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17 11:01:35 炜亮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

  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面”的概念。(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

  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

  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师:下面请拿出你的一号答题纸和一直水彩笔选择一个图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涂得快。师:为什么选三角形,看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封闭图形 也有大小之分,他们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

  (2)介绍不封闭图形面积不能确定。

  师:你能确定最后一个图形的面积吗?这个图形没有封闭起来不能确定。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的活动,使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再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让学生通过边摸边说和边想边说等活动,用丰富的实践,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三)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用观察法比较数学课本几个面的面积大小

  师:谁来一边摸一摸一边说一说数学课本哪个面面积大哪个面面积小?

  师:通过观察我们比出了课本表面面积大小(板书)

  2、用重叠法对比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谁上来比比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通过重叠我们比出了大小(板书)

  3、用测量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长方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小组合作交流,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交流重叠后剪割法能比出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在比较 2 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请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老师的建议。(用课件呈现提示。)请学生思考: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的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若干,学生四人一组,可以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的方式式进行度量。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四)走进数学迷宫

  1.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猜猜看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

  4、小小设计师,请用红色水彩笔在方格纸上设计出面积是6个方格的有趣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在交流数正方体个数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为了方便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六)回顾整理,谈收获

  1.师: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知道关于面积的哪些知识吗?

  2.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2

  练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口算卡等。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文联系一中的第1题。

  教师运用口算卡片处事题目,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算式计算结果。回答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考虑题目数量不够,增加题目。

  (1)20×20 30×50 12×30 40×7

  (2)15×30 25×40 16×50 80×15

  2、补充计算。

  (1)28×24

  (2)42×35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选取部分学生板演;

  提问算式意义。关注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理解计算中每一层的含义。

  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表扬多种算法带来的新思维。

  3、用竖式计算。

  1 8 5 2 6 3

  ×2 3 ×4 1 ×4 2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请3人上台板演;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讲评,及时纠正错误。

  (4)提问学生,计算过程的注意点。

  二、专项练习

  1、练习一的第2题。

  “选数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学生自己先填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策略。

  归纳出: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省略,再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补上0。

  最后,汇报结果。全班进行订正。

  2、练习一的第6题。

  这是一道数学趣味题,同样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策略意识。

  解决过程:

  (1)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具体情境,懂得要解决什么问题。

  (2)要求找到能打开开锁的钥匙,用连线与万宝箱连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老师:看谁用最简便的方法,最快找出来。

  (4)汇报结果。

  3、练习一的第7题。

  这是一道判断题,同样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把因数进行取舍成整十数,然后把结果进行比较。如54×24=4526(错),想:把54看成60,24看成30,60×30=1800,正确结果应该小于1800。

  三、巩固练习

  课内外作业。

  课文练习一的第3、4、5题,第8、9题。

  第3题:主要是时与分的单位换算,这一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遇到,没有困难。

  第4、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先计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箱,再算它们一共有多少瓶;二是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这两种算法都可以,且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

  第9题,共有3个小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今后碰到类似的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解决。

  2、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五、板书设计(略)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二年级表内乘法基础上的。鉴于此,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特点,我对本课做出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环节旨在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反馈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分为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旨在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畅谈收获,关注情感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数学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小老虎,小老虎悄悄地对我说:“这节数学课如果我们三年二班的同学能动脑筋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大胆回答问题,并且能勇敢的闯过它设的三关,它将邀请我们到森林公园去欣赏那里的美景。”你们想去吗?

  (二)第一关:复习关

  学生开火车进行卡片口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说出了答案,其实如果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刚才我们做的题都是一位数乘整十数,计算快的原因是因为你们掌握了它的计算规律,那谁能说一下它的计算规律是什么?

  师:如果老师把5X10这道题中的乘数5后面在加上一个0或两个0,变成多位数乘整十数,一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规律还适用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去探究、发现,让我们一起到第二关中去寻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多位数乘整十数)

  (三)第二关:自主探索

  1.(1)出示第一组算式:5×1, 5×10,50×10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计算这些算式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计算50×10的吗?

