方格纸上,发现它们之间都相差2个方格,我们把方格去掉,再用尺子量一量,左边是5厘米,右边也是5厘米,说明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向两端延长后也不会相交。所以,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我们再来观察图(2)的两条直线,它们相交成锐角和钝角,也就是说,它们相交不成直角,是普通的相交。而图(4)的两条直线,我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发现它们相交成直角,它是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我们可以说这条直线是这条直线的垂线,这条直线也叫这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判断平行与垂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判断的练习。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叫平行线,这两条直线相交了,所以不是平行线。

  这两条直线,延长后它们也相交了,所以也不是平行线。

  我们所说的平行,必须在同一平面内,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不是平行线。

  下面的直线只有一条,平行线是一组的,有两条,所以,也不是平行线。

  这两条直线延长后没有相交,而且,它们是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它们是平行线。

  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垂直吗?请你们想一想,因为这两条直线没有相交成直角,所以不垂直。

  这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了,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发现它们相交成直角,所以,它们是垂直的。

  2、根据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给它们找到各自的家。

  1 2

  5 6 7 8

  平行的垂直的相交的

  四、贴近生活,充分感受。

  1、运动场上也有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你能找出来吗?

  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欣赏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现象的图片。

  五、知识回顾,深化表象。

  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垂直与平行

  不成直角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

  成直角(互相垂直)

  不相交(互相平行)

  教学总结: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平行、垂直的现象居多,情况较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是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思。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思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是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合理安排最节省时间的操作,体会在解决问题中的最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关键:

  合理利用时间烙三张饼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饼中有许多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去探寻有关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烙饼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师:“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师:“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

  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扑克牌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烙一张饼、2张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具有探索价值的“3张饼烙法”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恰当地处理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符合《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台动手烙,边烙边说)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4、师生演示小结烙饼三张饼的方法:速烙饼法

  师: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

  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

  2、用的时间短。)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设计意图】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迁移运用

  师:(出示表格)刚才烙2张饼时可以2张2张烙,所需时间是6分钟,烙3张饼时可以用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所需时间是9分钟。想一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5、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也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了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能正确的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两级的数。

  2、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请学生说出亿以内数的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出数位表、(板书如下)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40000 659200 30060400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七十、七百零八

  4、根据学生回答,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学习新知

  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

  1、指导探索,学习写整万的数。

  (1)出示例3写出下面各数(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七、七十、七百零八,那么怎样写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呢?这些都是整万的数,请同学们在数位表上试一试,写一写、

  提问:你们是怎么写的?(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只要在万级上写七、七十、七百零八,然后在后面加四个0就可以了。)

  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上面三个数。

  引导学生小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2)出示例4写出下面各数(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①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先让学生写出十万,并追问:在什么级上写?然后再写二千三百四十五

  教师说明:写数的顺序和读书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②三十二万零六百

  提问:这个数一共有几级?万级怎样写?个级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

  小结:这是写数和读数不同之处、写数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者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③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让学生自己试着写数,再说一说怎样写的

  (3)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小结、

  ①含有两级的数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如果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做一做,写在书上

  五百零六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

  五万零三百写作:_________________

  八千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面三个写数题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一千零五十五万四千零三十万零三十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3、判断下面的数写得对吗?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四万五千二百写作:45200()

  三百零六万写作:306()

  一千零二万四千五百写作:1024500()

  4、写出下题横线上的数(投影)

  (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2)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克粮食,那么全国每天可节约一百三十万千克的粮食。

  (3)某省今年共栽树一千零五十万零八百棵。

  (4)钢铁厂今年共炼钢四十万零七百吨。

  5、思考: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同学们都理解了,那么含有三级的数的又应该怎么写呢?

  四、课后作业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出来、

  七万八千六百三十八十五万一千

  二十六万零四百三百六十万二千

  十万零五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1999年我国共生产彩色电视机四千二百六十二万台。

  (2)北京图书馆馆舍面积是十七万平方米,占世界第二位;藏书一千四百万册,占世界第五位。

  (3)1999年来华旅游总人数约七千二百八十万人次。

  3、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

  (3)八千万和四十

  五、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7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经历自己读小数,认识小数的过程。

  2、知道整数,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能说出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小数。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数的各个组成部分,说出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PPT辅助教学。各个组成部分,说出具体事物中小数表示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游戏引入(师提出猜数游戏:)

  1、师给一定的范围,让学生猜数,调动课堂气氛。

  (老师在游戏中一定要反应快,既要引导学生猜数,又不要左右学生的思路。预设:学生猜不出符合要求的整数,在缩小范围中,遇到整数有时不能表示一些数据,从而想到小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2、从而引出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认识)

  第二环节:

  (一)认识“鸟中之最”

