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
一、教学设计
(二)学习者情况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5至17岁的高中学生。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稳定,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在这个阶段则发展迅速。这两种思维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维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因此,高中生已经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较高的认知水平及较成熟的形式逻辑及辩证逻辑思维。而思维的发展又直接导致了他们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他们对待一切问题以“自我”为核心,又以解决"自我"问题为目的。
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使其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变得全面、客观、辩证,并且日趋深刻。
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相联系,高中生价值观也逐步确立起来,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高中生在确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特点。如:高中生对理论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兴趣点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在各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并面临走向独立生活道路的时候,高中生的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高度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在情感上,他们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他们希望能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
我设计这堂网络自主学习课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学习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难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评价机制等自主性和能动性。
2.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质和具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等:
在网络学习之前,学习者首先应对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对内容,思路,思想、观点和感情,以及词句含义,语言效果,文学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等等,并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程度从各个角度对文本提出不同的见解、评价和疑问。其次,学习者应具备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钟600——800字的浏览速度。因为在45分钟内,参与课堂学习的学习者可能会因探讨不同的问题而需要数遍浏览文本,而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和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正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保障。
再次,由于本课次采用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网络的使用频率和学生使用网络的自由度都较高,因此就需要学生具有严谨的纪律素养和网络文明素养,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仅在课堂上能够在教师的安排下有序而合理的使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且在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进程中,要使用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探讨和互相学习,还要能对网络信息进行评价、选择、筛选和组织。
本课次针对的是全体学生,如果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过高,不仅对学习没有帮助,反而会成为学习的障碍,所以本模式并没有采用复杂的多媒体技术,只要求学习者具有以下计算机操作技能:1.打字每分钟不少于40个字。2.具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3.熟悉http://www.google、http://www.baidu.com等功能较强的搜索引擎,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准确的输入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4.能够下载和上传网络资源。
(三)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因为语文学习具有本学科的特殊性——人文性,因此并非任意时候都适合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本课的设计主要安排在学习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评价的阶段,课堂学习目标分为三大项,设计如下:
——基础目标(标准阶段):
①背景—主旨学习(主要通过考察文本创作的特定背景观照文本主旨)②语言表达学习(主要是让学习者从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线索思路,鉴赏其表现手法以及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句段的含义、归纳总结语言特点)
——发展目标(创新阶段):(置疑—合作—解决)
②综合置疑(对文本尚存的丝毫疑问或者与本文有关的任何资料,都可提出和公布,供学习者共同讨论和交流)
③作品评价(允许学习者对作品提出自己见解和观点,讨论,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题及发现理解文本主题的一般性规律)
——素养目标:
④训练学习者利用公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⑤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质疑问难的能力。
⑥发展学习者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分析
重点——理解背景对作品主题的影响,体会作者在文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难点——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加以迁移应用
学习内容的类型——对文本作者、背景、主题、内容、思路,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讨、质疑和评价。
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有利于学习者根据自己不同兴趣理解和评价课文,并寻找相应资源;有利于分层教学,不同的学习区域为不同程度的学习者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空间;拓宽学习者交流的范围,加速学习者思维结果的传输速度,强化他们的思维密度和强度;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快速而有效的个别或小组指导。
(五)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法
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指导者。
采用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阅读,质疑与评价,搜集并处理信息,交流探讨,迁移写作等学习方法。
如何组织教学——教师首先提供网络学习专区,其次说明网络自主学习的要求、步骤和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及评价标准,最后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指导以及阶段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
(六)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或学习的哪些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具有哪些优势
——首先,信息技术为学习者理解课文提供了声情并茂,图文共显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对文本产生兴趣,甚至与之产生共鸣,从而使学习的原动力生成;第二,网络上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建构的信息库浩如烟海,这为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求证,发展创新思维,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对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非常有利;第三,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教师对学习者进行分层及个别辅导,也有利于学生间进行充分的'协作学习。
(七)教学或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1、在极限论坛中设置学习专区(春华秋实版块)。
2、在这个学习版块中事先准备一些和课文有关的音像资料库,能够使学生从多个感官进入课文情景。
3、设立几个专题的学习区,力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程度、兴趣进入课文的学习历程,也能够使他们能迅速抓住学习的重点。在每一个学习专题中,详细介绍了本专题学习的目标,步骤以及参考网站,以达到使学习者快速进入情景的目的。
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评价
对《故都的秋》一文进行深层次的讨论交流,提高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1.明确学习要求、提示学习步骤。
2.发布自主学习网络专区和个别语文学科信息网站。
3.控制学习进度,个别和小组指导,发布测试参考答案。交流探讨
对课文相关内容做深层次的探讨。25分钟