  师:你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2.(1)出示第二组算式:3×2,3×20,30×20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计算30×20的吗?

  师:你们真棒,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3.(1)出示第三组算式:12×4,12×40,120×40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然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汇报交流

  师:你们真棒,你们在计算这三个算式的时候,都是这样想的吗?真了不起!

  4.探索规律

  师:现在我们把三组算式都计算完成,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三组算式,找一找在计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观察算式,交流规律,然后汇报。)

  师:你同意他们的发现吗?有了这么好的发现,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了。(教师小节)

  (四)第三关:巩固反馈

  1.基础性练习

  (1)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试一试第2题。

  (采用抢答的形式进行。教师出示算式,学生抢答说出得数,以此巩固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

  2.提高性练习:练一练第1、2、3题

  (巩固所找的规律,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欣赏美景

  (六)口算比赛

  (七)课堂总结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我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2.“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我觉得学生应该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初步学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

  3.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交流,让学生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交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我在教学时没有用书中的第二组算式,因为当我看到孩子们能很快的说出第一组中的规律,而第二组与第一组相同,所以我想可省略第二组直接学第三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现在想不知是否恰当。本来自己在预设时认为学生说出多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会有些难度,需要我帮助他们解决,没想到他们说的非常好。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可爱的朋友,这两个调皮的小家伙今天还给咱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知道他们量分别藏在那个盒子里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推理的结果:淘气、笑笑、小明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哪一项。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在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

  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

  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

  足球航模电脑

  淘气

  笑笑

  小明

  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

  1、小明说:“我们三个人分别吃的是其中的'一种水果”。

  爸爸说:“我没有吃桃子”。

  妈妈说:“我没有吃葡萄,也没有吃桃子”。

  它们分别吃的是哪一种水果?

  葡萄草莓桃子

  爸爸

  妈妈

  小明

  爸爸吃的是:()

  妈妈吃的是:()

  小明吃的是:()

  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在下图中标出她们的名字。

  让学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做P87页第1题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指导口述推理过程和结果。

  4、指导学生做P87页第二题

  课件出示本题情境图,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指导口述推理过程和结果。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5

  设计说明

  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的原因。因此,本节课教学时注重突出基本算理,不仅使学生掌握“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还加强学生对程序和步骤的理解。

  1、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学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借助计数器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弄清楚“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到十位上,再从十位的10中退1当10到个位,这时十位上是9”,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2、注重比较,突出专项训练。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计算的错误率相对较高,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和补充对比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在观察、对比中,进一步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反馈,指名汇报算法。

  2、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作铺垫。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课件,呈现信息:20xx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xx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xx年比20xx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403-158,并试着计算403-158。

  (2)交流算法。(课件展示各种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算法三

  (3)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看来比较难,同学们计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但是结果只能有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对呢?大家想办法验证一下。

  (学生组内讨论,通过加法验算,验证出第二种算法是对的)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初步学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

  4、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以往教材相比,这部分知识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但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应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2、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教科书的第82~83页例4及练习二十的相关习题。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应该说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从学习长度单位的进率到学习面积单位的进率,是认识发展的一次突破。学好本课内容,不仅能巩固前几节课知识,还能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由于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受负迁移影响,学生计算面积进率时容易出错。例4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教材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于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教学重点是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切实参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三、教法、学法

  1、由于学生在以往生活、学习中较频繁接触周长等一些进率为10的单位,受相邻长度单位进率为10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相邻单位进率都是10的错误迁移。再加上三年级学生思维分配力较弱,有时在计算中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因此,要加强对比,寻找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相邻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它们的进率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

  由于学生还没学过用100乘、除,所以只要求学生口头推算。如要求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可以这样想:因为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个平方厘米,8个平方分米就有8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800平方厘米。又如要求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可以这样想:因为每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300里面有3个100,就是3平方分米。