  1.课件显示几种鸟的图文,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小数。

  2、让学生观察描述几种鸟的数据,并且分组讨论,对这些数据的.理解,感知小数在具体事物中表示的意思。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师注意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数据交流,给学生以主动权。

  (二)认识小数

  1.举出跳绳长度,买饮料和面包花的钱数的例子。

  利用三年级所学知识把复名数改成单名数。(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什么是“整数”和“小数”

  学生观察黑板中自己猜想的数,进行比较。和师一起找出小数的特别之处。

  3.介绍小数的组成部分,师一边介绍,一边板书。

  (三)试一试

  引导学生读出小数,并说出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分别是多少。

  (四)说一说

  师提出书中69页“说一说”问题。

  让学生同桌互说,然后再全班交流

  (五)练一练

  课件显示:

  练习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表示的实际意思。

  同桌互说,然后再交流

  2、书中练习

  3、抽奖游戏(抽奖小游戏,抽奖看商品,根据商品说出所学数学信息。说对了奖品归学生,看谁说得好,到自选商店选奖品。这里预设是一个小高潮。)

  第三环节:本课小结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观察、思考、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对称美,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形成乐于探索的态度,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补全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二年级课本图片)

  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吗?它们都是什么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就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关于轴对称图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并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深入研究轴对称图形。

  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出示例1图片

  它是轴对称图形码?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会……(重合)

  图形上的线段会……(重合),线段上的点呢?……(也会重合)。如果这里有一个点A,会与哪个点重合?(生上台指)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点A和点A’互为对称点。

  问题1:仔细观察点A、点A’和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组对称点,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那么,你还能找到点B的对称点吗?

  你还能找出更多组的对称点吗?(拿出学习单,试一下)

  谁还找到了不同的对称点?

  小结:这无数组对称点中的每一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连接你找到的每组对称点。

  问题2:仔细观察,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每组对称点的连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吗?

  垂直表示的是两条直线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互相垂直。看来,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都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每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

  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探究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出示例2

  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补全吗?补全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这是同学们的猜想?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

  请拿出学习单,打开第二页。

  1、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2、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完成这个轴对称图形的?

  生汇报

  同学们,都用了这两种方法完成的吗?

  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完成这幅图形,哪种方法才是最快的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看来,要想画的又好又快,需要这几个步骤:

  先找到这几个点

  (课件出示1、找:端点)

  找到端点之后,我们要……

  生:找对称点(课件出示2、标:对称点)

  然后呢?

  生:连线(课件出示:3、连:顺次连接)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索,(课件出示)不仅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而且还找到了补全轴对称图形又好又快的方法……想不想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训练与应用

  1、你能补全这个图形码?

  (拿出作业纸的第三页,看谁画的又好又快)生汇报。怎样完成的?

  2、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你是怎样想的?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形?对折四次呢?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试一下。

  四、小结与提升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哪些收获?

  轴对称现象不止在我们数学上有,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轴对称现象。

  欣赏图片

  美不美?(美)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会发现看似枯燥的数学王国也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美……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9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

  学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80÷2= 240÷8= 15÷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50 70×()<440

  80×()<650 50×()<320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0

  教材分析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以后学习几何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载体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直线与角的认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且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其已有许多表象认识。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和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故而其对垂直与平行中所研究的'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还未能建立表象,不能完全理解"同一平面"与"永不相交"的本质。为此,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2、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1

  教学内容: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xx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 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2、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三、练习活动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7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作业

  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37——3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什么神秘东西?让学生说说计算器在生活中能帮助人们干些什么事?

  教师点拔:计算器除了能帮助人们算帐,还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特殊算式的规律,大家今天和老师一起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有趣的算式,板书课题《有趣的算式》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①出示算式25×4

  ②如果计算器是关机的,我们要开机,应该使用哪个键?学生汇报并尝试。

  ③请学生说出25*4的输入程序

  25——×——4——=——结果

  ④我们要把这个算式清除掉,应该使用哪个键?

  ⑤学生尝试782*534,并汇报结果

  1×1=1

  11×11=121

  111×111=12312

  1111×1111=1234123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①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前4个算式的结果

  ②让学生先察每个算式因数都由什么数字组成?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③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的积是如何变化的?

  ④算式与积有什么联系?

  ⑤让学生不用计算器猜出后面两道算式的结果,并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2)出示算式

  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①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道算式的结果。

  ②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因数是由哪个数字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③再看前3个算式的积是如何变化的?

  ④让学生说出算式与积有什么联系?

  ⑤让学生猜出后面两道算式的'积。

  ⑥再用计算器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三、固化方法,构建模型

  让学生说出我们如何来发现算式的秘密?

  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

  教师点拔:

  我们在探索寻找算式的秘密时,先观察算式是由哪些数字组成,是怎么变化的?再观察积是由什么数字组成,是怎么变化的?最后观察算式的变化与积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四、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1、出示课本37页下面的题

  ①让学生观察算式由哪些数组成,是怎么变化的?