学生阅读原文。
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组织信息。
学生交流个人观点并深入探讨,验证。
学生自我测试并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
检测
从讨论的专题出题,学习者自主选择题库,进行成果自测。10分钟
迁移:从郁达夫笔下老北京的“秋”写新世纪自己眼里杭州的“秋”。10分钟
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记录、评价
(八)相关资源
主要教学地点——本校多媒体教室
硬件——56台学生上网电脑,教师机
软件——不需要特别的应用软件
外部设备——投影仪
教材、图书、影象材料——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朗诵《故都的秋》(mp3)
人力资源——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
(九)评价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设计方案试图把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习过程中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分强调,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当教师主导作用不明显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就会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目标,达不到该有的学习效果。
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是否成功,描述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要与教学大纲相对照。
——对和课文相关的每一个学习专题,都有许多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也有很多同学发表了非常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以往课堂内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完全改观,学生敢于提问题,并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显现,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并提高了通过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课内延伸到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者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节课的效果就是教会了学生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探索,主动的建构。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录(见相关资料)
三、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中某些过程或现象是否运用了计算机模拟,无。
教师是否要求学生通过操纵、控制计算机(例如,改变参数观察结果变化等),进行探索,否。
为学生准备作业和发放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收集学生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师是否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答疑,是。
评价学生练习或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无。
有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有。
是否要求学生访问有关网站,是。
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总体影响
本次课堂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的作用有二,一是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疑问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获得帮助,得到验证,二是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和对文本理解的切入以及知识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区域,并且能使学习者的看法迅速地得到共享,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速度,也就促使学习者思维密度和强度的加强。
(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校结果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哪些阶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效果如何?
学生搜集资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和处理网络信息。
学生写作业或制作有关作品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学生需要通过探讨交流解决问题,最后要把自己的最终观点写成word文档上传至教师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熟练的打字技能,还需要他们使用文字处理、上传下载等信息技术。
学生是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讨论或向教师寻求帮助——整堂课是以讨论方式为基本模式的。而讨论是在论坛中进行,因此过程中一直都需要学生使用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产生了哪些影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对学生等知识学习的影响;
对学生概念理解的影响;
对学生在本学科或领域内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其他方面还产生了影响,请列出并说明效果如何
请用很短的几句话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总体影响。
本课次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多感官感受文中意境,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实现了同层次小组的自由组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在网络小组的讨论过程中,还提高了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在形成观点的同时,能尽可能从网络资源库搜寻相应概念进行支持,强化了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你认为在此类教学中,哪些因素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影响比较大
1、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
2、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方法;√
4、教师在教学中敏锐、灵活的教学策略;√
5、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
6、学校的硬件设施;√
7、学校的政策导向;
8、请列出其他影响因素:教师在课前专题的设置——教师设置的专题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探讨的兴趣,又不能使学生轻易的在网络信息库找到现成的答案,而是需要学生去寻找相关理论和事例验证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观点,而千万不要让学生把网络学习变成网络搜索。
(四)致谢和参考资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2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一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典范,作者借状写故都的秋景来表达深沉的家国之思。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领会散文形与神的高度统一的关系、立足文本,品味语言,体验意境、领悟情与景的关系,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理解围绕中心选材,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品析语言、品味意境,鉴赏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
1 、课前布置大家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请大家交流各自的成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2 、师: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品到的是凄苦。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因此达到了极致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看看现代作家郁达夫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它要求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连类钩沉,迁移导入,这一设计正是基于从学生主动建构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回忆、到图书馆查资料、网上搜索等方法在新旧知识之间假设桥梁,通过交流汇总使学生丰富对秋的文化认识,从而顺利进入新层次的意义建构。)
二、提纲挈领,整体感知
1 、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生前与自己友情深厚的已去世的朋友称“故友”。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 、分析选材视点,感知营构艺术
集体朗读第一段,思考郁达夫是从哪个角度写秋的?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秋色,他写的是什么?注意划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
秋味: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两个“赶”字表现了他想饱尝故都的“秋味”的迫切心情。
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的呢?