  2、学法点拨

  (1)面积单位进率的推导与直观图象相结合。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如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图片中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摆,或画、或算来得出1平方分米=1000平方厘米的结论。

  (3)要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面积单位换算时,老师要注重学生想的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推导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7

  一、 复习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 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习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根据购物图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混合运算顺序。在课堂中精讲多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练习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学生正确地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景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目。

  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格式。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周末到了,小熊胖胖和壮壮相约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出示情景图)

  二、快乐探索,学习新知。

  (1)通过看情景图,获取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教师鼓励学生把所看到的说出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哪两样东西呢?(每种食品,数量不限)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教师根据需要可挑选几个写下来,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会非常浓厚,积极性也很高。)

  (3)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应该付多少钱呢?请你帮他算一算。

  a、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b、小组内讨论交流。

  c、展示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分步算式解答:

  3×4=12(元)12+6=18(元)

  综合算式解答冒号:

  3×4+6或者6+3×4

  (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每一步要求的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若班里只有分步算式解答师应先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然后给学生留思考问题的时间。

  (4)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结合上面的实际情景及运算,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就的喜悦。)

  (5)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的难点,师应多强调。

  三、巩固练习。

  解决课前(2)中提到的问题,生独立完成,师集体订正。

  四、小结。

  在两步混合运算中,有乘法也有减法,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生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五、作业。

  练一练

  六、板书。

  小熊购物

  法一:3×4=12(元)12+6=18(元)

  法二:3×4+6 法三:6+3×4

  =12+6 =6+12

  =18(元) =18(元)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情景导入使数学更加生活化,更加有趣。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际问题及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我在这节课创设购买食品的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探索知识,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体验到生活真有味,数学真有趣。

  2、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交流沟通,汇报展示,评价反思,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参与率高。

  不足之处:

  1、练习环节应进一步优化,应在此处多做思考。

  2、虽然对学生有生成性引导,但启发性语言欠佳。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9

  学习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导学新课

  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新- 课- 标-第 -一-网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3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200÷2÷4 200÷(2×4)=200÷8 =100÷4=25(本) =25(本)从左向右

  先算小括号里面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0

  学习内容:教材86页例7、练习二十部分练习题

  学习目标:

  1、正确地进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12×4200×31200×42000×3120×4

  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二、问题呈现:

  1、出示情景图和例7。科技节到了,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三、自主互动: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尝试计算。师巡视。

  师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在练习本上试做,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反馈展示

  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五、质疑探究

  1、生解释算法一: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由于第一个乘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上也是0,这个0起占位作用。

  2、生解释算法二:把280看成28个十乘3,先算28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乘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占位作用。

  教师:刚才大家说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真是些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大家的两种算法都很好,比较着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3、师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4、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六、训练达标:

  1、做一做

  420×6370×5130×9260×7

  2、把乘得的积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3、王叔叔平均1小时能检测23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共能检测多少个零件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激疑诱趣.

  1.出示【图片“参观农业展览”】

  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一共90人.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2.

  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

  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

  ②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板书:

  每队多少人? 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 =45÷3

  每组有多少人? =15(人)

  45÷3=15(人)

  第二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板书:

  一共多少组? 综合算式: 90÷(2×3)

  3×2=6(组) =90÷6

  每组多少人? =15(人)

  90÷6=15(人)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15×3×2

  =45×2

  =90(人)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2

  设计说明

  1.情境激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让学生在“蚂蚁做操”的情境中抽象出点子图,借助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2.引而不替,突出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适当地引导,然后放手让学生思考,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将点子图与竖式计算对应起来,清晰地呈现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表格、抽象竖式、直观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1.(课件出示教材52页蚂蚁做操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同桌间说一说在情境图中你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

  师:根据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尽量把问题表述完整: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2.让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口算。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口算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要用竖式计算乘法。(板书课题:蚂蚁做操)