  ②它们的结果由什么数字组成的,是怎么变化的?

  ③算式的变化和结果变化有什么联系?

  ④完成最后三道算式,再同计算器验证猜想正确不正确。

  2、课本38页练一练第一题

  ①先算出前四个算式的结果。

  ②猜一猜后面三道算式结果,再同计算器验证。

  五、拓展提升,发展思维

  1、课本40页第8题

  2、课后做完后,再写根据数阵

  3、写出两道结果相等的算式

  4、让学生观察数阵,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①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②如何来发现规律?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3

  设计说明

  生活中存在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了表示它们,自然就引入了负数。鉴于学生对负数并不陌生,遵循“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的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上课伊始,通过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创设有利于认识负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巧借经验,生成新知。

  数学学习活动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知探究中,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在教材提供的素材的基础上,恰当地增加一些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对负数获得基于自身经验的不同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一些城市的天气预报记录单、温度计模型纸、热水、冷水、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提供资源

  1、谈话激趣。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调查的方法与调查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信息,并交流调查的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将相关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如:-2℃、0℃、5℃、15℃、12℃等。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据,每个数据后面都有一个“℃”,读作摄氏度,是计量温度的单位。如果让你们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你认为分成几类?

  2、导入新课。

  关于温度,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温度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信息,在培养学生自主收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意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每天都接触的.气温的背景下进行负数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体会温度表示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84页上面的情境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①温度用哪个符号来表示?读作什么?

  (用℃来表示,读作摄氏度)

  ②今天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

  (今天北京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零下2℃)

  (2)尝试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

  ①请同学们想办法表示今天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引导学生从用实物表示想到用文字表示,再到用正负数表示)

  ②学生汇报自己的表示方法。

  方法一在温度计上表示。

  (学生展示在温度计模型纸上表示的结果,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加深对温度计的认识)

  方法二用图示表示。

  (表示方法如教材所示或类似,合理即可。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出不同的表示方法)

  方法三用正负数表示。

  (5℃表示为+5℃,零下2℃表示为-2℃)

  ③比一比,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用正负数表示比较简便)

  (3)小结。

  用文字和符号表示都是可以的,因为用符号表示比较简便,所以数学上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4)对“0℃”的认识。

  ①想一想,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以谁为分界点?

  (以0℃为分界点)

  ②0℃是表示没有温度吗?

  (不是)

  小结: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2、认识温度计。

  观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计并通过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温度计的用途?

  (2)它由几部分组成?

  (3)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汇报,教师利用实物和投影来展示,加强直观性。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用温度计。

  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温度计把这几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表示出来。重点引导学生对比零上12℃和零下12℃不一样。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4、感受温度的高低。

  (1)实践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用手分别摸一摸,感受一下水的温度,并猜一猜两杯水的温度各是多少。

  (2)用温度计分别测一测两杯水的温度。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并请学生来读出温度,同时让学生用两只手体会两杯水温度的差异,体验温度的高低与读数的大小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温度的高低,并学会测量温度。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1、72页《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3.00 =()0.200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14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2、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3、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三)巩固练习

  完成P72做一做1、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4题。

  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15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屏幕播放“小鸭子过生日”的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包括3个月,你知道春季包括哪几个月吗?由学生推测夏 秋 冬各包括哪几个月。

  2 悄悄地告诉同桌你的生日在哪个季节里。

  3 老师想知道每个季节里有多少人过生日,用什么方法 呢?你能帮助老师吗?

  (1) 先独立思考。

  (2)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3) 小组间交流调查方法。

  4 让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

  5 师:同学们帮助老师想出了这么多的`调查方法,很快知道了全班同学在每个季节里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们真是太出色了!好,请同学们把调查的结果在书中涂一涂吧!生动笔涂色。

  6 展示一名学生方格图,请大家观察一下,这是我们全班 同学在每个季节里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有什么发现或想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7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测和判断。(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的生日会在哪个季节里,为什么?)

  8 小结

  三 应用新知、拓展提高。

  1、小猫钓鱼

  出示四只小猫及钓到的条数

  (1)生观察后,动笔涂一涂每个小猫钓到几条鱼。

  (2)涂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生交流

  2、 发给每个学生星期一至星期日的统计表,回家调查一下一个星期你家扔掉多少个塑料袋。

  并涂一涂(下次汇报)

  四 延伸结束。

  板书设计:

  生 日

  ( 三 四 五月) 春

  (六 七 八月) 夏

  (九 十 十一月)秋

  (十二 一 二月)冬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6-27

数学教学设计08-12

数学教学设计05-09

数学教学设计06-12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7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3-07

数学教学设计【热门】06-17

【推荐】数学教学设计06-14

数学教学设计【荐】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