作者具体描写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
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了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他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
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不一致,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同学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这篇玩赏故都的秋的文章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物的段落呢?如果有,是不是有画蛇添足之嫌呢?四人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正数第二段写的是南国之秋,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衬托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突出故都的秋的“秋味”的十足。
南国的景色虽然很美,但这些在作者的眼中却是“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形象的比较,“黄酒之于白干”(味更浓),“稀饭之于馍馍”(尝得饱),“鲈鱼之于大蟹”(品得透),“黄犬之于骆驼”(品得足)。四个比喻就是从味上来说,对比、衬托出故都之秋的秋味之浓烈、深透与久长。
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议论。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师:作者严格遵守围绕中心选材的原则,又艺术地宕开一笔,用了对比和衬托,又把精微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结合起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德国美学家谢林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因此,凡是未曾提高整体性观念的人,便完全没有能力阅读和评判任何一件艺术品。阅读活动实践证明“艺术的整体是美的第一要素”。阅读活动只有把握这个“艺术美的第一要素”,致力于文章的整化分析,才能跨越肢解化知性解析的偏颇和缺陷,对文章进行艺术的深层性解析,揭示文章构造的艺术真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遵循“完形律”的艺术法则,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有机整体出发,目有全牛,立足于对文章的整体观照,从宏观审视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把握文章的各种构成因素,从内实与外形的结合上来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蕴。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使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与艺术个性。这种体式观照能使学生在自我探究与合作探讨中明确文本的选材特色,进一步明确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为他们读写正向迁移作铺垫。)
三、品析语言,品味意境
自读审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广泛交流
本文的基调是清、静、悲凉,但作者写起来是有所偏重的,那些具体描写的景物各偏重于什么呢?
牵牛花偏重于“清”,槐蕊偏重于“静”,秋雨偏重于“悲凉”,秋蝉、秋枣偏重于悲凉(从秋蝉的叫声中,秋枣的生存环境中可以看到)。
鉴赏画面一:“静对牵牛花的蓝朵”
大家自己来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注意思考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又是怎样突出“清”这一特点的?
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我认为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色彩太凝重,基调也太浓了,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淡红”属于暖色,所以作者说它“最下”。兰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因为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作者还用环境衬托,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
写静的方法有很多种。作者是怎么来写着这清秋的寂静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秋槐落蕊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看,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可以自由发言。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
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已经难以感觉了,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心静。
师:作者说,这些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看,这无法感觉到的、无法言传的触觉,正强烈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和心境的落寞。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文中有没有现成的词?“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而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所以深沉也正在于此。
师:是的,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尔?心远地自偏。心远——清闲——落寞。心在起作用。不知大家还记不记晏殊的那首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从槐树落一蕊而知秋,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所以深沉正在这些地方。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
请一位同学朗读秋蝉残声一部分,大家探讨:作者是怎样通过秋蝉来状写“悲凉”的呢?