  设计意图: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汇报口算方法的同时,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圈画点子图。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圈算,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重点理解教材中呈现的第三种圈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圈的,又是怎样算的,将每一步口算过程与点子图中圈画的点子对应起来,借助点子图直观地理解这种口算方法: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3)总结: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的是笔算乘法,也就是乘法的竖式计算。(板书)

  (4)尝试用竖式计算,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演完整的竖式过程。随机提问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5)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在表格和点子图中分别表示的是哪个计算过程。

  2.学习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师出示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引导学生想: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

  3.师小结竖式计算的过程。

  (1)书写格式: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第二个乘数4,相同数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个乘数的左边,然后画一条横线。

  (2)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3)学生自由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4.课件出示:213×3。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方法,再指名汇报。

  (注意:对于口算的学生要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对于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要说清楚每一步计算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圈画点子图、研究笔算算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教师强调:

  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

  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

  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课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3、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5

  设计说明

  本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

  1.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中,当学生计算到被除数的十位发现不够商1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恰当地引导,从分物的角度和除法本身的计算规则分别进行理解,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节 约(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师: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勤俭节约,谁能说说哪些做法是节约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闻进行列举。

  2.导入:有3个班的同学用实际行动来倡导节约,他们积攒了许多旧报纸和矿泉水瓶,送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我们来看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是否能帮助他们解决。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与学生进行谈话,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探究新知

  1.了解情境图。

  课件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并完整表达。

  (3个班积攒的报纸和矿泉水瓶一共卖了912元)

  2.尝试计算。

  (1)请学生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算式:912÷3)

  (2)请学生口算出结果并写出口算过程。

  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写出算式:900÷3=300,12÷3=4,300+4=304。

  (3)请学生尝试进行竖式计算。

  3.解决“不够商1时商0”的`问题。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师:你们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同时出示不完整的竖式如下)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口算过程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不够商1时商0”的道理,并板书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

  ①从分物的角度理解:先分走900元,912─900=12,余下的不够30元,每个班分不到10元,所以在十位商0占位。

  ②从除法本身计算的规则去理解:用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时,不够商1,需要将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用12再除以3,结果等于4,在个位上商4。

  (2)结合口算,说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写出了912÷3的竖式计算过程,请大家结合口算的过程,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环节,学生能够透彻地了解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商0,并牢固地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有很大的帮助。

  4.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1)出示教材10页的第三个例题,提问: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522÷4。

  (2)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竖式计算。

  (3)组织交流。

  师:这个算式是在哪一位上不够商1?应该怎样处理,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计算中,当除到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余数是2。

  5.总结算法。

  师:在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的一般步骤: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遇到不够商1的情况要商0占位。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页1题。

  理解题意,在图中圈出答案后进行竖式计算。

  2.完成教材12页4题。

  先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步骤,再观察题目中的计算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计算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布置作业

  教材11页2、3题

  板书设计

  节 约(一)

  912÷3=304(元) 522÷4=130(支)……2(支)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整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2. 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整理统计知识,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空统计表、统计图,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

  师:说说本学期我们都学习哪些统计知识?

  生: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与以前所学的有何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有什么优点?

  学生小组交流整理。

  师归纳(板书):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便于比较。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

  二、 统计知识的.应用、内化

  1、统计表

  师: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来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你们都打算到哪里度过呢?就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出示: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男生(人)

  女生(人)

  合计(人)

  (动手操作完成表格)

  师: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教师摘录问题)

  师: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人)

  学生解决问题。

  2、统计图

  师: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统计图。

  (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相互评价并回答问题)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1)想去( )的人最多,( )的人最少。

  (2)如果你是老师,你准备带全班同学去哪里?为什么?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综合应用

  独立完成书本P127题15

  反馈----交流-----评论

  三、总结升华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图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①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②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③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个算式:124÷3≈、223÷4≈、100÷3≈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从上面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约行50千米。 约行55千米。 约行60千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再现问题:

  ①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组织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a、在解决问题①中,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b、在解决问题②中,将182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3)交流看法:

  请学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班上进行思想的碰撞。通过研讨,让大多数人明白:在问题①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问题②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困难期。

  (4)估算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学生作业后,点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面对第1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4题。面对脱离了具体背景的除法估算,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

  3、补充练习:160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人,6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灵活解题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辆车够。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8

  教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卡片、尺子等测量工具。

  教学方法:

  教法: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课件演示,交流感受、互动合作等方式教学。

  学法:“玩中学”、“趣中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动物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小灰兔(显示)和小黄狗(显示)。它们俩都说自己跑得快,这不今天就来比赛来了。小灰兔围着这个花坛跑一圈(动画演示),小黄狗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跑一圈(动画演示)。结果小黄狗跑得慢,可是它却不服气,说:“不公平,因为我跑得路远”。小灰兔却说:“不对,不对,我跑得路才远呢!因为长方形还比正方形长呢!”小黄狗说:“我跑的正方形还比长方形宽呢!” 它们吵了起来。

  引导:看来,如果没人来帮帮忙,它们可会无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跑得路多些?

  引导:它们俩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他们俩赛跑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出示)

  [教学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教材“活”起来。]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提问:什么是周长?周长指的是哪里?举例说明。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谈话:你们的办法可真多,接着问:是要量出所有的四条边的长吗?为什么只量长和宽就可以呢?

  2.提问:老师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 8米(显示),宽是4米(显示),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可能有这三种:

  (1)8+4+8+4=24(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依次相加求周长。

  (2)8×2=16(米),4×2=8(米),16+8=24(米)。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用2条长的和加2条宽的和 求周长。

  (3)8+4=12(米)12×2=24(米)。根据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一半,那么两个(长+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

  有的学生还想出了第4种,第5种方法……

  【教学意图:在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全景的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快捷地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6.比较这几种不同的算法。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几种算法,哪种方法最简单?通过比较,找出区别,暗示性的让学生注意策略的最优化。

  【教学意图:肯定学生的各种算法,但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种方法,同时注意优化算法,把“算法多样化与优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7.举例应用知识:黑板4.1 课桌100.40 打印纸30.20等。

  (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已经解决了,那正方形游泳池的周长该怎么算呢?我们来看,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件演示长方形变为正方形)正是小黄狗跑的游泳池的图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四条边都相等,那算出他的周长就很容易了。

  学生汇报。说说道理,四边都相等,可以快速的求出6×4=24米,运用 边长×4来求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意图: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由长方形转变为正方形,展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变抽象为直观,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取得动感、美感、直观、易学的效果。】

  (三)小节

  通过开始的猜想,然后我们用多种方法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

  三、知识应用、深入研究。

  利用课件出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一、计算小兔子长方形奖状框的周长。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计算小兔子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巩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求菜地篱笆的长。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篱笆,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长方形菜地图。

  【教学意图:这一项练习提高了练习题的层次。通过出示课件图片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灵活应用。训练学生多元化、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领奖台正面这样一个不过则的`图形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注意看,好好想,课件演示图形变化过程。当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时候,学生们计算图形周长。

  【教学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采用“看图形—找策略—看演示—想算法”的教学步骤。在数与形的对应,图于式的诠释中,学生清晰的领会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知识拓展、动手实践。

  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现在请你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它的周长。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铅笔、记录纸、尺子或三角板等进行操作)

  【教学意图:这一个环节的目的是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所学的知识学生印象最为深刻,也理解的最为透彻。】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能把你今天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回家后请选择你喜欢的物体,比如数学课本,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面的周长。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19

  教材分析

  例一教学不进位的乘法,让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的估算的'意识,教学时,可先让学生估算,然后让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交流各小组的代表性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出示口算卡片。

  6×24×220×340×2300×220×450+76+4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一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图意,并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2、怎样列式,说说问什么要这样列。

  3、先估计计算结果。

  4、要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计算呢?

  5、全班汇报。

  方法一、摆小棒。

  方法二、连加。

  方法三、分解组合。

  6、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7、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老师板书并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3逐个与2和1相乘。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2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习估计的方法。

  2、通过对长度的估计、测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长度的估计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画、彩带三条;

  学生:刻度尺

  一、创设情景,引人估计。

  1.我们的教室有多长你知道吗?有办法知道吗?

  2.要想知道一样物体准确长度必须用尺或其他仪器来测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往往没有尺,有时候也不需要非常准确的数据,只要大概的尺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解决呢?

  3.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下生活中物体的长度,比比谁的眼力最好,谁的估计能力最强。(出示课题)。

  二、操作感知,引导探究

  <一>画线段

  1.我们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肢体语言表示长度单位吗?请你表示出1米大约有多长?请你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呢?

  2.我们已经知道1米、1分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能不用直尺,画出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吗?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画?其余同学在老师发的白纸上画.

  (生画线段)

  3.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4.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请用直尺量一量,看谁画的线段最接近4厘米。

  5.指生说自己画了多长.

  6.再看黑板上画的线段,估计一下是长了还是短了?

  请一生用尺测量,明明长了为什么都觉得短了呢?

  7.刚才有的同学画得很接近4厘米,有的同学画的不是很接近,不要紧,我们再来画一次.这次你想用什么方法画?

  8.画完后,再测量.说说你第一次画了多少?第二次画了多少?有进步吗?还有哪些同学有进步,请举手.

  9.接下来我们要向新的难度挑战了。请看题:不用尺,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各自画,画完了量.

  10.说说这次你画了多长?是怎样画的?

  <二>装饰画

  1.刚才同学们都用非常好的方法画出了非常接近8厘米的线段,真能干!老师这里还有些彩带,也要请你们分别来估一估它们的长度。

  2.这些彩带曾老师是打算用来给一张画镶边的(出示装饰画)。我们来看这张画,我想给这张画镶上一圈边,你们能帮我估计一下吗,用上面的哪根彩带会比较合适呢?(把一张画贴到黑板上。)

  3.请你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画,两人一组,估计一下它的周长大约是多长?

  小组讨论。汇报

  4.下面让我们来围一围,看看情况怎么样。

  (动手围)

  5.哪些同学猜对了?

  <三>估计身高

  1.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下面进入“眼力大比拚”的第三个环节:估计身高。你们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吧?

  2.请一名学生上来站到老师身边。你有多高?同学们,某某的身高是130厘米。看了他的身高,你能猜猜老师有多高吗?你是怎样想的?

  3.刚才有几个同学猜的已经很接近了,告诉大家,老师的身高是150厘米。谁猜的.最准?

  4.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老朋友(请王老师上场)。同学们,和王老师打个招呼吧!王老师比曾老师高多了,你们能猜猜王老师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呢?能说说你猜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吗?

  5.说得真好,可以用同学和王老师比,也可以用曾老师和王老师去比,都可以。刚才同学们猜了这么多的答案,到底谁猜得最准呢,我们请王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6.谢谢王老师!

  7.同桌两个同学相互猜身高。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1、做一做1

  (1)人人动手将估计结果写在亮题版上

  (2)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小组合作)

  (3)说说估计的方法

  A、一段一段估计再算出周长再比较;

  B、分别将两图的线段分段对比,估计两条线段是一样长还是哪条长些,短些,从而估计出周长最长的图形。

  2、做一做2

  (1)人人动口在小组交流估计方法。

  (2)请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3、做一做3

  (1)每个同学自己估计,当你侧平举时两手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每组的同学手拉手围一圈,估计一下,这圈的周长是多少。

  (3)两个小组合作,估计一下,如果要拉成周长是10米的圈,至少要有几个同学。余下的同学还可以拉成周长为几米的圈呢。

  四、小结下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估计能力一定大大提高了。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6-29

数学教学设计06-12

《数学》教学设计06-27

数学教学设计05-26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02-22

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02-22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7

三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6-28

《趣味数学》教学设计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