作者以声衬静,写秋蝉残声正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处。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让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秋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清冷,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此地此景,其寂寞悲凉又怎一个“静”字了得,引发的是更加深沉的“悲凉”之感。
鉴赏画面四:秋雨话凉
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灰沉沉”、“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淅沥雨声”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凄凉、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
知人论世。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关于秋枣大家可以用我们穴道的鉴赏方法课后去品读,去赏读。
境由心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如此的清、静、悲凉呢?这悲凉中的况味又有怎样的思想背景呢?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俗语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爱国,不是光会爱她的强大、繁荣,也爱她在磨难中的坚强。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放声诵读最后一段,再次体味作者的真情挚意。
师:从写作上来看,故都表达的是自己对故都的依恋——故都情结,作者把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的家国之思。这也就是我们在写作上经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
产生《故都的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即使在那样的艰难的处境中,作者也并非真正沉沦,在内心难言的孤独冷落之中,表达了对国事的隐忧。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血沃中华,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滚滚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从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多少做人与作文的营养啊!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对于散文的分析,往往多从其“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而神不散、不拘成法”等文体特征着眼,很少从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的视角,从作家艺术思维的活动特点上去做深层次性的探究。这种忽视创作主体的阅读方法,导致了对散文这种文体营构特征及其审美特质及品格探讨的表层化、肤浅化,而不能深入散文文体内部构筑的深层地带和核心领域,揭示其艺术营构的本质规律。本设计从语言入手,到对意境的体悟,到对作家创作思想背景与个性气质特征等方面逐层深入地探究,这种以具体的、历史的、特定的眼光进行分析与理解,有助于使同学们在主动探究、多向对话交流中,正确把握文章的基本精神和意蕴内核,有利于鉴赏水平的本质性提高。)
四、融通读写,迁移应用
1 、创设情景:用多媒体播放刘欢的《弯弯的月亮》。“我的心充满忧伤,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2 、布置作文:课后仔细观察家乡的自然风物,深入思考,选好角度,以《故乡的xx》为题,借鉴《故都的秋》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学以致用,以上设计的意图在于融通读写,迁移应用。既可以从仿写中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又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对故乡的自然风物的热爱之情,加强其对自然的人文关怀,增强其人文素养,进而使学生实现精神意义的崭新建构。)
[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法意识。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结合,鉴赏的过程也应该是方法的掌握过程。教学过程就应该是“授之以渔”过程,是学生方法的习得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会学习”,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文各有体,体各有法,不同体式的文章所用的句法、章法和表现技法是不尽相同的。刘勰主张写文章一定要“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同样,分析文章也应该如此,即要依据文章的不同体式特点来进行分析。本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对散文文法的探求,将外形与内实,将言语与意境,将景物与情思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法意识”,便于学生快捷掌握鉴赏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2 、注意突出学生主体性。从本质上说,阅读教学只有主体能动参与,阅读学习才会有意义。但这种能动参与行为,不是对文章“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是对主体的理解、解释和建构过程,是阅读主体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是调动全部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在这里,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与思想、有限与无限达到一种“整合”状态,消解了其间的对峙与鸿沟,是一种所有心理因素都完全激活、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投入活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收集名句,反复吟味体悟意境,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在对话中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发,在深化理解与共鸣体验中获得审美享受,因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和谐发展,学生整体人格境界得到提升。
3 、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本教学设计注意引导学生对自身原由学识资源的钩沉,对校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的利用,对文本资源的充分开掘,对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资源的交叉融通,对家乡自然风物资源的探询……增强了学生大语文观念,培养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3
全文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下面小编带来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最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
②秋天风光录像
③PowerPoint课件
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
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
②落蕊轻扫
③秋蝉残鸣
④都市闲人
⑤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2课时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悲凉”:
揣摩·评说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结合练习二)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渲染气氛,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些优美的精警句段,要细细品味,最好能熟读成诵。
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果改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和悲凉”,意思一点儿也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中开头定下了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②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排比兼对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似乎轻巧随意,信手拈来,却颇显文采地抒写对北国之秋独特的深情。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之一的零头。”
作家对北国之秋是如此的钟情,爱得如此的深和执著,简直动人心魄,也耐人寻味。
五、引导进一步读赏、并作比较阅读,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1.品读课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问·讨论·小结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难点突破:体会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2.比较鉴赏,体会表达的感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并感受赏秋文化与故都情结
(1)指导朗读欣赏欧阳修《秋声赋》(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谢中书书》(课后所附),比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郁达夫散文的文化气息,并从而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
(2)指导课后阅读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较二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抒写故都情结及体现人文观照上的异同。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3.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重点、难点
《故都的秋》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它充分显示了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活动
诵读、鉴赏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描写秋天景物的文章,我们看了郁达夫所描写的故都秋景与峻青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根据文意的需要来夹带介绍)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范读、感知
播放课文朗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
四、诵读、感悟
(选择重点章节学生和老师比较阅读,为什么老师和学生读的有差别?因为对课文的感情把握深浅有区别。)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诵读、感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五、理清结构,把握思路。
让学生发言,讨论。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1.总起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故记叙
③秋蝉残声前都
2.分写
④秋雨话秋凉后的
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3.总写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5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依次出示投影片2、3、4、5、6。学生找出有关段落)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出示投影片2)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出示投影片7)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出示投影片3)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出示投影片)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深沉而隽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创造。
2、难点:悲凉的意境与颂秋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课型
导读课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突破口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七、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利用《学生学习用书》获得初步理解;回忆古诗中有关“秋”的诗句,为鉴赏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作准备。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思路:由眼前朝气蓬勃、满怀希望的春天联想到意蕴丰厚、令人感怀的秋天,并指出,“秋思”是中国文人创作常常涉及的题材,是中国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读课文
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景画?请为每幅风景画命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
(三)学生听朗读录音、思考
(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1、引导要点:
(1)描写了哪些秋景?
(2)怎样描写秋景的.?
(3)描写出了秋景的什么特点?
2、教师对问题结果的预设:
1)秋晨小院图。从色彩(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音(驯鸽的飞声)、形态(破、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写出了清、静、悲凉。
2)秋槐落蕊图。从视觉(铺得满地、一条条的丝纹)、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细微极柔软)写出了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从状态(衰弱)、范围(无论什么地方、家家户户)写出了清、静、悲凉,也写出了内心的喜爱。
4)秋雨话凉图。从听觉(息列索落、缓慢悠长)写出了清、静、悲凉。
5)秋日佳果图。从形态(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色彩(淡绿微黄)写出了内心的赞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联系五幅风景画、抓住关键句(文眼),把握意境内涵:清、静、悲凉。
5、归纳本文营造意境的方法:缘情叙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讨
1、设问: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悲歌”,有人说本文是作者对秋的“颂歌”,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
引导:
(1)从作品入手(标题目、关键语句、所写景物)。
(2)从作者经历、思想入手。
(3)从社会背景入手。
归纳:本文应是作者“悲凉的颂歌”。归纳时可联系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关语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交流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诗句,深化学生的体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缘情叙景、以景述情的写法,以“家乡的春”为题,写一篇散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7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8
【指导思想】
《囚绿记》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必修模块2)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中外散文名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一类散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够激发人对自由、生命向往的“绿”,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语文教学阅读和鉴赏的总要求。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单元要求及课文特点,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⑵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运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讨论总结时,可由文中的某些语句联系到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对“绿”的认识,明白本文的主题。
⑵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囚绿”后感情的变化,并且对于作者对绿的“爱”进行探讨,提出爱的正确方式。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囚绿”后情感发生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矛盾复杂的心态,理解爱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一篇以此为话题的小作文,这一目标在课外能够实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音韵和谐,情感真挚而且长于变化,必须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魅力,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解决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运用“复述法”和“圈点法”,复述作者“囚绿”的过程,圈点出表达作者爱绿的语句,再由老师总结。
文章用笔细致入微,全文围绕“爱绿”展开,所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以及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解决这一问题我运用讨论点拨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总结,提出文章的主题。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即有涉猎,学习中能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了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就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学习第一模块古代散文和现代诗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采用“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因此,对现代散文更易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关“绿”的散文他们在平时的课外拓展阅读中也读过不少,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绿》等等,这些知识储备为感受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气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鉴赏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对于散文中的象征手法还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而且文章中的“绿”的象征意义也是一个难点,必要时需要老师一定的介入和点拨。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这里我要求学生各自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将学生带入一种“爱绿”的情境之中,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对“绿”的爱。
2、讨论点拨法。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作者对绿的这种“爱”,学生畅谈看法,讨论“绿”的象征意义,老师在总结时结合相关背景点出文章的主题。讨论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点拨则在关键处点燃思维火花,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学生思路,画龙点睛。
3、启发体验法。阅读是从感受和体验开始的,但学生的阅历有限,体验比较浅,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师一定的启发。
【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在这一课中我首先以朗读带动课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绿”后对“绿”的情感变化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主要用讨论点拨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爱绿”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题。再由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法联系他们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谈一下他们对于这种“爱”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这一课时谈谈教学的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对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顾导入本课,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学生还沉浸在北国清净、悲凉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导入对本课北平夏日之“绿”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顺其自然,学生的审美感受也比较容易调动,这也完全符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北国的秋色,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之后,大家一定意犹未尽,对于北方的风光,还恋恋不舍,尤其对于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很多期待。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是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体会一下作者深沉的“爱绿”之情。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情感”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他们看得见、听得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蕴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学生的朗读作为一种个体性活动是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⑴请学生复述“囚绿”的经过。
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圈点出表现作者对“绿”挚爱的语句。
学生初读课文,一般只能对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通过以上两个思考题,就能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听读,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内容。对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首先自己发表看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而学生的归纳不免零散,需要教师的整理和提炼,并作为板书,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行文的脉络,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三、析读、教读
如果由教师一个人教授,学生密密麻麻地做笔记,这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背道而驰的。但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不可能用正确的方法有效地阅读。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讨论点拨法。
在“理清思路”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解决,对全文的脉络已经熟悉了。为实现“学生把握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安排学生讨论:
1、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挚爱?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在课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老师可以自己先做一个示范:
作者在文中不吝笔墨地赞美了“绿”,比如说: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看到这里我就联想到欧亨利的一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不幸患上肺病的琼珊,心情低落。她说,等到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落叶的时候自己将死去。画家老贝尔曼为挽救她年轻的生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将象征着希望的“最后的叶子”画在了墙上,而他自己却因着凉死于肺病。老贝尔曼为了爱而死,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后一抹绿留给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类似的方式来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是: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它还象征着爱和幸福,是人们追求光明的象征,它代表着猗郁的年华等等,老师以板书的形式做好归纳。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时给出象征手法的定义: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老师总结:作者在释绿的时候提到的“卢沟桥事件”正是本文的写作背景,联系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我们对“绿”的认识应该更进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顽强正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们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于日本宪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对“绿”的歌颂正是对中国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不屈不挠精神的颂赞。一篇文章文质优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贵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满着时代气息,并结合了作者鲜明的.写作个性,能够撩拨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的,它往往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四、知识拓展、提升
作者对“绿”的爱是真诚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绿”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囚绿”后,作者发现“绿”病损后,有一些后悔和内疚,但仍不放走它。在这里,作者对“绿”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表现得很到位。然而学生的阅历有限,对于这种情感很难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自己类似的经历,说说自己当时的想法。
老师讲庄子的寓言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国君很喜欢,就必恭必敬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羊牛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节仪式供奉,结果呢?这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郁,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老师总结:面对人生百态,面对种种冲突,有多少时候我们站在了他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很多的纷争往往就是因为站在自我的立场,用自己狭隘的眼光去判断评价,造成了诸多的格格不入。
结合寓言故事,运用启发体验法来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对“爱”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绿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战敌人的刺刀。他通过对那一抹绿的歌唱,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六、布置作业
1、再读全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对于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字数要求300字以上。
七、评价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本课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对常春藤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来结构全文的。设计的问题也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围绕作者“爱绿”展开的,几个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由作者对“绿”的爱升华到对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赞颂,从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空间的都留给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内容,也能够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后关于“爱”的探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悟出了多少。并且,不管任何设计,都难以设计出学生的“精彩”,一旦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他们精神世界所迸发出的“深刻”、“独到”是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和设计的。在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鲜活的思维,也要面临严格的考验,这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努力。
【板书设计】
遇绿──喜悦绿是生命、希望象征民族性格
赞绿──留恋慰安、快乐看到民族希望
囚绿──爱怜追求光明的性格赋予时代精神
放绿──祝福永不屈服于黑暗寄托美好祝愿
念绿──怀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9
1、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9、划分文章的结构。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故都的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文题“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几幅图画来描绘“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6、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7、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8、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9、划分文章的结构。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本体 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 黄酒 白干 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 稀饭 馍馍 有味耐饥
不浓易饿 如秋之隽永
味美细腻 鲈鱼 大蟹 可大快朵颐
玲珑如意 跋涉千万里
剔刺而食 黄犬 骆驼 得秋之爽气
逗玩邀宠 有秋之辽阔
本文的结构:
总——分——总
选出你最有感触的一幅画,结合自己的体味进行鉴赏。
第一幅图(出示幻灯片)
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突出清;
破屋、破壁:破败萧条;牵牛花:冷色调;秋草:枯萎凄凉;突出悲凉;
听、面、对写出了清闲,同时也给人一种清净。
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老师给学生作配乐范读)
第二幅图(出示幻灯片)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脚踏在落蕊之上,悲凉味自然出来了。“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会铺得满地”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多么壮阔的景象,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徐志摩先生轻吟慢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而秋天则是多姿多彩的',毛主席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融入了郁达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书题目)
我们主要通过:
1、美美地听;
2、美美地读;
3、美美地品;
4、美美地练四个环节来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听:
听读配乐朗诵,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描写了哪几幅秋景图?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读课件)
明确: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桥头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灯片)
三、美美地读、美美地品:
1、全班齐读思秋、恋秋两部分。
2、学生找出最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A、找出关键词语。B、比较不同句式。C、体会深层含义。D、诵读精彩片段。
四、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今天我们通过美美地听,美美地读和美美地品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之美并总结了品味语言的四种方法。品味语言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请大家回去继续品味本文的语言并归纳其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品味了《故都的秋》精到细腻的语言并总结了四种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品味语言的方法呢?(学生回答)对了,品味语言还要体会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饱含着郁达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现在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美美地练。
二、美美地练:
1、思考讨论: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1)清,静,悲凉。
(2)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单选题:
(1)作者在谈到牵牛花时说:“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对此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因为蓝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体现秋的“清”。
B、表现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颜色,与花名贴切。
D、能使人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D)
A、作者想尝试那种宁静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作者没有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儿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3、根据课后练习题二的要求,用十分钟的时间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学生仿写,写好后展示并做评点)
三、归纳总结,布置预习:
1、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鉴赏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外,还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语言,把这些精彩的语言抄到摘抄本上并进行仿写,长期以往,假以时日,相信我们也能写出像《故都的秋》这样优美的散文。
2、用我们今天学习的鉴赏品味散文的方法预习余秋雨的《道士塔》。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
忧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一)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二)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可曾听过这样一位文人?他三岁丧父,中年丧子,抗战前因第三者插足与爱妻离异;抗战中,母亲被日寇炸死,兄长也死于日伪的屠刀之下;抗战后,自己在苏门答腊身死敌手,成为异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现当代作家郁达夫。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题
“故都”表面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明确而又深沉。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四)设疑讨论,品味鉴赏
1.将个体与集体朗读结合起来,有感情的诵读。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读完课文后,要讨论解决好两个问题——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写出了故都秋怎样的特点?
明确:共描绘了五种景象——秋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写出了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赏析“秋晨静观”
(1)请同学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据文章内容,运用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秋晨图”。
明确: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抬头望碧空,俯身拾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云之中。
(3)学生思考: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4)意境仿句。要求学生选取课文里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无声的冷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西山的声声虫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抬头便见的碧天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蓝朵栖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无声的落蕊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槐树叶下的丝丝日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细草作衬的牵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早晨起来脚踏落蕊的感觉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扫帚在灰土上留下的丝纹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寒蝉的衰弱的残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秋蝉随处可闻的啼唱里。
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灰天下的凉风小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天可真凉了——”的微叹里。
(四)总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我们已经把握了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国之秋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存留于作者内心深处的这种深沉的“悲凉”呢?
郁达夫年幼丧父,家境贫穷,从小就经历过得人生悲苦养成了他忧郁敏感的气质。在他的自传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称为“悲剧的出生”,“觉得一切都是虚幻,真真实实的只有凄切的孤单”。他似乎天性易于感受落寞、悲凉的情调。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的国家内则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再加上反动统治的政治高压和白色恐怖;外则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步步紧逼,东北沦陷,华北危急,北平的沦陷不过是迟早的事。昔日强大的泱泱大国和辉煌一时的传统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写于1934年8月,三年后北平失守。作者于不经意间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凄恻的挽歌。
“我的不远千里”赶到北平仿佛就是为了饱尝这种悲凉。秋风秋雨,落蕊寒蝉,不唯北国独占,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蝉的残声处处可闻,槐树的落蕊满街都是,真有一种不胜浓郁的悲凉啊!作者不逢北国之秋,已近十余年了今朝相逢,该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啊。然而,故都与历史赋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时代风云和战争的硝烟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色彩、过去的北国的秋天,该是一种何等缠绵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释怀的眷恋啊!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4-2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3-06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4-25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2-02
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05-1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06-19
《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06-19
关于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05-1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5篇04-23